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op by什么性质:高价大米的钱被谁赚去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49:11
卖到199元1斤的黑龙江五常大米,水稻收购价每斤最高只有2元
高价大米的钱被谁赚去了?
□据 新华网

五常市一种“特供礼品米” (新华社发)
核心提示
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市大米迎来好光景,大米价格节节攀升,最贵的每斤甚至卖到了199元。五常市的许多稻农却感受不到喜悦,因为他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水稻,卖给当地的加工企业每斤均价不到2元。农民“汗珠子掉地摔八瓣”种出的优质水稻,缘何只赚这点钱?
产业链“失衡”:稻农与企业获利相差悬殊
记者在五常市当地走访发现,中等包装的大米,四五十元1斤的比比皆是。精包装每斤大都超过百元,一种抗氧化有机米更是卖出了每斤199元的天价。
与大米高企的售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稻农的有机水稻收购价格并不高。2010年上市的有机稻仅为每斤1.90元左右。
五常米的产地在民乐乡,该乡稻农张宏雷算账说:种20亩有机稻的总成本超过2.2万元,总产2.5万斤,按高价每斤2元出售,共收入5万元。去掉种植成本,一家人忙活一年种这么多粮食也赚不到3万元。
钱被谁赚去了?稻农反映,许多加工企业低价把水稻收去,“一扒皮”就卖10元甚至几十元1斤。按水稻出米率60%计算,如果企业大米每斤卖50元的话,水稻价格应该是每斤30元。可是企业收购价平均还不足2元,去掉企业加工费、包装费,也有10倍利润。
大米加工成本到底是多少钱?记者采访时,一些企业均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介绍情况。一名企业经营总监无意中透露,除了水稻收购价,还有收储、烘干、水电、设备折旧以及销售等费用,这些加工、流通成本每吨在150元至200元。据此推算每斤大米的加工成本仅为0.20元左右。
卖不上价:订单反成束缚“枷锁”
由于五常市水稻质量好,一些国内外知名米业巨头纷纷在此设厂,不仅国内上市公司北大荒、中粮集团、东方集团等企业在五常市盘踞一方,就连外资企业益海粮油也早早地来到五常市安营扎寨。
按常理,200多家加工企业在此争夺稻源,稻农应该待价而沽,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水稻根本卖不上价。稻农反映:一些企业签了订单不履约,不按订单上的价格收稻,订单反而成为企业单方面约束稻农的工具。
安家乡双喜村稻农老李说,他去年和一家公司签了订单,公司承诺如果买其公司的稻种,再把水稻卖给该公司,水稻价格就比市场价每斤高7分钱。秋收时公司却不收粮,稻农用车把粮都送到公司了也不让卸,多家公司联起手来“憋稻”,农民哪能卖上高价?
民乐乡一位妇女说,与她家签订单的公司本来承诺收了稻就按高于市场价的标准付款,却迟迟不付款,直到2011年11月底才通知她家水稻价格,结果每斤稻比市场价还低1角钱。
记者采访发现,不仅五常市一些企业不履行订单,一些订单里的内容也类似于“霸王条款”。在一家企业的水稻购销协议上明确写着“水分不得超过16%”、“水稻保底价每斤1.80元”、“乙方向甲方交纳保证金每垧1000元”等内容。
部分稻农反映,多数企业不是用高价格和守信用来拴住农民,而是用“非常手段”来控制住稻农与其续约。民乐乡稻农老张说,他家2010年跟一家企业签了订单,在卖完稻结账时,按每亩地100元钱的标准扣了他家的稻款;如果2011年不跟这家企业续约,被扣的稻款就别想要回来了,老张无奈就又续了约。
米业“奢侈品”:要让农民分享高收益
记者了解到,五常市水稻产业基本是订单农业,订单水稻占90%以上。起初是为了稳定米源,让农民卖粮不愁,然而,实际运行中,一些粮企却把市场风险推给农民,在订单中“做手脚”,有关部门也没有为农民争取更多权益,致使当地的粮食根本卖不上高价。被不断推高的产业附加值,却大部分进了加工企业以及相关人员的腰包。
与此同时,企业之间也在形成联合体以控制水稻市场。五常市一位副乡长透露,五常市年产25亿斤水稻,如果1斤水稻能为稻农多争取1角钱的话,每年就可为稻农增收2.5亿元。但有谁愿意去做呢?
五常市农业局副局长秦利明说,五常市的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得很超前。五常市稻农手中的水稻,也应该卖到每斤5块钱,但实际上相差甚远。
如何让农民分享米产业的高附加值?地方政府官员该有何作为?记者几次联系五常市市委、市政府有关主要领导,他们在电话里均表示很忙,没时间谈这件事。
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会长陆学艺认为,五常市大米产业发展的问题在当前具有代表性。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发展需要地方领导在农企利益协调机制的建设、管理上不能缺位,要把富民产业落到实处;同时要解决农产品流通环节混乱、一些黑心商家趁机牟取暴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