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风神翼龙怎么加点:我们为何迷信“神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1 04:16:51

我们为何迷信“神医”?

2011年07月16日 04:20    来源:广州日报

  “排毒教父”林光常、“太医后人”刘弘章、“食疗专家”张悟本等另类医学“神医”先后倒下。CFP图片

  “温泉鱼疗”是自然疗法的一种:将一种小鱼放养在温泉池中,据说它们喜欢吸食人身上的死皮和细菌,有宣传称“对常见皮肤病、疤痕、脚气等有独特疗效,而且无任何副作用”。CFP图片

  一种药物要证实有效,不能光看一个人吃完是否病好了,而必须进行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CFP图片

非主流“治疗”让人感觉良好是“因果关系”的错觉

替代医学比科学的医学更能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疗法要通过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才能证实有效

编译 伍君仪

现代医学基于科学,其诊疗用药都强调有临床研究证据的支持,走的是“循证医学”之路。此外,人们还会选择各种“替代医学”(alternative medicine),又被称为替代疗法、另类医学,意思是“主流的科学医学以外的选择”,包括念力医学、自然疗法、顺势疗法、香味疗法、冥想疗法、催眠疗法、按摩疗法、维生素疗法等等,传统的草药和针灸也被归入其中。这类“医学”的原理和疗效缺乏科学研究的支持,不少疗法已被国际医学界定为伪科学,例如英国权威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06年就批判了顺势疗法,而念力医学更是“荣登”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首。

在国内,替代医学正兴旺发达,各路“神医”成为公众明星:“排毒教父”林光常、“中医食疗第一人”张悟本、“健康教母”马悦凌等轮番忽悠大众。与此同时,各种“养生保健书籍”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书。直到国家卫生部门和司法机关将“神医”们打回原形,《不生病的智慧》等24本不合格的养生类图书被新闻出版总署列入“黑名单”,人们才恍然大悟,大呼上当,但被骗去的大量钱财已追不回来,而更令人痛心的是,大量患者被耽误了病情,导致了健康与生命的严重损失。

我们为何不信科学,而去相信各种替代医学,热烈追捧“神医”乃至顶礼膜拜?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尔科克博士对此进行了全面的剖析,认为人类天生就爱不理性地感受这个世界,只有在长期学习逻辑、推理和分析之后,掌握临床试验的随机双盲对照原则,才能看清替代医学的迷局,做一个理性的病人。

喉咙痛是吃药吃好的吗?

1988年,阿尔科克到中国考察气功和“特异功能”现象。在北京期间他感到喉咙痛,连说话都有困难,于是被带到一所大医院看病。医生给他开了两种药:红霉素和蛇胆川贝液。中方女翻译说,她每次感到喉咙不舒服,都是靠蛇胆川贝液吃好的。但阿尔科克只相信科学的医学,拒绝服用蛇胆川贝液,只是吃了红霉素,并最终痊愈。阿尔科克回国后数月,一名内科医师获悉此事后告诉他:常导致喉咙痛的支气管感染多数是病毒造成的,不能被抗生素治好,即红霉素和蛇胆川贝液对喉咙痛都是没有疗效的。

阿尔科克对此进行了反思:我们吃药,是因为药物似乎有效。如果病好了,我们自然归功于药物;如果病没有好,我们就认为药物无效,然后寻找其他疗法。正因如此,我们很容易走入误区。

我们求助于一种疗法,是因为相信它有效,或者希望它有效。很多人相信未经证实、甚至被证实无效的疗法,并不意味他们缺乏理性,或者受教育程度不够。多个调查显示,寻求替代医学治疗的人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限比较长——他们的经济地位一般比较高,钱包里有闲钱去看各种“神医”。

一种疗法是怎么让人相信的?一般人是很难自己开展临床试验的,因此我们在选择治疗的时候,最初都是根据别人的意见和科学研究的结果。然而,当我们决定尝试一种疗法,自身体验就变得十分重要,一系列心理因素让我们相信治疗是有效的,即使实际上它并没有效。

事情先后发生就有因果关系?

人类总是希望能够理解这个世界,想知道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件是“为什么”。自家窗外有响声,是小偷吗?是风声吗?还是耳鸣幻听?医生为什么治不好我的病?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停地总结因果关系,例如:树枝掉在地上是风吹折的;小玉不理我是因为嫉妒我;张三对我很客气是因为想借钱。这些因果关系是如何得出来的?

