甄嬛的历史资料:[转帖]大唐三藏圣教序及心经译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0:09:16
[译文]
听说天地有形状,所以显露在外、覆盖并且承载着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因为四季没有形状,所以深藏着严寒酷热来化育万物。因此观察体验天地的变化,即使是平凡而愚蠢的人也能知道它的一些征兆;要通晓明白阴阳变化,即使是贤能而有智慧的人也极少有研究透它的变化规律的。但是天地包容着阴阳变化而容易懂的原因,是因为天地有形状;阴阳变化在天地之间而难研究透的原因,是因为阴阳变化是没有形状的。所以天地的形象显露在外并能得到验证,即使愚蠢的人也会明白;而阴阳的变化隐藏了起来没有人能看得见,即使是聪明人仍会迷惑不解。

况且佛道推崇虚空,它驾乘着隐秘来操纵着超脱一切的境界,也主张广泛救济众多生灵,用佛教的理论来治理天下。佛法一旦施发神威就没有上限,克制神奇的力量也没有下限。佛道从大处说它遍布宇宙,从小处说又能收拢一丝一毫。因为佛道主张不生不灭,超脱一切,所以虽历经久远而永不衰落。它有时隐藏,有时显露,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传送着无数的幸福直到如今。佛道中寓含的神妙的道理和高深的玄机,即使遵循它也没有谁知道它的边际的;佛法的流传,深邃而静远,即使推崇它也没有谁探究出它的根源。所以众多平凡而无知的人,以及那些平庸浅陋之辈,面对佛教高深的旨意,能没有疑惑不解吗?

然而佛教是在西土产生并兴起的。流传到大唐汉地就象明亮的美梦一样,照耀着大唐而流传着慈爱。很早很早以前天地初开的时候,语言还没有传播,教化还没有形成,当今人们敬慕德行也懂得遵循礼仪。在漫长的等待中,人类由浑沌昏暗回归到今天正本清原的时候,世道更替,法度发生了变化。早先佛祖那光辉的容颜被一种颜色所遮蔽,佛光照耀不到三千大世界之上;今朝它美好的形象才得以展开,我们似乎看到了空中端坐着佛像,甚至连它身上的三十二个显著特征都清晰可见。于是精妙的语言广为流传,才得以从生死的苦难中去拯救万物。于是先辈说的有道理的话得以长久地传播,也才能在广阔的大地上引导众生度过苦难。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真的正教很难广泛流传,各种教派不能把真教的意旨精华统一归属到一起;而邪僻的不正当的学问却容易使人依从,于是邪正之间就在教义上交错杂乱。所以空宗派和有宗派有了各自的观点;有时沿袭着旧俗便产生了争执。于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学说,就暂时沿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或兴或衰中交替流传。
  有个叫玄奘的法师,是法门的领袖人物。他从小就很聪明,心怀忠诚,早就能明白“三空”的教义;长大后他的神情、性格又和佛教的要求很是投合,他总是坚持包括“四忍”境界的佛门修行。即使是松林涧的清风、湖水中的朗月,也比不上他的清丽华美;即使是仙饮的晨露、明亮的珍珠,岂能和他的明朗润泽相比?所以他智慧超群,没有牵挂,精神清透,并不显露;他超出“六空”,不同于常人,多少年来没有人可以和相比。他聚精会神地从内心修炼自己,常以正统佛学的衰落为悲伤;他静心钻研佛教,常因这精深的理论被谬传而感慨叹息;他想着要有条有理地分辨剖析经文,扩大佛学古代的经文典籍;取掉虚假的,保留真实的,让后辈学者从此开始不再混淆真伪。因此他向往净土,就到西域去求学。他冒着生命危险在万里征途上行进;他拄着拐杖独自远行。途中艰险无以计数,早晨的漫天飞雪,行进途中有时找不到栖身之地;傍晚的滚滚风沙,遮天蔽月难辨方向。在万里山川之上,有着他排开险阻、拨开迷雾前进的身影;在多少个严寒酷暑的季节里,留下他踩霜宿雨而前进的脚印。他凭着对佛祖的诚心,视付出的辛苦为小事,期望着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他游遍了西域各国,历时一十七年。他历经了所有经过的地方,探询追寻正教。他经双林;到八水,体会到了佛教圣地的高贵风尚;他去鹿苑,登鹫峰,瞻仰了佛祖生活过的奇珍异途。他在先贤圣人那里接受了深奥的学问。对于“一乘”“五律”的佛学教说,他很快就牢记在心中,对“八藏”“三箧 ”的佛学理论,他讲起来就象波涛流水,滔滔不绝。

