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f2448振动筛说明书:记叙文写作技巧系列讲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27:53
 

画龙点睛法

——记叙文写作技巧

莫家泉

  所谓画龙点睛,本出唐代画坛典故,是指先画好龙身,最后在眼眶里点上眼珠儿。作文中的画龙点睛,是一种比喻说法,就是在关键地方用上精辟的词句点明主题,从而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可见,它是文章主旨的聚焦,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是感染和激励读者的源泉。一篇记叙文,如果没有一两句光芒四射,哲理闪烁的点睛之笔,文章就会平淡无力。
  记叙文中的画龙点睛,一般通过议论或抒情来实现的,因为只有议论或抒情,才能使内容深化,感情升华。例如习作《生活是一首歌》,作者在叙述生活中的“苦”处之后,作了一段简要的议论:
  但是我知道,“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怎能没有酸甜苦辣。”我有什么理由怨叹生活的不公呢?
  这段精辟的议论,借用《篱笆 ·女人和狗》插曲中的歌词,将自已对生活的认识由感性升华到理性,深该认识到生活是充满矛盾的,需要人们去搏击。
  画龙点睛运用的位置,既可以在头出现,例如《白杨礼赞》的开篇:“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崇敬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揭示主题,简明而深刻;也可以出现在中间,例如《祖冲之》第三节对《大明历》的评赞:“新的历法是那个时代最好的历法。”这就突出了祖冲之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和贡献;更多的则是在结尾出现,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结尾:“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它总结全文,点明题旨,交代原因,令人深思回味,充满赞美、乐观之情。
  画龙点睛的方法,常用的有两种。一是纵深引导法,就是通过联想或想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伸挖掘,使文章陡然增色。二是自然归结法,就是在叙述过程中,顺着文脉,用一些贴切的字眼或句式,道出文章的主旨。因此,画龙点晴在记叙中的运用,一要文字简洁,不能拖泥带水,不罗嗦冗长,点到为止,言至即收,写多了不但会产生裂痕,造成累赘,而且会影响文体。二要叙中自然生发,是作者对生活深刻理解后饱含情感的沉积,不能脱离所叙内容,不能硬塞强加,不能逸高;三要围绕写作意图和主旨去点化,不能旁逸斜出,另生枝蔓,偏离中心; 四要话语警策,富有感染力,含蓄别致,发人深醒,要言不烦,恰到好处。

巧合成文法

——记叙文写作技巧(二)

  所谓巧合成文,就是将生活中凑巧相合的事情写成文章,以巧成书,以巧取胜,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芝麻掉进针眼里”。
  巧合成文有两种情况:一是所不希望的事情却发生了,歪打正着 ,人物因之动容,读者为之动情。这方面的突出例子如“连升三级”。它巧得自然,巧得出奇,巧得令人叫绝,叹为观止。目不识丁的张好古赴京赶考,城门已关,正好趁“水车”队溜进城里,此一巧;进得城来,碰撞魏忠贤的马,本要杀头,可魏忠贤一时来兴,倒送一张“名片”,此二巧;有了名片,考官误为张是魏的亲戚,便为之代笔,“弄个笫二”,此三巧;有了笫二名,获魏的青睐,保荐翰林, 此四巧;做了翰林,给魏祝寿,误送骂名对联,但未发现,此五巧;魏忠贤受诛,张不但未受诛连,反而“连升三级”,此六巧。这六巧,既出乎意料,使人发笑,又合乎情理,令人可信,情节滑稽,巧得有趣,恰似一根链条,环环相扣,节节相连,层层推进,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讽刺鞭挞十分有力。
  巧合成文的另一种情况是正打正着,就是所希望的事情正好遇着了,人随物之发展,读者受之牵引。例如有一篇题为《钱》的习作,写一个中学生希望得到一大笔钱,一天中午放学,果然拾到一个钱包,内装“五百块钱”,此一巧;他私下心想,这钱包“很面熟”,是不是“爸爸”的呢?打开钱包夹层,里面果然有爸爸的工作证,此二巧;爸爸是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哪有这么多的钱呢?别是赌钱赢来的吧?经过“我”的一番“审问”,一番“侦察”,果然如此,爸爸还因此而“得意”呢,此三巧;赌钱是一种社会丑恶现象,是要“犯错误”的,果然,笫二天两个公安人员“登门”了,此四巧。这些巧合,按习作者的心理活动“希望”发展,迭岩起伏,构设新颖,巧得自然,趣味横生,发人深醒。
  可见,巧合成文法是一种写好记叙文的好方法,在使用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恰合情理,令人可信,巧得自然贴切,不能牵强附会。二是要在收束时揭示巧合的主旨或形成的原因,令人深思警醒,回味无穷,并得到某种艺术享受。

小中见大法

——记叙文写作技巧(三)