直接体验是人脑进行信息处理的低级方式。我们的神经系统不断接受体内外的刺激,尝试理解刺激的背后有什么意思:你用手指碰一碰通电的蚊拍,马上学会电是什么滋味,下次再也不敢碰了。这种学习常常带有情绪反应,因此自动而快速,也不需要懂得电和物理的知识。

在时间上接连发生的事情对神经系统性可形成特殊的冲击,我们的大脑便为这些事情建立起“联系”。阿尔科克康复后一度以为抗生素治好了他的喉咙痛,实际上是吃药在前,病愈在后,而且两者相隔的时间不长,才让他觉得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天生就习惯这样思维,在接连经历了两件事以后,就想当然地认为前者引起了后者。这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蒙对个大概齐,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周围环境,对我们的生存有重要意义。

这种“因果”联系一旦形成就不容易解除。例如,上周吃药后你的头痛缓解了,这周吃药后却不管用了,你很可能不会因此认为药物无效。而且,联系的“间断强化”比“持续强化”作用更强,例如药物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如果你没有其他更好的疗法,一般会继续吃下去。

绝望之中理智屈服于情绪

我们每做一个决定都应该根据事实,而不是信念;根据知识,而不是感情;根据充足的理由,而不是花言巧语。然而阿尔科克认为,人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神经系统中固有感性思维的种种“联系”影响。

很多时候,我们在理性层面明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在感性层面却强烈地感受到另外一回事。情绪对理智的干扰很大,例如当众演讲时的紧张,就很难用意志压下去;明知乌梢蛇是无毒的,很多人还是不敢用手碰它。当我们面临逻辑与感情、理智与直觉的冲突,该如何抉择?

减轻内心冲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理智屈服于情绪,因为反过来让情绪屈服于理智是很难做到的。于是你会说:“坐飞机真的很危险呀,我害怕是有道理的。”

如果以临床试验证据为基础的医学科学也治不好你的病,而替代医学说能治好,你宁愿信谁?很多人接受了替代治疗后,焦虑程度下降,这时再用数据和理智来质疑那些“疗法”,他们已无法接受。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长了晚期肿瘤的病人,被正规医院的医生判了“死刑”,绝望之际只好回家喝中药去。

自己的病情自己说了算?

接受了一种治疗之后,即使治疗完全无效,但只要我们感到康复了,就认为治疗是有效的,常见有几种情况:

你的病情本来就自己在康复,吃不吃药都会好的。

你的症状时好时坏,你把一时的改善归功于治疗。

你根本就没有病,所谓症状其实是心理作用。

你相信治疗会有效,于是放宽心了,令睡眠和饮食改善,身体自然好了。

你太希望自己的病情好转,于是把症状往轻处想,在主观上忽视了其严重性。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感到不舒服,你就不愿意接受治疗。研究显示,三分之一以上的各类病人不听从医生的建议吃药,特别是那些在体检中发现身体有问题的人。以高血压为例,尽管这种病会导致脑溢血、心脏衰竭、肾脏衰竭、眼睛失明等严重后果,但75%~90%的病人查出高血压后没有吃药。这是因为,高血压在发展到“爆血管”之前通常没什么感觉,病人在心理上不愿意面对危险,于是自己说服自己“其实没啥事”。

小学生可掌握“随机双盲对照”

但先后发生的两件事之间的“因果关系”也许是不成立的,甚至是迷信。例如,当一个小女孩伸手拿一件玩具的时候,恰好天上打了一个响雷,把她吓得够呛,于是她形成了玩具与那种可怕巨响的因果联系,从此不敢碰那个玩具了。大人们都能理解玩具与打雷没有关系,但更复杂的事情就不一定分得清,例如:吃了维生素C之后感觉好多了,或者没有感冒,是维生素C的疗效吗?

人类胜过其他物种,把它们变成自己的食物,而不是被它们吃掉,是因为我们的认知能力相对发达,具备逻辑、推理、分析等人类特有的智能,让我们懂得表面现象不一定和实际有联系。只有运用上述智能进行长时间的严谨研究,才能明确两件事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今天人类的逻辑和科学是经过几千年才发展起来的,每个人都要经历多年的正规教育才能掌握。阿尔科克称,目前学校在逻辑方面的培养还不足以应付日常需要,认为有必要给五年级的小学生讲临床试验的“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当然,讲课的例子要符合孩子们的年龄兴趣特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小学生是可以理解这个原则的,进了这一大步,才能成为具备批判性思维的人,才能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很多保健品和医药广告上说,病人吃了产品之后病就好了。且不论“病人”有没有撒谎,判断一种治疗,例如一种新药,对疾病是否真的有效,能这么简单吗?除了错误的因果关系,我们还很容易被“假治效果”等8种逻辑错误或心理幻觉所误导,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为了得出药物疗效的真相,科学设计的临床试验需要严格遵循的原则是:随机、双盲、对照。

