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习近平党的领导工作“落实论”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05:58
不要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  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  ——江泽民  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  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  ——胡锦涛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强调实践,重视落实,崇尚实干,反对空谈。落实俗称抓落实,是党的领导与党的领导工作的应有之义。九十年党的建设发展经验表明:党的领导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而党的领导工作则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与基本途径。  习近平党的领导工作“落实论”是关于“抓落实”、“狠抓落实”、“善抓落实”问题的新思考、新论断与新表述,是对党的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等思想、观点与要求的集中概括。什么是落实或抓落实?习近平指出:所谓抓落实,就是抓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措施要求的落实,使之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习近平落实论的典型实践形式是“狠抓落实、善抓落实”;典型实践范例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即浙江省抓落实促发展的实践。习近平落实论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统观全局,统筹规划,体现宏观性;应对当前,立足长远,体现战略性;前后一贯,始终如一,体现一贯性;注重方法,讲求策略,体现艺术性;源自于实践需要,服务于实际工作,体现实践性;注意继承吸收,重视创新发展,体现创新性。习近平落实论与认识论、实践论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落实论、认识论与实践论统一于实践的观点、统一于落实论、统一于“人”这个主体,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和理论体系,亦即“认识——落实——实践”和“认识论——落实论——实践论”。  习近平党的领导工作“落实论”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贯穿政治学、哲学、党建理论、领导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是在领导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关于落实问题的系统化与理论化。习近平落实论的基本问题就是:怎样抓落实、靠谁抓落实、拿什么抓落实。习近平指出: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对落实地位的基本定位。习近平指出:抓落实的任务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习近平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用百折不挠的意志争创一流业绩,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习近平强调:要敢于抓落实;勇于抓落实;乐于抓落实;善于抓落实;精于抓落实。习近平强调:要常怀落实之心;常思落实之责;常谋落实之策;常抓落实之事;常验落实之效。习近平强调:要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  习近平“落实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建理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是习近平“落实论”的重要理论来源。习近平“落实论”的实践基础,主要是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方一系列生动活泼的具体实际工作。其中典型实践主要有:一是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实践;二是浙江省狠抓落实年的实践;三是抓先进抓典型抓示范的实践。习近平“落实论”是逐步形成的、发展着的、与时俱进的落实论。习近平“落实论”包含了一系列关于落实问题的新论断、新表述与新概括,初步体现、勾划了落实论的框架体系。习近平“落实论”的创新亮点体现在:首次正式将“落实”引入党的领导活动和执政活动中,拓宽了领导工作的新视野;首次郑重地将“落实”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摆到了重要位置,提升了落实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新地位;首次专题专门研究论述落实问题,掀起了落实论研究的新高潮。习近平“落实论”的理论贡献表现为:一是科学回答了认识与实践之间有没有、需不需要“落实”的问题;二是正式提出了由认识到实践之间“落实”这个中间环节和必经之路;三是深刻揭示了认识、落实与实践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习近平落实论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实践论思想,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领导科学理论与党建理论,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  历史教训,殷鉴不远。习近平强调:赵括纸上谈兵,空谈误国,教训深刻、发人深省。当前,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等落实不力问题异常尖锐,引发的社会矛盾也甚为突出。因此,当务之急是要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破解落实不力难题。习近平强调:坚持科学落实论,树立正确落实观,提高落实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战略对策或措施: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明确落实的方向;牢固树立为民意识,为党尽责为民造福,坚持落实的宗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创造经得起检验的发展实绩,重视落实的效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把握落实的精髓;发挥群众的根本力量,重视领导干部的关键作用,形成落实合力,抓住落实的重点;奋发有为,昂扬向上,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用好落实的动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扎实落实作风建设,增强落实的执行力;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落实的能力;健全落实机制,完善落实制度,推动落实的科学化。  【关键词】党政干部;领导工作;落实论;做法与措施;理论贡献;习近平  【引言】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关键在于落实。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强调实践,重视落实,崇尚实干,反对空谈。革命领袖马克思、列宁不仅十分重视党的纲领、政策的制定,更重视党的实际行动,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1]。中共领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样是既重视党的理论、纲领、政策,更关注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反对空谈和形式主义。毛泽东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2]毛泽东强调:要“深入群众,莫尚空谈”,要“实事求是,不尚空谈”。毛泽东特别强调:“党委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不抓不行,抓而不紧也不行”。[3] 邓小平指出:“党的事业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4]邓小平还指出:“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5]邓小平强调:“四个现代化靠空谈是化不出来的”[6],“你不抓住四个现代化,不从这个实际出发,就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7]。 江泽民指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出来以后,必须抓好落实”[8],“抓实,就是要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地工作,不能搞形式主义、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9]。 江泽民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对我们党是一大祸害。全党上下,全国上下,必须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10] 胡锦涛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自觉地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弘扬艰苦朴素、勤俭建国的精神,坚决反对浮躁浮夸、急功近利,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11]胡锦涛强调:“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12],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实做好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各项工作,切实做好涉及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切实做好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13]。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与组织领导。而党的领导工作既包括制定、规划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包括部署、推进、执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包括监督、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和执行情况。这里的“部署、执行、推进、落实”与“监督、检查”,实质就是抓落实。显而易见,落实(俗称抓落实)是党的领导与党的领导工作的应有之义。进一步而言,落实是党的领导内在的构成要素与必然要求,是党的领导工作的主要内容、重要环节、基本方法与实现途径。九十年党的建设发展经验表明:党的领导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而党的领导工作则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与基本途径。  所谓“落实论”,就是对党的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等的思想、观点与要求的集中概括。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实践的重要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丰富与发展。习近平同志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党的领导工作“抓落实”、“狠抓落实”问题。近年来特别是近一段时期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党的领导工作必须“抓落实”、“狠抓落实”问题进行了多次强调和论述。历史的实践告诉我们:工作的关键在于落实,落实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落实论”,主要是针对党的领导干部而言的,他特别指出:“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狠抓落实的要求,进一步做好领导工作。”[14]这就从战略高度,以更开阔的思路,以更宽广的视野,以更深邃的目光,在充分继承前人落实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落实”的思想理论,初步形成了党的领导工作“落实论”这一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十二五”规划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目标任务也已确定,当前之关键,就是要我们积极实施规划纲要,要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工作的最大问题在于不抓落实。学习、领会与研究习近平同志党的领导工作“落实论”,真正做到狠抓落实,善抓落实,对于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不断改进党的领导工作;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与战略意义。  一、落实论:提出、缘由与重要意义  (一)“落实论”的提出  党的领导工作“落实论”是习近平对“抓落实”、“狠抓落实”、“善抓落实”问题的新思考、新论断与新表述。  习近平同志在长期领导工作实践过程中,十分重视“抓落实”、“狠抓落实”、“善抓落实”。从2004年至2011年,习近平先后在其著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15]、《之江新语》[16]以及讲话文章《贵在落实》、《坚持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求客观规律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确保完成“狠抓落实年”的各项目标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作风做好组织工作》、《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等中专门研究探讨了落实问题。特别是今年以来,习近平同志先后多次强调了党的领导工作“抓落实”、“狠抓落实”与“善抓落实”问题。其中,比较集中的论述有两次:  一是:2011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以《关键在于落实》为题论述了抓落实问题。习近平强调,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用百折不挠的意志争创一流业绩,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17]  二是:2011年5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部分省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专题论述了抓落实问题。习近平强调,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各级党委要再接再厉,继续扎实抓好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并与贯彻落实好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以党建工作的新成效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强保证。[18]  此外,习近平在湖南省、安徽省等地进行调研和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也多次讲到了“抓落实”、“狠抓落实”问题:  (1)吉林省调研:2011年1月21日,习近平在吉林省调研时强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关键在党,关键在领导干部。各级党委要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特别要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保证。