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兽长什么样子:自我的心理管理 做好心理准备(管理学中的心理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8:57:40
   自我的心理管理 做好心理准备(管理学中的心理学)  所谓心理管理即是人通过对自己心理的调节,力图保持某种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自我的心理管理从始至终起着一种内部调控的作用。自我管理是人类对自身的管理,是一个人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作为管理者,进行管理活动是工作的重点,这其中除了对员工的管理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管理者还要进行自我的心理管理。也就是说,管理者应该从自己的心理上进行准备和提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管理的水平,把管理工作做好。

心理准备就是在进行某项行为之前所做的心理管理,就是将自己的心理机能提高到和行为相适应的高度上来,以便行为的顺利实施。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活动之前,首先应该从心理上对所要进行的管理行为做必要的心理准备,在自己的心里有一个预期和提前量,这样才能在管理的过程中将管理行为和管理思想真正贯彻到位。

做个无私的管理者

作为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和表现是很重要的,因为员工会将你的行为在潜意识里形成自己的行为标准。而一个管理者首先应该在思想上将所有员工装在自己心里,用一杆秤去衡量所有员工的表现。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应该是一个无私的人,一个会将所有员工平等对待的人。这是管理者必须要做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培养。

一个管理者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员工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在管理者完成自我的心理管理过程之后,他需要将自己的这个心理能力运用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去。比如,他要考虑如何把所有员工的心力集中到一起,调动和发挥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协力完成共同的目标。因此,管理者要从心理上认识到其工作的重点应该在员工身上,而不是工作本身。尤其是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比那些高层管理者更多地接触到员工。既然是与员工接触,管理者必须首先做到心底无私,在自己的心里将员工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管理者的心既不能偏左,也不能靠右。如果一个管理者不能真正从心理上完成这样的自我管理,那么他就很难要求自己的员工,甚至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反感。因此,管理者必须首先做到“心底无私”,才能赢得“天地宽”。

在工作中,往往为了工作的需要,管理者要抛开自己的心理偏向,比如手下得力员工的调动,就是一件让每个管理者头疼的事情。因为,本身得力下级就是管理者自己很器重和欣赏的,是从心理上得到认可的,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工作方法自己都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共同工作中,相互已经建立了心理默契和愉快的工作关系,甚至私下的交情也不错。现在要被突然从你的团队中调走,的确令人苦恼。但是为了工作的整体需要,那么此时就需要你首先从公司的人事部署、经营策略和本部门的工作方针考虑,明确自己的工作需要;再仔细分析下级的工作能力、性质、耐力和其他的潜质;然后,就是你运用自己心理管理能力的时候了,你就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决定取舍。当然,你还必须和你的下级讲清楚,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心理趋向,这需要诚恳的态度和心理上的沟通。如果你真的做到了以上的心理准备,那么你就可以开门见山地去说:“这是出于整个公司和工作的考虑,尽管你一直工作很努力,工作成绩也很好,但你对本部门工作的熟悉正是你的优势,何况从整体上和将来的发展考虑,在别的部门更能发挥你的能力。”这虽然总是让人感到难堪,但你要知道,在公事上你应该是对公司负责,而不是对某个下级负责。这自然也与你的心理偏向和个人感情无关,你私下里可以耐心地向他做出更详细的解释,就不至于因此而影响相互的关系。

我们常说“公事公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心底无私才是你赢得员工认可和尊重的前提。这尤其在你解雇自己得力和喜欢的员工时表现得更加突出。当然要做到公事公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你要放弃自己已经形成的心理认同,进行自我的心理调试和管理,不让你的心理判断影响思想的理性判断。这可能很难,但你必须这么去做,因为,心理判断往往应该服从思想的理性判断。但如果你不能很好地做到,甚至公私不分,那你的下级也会效仿,从而导致公司秩序混乱。不仅如此,员工也会因此对上级产生不信任,并产生反抗的心理。尤其是那些富有正义感的员工,总会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那公司的情况就会更糟糕。

由此可见,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赏罚分明,在内心不能掺杂任何私人感情。当然,从赏罚的角度来说,人们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一般人都喜欢奖赏而害怕惩罚,但赏罚分明可以让员工士气大增,更容易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这同样也是管理者进行自我心理管理必须经历的过程。

我们都熟知“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历来都被人们津津乐道,这可以说是赏罚分明的一个典范事例。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很熟知那段历史,当时,街亭是魏蜀两军的必争之地。蜀将马谡熟读兵书,深得诸葛亮的赏识,诸葛亮在心理上已经建立了对马谡的高度认同。当马谡自己力争为先锋去镇守街亭时,诸葛亮明白事关重大,让他立下了军令状,还任命大将王平做他的助手。但是由于马谡并没有完全理解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加上他自己刚愎自用,不理王平等人的劝阻,弃城不守,舍水上山,犯了兵家大忌。结果,魏军将蜀军团团围住,切断其水和粮草的来源。蜀军大乱,在魏军强大的攻势下不可避免地溃败了,街亭战略要地失守。结果导致诸葛亮整个战略难以实施,丧失最佳的战略时机,一出岐山宣告失败。诸葛亮退回汉中之后,严厉追究马谡街亭失守的责任,最后以军法论处。

