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感是直觉吗:虫子的世界也很有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15:55
虫子的世界也很有趣
   ——读《酷虫学校》
   
  
解玺璋
   
 
   
 
   在朋友的一再督促下,近日读了吴祥敏的《酷虫学校》。这倒是一部很有趣的书。前不久与几位创作童话的作家闲谈,大家谈到童话在儿童人格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便深深感到自己在人格精神上有一种缺失,缺一点柔软的、浪漫的东西,以及想象力,这或许就与童年和少年时期没有读过童话有关。所以,到了这把年纪,读一点童话,做一点补偿,虽改变不了什么,毕竟有益无害。
 
   这部书是以昆虫为主人公,这些虫子都被拟人化了,很可爱,却又不失虫子的特征,它们的性格、行为、习惯,都体现为昆虫的自然属性和特性,表现各有特点,绝不相同。比如丽蝇老师的出场,没有被鹿角虫扔出的粪蛋击中,却丛天花板上一跃而下,掉在讲台上。但是,这只可怜的丽蝇却不小心撞在蜘蛛同学的网上,被这只忘记带午餐的同学吃掉了,真是可惜。第二位老师彩臂金龟的出场更加神奇,先是蝗虫校长和蝼蛄老师带来一个“虫子模型”,放在讲台上,鹿角虫用头顶的大颚夹了它一下,它竟然发出了声音。这引起很多同学的好奇,龙虱爬到它的上面蹦了几下,它也呀呀地叫了几声;星天牛用脚踢了它几下,它又呜呜地哼了哼;屎壳郎要用粪蛋砸它,它竟咔嚓一声裂开了,从里面出来一只浑身闪着绿色金属光泽、威风凛凛的大金龟。
 
   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想来是很对小朋友们口味的,有一种轻松幽默的感觉,我读的时候常常也忍不住笑出声来。这难道不是童话应该具备的品质之一吗?周作人谈到儿童的文学,就主张“保其自然之本相”,幼稚甚或荒唐都是不可避免的,并不要紧,反倒会“涉想成趣,自感愉悦”,这才是最难得的,也是儿童最需要的。他借蔼理斯的话谈了对童话的意见:第一,如儿童需要想像时读不到童话,这方面精神的成长将永久停顿;第二,因为需要,儿童在读不到童话时会自己创造童话,但大抵造得很坏;第三,随着少年的成长必将反对儿时的故事,所以荒唐的童话无害。
 
   好的童话并不排斥知识的传播,实际上,只有违背儿童天性的政治教条的强行灌输,以及穿凿附会的政治性训诫,才是人性的大敌,是儿童们避之唯恐不及的。《酷虫学校》做出一副可亲可爱的样子,绝非所谓“教育家”的嘴脸,而读者恰恰是在这种亲切的娓娓道来中自然而然地学到了知识。像前面讲到的彩臂金龟的出场,就形象地让读者知道了什么是“破蛹而出”,什么是“羽化”。有的同学不喜欢金龟老师,希望美丽的金凤蝶来教它们的昆虫基础课,金龟老师则乘机讲了金凤蝶从卵到虫,再到茧,最后由茧化蛹,破蛹而出,终于变成一只美丽蝴蝶的过程。看得出,作者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而该书的设计者更是殚精竭虑,费尽心机,想了很多办法,既传播了知识,又不让读者增加负担,感到为难。
 
   在这个意义上,我想,《酷虫学校》可以称为科普童话。如果说科普童话应该兼具知识性、科学性、文学性和想象力的话,那么,《酷虫学校》可谓四美兼备,而且幽默有趣,朴实清新,不仅适合小朋友阅读,即使成年读者,也不必忙着拒绝,以为都是哄小孩子的东西。说起来,我是个“虫盲”,这里面提到的百十种昆虫,不要说它们的生活习性,就连它们的名字都是第一次听说。还有很多昆虫,貌似熟悉,比如苍蝇、蚊子、蚂蚁、蜜蜂等等,其实是一知半解,并不深知。所以,读这部书,对我而言,是真正的科学普及,我也很愿意把它看作是一次补课,而且收获是显而易见的,我劝成年朋友也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