[19]  (2)河南代表团审议:2011年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政之道,贵在实干。他强调:要加强党的建设,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提供坚强组织保障。[20]  (3)湖南省调研:2011年3月23日,习近平在湖南省调研时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提供坚强保证。[21]  (4)安徽省调研:2011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22]  (二)提出落实论的缘由与紧迫性  习近平同志多年来之所以重视抓落实问题,并且近一段时期多次提出和强调要求狠抓落实、善抓落实,这主要基于以下缘由和迫切性:  一是基于抓好“十二五“开局之年,推动经济社会又好有快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央部门和地方在此前后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改革发展的具体思路、政策和措施。习近平指出:现在的关键就在于落实。而如何落实,怎样落实得更好?这就要善抓落实。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开局之年,也是关键之年。在当前的背景下,开好局,起好步则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  二是基于继续扎实抓好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的需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既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越要加强、抓好党的建设。这一条,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动摇和松懈。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需要狠抓落实,善抓落实。习近平指出: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对党的建设具有长远指导意义,需要长期、持续不断地抓落实。各级党委要认真总结和运用前一段贯彻落实中的成功经验,坚持实事求是态度,发扬深入扎实作风,深入研究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科学决策,进一步把四中全会确定的各项党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切实取得更大成效,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三是基于正视与解决当前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需要。一方面,不重视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的问题仍然存在。习近平指出: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抓落实的工作力度,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也要看到,在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中央的一些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口头上讲了、文件上也写了,而贯彻落实得却不好;一些中央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的事情,依然我行我素、屡禁不止。要肯定成绩,更要正视问题,这样才能抓好落实。例如,近年来,恶性强征强拆致人死亡案件,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部分领导干部,对中央的政策法规落实不力,甚至不落实,从而导致被征地拆迁群众无辜受害或喊冤而死,引发多起群体性事件,危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23]再有,近年来,煤矿、铁路公路交通频发重大安全生产管理事故,如浙江“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究其原因就是安全生产“不落实”,防范监管“不到位”。另一方面,抓落实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前进中遇到不少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风险。只有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我们才能抓住和用好机遇,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如果自满懈怠,心浮气躁,就不可能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可能丧失。要应对矛盾,迎难而上,这样才能抓出成效。  四是基于落实问题的历史教训,引以为鉴的需要。落实不力或不落实往往会产生不良后果,有些是十分严重或无可挽回的后果。习近平指出:历史上有许多空谈误国的教训,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以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此类误国之鉴,发人深省。除赵括“纸上谈兵”外,类似的历史教训不少。例如:马谡大意失街亭也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典型。三国时期的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但马谡言过其实,缺乏实践经验,在军队中没有什么威信,骄傲轻敌,死搬兵书,大意失街亭,蜀军一触即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另有:西汉王莽治国,诏必引经典,言必引尧舜,而见之施行,无一不悖谬荒唐,结果搞得天怒人怨,身死国亡。[24]现实生活中,个别领导干部,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违背经济规律,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家遭受重大损失的事例,也并不鲜见。历史教训,殷鉴不远;现实教训,历历在目。落实不力或不落实,就意味着失败、意味着危机,就意味着一切都是空谈或纸上谈兵。要引以为鉴,重视落实,抓好落实。  (三)重要意义  为政之本,重在为民,为政之要,贵在落实。习近平同志的党的领导工作“落实论”,主要体现在“狠抓落实、善抓落实”两个方面。“落实”两字,字重千钧,它一端连着党和政府,一端连着人民群众,因此绝不能轻视怠慢而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关系。“狠抓落实、善抓落实”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落实论”一直以来没有引起理论界、学术界的应有重视,习近平同志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习近平落实论的最大理论意义就是为“狠抓落实、善抓落实”提供了一个分析认识问题的基本框架。主要体现在:  一是概括提炼,形成“落实”的系统理论。这有助于把实践中的、分散的关于抓落实问题的一系列观点、经验、方法、思想等系统化,概括、提炼而形成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理论。  二是全面准确,完整认识“落实”的内容。这有助于澄清错误、糊涂观点,统一思想,提高对落实理论的正确、全面的科学认识。  三是转变观念,提高“落实”理论的战略高度。这有助于把抓落实从仅仅当作一种具体工作提升到理论层面加以自觉研究,提高落实能力。  (2)实践意义  “落实论”来自于实践,又自觉为现实服务,具有现实意义。习近平同志从多方面概括归纳了“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  一是有助于增强领导干部对“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的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消除侥幸。习近平指出: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的。这里的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领导干部有了对落实工作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就会自觉地遵循落实规律、就会按照落实规律干事创业,从而消除侥幸取胜的心态或做法。  二是有助于领导干部自觉将决策、落实与实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习近平指出: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这就解决了多年来,只是重视抓决策,看实施结果,而往往不关注抓落实的问题。毫无疑问,只有将“狠抓落实、善抓落实”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才能全部的、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实现预期目标。否则,就只能是顾头顾不了尾地抓落实,结果是事倍功半,以至于出现半拉子工程。  三是有助于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完整、准确、彻底地付诸实践。习近平指出: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历史也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伟大的成就,靠的就是全党同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很显然,如果离开了“狠抓落实、善抓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就无法变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党要取得伟大的成就也只能是一种奢望。  四是有助于增强党性,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落实力。“狠抓落实、善抓落实”不仅是一种工作任务,更是一种政治责任。习近平强调:抓落实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强不强的重要标志。通过“狠抓落实、善抓落实”,有助于培养和增强领导干部的党性,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增强干部的自觉性与责任感,同时,也使得领导干部在“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力。  二、落实论:理论来源、实践基础与重要地位  (一)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是习近平“落实论”的重要理论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马恩列斯的落实论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落实论思想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全集》、《列宁选集》、《斯大林全集》、《斯大林选集》等著作之中。这些思想是习近平落实论产生的世界观基础。  (2)毛泽东、邓小平的落实论思想。毛泽东、邓小平的落实论思想主要体现在《毛泽东选集(1-4)》、《毛泽东文集(1-8)》、《刘少奇选集(1-3)》、《邓小平选集(1-3)》、《邓小平论党的建设》、《陈云选集(1-3)》、《陈云论党的建设》等著作之中。这些思想是习近平落实论产生和形成的根本性理论依据。其中,毛泽东的《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是习近平落实论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  (3)江泽民、胡锦涛的落实论理论。江泽民、胡锦涛的落实论理论主要体现在《江泽民文选1-3》》、《江泽民论党的建设》、《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等文献著作之中。这些理论是习近平落实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性理论依据。  除此以外,还有两个重要来源:一个是落实论政策法规:建国以来中国的法律法规及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亦即法律法规与党规党法。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的意见(国办发[2008]120号)》就是关于落实工作的规范性文件。这些政策法规是最具体的理论支撑。另一个是落实论的理论基础:政治学、哲学、行为学理论、领导科学理论、党建党史理论、决策学等是落实论的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是支柱性理论依据。  (二)实践基础  落实论产生于实践,反过来,落实论又服务于实践。也就是说,实践是落实论产生的源泉。习近平“落实论”同样遵循这一哲学原理。  习近平“落实论”的实践基础(或来源)是在全面、深入、系统贯彻落实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总背景、总前提下,所从事的大量的具体领导工作实践,进一步而言,其实践基础,主要是通过狠抓落实、善抓落实一系列具体、实际工作而奠定的: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活动;机关效能建设、晋江经验、农村市场化建设、农村工作机制创新;作风建设年;狠抓落实年、八八战略、绿色浙江、平安浙江、创新枫桥经验、法治浙江、领导下访、义乌经验、民营经济创新;平安上海、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建设等方面的落实实践。在这些实践基础(或来源)中,具有典型意义主要有:  一是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实践。2000年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机关效能建设。随后,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实践。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的基本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服务承诺制、同岗替代制、失职追究制等。习近平倡导并推动机关效能建设,先后出台了《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决定(闽委发[2000]7号)》、《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考评暂行办法》、《福建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效能告诫转告暂行规定》与《福建省政务公开暂行办法》,有效规范了机关效能建设。习近平指出:十年前,我在福建抓机关效能建设这项工作时,强调要牢记人民政府前有“人民”两字,在便民利民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实效,在全国引起了一些关注。近些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对此项工作常抓不懈,在构建服务型政府方面积累了许多好作法,为福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希望你们以全省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会议的召开为契机,把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作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扎实推进,不断巩固和拓展机关效能建设成果。[25]福建省开展机关效能建设10年来成效显著:福建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有关领导指示精神,始终牢记人民政府前有“人民”两字,在便民、利民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完整、自成体系的机关效能建设做法,在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构建服务型政府方面积累了许多好做法,为福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二是浙江省狠抓落实年的实践。2004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狠抓落实年的活动。