我们都能看到诸葛亮心里的难受和激烈的内心斗争,以及他有多么的不忍心,但诸葛亮更明白,如果不按军法从事,他将失去手下大将的人心,兴复汉室的理想就彻底成了一句空话。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会有深刻的印象,诸葛亮犹豫,在中军帐反复思量,是有爱惜人才的因素,但他内心深知,这是必须要下的决心。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完成了一次意义重大的心理救赎。他的内心斗争,也是原有的心理机制与自我心理管理能力的一次较量,这个较量的结果就是对自我心理管理的最好诠释。

诸葛亮赏罚分明的做法赢得了手下大将的拥护和诚服,也更加强了自己的威性。

一个聪明的管理者,或者说一个懂得自我心理管理的管理者,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使用个人感情,更知道什么时候必须使用自我心理管理的能力来做出有利于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取舍,那就是一碗水端平。

把握化敌为友的技巧

职场有时像战场,难免会碰到一些“敌人”。但是职场又不能完全像战场,每个人都得有团队的概念,才能够成就事业。所以在职场上,作为管理者,当你在工作上非常需要某个人的协助,而这个人又跟你有某种程度的不合时,你该怎么做?逃避和放弃,是最笨的方法,这么做只会显示你的懦弱和无能。要化敌为友的确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

最有用的办法就是先把握你的“敌人”的心理,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地接触“敌人”的武装,达到心理沟通和认可的目的,真正做到化敌为友。

当别人抓住你的错误大加指责时,你在恼怒之前,不妨先平复自己的心态,认为他是对你的关心。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要比无休止的争论对错强得多。如果你能挖掘对方句句带刺的话里隐藏的积极因素,那么就会大大消除出现敌对场面的可能性,从而减弱攻击的心态。接着,你要有直面问题的心态,努力找出合理的办法解决它。可以先分析原因,自己先想想,是不是做了哪些事、说过哪些话让对方看不顺眼。如果不明就里地去找对方兴师问罪,只会更加激起对方的“反感”心理,让对方看你更不顺眼,激化矛盾。

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去向对方问清楚原因。你可以问他:“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是否可以告诉我是什么问题。”如果对方什么话也不愿意说,那说明对方对你的敌意较深,那你干脆直截了当地跟对方说:“我知道你对我似乎有些不满,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把话说清楚。”实在不行,可以向对方发出委婉的警告。如果对方不肯承认他曾经跟别人说过不利于你的话,你也不必戳破他,因为对方已经从心理上感到了自己的言语和态度的不当之处,这时你只要跟他说:“我想可能是我误会了。不过,如果以后你有任何问题,希望你能直接告诉我。”你的目的只是让对方知道:你绝对不会坐视不管。这时你的心理优势已经确立,你就可以向对方发出化解矛盾的信号。因为,当对方成为你的“敌人”后,他会产生躲避的心理,会尽量避免在同一个场合碰面,但是否你在心里更加注意对方呢?因为要知道他的行踪以便避开,要知道他有没有在背后说你是非。所以,如果你想化解仇怨,不妨先发出点信号,找寻和对方碰面的机会,温和地注视他,看看他的反映,是尴尬?腼腆?躲避对视?还是怒目而视?只要不是最后一条,那就有戏。

如果你觉得这样直接向对方示好从心理上还难以接受的话,那你可以借助第三者。也许你很突然向对方示好,会让对方怀疑你的居心。不妨借和其他同事聊天的机会说她几句好话,或向知道你俩关系的人倾吐反悔之意,相信总能传到对方耳朵里。只要对方接收到你的信息,他肯定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有“再见还是朋友”的心理愿望,对方也肯定有,毕竟“人之初,性本善”,爱一个人比恨一个人舒服。所以你所做的一切,对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说不定也甜在心里呢!如果是这样,你的“化敌”计划就大获成功了!

事实上,很多时候你和别人的关系搞僵,并不是涉及到什么原则性的问题,而更多的则是平常的一点一滴小事不注意造成的。所以,这就要求你首先培养这样的心理机制――小题大做,也就是在思想上和心理上把小事重视起来。

比如对方出于炫耀心理抨击你,那你即使是一个很温和的人,也肯定会感到在心理上被伤害,你心理本能的反应就是还击,想办法赢回心理的平衡和优势,自然就和对方产生了对立情绪。其实,原本可能就是对方顺口一说,根本就没往心里去。而你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用宽容的心来对待这件事,可能就会将事情的僵局在未出现之前就扼杀掉。但相反,只能是把关系搞僵。不如本着低调的心理,这样既会平息冲突,也会让他在体察到你低调的同时有所歉疚收敛。让人三分不为懦,愿意承认对方的长处,将为你赢得一个朋友。

许多时候,矛盾的产生是你说了不该说的话。比如,如果同事能将自己的隐私告诉你,说明他对你有足够的信任,但要是他从别人嘴中听到了自己的私密,不要说,她肯定在心里认定是你出卖了她,也肯定会在心里不止千遍地骂你。因此,用你的诚心换别人的信任,加强你们之间的友情,那么,你们的友谊会促进相互思想认识的统一。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是巩固职场友情的基本要求,如果这一点做不好,不仅没有哪个同事敢跟你推心置腹,更会将曾经的朋友变成仇人。

