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坤写真高清图片:采访名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13:09

采访名人

马 驰 《 新闻战线 》(2011年第8期)

    2002年,我采访作家石康的一篇稿件受到了总编辑的表扬。

    临“危”受命

    报纸改版时决定在专刊部增加名人访谈类栏目,于是把这个版面给了我和另外一位搭档。一开始我很犯难。我当时只负责一个“收藏版”的采写,接触的范围很窄,更没有名人这方面的资源和线索。版面要求每周一刊,一时备感压力。

    首先发动的是身边的亲戚朋友,“谁认识名人呀,快帮我联系。”可是此举收效甚微。偶尔有几个线索,也都是“沉寂”许久的名人,几无谈资。最后还是请娱乐文化部的同事救急,搞到了演艺界名人录及电话。于是我挑选有素材、有话题的,开始逐一“电话骚扰”。

    因为当时的版面定位是“与名人面对面”,于是先向各位大腕自报“家门”,再预约个面谈的机会。约访的大腕基本都在北京,离天津倒还算近,半天就能赶个来回,加上年轻和开创新栏目的兴奋劲,也就没觉得有多辛苦。

    “你过来吧”

    那几年,媒体还不像现在这么多,大多数人也没有博客,许多名人还是愿意把自己的最新动向通过媒体表露一下,只要问题别太尖锐,都还算配合。但作为记者,不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地聊一通,那样的采访等于没采访,稿子出来没看头。尖锐问题的提出很有技巧,一定要看当时的气氛,顺势而为。其实,大多数的名人都颇有修养,会或直白或婉约地回答你的问题,实在不愿意讲的,也会很巧妙地躲避过去,不会让气氛尴尬。以致我到现在,每当看到某某导演或是某某演员冲着记者大发脾气时,都觉得这里面的责任一定是双方的。

    约访了这么多名人,有意思的事确实不少。2002年底,采访张国立,电话是临时打通的,他告诉我:“现在有时间,你过来吧。”通话时已是晚上8点,我从办公室下楼打了辆车就直奔北京。快10点到他们剧组,一见面他就用天津话说:“就为了等你这个老乡,我大晚上不回家,还输了邓建国好几盘棋。”2003年采访高晓松时,约好了下午5点在他亚运村的工作室聊,4点半时告诉他我上三环了。他说:“什么,你上三环了?那我先睡会,7点见吧。”结果按地址找到他的时候,还真的快7点了。

    我问对了

    除了演艺界人士,我还采访过诗人、作家、画家和音乐家,这些名人每个人都堪称一本书,和他们聊天,颇有“充电”的感觉。有一阵子,同事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有位大学生跳楼自杀了,而且没有任何显而易见的问题,学习不错,家境很好,也没谈朋友,就是“觉得人生没有任何意义”。于是同事们开始讨论“人生有何意义”,各抒己见,好不热闹。我当时就在想,我采访的那些名人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其实在大多数的媒体访谈中,记者或者主持人和他们聊得最多的无外乎艰难的奋斗史,曲折的感情生活,再加上点时尚小话题,最近的新作品等等。很少有人问及“人为什么活着”这类问题,因为这种问题问不好就会显得特别空洞。于是,从那以后的采访中,我都会在最后,先讲一遍自杀大学生的故事,再把“你觉得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抛出去。

    事实证明,这个问题问对了。它貌似简单,却很难作答。许多受访者在别的问题中侃侃而谈,却都在这个问题上陷入沉思。我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门,同样值得深思。

    在这些回答中,有人谈到了“责任”,也有人提及自己的梦想“还未完成”。我印象最深的是当代艺术家方力钧的回答,在他宋庄画室的旧沙发上,他告诉我:“不要老想着这么大的问题,这会让自己很悲观,很难过。其实支撑我们走过每一天的,是生活中的那些小快乐。比如你吃了一顿美食,再比如你看见了一个好看的姑娘。”想想也是,如果领导在开栏时就告诉我,这个栏目你要做10年,那么当时没有任何经验与线索的我恐怕要崩溃掉。但是现在,我要感谢那两百多位我采访过的名人,正是你们给我带来的点点滴滴的快乐,让我累并快乐着,到了今天。■

    (作者系每日新报专刊部策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