习近平指出:今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年,是充分发挥“八个优势”、深入实施“八项举措”,扎实推进浙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狠抓落实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26]习近平强调:现在,大政方针已定,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狠抓各项工作落实。[27]随后,山西省(2007年)、吉林省(2009年)、广西自治区(2010年)、西安市(2011年)等先后也开展了落实年活动。各地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开展落实年活动:山西省开展的是“作风建设年、狠抓落实年”;吉林省开展的是“工作落实年”;广西自治区开展的是“党组织建设年、工作落实年”。 2004年台州黄岩区司法局专门制订了《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进“狠抓落实年”活动的实施意见》,从一个部门行业的角度,进一步增强了专业操作性;2011年2月西安市长安区专门印发了《西安市长安区抓落实年活动实施方案》,从一个区县的角度,进一步增强了区域操作性。  三是抓典型抓先进抓示范的实践。实践证明,注重典型引路,发挥榜样作用,是抓好落实的有效方法。习近平勇于、善于运用这一工作方法,在福建、浙江两省,先后主抓了“枫桥经验、晋江经验、义乌经验”等,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明显实效,丰富了落实论的来源。①“平安浙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强化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总结、推广和创新“枫桥经验”。习近平指出:“枫桥经验”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面,以完善的制度为保障,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狠抓落实责任制,努力做到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从而达到“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的效果。[28]②县域经济是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郡县治则天下安”,[29]县域强则全省强。2002年习近平同志深入晋江调研,总结出“六个始终坚持”的晋江经验,并提出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习近平指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要实现新跨越,再上新台阶,就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习近平进一步指出:晋江经验启示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要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要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要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服务。[30]  (三)重要地位与作用  (1)重要地位  落实论中的落实是领导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把决策变成现实实践的桥梁或纽带;落实论是哲学理论与党建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组成部分。习近平指出: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对落实地位的基本定位。进一步分析看:1)就实际工作而言,落实在相关工作行为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是在领导工作上,落实是“认识—落实—实践”的一个工作环节;二是在执行工作上,落实是把认识变为实践的桥梁或纽带;三是在完成工作上,落实是决策变成实践的重要推动力量。2)就理论而言,落实论在相关学科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是在哲学理论上,落实论与认识论、实践论具有同一的层次的地位。落实论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且自觉把它纳入“认识论——落实论——实践论”这一整体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继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认识论、实践论之后又一重大哲学思想成果。二是在党建理论上,落实论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是党建理论的重要内容。三是在领导科学理论上,落实论是领导科学理论的基本范畴与重要组成部分。  (2)作用与任务  落实是决策变成实践的必经之路。其作用表现在:一是保证作用。落实是决策变成实践的重要保证或保障。二是统一作用。落实是决策、落实与实践三者有机统一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桥梁作用。落实是决策变成实践的桥梁或纽带。四是推动作用。落实是决策变成实践的重要推动力量。五是检验作用。落实是检验决策好坏的重要手段或尺度。  落实的任务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也就是各级领导干部,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原原本本、扎扎实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通过落实实现预期的目标,取得预期的成效。具体包括:指导思想、目标、具体任务、组织措施等。  三、落实论:基本涵义、实践形式与主要特征  (一)“落”、“实”的词义与“落实”的含义  认识了解“落”、“实”的词义与“落实”的含义,对于全面、正确与深刻研究习近平落实论具有基础性作用。“落实”一词由“落”与“ 实”组成,是一个合成的词。中国权威辞书《辞海》、《辞源》至今尚未收录“落实”一词,即使《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得也过于简单或简略。  “落”是一个多义词,主要有10多种。包括:树叶脱落、落下、下降、掉进、陷入、衰败、稀少、耽误、妨碍、止息、到、归入、归属、停留、飘零、聚居处、开始、祭礼、篱笆、用笔写、通“络”等。例如《诗·卫风· 氓》云:“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孟浩然《春晓》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史记·汲郑列传》:“家贫,宾客益落。”《管子·宙合》:“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庄子·天地》:“夫子阖行邪?无落吾事。”杜甫《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诗:“不意青草湖,扁舟落吾手。”王维《渭川田家》诗:“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31]现代汉语中,常用词汇有:落成、落得、落实、落伍、落座、落花流水、落落大方、不落窠臼、名落孙山、水落石出、叶落归根、大处落墨。  “实”是一个多义词,主要有10多种。包括:富裕、财物、充实、充满、果实、种子、实际内容、真实、诚实、真诚、的确、确实、实在、实心、实行、操行、实际、事实、“实”通“是”。例如《汉书·食货志上》:“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韩非子·五蠹》:“草木之实足食也。”《国策·赵策二》:“夫割地效实,五伯之所以覆军禽将而求也。”《孟子·梁惠王下》:“君之仓廪实,府库充。”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后汉书·虞延传》:“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论衡·问孔》:“世之儒生不能实道是非也。”[32]现代汉语中,常用词汇有: 实诚、实处、实地、实干、实话、实际、实绩、实践、实例、实情、实施、实现、实打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真心实意、真才实学、求真务实。  “落实”经常搭配使用的词是“抓”。“抓”是一个多义词,主要有10多种。包括:用手拿取、用爪拿取、逮捕、捉拿、仓皇寻取、抓痒、抓进来、使物体固定在手中、把握住、设法取得并把持、吸引人注意、采取措施、加强工作、加强领导、特别看重、特别着重等。现代汉语中,常用词汇有:抓差、抓获、抓紧、抓空儿、抓弄、抓拍、抓瞎、抓药、抓辫子、抓工夫、抓破脸、抓紧落实、真抓实干、抓出成效、抓出实效。  什么是落实?一些辞书对“落实”的词义进行了解释。“落实”也是多义词,主要有:①使计划、措施和政策等得以贯彻执行;②心情平静,安稳,踏实;③忠实可靠;④明确,确实;⑤落实政策,落实措施;⑥结出果实;⑦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使之准确可靠或切实可行;⑧使实现;⑨贯彻;⑩确定。“落实”的最初解释是“结出果实”。[33]《庾信·枯树赋》曰:“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34]这句古诗词的意思是说:过去花开建始殿前,现在果实却落在睢阳的园中。这里的“落实”就是结出果实、果实落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落实”一词演变、引申出了多种含义。  在社会生活用语和党的话语体系中,两者经常混合使用,但并无实质差别,只是形式不同、要求不同而已。综上所述,一般而言,“落实”就是指落到实处,落实下去,使计划、措施、政策等得以贯彻、执行与实现。  (二)落实论:基本的涵义  “落实论”是关于落实的涵义、本质、原则、主体、对象、要求、目标、任务、方法、评价、演变、规律、行为、活动与过程等的规范化、系统化的理论。简而言之,落实论就是研究落实行为、落实活动、落实方式与落实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系统化的理论。落实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或来源),哲学、政治学、党史党建学(或政党学)、领导学、行政管理学、行为学、决策学以及执行学是“落实论”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落实是“落实论”的最基本范畴。什么是落实?落实就是指各类落实主体根据一定的方法、原则、规律与要求,将路线、方针、政策、计划与方案付诸实施的一种行为过程或状态。通俗地讲,所谓落实,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将口头上讲的、文件上写的、电视上播的、电脑里存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践中去的一种行为过程。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制定、规划与出台路线、方针、政策又叫决策,所以,落实通常又被人们定义为领导干部将决策变为实践的一种行为过程。  落实是一种行为、过程或状态,落实是一种自上而下、上下互动的过程。落实的本质(或实质)是完成一定任务,把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决策付诸实施,变为实践。落实的性质或属性是一种行为、活动或过程,落实属于行为学、领导学的范畴。落实的目的是把路线、方针、政策付诸实施,把理论变为实践,同时希望达到预期的设想。落实过程包括落实前、落实中与落实后三个阶段,落实种类可分为宏观落实、中观落实与微观落实三种形式。  根据落实的概念、本质,不难看出,落实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具有长期性;二是具有持久性;三是具有动态性;四是具有环节性;五是具有桥梁性;六是具有过程性;七是具有艺术性;八是具有互动性等。  习近平党的领导工作“落实论”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过程中,运用落实理论指导、规范与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的一种系统化的理论。落实的主体包括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根本主体,领导干部是关键主体。落实的对象是路线、方针、政策和计划、规划、方案、意见、决策、决定以及法令、法规、办法等。  习近平党的领导工作“落实论”(简称习近平“落实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贯穿政治学、哲学、党建理论、领导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是在领导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关于落实的涵义、本质、原则、规律、主体、对象、要求、方法、步骤与措施等的系统化与理论化。  落实、落实,就是落到实处;抓落实,首先是抓,然后是落实,关键在抓,重在落实。落实既是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又是工作内容、素质要求,同时,落实还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一种文化和一种责任。习近平指出:所谓抓落实,从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工作方面讲,就是抓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措施要求的落实。[35]习近平进一步指出:落实到哪里去?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36]  抓落实,形在“抓”,力在“落”,魂在“实”。习近平由此还从不同的角度对抓落实的涵义进行了阐述或揭示: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抓落实,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抓落实,是把决策变为人们的实践行动;抓落实,是由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过程。  (三)落实论的实践形式  在领导工作实践中,习近平谈到的形式主要有:抓落实、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真抓实干、抓出实效、干在实处、苦干实干、求真务实、真心实意、扎扎实实、落到实处、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等。其中典型的实践形式是“狠抓落实、善抓落实”;典型的实践范例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即浙江省抓落实促发展的实践。这些实践形式主要强调什么内容呢?概括起来看就是:  抓落实强调的是在实际工作中,要端正态度,明确要求,讲究方法;  狠抓落实强调的是在抓落实过程中,要有力度、有强度、有程度,有高度;  善抓落实强调的是在抓落实过程中,要会抓落实、巧抓落实、抓好落实;  真抓实干强调的是在抓落实过程中,要真正抓、真心抓,真实干,扎实干;  干在实处强调的是在抓落实过程中,要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抓出实效强调的是在抓落实过程中,要抓出成效、抓出效果,抓出结果。  (四)落实论的主要特征  习近平“落实论”是一种逐步形成的、正在发展着的、与时俱进的“落实论”。综观习近平几十年来身体力行的“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的一系列言行,其主要特征表现在:  (1)宏观性。统观全局,统筹规划,体现宏观性。宏观强调的是方向,方向影响落实结果的成败。习近平落实论关注的是一个县市、一个地区的落实问题,推而广之的是一个省市,乃至一个国家的落实问题;大处落墨,重视区域性、地域性,强调全国一盘棋,力求惠及宽广,凸显统筹兼顾的宏大格局。  (2)战略性。应对当前,立足长远,体现战略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分战略,七分落实。习近平指出: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不断提高各级机关的行政能力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机关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各级、各部门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大意义。[37]  (3)一贯性。前后一贯,始终如一,体现一贯性。习近平同志不论是从一般干部、到中级干部,还是再到高级干部,乃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论是从乡村基层工作、到县、地区行署工作,还是到省上工作,乃至到中央国家机关工作,都十分重视抓落实工作,坚持狠抓落实,善抓落实,运用落实理论指导、检验工作。