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 time to do:祝融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46:56

祝融,名重黎(简称黎),又称祝诵,祝和。相传帝喾高辛氏时,他在有熊氏之墟(今新郑)担任火正之官,能昭显天地之光明,生柔五谷材木,为民造福。帝喾命曰祝融,后世尊为火神。

祝融传说中的古帝,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 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

祝融氏是黄帝后世子孙。《史记·卷四十 ·楚世家》说:“高阳者(帝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世本》说:“老童(即卷章)生重黎及吴回。”

帝喾时代,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乃以庚寅日诛重黎,以其弟吴回为火正。吴回死,陆终嗣。陆终有子六人,第四子名求言,西周时为郐国。

 

重喾封功食邑于新郑一带。《左传》昭公十七年说:“郑,祝融之墟也。”春秋时的郑国,是祝融族原来居住过的地方,即今河南新郑县一带。《国语·周语上》说:“有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崇山即嵩山。可见,在夏族开始兴盛的阶段,祝融族有一部分还在嵩山一带居住。嵩山与新郑同为郑国疆域,基本上属于一个地区。

罗泌《路史》卷八说:“〔祝诵氏〕其治百年,葬衡山之阳,是以谓祝融峰也。”

祝融因功状昭显,食邑于新郑,故乾隆四十一年本《新郑县志》特为祝融作《封建表》

另外,三国时南蛮王孟获之妻亦叫祝融,相传是火神祝融之后裔。


罗氏先祖祝融公考辨


罗氏世系皆以祝融为颛顼之子,祝融生勾龙,勾龙生嚣术。余阅旧谱序多矣,唐宋以来,历代名公巨手,为序为志,各有著作,亦皆以祝融为罗氏始 祖。其中引用国史典故,如颖公序曰:“罗氏出于重黎,为黄帝司徒,曰祝融以火施化,号曰赤帝听弇州之鸿(鸣)鸟,以作乐歌。生都于鄫,终葬衡山之阳。融生 勾龙为颛顼后土”云云。后之作序者,大都本此,亦未能深究。余尝考旧史及通鉴诸书,有祝融氏者,本神农之后。神农纳奔水之女,曰听詙,生临魁,临魁生帝 承,帝承生帝明,帝明生帝宜,帝宜生帝来,帝来生帝里,帝里生节茎,节茎生戏,戏生器,器生祝融为黄帝司徒。祝融生嚣术,嚣术生勾龙,为颛顼后土,能平水 土,辨土地之宜,以教兆民,后世祀之以配社。勾龙生垂,其后伯夷封于吕,为舜四岳,因以吕为氏。至周吕尚佐武王伐商有功号太公,封于齐。据此,则祝融本在 颛顼之前,且出于神农氏,其孙勾龙与颛顼同时,世系详明,昭然可考。以为转顼之子,不惟世系与国史不符,且既为黄帝司徒则祝融为黄帝时人。黄帝在位百年, 黄帝之下,有少昊氏在位八十四年,少昊氏之下,始为颛顼。既曰颛顼之子,又曰为黄帝司徒,不知黄帝至颛顼,百有余岁即时会(?)亦且不合,岂不自相矛盾 乎?及查《颛顼本纪》,帝娶邹屠氏之女,生骆明、苍舒、颓呆、梼戭、大临、庞降、庭坚、仲容、叔达九人。骆明之后至禹,为夏后氏。苍舒与叔达等,世号为高 阳氏之八恺;又娶胜溃氏之女,生卷章、穷蝉、梼杌三人。穷蝉之后,至舜为有虞氏。梼杌不才,为舜投之四裔。卷章之妻曰女娇,生子二:长曰黎,次曰回。黎代 为祝融,我祖所称祝融者,即黎也!其后裔至周初受封于罗,即今湖广房州也,子孙因以为氏。按祝融本火官之名,器所生之祝融,始党火正,故号祝融氏。吾祖黎 本颛顼之孙,颛顼命司火官。(国语曰火正)黎,蔡传曰:北正黎是也。黎生和,即尧时之和氏。尧复使典是职,历夏商周,嗣后遂世代为之。所以黎之后,不闻他 族更有祝融氏也。前人不察,统曰祝融为罗氏始祖,并牵列嚣术勾龙于系次之下。其所引证等语,亦皆器子之事迹,是直以器之子为黎矣。世代相传,人不深辨,致 罗氏子孙不无数典忘祖之憾!!!是非秉笔者之咎乎?!余非好为抹倒前人,妄呈末议,实以家乘与国史并重,世不可紊,系不可淆,事迹不可错乱,引用不可荒 唐。不然考核未精,缪加议论,一着之于笔,载在简端,便成古迹。遂使后人更会附会,相沿成非,不惟自误亦且误人,其弊(伊胡)?底哉!!!董其责者,自应 参订详明,纵或文献足徵,亦当细加采择。庶上不致贻憾于先祖,下不致贻笑于后人矣!故备录之,以为后之知言者证。

光绪元年岁在乙亥季春月上浣之吉日
钦加五品衔分省补用知县优邑增生 
平江豫章孙树基秋明氏谨志

汉族中原古帝传说之祝融
   祝融 ①古帝。一说为炎帝裔。《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话,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视融。”一说为黄帝裔。《山海经·海内经》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又《山海经·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实则炎、黄古本同族,故二说一也。祝融号赤帝,罗泌《路史·前纪》卷八:“祝诵氏,一曰祝和,是为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祝融神话,还见《山海经·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墨子·非攻下》:“(成汤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子夏城之间,西北之隅”;祝融等七神雪天远 来,助周灭殷事见于《尚书大传》及《太公金匮》;共工与祝融戊,不胜而怒触不周山事见《史记·补三皇本纪》。②火神。《左专·昭二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吕氏春秋·四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③主管南方之神。《管子·五行》:“昔者黄帝……得祝融而辩于南方。”《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淮南子·时则训》:“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炎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祝融与共工战 《史记·补三皇本记》:“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此战或又传说为颛顼,神农,女娲,高辛与共工之争。参见“共工”、“杞人忧天”。

