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上有蜈蚣预示什么:“原配复活”折射的众生心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2:45:27

生命脆弱而珍贵,需要我们细心呵护。本版供图/CFP

  “复活”欺骗了人们的同情心

  背景:面对肖艳琴的“复活”,她的一位朋友说:“我的确不知道她是否真死。假如你朋友的弟弟发短信给你说你朋友死了,我想你也必定不会怀疑。25日收到死亡短信,26日告诉我们说已经海葬。谁会想到有人拿自己的亲姐姐死讯来骗人。我们除了悲愤还有其他么?”

  有人评论说:现在既然人还在,那之前的火葬啊、撒骨灰啊、谴责“贱男”没参加追悼会、做“头七”啊什么的,又是演的哪一出呢?她活着是好事,我们祝福她。但不能拿生死之事骗取同情和舆论支持。如若以后真的有人需要网络舆论帮助,还有几人敢信?

  解析:一个生命“死而复生”,得到的应该是祝福和喜悦。然而,很多人似乎不能接受肖艳琴的“复活”。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在自己内心深处,会无意识地勾勒着一部悲壮的爱情剧,原本触目惊心、轰轰烈烈的爱情悲剧,突然出现令人意外的结局,大家同情感突然被抽走了,内心深处的预期也幻灭了,就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肖艳琴“复活”,从另一个角度讲,是在过度消费网民的同情心。在网络时代,大家对恶意炒作见怪不怪,大多置之不理或一笑了之。但如果是借生命之名报复,这的确超出了大众的心理预期。其结果,伤害的不只是更多的“原配”,也重创了公众的情感与承受力。这种欺骗不是局限在个人层面,而是某些个人以弱者的名义向集体和社会良知进行的欺骗,其危害远远比个人之间的失信更具有杀伤力。用这种方式拷问他人的同情心,用他人的良知作为自我保护的工具,也许暂时对个人有好处,但对群体的伤害非常大。现在的人们有时候表现得很冷漠,与这种欺骗式的自我炒作有关,从郭美美事件到被救者反告救助者,“狼来了”式的古老故事反复上演,必然会伤害人们的良知与热情。希望我们的社会能从这些事件中得到启示,让这种现象失去产生的土壤。

  延伸阅读

  网络虚假新闻对心理的影响

  1、“污染”大众心理 虚假新闻以其特有的新奇与“完美”素质,常常比一般的真实新闻传播得更快、影响更大。但其信息中混入的有害性、欺骗性、误导性元素,超过了传播标准或道德底线,污染大众心理。人们因无所适从而引起强烈的心理反差,表现为无法以惯常的情感、理性、逻辑进行判断。

  2、引发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虚假新闻的欺骗性不仅伤害受众的情感,还容易引发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在人们心灵上投下的阴影很难消除。

  3、“麻醉”负功能 虚假新闻是一种社会麻醉剂,它能让人们的心理处于一种虚幻的麻木状态,从主动接受信息变为被动获知甚至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虚假新闻的“麻醉”负功能,还能使受众变得迟钝和冷漠,丧失辨别力和判断力,不仅对虚假新闻本身毫不关心,对其他真实的新闻也会持冷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