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奴无圣光图片:基层党建的“重庆实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9:43:46

  基层党建的“重庆实践”中共重庆市委党校课题组2012年01月05日09:38   来源:《重庆日报》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大意义。重庆市认真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对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进行积极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宝贵经验。

  路径:“六大体系”

  针对重庆基层党的建设实际和需要,重庆市创建了“六大体系”,铺设了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高速路”。

  体系一:城乡共建的组织设置体系。打破区域界限,建立城乡联合党组织;围绕产业布局,建立产业党组织;探索按地缘、业缘等建立特色党组织;着力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通过城乡组织设置,消除了党组织“空白点”,实现全覆盖。

  体系二:城乡互动的基层人才工作体系。坚持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城乡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一是选派机关干部和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二是利用城市资源培训农村基层干部。三是引导事业有成的农村外出人才返乡创业。四是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化。

  体系三: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体系。以加强农民工党员管理为突破口,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体系。主要是:构建内外结合的农民工党组织网络;完善双边互动的农民工党员管理办法;建立两地协作的农民工党员发展机制;搭建农民工党员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

  体系四:覆盖城乡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积极组织党员为群众服务,促发展、保和谐。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创建服务型组织,义务为群众服务。丰富活动载体,为群众提供各种服务。开展关爱行动,建立各种服务站。

  体系五:城乡共享的党内激励帮扶体系。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缩小城乡基层干部待遇差别。二是筹集用好帮扶资金,使党内帮扶覆盖城乡困难党员。三是整合党内外多种资源,拓宽党内互助活动内容。四是建立向农村党员倾斜的政治激励机制,保障党员主体地位。

  体系六:城乡合作的基层党组织互助体系。建立城乡合作的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体系,推动城乡基层党的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互帮活动,为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统筹配置城乡党建工作资源,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探索城乡互动的开放式组织生活,促进城乡党组织和党建工作交流融合。

  载体:“七项创新”

  “七项创新”是对“六大体系”的丰富和延伸,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是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直通车”。

  载体一:“唱读讲传”——推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重庆市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以“革命、红色、经典”为基调,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唱读讲传”为载体,使学习内容具体化、形式生动化、主体群众化、机制常态化,开创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良好局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唱读讲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现了由说教到渗透、由封闭到开放、由单向到双向的转变,是一个实现党员和群众自我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和成功创举。“唱读讲传”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理论水平、文化素养,坚定了理想信念,提振了精气神,奠定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思想基础。

  载体二:“一讲二评三公示”——促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重庆市为了防止“创先争优”活动出现形式主义,创造性地提出“一讲二评三公示”的科学方法(一讲:即党员、支部向上级党组织讲述汇报“创先争优”情况;二评:即支部每月对党员、上级党组织每两月对支部点评“创先争优”情况;三公示:即支部、上级党组织公示党员和支部评比结果),使“创先争优”活动目标明确、力度到位、内容具体、方法可行。通过“设岗定责、依责承诺、记实讲述、点评逗硬、结果公示”五个环节,使“创先争优”活动由“虚”变实,让党员“天天有压力,月月添动力”,促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载体三:“三项制度”——加大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力度。重庆市在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的建设新格局中,创造性地建立了城乡基层党组织“书记接访、成员走访、办理反馈”的“三项制度”。即:一是畅通渠道听民声,建立村、社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访群众制度。二是一家一户访民愿,建立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每户群众制度。三是上下联合办民事,建立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制度。“三项制度”健全了覆盖城乡的听民声、访民愿、办民事的制度体系,实现了基层矛盾解决不出村、不出社区,提高了党组织的威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载体四:“三项活动”——推进城乡基层党的建设联动互补。重庆市在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中,开展了以“三进三同”(“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结穷亲”,“大下访”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活动”。“三项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为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三级机关全体干部。开展“三项活动”,架设了统筹城乡基层党的建设的桥梁,促进了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同时,使机关干部得到锻炼、干群关系得到加强、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载体五:“三万计划”——加强基层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重庆市坚持干部人才资源统筹开发、城乡互动共享的原则,积极引导城市干部人才下乡进村,解决农村基层人才匮乏问题。一是实施“万名大学生村官”计划,推动人才下乡。二是实施“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支农支教支医”计划,推动技术下乡。三是实施“以城带乡万名干部驻村”计划,推动管理下乡。“三万计划”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干部人才匮乏问题,加强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组织保证,而且培养锻炼了干部人才,探索了一条干部人才城乡流动、以城带乡的新路子。

  载体六:“12371”平台——实现基层党的建设工作信息化。党建工作信息化,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重要支撑。重庆市坚持以信息化促进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整合广电、电信、信息网络等资源,加快覆盖城乡党建信息网络建设,在全国首创“12371”党建信息平台,实现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三个上网”。即:党员管理上网、党员教育上网、党员服务上网。“12371”党建信息平台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创造了有利条件,推进了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

  载体七:“民生十条”——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根本目标和核心任务。重庆市把民生问题提高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来对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庆市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五个重庆”建设为主体,以老百姓幸福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民生十条”为抓手的民生系统工程。民生工程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从根本上有力地推动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进展。

  启示:“五个必须”

  重庆市通过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初步实现了城乡基层党建的观念、资源、工作三大统筹,为重庆市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中央的肯定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吴邦国、习近平、贺国强以及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先后多次对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先后179次报道了重庆市基层党建工作,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反响。重庆市在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先行先试,取得初步成效,提供了有益启示。

  启示一:必须创新观念。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必须树立农村党建与城市党建协调发展的观念,推动城乡党建一体化发展;树立城乡党员都是党内生活主体的平等的观念,实现城乡党员事实上的平等;树立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服务观念,服务于群众、服务于党的事业。

  启示二:必须围绕城乡统筹发展。要把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纳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架构内,调整、优化城乡基层党的组织体系,确定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改进城乡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内容,把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转化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

  启示三:必须整体推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必须把握全局,统筹各方,整体推进,着重统筹好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统筹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系统之间、部门之间、村社之间基层党的建设的关系,统筹好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目标、任务、路径、方法等之间的关系,增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实效性。

  启示四:必须创新工作机制。在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中,主要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行政组织支持、社会力量配合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共促共建机制;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启示五:必须以群众满意为检验标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要自始至终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根本目的,最终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成效的根本标准。(执笔人: 王正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