于是玄奘从所经过的大小国家中,总共搜集吸取了三藏主要著作,一共六百五十七部,翻译成汉文后在中原传布,从此这宏大的功业得以宣扬。慈仁的云朵,从西地缓缓飘来,功德无量的佛法象及时雨一样遍洒在大唐的国土上。残缺不全的佛教教义终于恢复完整,在苦难中生活的百姓又得到了幸福。熄灭了火屋里燃烧的熊熊烈火,(解救众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从此不再迷失方向;佛光普照,驱散了昏暗,照耀着众生到达超脱生死的彼岸。因此懂得了做恶必将因果报应而坠入苦海,行善也必定会凭着佛缘而升入天堂。为什么会有升有坠,那就只有看人的所作所为。比如桂花生长在高高的山岭上,天上的雨露才能够滋润它的花朵;莲花出自清澈的湖水,飞扬的尘土就不会玷污它的叶子。这并不是说莲花原本洁净,桂花原本贞洁,的确是因为桂花所依附的条件本来就高,所以那些卑贱的东西不能伤害到它;莲花依附的本来就很洁净,所以那些肮脏的东西就玷污不了它。花草树木没有知觉,尚且能凭借好的条件成就善事,更何况人类有血有肉有思维,却不能凭借好的条件去寻求幸福。希望这部《大唐三藏圣教》经得以流传广布,象日月一样,永放光芒;将这种福址久远地布撒人间,与天地共存,发扬广大。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

    揭帝,揭帝,波罗揭帝,

    波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

 心经白话译文

 观自在菩萨修习般若功夫,功行已达深久而纯熟的地步,其大智如同明镜,无一物不尽显其中;其智光犹如太阳,无一物不能尽照。所谓五蕴,亦即作为物质的色境、随境的感受、因感受而起的思念、内心的意志取向以及针对世间所有万物的认知活动和观念,在般若智慧的观照之下,无不显现本有的空相。由于相空,从而除去了一切妄念;由于除去了妄念,从而不生烦恼,不起业惑,因而得以度脱一切灾难与苦厄。

    舍利子啊!那作为物质界的色本来就与空没有什么区别,那作为世间一切存在的本来之相,那作为存在之底蕴的空也与任何物质形式没有什么不同。其实,从现象反映本质的角度看,色就是空;从本质依托现象的角度看,空则就是色。进而可以说,五蕴的其他四者,即色之外的感受、想念、意志和意识,同那作为一切事物的本相之空也是这种关系。因而也可以说,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舍利子!这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皆称为诸法。这一切法的本相便是空。这空相既没有生起,也没有消灭;既没有垢染,也没有清净;既不能有所增长,也不能有所减损。空是从无始以来便无动作、无变异、无生灭的。空是原本寂然,是在时间序列上无从加以分辨区别的。所以我说,从根本上看,这个空之中并没有物质之色,并没有感受、想念、意志和意识;也没有作为认知活动依据的六种官能,即没有有眼耳鼻舌意所代表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知觉;也不存在那作为六种认识官能的对象的色、声、味、触、法,也就是形象、声音、气味、滋味、软硬冷暖等以及可以成为思想对象的一切事物;也没有六种作为认知官能的根器;没有六种作为认知对象的尘境;也没有作为认知所得的六种意识。

    这便是从眼界开始数下去,直到意识界才结束的十八界。不仅空中没有十八界,也没有十二因缘;即没有从无明开始,直到老死而再生的生命系列,也没有超越生死的老死尽这一最终环节;不仅没有十二因缘,也没有认识人生本质,超越生命局限性的四谛道理,也即没有知苦、断集、修道、证灭的圣教实践过程;没有根本的般若智慧,也没有凭籍此智慧要把握的任何东西。

    由于并不存在智慧要把握的对象真理,所以菩萨修行就要实证这一无所得的境地,这也就是依止般若波罗蜜多修行法门的本意。因为依止般若波罗蜜多,无所不了,所以心中任运自在,不再有牵挂滞碍,所以不再有恐怖畏惧,远远地离弃了关于一切事物的颠倒想,离弃了关于众生所处境地的幻想,达到了究竟的涅槃境地。

