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spalding&bros:向爱迪生学习五种创新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2:00:07
《快乐脑》:学习爱迪生的五种创新思考法
英文名:
Innovation Like Edison:
The Five-Step System for Breakthrough Business Success
作者:迈可.J.盖尔伯,莎拉.米勒.卡蒂考特
原文作者:Michael J. Gelb,Sarah Miller Caldicott
译者:刘复苓
将潜力化为成就
乐观加速为成功
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爱迪生也说,我一生从未工作过,都是在玩乐。
个人要成功,就得学会以积极的方式来思考!
向爱迪生借热情、学创意,开展你的快乐脑!
爱迪生出生以前,蜡烛和煤油灯是照明的唯一来源。
他发明了电灯,瞬息之间,世界大放光明。
此后,爱迪生发明不断,一生中申请了1093件专利。
外界视爱迪生为天才,他本人对天才的定义却有所不同。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即使是那1%的灵感,也不是凭空出现。
爱迪生认为自己一生都在「玩」,不曾工作过;他发明白热灯泡、全世界第一部留声机、研发的真空管电子学影响广播、雷达与电视、发明电影,创立奇异电气、洋基球场。本书深入研究爱迪生之所以能成就非凡的原因,他热情、乐观,将创意转为事实,带领个人与组织迈向创新之路。
爱迪生的五大创新法则:
问题解决导向
万花筒思考术
全方位处理
集众人之智
创造附加价值
个人要成功,获得成就感,就得学会如何让自己成为创新者,以正面的方式来思考;进而带动企业成功、企业创新。阅读这本令人惊异的书,会感到脑中灯泡乍亮,让你以全新的角度看清自己、你的世界和你的机会。
作者简介
迈可.J.盖尔伯 Michael J. Gelb
迈可.J.盖尔伯是将天才思维运用在个人与组织发展方面的权威。他在创意思考、快速学习和创新领导力上,都是先锋斗士。他写过十本书,包括国际畅销书《怎样拥有达文西的7种天才》(How to Think Like Leonardo da Vinci)。他的客户包括杜邦(DuPont)、奇异电器、默克药厂、微软和耐吉等知名企业。他目前住在圣大非。www.michaelgelb.com
莎拉.米勒.卡蒂考特 Sarah Miller Caldicott
莎拉.米勒.卡蒂考特是爱迪生的曾外甥女,她是达特茅斯阿莫斯塔克商学院企管硕士,是拥有二十年经验的行销老手,在百事可乐、拜耳和联合利华服务期间,带头发展国内外创新。莎拉目前领导她自己的创新与行销顾问事业,客户包括DHL全球快递、考克斯企业(Cox Enterprise)和朗讯(Lucent)等知名公司。她目前住在芝加哥。www.sarahcaldicott.com
译者简介:刘复苓,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新闻暨大众传播研究所硕士。曾任公关公司专案经理与报社记者,现为专职译者。译作甚丰,包括《公平赛局》、《丰田创意学》、《问对问题,钱就留进来》、《设计人的第一本行销书》、《手绘人生I》和《手绘人生II》等四十余本,曾获经济部金书奖与政大科管百大Top 10等殊荣。
名人推荐
各界书评
盖尔伯和卡蒂考特指引你应用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创新认知力」,证明爱迪生有系统性的创新做法经得起时间考验。若想要将创意构想换成白花花的钞票,就一定要拥有本书!
