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分词读音:幸福来得不容易(视窗·幸福在哪里(上))人民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6:12:09
幸福来得不容易(视窗·幸福在哪里(上))
《 人民日报 》( 2012年01月05日   18 版)

人民图片
如今,“打造幸福城市”、“提升幸福指数”等口号在各地十分常见,提高百姓的“幸福感”正成为各级政府的施政追求。那么,幸福究竟在哪里?幸福该拿什么来衡量?是收入增加、衣食无忧?是工作稳定、事业有成?是人情温暖、家庭和睦?还是通过努力就能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梦想?
面对“房价高、物价涨、收入低、就业难”等现实,你我的幸福感是否有所下降?回顾过去一年,人们会因为哪些事感到幸福?展望新的一年,幸福感怎样才能提高?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一群普通人。
——编  者
上海市某高校2010级研究生樊丽丽:
拿到录用通知,幸福感油然而生
本报记者  王  珂
“接到用人单位的录用电话时,我实在太兴奋了。”上海某高校2010级研究生樊丽丽说,最近经过3个多月的求职努力,终于接到了第一份录用通知。虽然过程很辛苦,但也充实而有意义,给自己留下了美好回忆,“最让我感到幸福的是,努力获得了回报。”
在校期间,樊丽丽学习刻苦,拥有一份让许多人羡慕的简历:财经名校的研究生学历,连年获得各类奖学金;做过多项调研课题、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多家公司的实习经历;除了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还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证券从业资格证、全国计算机2级考试等。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条件还算不错,应该有能力选择喜欢的职业。”樊丽丽说,根据专业特长以及发展前景,她把求职目标定位在基金、证券、银行等金融行业。
“加入求职大军后才发现,事情并不是想得那么简单。”樊丽丽说,虽然一般情况下,初步简历筛选和笔试都能顺利通过,但面试让她感到非常吃力。第一次面试是一家证券公司,由于经验不足,樊丽丽回答问题很不顺畅,最终以失败告终。第三次面试后,她对自己的表现仍然很不满意,从应聘单位回学校的路上甚至哭了。
“找工作跟学习一样,需要很多技巧,是一个慢慢熟悉、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她的老师开导说,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具体、可信的方式表现自己,让用人单位认识到你就是最合适的。
老师一番话让樊丽丽茅塞顿开,之后她开始自我调整:参加各种宣讲会和招聘会,提前了解公司基本信息,为面试做好准备;不再一味盯住大公司,对小公司的面试同样积极对待;总结笔试、面试经验和在校期间让自己成长的工作实践经历,以备面试之需。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准备和多次面试的历练,樊丽丽跟面试官交流时表现非常轻松,能把自己独特的一面展示出来。现在她切实体会到努力之后获得回报的喜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为自己创造更多幸福的感觉。”樊丽丽说。
广州市南岭汽车修理厂清洗工曹小萍:
工资涨了,就有能力供女儿上大学
本报记者  李  刚
临近春节,广州南岭汽车修理厂清洗车间显得格外忙碌。厂里下发通知,春节期间留在厂里加班的员工,每天可领加班费100元,过了年工资还要涨10%。
曹小萍记得这是她进厂7年来第六次涨工资了,最近一次是前段时间物价涨得特别厉害时,厂里给每人发了100元生活补助。细算一下,她已经从进厂时的1000多元涨到了目前的2000多元。尽管生活依然过得紧巴巴,但对年近半百的她来说,已经觉得很“幸福”了。
1987年,曹小萍从湖南老家挤上南下的列车,到广东成为一名纺织女工,在东莞、番禺等地的纺织企业都打过工。她至今还记得2001年春节后,由于火车票太难买,晚回了工厂两天,负责招工的主管就对她说没位置了。她当时就急了:家里有一个刚上小学的女儿,还有公婆需要赡养,这可怎么办?她央求主管留下她,甚至愿意少拿点工资。主管直截了当说,她年龄已经偏大,不适合“三班倒”的工作。曹小萍只能默默离开。