十方三世的所有佛世尊,也都是如此,因为依止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法门,才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据此我才说,般若波罗蜜多是神妙而不可思议的诸佛之母,是破除生死无明障碍的光明之师,是无以伦比的至尊至上的总持法门,它能解除世间一切众生的苦难,它与作为一切诸法的真实而不虚妄的空相是不二而没有分别的。所以,在这里宣说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度生死的总持法门,也就是宣说如下的咒语: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经文具体翻译:

度一切苦厄


度,是接引,是解脱。

一切,指所有的种种事物。

苦,痛苦,艰辛。

厄,不顺利,违逆。

度一切苦厄的全文,应该是:来解多脱所有地痛苦与不顺利。


舍利子


舍利子,是人名,佛陀的弟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指五蕴中因色境而升起的色蕴。

不异,不同于原有者。

空,空相,依物而空。


空,有相,因空而有。

不异,不同于原有者。

色,因色境而行成色蕴。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全文,应该是:

色蕴的生起,是因为色境的引发,色蕴原本来是空相;而空相是因色而显现,但不同于色法的有相,是因为空而显有。所以说,色境行成色蕴,在未行以前是空相,形成以后是因色而显,空变成有,因空而有,不同于原有。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色,蕴的有相,色蕴。

即是,相同于,仍然是。

空,蕴的空相,不同于有相。


空,空相的形成,说明空不是本有。

即是,相同于,仍然是。

色,蕴的有相,色蕴。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全文,应该是:

于是色蕴的显现相同于有,仍然是空的现象;空相的形成,不是色蕴本有,因色境而显,相同于空 ,仍然是有的现象。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受,感受。

想,思想。

行,行为。

识,了知。

亦,同样。

复,相及,重也。

如是,这样,相同的道理。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全文,应该是:感受、思想、行为、了知等蕴,与空的关系,同样有著相同的道理。


舍利子

舍利子,人名,佛陀的弟子。


是诸法空相

是,肯定。

诸法,所有的法。

空相,空理的现象。

是诸法空相的全文,应该是:肯定的说,所有的法,都是因空现有,从有显空的道理,而说明一切皆空的现象。


不生不灭

不生,不常住,有为事相原本不生;于佛法中,说不生,有如下的差别:

不自生──不由自因而生。

不他生──不由他因而生。

不共生──不由自他之共因而生。

不无因生──不由无因而生。

因此,不自生,不从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所以叫不生,因为,不常住的关系,也有就做无生的。

不灭,依生而说灭,有暂短的住相。

不生不灭的全文,应该是:譬如法的现象,不自生,不从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而且是不长久存在的;但是,依生相而言,有暂时的住相,所以说不灭;不过,于法空相的道理而言,法本无生,应该也不灭,只是为了说明事项罢了。

不垢不净 

 

不垢,垢的内涵,包括了妄或与烦恼两大类;所谓不垢,并不是否定妄惑与烦恼,而是「垢」本无心,心生分别;假使远垢不染,垢亦不垢,或者说无垢。

不净,依垢而说净,有暂短的清净相。

不垢不净的全文,应该是:其次是法的显现,因妄惑与烦恼而发生,法的本身却是清净的;如果,能够远垢而不染,则法的显现,便是不垢不净的现象了。


不增不减


不增,增于实相而言,有事物的增加,于空理而说相,则是不增。

不减,依增而说灭,有短暂的减少相。

不增不减的全文,应该是:其次是法有实相与空相的差别,往往先说实相不减,再说空相不增;法生起时,实相不增,法不生时,空相不减;所以说不增不减,无非是法的分别意义。


是故  空中无色


是故,所以的意思。

空中,空相的道理之中。

无色,色蕴本来是空相,因色境而显。

是故空中无色的全文,应该是:基于上面所以说的空的道理,可以知道本来没有色蕴的存在。


无受想行识


无,没有。〈空有之理,说心物之无〉

受想行识,同前说。

无受想行识的全文,应该是:依于这种空的道理,同样也没有受想行识等蕴的存在。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同前说。

眼,能见的根本。

耳,能听的根本。

鼻,能嗅的根本。

舌,能嗅的根本。

身,接触的根本。

意,识知的根本。

无眼耳鼻舌身意的全文,应该是:依于空的道理,依于空的道理,即使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大根本,本来也是不存在的。