习近平抓落实不是抓一时、不是抓一事,而是贯穿于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一切工作之中。  (4)艺术性。注重方法,讲求策略,体现艺术性或方法性。习近平抓落实的方法:首先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选取先进典型;其次是归纳吸收,提炼升华;第三是出台规范性文件;第四制定实施操作方案。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浙江省狠抓落实年活动都是采取这样的做法。习近平指出:浙江省委以调查研究开局,几乎每一项重要工作都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理清思路,作出决策,出台举措,狠抓落实,取得实效。我们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在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新实际的积极探求中,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的“八八战略”。[38]实践证明,浙江省“八八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5)实践性。源自于实践需要,服务于实际工作,体现实践性。在实践工作中,各地、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广大群众摸索、探索、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关于抓落实的方法、经验与教训。这些做法与经验比较分散、不系统,零零碎碎,不利于推广、复制,其它的领导干部也无法学习、吸收与借鉴。习近平同志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有意识的对分散零碎的方法与经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完善和推广工作。福建省大力开展的机关效能建设就来自于福建省的漳州市。习近平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了漳州市机关效能建设的推广示范作用,倡导并推动全省开展机关效能建设。[39]福建省的晋江经验、浙江省的枫桥经验也是习近平同志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经过加工改造,提炼升华,然后,推而广之。习近平落实论正是在广泛吸收这些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再继续进行提炼归纳,形成比较规范的理论,然后又用这些理论指导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的各项工作实践。  (6)创新性。注意继承吸收,重视创新发展,体现创新性。习近平在实际工作中,率先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狠抓落实年”、“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八八战略”、“领导下访”等狠抓落实、抓出成效的工作;同时,在吸收、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归纳了“枫桥经验”、“晋江经验”、“义乌经验”等善抓落实的先进典型。这些创造性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福建省、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不论是从抓机关效能建设,到狠抓落实年活动,还是从抓晋江经验,到狠抓枫桥经验、义乌经验,习近平同志总是坚持科学落实论,自觉运用落实理论,指导实际工作,抓好具体工作,推进科学发展。  四、落实论:基本问题、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基本问题  落实论的基本问题是落实论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首要的、基本的与不容回避的问题。之所以实际工作中要研究落实问题,是为了将分散、凌乱的、模糊的概念、办法、经验、规律等系统化、理论化,由此形成落实论,指导实际工作。落实论主要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概括起来看,主要是为了解决“为什么要抓落实,怎样抓落实,由谁负责去抓落实,用什么措施去抓落实,抓什么样的落实”的问题。  习近平通过亲身狠抓落实的工作实践,对党的领导工作“落实论”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概括表述。习近平指出:要认真解决怎样抓落实、靠谁抓落实、采取什么措施抓落实的问题,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继承与创新的关系。[40]简而言之,习近平同志落实论所强调的抓落实亦即“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的基本问题就是:怎样抓落实、靠谁抓落实、拿什么抓落实。  (二)主要内容  习近平“落实论”的内容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落实论的基本构成要素看,主要包括:落实的必要性、概念与内涵、主体与对象、目标与任务、原则与方法、方向与责任、经验与措施等。落实的对象,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党规党法与国家法规政策。例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章、十七届五中及四种全会、十二五规划纲要等就是落实的对象。落实的主体是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而领导干部是落实的关键主体。落实的原则就是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落实的方法就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对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事求是地选取和决定关于某项工作的要求、程序与步骤。落实的保障措施或条件是党规党法,党纪政纪。  (2)从习近平落实论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看,主要包括:福建省抓落实的理论与实践;浙江省抓落实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市抓落实的理论与实践等几个方面。  (3)从落实论的具体实践看,主要包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活动;机关效能建设、晋江经验、农村市场化建设、农村工作机制创新;作风建设年;狠抓落实年、八八战略、绿色浙江、平安浙江、创新枫桥经验、法治浙江、领导下访、升华义乌经验、民营经济创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建设等方面的落实。  习近平在作风建设年、狠抓落实年等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浙江经验与浙江模式进行了总结、修正、完善与创新,进一步丰富、推进与发展了浙江经验与浙江模式。[41]  (三)基本要求  习近平“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的总要求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用百折不挠的意志争创一流业绩,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落实论”主要和经常使用的词汇包括:抓落实、狠抓落实、扎扎实实、善抓落实、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干在实处、抓出实效、脚踏实地等,由此折射出习近平落实工作的特色、要旨与为政风格。概括起来看,其基本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体现为五个“于”。习近平强调:要敢于抓落实;勇于抓落实;乐于抓落实;善于抓落实;精于抓落实。  二是体现为五个“常”。习近平强调:要常怀落实之心;常思落实之责;常谋落实之策;常抓落实之事;常验落实之效。  三是体现在三个“点”。习近平在谈到如何看待政绩观时强调:要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  四是体现在五个“要”。习近平在谈到如何狠抓落实、善抓落实时指出:要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作风;要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要具有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  (四)与实践论、认识论、实践论的相互关系  习近平“落实论”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过程中,运用落实理论指导、规范与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的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与实践论、认识论、实践论之间有何相互关系?  (1)落实论与毛泽东《实践论》的关系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是关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以及知与行的关系的哲学理论。该著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该著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42]毛泽东《实践论》是习近平“落实论”产生、发展的依据、源泉与指南,习近平“落实论”则是毛泽东《实践论》进一步发展的时代化创新化的新成果;毛泽东《实践论》主要用于指导、解决中国革命中的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而习近平“落实论”则着眼于现阶段中国改革发展中的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毛泽东《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而习近平“落实论”则是毛泽东《实践论》的现实化时代化;毛泽东《实践论》是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习近平“落实论”则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哲学思想。  (2)落实论与认识论、实践论的相互关系:  什么是认识论、实践论?认识论与实践论有何联系和区别?认识论是研究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理论。认识是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是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是认识的最终源泉,外部世界的可知性是认识的可能性的根据。认识的主体是社会的人,是在社会中生活并利用社会形成的认识活动的各种手段、形式以及思想资料的人。认识不是离开实践而在人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实践论是研究探讨人类改造和现实客观物质活动的形式、过程、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的一种哲学理论。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这种活动是联系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的中介和桥梁,是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感性过程。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生产实践、社会实践与科学实验三种基本形式。实践是人的社会的、历史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物质感性活动,是客观过程的高级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基础和动力。认识论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实在,强调认识是人对客观实在的反映,申明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习近平落实论与认识论、实践论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落实论与认识论、实践论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和理论体系。用公式表示为:“认识——落实——实践”和“认识论——落实论——实践论”。  落实论、认识论与实践论三者的联系在于:一是落实论、认识论与实践论统一于实践的观点。落实论与认识论、实践论都建立在实践的观点之上,是哲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基础。落实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认识论来源于实践,为实践服务;实践论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认识的系统化。二是认识论与实践论统一于落实论。落实是认识与实践的中间环节,具有桥梁作用;离开了落实,认识无法进入到实践中去。落实是理论政策与实践结果的中间环节,是把决策部署变成实践的桥梁与推动力;离开了落实这一行为,一切理论政策、决策部署都将是一纸空文,也不可能变为实践。三是落实论、认识论与实践论统一于“人”这个主体。在实际工作中,人民群众是落实论、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基本主体,而领导干部则是落实论的关键的主体。  落实论、认识论与实践论三者的区别在于:一是侧重点、关注度不同。落实论与认识论偏重于理论层面,而实践论侧重于实践层面;落实论与认识论偏重于精神世界,而实践论侧重于客观世界;落实论与认识论重点关注主观的东西,而实践论则重点关心客观的东西。二是对象不同。落实论的对象是路线方针政策,认识论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实践论的对象是客观物质活动。三是任务不同。落实论的任务是把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认识论的任务是把客观事物变为意识的外在形式;实践论的任务是改造和探索客观物质世界。四是形式不同。落实的形式是狠抓落实、善抓落实;认识论的形式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论的形式是生产实践、社会实践与科学实验。  五、落实论:创新论断、创新亮点与理论贡献  习近平“落实论”是逐步形成的、正在发展着的、与时俱进的落实论,其理论内涵也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创新论断  习近平关于落实问题的新论断、新表述与新概括,主要有:(1)落实是领导工作的重要环节;落实是衡量世界观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志;落实是衡量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志;落实可以、能够直接反映领导干部宗旨意识的有无;落实体现、反映党的执政能力的强与弱、好与坏。(2)落实检验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好与坏;落实检验领导干部工作责任感的高与低;落实检验领导干部工作使命感的强与弱。(3)落实是检验领导干部思想品质的好与坏的重要标尺;落实是检验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好与坏的重要标尺;落实是考察、选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这些新论断、新表述与新概括,初步展现、勾划了落实论的框架体系。  (二)创新亮点  习近平落实论的创新要点主要体现在:  (1)习近平首次正式将“落实”引入党的领导活动和执政活动中,拓宽了党的领导工作的新视野。“落实”这个平常的概念,由日常用语上升为党的领导工作科学理论,必将对政治运行、经济运行、文化运行、社会运行与党的建设以及执政党执政、执政党活动、执政能力建设等众多领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彰显了对落实的承认与认可。  (2)习近平首次郑重地将“落实”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摆到了重要位置,提升了落实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新地位。