──达特茅斯阿莫斯塔克学院、厄尔.C.道姆(Earl Cl Daum)讲座教授维杰.高文达拉简(Vijay Govindarajan)博士,同时也是《策略性创新的致胜关键》(Ten Rules for Strategic Innovators)作者
这本令人振奋的着作道出爱迪生改变世界的创新背后、有什麽样的超凡精力和创造力量。《快乐脑》不仅详细描述了爱迪生的非凡天赋,还教导我们如何立刻探索自己惊人的潜力。
──东尼.博赞(Tony Buzan),《心智图圣经》(The Mind Map Book)作者
一段进入汤玛斯.爱迪生心灵的美好旅程。盖尔伯和卡蒂考特告诉我们如何应用爱迪生最佳实例来丰富我们现在的生活,这是一本创造超值的好书。
──迪拉诺.路易斯,大西洋贝尔公司(Bell Atlantic/DC)前执行长、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前总裁、前美国大使
阅读这本令人惊异的书,会感到脑中灯泡乍亮,让你以全新的角度看清自己、你的世界和你的机会。你将了解「门洛帕克巫师」的成功秘诀,从中获得庞大喜悦、成长和益处。
──罗那德.葛罗斯(Ronald Gross),哥伦比亚大学创新研究班联合主任
《快乐脑》完全掌握今日创新所需的启发──汗水──和最佳范例。本书提供循序渐进的蓝图,让你学会如何将这种重要思考融入你的生活和事业。
──彼得.H.戴门狄斯(Peter H. Diamandis)博士,X大奖基金会(X Prize Foundation)董事长兼创立人
在目前全球竞争的环境下,创新是个人和企业成功之钥。本书是企业和创新领袖必读。
──苏林德.库玛尔(Surinder Kumar),企管博士,箭牌公司(Wm. Wrigley Jr. Company)创新长
任何产业中的领导者、经理人和员工不但都能从本书学到企业创新,还能获得实用执行说明。凡是在企业或政府部门工作的人,都应该阅读本书。
──詹姆斯.G.克劳森(James G. Clawson),维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教授
非常具有可读性,可且充满可立即应用的实用智慧。如果你以为你对于爱迪生及创新流程已经非常了解,这本书会让你惊奇、爱不释手。
──拉吉.西索狄亚(Raj Sisodia)、班特立学院(Bentley College)行销学教授,《企业竞争优势--三强鼎立的市场新局面》(The Rule of Three )作者
目录
推荐序   克提斯.R.卡尔森博士
推荐序
Part 1 改变世界的美国创新大师
Chapter 1 前言:把灯打开
Chapter 2 梦想的本质:汤玛斯.爱迪生的一生 (1847-1931)
Part 2 爱迪生的五大创新专长
Chapter 3 专长一──解决方案思维倾向
Chapter 4 专长二──万花筒思考
Chapter 5 专长三──全方位付出
Chapter 6 专长四──智囊合作
Chapter 7 专长五──创造超值
Part 3 扩大创新认知力
Chapter 8 爱迪生在二十一世纪的传承
Chapter 9 爱迪生创新认知力蓝图

推荐序
创新是可以研究和改善的一门修链
克提斯.卡尔森(Curtis R. Carlson)博士
汤玛斯.爱迪生常被视为终极发明家。毕竟,他发明了电灯泡、留声机、电影和其他难以尽数的东西。也有很多人把他想成是每天埋首于实验室的「寂寞天才」,对世界的贡献只有他惊人的发明。我们能从这样一位一百年前的人物身上,学到些什麽呢?
《快乐脑》证明世人对爱迪生的陈腐看法是错误的。本书显示我们能向他学习的事物多不胜数。盖尔伯和卡蒂考特证明,爱迪生在创新、企业家精神和个人成功上,都是激励人心的典范。进入高度竞争的全球经济后,他的榜样更足为今日之师。
历史上有许多伟大发明家,但只有爱迪生能接连推出改变世界的产品与服务、称霸一个又一个的新市场。有一点是确定的:这样辉煌的成就绝非意外产生。和竞争对手比起来,爱迪生以更有生产力的方式来工作。本书以简单、直接的方式来介绍爱迪生的创新做法,让我们明白能如何从他的构想中受惠。
