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shore technology:潘岳文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10:26

潘岳文集

< 鍛練武術定要練功 >
余習武始於內家拳中的八卦掌、太極拳與形意拳,歷經十載,本以為只要把這三門武學好好地勤加練習,就能練就一身好功夫,但事實上確不儘然。套路講究對招時的拆解,但真正遇到狀況時,對方是個靈活個體,絕不會依既定招式出手起腳,攸關性命的競技,勝敗僅在一瞬間,絕非表演可比擬或重來。試想如若來者不善,您會任其招呼不做任何反射動作而挨打嗎?是以套路練得再熟,只能俐落不能深厚,拼的還是體力與蠻力.經多年的探討,潛心專研拳譜、手記、武術特長等,甚而造訪武術發源地,想要找到鍛鏈功法的下手處,但看到的大多是文字上的成果敍述,如牆上掛畫,觸手驚彈,然而,這些功夫是如何練出來的,確無解答。

餘揣思,既然外尋不著即向內求,於是回歸本源,從人的本能開始探討,試著從自身的人體架構著手試煉,先調整三盤體用之著力點,並凝聚足下的力量,這才發現部份拳譜解義,有似是而非的字解,有違自然人體架構原理。但功夫不能靠一個人空想,要落實試煉成效,必須要有對手回應力道與向量的可塑性,及人體自然產生的抗拒性。於是在與弟子教學相長的互動過程中,餘吸收了對陣時人體自然反射動作的虛實變化,不斷反覆調整人體架構的因應角度,研發出一套能有效鍛鏈基底功法的『開元先天勁』功法下手訣竅。
『先天』者,乃【破除前人以後天丹田為發力點的理論】,回歸到以肩胛、脊背、腰臗、膝腿、足掌等先天部位為體用的技巧,不但增長力臂且少力即能發出極大威勢,極符合人體自然生理架構。先天功勁的正確發揮,不靠丹田,不是氣功,更非神秘之學,凡依此方式鍛鏈者,必能達到相同功勁成果,極具力學及科學原理,符合人體自然法則,不靠外力設備強制鍛鏈肋肌骨骼,是非常細緻而合理的下手功法。習練武術定要練功,無功底套路多是花絮,具備功底後再學套路,便能如虎添翼,若能進一步將功法融入自身神經反射系統,遇外境時,即能適時反應而遊刃有餘,已無刻意的招式動作。余之弟子一律先習功法,套路則於功法有實質體會,奠定基礎後,再擇一鍛練之。

< 開元先天勁的本質 >
  勁與力不同,若要在文字上申論則幅員廣闊,若能落實成為自身體悟則較為具體。力,大多是骨骼肌肉上的表現;勁,較力為迅捷,附有精神力意識力的鼓舞作用;而『開元先天勁』則在勁的基礎上提升另一層境界。拳法的演變皆是因人而定的,多是在訓練過程中,對人體所能發揮的能力有所體悟後,漸次創編而成。而功勁則是根基於人體本能,能久練醇陳,愈益精純,是習練武術應具備的根基。鍛鏈『開元先天勁』功法,需先調整人體架構,做適切的卡位訓練,使人體透通能一以貫之,再由足掌藉地面作用發勁,貫穿人體到達與對手的觸點,甚至穿透對方的領域。鍛鏈之初時,勁力會在某些關卡折損消減,無法完全發揮,這需透過不同方向的功法鍛鏈,不斷地將架構撐拔松放,使之柔韌,再漸次沈澱至足底,將支點往下移可使重心穩實,藉由少許作用力即能瞬間爆發強勁。功法鍛鏈地愈扎實,觸手驚彈的爆發力會愈迅捷,隨時隨地皆可任運而發,不受套路招式的束縛。拳法套路能增加應變上的靈巧度,但與功勁無必然的關係,故並非只有內家拳法才能練出功勁,只要是能鍛鏈功勁的皆是好方法,樁功鍛鏈就是其中一種方式。但鍛鏈樁功時,必須要有正確的下手方法,若只模仿外形並不能讓自己得到練就功勁的成果,重要的是,要找到可以下手的功勁練法,並能依序鍛鏈才能有所成就。整個練功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若能將功勁實質地練就在身,則任何附加鍛鏈的拳法,皆較能輕易上手而任運自如。功勁是根,拳法是變化上的枝葉,根基愈穩固,枝葉的變化亦能愈寬廣。故應先穩固功勁基礎,培養觸手驚彈,沾實即吐的實力,能真實地成就整勁功力後,再選擇與自己較相應的拳法學習,就能事半功倍地盡情發揮。

