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村昌平的母题:高校“选课季”“潮课”为啥走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18:31

高校“选课季”“潮课”为啥走红?

2012年01月06日09:31  来源:新华网

  潮课不能心血来潮一哄而上

  钱报网网友百文不如一剑:把“哈利·波特”与遗传学捆绑在一起,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受到一些学生的欢迎,但这种做法恐怕是无法长久的,它一旦让学生失去了新鲜感,也就很快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到那时候不知道老师还拿什么去吊学生的胃口?我认为,遗传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不能也不应该从虚构的作品当中找依据,更不能成为文学作品身上的寄生虫,如果非要那样做的话,那就是对科学的不尊重,是典型的误人子弟。

  钱报网网友熊掌鱼:目下的大学校园里,充斥着浅薄浮躁之风,我觉得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潮课”,就是形象生动的注脚。有联曰: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是指做学问的态度,我觉得现在的教育者也好,被教育者也好,缺的正是这种沉潜的素养。要知道,大学里的经典课程都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淘洗与磨砺,形成了一个个科学而完整的体系,它们应该受到敬畏。当然,不是说这些就是金科玉律,就不能“与时俱进”,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受到了挑战,遑论其他。我是说如果要设立类似“潮课”的话,必须经过严格缜密的论证,切忌心血来潮一哄而上,若非如此,说不定有那么一天,连秦桧、潘金莲之流也会披上各种漂亮时尚的马甲,堂而皇之地站到大学的讲台上,这并非耸人听闻杞人忧天。

  大学课堂需要潮课来激发学生兴趣

  钱报网网友程绍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各高校选修课学生逃课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对选修课的兴趣,已是当务之急。广东中山大学医学院开设《哈利·波特与遗传学》课,让学生先当“哈迷”,再结合书和电影里的故事来讲解枯燥的遗传学等,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填鸭式的教育,培养不出创造型人才;被迫性的学习,只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并摧残其身心健康。而只有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有可能实现学习效率的飞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钱报网网友凌心园主:以哈利·波特的故事背景作为参照讲授遗传学,最大的好处是使授课更加生动活泼,更好激发出学生对枯燥学科的兴趣。有人质疑这样的结合也许会影响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我认为不然。《哈利·波特与遗传学》是一门公选课而非医学专业必修课,面对的大部分学生是没有遗传学知识背景的,授课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科普性的介绍和引发其对遗传学的兴趣,因此采取这样的创新方式能够更有效地达到课程目标。更何况,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最需要担心的不是教学的严谨性不够,而是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授课带来的学生逃课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回到课堂,无疑是首要任务。

  潮课“点心”,别挤走教学“主食”

  钱报网网友赵应昆: “潮课”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教师在课程设置和讲授方式创新和包装,让学生坐得下来,这无疑是遏制学生逃课的措施。只要“潮课”不是为迎合,不是为吸引眼球、赚取人气,或仅仅成为应付教学评估的手段,不喧宾夺主,不偏废了专业教育本身的严肃性,“潮课”“点心”别挤走教学“主食”,校园潮课就大有发展前途。

  钱报网网友烟雨一蓑:可以“与时俱进”,但不要“牵强附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授课是值得推崇的,面对枯燥无味的知识点,老师都觉得没劲。所以教改、课改都在想办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过在“遗传学”前面加上“哈利波特”就能达到目的了吗?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一些电影故事情节确实会让学生精神一振,但只是作为例子而已。如果在其他的电影中也有“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情节,那怎么办?是研究电影还是研究遗传学?总得有个主次吧!“潮课”要潮在授课方式上,不要把科学知识“潮”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