大凡成功的人士都有“有容乃大”的胸襟和气度。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中,凡事具有包容别人的胸襟,绝不能逞一时心理之快。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人才齐聚你的麾下,将你的思想顺利贯彻下去。我们一般会对自己赏识和喜欢的人格外宽容,但对和自己顶撞的人有着心理本能的抵触和反感,甚至产生成见,这是很危险的。只要是对方本着对工作负责的心情和你发生冲突,那你就应该区别对待,你的宽容和大度会很快化解对方的怨气,使他们更加受到感动而加倍努力工作。

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仅对于自己的忠诚者要包容,就是对于和自己有不同嗜好、主义或主张的敌对者,也要有包容的心。你会发现,包容是化解一切不快的最好良药。

今天的职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发现别人要把你拉下马,一定要勇于面对问题和挑战,但不要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否则情况会更加糟糕。目前已不是可以独享功劳的时代,与别人分一杯羹,获得双赢的局面,才是现代职场人要学习的主要问题。

善用反对自己的人

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能以大局为重,甚至对个人的暂时损失也不计较,这是豁达大度的表现。

有位心理学家曾说:“人类要开拓健康之坦途,首先要学会宽容。“人生活在世上,不管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总有不顺心之事。当人内心矛质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以解除时,机体内分泌功能就易失调,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减少等,还常伴有头晕、多梦失眠、倦怠无力、心绪烦乱等症状。这些心理与生理异常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身在职场,难免会和人产生矛盾,发生纠纷,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这个看似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解决不好,就可能给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作为管理者,可能最常碰到的就是来自上级或者下属的反对意见。这其实并不是坏事,相反还是好事。

想想看,首先对方之所以向你提出反对意见,就证明你的想法有不妥当之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那这部正是你需要提高的地方吗?另外,从对方的角度和心理来分析,对方之所以能提出反对意见,证明对方用心研究了你的提案,这也正是对方对你的重视。所以,你应该放宽的是自己的心态,平衡的是自己的心理。你不应该一听到反对意见就从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相反,应该静下心来耐心听听对方的意见,相信对你帮助一定不少。

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不光要听得进去反对意见,还要善于使用反对意见的人。

在1968年的美国大选中,基辛格是作为尼克松对手的智囊人物出现的。尼克松在吹捧自己的“老板”的同时,自然避免不了大肆攻击对手尼克松,他甚至在电台呼吁:“在所有候选人中,尼克松当总统最危险。”还挖苦说:“建议尼克松去做副总统候选人,因为他当副总统的经验很丰富。”总之,基辛格把尼克松算是骂绝了。但是,恰恰尼克松获得了大选的胜利,当选美国第37届总统。

尽管基辛格攻击尼克松,但尼克松捐弃前嫌,力邀基辛格加入自己的幕僚班子。在他上任后,曾两次亲自约见基辛格,甚至会谈中忘记了午餐。通过交谈,基辛格改变了对尼克松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对其委以重任。基辛格后来回忆说:“在对外政策上,尼克松比1956年以来的所有总统候选人都好。”基辛格对尼克松的宽宏大量和宽厚无私心怀好感,同时认为他识人的眼力的确高人一筹。

这一消息传开,各界纷纷赞赏尼克松的大度和气量。他的这一举措,也使得新政府一开局就赢得了喝彩,很好地提高了白宫的声誉。尼克松起用基辛格,正是看中了基辛格的才能,同时也利用了媒体的作用,改变了人们对政府的心理偏见,为新政府赢得了良好的开局。

作为管理者,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具有平易近人、心胸宽广、宽厚容人、虚怀若谷、与人为善的高风亮节。这样的管理者不仅能够对被领导者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有助于在组织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使人感到亲切温暖,心情舒畅地忘我工作。同时,对于领导班子群体形象具有示范作用。实践证明,主要领导者的开阔胸怀是凝聚整个班子的“粘合剂”,只有在领导班子内部创造和谐的民主气氛,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才能开诚布公、推心置腹、互不设防地讨论和研究问题。

善于使用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甚至内心里反对自己的人,是《三国演义》识人用人的出奇之处。诸如孔明之用魏延,曹操之用司马懿,从而把唯才是举的思想推向完美无缺的境地。

气量也是一种力量。气量是一个人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内在力量。拥有大气量者可成大事,小肚鸡肠难成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刘邦善用部下之长,才使自己夺得天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奋其私智”,专横跋扈,结果自刎乌江。因此,作为管理者要有博大的胸襟,要有气量、有肚量,能容事、能容人、能容话,不计自己对他人之恩,不计他人对自己之怨。

作为管理者不但要善于团结志同道合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特别是反对自己的人。要受得住委屈,经得起“误会”,对相互间的纠葛和矛盾要善于淡化,善于遗忘,切不可以牙还牙,以怨报怨,要时刻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有“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雅量。要有容人纳贤的肚量,敢于用那些比自己强的人,能容人之长、容人之功,更要善于容人之短、略人小过。就像刘邦所说的:论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论带兵打仗,我不如韩信;论筹划粮草,我不如萧何。但张良、韩信、萧何皆能为我所用。这正说明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只有眼界开阔,胸怀开阔,才能团结各方面的人才一到干大事,成大业。别人才会对你更加钦佩敬重,才能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宽容是一种不需投资、保持心理健康的“维生素”。一个管理者只有保持心理的健康,才能更理智和长远地看待事业和人生,也才能营造更大的成就。