创新是创造新顾客价值,并在市场推出。它不单单是发明、创造力或团队合作。在新产品或服务送到顾客手上之前,都只是个可能不错的构想、称不上创新。为了维持下去,它还必须为生产公司提供足够利益。爱迪生是创新者。没错,他发明,但这只是他为顾客创造超凡价值过程中的一部分。
爱迪生对于成功创新的热情,驱使他研究与发明提高成功机会的流程──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创新最佳范例」。举例来说,爱迪生率先在单一企业中,集结能够创造众多新产品和服务的资源,发明了现代研究实验室,这是史上最重要的创新之一。
爱迪生的创新做法非常完备。他渴望解决市场上的重大需求。他筹组多专业团队来发展新产品,创立制造公司来生产这些产品,并发展新商业模式来销售它们。这种种特质,已经不「单是」一位发明家能够兼具的。它们是严守纪律的创新者才会拥有的特质。因此,无论我们是企业执行长、社会新鲜人,或喜欢在空闲时间将构想化为产品的人,都可以应用爱迪生的创新最佳范例。
《快乐脑》介绍爱迪生的生平、他伟大的成就,以及那些启发他以及与他一起竞争的人。爱迪生和所有伟人一样,也会犯错。他曾多次违反自己的创新最佳范例。最声名狼藉的,是他力挺直流电、拒绝接受交流电的好处,并在圆盘唱片上市后,还固执地使用圆筒唱片。这些事件显示,即使你是爱迪生,也一定要坚守创新的基本面。
《快乐脑》追踪爱迪生发展和使用创新最佳范例的脚步。例如,在他进入新领域之前,一定会先仔细做好功课。他阅读手边所有资料,并确保能够展望通往成功的实际道路。毕竟,灯泡只是整个电力系统的一部分而已。要在市场创下成功,还必须有效发展出发电机、插座、绝缘体、电表和几百种零件。盖尔伯和卡蒂考特将爱迪生的做法加以整理,提出「创新认知力」的概念。它不但能测试你的创新程度,也能提供架构、让你随时增加新创新技巧。
2006 年,我和同事威廉.威墨特(William W. Wilmot)合写了一本书:《创新五法则》(Innovation: The Five Disciplines for Creating What Customers Want)。我们提出的五大法则,来自于产业龙头的创新流程,以及像爱迪生这样的创新大师所提供的典范。
我们撰写这本书的目的之一,是阐明创新是一门可以研究和改善的修链。另外,书中还提供成功的基本要素。奇怪的是,很多人误认为「修链」(discipline)和「创新」(innovation)彼此冲突。当然,这种状况不无可能。但是,就像爱迪生一样,当你拥有适当技巧并经过足够练习,你其实可以释放自己的创造力、大幅提升创新能力。若没有这些技巧和练习,你成功的机会便骤降到低点。盖尔伯和卡蒂考特写了一本实用指南,告诉你如何将这些创新最佳范例应用在贵公司。
我们在史丹佛研究中心有位同事,道格拉斯.安杰巴特(Douglas Engelbart),他发明了鼠标、视窗、超文件等许多重要的个人电脑应用,他语带机锋地说:「我们的成就越佳,创造更佳成就的机会就越佳。」爱迪生就是如此。他不断创造更佳成就。你也可以创造更佳成就。《快乐脑》会帮助你办到。
克提斯.卡尔森(Curtis R. Carlson)博士
史丹佛研究中心总裁兼执行长  加州,门洛帕克
推荐序
悸动心扉的渴望
李仁芳(台湾美学经济创言人,政治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他建立了奇异电器公司,他的波特兰水泥公司生产的水泥建造了洋基球场,他还在1880年创办了世界知名的《科学》(Science)期刊。
虽然常穿着溅满化学药品的工作服,双手肮脏、头发散乱、外表邋遢──他的双眼却永远燃烧着发明的热情。
他向往一个新世界,然后他把它创造出来。
他当然不只是「创意总监」。
他是「发觉大自然奥秘,为人类创造福祉」,让创新事情发生(Make Things Happen)的执行长兼科技长。
我一生从没做过一天工作,全都在玩乐嬉戏
他从内心激励自己,听从内心深处追求知识的渴望,在游戏中(他老说:「我一生从没做过一天工作,全都在玩乐嬉戏。」他每天在实验室、工厂与公司中「游戏」,一天睡眠不到五、六小时)他「出其不意地让大自然泄漏秘密」,「追猎」新知识。并从这里出发,发明创新产品与服务来改善人群的生活品质。
他说:「我想不出更好的方式能在短暂的人生中有所回馈。」
他教导我们「灵魂的自由是创新之母。」