在中国远古时期,部族首领的名字也往往就是部族的名字。老童的大儿子重黎,就是因为担任了重黎部族政权的酋长,才以部族名取名。作为颛顼的一个分支后裔,重黎被当时的中原华夏酋邦君主帝喾任命为火正——远古时期为酋邦政权掌管火的官职。远古时火官官名叫祝融,所以人们又以官代名,称重黎为祝融。 但重黎经常受到帝喾集团的排挤。当时,帝喾派祝融重黎到南方去镇压强大的反叛部落共工氏,后却以平乱不力为借口,杀了重黎,另改任重黎的弟弟吴回接任火正祝融一职。这样,吴回也被称为祝融氏。
  吴回代兄为祝融氏,继续率他的部族南下与共工氏作战。后来终于镇压了共工氏的叛乱,但吴回却也死在南方,葬在南方衡山之阳的祝融峰(今湖南衡山)。祝融去世后,被尊为传说五方帝中南方炎帝的辅佐——火神。在历史上,祝融的地位远逊于黄帝、颛顼、晏安、曹侠。祝融吴回死后,他的子孙和部族成员大都北返中原。后来,祝融部族不断裂变出众多分支,形成历史上著名的“祝融八姓”。
祝融吴回生子陆终。陆终娶了一位奇特的夫人,名叫女媸(也作女赜),她来自一个叫鬼方氏的西南部族。这位奇特的女人怀了一胎,孕3年 (有的说是11年)之久还没生出,于是做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剖腹产,竟取出6个儿子。3个从左胁下取出,3个从右胁下取出。陆终的6个儿子分别是:樊、惠连、(竹钱)、莱言、晏安、季连。六兄弟后采都封疆立国开姓,其中樊封昆吾,后裔形成己姓;惠连封参胡,后裔形成董姓;筏封大彭,后裔形成彭姓;莱言封郐,后裔形成坛姓;晏安封曹,后裔形成曹姓;季连封楚,后裔形成芈姓。历史上把这6个姓再加上从彭姓分出的秃姓和从曹姓分出的斟姓,合称“祝融八姓”。