不怕否定自己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被许多胸怀大志的人用来自勉。但通往塔尖的天梯太狭窄,并不是每一个胸有点墨的人都能顺利到达,所以,如何学会适时低头,懂得及时规避,蓄势待发,使自己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从而运用耐心和智慧成为最后的赢家。记得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苍穹?”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没错,这个道理对普通员工适用,对管理者来说同样适用。作为管理者来说,由于自己的职业地位相较于普通员工来说,已经算是有所成就的了,而正是这一点让他们更容易迷失自己。所以,管理者必须时刻有低头的心理准备,简单地说,就是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否定自己才能更进一步。

不断否定自己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理认可和自信,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心理过程。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才能做自己的主人,独立地做出判断和从事行动。他才能够不怕否定、批评和指责,有自己内在的标准。他才能够不寻求赞许,不为了得到赞许而丧失自我。他才能够不停留在现在的安全感里,敢于展现勇气去追求自我实现。

这种不断否定自己展现出来的自信并不是某种固定的外在形式,而是一种内在的质量。只有那些惧怕失败与否定、没有自己的人生优势的人,才会是真正的自卑,才是对自己心理能力的一种彻底否定。如果你不否定自己,不否定自己的所谓内向,接纳自己,提高自己不怕失败、不怕否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渐渐地你就会真正自信起来。

切瑞虽然怀揣着MBA的证书,但她还是接受现有的这个低层的公关职位,因为她需要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但工作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样轻松有趣。上级身兼数职,所以平时工作繁忙,经常出差,案头的工作和资料堆积如山,这自然成为切瑞的事情。因为对工作的情况并不熟悉,每天的整理和安排都让她忙得晕头转向。上级是个大忙人,对下级要求很高,布置工作从来都是提纲挈领,需要下级对工作有相当的熟悉程度和悟性。所以,刚开始工作的一段时间,切瑞有种强烈的紧迫感,并且常常会有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的感受。

同事间的竞争一刻也没有停止。切瑞想,与其和她们较劲,还不如自己动手。每项工作她都尽力拿出最好的设计方案。然后又不断地否定自己,以期做得更好、更出色。逐渐地,切瑞在这个过程中建立更强的自信心。也在不断的否定中逐渐看到自己的潜力,并将这种潜力逐渐开发了出来。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苍穹?”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没错,这个道理对普通员工适用,对管理者来说同样适用。作为管理者来说,由于自己的职业地位相较于普通员工来说,已经算是有所成就的了,而正是这一点让他们更容易迷失自己。所以,管理者必须时刻有低头的心理准备,简单地说,就是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否定自己才能更进一步。

不断否定自己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理认可和自信,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心理过程。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才能做自己的主人,独立地做出判断和从事行动。他才能够不怕否定、批评和指责,有自己内在的标准。他才能够不寻求赞许,不为了得到赞许而丧失自我。他才能够不停留在现在的安全感里,敢于展现勇气去追求自我实现。

这种不断否定自己展现出来的自信并不是某种固定的外在形式,而是一种内在的质量。只有那些惧怕失败与否定、没有自己的人生优势的人,才会是真正的自卑,才是对自己心理能力的一种彻底否定。如果你不否定自己,不否定自己的所谓内向,接纳自己,提高自己不怕失败、不怕否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渐渐地你就会真正自信起来。

切瑞虽然怀揣着MBA的证书,但她还是接受现有的这个低层的公关职位,因为她需要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但工作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样轻松有趣。上级身兼数职,所以平时工作繁忙,经常出差,案头的工作和资料堆积如山,这自然成为切瑞的事情。因为对工作的情况并不熟悉,每天的整理和安排都让她忙得晕头转向。上级是个大忙人,对下级要求很高,布置工作从来都是提纲挈领,需要下级对工作有相当的熟悉程度和悟性。所以,刚开始工作的一段时间,切瑞有种强烈的紧迫感,并且常常会有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的感受。

同事间的竞争一刻也没有停止。切瑞想,与其和她们较劲,还不如自己动手。每项工作她都尽力拿出最好的设计方案。然后又不断地否定自己,以期做得更好、更出色。逐渐地,切瑞在这个过程中建立更强的自信心。也在不断的否定中逐渐看到自己的潜力,并将这种潜力逐渐开发了出来。

不断否定自己其实更是一种自我的“心理暗示”,一种不断告诉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个人通过不断否定最佳的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这种自我暗示,常常会于不知不觉之中对自己的意志、生理状态产生影响。比如对于病人来说,积极的自我暗示,会使人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心境,从而有益于病情的稳定和症状的消除。而消极的自我暗示,会破坏和干扰人的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以致体内各种器官功能紊乱,抗病力降低。同样的,不断否定自己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一个人增强心理能力,更勇敢和自信地面对更大的挑战。