无色身香味触法 


无,同前说。

色,所见到的物质形相。

声,所听到的一切声音。

香,所嗅到的香臭气氛。

味,所辨别的酸甜苦辣。

触,所辨别的粗细柔滑。

法,所识知的事物尘境。

无色身香味触法的全文,应该是:包括与六根有著密切关系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大尘境,也是不存在的。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同前说。

眼界,依眼的能力,所见到的范围。

乃至,以及包括。

无,同前说。

意识界,意念所识知范围。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的全文,应该是:甚而至眼睛的能力,所见到的范围,以及意念所识知的范围,都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本来也是不存在的。

无无明

无,同前说。

无明,不能了解的道理,如烦恼,如业的开始,十二缘起的开始。

无无明的全文,应该是:依于空的道理,不能了解的事理,就像烦恼一样,本来也是不存在的。


亦无无明尽


亦无,同样的不存在。

无明,同前说。

尽,禁绝或断灭。

亦无无明尽的全文,应该是:不过,并不因为不了解的事,而认为是禁绝了的,亦如无明烦恼,不能否定现实已有的现象。


乃至无老死


乃至,同前说。

无,同前说。

老死,衰老与死亡,十二缘起的最后。

乃至无老死的全文,应该是:甚至衰老与死亡,依于空的道理,仍然只是一种现象。


亦无老死尽


亦无,同前说。

老死,同前说。

尽,同前说。

亦无老死尽的全文,应该是:同样的,衰老与死亡的不存在,是依于空的道理来说,并不表示就这样认为尽绝了,现实中已有的现象,仍然是不可以否定的。


无苦集灭道


无,同前说。

苦,痛而且恼的心行:如生老病死爱欲等的煎逼。

集,心与业的相应行;造作与感报,原是招聚的现象。

灭,灭以无为,达于寂灭,永不再受诸苦,更不相续。

道,通达的路径,如八正道行,三十七道品解脱道;即是通往寂灭的道路。

无苦集灭道的全文,应该是:依于空的道理,了知苦灾来自集因,体认通往寂灭的道路,必须步向解脱之门;同时,肯定这些空有的现象,原本只是生命的过程变化。


无智亦无得


无,同前说。

智,知识与经验。

亦无,同前说。

得,拥有,获得。

无智亦无得的全文,应该是:就像是知识经验的获得,只是生命中的一些作为和表现,本来无所谓得与失。


以无所得故


以,由于。

无,同前说。

所得,所得到。

故,原故。

以无所得故的全文,应该是:由于这种无所谓得与失的原故。

心经到此,是一般人从初发心修行者,进入到菩萨,以至于修养成佛的基本功夫,也是即使到成佛的境界都要掌握的基本观念。

 

名相〈名词〉解释 :

【无明】:众生于娑婆世界轮回六道力量的第一位,与其他十一种次第缘起,合称为十二因缘法。

无明细分其内容,计有十五无明:

一、根本无明            :缘于无始之际,一念之惑,迷茫不觉,远诸

真理,而生一切烦恼之惑。

二、枝末无明           :缘心所相应行,而起贪瞋慢疑见等之烦恼。

三、共无明              :一切结使共相造作,而成一切诸般业障。

四、不共无明           :第七末那识别体之相无,妄起染心障蔽无漏圣法,而恒常无有间断。

五、相应无明            :第七末那识,恒与贪痴见慢四惑相应而起。

六、不相应无明        :缘粗显之境,不与馀识相应,如第八阿那耶识中本无。

七、迷理无明           :于根本无明障中道之理,不能显现或发起。

八、迷事无明           :于见思惑起而生烦恼,障蔽生死之事,不能出离而得解脱。

九、独头无明            :妄觉之心不缘外境,自我意识孤立生起,甚至递增扩大而强烈。

十、俱行无明            :心心所法,常相随遂,恒不舍离。

十一、覆业无明        :一切结使覆蔽诸业,使人不知名闻利养恭敬等。

十二、发业无明        :以贪疑我见慢等,悉能发生诸般恶业。

十三、种子子时无明 :种子,如来藏识中的诸业;子时,十二时辰的第一时;说明业于藏识中,虽具染习的末那识,但无外缘之引发,此种子

待发未发的现象。

十四、行业果无明    :依十二缘起中,自无明、行、爱、取、有等五者而为烦恼,形成业识之因,而起他七者为苦果。

十五、惑无明        :依名俱生分别,以及根本随烦恼之惑者。

 