在公元前21世纪,远古时代的中国,在现在称之为中原的大地上,正在上演一场翻于覆地社会变革。
   因治水有功,以“禅让制”继任古代圣君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大禹去逝,他的儿子夏启,早就在其生产暗中积聚了强大的势力,突然杀掉了大禹生前根据部落联盟的决议,指定的接班人伯益,自立为王。自此,我国远古时代选贤任能的“禅让制”被夏王朝的“家天下制”取代。人类历史进入到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统治时代。根据流行的说法,夏王朝的第一个建立者是大禹的儿子启。但是,根据九五科技攻关项目,2000年正式颁布的《夏商周三代年表》却说:“禹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王朝。”不管他们父子到底谁是夏王朝的开辟者,我国历史进入到了阶级社会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中原大地正在发生着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之时,楚国的先民在做什么?他们与天斗,与地斗的栖息繁衍场所在哪 里?他们是与夏王朝一起迈入到了阶级社会的门槛,正式组建 了国家,还是仍然步履蹒跚地走在部落联盟的羊肠小径之上呢?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重黎和吴回由于掌握了取火,用火,保存火的先进技术,对部落的生存作出了巨大贡献,被部落联盟的首领,命之为“祝 融”。在本书第一篇《根在北方》一文,我们已经对楚国先民重黎,吴回两兄弟先年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帝喾”的“火正官”进行了介绍。我们在此,要进一步向读者明确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繁衍,重黎,吴回两兄弟所领导的楚国先民们的部落,也在发展壮大。因其两个人都曾被帝喾命之为“祝融”,所以,后人们把由他们繁衍壮大的部落以“祝融”名之,统称为“祝融部落”。当然,这个部落既有自己的土著居民,也一定有臣服其他部落,并将其融合的居民。
  在楚国人史前的族谱系中,祝融是个重要的人物,除了颛顼帝外,几乎无人与之相提并论。最早记载祝融传说的历史文献 ,是我国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郑语》,书中所载了周幽王时期的周朝史官史伯,在周幽王末年,和郑桓公的一段对话:“且重、黎之后也,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此外,战国时赵国史学家撰写的,以记载从黄帝开始,到春秋战国时代,诸候国君和卿大夫承继关系及氏姓和族系的史书《世本》也对祝 融的传说有记载。《世本》记彭 中说:“颛顼娶于胜渍氏之子,谓女禄,是牛老童。颛顼生僻。儒生卷章。卷章生黎。老童娶于根水氏,谓之骄福,产重及黎。老童生重黎及吴回,生陆终。”
  祝融部落不断生殖繁衍,不断发展壮大的时代,正是夏王朝建立我国第一个奴隶王朝,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年代。对此,我们可以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据《竹书纪年》载:“夏道将兴,草木畅茂,青龙止于郊,祝融之神降于崇山。”《国语•郑语》亦云:“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史记·孙子吴起传》也记载:“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韦昭注:“融,祝融也。”由此可见,祝融部落与夏王朝的关系十分紧密,在夏王朝兴起之时,依附于夏族。
  郭沫若先生在他编著的《中国史稿》第142面指出:“夏人的中心活动地区,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没黄河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的地方,南接湖北,北入河北,和其他的氏族部落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而考古和相关文献资料也证实,夏朝的中心地区就在今天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颍河上游伊洛河流域和黄河北岸的古济水流域。而文献记载中所记载的大禹的都城阳城,很可能就是近年来在河南登封县告成镇王城岗发现的古城址。大禹之后的几任夏王所建立 的都城斟寻、阳翟也可能都在这一带。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开疆启土规模的扩大,夏朝后来将东面的疆土,一直扩展到了了河南东部的黄河下游地区,其势才也南及江汉以北,东近淮泗流域。后来,中国的主体民族,华夏族就是在这一区域发展兴盛起来的。
  那么,奉重黎,吴回为先祖的“祝融部落”,他们此时的活动地区在哪 里呢?对此,《左传•昭公十七年》给予了答复:“郑,祝融之虚也。”成书于汉代的《汉书•地理志》也说:“今河南之新郑,本高辛氏火正祝融之虚也。”由此可见,此时的祝融部落,仍然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带。只不过,他们随着岁月的更替,和部族的发展,在你争我斗的冷兵器时代 ,已经离开了当初的所居之地,从山东、河南的交接之处迁徒到了今天的河南新郑一带。而这个地方的中心区域已经被夏王朝囊括。面对这个组织建全 ,军队强大,国力昌盛的强大国家,仍然处于氏族联盟状态下的“祝融部落”,是无论如何,也没有胆量和实力,与之交锋的。他的唯一选择只有两个字:“臣服!”除了臣服,他别无选择。否则,夏王朝的虎狼之师,就会潮水般涌入。祝融部落的先民们,早就从有扈氏的失败中得出了应如何与强大的夏王朝处理好关系的结论。当年,夏启威杀伯益,篡权自立,其他部落都表示同意,唯有有扈氏强烈不满,大发牢骚,大放厥词,夏启举兵平乱,有扈氏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战争的创伤让数代人偿尽了苦头。
  与夏王朝建立起了臣服关系的楚国先民们,暂时的生活在安宁与祥和之中。和平状态之下,人类的生殖与繁衍的速度是惊人的!这种惊人的速度,绝不亚于新中国建立 后,现代中国人的生殖速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人口仅有6亿,但是到了九十年代末期,中国人口竟然陡然膨胀到 了十三亿!
