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死了没有:新中国社会建设的历程和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0:49:57
新中国社会建设的历程和理论严书翰 http://www.gmw.cn 2011-06-30 15:34:42 来源:党的文献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J解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起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党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要意义,把握社会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建设的历程

  我们党为实现社会和谐目标而进行的不懈奋斗,生动地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历史过程中。这个过程是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发展的动力是实践,以及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初步探索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生产建设是中心工作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四面八方”的政策和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针。1949年4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我们的经济政策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四面八方’。什么叫‘四面八方’四面’即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其中每一面都包括两方,所以合起来就是‘四面八方’。……我们的经济政策就是要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

  从1955年下半年起,作为过渡时期总路线“两翼”的三大改造,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三大改造的完成,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奠定了制度前提和物质基础。进入社会主义社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建设的宝贵观点。

  1.提出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里讲的社会主义事业包括社会建设事业。这两篇著作明确论述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重大关系,其中涉及社会建设的内容主要有,正确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工商业者问题,知识分子问题,等等。

  2.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毛泽东在《正处》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从而解决了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理论问题。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大类,并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出要学会用民主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等等。

  3.提出统筹兼顾的思想。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上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现在是我们管事了o我们的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种统筹兼顾的思想,要向大家说清楚。”在《正处》中,他进一步展开了这个思想。毛泽东当时提出的“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重点是在经济领域,但又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粮食、灾荒、就业、教育、知识分子、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少数民族以及其他各项问题上,毛泽东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可以说毛泽东提出的统筹兼顾思想,实际。是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后提出的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

  4.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建设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毛泽东把它列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之一。毛泽东分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各自优势和不足,指出只有搞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同我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才能建设好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还告诫全党,要吸取苏联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所犯的大俄罗斯民族主义错误的教训,要谨慎对待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体制改革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筹建新中国的过程中,毛泽东亲自决策,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而没有采用民族自决的做法。

  5.倡导妇女解放,主张男女平等。我们党和毛泽东都非常重视妇女解放和实现男女平等的问题。我们党曾经用“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个口号来比喻我国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还深刻指出,妇女解放不是口号,不能停留在思想层面,要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体现妇女的作用,实现男女平等。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社

  会建设的新论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鲜明特点是,越来越明确地把社会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科学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科学概括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因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告诉我们,虽然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各种矛盾,但它在本质上是和谐的。

  2.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单打一,要注意综合平衡。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时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他还指出,不能认为经济发展也就是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发展。根据邓小平这些重要战略思想,党中央从1982年提出“六五”计划的建议开始,就把以往“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提法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虽然只多了“与社会”这三个字,但这是我们党越来越重视社会建设的有力佐证。

  3.高度重视树立和保持良好的社会风气。邓小平认为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针对20世纪80年代社会风气出现的问题,邓小平反复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还把社会风气状况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紧密联系起来。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针对广东提出20年内赶卜^亚洲“四小龙”时指出:“不仅经济要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强调要切实抓好社会稳定问题。邓小平针对20世纪80年代由于多种原因而诱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时鲜明指出:“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已经证明,动乱不能前进,只能后退,要有秩序才能前进。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可以说没有安定团结,就没有一切,包括民主、“双百”方针等等,统统谈不上。过去我们已经吃了十来年的苦头,再乱,人民吃不消,人民也不答应。反之,我们在社会主义安定团结的基础上,就一定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可

  能实现的一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要求。在总结1989年发生的政治风波教训时,邓小平再次强调:中国要摆脱贫困,实现四个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稳定。……如果没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国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发展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人民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过程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继承以往党的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做出了新的发展。

  1.首先使用“和谐”的概念来表达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要达到的状态和目标。在党的十六大卜,江泽民用“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来表述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在阐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他指出,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要达到的根本目标。

  2.揭示了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的深层原因,统一了全党的认识。江泽民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提出了五个“多样化”的重要论断。他指出,“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如果我们思想上不清醒,工作中不注意,是很容易搞散的。”可以说,五个“多样化”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体制发生转型的深层原因,是我们党越来越重视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

  3.阐明了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处理好的关系。江泽民指出,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关系涉及全局,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处理。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都必须有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江泽民指出,正确处理这三者关系不仅是当前而且是今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解决好的重大战略任务。

  4.制定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时期我们党提出并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江泽民指出,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可持续。一是人类代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二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可持续发展,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从党的十五大开始,我们党就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加以推进。

  (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认识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经历了从提出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到明确目标要求与工作重点、再到全面部署的过程,而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这方面的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理论创新成果。这个理论深刻阐明了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世情、国情和党情依据;指明了实现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制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等。南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

  我国理论界对社会建设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掀起研究社会建设理论的热潮是近几年的事,因为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提出了社会建设而且把它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般认为,社会建设理论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建构