< 開元先天勁的功法 >
  『開元先天勁』功法的鍛鏈,是由人體架構著手。要抗衡對方的力,單靠肌筋的力量,仍是薄弱且較易受傷的,重要的是人體架構的卡位技巧。如同蓋房子的機具,要撐起大型建材,靠的是機械結構的相互卡位元而非單一力臂的支撐。但人體架構要如何支撐,如何吸收對方的力,並反向將對方擊發出去,這是需要高度技巧的。人體是極富彈性的基體,彈性的來源是筋肌,但支撐筋肌的確是骨架,骨架不固,筋肌之力無以充分發揮。鍛鏈人體架構的第一個密訣就在足掌與地面接觸的點上,這個點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轉捩點,而整個身軀的通透架構,確是能讓勁力貫通收發的第二密訣。然此時的發勁只是單向力的發揮,若要將功勁靈活運用,則需再鍛鏈多向量的功勁技巧。多向量指的是上下左右前後四正四隅方向及其勁道大小。單向力通常較易習練,一旦動態運作,則變化極為複雜,非任何定式拳法所能因應,故習練時,需倍加勤勵用心。能任運發勁後,如若經常以勁相抵亦非良策,習練武學並非用來刻意攻擊或傷人,而是以化解對方敵勢防身為主,若對方著實敵意方殷,再加以抵禦反擊。然要能輕巧地化除對方的力,這比承接對方的力更艱難,此需進一步鍛鏈聽勁的能力,聽取對方的力道、方向與敵意,且要准,要能占先機,所以極為細緻。聽勁,並非用手臂、手掌或上半身的接觸點來聽,而是直接用足掌的轉捩點來聽,此種鍛鏈法的穩固性與敏感度極高。要能應用此技巧,需先能練就出全身整勁,才能一體通透應變,習武者絕不可輕忽對手的能力,這樣才能不斷有所進步。『開元先天勁』的下手功法,有上、中、下盤的築基功法,以及鍛鏈身法、手法、步法的力練功法;而初階功法,則以【擎天手】為主,另有【猿擎】【鶴縱】【虎踐】【鷹啄】【熊靠】等五形勁法;進階功法,有【龍騰功法】、【虎躍功法】、【猿攀功法】、【獅搖功法】、【熊蹲功法】、【蛇盤功法】、【陰陽乾坤兩儀手法】及【開合吞吐功法】,並訓練自然反射機能及應手訣要技法中的【皮骨分離法】,使勁法與人體本能充分結合,任運自然後,可再進一步地鍛鏈【六合錯縱離心力】的【無極】功法。