   那么,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祝融部落”的生殖情况到底如何呢?《史记 ·楚世家》在综合《世本•帝系》、《大戴礼记•帝系》等古代史书的记载后,给出的答案是:“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
   “春种一粒种,秋收万颗芽!”人类的繁衍方式,并不是单纯的一生二,二生四……完全是以几何级的倍数在增长。基数越大,速度越是惊人,繁衍出的后裔的数量和规模就越庞大 。尽管吴回只生下了一个儿子陆终,但陆终的生殖力量远远超过他的父亲吴回,他在与鬼方氏女子的温柔缠绵中,一口气生下了六个儿子,分别叫: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季连。六个儿子,长大了就是六个大家庭。若干年后,就是六个氏族,再过若干年后,就是六个部落联盟。这六个部落联盟,在中原大地,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通过各种不同的形态,或者是如藤蔓植物,在潜滋暗长中,向夏王朝控制的中心地带偷偷地攀爬,扎根,或者如秋后的蒲公英,在风力的传送下,飞向四面八方去开花结果。总之,待到来年的春天,又是一遍生机盎然的景像。
   不过,对于陆终生下六子,产生出六个氏族和部落的说法。《国语•郑语》却有不同意见。书中写道:“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自此,“祝融八姓”的说法不径而走,而且《国语·郑语》所记载的“祝融八姓”与《史记·楚世家》记载的“陆终六子”也不大相同。如前所述,“陆终六子”为:昆吾,参胡,彭祖,郐人,安,季连。而为“祝融八姓”的记载却是: ①己姓,包括昆吾、苏、顾、温、董;②董姓,包括鬷夷、豢龙;③彭姓,包括彭祖、豕韦、诸稽;④秃姓,包括舟人;⑤妘姓,包括邬、郐、路、偪阳;⑥曹姓,包括邹、莒;⑦斟姓,无后;⑧芈姓,包括夔、越、蛮芈、荆。
  到底谁是谁非?我们还是来看历代史学家们给出的分析吧!
  韦昭在为《国语•郑语》作注时,认为“祝融八姓”中第二姓董姓为第一姓己姓之别;第四姓秃姓为第三姓彭姓之别;第七姓斟姓为第六姓曹姓之别。也就是说,董、秃、斟是从己姓、彭姓、曹姓中分离出来的。这样,“祝融八姓”实际上只有五姓。但东汉宋衷注《世本》则说“参胡,国名,斟姓,无后”, 认为“陆终六子”中第二子参胡是“祝融八姓”中第七姓斟姓。可见韦昭认为斟姓是从第六姓曹姓中分离出来的说法不确。宋衷比韦昭所处的时代早,应以宋说为是。这样,“陆终六子”与“祝融八姓”实际上是一致的。因此,当代楚文化研究专家张正明先生在他所著的《楚史》的第20页认为:“这是并世共存的一个族系的两张名单。”客观而言,张正明先生的说法很有道理。流传于世的许多文献典籍,和不断出土的青铜铭文和楚简,都证明了这个说法的正确。《左传•昭公十二年》中记载了楚灵王的一句话,他说:“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明确告诉我们,“祝融八姓”和“陆终六子”都有的昆吾,是楚国人的先祖。据中华书局出版,由罗振玉先生编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介绍,青铜器《邾公釛钟》上刻有铭文 :“陆终之孙邾公釛作厥和钟。”铭文 上的“邾公”是安的儿子,而安就是陆终的第五个儿子,所以说,“邾公”就是陆终的孙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祝融八姓”是在“陆终六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陆终所生下的六个儿子,其后代在文化的交融和氏族发展的进程中,面对不同的环境,分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最后演进成了八个部落,虽管这八个部落,各自用不同的姓来标明自己的祖先的出处。但却永远也改变不了他们源自共同祖先“祝融”和事实。所以,史家们将他们统称为“祝融八姓”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代学者马世之先生在其1995年出版的专著《中原楚文化研究》一书中,对祝融八姓的问题进行过深入浅出的,认真细致 的研究,对于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有功夫可以找来看看,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祝融八姓”所涉及的后代,在夏代,分别居住在哪里呢?楚文化研究专家傅斯年、王玉哲和李学勤三位先生对此进行了辛勤研究。三人的研究成果,除对于“芈姓”,也就是后来直接发展为楚国王族的这支先民的地望有些分歧外,其他大多相同。总的来讲,就是:
  第一姓“已姓”:“昆吾”分布在今天河南省许昌县境和河北的濮阳县;“苏”分布在今河南温县附近;“顾”或是分布在今山东范县东南五十里,或是位于今河南源武县;“温”位于今河南温县。
  第二姓“董姓”中涉及的“鬷夷、豢龙”,现在还不知到在哪 里,可能距今山东定陶县不远。
  第三姓“彭姓”:“彭祖”在今江苏铜山县;“豕韦”在今河北濮阳一带;“诸稽”在今河南嵩县西南。
  第四姓“秃姓”:“舟人”在今河南温县左右。
  第五姓“妘姓”:“邬”在今河南偃师县境内;“郐”在今河南密县东;“路”还不知在哪。“偪阳”在今山东峄县南。
  第六姓“曹姓”:“邹”即“邾”,在今山东邹、滕、峄三县境;“莒”在今山东莒县。
  第七姓“斟姓”:王先生认为在河南靠近洛水处。
  第八姓“芈姓”:“夔、越、蛮芈、荆”在今江汉地区。
  从以上所述的研究中可见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祝融八姓”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区域:一个区域位于今河南一大部(许郑地区)和河北顶南一小部(卫地);一个区域位于今山东西南地区(曹滕地区)和江苏西北一部(彭地);一个区域在今江汉地区。这个区域 的居民,如前文中涉及到的西周末期的周王朝史史官史伯所言,芈姓早就迁到这里,建立起了名为“楚”的诸候国了。
  以上分析也再次从侧面证实了《左传》中“郑,祝融之虚也”一句的正确 ,充分说明,“祝融八姓”政治经济活动的大舞台仍然大部分还是在黄河流域的中原。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与夏王朝保持着或亲或间的关系。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至于那些眼睛不亮,不识时务的人,一定会在绵绵长达四百多年的夏王朝残酷的打击了烟消云散,在历史的长空中作为寥寥清烟了。