  唯物史观和社会学都研究社会结构,但两者研究的侧重点则不同。唯物史观侧重研究社会阶级,而社会学侧重研究社会阶层。因此,当前我们要坚持用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我国阶级阶层的变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工人阶级已经成为一个包括产业工人、其他工人、知识分子、管理干部等在内的不可分割的强大统一体,从而使我国工人阶级作为劳动大军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的地位更加突出;农民阶级队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分子队伍更加壮大;在社会变革中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简称“六个新的社会阶层”)。这六个新的社会阶层与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一样,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党的十七大制定的到2020年社会建设目标中有“中等收入者占多数”这样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中等收入者将成为我国社会中人数不断增加的社会阶层。因此,我们要善于因势利导,在阶级阶层的变动中促进实现社会结构的优化。

  (二)社会有序流动

  社会流动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社会流动又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但是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人员流动,在原因、表现形式和结果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发达,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从而不断出现新的岗位和职位,所以人员的流动比农业社会快得多。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因为在工业社会的人员流动中,人们有可能通过个人努力奋斗到达较高的或理想的岗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广业社会转变的时期,改革开放打破了原来计划经济时代封闭式的社会结构。尤其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以后,对城乡二元结构产生了冲击出现了社会人员大规模的流动。这既优化了社会结构,又对原有的体制机制产生了强烈触动。作为执政党,我们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驾驭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社会人员的有序流动,使之既成为社会体制机制改革的动力,又不影响社会安定和谐,这是社会建设理论应包含的重要内容。

  (三)社会组织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党建立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组织体制,这个体制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今天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构建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原来的社会组织需要加以改革和重新建构,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这里讲的社会组织主要指民间组织和社团组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在社会组织尤其是民间组织建设和发展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利益关系的协调和机制保障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我国社会利益主体逐步开始多元化,随之利益要求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因此协调并理顺利益关系就成了推进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协调社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努力使社会各阶层在利益关系上都能做到共享和双赢。为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建立起一整套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一是利益表达机制。让社会各阶层、群体、个人等的利益诉求都能得到合理表达。二是平等协商机制。使干部与群众之间,业主与员之间、阶层之间等都能通过平等协商的对话机制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是矛盾与问题排查调处机制。在矛盾与问题发生激化之前,需要对它们进行分析、排查。当矛盾与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尖锐化或事件爆发时,排查调处机制就要起应对和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的作用,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五)社会事业的发展

  社会事业一般是指教育、科研、文化、卫生、艺术、体育等。应该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事业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也应该看到,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相比,社会事业发展速度还是较慢。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就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社会事业发展上,由于我们历史欠账太多,在目前综合国力的条件下能投入的资金是有限的,因此要实现社会事业的大发展,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在丁作中统筹兼顾,在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把社会事业的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六)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这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安全网。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有一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又有新的进展。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有覆盖面窄,资金不足,统筹层次低,城乡反差大等问题。这种状况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差距还较大。中央政府用“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来概括我们要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目标要求,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标准适中,覆盖面广、运行健康、管理有效、体现公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七)社区建设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单位人’大量变为“社会人,’,我国社区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社区建设,但是,当前我国社区建设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一是城乡社区发展不平衡,二是各地区之间社区发展不平衡,三是社区内部组织发展不平衡。为此,我们要下决心从建设和谐社区人手,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为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当然,我们也要从各地社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创建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各具特电的社区建设模式。

  (八)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完善

  改革开放以后,原有的一些社会管理体制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步建立起新的社会管理体制,但依然有待完善。我们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指导方针,来建设和完善我国社会管理体制。需要指出的是,在社会管理体制中,安全体制建设是重要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发展,人们对安全的内涵的认识不断拓展深化。从原先认为的安全是指国防和军事安全,到今天已扩展到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运行安全等。安全体制包括安全对策研究机制、安全决策机制、危机应对和化解机制等。

  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和十七大报告作了全面和深刻的论述。对此,我们要加以准确的把握。

  (一)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提升的重要标志

  自从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战略任务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为四位一体,从而为解决“经济建设这条腿长,社会建设这条腿短”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提升。于我国现代化事业而言,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方向,社会建设是支撑。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四大建设中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建设中的许多内容直接关系到党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宗旨,关系到民主、民权、民生这些重要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建设最能体现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因此,重视并在实践中加强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党执政理念提升的重要标志。

  (二)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目前,“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已经完成了两步,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制定了五大建设纲领。这些新的要求既体现在对四大建设的论述上,又体现在建设生态文明这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中。

  经济方面,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治方面,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文化方面,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建设生态文明方面,要求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从五大建设纲领以及提出的新要求不难看出,社会建设及其任务十分重大,足以说明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这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性质,决定了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基础。党的执政基础内涵丰富,包括意识形态基础、合法性基础、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等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四个深刻”再加上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对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尤其是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挑战。而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党的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巩固和加强党执政基础这个重大问题。我们要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尤其是要着力加强社区建设。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这么说,加强社会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