< 鍛鏈全身整勁 >
  『開元先天勁』功法,調整人體架構主要的目的,是在訓練人體的『圓整勁』,『以圓為體,以整為用』。要鍛鏈圓整勁就要透過『找勁、引勁、試勁、化勁』的訓練過程。『找勁』,是在站樁功過程中,藉由調整人體架構的方式,找出勁源所在,這不是在理論上鑽研假設是在那一點上,而是透過實質鍛鏈,找出可供運用的運作方式,故需結合力學原理,把自身架構延展開來,形成整體透通的力臂,而將支點放在足掌下。二個足掌有點與面的的作用力,作用後的合力必須透由兩腿架構向上撐拔,逐一跨越腰髖、脊背、肩胛、肘腕的轉捩點,由觸點爆發出去。這整個過程,都需要習練者,透由『找勁』的鍛鏈,找出勁源與人體架構間的互動關係,尤其是轉捩點所造成的勁力散佚或阻礙,必須逐一克服調整,直到勁力能於體內通行無阻為止。但要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練對了,還是練錯了,這就要透過『引勁』的引導。
  『引勁』,是將勁力從勁源處引出,很通順地到達觸點。如同打開牆邊的電燈開關,一通電,電燈就會亮一般。『引勁』,藉由引發過程中,通透性所表現的優劣程度,可進一步協助人體架構的調整,尤其是對找出滯礙關卡,有極大的幫助。此時,最好是有一個已會發勁的對手一起鍛鏈,較能察覺所引的勁的優劣層次,如師長的親自喂勁引導,在互動過程中,對人體架構變化的體會與感受會較深刻,調整功效也會較佳。『勁』被引發後,還只是初步的單向勁力,必須再透過『試勁』來鍛鏈多向量的勁道,訓練對勁源的掌控與運籌帷幄。
  『試勁』,是在驗證『整勁』的效益,勁整不整,一試便知,無需理論或言語上的吹噓。就單向力而言,『試勁』可訓練向上、向下、向前的勁道,這是最基本的勁力發揮。在能充分掌控單向力後,才能繼續鍛鏈左右四隅等,側向的引勁與發勁技巧。『試勁』是驗證功法極重要的過程,這也是最易被一般習武者所輕忽的一環,所習練的武術,能否實際派上用場,一經試煉便能披露無遺。要落實武學功勁基礎,就需要不斷的試煉,且需有對手合練,才能精益求精,避免原地踏步。余經常與弟子相互試煉,由於每個弟子的體性專長皆不相同,餘藉由心得分享擷長補短,使餘之功法愈益深厚靈動,而弟子們亦能即時學習,這些教學相長的成果,是極為珍貴的經驗累積,功法要進步,最捷要的途徑就是試煉。
  『化勁』,是指藉由與地面的作用力,來化除對方的力道,使對手瞬間失去著力點,使不上力。此處的重點是藉由地面的力來化勁,而非在身上化力。靠身體化力是很危險的,一般人常會輕忽對方的能力,以為轉個腰,擰個身就能帶動對方力道的偏移,或減除對方的力道,萬一對方中途變式,除非能搶得先機,否則對方的力一旦貫入體內,會造成身體極大的承載負荷,甚或受傷。習武最基本的是,要能防禦自身的安全,理論上無論身體多麼壯碩,都不應直接以身體來頂力、撐力,但實質上要如何才能做到呢?『化勁』用到就是足掌與地面的接觸點。一旦整勁完備,身體透通後,體內就像一條通行無阻的高速公路,勁道可在透通空間內迅速串流,於是,當余手與對方觸及後,即可將對方的力引導到足下,透由足掌與地面的觸點運作,一則可將對方的作用力,順勢擠壓地面產生反作用力回擊,反向爆發勁道擊發對手,或是運用足掌震彈的迀回掌控技法,任運地使對方頓失重心或化除對方的力,此端視對方的敵意而定。『化勁』需要較高的技巧,先決條件是整勁功法要完備,能充分掌控架構的透通性,與足掌的帷幄技巧。
  勁的爆發是極為迅捷而威猛的,若直接在身體觸發會震盪內臟,猶如被車撞擊一般,傷害性極大,故在整個試煉的過程中,多是藉由師長或師兄弟的喂勁,在雙手觸點上練習,並未實際將勁爆發在身上,此方式較安全,且較可放心地摹擬各向量的發勁方法。相互練習是以相互產生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來鍛鏈發勁時的實體感受,磨練發勁技巧的精確性與敏銳度。然實際與他人對陣時,對方不一定會與你搭手或產生作用力讓你順勢作功,是以,欲追求更上乘的功法,就要鍛鏈出,即使對手不賦予任何作用力的情況下,你也能自我作功爆發勁源。這種自體作功的勁力爆發,是利用身體的曲張壓縮及足掌與地面的作用力來鍛鏈的。自體作功時,勁源由足掌向體外圓撐,形成一股張力,如同球體向外膨脹擴張,亦或一杯將溢滿的水其最上層緊繃的水張力一般,使身體每個觸點都能發勁。此種自足掌圓撐而起,能任運擴展質量與厚度的先天勁,不但可將任何碰觸到我們身體的觸及物或人瞬間擊發彈出,亦可隨時採取主動攻勢。故不論對方是否賦予作用力,這股強大威猛有如山洪爆發、驚濤駭浪的勁道,皆能將對手震擊而出。上乘功法,是功法步步進階的另一個境界,足見人體潛能機制的無可限量,等待逐一被開發。