从《天问》及其它楚辞中的只言片语看,楚人的先祖是“夋”,祝融部落是夋之后的一个大的集团,“夋”这个字是个象形字,形鸟。楚人一直是崇拜凤凰的,因此“夋”极有可能是一个崇拜鸟类的远古部落名。中国早期崇鸟的部落多在我国东部活动,即黄河下游到长江流域的下游一带。炎帝部落强大起来后,不少崇鸟的部落被征服,成为炎帝部落“联盟”中的成员,再往后,黄帝部落崛起并征服了炎帝部落形成更大规模的部落联盟。但联盟毕竟是联盟,在严肃的祭祀祖先这类准宗教性的活动中应当始终不会“忘祖”,世代会有一个观念上的、宗族心理上的承袭。所以郑伯言“融”其实就是在说与他们姬姓无关的另一个宗族,并且确切地知道这个祝融集团中有哪些姓,如嬭(今多写做“芈”,都读“米”音,不过考古文物中均不见“芈”,无一例外地全是“嬭”)。
  
  “非吾族也”,这就更明确了,族,宗族。这就将祝融集团从黄帝系(姬姓)中完全排除出去了。这对楚人或者说对祝融集团是极不公正的,因为在那种慢节奏的上古社会,作为炎帝部落联盟后来又作为黄帝部落联盟中的一个成员,大家相处的年代应当是以数百年甚至是上千年来计的,祝融集团事实上曾经分享了部落联盟的共同文化,也有着共同的民族心理特征,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排斥和打击中这个集团始终没有获得正统地位。
  楚族探源
楚人曾在楚地建立过强大的楚国,创造过辉煌的楚文化,楚人将这段历史记录在史书《木寿杌》中。孟子说:“晋之《乘》,楚之《木寿杌》,鲁之《春秋》,一也。”说明《木寿杌》是一部与《春秋》类似、以楚国为中心记载东周历史的史书。可惜这部史书没有流传下来,以致于今天在学习楚史时仍有太多难解之谜。
学习楚史首先要了解楚族的来源。楚族的祖先是谁?楚族起源于何处?楚人在何处建国?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在哪里?几十年来学术界探索研究成果丰硕,许多学者独到的见解虽曲高和寡,与人们熟知的流行看法大相径庭,却越来越得到考古发现的证明,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笔者学习了这些新论后感受颇深,愿将心得与大家分享。
楚族的祖先
说到楚族的祖先,要记住三个名字:颛顼、祝融、鬻熊。
楚远祖:颛顼、祝融
楚族是中原地区华夏族集团的一支。司马迁《史记·楚世家》记述了楚族的来源:“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注:卷章为老童之误),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之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命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楚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这样记述楚人的先祖:“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即祝融)。”
这就清楚地说明楚人以颛顼为始祖,以祝融为嫡远祖。颛顼可能是部落首领名,也可能是部落名。祝融也不是人名,而是执掌祭祀之职的酋长的称号,后来成为部落名。祝融部落以后逐渐扩展分裂为若干部落,其中最后分裂出来的是季连部落,这个部落以“芈”为姓,其中一支后来发展为楚族。季连部落并没有全部发展为楚族,其他部族后来成为越族、夔族、蛮芈等族,也是芈姓。
楚开国先躯:鬻熊
真正开创楚国基业的先驱是鬻熊。鬻熊的事迹在历史文献中记载非常简略,但楚族的信史从鬻熊开始,他在楚族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鬻熊是商末周初楚部族的首领,与周人的关系较密切。《史记·周本记》称鬻熊为“贤者”,《史记·楚世家》中记有楚文王说“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 后人曾将鬻熊的言论编成《鬻子》一书,可惜书已失传,仅在贾谊的《新书》和《列子》中保存了一些鬻熊的思想言论。
楚人祭祀的“三楚先”
也有专家认为,颛顼与高阳并不是一人,颛顼并不是楚人的祖先,因为高阳属炎帝系统,而颛顼属黄帝系统,楚人的祖先只能从老童、祝融算起。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也比较符合楚人自己的看法。
近几年出土的楚墓竹简、帛书中大量记有楚人祭祀祖先时把老童、祝融、鬻熊列为“三楚先”,其中并没有提到颛顼。如:
荆门包山2号墓楚简:“举祷楚先老童、祝融、鬻熊各一爿羊。”
江陵望山楚简:“先老童、祝融、鬻熊各一爿羊。”
河南新蔡葛陵楚简:“举祷楚先老童、祝融、鬻熊各两爿羊。”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记有“夔子不祀祝融、鬻熊,楚人让之。” 《史记·楚世家》记楚成王三十九年“灭夔。夔不祀祝融、鬻熊故也。”夔也是季连部落之后,芈姓方国,与楚同祖。夔子居然不祭祀祖先祝融、鬻熊,在楚人看来实属大逆不道,因此受到楚人的严厉责备,后来干脆将夔国灭掉了。
楚族的形成和早期活动地域
楚族的起源地,通常都以隋唐以后的地名为依据,认为是江汉平原。但马世之先生等人经过对大量古文献的缜密研究,认为楚族主体的季连部落起源于河南中部嵩山、新郑一带。
颛顼、祝融部落活动地域
颛顼部落所处的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及向龙山文化过渡的阶段。颛顼部落的原始居地,据《古本竹书纪年》“生颛顼于若水”的记载,大体可以确定在河南中
2 部以嵩山为中心、汝州至新郑一带,其后逐渐扩展,但始终
以中原为活动舞台。
祝融部落所处的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时代,距今大约3000—5000年。其原始居地与颛顼部落的原始居地大体一致,主要分布在河南嵩山、新郑一带。《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郑(新郑),祝融之虚也。”《汉书·地理志》说:“今河南之新郑,本高辛氏之火正祝融之虚也。”
祝融部落联盟的其他部落为夏、商所灭,只有季连部落实力较强,得以保留下来并被迫从河南嵩山、新郑一带迁移。《史记·楚世家》说:“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记其世。”季连部落传至穴熊时衰落了,其后裔分散在中原、蛮夷等地。
季连部落活动地域
远古时期,夏、商王朝将其疆域的南边称为“南蛮”,东边称为“东夷”,因为这些地域进入文明时代比中原地区稍迟。顾颉刚认为,夏代的疆域(不包括方国和依附于夏的部落)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商代的疆域在夏代的基础上增加了东北和山东西部。
夏末商初,季连部落的一支迁到地处中原的北楚丘(河南滑县东)、南楚丘(山东曹县东南)。这些地方到处生长着称为“荆”、“楚”的灌木。《春秋·庄公十年》孔颖达疏:“荆、楚,一木二名。”《说文》:“楚,丛木,一名荆也。”这些荆木与古人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居住在这里的原始居民便以荆、楚为本族的名称。大约从这时起,季连部落不再称芈氏部族,而以所居之地楚丘,改称荆楚部族了。这在商代甲骨文中都有反映。如:“甲申卜,舞于楚丘。” “于楚又雨。”事实上,夏商时期从陕西南部到河南南部一带,丘陵遍布,荆木丛生,居住在这里的土著居民都被称为“荆蛮”。“荆”、“楚”二字虽然相通,但荆人并不都是楚人。