人们很容易有抱残守缺的心理,这就是一种不自信的消极心理。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不能做出更好的成就来,那还不如先守住现在的成果。一个有远见的管理者明白,今天的一块钱就是明天的十块钱,而投入赚来的十块钱,就可能得到一百块、一千块钱。相反,如果害怕把十块钱投入进去,没信心赚回更多的钱,那他只能永远守着自己的十块钱,而羡慕别人赚到的一百块、一千块钱。只有不断地否定自己,才能激励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不断否定自己就是不断看轻以前的自己,赢得更满意的另一个自己。年长的人总是忘不了给那些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忠告:在人生的路上,要多把自己看轻些。看轻自己是一种智慧,它并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种经营。诗人鲁藜说,还是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会有被埋没的痛苦。曾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年轻气盛的他,挺胸抬头迈着大步,进门撞在门框上。迎接他的前辈见此情景,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记住低头,就是要记住不论你的资质、能力如何,在社会而言,你无疑是渺小的,要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就得把自己看轻些,把奋斗的目标看重些。富兰克林从中领悟了深刻的道理,并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最后终于完成了一番伟业。

如果在一个团队里,老把自己当作主角,别人不仅不会接受,反而会嘲笑你,现实会让你感到格格不入。只有看轻自己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汲取教训、加强自身内心修炼、提高自己的心理能力,才会在各种挫折面前心安理得,并奋发向上。

看轻自我,其实是一种力量的寻找;看轻自己是一种智慧,它并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种经营。人都是在失败中不断否定自己,然后认清自己,既而再次树立自信的。

善于沉默,保守秘密

保守秘密是一个职场中人很重要的职业操守,尤其是对于那些管理者来说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作为管理者,由于工作的需要,有很多条件和机会接触到公司和上级的秘密,如果不能保持保守秘密的操守和心理素质,那就很容易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也会给上级和自己的声誉带来负面的影响,直接影响到自己的事业前途。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任总统前,曾在海军中任要职。他的一位朋友想打探有关潜艇基地的计划,这自然是一个机密。罗斯福煞有介事地向四周看了看,小声问:“你能保密吗?”

对方以为情报即可到手,马上说:“当然能。”

没想到罗斯福也说了一句:“那么,我也能。”

《大长今》中有郑尚宫娘娘训导众小宫女的一个情节。在郑尚宫所说的重要戒律中,有一条就是要“善于沉默,保守秘密”。

长今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坚持有一种保守秘密的心理机能,因此得到了郑尚宫、皇上和皇后对她的敬重和信任。

保守秘密,是身为职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和心理机能,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机密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关系到上级的声誉与威望。身为职业人一定要牢记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对保密事宜做到守口如瓶。保守秘密,是身为职业人取信上级的重要一环。

这就要求首先从心理上建立一个屏障,将知道的秘密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如果你思想松懈、心理屏障倒塌、说话随便,说了不该说的话,有意或无意地造成泄密,那么,轻则会使上级的工作处于被动,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重则会给企业造成极大的伤害,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这是下级对上级的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势必会使上级在各个方面处于不利。这样的事,即使发生一次,也会使上级难堪,对你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作为泄密者的你也会从心理上失去对企业的忠诚感觉和思想。所以,事关工作机密,管理者一定要处处以企业利益为重,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慎之又慎。

1990年9月,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宣布解除空军参谋长杜根将军的职务,原因是杜根将军向记者公开发表了美国同伊拉克的作战计划,透露了美国的“具体作战方案”,泄露了有关美国空军的规模和布防的机密。

在诱惑颇多的今天,人很容易出于心理诱惑的驱动,背叛自己的忠诚而出卖别人或公司,而能够守护忠诚的就显得更加可贵。

克里丹?斯特是美国一家电子公司很出名的工程师。这家电子公司规模不大,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时刻面临着来自规模较大的比利孚电子公司的压力,处境很艰难。

有一天,比利孚电子公司的技术部经理邀斯特共进晚餐。在饭桌上,这位部门经理对斯特说:“只要你把公司里最新产品的数据资料给我,我会给你很好的回报,怎么样?”

一向温和的斯特一下子就愤怒了:“不要再说了!虽然我的公司效益不好,处境艰难,但我决不会出卖我的良心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我不会答应你的任何要求。”

“好,好,好,”这位经理不但没生气,反而颇为欣赏地拍拍斯特的肩膀,“这事儿当我没说过。来,干杯!”

不久,斯特所在的公司因经营不善破产了。斯特失业了,一时又很难找到工作,只好在家里等待机会。没过几天,他突然接到比利孚电子公司总裁的电话,说想见他一面。

斯特百思不得其解,不知“老对手”找他什么事。他疑惑地来到比利孚公司,出乎意料的是,比利孚公司总裁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且拿出一张非常正规的大红聘书―请斯特做技术部经理。

斯特惊呆了,喃喃地问:“你为什么这样相信我?”

总裁哈哈一笑,说:“原来的部门经理退休了,他向我说起了那件事并特别推荐你。小伙子,你的技术水平是出了名的,你的正直更让我佩服,你是值得我信任的人!”