习近平指出:切实解决抓落实不够有力、不够有效的问题,对于推动“十二五”目标任务的实现,对于巩固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显现了落实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3)习近平首次专题专门研究论述落实问题,掀起了落实论研究的新高潮。在近年来的历次中央党校春季秋季地厅级干部培训班中,习近平是第一个专门论述落实问题的高级领导干部;在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重大讲话中,习近平也是第一个专门专题研究落实问题的领导人。这凸显了习近平对落实的重视程度与认识高度。  (三)理论贡献  习近平“落实论”创新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科学回答了多年来困扰实际工作者、理论工作者的一个重大问题——认识与实践之间有没有、需不需要引入“落实”——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2)正式提出了多年来一直被实际工作者所忽视、没有引起理论工作者足够重视的论题——由认识转化(或变成)为实践的中间环节和必经之路——“落实”——这个争论不休的重要论断。这个“中间环节、必经之路”并非今日才有,事实上一直都存在,但没有被人们所认识、承认与认可。  (3)深刻揭示了多年来困扰实际工作者、理论工作者的一个重大疑惑——认识、“落实”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有机联系——这个模棱两可的问题。  概而言之,习近平“落实论”的理论贡献表现为:一是科学回答了认识与实践之间有没有、需不需要引入“落实”这个问题;二是正式提出了由认识到实践之间“落实”这个中间环节和必经之路;三是深刻揭示了认识、“落实”与实践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习近平落实论理论贡献的重要实践作用意义在于:一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时,可以、能够自觉地把“落实”作为一个当然的、重要的内容与构成部分,不急不躁,由表及里,从而确保全面、完整、彻底的认识客观事物,正确处理认识、落实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二是人们在实际工作时,可以、能够自觉地把“落实” 作为一个中间环节、桥梁纽带与必经程序,尊重规律,渐次推进,从而确保及时、准确、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正确处理认识、落实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落实论”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习近平“落实论”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实践论思想,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领导科学理论和党建理论,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  六、推进落实工作的主要做法与主要措施  ——坚持科学落实论,树立正确落实观,切实提高落实力  坚持科学落实论,树立正确落实观,切实提高落实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就需要切实可行的做法、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习近平多年来在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市,大胆试验,勇于创新,由此形成了推进落实党的领导工作的政策措施体系。这些着重当前,着眼未来的主要做法与措施,既是经验,同时也是战略之策。概括、归纳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报告、文章、访谈与调研言论,其主要对策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主要对策之一: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明确落实的方向。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南。习近平指出: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抓落实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始终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也才能使各项落实工作保持不竭的动力。  一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付诸实践,取得实效。习近平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习近平进一步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实效。省委提出的“八八战略”和“平安浙江”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要针对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长远的战略性问题,进一步拓展新思路,创造新举措,不断深化、丰富和完善“八八战略”,扎实推进“平安浙江”建设,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43]  二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在实践,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抓出成效。习近平指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在实践。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去。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单位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在突出实践特色上狠下功夫,在解决突出问题上狠下功夫,切实抓出成效。要紧密联系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着力解决经济运行、群众生产生活、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抓好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44]  三是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强大思想理论武器,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指出: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丰富的思想内涵构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理论。各级党组织要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人民群众是科学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努力使科学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45]  四是创先争优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继续,抓住“经常”贵在落实。2010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决定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习近平指出:创先争优是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的继续。习近平强调:当前正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是推动干部树立正确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的有利契机。各级党组织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教育引导他们带头学习提高、带头干事创业、带头服务群众、带头廉洁自律、带头弘扬正气,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骨干作用。  主要对策之二:牢固树立为民意识,为党尽责为民造福,坚持落实的宗旨。  习近平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否抓落实直接反映着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党性。  一是抓住落实的根本,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身体力行党的宗旨,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穿到各项工作的落实中去,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住了抓落实的根本,就能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抓落实上。  二是抓落实要有执政为民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抓落实,是对各级领导干部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检验。我们党是为人民执政的,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有执政为民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习近平指出: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工作不求进取,满足现状,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这样的精神状态怎么能抓好落实呢?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懂得,党和人民把为人民服务的重担放在我们肩上,这是一种多大的信任和责任。要把这种信任和责任看得比泰山还重,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自觉地盯着榜样找差距,对照先进学经验,努力争创一流业绩,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三是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习近平指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习近平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动真情、下真功,深入到困难群众中去,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就业、就医、就学和住房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共建共享美好生活。[46]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的根本问题,更是党员干部所有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干部要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责任、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疾苦作为第一考量,积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多为利民之举,多打利民之基,多办利民之事,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主要对策之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创造经得起检验的发展实绩,重视落实的效果。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创造经得起经验的发展实绩。对领导干部来说,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当代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实际、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是要正确认识与理解政绩观。在抓落实过程中,不同的政绩观会有不同的抓法、不同的结果。习近平指出:什么叫政绩?顾名思义,就是为政之绩,即为政的成绩、功绩、实绩。我们做事情、干工作,如果做到了上有利于国家、下有利于人民;既符合国家和人民眼前利益的要求,又符合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要求;既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能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那就做出了党和人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政绩。一些领导干部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很重要的是政绩观出了问题,个人主义思想在作祟。  二是要把握好政绩观的重要支点。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而不是树立自身形象、为自己升迁铺路;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绩,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而不是盲目攀比、竭泽而渔。  三是要准确把握政绩观的基本问题。习近平指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着重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必须解决好“树什么样的政绩”的问题。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再次,必须解决好“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的政绩,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干出来的。必须坚持抓好发展与关注民生的结合,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结合,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按客观规律办事,办实实在在的事。[47]  四是学习右玉精神,打造“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习近平指出:右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始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功在长远的实干精神,在于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政绩观。我们抓任何工作的落实,都应该这样去做。习近平进一步指出:领导干部在抓落实过程中,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注意防止和纠正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主要对策之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掌握落实的精髓。  “走在前列”是胡锦涛总书记给率先发展的浙江省提出的殷切希望。胡锦涛指出:希望浙江“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习近平指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要求,为浙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当前形势,正确理解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正确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要全面地把握要求,切实 “走在前列”,真正干在实处。习近平指出:浙江省属于东部沿海率先发达地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发展、走在前列,体现了党中央统筹现代化建设全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意图。