这时的楚人势力弱小,常受商人欺凌。《诗经·商颂·殷武》记述了商王武丁伐楚的事迹:“维汝荆楚,居国南乡。”“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武丁时期商代统治中心在河南安阳一带,北楚丘、南楚丘正处在商的“南乡”。商朝大军屡次征伐楚人,迫使楚人向西南迁徙,转投周人,大约在商代晚期到达丹水上游陕西商县一带。
鬻熊部族始居丹阳
《左传·桓公二年》孔颖达《正义》引《世本》云:“楚鬻熊居丹阳”,但没有明确指出丹阳在何处。清人宋翔凤《过庭录》卷九“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考”最早提出楚鬻熊始居丹阳,其地在商州(今商县)之东、南阳之西,丹、淅二水入汉水处。宋翔凤的论断在楚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因为他从地理学的角度打破传统观念,首次将丹阳的地望从长江流域正名到汉水流域。石泉先生则进一步考证,楚丹阳先后有两处,鬻熊、熊绎“始居”的丹阳就在丹水上游今陕西商县一带,后来迁到丹、淅二水入汉水处,仍称“丹阳”。
丹水上游今陕西商县一带,水土肥美,气候温暖,宜耕宜牧,是丹水上游河谷平原中面积较大、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远古时期就是人类聚居地。几十年来在这里发掘出大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商县紫荆遗址发现大量古文化遗存,从新石器文化到商周遗址都有。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带进行的考古调查与发掘中,新发现了一批具有浓郁楚文化特征的文化遗存,其时代分属于西周、春秋和战国三个不同时期。
西周时期的楚文化遗存主要见于巩家湾和东龙山遗址。遗址中以陶器群为代表的文化面貌,与周文化差别较大,与楚文化则基本接近。例如,陶鬲与周文化陶鬲有显著差别,但与湖北襄樊真武山等遗址所出土的西周中晚期楚式陶鬲则比较接近;圆肩深腹盆亦与周文化不同而与楚文化相近;圆肩浅腹盆和带箍的矮柄豆虽与关中地区的西周中晚期陶器比较接近,但此种器形也较常见于真武山等同时期的楚文化遗址中。
最近考古工作者又在商县过凤楼村发掘出一处保存较好的西周时期小村落,遗存的总体文化面貌与关中地区差别很大,而与丹水下游的楚文化遗存有明显的演变发展关系,为楚丹阳在商县、楚族起源于商县一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石泉先生认为,将鬻熊“始居丹阳”的地望定在陕西商县一带建立,有三个理由:
第一,《史记·楚世家》记楚武王说:“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出土于陕西周原的甲骨文“曰今秋楚子来告父后哉。”周成王时,西周内部纷争,周公曾“奔楚”,即逃到楚地避难。这些记载都说明楚部落与周人关系很好,而且在上古交通条件极为不便的情况下,必定彼此邻近。丹水上游的丹阳离周原很近,过秦岭就是关中腹地,是与关中平原联系最近便的地带,符合这个条件。
第二,按照古人对地名的命名规则,“丹阳”当指丹水之北岸或丹山之南,陕西商县(古商州)正在丹水上游北岸。其他被认为是丹阳的地方既无丹山,也无丹水。
第三,商县一带有楚水、楚山(也称荆山)、荆水七八处,这些名称早在魏晋六朝时已见记载,如《水经注》记丹水时说:“楚水注之,水源出自上洛县(今商县)西南楚山,昔四皓隐于楚山,即此山也。”据记载,商县西南有秦望山,又名楚山;商县东南有商山,又名楚山;商县南有楚山;从以上三座山发源的河流都称为“楚水”,都汇入丹水。丹水主流发源地的黑龙峪山也称楚山;丹水上游主要支流中,又有荆水,分为大荆川、西荆川。古代荆、楚通用,故楚山也称荆山。楚山、楚水集中出现在一个地方,只能说明楚先民曾在这里长期居住过。
史称熊绎“居丹阳”、“辟在荆山”,只有商县既在丹水之阳,又与荆山相邻,两个要件都相符。
楚族形成
商末周初,在部族首领鬻熊的率领下,楚人在这里定居下来,开始了创立楚国基业的艰难历史进程。楚人吸收了先进的商、周文化,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楚人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创造出包含中原文化因素,但又与中原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其语言、文字、风俗、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都有明显的特点,标志着楚族正式形成。楚族的主体是芈姓季连部落。这是因为楚王族、公族以芈姓季连部落后裔为主,其中又以鬻熊家族为核心。当地的荆蛮居民成为楚族的组成部分,但多是庶族。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为楚族起源于丹水上游河谷提供了证明。
这个时期,汉水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一带荆蛮、濮、苗蛮等原始民族杂居,东周以后逐步被楚人征服。因此这一带不是楚族起源地。
从楚族形成的过程来看,楚文化的性质也不是独立于炎、黄文化系统之外的单独的体系,而是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两周时期的楚器,铭文可以代表楚国的文字风格,与中原各国文字相比,楚文字在字形与笔划的增减上有所不同,但确实是一脉相承的一种文字系统。文字是语言的载体,可以从一个方面了解楚文化的渊源。文化的认同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楚器铭文反映了楚王族的文化对于中原文化的传承关系。风俗和礼仪同样是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楚国礼器保留有明显中原文化风格,楚贵族大体上一直坚持周礼所规定的礼制,表明其对于周文化即中原文化的认同。
熊绎封于丹阳
鬻熊建立了楚国,但担任国君的时间不长,《史记》称“蚤卒”,即很早就过世了。此时楚国尚处在初创时期,地域狭小,国力薄弱。他的曾孙熊绎继承祖辈基业,继续为周天子效力,同时致力于稳固楚国的根基,壮大楚国的势力,逐步沿丹水河谷向东南发展。《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楚右尹子革与楚灵王对话时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露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此处所说的“荆山”就是指商县一带。楚国周边早以存在不少方国,楚国是处在夹缝中新建立的方国,不“荜露蓝缕”则无法生存,不 “以事天子”则无法立足。
楚对周的忠诚、楚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终于得到周王朝的认可,终于在周成王时受到封偿,由方国升格为异姓诸侯国。《史记·楚世家》:“熊绎当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当然周成王并没有另外划地给楚国,而是在楚人原住地扩充并划定疆界,加以封号。熊绎成为第一个被周天子封爵为“子”的楚君。
楚势力的增强,与周公有很大关系。周鼎铭文曾有“佳王于伐楚伯在炎”的字样,“炎”即“郯”,在山东。《逸周书·作洛解》记述周公东征居住在“炎”的熊盈族(这是一支没有西迁的楚人)十七国,俘回九国。这些楚俘很可能被周公分派给已在丹阳定居的楚人,壮大了丹阳楚人的力量,使楚人的国家具备了受封的条件。
由以上分析可知,楚人起源于河南嵩山、新郑一带,迁移到南北楚丘才有了“楚”的名称。楚人西迁到丹水上游今陕西商县(丹阳)一带,与当地居民和当地文化融合,才形成楚族。因此可以说楚族起源于商县(丹阳)。楚人在丹阳建国,楚国早期以丹阳为活动中心,楚文化从这里开始萌芽。