斯特这才明白过来。后来,他凭着自己的技术、管理水平和良好的诚信,成为了一流的职业经理人。

保守秘密是一种职责,更是内心的一杆标尺和对忠诚的心理认同。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这样的高度心理认同,才能不被心理诱惑所左右和驱使,而作出违背心理尺度的事情来。

秘密好比俘虏,放走秘密,只有严惩看守。你对下级说“这件事千万不要对别人说……”时就已变成了一个该受处罚的看守了。上层的决策也许对你来说压在心里不好受,但是如果你透露给了下级,下级反而就失去了对你的信任。因为秘密必须由知道秘密的人自己严守。

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一种心理互动活动。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我们不少管理者,在得到了金钱、地位、名誉之后,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幸福。他们整天口口声声说老板不理解他们,同事不理解他们,下属不理解他们,客户不理解他们,就连父母、妻子、孩子也不理解他们?这其实就是一个心态的问题。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身边的人和物,你会突然感到原来世界如此美好。

感恩是一种利人利己的内心责任。很多时候我们对自然、社会、公司、股东、老板、同事、下属、客户等等,甚至父母妻儿的付出漠然置之,认为那是自己应该得到的,是天经地义的。其实,并非如此。中外历史上很多英雄豪杰,成在“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败在“离心离德,孤家寡人”。所以,感恩其实就是一种利人利己的内心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对亲人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公司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因为只有铭恩于心,才会有恒久的责任。

做人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是这样的。如对我们的父母要心存感恩,这是由于他们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更健康地成长,让我们放飞心中的理想;对师长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许多教诲,让我们抛却愚昧,懂得思考,在工作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对兄弟姐妹心存感恩,因为他们让我们在这尘世间不再孤单,让我们知道有人可以和我们血脉相连;对朋友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友爱,让我们在孤寂无助时倾诉、依赖,看到希望和阳光。心存感恩,一句非常简单的语言充满了神奇的力量,让那些琐碎的小事在很短的时间里变得无比亲切起来。

一个工作单位,其实就是一个大家庭。也许每一个人都了解并知道,大家都是这里的一员,我们努力地工作,努力地生活,努力地营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虽然平凡,但我们有自己的光芒,不妄自菲薄,也不骄傲虚浮,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光和热。正是有了这些平凡而又非凡的人,我们的事业才变得如此璀璨与辉煌。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感恩是一份美好感情,是一种健康心态,是一种良知,是一种动力。

一位普通的邮差因其平凡但持之以恒的送给人们快乐的工作,而获得了日本政府颁发的国家级奖项――终身成就奖。

终身成就奖在通常的情况下,只授给各界名流、社会精英,授给一个普通的邮差却是破天荒的事。然而,真正的快乐是金钱无法买到的。授予他终身成就奖,皆因他在清苦的工作中,把快乐传递给了人们。

他每天一大早出门,用自行车驮着报刊和邮件,穿梭于大街小巷。在现代社会的日本,很少有人以此为终身职业,因为这差事辛苦且收入微薄。但是,他一干就是25年,且不打算放弃。人们这样评价他说:“凡是接受过他服务的居民都很喜欢他,因为他每天都很快乐,居民从他手中拿到信件的时候,也收到了一分快乐。”

每一个人都应该像这位邮差一样,始终抱着感恩的心,把快乐送给每一个人。作为管理者,你有信赖的上级对你委以重任,有团结的部属为了工作不遗余力,有合作愉快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有那么对真心为你的成就喝彩的人……你的感恩的心,会像邮差一样将快乐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你也一样会赢得周围人的尊敬和信赖。

国际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过这样的话:“我的手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与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人生怀有一种感恩心理,这是值得追求的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我们认可这种追求,但是,对于给我们造成形形色色不幸,带来灾难痛苦的逆境,包括我们的对手和敌人,也要怀有感恩心理。霍金用他的成功告诉我们:逆境让我们学会了刻苦、忍耐、淡泊和宽容,仅从这种负面的角度看问题,将会使我们永远生活在心灵的阴影之中。换一个角度,我们会发现,逆境和敌人原来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感恩,会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就像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与不幸,对生活时时怀一份感恩的心情,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进取的信念。

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有了感恩的心情,我们即使遭受挫折,感觉到我们受到某些不公正的待遇,碰到一些无法逾越的障碍,也不会怨恨失望,更不会自暴自弃。同时我们只有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放开自己的胸怀去宽容待人。

作为管理者除了感恩自己的家人,还要感恩自己的老板、同事和下属,让感恩这种心理动力成为工作的积极推动者。

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谦虚是一种美德,这一点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如此。一个管理者如果拥有这样的优良品格,必然能做出非凡的成就,也更能赢得上级和部属的喜欢和拥戴。管理者虽然身居高位,但要知道,这并不能说明你就在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强,比你的下级强。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管是谁,都有别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长处和优点。因此,你的谦虚是你拉近和下级距离的最好武器。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里,成为了这个所里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听说他俩也就是本科生学历,有啥好聊的呢?”这么想着,他只是朝两人微微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似地跑到对面上厕所去了。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刚才没去打招呼,现在又不好意思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了几步,也迈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了。

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过了一会,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于是也起身往水里跨,心想:“我就不信这本科生学历的人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扑咚”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赶紧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反问道:“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而就掉水里了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其中一位说:“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桩子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不了解情况,怎么也不问一声呢?”