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历史地认识、辩证地理解、全面地把握这一要求,提高自觉性,增强责任感,不断强化前列意识,切实把“走在前列”的要求体现到精神状态上,贯彻到衡量标准上,落实到各项工作上,努力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浙江更快更好的发展。习近平进一步强调:“走在前列”是发展的、具体的、实践的。这既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过去发展得好不等于以后也发展得好,过去领先不等于今后就能够走在前列,某些方面走在前列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我们的工作距离“走在前列”还有不小差距。我们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善作善成的韧劲,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48]  二是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努力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走在前列。习近平指出:要在贯彻宏观调控政策中把握经济发展全局,积极落实双稳健政策,有效发挥投资消费对经济的双重拉动作用,在加强市场监管中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习近平强调:在更深的层次上推进改革和开放,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宏观调控的目标落实到体制、机制、法制的建设上,通过改革和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49]  三是要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努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前列。习近平指出:要以建设“平安浙江”为载体,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浙江特点的和谐社会。要建设“法治浙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制保障;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50]  四是要切实增强执政本领,努力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走在前列。习近平指出:要不断推进我省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努力使全省各级党组织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切实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习近平进一步指出:要扎实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加紧工作,把“走在前列”的要求贯穿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做到谋划工作有“走在前列”的意识,学习动员有“走在前列”的内容,分析评议有“走在前列”的标准,整改提高有“走在前列”的要求,真正使我省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推进各级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基础工程、提高党员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的素质工程、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的满意工程。[51]  主要对策之五:发挥群众的根本力量,重视领导干部的关键作用,形成落实合力,抓住落实的重点。  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是落实的根本力量,而领导干部是落实的关键。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同时,也要重视领导干部的引路、带领的关键作用,从而形成落实合力。  一是要狠抓落实,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习近平认为:贯彻决议、完成任务,实现规划目标,同样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人民历来勤劳勇敢、善于创造、富有智慧,是我们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所在。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宝库,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组织和使用好群众中的大量人才,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习近平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进一步提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提高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自觉性,提高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紧密团结群众、真心依靠群众,做到问计于民、取信于民的自觉性。[52]  二是要重视发挥领导干部的关键作用。落实要到位,干部是关键。习近平指出:搞好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责任在党委,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习近平强调: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关键在党,关键在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认真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的意见》贯彻落实好,建立健全督促检查工作的科学机制和制度,积极探索加强督促检查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用扎实的作风抓落实,在抓落实中彰显执行力和公信力。  三是要相互支持,相互结合,形成巨大的落实合力。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是一种鱼水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强调,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民的创造力量;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53]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主体,应积极投身于“作风建设年”活动之中,恪尽职守,勤勉自励,既自觉承担起作风建设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等职责,又努力做良好风气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营造者,以进一步改进工作、转变作风、树立形象,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54]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都是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的主要推动者。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抓落实上显本事。领导干部带头抓落实,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领导干部要做抓落实的表率,充分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同时也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只有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相互支持,相互结合,才能形成巨大的落实合力,由此才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主要对策之六:奋发有为,昂扬向上,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用好落实的动力。  习近平指出: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狠抓落实,善抓落实,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懈怠”是改革大敌,也是落实大敌。我们要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推动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55]  一是保持好的精神状态,要有务实的作风。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我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紧紧围绕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抓住涉及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和不同阶段的紧迫性问题,带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以调查研究开局,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一线真情,掌握第一手材料,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二是保持好的精神状态,要有克难的勇气。困难是压力,问题是挑战,但困难中往往孕育着机遇,问题中往往孕育着希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也就意味着抓住了机遇,赢得了先机。凡是有作为、有建树的领导干部,都会把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作为应尽的职责和增长才干的良机。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迎难而上,破难而进,善于解决经济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努力使浙江各方面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保持好的精神状态,要有争先的干劲。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勇于创新,奋勇争先,始终站在改革发展的潮头,争创一流的业绩,实现新的发展。习近平强调:当前我省发展态势良好,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全国各地发展都很快,呈现出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态势,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如果稍有懈怠,就可能在新一轮发展中落伍掉队。[56]  主要对策之七: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扎实落实作风建设,增强落实的执行力。  习近平指出:求真务实,是一种科学精神、一种工作作风,也是一种党性要求。坚持求真务实,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说到底是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是理解求真务实的科学内涵,把握求真务实的主要途径。习近平指出:求真务实,是一种科学精神、一种工作作风,也是一种党性要求,其真谛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习近平指出:实践证明,坚持求真务实,必须正确把握基本国情和省情,努力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上下功夫。而深化理论武装、深入调查研究,既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也是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的基本途径,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围绕求客观规律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的总要求,深刻理解求真务实的科学内涵,全面把握求真务实的主要途径,认真贯彻求真务实的基本要求,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目的,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努力在学习与调研、决策与落实、为民与谋利上下功夫,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57]  二是求客观规律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习近平指出:狠抓落实,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到求客观实际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习近平指出:各级国家机关要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出发,积极推进效能建设,不断改进机关作风,着力优化服务环境。要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中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切实把各项工作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之上,建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监督基础之上。习近平强调: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讲实话、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各项工作都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要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好作风,扎扎实实地抓好今年的各项工作。[58]  三是找好基层落脚点,把工作做得细致扎实。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群众利益无小事。习近平指出:抓落实的重心一定要放在基层一线,解决落实不到位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也要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寻找。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在上面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向群众问计问策。调查研究要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和创造,也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触及矛盾,以利于不断推进和深化各项工作的落实。习近平指出:抓落实的工作必须抓得很具体很细致很扎实,这也是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在重大决策和部署作出之后,还要研究具体办法,明确具体责任,一环扣一环地去抓,这样才能实现各项决策和部署的全面落实。  四是扎实加强落实作风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落实监督是关键。习近平指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习近平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服从大局、抓住机遇、奋力进取、坚持实干,抛弃各种私心杂念,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放到抓工作中,努力形成团结奋进干事业的良好局面,意气风发地带领人民群众奋力开创上海发展的新局面。