中国远古史上,有以炎帝和黄帝为代表的一个时代,一般简称它为炎黄时代。炎帝、黄帝当是人名。也有可能炎帝和黄帝在各自的氏族中居有领导者的地位,氏族就以他们的名来命名。由氏族发展为部落时,他们仍居有领导者的地位,部落又以他们的氏族名来命名。由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时,也是这样。因此,炎帝、黄帝既有其人,同时又可能是某个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之名。炎黄时代在时间上是相当长的;在空间上只限于中华大地上的一部分地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氏族、部落之间的交往、联系日益频繁,思想意识上有了共同之处,这就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开始奠定基础。炎黄二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逐渐为各族人民所接受。当然,这个问题不是几句话所能说明的,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本卷的内容,是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阐述炎黄两族人们的社会生活。
  炎黄时代的时空范畴
  有文字记载以前,人们的重要史实,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代地传递下来。在长期的口耳相传过程中,不免产生一些传误,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其中真实的史实乃是它的核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考古资料和传说记载下来的史料结合起来研究,是可以做到去伪存真的。这是史前史研究必然要走的道路。
  在中国古史传说中,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如炎帝、黄帝、颛顼、太昊、少昊、蚩尤、祝融等等。其中炎帝和黄帝最为重要,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我们要以考古资料来研究炎黄二帝时期的历史,首先就得明确其在时间上大体占有多长,在空间上大体占有哪些地区;在这个时空框架内,目前已发现哪些考古学文化。这样,才能切合当时的实际。
  《国语·晋语》:“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正如徐旭生先生说的:“……炎、黄二帝氏族均从少典氏族分出”。《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势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伐神农氏,是为黄帝。”《五帝本纪》中所说的轩辕、黄帝实是同一个人或氏族部落,同样,神农氏、炎帝有的学者也认为是同一个人或氏族部落。从“轩辕之时,神农氏势衰”等语可以看出,黄帝氏族和炎帝氏族从少典氏族中派生出来,并非是同时或基本上同时,而是在时间上有着先后的不同,炎帝在前黄帝在后。另外,炎帝和黄帝之间因某些原因,发生了战争,黄帝率领了熊、罴、貔、貅、貙、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这些熊、罴、貔、貅、貙、虎,应是氏族的图腾崇拜物,以熊为图腾的氏族,可称为熊氏族。黄帝氏族能率领这些氏族,其间必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当时的条件下,很可能是由氏族组成了部落或部落联盟,黄帝氏族成为这个组织的领导者。
  炎帝和黄帝两氏族是何时从少典氏族派生出来的?在中华史前史中延续多长呢?对这个问题,要作明确的回答,目前是不可能的,只能从传说的文献记载中去分析理解。《易·系辞(下)》:“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白虎通义》:“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得,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庄子·盗跖》:“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故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从这些传说记载分析,炎黄时代应起于开始使用耒耜进行农业生产的耜耕阶段,从社会发展上来说,经历了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对偶婚阶段,发展到有了初期的礼制形态,即有了“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这样,炎黄时代起于进入耜耕农业阶段,止于有了初期的礼制。至于它的具体年代问题,待下面探讨其在空间上占有的地域后,把两者结合起来再行阐述。
  《国语·晋语》称:“炎帝以姜水成”。《帝王世纪》等文献,也有相似的记载。姜水的地望,据《水经注·渭水》:“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因此,炎帝氏族部落的主要活动地区应是渭水流域。据《史记·五帝本纪》的《集解》,引皇甫谧曰:“黄帝受国于有熊。”即黄帝为有熊国君。有熊,一般认为即今河南新郑。新郑居中原的中央,所以黄帝氏族部落应以中原地区为其主要活动地区。由此可见,炎黄时代的主要活动地区是渭水流域和中原地区。在这地域内,目前田野考古发现最早的耜耕农业,是距今约七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老官台文化;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山西襄汾陶寺的河南龙山文化早期遗址,从现已发掘的近千座墓葬中,能明显地反映出有了一定的礼制。这时的礼制,似乎不像是开始出现,应再向上推至仰韶文化晚期。有较多的考古学者、历史学者认为,陶寺遗址的时代是属传说时代的尧时期。尧之前,为黄帝时期,相当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五千年左右。这样,炎黄时代是从距今七、八千年左右至五千年左右,经历了约有三千年之久。
  炎黄两个氏族部落,也就是古史传说中所称的华夏集团。他们长期在渭河流域、中原地区经营、繁殖、发明、创造,这些成就,必然对其周围地区发生影响。《史记·五帝本纪·赞》:“余尝西至空峒(即今甘肃镇原县境内),北过涿鹿(即今河北怀来县或涿鹿县),东渐于海,南浮江(即长江)、淮(即淮河)矣,至,长老皆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因此,徐旭生先生说,由于黄帝、尧、舜的声望极高,各地的人都愿意拉上他们为同乡,这也反映了黄帝氏族部落的活动范围,是以中原为中心,向四方扩展。
  炎帝属于哪一个氏族部落,有着不同的意见。徐旭生先生认为属于华夏集团,而傅斯年、蒙文通两先生都认为属于南方集团,蒙先生更具体地说是南方的江汉民族(即苗蛮集团)。
  《山海经·海内经》说:“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关于炎帝的世系,《山海经》与《礼记·祭法》、《左传》相一致的是,都说共工生后土。相异的是,《大戴礼记·帝系》和《史记·楚世家》都说,祝融出于帝颛顼。不论怎样,祝融与长江中游的苗蛮集团有关,当无疑问。关于祝融的世系关系,说他属炎帝一支的传说记载出现的时间较早,可能性较大一些。若此推测不误,那末,祝融到了南方之后,成为南方氏族部落的领导者,他的后裔仍是其领导地位的继承者。祝融“可以说成了南方集团的象征”。祝融的始祖是炎帝,炎帝的声望高,影响大,就以炎帝作为南方集团的人文始祖,是完全可能的。