任何人都不喜欢骄傲自大的人,这种人在与他人合作中也不会被大家认可。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在某个方面比其他人强,但你更应该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他人的强项上,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自己的肤浅和无知。因为团队中的任何一位成员,都可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所以你必须保持足够的谦虚。谦虚会让你看到自己的短处,这种压力会促使你在团队中不断地进步。

其实,人和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就像一句谚语中说的那样:“光滑的瓷器来自泥土,一旦破碎就归于泥土。”再高的学历也只代表过去,而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有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而你作为一个团队的带头人,更是要首先具备这个优良的品德。

老子曾经告诫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句话是说,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会超出众人;一个不自夸的人会赢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进步。相反地,老子告诫世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字伐着无功,自夸者不长。”

的确,作为管理者的你谦虚时显得他高大;你朴实和气,上级和下级就愿与你相处,认为你亲可靠;你恭敬顺从,上级的指挥欲得到满足,认为与你配合很默很合得来;你愚笨,同事就愿意帮助你,这种心理状态对你非常有利。相反,你若以高姿态出现,处处高于对方,咄咄逼人,对方心里会感到紧张,做事就没把握了,而且容易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使交往和工作难以继续。

谦虚可以使你永远把自己置于学习的地位,并有助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但是,谦虚决不是通常意义的客套与虚伪,也不是遇到工作时的退缩与推委,更不是所谓的韬光养晦,深藏不露。如果公司需要你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且你也有这样的能力,你必须知难而进,当仁不让,决不能把谦虚作为推卸责任的借口。

机敏圆通,游刃有余

一提到“机敏圆通”,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浅薄轻佻、卖弄小聪明、耍嘴皮子、请客送礼和善于投人所好等。不可否认,“机敏圆通”的确有以上所说的一面,但是,更重要的是看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是抱着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来这么做的,必须要区别对待。比如,作为一个管理者这么做,如果是从工作的角度出发的,那首先他的心理动机就是无可指责的;其次,他这么做既可以很好地领略上级的意图,把握工作的方向,又可以更好地团结下级,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那就是可取的。

职场竞争的异常激烈,使得职业人要想在职场中游刃有余,仅靠自己的个人形象的好坏以及个人工作成绩的优劣,是完全不够的!在注重个人内外兼修的同时,还应该善于经营人际关系,注意为人的口碑,确保自己可以在与同事交往中能够游刃有余。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融入同事的爱好之中。接受、了解同事们的一些感兴和爱好,从中寻找共同话题,通过交流尽快融入团体之中,这对增进工作友谊有很大的帮助。

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要是同事能将自己的隐私信息告诉你,那只能说明同事对你是足够的信任。要是同时在别人嘴中听到了自己的私密被公开后曝光,他肯定认为是被你出卖了。那么你们的关系也就破裂了,也许还会给你带来更大的困扰。因此,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巩固职业友情的基本要求,如果这一点做不好,恐怕没有哪个同事敢和你推心置腹。

闲聊应保持距离。在办公之余,大家相互在一起闲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有些人多半是为了在同事面前炫耀自己的知识面广,其实也不过是皮毛而已。如果遇到打破砂窝问到底提问,对方马上就会露馅了。这样会让喜欢神“侃”的同事难堪;相信以后再闲聊的时候,同事们都会有意无意地避开你的。因此,在闲聊时,不求事事明白,适可而止,这样同事们才会乐意接纳你。

远离搬弄是非。流言是职场中的“软刀子”,搬弄是非,会让单位上的其他同事对你产生一种避之惟恐不及的感觉。要是到了这种地步,相信你在这个单位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因为到那时已经没有同事把你当回事了。

低调处理内部纠纷。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小矛盾或者某个下级的错误,处理时要注意方法,要理性处理摩擦事件,不要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样子。就算你有理,就算你是上级,如果理不饶人的话,他们也会对你产生敬而远之,以后也会时刻提防你的,这样你会失去同事和下级的支持。此外,他还会怀恨在心,你又会多一“敌人”。

切忌随意伸手借钱。不到万不得已,不随意向同事借钱,更不要向下级借钱。如果借了钱,一定要记得及时归还。不要因为个人经济方面的疏忽,使同事和下级对你丧失信任感,从而疏远你。

牢骚怨言要远离嘴边。不少人总是怒气冲天、牢骚满腹,总是逢人就大倒苦水,这样做会让同事和下级感到既然你对目前工作如此不满,为何不跳槽,去另寻高就呢?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情绪。

得意之时莫张扬。得意之时,不要张扬,以免招致一些人的嫉妒,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当失意的时候,不能在公开场合诉说对上级的不满,甚至还牵扯到其他同事和下级,这样,不但会招致上级的厌烦,也会引起下级的怨愤。

照顾好上级的同时,讨好同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讨好上级很重要,讨好同事也很重要,顾上不顾下,会引起同事的排斥、反弹,不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顾下不顾上会引起上级的不满,以致影响加薪、升职。

机敏圆滑是善于人际交往的代名词,虽然人们对它怀有敌意,但那是一种偏见。如果你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你将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驾驭个人情绪,做脾气的主人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尽管可能谁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并不是谁都能在遇到不顺的时候很好地化解问题,许多人更是把发脾气当成发泄。而恰恰是这一点使他错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还会给人留下一个浮躁、懦弱的不好印象。想想看,作为一个管理者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尽快想办法解决问题,弥补损失,而是大光其火,追究下级的责任,甚至将下级骂个狗血喷头,那他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给上级留下推卸责任的印象,给下级留下无能的印象。因此,首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作为一个管理者树立形象的必需。一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管理者,更会赢得他人的信赖。