 

【十二因缘法】:


无明

行 :依过去世烦恼而作之善恶业。

识 :依过去世之业而受现世入胎一念。

名色 :在胎位中心身逐渐发育成形。

六处 :六根具足即将出胎。

触  :初岁间,于事物不别苦乐,但知触物。

受  :七岁间,渐识識事物知苦乐而有感受。

爱  :十五岁间,爱欲成熟逐渐强烈。

取  :成人后爱欲占有,驰骋诸境。

有  :为爱取而生烦恼,有了诸般造作。

生  :依现在之业,于未来受生。

老死:来世之前,现世之后期现象。

菩提萨埵

菩提,梵文是觉悟的意思。
萨埵,梵文是有感情的人。

菩提萨埵的全文,应该是:所以一个觉悟了的有感情的人。


依般波罗蜜多故

依,遵照。
般若,同前说。
波罗蜜多,同前说。
故,同前说。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的全文,应该是:是遵照智慧的方法而求得解脱的。

心无罣碍


心,同前说。
罣碍,执着的障碍。
心无挂碍的全文,应该是:从此,心念中再也不会有执着得与失的障碍。


无罣碍故

无,同前说。
罣碍,同前说。
故,同前说。

无罣碍故的全文,应该是:因为心念中已经没有障碍的原故。


无有恐怖

无有,没有。
恐怖,惊恐与怖畏。


无有恐怖的全文,应该是:也就不会发生惊恐与怖畏的情形。


远离颠倒梦想


远离,隔离很远,永远的离开。

颠倒,不正常的。

梦想,虚幻如梦的思想。


远离颠倒梦想的全文,应该是:同时,也能永远隔离不正常的和虚幻如梦的思想。


究竟涅槃


究竟,追究毕竟,深入探讨。

涅盘,梵文中有寂静,不生不灭的意思。


究竟涅槃的全文,应该是:而专心一意的深入探讨,不生不灭的道理。

心经的这个部分,是指从初发心菩萨,也就是对于开始依循佛法来探究人生真谛的人,不断的以第一阶段的道理方法,去理解、去应用于面对「人」与「事」的问题时,渐渐地培养自己的修养,以至于到达了位阶相当高的菩萨地位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以往凡夫的言行以及心理活动。

佛法的修养,以十地菩萨的大分类而言,我们对于生命的问题想要寻求答案,寻求解脱;或是对于佛法产生兴趣,开始接触、学习并且实践,叫做出发心菩萨。一直到依循佛陀所说的道理方法,保持著随时实行,不改变,而且清清楚楚的明了的第八地「 不动地菩萨」,其中有七个阶段是属于不稳定,不确实,甚至会放弃、退转的阶段。这与我们学习任何一个学科或是技术一样,有进展有退步,由生疏到达纯熟,是要有一定的时间的培养。


菩萨,不是寺庙里面的塑像,那是一个象徵性的语言符号。佛法是对人说的,虽然佛法的宇宙观,不只是单单指我们感官系统,所能认知的世界;我们感官系统没有办法感知的世界,仍然存在难以记数的众生。但是祈求高等的生命,比方说是观世音菩萨等大菩萨,那是一种暂时性的协助请求。回归到佛法是对「人」所说的道理方法这个议题:人透过对于佛法地了解与实践,由凡夫开始,修养到菩萨境界,这个过程,人不必妄自菲薄,因为菩萨是从人开始修养起的;所以,我们都有机会,开始或是正在朝向更圆满的菩萨的境地而努力。

 

如何做呢?从日常生活中面对「人」与「事」的问题时,依照佛陀所说的道理方法,也就是佛法,培养起相应的修养。

三世诸佛

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阶段。

诸,许多的个体,所有的。

佛,佛陀是梵文,具足了圆满智慧的人,而且已经得到了彻底的觉悟;所以说,是自觉,觉他,觉与行圆满的境界,达到如此境界的成就者,便是佛陀。

三世诸佛的全文,应该是:就像是过去,现在,以至于未来所有成就了的佛陀。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依,同前说。

般若,同前说。

波罗蜜多,同前说。

故,同前说。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的全文,应该是:都是遵照智慧的方法。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得,获得。