  所谓小中见大,就是指从小处看出大问题或道理,是一种思维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上,可以成为一种写作技巧,这就是通过一些平凡、细小的事情,来深入挖掘,从而揭示重大的主题,显示不平凡的意义。
  小中见大,是从写作取材角度来考虑的,也是作者巧妙构思、匠心独运的结果。以一滴水珠来反映太阳的光辉,以一粒砂子看出整个世界,这也是符合辨证法,符合客观实际的,因为在现实中,人们所见的大多是平凡小事,这样写来,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例如《集市一瞥》这篇习作,所写的题材就很小:一个卖小猪的大嫂不做亏心事,一直将小猪“空着肚子”出售,不让顾客吃亏。售市贸易,人山人海,交易的东西甚多,样样都写,就显得臃肿庞杂,无法深刻。习作者选择这件小事,从小处落笔,生动地反映了集市贸易中的新人新事,歌颂了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新道德,表现的主题重大而深刻。
  小中见大的写法,在中学语文课本里俯拾皆是。例如吴伯箫的《菜园小记》,写的是菜园种菜这件小事,围绕这件小事而写的挖水﹑积肥、播种、管理、收获,也都是平凡而细小的。但它的社会背景大: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反映延安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热爱劳动的崇高精神境界和充满乐观的精神面貌;启迪意义大:继承革命传统,战胜自然灾难,克服暂时困难,赢得革命胜利。这样,取材段段见“小”,内容处处含“大”,小处落笔,大处着眼,以小写大,以小胜大,笔法灵巧,饶有兴趣,使人深受感染。
  可见,小中见大的写法,“小”为手段,“大”为目的,取材在“小”,表现在“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技法。但在具体运用这种写法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要明确“小”与“大”的关系,“小”是“大”的体现,要服务于“大”,服从于“大”,要选择好“小”,不能事无巨细,样样都写,更不能像记流水帐式的罗列,要做到典型 、真实、新颖、具体。二是不能就事论事,不能空泛,要由此及彼,实实在在,通过“小”,看出“大”,“小”得合体,“大”得自然,不能牵强附会。

悬念环扣法

——记叙文写作技巧(四)

  所谓悬念环扣,就是在记叙之中,制造某种气氛,峰回路转,悬念迭出,环环紧扣,扣人心弦,使读者产生急切期待的心理和紧张关注的心情。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增加行文的曲折性和生动性,是使文章形成波澜的一种有效笔法,好的悬念设置,犹如“盘马弯弓,”提出之后,便维持发展,拖延推进,逐步强化,直至最后,才全盘托出,释念明朗。
  例如,习作《买壶》的悬念就设置得十分成功:爷爷买回一把铝壶,检查质量时,情绪异常:“嗯——?”并很快提壶出了门。这是不是一把漏壶呢?此一悬念。奶奶也以为爷爷出门是换壶去,可是天黑回来,他脸色阴沉,而且行动异常:将壶锁进柜里。这又是为什么呢?此二悬念。笫二天清早,爷爷又去找卖壶人,并拉住“我”一起去找。是不是找卖壶人吵架呢?此三悬念。这样,渲染烘托,不遗余力,悬念环生,层层发展,一步一步推向高峰。最后通过爷爷与卖壶人的对话,才使人明白,原来爷爷的壶里有“250元钱”。他奔跑两天,既不是找人换壶,更不是找人吵架,而是找人还钱,这就增加了文章的曲折性,产生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悬念环扣的写法,在中学语文课本里也不乏其例,《潘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我们”一大早出发,就有个农民不即不离地跟在后面。他是敌人,还是暗探?此一悬念。这个农民刚坐下,又来了两个农民,并把“我们”“请”去,队长只几句话,就丢来一把“铡刀”,要“我们”“直架”。“我们”是否被杀,此二悬念。当“我”说出潘绍桃之后,他们又挤眉弄眼,随后都出去了。他们是否去搞什么新的阴谋?此三悬念。夜幕降临,“我们”被带到坛子里,这里站着双行队伍,一派肃杀气氛。他们是否要在这里处决“我们”?此四悬念。来到山顶,潘虎问“我”还有什么话说,这不是问最后的遗言吗?此五悬念。原来,他们是带“我们”来山上住宿的。“我”并被邀为“政委”,从而抖开了包袱,释除了悬念。这些悬念,是以人们对事物发展的通常心理和违反常情出人意料的结果相矛盾而构成的,层层设悬,步步置疑,险象环生,曲折发展,令人猜测,扣人心弦,不但渲染了紧张急迫的气氛,而且生动地刻画了潘虎的形象。
  悬念环扣法在写作中的运用,要注意不能简单地、静止地维持和拖延悬念,要在矛盾的推进发展中, 不断丰富和强化悬念,使之多彩多姿,引人入胜。同时,一经提出悬念之后,就要按此发展,并在发展中设置若干服从于总悬念的小悬念,不能中断,更不能另生枝蔓。