所谓前“祝融”。他母亲南仪氏女(载崇儒秘旨)。感兆红光贯日之祥而孕十五个月,生祝融于中皇之纭台山下,以妘为姓,寿高365岁,扶三主(伏羲、女娲、帝窖)为伏羲之诸侯,帝窖之宾师。
前祝融辅佐伏羲在位150年,144岁而崩。辅佐女娲130年,帝窖70年,帝窖、女娲之后各自为主者数百年,神农立位。神农后大吴(太昊)虱姓,为图腾的氏族,首领(河南准阳县)。太吴之后炎帝、黄帝。
后祝融是封的官宦名,意思是光荣天下,周代之宫。
黄帝,昌意 乾荒、颛顼,称老童,吴回(祝融).
为什么秦、汉至唐、宋、元、明、清,大多数老谱上都以前祝融氏焉。因前祝融未提出其上辈父亲是谁。后来有的史学家、作家认为人物流传,奉后祝融为祖代的人物。

炎帝祝融,男,姓姜,名祝融,号魁隗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炎帝魁隗氏政权的五任帝。他的祖辈是魁隗氏三任帝节并,父辈是四任帝戏器。
  祝融生于帝戏器二十五年(庚午,前4851),出生在不周山下的隆城(今宁夏固原市隆德县)。
  祝融少年时便以才德出众而闻名于世。帝戏器看他是棵好苗子,便对他进行重点培养,使其精通治国之道,晚年时就将他立为帝位继承人。
  公元前4827年,炎帝魁隗氏政权的四任帝姜戏器去世,祝融即位称帝。
  祝融即位后,依然立都于不周山,以乙未年(前4826)为祝融元年。
  祝融执政时期仍主要活动在陕西、甘肃、宁夏一带。中原地区的大伏羲氏族各部落虽然臣服于炎帝政权,但他们除了不公开称帝外,其余完全自行管理,炎帝政权对他们没有丝毫的控制。祝融即位之初曾试图向中原地区扩张,但此时氏族内部出现了纷争,炎帝族的几大支脉都都想争夺帝位,祝融担心国内发生政变,便打消了东进的念头。
  祝融娶骊山氏女子为妻,生长(太)子长琴。祝融晚年欲立长琴为帝位继承人,但共工氏不服,引发了内乱。
  祝融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祝融四十六年(庚辰,前4781),享年七十一岁。
  祝融死后,遗体葬在不周山,并在临潼(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设灵台,帝号祝融,尊号炎帝。
  …………………………………………………………………………………………………
  祝融在位年表(供参考)
  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
  前4826(乙未)……元年……
  前4825(丙申)……二年……
  前4824(丁酉)……三年……
  前4823(戊戌)……四年……
  前4822(己亥)……五年……
  前4821(庚子)……六年……
  前4820(辛丑)……七年……
  前4819(壬寅)……八年……
  前4818(癸卯)……九年……
  前4817(甲辰)……十年……
  前4816(乙巳)……十一年……
  前4815(丙午)……十二年……
  前4814(丁未)……十三年……
  前4813(戊申)……十四年……
  前4812(己酉)……十五年……
  前4811(庚戌)……十六年……
  前4810(辛亥)……十七年……
  前4809(壬子)……十八年……
  前4808(癸丑)……十九年……
  前4807(甲寅)……二十年……
  前4806(乙卯)……二十一年……
  前4805(丙辰)……二十二年……
  前4804(丁巳)……二十三年……
  前4803(戊午)……二十四年……
  前4802(己未)……二十五年……
  前4801(庚申)……二十六年……
  前4800(辛酉)……二十七年……
  前4799(壬戌)……二十八年……
  前4798(癸亥)……二十九年……
  前4797(甲子)……三十年……
  前4796(乙丑)……三十一年……
  前4795(丙寅)……三十二年……
  前4794(丁卯)……三十三年……
  前4793(戊辰)……三十四年……
  前4792(己巳)……三十五年……
  前4791(庚午)……三十六年……
  前4790(辛未)……三十七年……
  前4789(壬申)……三十八年……
  前4788(癸酉)……三十九年……
  前4787(甲戌)……四十年……
  前4786(乙亥)……四十一年……
  前4785(丙子)……四十二年……
  前4784(丁丑)……四十三年……
  前4783(戊寅)……四十四年……
  前4782(己卯)……四十五年……
  前4781(庚辰)……四十六年……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①称生卷
章,卷章生重黎。②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③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④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
复居火正,为祝融。
注①正义尺证反。
注②集解徐广曰:“世本云老童生重黎及吴回。”谯周曰:“老童即卷章。”
索隐卷章名老童,故系本云“老童生重黎”。重氏﹑黎氏二官代司天地,重为木正,
黎为火正。案:左氏传少昊氏之子曰重,颛顼氏之子曰黎。今以重黎为一人,仍是颛顼
之子孙者,刘氏云“少昊氏之后曰重,颛顼氏之后曰重黎,对彼重则单称黎,若自言当
家则称重黎。故楚及司马氏皆重黎之后,非关少昊之重”。
愚谓此解为当。
注③索隐此重黎为火正,彼少昊氏之后重自为木正,知此重黎即彼之黎也。
注④集解虞翻曰:“祝,大;融,明也。”韦昭曰:“祝,始也。”
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①其长一曰昆吾;②二曰参胡;
③三曰彭祖;④四曰会人;⑤五曰曹姓;⑥六曰季连,啱姓,楚其后也。⑦昆吾氏,
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
生附沮,⑧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注①集解干宝曰:“先儒学士多疑此事。谯允南通才达学,精核数理者也,作古史
考,以为作者妄记,废而不论。余亦尤其生之异也。然按六子之世,子孙有国,升降六
代,数千年闲,迭至霸王,天将兴之,必有尤物乎?若夫前志所传,修己背坼而生禹,
简狄匤剖而生契,历代久远,莫足相证。近魏黄初五年,汝南屈雍妻王氏生男儿从右胳
下水腹上出,而平和自若,数月创合,母子无恙,斯盖近事之信也。以今况古,固知注
记者之不妄也。天地云为,阴阳变化,安可守之一端,概以常理乎?诗云‘不坼不副,
无灾无害’。原诗人之旨,明古之妇人尝有坼副而产者矣。又有因产而遇灾害者,故美
其无害也。”索隐系本云:
“陆终娶鬼方氏妹,曰女嬇。”
注②集解虞翻曰:“昆吾名樊,为己姓,封昆吾。”世本曰:“昆吾者,韂是也。”
索隐长曰昆吾。系本云:“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又曰:“昆吾者,韂是。”宋忠曰:
“昆吾,国名,己姓所出。”左传曰:“韂侯梦见披发登昆吾之观。”按:今濮阳城中
有昆吾台。正义括地志云:“濮阳县,古昆吾国也。昆吾故城在县西三十里,台在县西
百步,即昆吾墟也。”
注③集解世本曰:“参胡者,韩是也。”索隐系本云:“二曰惠连,是为参胡。
参胡者,韩是。”宋忠曰:“参胡,国名,斟姓,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