心灵的自由与情感的韧性是支撑创造的最大动力。发现大自然奥秘「悸动心扉的渴望」,是创新追猎者面对困境沮丧时得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来源。
渴望是所有成就的起始点,不是希望,也不是愿望;而是一种超越一切、渴望新知、悸动心扉的热烈渴望。
在他七十六岁时,当上美国总统的凯文.柯立芝,非常推崇他这种情感韧性:「世界上没有任何事务可以取代坚持不懈。才能不行;不成功的人多半具有才能。天才也不行;不得志的天才并不少见。」
我们凡夫俗子很自然地会好奇,他这种无与伦比,无坚不催的情绪韧性的来源。
不得志的天才并不少见
他和达文西、爱因斯坦一样,很不适应正规学校生活。
他不是「听觉学习者」,对学校运用的「听觉资讯」感受非常迟钝,因此被学校老师判定为大脑「残障」。
他不喜欢聆听,常穷追猛打地对老师讲课内容不断提问题。
其实他是强烈的视觉 / 触觉学习者。他喜欢在心版上描绘事物(老师可能会说他在做白日梦)。他热切地想要动手探索周遭的世界(老师却说他不能像其他小孩乖乖坐在教室里)。
他的信心与韧性的重要来源,是母亲对他全无条件、全无保留的信任。
创造的事业犹如一程又一程,在陌生未有海图的海域中探索前航,「追猎」蕴藏知识宝藏的金银岛。
一路上的暗礁挫折多如牛毛,没有探索的内在热情与情绪韧度,很快就会中途放弃。虽然老师放弃,母亲却坚持让他离开学校,自己在家教他读好书,进入伟大的文学世界。他成年后非常感谢母亲这项早年的训练,对他情操教育的熟成贡献至大。
母亲对儿子的信心,是激发他日后伟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他说:「她一直真心地相信我……让我觉得我必须为她好好活着,不让她失望。」
很多人知晓他的科技发明成就,但很少人明白他相当水准的人文素养。他熟习莎士比亚,常引莎剧名句为自己的发明事业困顿期打气;他喜欢读爱德华.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以及大卫.休姆的《英国史》。人文领域的广博阅读,让他年轻时就了解到,神圣的境界可以透过理性探究自然世界的力量、透过科学来达成与理解。
成功的必胜方法就是再试一次
你我平凡人至少可以从他身上学习三件事情:
首先,如果你立志从事创新的事业,心态上就要调整一般思维,拒绝把「意外结果」称为失败。每一项实验都是成功的,因为它们有助于厘清不明之处。即便没有达成想要的结果,也能为未来提供极有价值的经验。(他常说:「我得到了一大堆结果。我知道几千个无法奏效的事情!」)每一次实验结果都代表知识,成功的必胜手法就是再试一次。穷其一生,他和他的实验团队总共记满两千五百多本笔记本,每一本都有两百到两百五十页,总共超过五十六万页资料的知识库。
第二,经常尝试用视觉图像表达构想。就像富兰克林所说:「大师的眼睛比双手忙碌得多。」达文西也说:所有图画都源于「知道如何观察」。当我们仔细留意周遭世界,图像思维便自然浮现。视觉隐喻有助于激发我们的右脑思考,活化创意。
第三,要勤于探索无人走过之路。要让你的认知自由度与情绪韧性发挥到极致。总是少去理会主流见解,要自己独立思考。萧伯纳的诙谐其实传达了严肃的真实:「很少有人一年思考两次或三次以上;而我一个星期会思考一到两次,因此国际驰名。」而通过无人走过之路的勇气源头不是金钱报酬,而是展现「通往未来世界的新连结」;不是由恐惧主导,而是由希望领航。
而且要随时关注你的团队成员一直拥有真诚的赤子之心与「生之喜悦」,充盈笑声、玩心和生活乐趣的工作环境最能展现创造力。
最创新的工作环境往往鼓励幽默和玩乐,而最官僚的地方却总是过于严肃刻版。过于严肃是平庸和官僚思维的警讯。
回顾这位一百多年前的人物,你会发现他的行谊事迹,对当代追求创意与创造力的个人、团队、实验室或公司组织都同样那麽历久弥新。他的经验对创造力与创新的管理所攸关的各项议题,都带来那麽具有经典意义的启示与洞见,让身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不由得不赞叹惊服。
他,就是汤玛斯.阿尔发.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推荐序
创意,可以系统化