尺水兴波法

——记叙文写作技巧(五)

  尺水兴波,即在面积很小的水域兴起波澜。在写作上说起尺水兴波,就是使很短的文章起伏多变,腾挪跌宕,是一种写作技巧的比喻说法。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是人们对文章的审美要求。中长篇文章,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并不大,但如果在很短的篇幅里,尤其是微型作品,要做到这一点,就颇费苦心了。请看《三封电报》全文: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到弟弟的电报:“爸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只狮尸。她又赶发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运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这是一篇在美国夺得大奖的超短篇小说,连同标点符号,总共才150余字。然而,在这有限的篇幅里,作者的笔墨时而顺向时而逆向,竟掀起了三次大的艺术波澜。巴布与其妻弟去非洲打猎度假,然而却“猎狮身死”,此一波澜;妻子想见丈夫一面,今弟运尸回来,然而运回的却是“狮尸”,此二波澜;妻子再复电说有误,弟弟再回电说“无误,巴布在狮腹内”,此三波澜。这三次波澜,都是由顺向发展与逆向回答相结合而构成的,委婉曲折,错落有致,情节完整,变化多姿,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享受。
  尺水兴波法在初中语文课本里也不乏其例,例如《醉人的春夜》一文,就具有这种特点,文章虽仅一千来字,但误会环生,波澜叠起。夜深人静,小伙子骑车一掠而过,可“又回来了”,陈静以为要加害自已,顿时“紧张起来”,其实小伙子是回来帮她修车的,此一波折。当车无法修好时,小伙子又问她家住多远,陈静以为他不怀好意,又“没了主意”,下意识地往前紧走,实际上,小伙子有近则送一程,远则修好车再走的想法,此二波折。小伙子将车修好后,”陈静问要多少钱,小伙子说“五块”,陈静以为是“敲诈”,其实小伙子是开玩笑,一分钱也不收,此三波折。这就不仅增加了情节的曲折性,而且渲染了紧张、幽默、和谐的气氛。
  尺水兴波之作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用语既干脆又含蓄,开篇入题,收束急速,过渡转换,往往省略。二是作者创作与读者参与密切配合,没有读者的想象,便没有它的存在。其中的省略,其中的空白,其中的原因、结果及背景,都需要读者去补充,并进行由此及彼的再想象,再创造。

抑扬顿挫法

——记叙文写作技巧(六)

  所谓抑扬顿挫,本指声音高低起伏,节奏鲜明,是一种音乐现象,它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主要是指起伏跌宕的行文特点。
  抑扬顿挫写法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褒贬有致,变化多姿,变中见本质,变中见真实。例如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就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技法。
  小说的主人公是奥楚蔑洛夫,他在处理狗咬人事件的过程中,态度变化无常,言语出尔反尔。究其原因,就是狗的主人发生了变化所致。不知狗的主人是谁时,则给以狠贬,要么是“ 疯狗”,要么是“野狗”,要么是“贱狗”;当说是将军的狗时,则给以狂褒,要么是“名贵的狗”,要么是“伶俐的狗”,要么是“娇贵的狗”。这三贬三褒,三抑三扬,褒贬风生,抑扬顿挫,间隔出现,曲折发展,六次反复,对比鲜明,形象地揭示了主人公的“变色”本质和奴才嘴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社会风气糜烂不堪的现实,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读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抑扬顿挫的笔法,在文章中运用的次数,因文而易,多少不等,象《变色龙》就出现了三抑三扬,但至少要一抑一扬,才能形成波澜。只抑不扬或只扬不抑,就改变了这种写法。
  抑扬的出现顺序,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先抑后扬,如《变色龙》。二是先扬后抑,如一篇题为《风波》的习作,就采用了这种笔法:
  文中写的是不会游泳的唐天庆救起了一位落水的小学生。一入文就通过全校同学的议论,其中心是“出了一位大英雄”,写政教主任匆忙奔跑的举动和神采飞扬的表情,写学校的震动和师生们的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气氛渲染,淋漓尽致。在充分蓄足“ 扬”势的基础上,唐天庆出场,通过对话,交代原委。原来,他救人是实,但并未下水,而是用一根毛竹救上来的。于是,矛盾急转直下,写政教主任难堪的表情,低声嘟哝和勉强的笑,写刚刚沸腾的校园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从而形成“抑”势。这样用笔,先扬后抑,由大到小,既写出了平凡,又显示着伟大,曲折多姿,令人深醒。
  抑扬顿挫技法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手法,而且是事物本身形成的。通过对比,或以抑衬扬,或以扬衬抑,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但不论哪种形式,其重心,其主题,一般都在作品的后面。

一唱三叹法

——记叙文写作技巧(七)