对照:让一批病人用新药治疗(新药组),另一批病人(对照组)用外表一模一样的药治疗,其实那只不过是淀粉或生理盐水,属于没有任何药理作用的“安慰剂”,然后比较结果,便可发现新药有无疗效。如果病情好转,对照还能分辨究竟是药物的疗效,还是心理作用,或者病是自己好的。

随机:新药组和对照组的病人要一样——患相同的病,病情差不多,年龄、体重、接受其他治疗的情况等也应尽量相似。要做到这一点,病人进入哪一组就要由随机产生的编号决定——如果由研究人员来挑选,就可能有意无意地把病得较轻的病人弄进新药组,使得新药组的疗效过于显著。

双盲:研究人员(医生、护士和数据分析者)和病人双方都不可以知道分组的情况,不知道谁用的是真药,谁用的是假药,以避免试验过程中出现心理暗示和数据造假。分组情况由第三方掌握,试验结束才能公布。

谬误的信念为何难以动摇?

信念,是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期望。例如,我们相信抹上一种叫做红橘油的药物就能治好头痛,这种信念是从哪里来的呢?阿尔科克分析如下——

来自直接经验:头痛抹上红橘油就好了。

来自对别人的观察:妈妈头痛的时候喜欢抹红橘油。

来自逻辑分析:查阅了关于红橘油的研究。

来自权威:父母、老师和电视都说:“出外别忘了带红橘油!”

人们很多不可动摇的信念都不是直接体验出来的,而是别人告诉的。例如,人们通过学习知道地球不是平的,尽管这还跟我们的直接感觉相反。如果某人是权威,哪怕是自封的权威,告诉你少吃脂肪有助于健康,或者让你吃圣约翰草治疗抑郁,你能不信吗?

权威是信念的主要来源,我们上学多年,就是去掌握权威提供的事实,而学生几乎不可能挑战权威。大药店在销售草药,电视等媒体在宣传未经证实的疗法,公众如何选择?只相信科学吧,但各种疗法都声称自己是科学的,例如顺势疗法声称经过了科学检验,按摩疗法更是被描述成艺术、科学和哲学的“完美结合”。电视等媒体上的信息也很容易令人接受——“如果是假的,怎么能上电视?”

人们的信念一旦整合在一起,即使见到与之矛盾的信息也很难动摇。阿尔科克称,如果他相信按摩疗法,即使研究发现按摩并无疗效,也会对自己说:“按摩是有效的,按摩治好了我的病,我的叔叔也坚信按摩有效,医疗保险能报销,还有个专业团体对按摩师进行监管呢。一项研究,怎能全部否定这么多人?”

当社会上很多人都怀着共同的信念,你就更深信不疑了。如果你第一次听说红橘油,也许还有所怀疑。如果你的熟人都在用红橘油,你就很可能试一试,希望它对你也有效——“试试无妨,即使无效,也没什么害处。”

替代医学伺候病人更贴心

替代医学盛行,阿尔科克认为是因为它比科学的医学更能满足我们的心理需要。

研究发现,如果病人感到医生态度友善,关心、在乎他们,追踪他们病情的变化,就会遵从医生的建议。这给了替代治疗可乘之机,“医生”给予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花很多时间与他们沟通,向他们保证一定能治好,还约定多次复诊。很多疾病,例如慢性头痛、背痛、关节炎、过敏等,很可能是精神压力或者情感障碍诱发的,病人在心理上得到关注和支持后病情往往会改善。

然而,很多时候替代医学并非正规的心理治疗,有些疗法具有危险性,有的治疗师为了多赚钱而延长时间,甚至让病人停下已被证实有效的科学治疗,结果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相比之下,病人的心理需求正是很多正规大医院的医生无暇顾及的。病人排了长时间的队,却被医生在3分钟之内打发了,连讲清自己病情的机会都没有。医生以为做好了科学的本分,对于无法解决的疾病就老实地承认没办法,这只会让病人的期望落空,客观上把他们推入了替代医学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