[59]  主要对策之八: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落实的能力。  习近平指出:抓落实的工作实践,检验着每个干部的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和实际能力,也是考察和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落实能力。  一是抓好落实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习近平指出:用好一个干部,就是树立一面旗帜,就会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之所以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往往同用人导向有关。评价一个干部,重要的不是看他说什么,而是看他做什么,看他做得怎么样。[60]习近平强调: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以科学发展论英雄,凭群众公认选干部,切实把那些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德才兼备、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为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是抓好落实要有好的工作能力。领导干部素质是机关效能建设的关键。能不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卓有成效地落到实处,机关能不能高效地运转,拥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决定性的因素。习近平指出:抓好落实要有好的工作能力。领导干部不仅要想干事、肯干事、敢干事,还要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有过硬的本领。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与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习近平要求:要在深化理论学习中提高能力,要在博学新知中提高能力。努力学习现代经济、科技、社会管理、法律等方面的新知识,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不断提高管理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61]  三是抓好落实要有好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是带动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决定着抓落实的力度和成效。习近平指出:优良的工作作风是一级一级带出来的,要注重发挥一把手的表率作用和督促作用。要带头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好抓落实的职责,既要挂帅,又要出征,不仅要一级指挥一级,还要一级做给一级看,真正在抓落实上起好示范表率作用。习近平强调:有了重视抓落实、善于抓落实的一把手,才能带出抓落实的好班子、好团队。[62]各级领导班子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努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驾驭复杂局面能力、协调利益关系能力和务实创新能力。  主要对策之九:健全落实机制,完善落实制度,推动落实的科学化。  习近平指出:抓好落实,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作风很重要,建立科学管用的制度和机制同样很重要。要制定强有力的组织措施、考核措施、激励措施,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要健全人人负责、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工作责任制。[63]  一是要健全落实机制。习近平指出:抓好落实要有好的机制保障。习近平指出:要在机关内部大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环境,通过采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聘任制等选人用人方式,真正建立起能者上、庸者下的科学“赛马”机制。习近平指出:要抓好工作落实,必须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干部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要有明确的区分,褒奖那些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和调整那些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问责和惩处那些因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干部,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的工作氛围。要进一步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奖惩制度,切实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64]  二是完善落实制度建设。习近平指出: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必须把制度建设贯彻于机关效能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习近平指出:健全的制度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和完善抓落实的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所遵循,使责任得以明确,使抓落实成为一种工作常态,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抓落实工作,确定责任主体,明确工作要求,使抓落实进一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切实做到各项重要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督促、有成效。习近平强调:制度建设应注重系统性,但也不能搞得过于繁琐,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65]  七、结束语与展望  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强调实践,重视落实,崇尚实干,反对空谈。落实俗称抓落实,是党的领导与党的领导工作的应有之义,是党的领导内在的构成要素与必然要求,是党的领导工作的主要内容、重要环节、基本方法与实现途径。九十年党的建设发展经验表明:党的领导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而党的领导工作则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与基本途径。  习近平党的领导工作“落实论”是关于“抓落实”、“狠抓落实”、“善抓落实”问题的新思考、新论断与新表述,是对党的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等思想、观点与要求的集中概括。这一理论的提出,既具有理论意义、指导意义,又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什么是落实或抓落实?落实到哪里去?习近平指出:所谓抓落实,就是抓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措施要求的落实,使之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习近平“落实论”的代表性实践形式是“狠抓落实、善抓落实”;典型实践范例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即浙江省抓落实促发展的实践。习近平“落实论”的“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统观全局,统筹规划,体现宏观性;应对当前,立足长远,体现战略性;前后一贯,始终如一,体现一贯性;注重方法,讲求策略,体现艺术性;源自于实践需要,服务于实际工作,体现实践性;注意继承吸收,重视创新发展,体现创新性。习近平落实论与认识论、实践论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落实论与认识论、实践论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和理论体系,用公式表示为:“认识——落实——实践”和“认识论——落实论——实践论”。落实论、认识论与实践论三者的联系在于:落实论、认识论与实践论统一于实践的观点;认识论与实践论统一于落实论;落实论、认识论与实践论统一于“人”这个主体。落实论、认识论与实践论三者的区别在于:侧重点、关注度不同;对象不同;任务不同;形式不同。  习近平党的领导工作“落实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贯穿政治学、哲学、党建理论、领导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是在领导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关于落实的涵义、本质、原则、规律、主体、对象、要求、方法、步骤与措施等的系统化与理论化。习近平落实论的基本问题就是:怎样抓落实、靠谁抓落实、拿什么抓落实。习近平指出: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对落实地位的基本定位。习近平指出:抓落实的任务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习近平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用百折不挠的意志争创一流业绩,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习近平强调:要敢于抓落实;勇于抓落实;乐于抓落实;善于抓落实;精于抓落实。习近平强调:要常怀落实之心;常思落实之责;常谋落实之策;常抓落实之事;常验落实之效。习近平强调:要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  习近平“落实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建理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是习近平“落实论”的重要理论来源。习近平“落实论”的实践基础,主要是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方一系列生动活泼的具体实际工作。其中典型的实践基础主要有:一是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实践;二是浙江省狠抓落实年的实践;三是抓典型抓先进抓示范的实践。习近平落实论是逐步形成的、发展着的、与时俱进的落实论,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在实践中不断汲取营养,进一步丰富、发展与完善。习近平“落实论”包含了一系列关于落实问题的新论断、新表述与新概括,初步体现、勾划了落实论的框架体系。习近平“落实论”的创新亮点体现在:首次正式将“落实”引入党的领导活动和执政活动中,拓宽了领导工作的新视野;习近平首次郑重地将“落实”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摆到了重要位置,提升了落实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新地位;习近平首次专题专门研究论述落实问题,掀起了落实论研究的新高潮。习近平“落实论”的理论贡献表现为:一是科学回答了认识与实践之间有没有、需不需要引入“落实”这个问题;二是正式提出了由认识到实践之间“落实”这个中间环节和必经之路;三是深刻揭示了认识、“落实”与实践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一理论贡献的实践作用在于:一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时,可以、能够自觉地把“落实”作为一个当然的、重要的内容与构成部分,不急不躁,由表及里,从而确保全面、完整、彻底的认识客观事物,正确处理认识、落实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二是人们在实际工作时,可以、能够自觉地把“落实” 作为一个中间环节、桥梁纽带与必经程序,尊重规律,渐次推进,从而确保及时、准确、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正确处理认识、落实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习近平落实论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实践论思想,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领导科学理论与党建理论,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  历史教训,殷鉴不远。习近平强调:赵括纸上谈兵,空谈误国,教训深刻、发人深省。类似的历史殷鉴还有马谡大意失街亭等经典案例。当前,落实不力问题异常尖锐,引发的社会矛盾也甚为突出。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破解落实不力难题。对此,各级领导干部要谨记爱民为政落实之古训:落实是成功之基,空谈是失败之石;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皆成于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习近平强调:坚持科学落实论,树立正确落实观,提高落实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战略对策或措施: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明确落实的方向;牢固树立为民意识,为党尽责为民造福,坚持落实的宗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创造经得起检验的发展实绩,重视落实的效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把握落实的精髓;发挥群众的根本力量,重视领导干部的关键作用,形成落实合力,抓住落实的重点;奋发有为,昂扬向上,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用好落实的动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扎实落实作风建设,增强落实的执行力;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落实的能力;健全落实机制,完善落实制度,推动落实的科学化。  实干兴国兴邦;空谈误国误民。“十二五”的大政方针已定,目标和任务也已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狠抓落实、善抓落实。邓小平曾经告诫我们:路线是非基本澄清了,规划制订了,措施提出来了,群众已经发动起来了。现在摆在我们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事情,就是要鼓实劲,要切实解决问题,要踏踏实实地工作,就是要落在实处。[66]  (1)要高度重视,严肃对待,正确认识落实论。实践证明,抓落实是党的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把决策部署转化为实践的必经之路。因此,对落实问题要高度重视,严肃对待。胡锦涛强调:我们必须从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执行、确保党和国家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高度,把抓落实的问题十分严肃地提到全党面前。[67]90年党的建设经验告诉我们:执政党最大的危险莫过于脱离群众,而党的领导工作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不抓落实。对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全面、正确认识落实论,要把落实工作纳入党委工作议事日程,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摆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就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视若儿戏而误国误民。  (2)要正视问题,面对矛盾,切实解决落实不力的种种问题。