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ouchable韩剧百度云:庞大产值超乎想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23:27:29
庞大产值超乎想象

中国民间有大量非法偷种的罂粟园。它们零星地广泛分布在山区、林区以及人迹罕至的地方。

经世界卫生组织批准,全世界只有六个国家可以合法种植罂粟,中国是其中之一。
罂粟是一种美丽的植物,但从蒴果上提取的汁液,可加工成鸦片、吗啡、海洛因。

吞云吐雾的大清烟民们,用他们那羸弱的臂膀,扛起了大清国“鸦片财政”的重担。

科学证明,罂粟壳有毒,但罂粟的籽不含毒,且益处多多。
你是否吃过中意的烧烤、火锅,感觉特别上瘾?在调料市场就能买到这些神秘配方。

内容摘要:中国民间有大量非法偷种的罂粟园。它们零星地广泛分布在山区、林区以及人迹罕至的地方。甘肃、内蒙古、新疆、云南、四川5省(区)是中国最大、最复杂的罂粟种植地。历年来,地方政法、公安、乡镇、村社联合行动组深入涉毒重点村屯的山头、林缘地带进行实地监控、踏查,对种毒的嫌疑人员盯死看牢。当地公安局负责人表示,通过宣传和搜山踏查较为有效的遏制了非法种植毒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在甘肃农垦集团之外,中国民间还有大量偷偷种植的罂粟。尽管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声称,中国基本不存在罂粟种植和海洛因加工的问题,危害中国的海洛因毒源主要在境外,但事实上它们零星地广泛分布在山区、林区以及人迹罕至的地方。

2011年5月,湖南省宁乡县青山桥镇的一个小山村里出现大片罂粟花,当地派出所确定可疑植物就是罂粟后,便开始了抓捕和铲除行动。很快,3600多株罂粟被铲除。据称,罂粟花的主人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她并不知道私自种植罂粟是违法行为。

时隔不久,湖南当地媒体又披露,祁东县检察院反渎局局长雷有其一行下乡调查,途中发现路边一处庄稼地里竟然种植了大片罂粟。当地派出所民警获知后,马上赶到现场进行铲除。

接连被媒体曝光的罂粟种植地不仅在湖南出现,浙江省温岭市在一处农田查获多株罂粟,种植者为了掩人耳目,还特意在罂粟中间夹杂了许多紫云英草来掩盖。内蒙古满洲里新开河公安边防派出所干警在进行辖区走访时,发现一外来暂住居民在自己的5间蔬菜大棚内种植大片罂粟,并自行熬制鸦片。近一段时间,安徽芜湖一些农民抱有侥幸心理,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在田间地头进行罂粟种植。

每年5、6月,正是罂粟的成熟期,各地警方纷纷上坡入沟排查罂粟种植,尽管大范围种植罂粟已基本绝迹,可目前各地仍有零星种植。

死灰复燃

2009年《世界毒品报告》披露了主要罂粟种植国的罂粟种植量,包括阿富汗和缅甸,但对中国却只字未提。

对广泛分布于民间的罂粟种植,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始终讳莫如深,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杨凤瑞此前表示,中国只在个别的山区、林区等地方有少量的罂粟种植,例如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甘肃的莲花山地区、福建的宁德地区等。但发现以后公安人员都立即组织铲除,防止形成毒源地。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罂粟种植多半发生在境外“金三角”、“金新月”,对于境内罂粟种植,多数人知之甚少。不过,中国境内确实有大面积的罂粟种植,当然一种是合法的,另一种是非法的。

据2006年出版的《中国吸毒调查》披露,中国西部地区人口虽然只占中国总人口的28%,但吸毒人数却占了中国的52%,而且甘肃、内蒙古、新疆、云南、四川5省(区)还是中国最大、最复杂的罂粟种植地。

在甘肃、内蒙古、新疆、云南、四川、山西等省区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情况非常严重。据称,内蒙古非法种植的罂粟面积在高峰期间竟然高达5000亩。甘肃省曾有14个县市被发现非法种植罂粟。

在海拔4000米甘南山区,有山林的地方就种有罂粟。《中国吸毒调查》透露,“这些罂粟种植地点都是秘密的,是谁种植的除了当地人谁也不知道,如果说出去,不管是知情人还是外地人,都会危及到人身安全。”

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的上岔村,据说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大烟村”,罂粟种植在那里是很常见的事。相隔不远的西马坊乡、石家庄乡,罂粟种植也非常盛行,人们称这些地方为“种毒大乡”。这些地方还不是种植毒品严重的地方,附近的岢岚、五寨、神池、保德、河曲、偏关、原平等地都有种植,山西警方在繁峙、代县等地通过飞机航测又发现了新的罂粟种植地。《中国吸毒调查》里是这样描述的:“那里的罂粟漫山遍野,一块地挨着一块地。”