曾经担任过美国作战部长的斯坦顿,早年做过林肯的战地机要秘书,一天,他气乎乎地告诉林肯,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

林肯听了也很生气,于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他甚至说:“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斯坦顿马上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拿给林肯看,林肯看后高声叫好。但是当斯坦顿把信收好时,林肯问他干什么去,他回答说:“寄出去呀。”林肯大声说:“千万不要胡闹,这信不能寄,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这么处理。你写这封信时,已经解气了,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就把扔掉,再写第二封吧。”

林肯是一个自我约束力很强的人,当他知道别人的批评是真诚的并且有道理时,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

他手下的米德将军就曾因为拖拖拉拉不服从他的命令而贻误了战机,错失了一举歼灭敌对方李将军的大好机会,林肯知道后,气得浑身发抖,对自己的儿子罗伯特喊到:“上帝呀!这是什么意思?他们已经在我们的手边了,只要一伸手,他们就成我们的了;可是我的言语和行动就没能使我的部队动一动,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任何一位将军也能把李将军打败。如果我去那里,我将亲手给他一个耳光!”

就是在这样的情绪支配下,林肯给米德写的信仍保持着高度的克制:“我亲爱的将军,我相信你并不了解李将军逃跑所造成的后果将是多么的严重。他已经落到了我们手里,如果歼灭他,就会立即结束战争,可是这样一来,战争将无限期地拖延下去,你当时怎么会在南岸那么做呢?要说你现在还能再做出更多的成就,那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我现在也根本没这个指望。你的黄金时间一去不复返了,而我也因此感到无比遗憾。”就这样一封信,林肯写好后却一直夹在他的文件夹里,直到去世后才被人们发现。

如果说林肯发出这封信,那他心情是痛快了,然而既然良机已经错失,对米德的责备只能使米德为自己极力辩解,减弱他作为一个指挥官所该发挥的作用,或许还会迫使他辞职也未可知。

要想控制别人,就要先控制好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人总会有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在造成自己困扰的时候,首先要在心理上建立克制的意识,把不满的情绪用积极的思考来转移,反击回去或发泄给别人都有失管理者的领导风度,林肯这种解气的方法堪称一绝。

用微笑去面对陌生环境

谁也不会在一个环境里呆一辈子,必然会面对不熟悉的陌生环境,那么显然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勇敢地去面对。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由于工作的需要,要跟很多陌生的客户和环境打交道,职责所在,必须要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那么如何调整和处理自己面对陌生环境的心理状态,就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常说“微笑是最美的表情”,和陌生人交往,微笑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最好武器。更重要的是,要用一种微笑的心境来面对一切陌生,可以更大程度上减小对陌生的恐惧感,让自己以一种自信平和的心态来处理问题。

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在工作中难免会接触到或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他们会习惯性地板起一张面孔,保护着原本虚弱的尊严,以免受到来自外界的侵犯和伤害。结果,陌生的环境照例还是陌生的,他所担心的“危险”仍然潜伏在他的周围。这样,不是反倒把自己搞得很累、很乏吗?如果我们换一副表情,尝试着用微笑面对,会不会好些呢?

当你面对陌生的工作岗位、陌生的下级,如果你把自己伪装起来,给对方一张严肃的面孔,那么你会发现,你在工作中的障碍会越来越多,很多工作甚至根本就无法展开,你的下级也对你有了天然的抵触,你交代的工作他们不是马上去完成,而是先静观其变。你和下级、上级之间就像有一道无形的墙隔着,互相之间有了提防,那就人为给团队的团结加入了分解剂,而不是黏合剂。但如果你展现的是一张微笑的脸,无形中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你的微笑也会化解他们的抵触情绪,他们也愿意试着了解你,彼此的感情就会有增进的机会和可能。这才是团结的黏合剂,工作也会因此变得顺利起来,你的身旁增加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学会在陌生的环境里微笑,还是一种自尊、自爱、自信的表现。微笑是人类面孔上最动人的一种表情,是社会生活中美好而无声的语言,她来源于心地的善良、宽容和无私,表现的是一种坦荡和大度。微笑是成功者的自信,是失败者的坚强;微笑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也是化敌为友的一剂良方。微笑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爱心和诚心的一种礼赞。

在陌生的环境里学会微笑,你就学会了怎样在陌生人之间架一座友谊之桥,也掌握了一把开启陌生人心扉的金钥匙。

让我们学会在陌生的环境里微笑吧!首先是一种心理的放松和坦然。对待陌生人,我们该多一些真诚和友善。我们根本用不着为那些人伪装,因为我们都只是擦肩而过的人生过客。你的冷面、他的冷面、所有人的冷面,构成了陌生的人际环境,制约着心灵的沟通和交流。而我们学会了微笑,你的笑脸、他的笑脸、所有人的笑脸尽管依旧“陌生”,依旧要擦肩而过,但我们的内心却再不会疲惫和紧张,我们的心里也变得轻松而愉快。人与人之间虽无言但很默契,我们在陌生的环境里感到的不再是陌生与冰冷,而是融洽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