  所谓一唱三叹,原指宗庙奏乐,一人唱歌,三人应和。后也用以形容诗文婉转而富有韵味。一唱三叹在记叙文中的运用,主要是指相同或相近的词句在不同地方的反复出现,或强调某种感情,或重现某种现象,或抒写某种事物。这些反复出现的词句,不是顺手拈来的,而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它们要么是作品主题的集中体现,要么是作者情感的高度浓缩,要么是文章题眼的多次点缀。从而形成前唱后叹、上下呼应的严谨结构,以增加行文的色彩,富有节奏和韵律。
  例如92年安徽省中考优秀作文《我渴望当一名教师》,就运用了这种技法。这篇文章的题眼在“渴望”,考生感情的凝结点也在“渴望”,文章的主题同样在“渴望”。正文就以“渴望”为唱叹内容:首段点题,定下“渴望”的基调;二段喻“渴望”为种子,说“渴望”的心境;三段写“渴望”的志愿,说“渴望”的区别;四段交代“渴望”原因,展示“渴望”成果;最后,以问扪心,强调“渴望”的感情,这样,以“渴望”入文,以“渴望”收束,中间各段,也随时以“渴望”点缀,十次扣题,十次反复,一唱三叹,上下相连,不但强调了应考作者“渴望”当一名教师的真挚感情,而且使全文形成首尾圆合、 频繁照应、浑然一体严谨结构。
  一唱三叹的写法在中学语文课本里也有不少范例。例如《背影》,文中所写的“背影”就是标题,而流“泪”则是作者感情高潮的外露。这两个词语,都分别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前者:笫一节,北京回忆点“背影”;笫六节,徐州见父引"背影";“南京分别写“背影”;笫七节,北京思念忆“背影”。后者,笫二节,祖母去世,回家奔丧而流“泪”;第六节,坐在车上,看到背影而流“泪”,父子告别,背影消失而流“泪”;第七节,北来读信,再现背影而流“泪”。这样,背影与流泪,题目与情感,交错写来,反复出现,一唱三叹,令人同情,产生了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可见,一唱三叹,以反复为主要标志,以强调为最终目的,以增加行文色彩为艺术追求,以上下前后呼应为结构特点。这种技法,运用方便自由,写来比较顺手,但最要注意一点,就是防止简单重复。同时,还要注意唱叹的位置,要在行文的关键地方出现,既达到唱叹的目的,又有点睛之效。

独辟蹊径法

——记叙文写作技巧(八)

  独辟蹊径,就是独自开辟一条新路,以此比喻独自开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这种风格或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就是一种写作技法。这种技法的特点是,一反常情,转换角度,构思独特,立意独到,以奇取胜,能产生奇峰突起,今人叫绝的艺术效果。
  例如《语文老师的帽子》这篇习作,就是独辟蹊径而又写得较好的范文。文章采用日记的形式,涉及时间四天。“9月1日“开学这天,“我们”发现:这么大热的天,新来的语文老师却“戴着一顶黄军帽”,于是同学们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这老师,准是个秃子。”
  “可他这么一戴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吗?”
  “嗨嗨,电灯泡,上晚自修,不用发电了。”
  “别瞎说,你瞧,‘阴转多云’了。”
  这段对话,气氛热烈,幽默诙谐,大有丑化之意,一入文就扣住读者,令人关注,语文老师是不是秃子呢?结果,班主任揭开谜底。原来,他为了火中救人,一头漂亮的头发被烧掉了,而留下了满头疤痕燎泡。可见,这篇习作是以歌颂老师为主的,而开头则给人以贬化之感,先贬后褒,曲笔行文,此一独特。以物为题,以物写人,以“帽”写人,此二独特。以“帽子”写“秃子”,以“秃子”写“疤痕”,以“疤痕“写“心灵”,层层造势烘托,此三独特。可见,歌颂老师,文章千万,而本文的习作者却选择独特的角度,进行别致奇巧的构思,独树一帜,通过“老师的帽子”,集中反映了老师崇高美好的心灵,可谓出奇制胜,令人耳目一新。
  1990年安徽省中考作文题为《我帮妈妈做家务》,评卷中发现,诸如涮碗、扫地、洗衣服、喂猪、担水等事件充斥着卷面,也写得平平,而肥西县一位考生却别出心裁,独辟蹊径,反意成文,不但写出了“我”每做家务的权利被剥夺了,而且写了父亲要“我“每天给他们读报纸的这一独特的“家务”形式,既反映了父母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又表现了“我”的强烈不满,立意高远,主题深刻,耐人寻味。
  独辟蹊径,巧妙行文,虽是一种大胆的创造,写得好,尚能一鸣惊人,技压群芳,但不能好新猎奇,弄巧成拙。要做到“辟”不出格,“奇“而合体, 稳中翻新,恰合情理,令人读而拍案,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