前些年,重庆市巫山县、奉节县等三峡附近的深山里也出现了非法种植的罂粟,并引起中央高层与世人的关注。

奉节县的一份调查报告称,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重庆奉节、巫山等地出现罂粟种植,虽经打击但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仅奉节县种植面积已近千亩,产值数亿元。据称,奉节县81个乡均种有罂粟,甚至蔓延到离县城很近的地方,呈现爆发态势。

在奉节县,起初罂粟种植多在人迹罕至的林场或森林地带。近年来,种毒地点由林场扩展到良田,面积由零星发展到动辄上百亩。《中国吸毒调查》所了解到的14个乡镇,全部种植有罂粟,仅这些乡镇组织铲除的面积,总数即达近800亩。

这份调查报告称,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大巴山区的罂粟种植基本上是“大面积不现,零星种植不断”。有的为了商业目的而非法种植,也有为了治病、观赏。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山区,由于经济贫困,缺医少药,一些农民盲目相信鸦片能治病、镇痛,所以零星、隐秘地套种在庄稼地里。还有的农民种植罂粟用来泡酒喝。还有一些山民连粮食都不种,全家靠种植罂粟生活,一些种植户因此脱贫。

科技扫毒

2010年6月初,一架无人驾驶飞机滑行片刻后飞上北京平谷区石林峡上空,北京警方去年毒品踏查行动首次投入了无人飞机,并配合使用警用直升机,对平谷、房山、延庆、门头沟、密云、怀柔、昌平等区县的山区地带进行空中巡查。

目前,罂粟种植正悄悄向北京转移。北京市公安局禁毒处处长赵文忠表示,与密云、怀柔、延庆等区县接壤的河北部分县市都是公安部查缉毒品原植物种植的重点地区。

无人机升空后,安装在机腹下方的探头开始工作,大面积扫描地表情况。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王均博士介绍,无人飞机的航程约200公里,最高可飞至6000米高空。无人机每次工作时间两小时,每500米拍摄一张照片,照片像素2100万,每张照片可覆盖3平方公里。

“无人机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不依赖机场起降,最大限度地靠近目标物,并充分发挥它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从源头上发现罂粟等毒品植物非法种植活动。”王均说。

但现在,无人机并没有广泛用于寻找并摧毁罂粟非法种植区的行动中。王均表示,北京、上海等城市尚有能力维护无人机的运行成本,而在西部广大地区,一次100万元左右的运营成本太高。

就目前来看,国家禁毒办、公安部禁毒局主要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铲毒行动,以确保非法种植罂粟和土法加工海洛因形不成气候。一些国家还研制出一种以GPS为基础的影像测绘技术,大大提高了罂粟根除行动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据中国测绘宣传中心刘禹杉介绍,影像分析专家们通常根据卫星影像反映出来的光谱和环境情况对潜在的罂粟种植区进行识别。在多谱段影像上,可以根据光谱信号识别罂粟。分析时还要查看周围环境状况,判断其是否适于罂粟生长。他们仔细研究图上的不同区域,并确定需要进一步探测的目标范围。当疑似罂粟种植区在卫星影像上初步定位后,其地理坐标将被提供给航摄小组。

因为这些地方隐藏在山谷中,工作人员通常乘直升机到达目的地上空进行现场观察,确定它们的具体位置。

每次飞行,工作组都要配备两台关键设备:一架高级数码照相机和一个带有外接天线的高精度掌上GPS接收机。起飞之前,先用照相机对GPS显示屏拍一张照片,记录下工作的起始时间和地点,以便两台设备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同步运行。

根据GPS程序设定,拍下第一张照片之后,每隔十秒钟它就会对当前的地理位置进行一次自动记录,汇集起来就成为飞行全程的轨迹。

工作组结束任务返回后,他们把数字影像和GPS跟踪日志从各自的设备下载到笔记本电脑里,使用定位-影像对接软件进行分析。用第一张照片上GPS屏幕显示的时间作为任务开始的时间,专业处理软件在每一张数码照片和相应的定位点之间建立连接,然后把地理坐标、拍摄日期和时间附在照片后面。这样,疑似罂粟种植区同时获得了大量现场画面和精确的GPS定位。

“天目行动”

一旦发现罂粟植株,各地警方将随即派遣警用直升机,搭载相关专家前往这些地区详细侦查,然后将其割断、销毁,最后检验工作完成情况。

从2005年开始,国家禁毒办便开展了“天目行动”,在28个重点县严格落实了禁种铲毒责任制。据了解,“天目—10”行动是由国家禁毒办组织的在全国各地实施的统一行动,通过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检测毒品种植重点区域。

这些罂粟非法种植地通常被警方称为“靶区”。王均曾参与甘南地区的铲毒行动,甘南山区山高林密,近年由于实行封山育林,被列为国家天然林保护区和禁采、禁伐区域,人迹罕至,地形复杂,种植非法毒品原植物十分隐蔽,不易发觉,是种植非法毒品原植物高发区域。