陈明惠 (中兴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在我的创意课程里,最常问学员两个问题:「创意是甚麽?」,「创意从哪里来?」学员会回答:创意是天马行空,创意是无中生有。没错,但这只回答了创意来源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创意是可以系统化、科学化,甚至与标准化并存。这本由盖尔伯和卡蒂考特合着的《快乐脑》,就是将爱迪生的发明历程是如何系统化地呈现出来,让读者可以从中来学习,并且将创意工作化、生活化与娱乐化。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是以〈把灯打开〉来开场,一语道出爱迪生对于电灯发明的贡献,再慢慢导引出爱迪生的发明历程以及爱迪生的成长和一生。这部分描述爱迪生勤做笔记并且善用图示与素描的视觉思考法,在脑中描绘事物,再绘在纸上。在他的手绘稿中,都会详细地记录实验编号、实验时间、参与成员,以及图示整个实验。另外,在〈爱迪生的一生〉这章里,我们了解爱迪生不仅是发明家、创业家、思想家,更是位实践家。爱迪生勇于从失败中学习,当他发现所发明的东西不为顾客所用,他就学习到发明的东西必须结合商业用途,并且符合顾客的需要。爱迪生非常喜欢莎士比亚的诗篇,甚至奉为工作的座右铭,象是「我们和梦想的本质同源」,爱迪生终其一生的八十四年岁月,勇于追梦,乐此不疲;在面对实验不顺利时,他总是能乐观以对,并且在笔记本上写着「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这不正是我们在遇到失败时,应该学习的心法。虽然爱迪生是位发明大王与杰出天才,但是他仍像一般人一样,也是会犯错的,例如他将奇异公司的股份卖掉,投资矿砂公司,但是投资错误,损失惨重。
第二部分是本书的核心,涵盖五大创新力和二十五项实践法则,这五大创新力主要是从剖析爱迪生的创新成功历程而来的,这五大创新力分别是:问题解决导向、万花筒思考术、全方位处理、集众人之智和创造附加价值。前三项着重在内省智慧的创新力,后两项着重在人际智慧的创新力。问题解决导向是养成认知力的第一步,意指要订定能表达内心热情的伟大目标开始,并且全心全力地专注在事情的光明面。万花筒思考术是指将大脑和脑中思考的事物结合成万花筒,并且不时地转动创意,善用笔记的方式记录下所有的创意构想及过程,这样可以将思维的「想象世界」和实体的「有形世界」相互接轨。全方位处理是指要能兼顾工作与玩乐、刚性与柔性、团队合作与个人创作、专注与松散、分享与保护、复杂与简单,并且在这其中取得平衡。集众人之智是指善用人脉关系,建立多元与专业的创新团队,运用脑力激荡,发挥众志成城的加乘力量与效果。最后的创造附加价值是指将创意商品化,连结市场趋势和核心优势,抓住目标客户群,采行适当的商业模式,并运用量化和观察顾客行为以在产品和服务中找出潜在的价值。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后的部分,提供一份创新认知力的蓝图,用来评估读者目前的创新认知力的程度,以及个人的创新认知力的优势和缺口,最后能订出个人的创新认知力的发展计画。
读一本书就象是看一出戏,读一本好书就象是看了一出充满想象力的好戏,剧中的情节紧凑,很想一口气看完,看完后,剧中的情节不停地在脑子里打转,久久不能离去。《快乐脑》就是这样一本好书,值得您一读,更值得您身体力行地将爱迪生系统化创新的智慧活化出来。
精彩摘编:
你一生中所需要的好运全都在你的想象力中,等你去发掘。想象力是你心中的小工厂,能将意念能量转为成就和财富。
──拿破仑.希尔
实践法2:培养魅力型乐观主义
爱迪生「对所有实验都保持乐观看法」,让他在逆境中持续不懈,拒绝把「意外结果」称为失败。他认为人们太快放弃,与成功失之交臂、转而接受失败。他说:「我们最大的弱点就是放弃。成功的必胜做法就是再试一次。」
即使遭遇惨败,爱迪生还是保持乐观。1914年,西橘中心六栋留声机新工厂发生大火,另有七栋建筑同时遭到毁坏,六十七岁的爱迪生平静地目睹这场灾难。堆放易燃电影胶卷的库房起火,波及木造的留声机工厂,然后火焰又迅速延烧到周遭几栋水泥建筑──二十世纪初,人们相信水泥是防火建材。爱迪生有什么反应呢?他声明他会在十天内重新开始制作留声机唱片,并立刻着手安排重建计划。