阿,无、极。

耨多罗,上、至。

三藐,正等。

三菩提,正觉。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全文应该是:而获得无上正等正觉。

    心经这一段,是揭示一位修行者,从初發心、进入到学习阶段,以至于修养完成「人」的圆满境界──成为「佛陀」,所表现出来的境界:自己能够清清楚楚的觉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了解到外界的因缘对待,并且有能利引发、教导他人也朝向这种境界的能力。这种境界是具有饶益性的,于己于人皆不造成伤害,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身、口、意的行为,无论巨细皆如是。 

知般若波罗蜜多


故,因此。

知,确知。

般若,同前说。

波罗蜜多,同前说。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的全文,应该是:由此,可以确定智慧的方法。


是大神咒


是:肯定如此。

大神,大神威,最胜境界。

咒,陀罗尼的梵文,有密语、真言、总持等意思。

是大神咒的全文,应该是:具备了大神威力的最胜境界。


是大明咒


是,同前说。

大明,大光明、真实语言。

咒,同前说。

是大明咒的全文,应该是:是正大光明的真实语言。


是无上咒


无上,极难胜,解脱庄严。

咒,同前说。

无上咒的全文,应该是:拥有极难超越的解脱庄严。


是无等等咒


无等等,无馀等,能等,佛自等,无相等。

咒同前说

无等等咒的全文,应该是:没有其他可以相比的无量功德。


能除一切苦


能,力量、能够。

除,去除、解除。

一切,同前说。

苦,同前说。

能除一切苦的全文,应该是:的确能够解除一切的痛苦和厄难。


真实不虚


真实真如实相

不虚不是虚妄的

真实不虚的全文应该是真如实相的道理没有半点虚假的意思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故,同前说。

说,宣说。

般若,同前说。

波罗蜜多,同前说。

咒,同前说。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的全文,应该是:因此,宣说智慧的方法,是总持的法门,是真实的言说。

   这一段是称赞、说明修养、发挥智慧的功用,以及「智慧的方法」是所有修行的总持。

   所谓的总持是指基本课程,如同所有学科的基本概论一样,不懂得基本概论,很难学习更深入的学问一样。咒,不是画符籙那类的意思,有什么驱策鬼神的作用;这里的咒指的是真实的语言,没有虚假地意思。很真确的说出事实的意思。

即说咒曰

即,即时、立刻、现在。

说,同前说。

咒,同前说。

曰,道出、言说。

即说咒曰的全文,应该是:现在宣说总持法门的言句。


揭谛揭谛

揭谛,梵文中的意思是行,如法的行。

揭谛,同前说。

揭谛揭谛的全文,应该是:要行,如法的行。


波罗揭谛

波罗,彼方、彼岸。

揭谛,同前说。

波罗揭谛的全文,应该是:行向彼岸。


波罗僧揭谛

波罗,同前说。

僧,梵文中的僧伽是共修、团体、众和会。

揭谛,同前说。

波罗僧揭谛的全文,应该是:大家一起行,共修共证。


菩提萨婆诃

菩提,同前说。

萨波诃,梵文中作娑婆诃或沙诃,意思是圆满成就,谨记。

菩提萨婆诃的全文,应该是:成就圆满的觉悟,而谨记。

  

    一般来说,咒语是不翻译的。其原因有好几项,一则早期语言文字的发展,是比较不精确的。常常一个字,有很多个意思;再者,不同语言间往往存有一些各自的文化特色差异,以致于「意思相近,但不尽然」是常有的现象。最特别的一点是:「这么简单,我还会不知道吗?」,往往时使听者、读者生起轻慢之心。心经最后的咒语,如果用我们在学校上课时,老师的口语来表达,就十分明显:「同学们要努力的做功课,认真的做;不懂的要向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一起做,直到完全理解、吸收,并且能运用。要记得喔!」如此地简单,不就是如此吗?但是,真正做得到的,有多少呢?

 

心经经文之文字,说明至此结束。


        佛法,是佛陀说的道理方法,依著这些道理、方法努力的实行,并且请教其他的法师、同修,大家一起学习,力行,一直修养到达圆满的境界。

 

        本师释迦摩尼佛,之所以称为「本师」,是因为佛陀把所学习的心得教导我们。佛陀不是神,是教导我们众生,主要是身为人道众生的我们人类,如何做人修养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