“这使得禁毒工作发现难、监控难、铲除难。”王均细数了“三大困难”,在这些山区,没有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的时候,当地都是发动群众,到乡里、村里去调查,然后公安干警翻山越岭去寻找。

但过去依靠人工发现非法种植罂粟难度很大,而且成本高、危险性大。近年通过“天目行动”,“运用毒品原植物遥感监测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百发百中的精确铲毒。”他说,目前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体系的监控成功率已达80%-90%。非法种植的罂粟在深山任何角落都逃不过“天目”、“人眼”的监测。

从今年6月26日开始,甘肃省文县与甘南州舟曲县、四川省九寨沟县联合行动,开展了两省三县五乡“天目—10”禁种铲毒联合行动。连日来,文县组织政法、公安、白水江林业局、有关乡镇、村社360多名干部组成了“天目—10”行动小组。

据称,行动小组此次兵分三路,深入天池、中寨、石鸡坝等重点涉毒乡镇,深入到易种毒品区域进行拉网式踏查。同时,飞机航测和“天目—10”卫星遥感结合,利用高科技手段及时发现种毒隐患。

参加行动的工作人员身背肩扛望远镜等仪器,攀悬崖、走峭壁,在深山密林中穿梭行进,每天工作达十几个小时,历时半月行程500余公里。

他们采取“分片、分山、分路、分批”的方式,对涉及中寨乡、石鸡坝乡和甘南州的博峪乡及九寨沟县的永和乡、草地乡、郭元乡等县乡交界地带的搜山铲毒死角盲区进行拉网式踏查。特别是对过去罂粟主要种植点的林区、林缘地开展了地毯式、拉网式搜山踏查,做到铲毒除根,以确保踏查过的区域不再出现非法种植问题。

排查期间,行动小组还对林场护林员、上山采山货和种植药材的人员进行了禁毒宣传。各乡镇也在上山的路口悬挂了禁毒标语,发放了禁毒宣传单,他们还与各乡镇、林场签订了责任书。

历年来,地方政法、公安、乡镇、村社联合行动组深入涉毒重点村屯的山头、林缘地带进行实地监控、踏查,对种毒的嫌疑人员盯死看牢。当地公安局负责人表示,通过宣传和搜山踏查有效遏制了非法种植毒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到目前为止,大范围种植罂粟已基本绝迹,但不排除一些地方仍有零星种植。

富民是治毒根本

和云南大片地区接壤的“金三角”一带,曾盛产鸦片等毒品,曾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这片种植罂粟、收获鸦片的土地,如今已是甘蔗满山,四周弥漫着一丝丝蔗汁清冽甘甜的滋味。

7月,此时正值糖厂的榨季,云南边境通道上运甘蔗的车辆不时在崇山峻岭中穿梭,卷起阵阵尘埃。

“替代种植目前是国际公认从根本上解决毒品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开展禁毒国际合作的三大主张之一。”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一名公安人员说,云南省近年开展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工作,并卓有成效。

据该省商务厅公开的资料显示,2005年至2008年,云南省组织替代企业198户,累计投资超过13亿元人民币,开展境外替代项目231个,累计新增境外种植面积达219万亩。另据联合国禁毒署有关资料显示,在包括替代种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传统“金三角”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从1998年的157900公顷降到了2007年的24160公顷,降幅达85%。

云南省力量生物制品公司作为首批从事罂粟替代种植的企业,公司除在老挝以北原罂粟种植区发展橡胶、木薯等经济作物近30万亩外,还投资2.1亿元人民币,在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建成了日处理甘蔗2500吨的色勒糖厂,甘蔗种植面积达51000亩,当地约1.5万原烟农参与甘蔗种植。

2010年榨季,老挝蔗区创种蔗15年以来付蔗款金额最高。据统计,种植甘蔗使老挝蔗农产均收入达6800元,人均收入达1700元。如今,成片的蔗林替代了罂粟,曾经的烟农变为蔗农,种植甘蔗开创出了一条致富路。

“目前铲除罂粟种植的工作只是治标不治本。”云南省一位多年参与禁毒的工作人员说,种植罂粟只不过是“罂粟经济”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其上游产业的种子提供、土地供应,下游产业的罂粟销售、毒品加工等环节如果没有被彻底切断,罂粟种植现象势必产生反弹。他认为,当前不能指望运动式的严打来铲除罂粟,而应立足于农村基层建设、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现在,罂粟药用化正成为打击非法毒品交易的一个乐观计划。这个项目计划从农民那里购买到那些成熟的罂粟,然后制成为止痛药等药剂以满足第三世界国家的需求。

这项计划目前正被国际组织者倡议在阿富汗实施。在那里,每一个村落都将会有一个工厂对罂粟进行加工和提炼,但接下来被加工过的吗啡会转送到喀布尔进行再次测试,包于胶囊和根据国际标准进行包装止痛药。紧接着,它们将被运于各个新兴国家进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