爱迪生的损失包括实体结构、留声唱片录制、制造设备和其他财产,预估总额高达七百万美元──相当于今日的一亿六百万美元。建筑物部分获得两亿美元的保险赔偿,再加上爱迪生公司的自保意外险赔偿,还需要爱迪生自掏腰包补足差额。他二十二岁的儿子查尔斯立刻到现场陪伴父亲,心想爱迪生可能承受不了打击。结果,却意外看到父亲对他微笑,请他去找米娜来,说她此生不会有机会看到这样的景观。
爱迪生面对火灾不畏缩的态度更突显了他深植于心的乐观个性。保罗.伊斯瑞描述:「别人眼中的灾难和失败,他却能从中找到机会,把它视为改良新方向的契机。」爱迪生提到重建留声机工厂时,表示可以「利用亨利.福特最新改良的工厂设计」,而福特是当时最顶尖的现代工厂设计大师。爱迪生说:「我要修建水泥建筑,希望能重新妥当安排机械设备,以便善加利用福特先生的设计。」
爱迪生的乐观创造出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使人们为他着迷。他为同事、顾客、厂商、记者和投资人激发信心。即使面对窘境,爱迪生也能让人们对他信服。例如,爱迪生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研究储电池,整个实验没有出现一次理想结果。同事瓦特.马洛瑞(Walter S. Mallory)问他,为什么没有结果还坚持要发明新的储电池,爱迪生快活地说:「结果!哎呀,老兄,我得到了一大堆结果。我知道几千个无法奏效的事情!」爱迪生把负面事件视为必然成功之途的暂时倒退。
「魅力」这个字意指「拥有吸引别人的超凡能力。」爱迪生的魅力型乐观主义让能够他吸引各界支持他的发明。他的正面态度激励了赞助者,所以他能够在经济无虞下,持续鼓励所有员工和顾客。他的投资人之一,丹尼尔.奎格表示:「你的声音和信心满满的脸孔,总能鼓励我们振作精神。」
爱迪生成为公众人物后,他的正面观点有了更广泛的影响。他在国家遭遇困境时,起身鼓励全国。他说:「要勇敢。我在商界看过多次萧条。美国总能以更强壮、更繁荣之姿重新站起来。我们要像祖先一样勇敢。坚持信念!勇往直前!」这番话让各行各业的人全都振奋起来。
爱迪生最喜爱的剧作家莎士比亚说过:「我们心中的怀疑是叛徒,让我们害怕尝试、失去我们可能获得的好处。」爱迪生很能体会这句话的真理。他的乐观主义驱使他尝试各种改变世界的创新,并创下成功。心理学家凯伦.霍尔尼(Karen Horney,1885-1952)在二十世纪初针对乐观主义进行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她发现,多数人只要决心全力以赴、达成某事,最后都能成功。研究指出,人们所谓的「失败」,多半是怀疑心作祟,让他们有所保留、太快放弃。就像爱迪生说的:「几乎每个人在有了构想、执行遭遇瓶颈时,就感到气馁。这还不是气馁的时候。」他又说:「人生的失败多半是因为人们放弃时,不知道成功已近。」
宾州大学正向心理学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学习乐观、乐观学习》(Learned Optimism)作者马丁.赛立曼(Martin Seligman)博士研究乐观主义近三十年。他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爱迪生法则。根据赛立曼所言,乐观主义者在人生各个领域所得到的结果要优于悲观主义者。研究指出,乐观主义者不管是在学业、人际关系、运动场和职场上,表现都比较好。他们对于感冒和其他疾病的抵抗力较强,他们拥有较长久、快乐的人际和感情关系,他们较快从疾病和伤害中复原。乐观主义者赚的钱远比其他人多。赛立曼指出,相较之下,悲观主义者技能比较高超,并且能够精准地分析眼前问题。悲观主义者认为乐观主义者只是还未看清事实。不过,虽然乐观主义者喜欢把世界看得太过美好,但长期研究证实,即使在乐观主义下出差错,还是会有好结果出现。
当悲观主义看到以上研究结果时,他们会说:「哦,好极了,我注定一辈子失败。我知道我毫无指望。」好消息是,他们并非毫无指望,因为赛立曼强调,乐观主义是可以学会的。它是你个人创新认知力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