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l in love过去式:肝肾养护法治疗失眠的临床体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9:41:42
   

 

 

肝肾养护法治疗失眠的临床体会

 

尹建平  符凌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   邮编518133)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选取背俞穴,将针刺疗法与中医外治法有机结合,自拟肝肾养护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点滴体会。

【关键词】失眠   肝肾养护法   临床体会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者彻夜不睡为特征的病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最近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 %,已成为威胁我国公众身体健康的一个突出问题[1]。精神、生理、环境、疾病等因素引起均可导致失眠,严重的失眠可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复的能力低下,容易感冒,并加重其他疾病或诱发原有的疾病。西医治疗本病多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催眠药为主,但鉴于这些药物容易引起依赖性和撤药综合征,以及异常精神状态,故国内外均不主张长期服用西药治疗本病[2]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选取背俞穴,将针刺疗法与中医外治法有机结合,自拟肝肾养护法治疗失眠,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体会如下:

1、具体方法

(1)针刺:取穴: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方法:用毫针常规刺法,每次留针20分钟,每周2次;

(2)微波:取穴: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方法:采用日本产MT系列微波治疗仪照射以上腧穴,每次15分钟,每周2次;

(3)点穴:取穴: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方法:用大拇指点压以上各穴,每穴一分钟,应使指力直透深层,每周2次;

(4)罐疗:取穴: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三焦俞、志室。方法:穴位拔罐,留罐约10分钟,每周2次;

(5)药熨:取穴: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药熨处方:桂枝30g、川芎20g、艾叶30g、大腹皮20g、厚朴20g、小茴20g、苍术20g、制附子20g、公丁香20g、柴胡20g、白芍20g。方法:将以上药物用布包好隔水蒸热后熨于穴位处,每次约20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准,每周2次。

笔者将以上治疗方法冠以“肝肾养护法”。每8次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相应的疗程。

2、典型病例

王某,男,39岁,汉族,初诊时间: 2009年9月15日。主诉:失眠2年余,加重一月。现病史:2年前因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导致逐渐失眠,并伴有头晕头痛。在当地人民医院行头部CT检查,结果无异常。间断服用中药及各种安眠药,疗效欠佳。一个月前因运动后导致右膝关节酸痛,进而失眠症状加重甚则彻夜无法入睡,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遂来我科进行治疗。现症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甚则彻夜不睡,神疲乏力,右膝关节酸痛,急躁易怒,纳食欠佳,小便黄,大便溏,舌淡苔薄黄,脉弦。诊断:不寐(失眠症)。治疗:采用肝肾养护法,包括针刺、微波、点穴、罐疗、药熨。一周2次,每8次为1个疗程。治疗三个疗程后,患者失眠症状明显减轻,已能整夜熟睡,醒后神疲乏力症状明显缓解,复治一疗程,症状基本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3、体会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不得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传统理论认为阴阳是自然界的规律,睡眠和觉醒的生理活动是人体的阴阳消长出入变化所产生的。《灵枢·口问》篇云: “阳气尽, 阴气盛, 则目瞑; 阴气尽, 而阳气盛, 则寤矣。”阴主静, 阳主动; 阳气衰, 阴气盛, 则发生睡眠; 阳气盛, 阴气衰, 人即醒觉。祖国医学认为失眠的病位在心,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其发病和肝郁、胆怯、脾肾亏虚、胃失和降等有关。病因虽多, 但不外乎虚实两种。无论是虚是实主要是因为机体内在的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以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 故治疗失眠症应着重对内脏的调治, 以使气血调和, 阴阳平衡, 脏腑功能恢复正常的状态。

背俞穴为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重要穴位,位于膀胱经第一侧线上,与其相应的脏腑位置及体表的投影接近。“腧穴所在,主治所在”,根据穴位的近治作用原理,背俞穴可以治疗、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因此刺激背俞穴可使全身气血调和、阴平阳秘,可以调理多个脏腑的功能,使之阴阳平衡从而改善睡眠。毛氏[3]在研究古代针灸治疗失眠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时发现,古代治疗本病时多选取背俞穴也正是基于以上的原理。

笔者主要选取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肝俞与肾俞二穴。

肝藏魂,主疏泄。《血证论》说:  “肝藏魂, 人寤则魂游于目, 寐则魂返于肝。” 宋·许叔微云:“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由此可见肝邪致魂不守舍可导致失眠。肝的疏泄功能,对各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的协调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维持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功能活动的有序进行,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发挥,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形体、官窍等功能活动也稳定有序。肝属木、心属火, 肝木能生心火,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气机不调而郁滞, 心神受扰, 神不得归其舍, 则人不得卧;脾属土,肝郁犯脾,脾失运化,以及思虑过度,气机不畅,导致气血生化无源,不能养心安神,也可致失眠。

肾藏精。肾中所藏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源,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中所藏的肾精、肾气及其分化的肾阴、肾阳称为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清代《冯氏锦囊·卷十二》提出:““壮年人肾阴强盛,则睡熟而长,老年人阴气衰弱,则睡轻微易知。”说明失眠与肾阴盛衰有一定的关系。肾阴肾阳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任何各脏气血阴阳不足的病变,最终必然会累积到肾之精、气、阴、阳,故有“久病及肾”之说。心属火、肾属水,心与肾之间的水火升降互济,维持两脏之间的协调平衡;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为气、神之源,积精可以全神。故《古今医统大全·不寐候》云:““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阳独亢,亦不得眠。”《景岳全书·不寐》也提到:““真阴精血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

综上所述,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选取背俞穴,采用针刺、点穴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配以具有机械性刺激和温热效应等作用的罐疗法;结合加速血液流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酶的活动性,增强局部免疫力的现代康复设备—微波治疗仪;最后配以具有温经通阳之药熨疗法,共同调节心肝脾肾等脏腑的气血阴阳,恢复其正常功能,使其归于“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绍旦,杨明会. 试论中医“脑”与失眠[J]. 天津中医药,2008,25(1):34-36.

[2]萧蕙. 失眠症的中医护理概况[J].护理研究,2005,19(3):387-388.

[3]毛爱名. 古代针灸治疗失眠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5):463-464.

   您好:欢迎您光临衔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