落实不力是社会矛盾问题频繁产生的重要根源之一。恶性强征强拆、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不断、房价虚高不下、信访问题突出、企业恶意欠薪、城管野蛮执法、择校高价收费等问题,虽然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的事情,但依然我行我素、屡禁不止,业已成为“难上难与不治之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恶性强征地强拆迁矛盾业已上升为我国首要社会矛盾。2011年6月22日,北京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独立观察与对策研究中心(该中心由北京市信访办和零点集团联合成立)发布了首个城市拆迁系列调查报告。该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拆迁矛盾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中一个突出问题,无论在深度、广度和烈度上都显著高于其他社会矛盾。[68]征地拆迁的政策法规不是没有,办法也不是不可行,但一些领导干部就是落实不力乃至根本不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的政策法规不是不严格,技术规程也并非难学难用,为何诸如河南“7·22”京珠高速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浙江“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仍然频繁发生,究其原因就在于安全责任“不落实”,防范监管“不到位”,一些重大隐患得不到及时治理,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大量存在,最终酿成重大特大事故。江泽民强调指出:现在发生的一些严重的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有些是让人想都想不到的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作不落实、不扎实、不切实。工作部署了,没有抓到底,口号提出来了,没有落实,结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实效。[69] 落实不力或不落实是客观事实,不能回避,也不能隐瞒。对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正视落实不力存在的问题,面对不落实引发的矛盾,切实解决落实不力和不落实的种种问题,决不能回避问题,更不能捂盖子,避免矛盾问题“积案化”。  (3)拿出治本之策,重视落实之道,提高领导工作科学化水平。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拿出治本之策,不折不扣、原原本本地依法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领导干部落实工作的规范化水平。要拿出落实的治本之策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当务之急是落实的治本之策要从单纯追求数量向努力提高质量转变,要从单纯重视有法可依向更加注重良法可依转变,由此提供一个健康、良好与可行的政策和策略。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落实之道,遵循落实论理论,按照落实论规律办事,提高领导干部落实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落实是党的领导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必经之路。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客观规律不能违背。因此,各项落实工作要坚持认识与实践相统一,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坚持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统一,严格遵循落实论的基本规律,努力形成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96页;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81页.  [2]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292页.  [3]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442页.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第874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110页.  [6]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181页.  [7]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163页.  [8]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573页.  [9]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482页.  [10]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133页.  [1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005.第85页.  [1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第578页.  [1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第914页.  [14]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狠抓落实善抓落实.人民日报,2011年03月02日.  [15]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16]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7]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狠抓落实善抓落实.人民日报,2011年03月02日.  [18]习近平:继续扎实抓好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新华网,2011年05月11日.  [19]习近平先后到吉林长春调研强调加强党建.人民网,2011年01月23日.  [20]习近平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大河网-河南日报,2011-03-08.  [21]习近平: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提供坚强保证.人民网,2011年03月24日.  [22]习近平:真抓实干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奋发有为迎接建党90周年.人民网,2011-04-11.  [23]近几个月,湖南、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江西省等地又发生多起强征强拆致人死亡案件,引发群体性事件。参见:吴向家.湖南株洲村民以自焚抗强拆 场面堪比宜黄拆迁.人民网.2011年04月25日;江新辉、巴依斯古楞.内蒙古锡盟一牧民被运煤车碾压致死嫌犯被捕. 内蒙古日报2011-05-25;赵伯平.陕西安康一村民因不满拆迁安置自焚 多处烧伤.华商网-华商报.2011年06月24日;刘翔霄.山西朔州拆迁冲突一官员被杀 嫌犯妻子进警局后暴死.新华网.2011年06月25日;温居林.江西赣县一挖掘机碾死阻挠施工者 引发百余村民聚集.赣南日报.2011年07月12日.  [24]门岿主编.遗憾与教训总成·下.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第3139-3140页.  [25]兰锋、潘绣文.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福建日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中国共产党新闻2010年11月25日.  [26][27]习近平.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浙江日报,2004年02月16日.  [28]杨新顺.创新“枫桥经验”建设“平安浙江”——访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新华网浙江频道2004-06-17.  [29]东汉·荀悦撰.《前汉纪》前汉孝惠皇帝纪卷第五.  [30]习近平.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于晋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人民日报2002年08月20日第11版.  [31]辞海(1989年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第683-684页;祝鸿熹主编.古代汉语词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第316页.  [32]辞海(1989年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第1144-1145页;祝鸿熹主编.古代汉语词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第672-673页.  [33]张家太主编.现代汉语褒贬用法词典.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第349页;任超奇主编.新华汉语词典.武汉:崇文书局.2006.第510页.  [34]迟文浚、许志刚、宋绪连主编.历代赋辞典.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第439-443页.  [35] [36]习近平.关键在于落实.求是,2011,(6):5-9.  [37]习近平.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确保完成“狠抓落实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习近平在全省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大会上的讲话.今日浙江,2004,(4):8-12.  [38]习近平.求客观规律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人民日报,2004年03月01日第九版.  [39]参见《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决定<闽委发[2000]7号>》(2000年3月23日).  [40]习近平.求客观规律之真 务执政为民之实.人民日报,2004年03月01日第9版.  [41]习近平:浙江宝贵经验值得上海学习借鉴. 文汇报,2007年07月24日.  [42]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282-298页.  [43]习近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新华网浙江频道2004-08-03.  [44]习近平强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突出实践特色.新华网.2008年12月12日.  [45]习近平: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人民日报,2008 年09 月24 日.  [46]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团结带领群众共建共享美好生活.文汇报.2007年04月04日.  [47]习近平谈浙江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发挥八个优势.人民日报,2004-03-09.  [48][49][50][51]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36-46.  [52]习近平: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浙江日报,2004年02月16日.  [53]习近平: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人民日报.2011年02月24日.  [54]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第264页.  [55][56]习近平.贵在落实.今日浙江,2007,(1):6-7.  [57]习近平.求客观规律之真 务执政为民之实.人民日报.2004年03月01日第九版.  [58]习近平.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浙江日报,2004年02月16日.  [59]习近平:作风建设是上海发展的根本保证.人民日报,2007年04月17日.  [60]习近平.关键在于落实.求是,2011,(6):5-9.  [61]习近平.贵在落实.今日浙江,2007,(1):6-7.  [62][63]习近平.关键在于落实.求是,2011,(6):5-9.  [64][65]习近平.贵在落实.今日浙江,2007,(1):6-7.  [6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99页.  [6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31页.  [68]张艳.机构调查显示拆迁矛盾已成为我国首要社会矛盾.人民网,2011年06月23日.  [69]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132页.
 
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求是》及本网立场和观点 
 
相关文章 
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赴日喀则地区看望各族干部群众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理巴特包勒德 
习近平会见意经济和财政部长和经济发展部长 
习近平出席中意工商晚宴并发表讲话 
习近平:关键在于落实 
习近平等出席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晚会 
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如何树立科学的落实观 
关键词:习近平;落实论
 [网站编辑:艾鑫]
 
******本文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http://www.qstheory.cn/lg/xszh/201108/t20110822_104036.htm
政法工作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如何发扬团队精神促进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落实工作 大学生毕业后,尚未落实工作,档案怎么办? 求办税服务厅抓好工作落实方面的文章 应届毕业生,工作单位跟落实户口单位不一样怎么办? 急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调研文章一份 求<组织工作落实和体现科学发展观问题研究>调研文章 优抚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我们怎样落实优抚政策,应做好哪些优抚工作? 简述工作研究的内容。 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工作找不到,房子没落实,你说我怎么办,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如何在药品调剂(销售)工作中落实执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如何在药品调剂(销售)工作中落实执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非北京生源毕业生未落实工作的,可不可以只打回户口,在北京保留档案 谁可以提供一份关于企业质量部工作落实方案 联系工作实际,论述在依法治国中怎样落实严格依法办事这一基本要求 档案在人事局,可是报到证快要过期了,工作还没落实,有关系吗? 未落实工作的毕业大学生的组织关系应转到何处? 党的领导主要是什么? 党的领导方式是什么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回地方一年半了但工作还没有落实,我想知道退伍一般什么时候分配工作? 我的档案被打回原籍,我想在要落实工作,我回原籍调档案属于调动工作吗? 研究工业以太网找什么工作! 加强和改进境外培训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