< 開發人體潛能 >
  『開元先天勁』功法,奠定功勁基礎,根源於【人體架構】與【足掌】的運作原理,主要就是從人體潛能的開發著手,避開藉由外在器械強制鍛鏈筋肌骨骼的後遺症。人體生理架構極為奧妙,骨架的承載力、筋肌的彈性與脊骨的伸展性,都非其他器械可比擬或取代,直接從人體架構下手訓練,掌握其力學與科學原理,所能發揮的潛力,著實令人驚歎不已。『開元先天勁』針對潛能的開發似無窮盡,多用一分心思深切體悟,不但能增益功力,對心胸的開拓、視野的拓展及智慧的增長,亦有極大的助益,這是無形的附加價值。
『開元先天勁』功法在每個鍛鏈階段,無論是奠基功法、初階功法或進階功法,其目的都是在啟發本能反應,是種鍛練過程,一旦練就,就應該要放掉,接受進階功法的調試,所謂「有舍才有得」,虛懷若谷才能不斷融會領納武學智慧的心得結晶,任何樁功功法是用來協助我們鍛鏈功力,並非拿來束縛身體。如同乘船渡河,過河就不要再負船行旅。追求武學,要一次次設定更高的目標,向自我潛能挑戰,說理講學都不如親身試煉,唯有親試煉,才能印證勁法的奧妙。以此與武學愛好者共勉之。


                  二00三年元月九日 潘岳於臺北耕武樓

[潘岳先生簡介]
  潘岳先生,臺北市人,生於一九四六年,武學宗脈承繼「台始易宗」張峻峰先生體系之八卦掌、形意拳、太極拳,與天津「程派高式八卦掌」劉鳳彩先生體系的八卦掌,為「程派高式八卦掌」藝,在「台」傳人,為追求傳統內家拳學宗脈體系,曾遠赴大陸行旅河北、山西、新疆、黑龍江十數省,尋師訪友,蒐集八卦掌、形意拳及太極拳等武學名家史料,交流切磋,增益見聞,啟迪後學。
  一九九三年,應聘為新疆太極拳協會技術高級顧問。一九九五年,受聘為臺灣國立體育學院國術研究中心指導委員。一九九六年,受聘為山西形意拳布學寛研究會特邀研究員。一九九七年及一九九八年,分別應聘為中華民國國術總會第七屆及第八屆,國家A級教練講習內家拳講師。
  歷年來,專研先天勁法,體悟拳學奧義,激發人體先天本元潛能,研發出調整『人體架構』與『足掌』鍛鏈的「開元先天勁」下手及進階功法。並以球體運動原理,開發出『以圓為體,以整為用』的『六合錯縱離心力』發勁功法,不僅獨樹一格,且不斷精益求精,突破武學既有範疇。為武學境界開創出,有別於一般拳法套路的功勁領域。著有「縱橫內家武學」、「突破拳學奧秘」與「開元先天勁拳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