这些年来,曹小萍很多工作都干过,酒楼服务员、小食店厨师……还摆过地摊、做过家政钟点工,承包过小公司的厨房。有时她感到命运不公,打算回乡务农,但一想到还在读书的女儿,只能咬牙坚持。
2004年,曹小萍遇到一个机会,来到广州南岭汽车修理厂当一名勤杂工。最初,她也不知道能在这里干多久,半年多后,公司人事部通知她去签劳动合同,还给她买了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曹小萍当时有些惊讶,难道她也会像正式职工一样,退休后能领到退休金?她这才感觉到劳动是有保障的,打工妹是有尊严的。随着工资逐年上涨,生活也逐渐改善。
曹小萍的女儿要考大学了。在女儿眼里,妈妈就是一只燕子,只有春节才能见到。女儿说,她一定要考广州的大学,今后和妈妈永远不分开。这让妈妈热泪盈眶。曹小萍暗下决心:不管付出多少辛劳,都要供女儿上完大学。她相信随着工资上涨,她有能力完成这个心愿。
长春市78岁的低保户陈洪财:
搬进廉租房,才算有了真正的家
本报记者  刘文波
“搁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这辈子还会住进这么好的房子!” 吉林省长春市低保户陈洪财说,现在他住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方家园,两室一厅,面积为50平方米。虽然天气寒冷,但家里暖气供得足足的。
出生在长春市双阳区四家子乡的陈洪财,大半辈子住在泥草房里。1956年和老伴崔玉珍结婚时,他为新房唯一的“装修”就是在墙壁上糊了一些报纸。能住上楼房,是他未曾奢望的事。
1958年,从部队转业的陈洪财来到当地石灰厂工作,5年之后用积蓄盖了一座40平方米的泥草房,但这处住房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便被拆掉了。随后,老两口不愿为儿女们添负担,又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租房生活,其间换了10余套房子。住进楼房前,他们租住在城郊乐东村一间二三十平方米的平房里,每月要交50元的租金。“那么小的房子,怎么安排都显得捉襟见肘,而且没有煤气、自来水和暖气,生活非常不方便。”陈洪财说。
他和老伴住进东方家园这处廉租房后,多年来萦绕在老两口心头的安居梦终于成了现实。“我都78岁了,住在这里才感觉到什么叫幸福。”陈洪财由衷地说。
“厨房、厕所都是装修好的,很干净;冬天的采暖费也是政府给交的,不用我们掏一分钱。”陈洪财说,“如今,看病有医保,生活有低保,还有廉租房,知足了。”他们平时在家遇到什么难题,打一个电话,物业管理人员就会上门处理。此外,菜市场很近,蔬菜品种也很丰富;交通十分便利,去市中心可以乘坐多条线路公交车……
“如果经济指标上去了,民生却得不到改善,老百姓住不上好房子,那绝不能证明经济开发区成功了。”陈洪财说,长春市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吴德金讲的一番话,让他这样的廉租房住户暖到了心里。
济南市柳埠镇大峪村农民王佰仁:
有钱治病,过日子的信心越来越足
本报记者  卞民德
寒冬时节,山东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连绵的大山里阳光普照。
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深处的大峪村,头戴一顶黑色小帽、鼻梁上架着眼镜的王佰仁早已守候在村口,红润脸庞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时光倒回一年多前,王佰仁可不是现在的模样。2010年4月,王佰仁的脸突然肿胀起来,四处求医问药都没有效果。最后,王佰仁被省城的大医院确诊为患上了淋巴癌。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王佰仁的心情差到了极点。
“穷乡僻壤的,家里就指望山上的几百棵果树,可这两年的收成和行市都不好,一年顶多有个五六千元的收入,还不够一次化疗的。”对于这个普通的山村家庭而言,动辄上万元的治疗费用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几次治疗之后,王佰仁多年的积蓄花了个精光。因为治疗过程相当漫长,而且花费巨大,王佰仁也不好意思再给亲戚朋友添麻烦。
尽管如此,王佰仁并没有山穷水尽。真正让他坚持下来的,还是近年国家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
单说2011年,王佰仁六次住院治疗,累计花费了6.7万元。按照政策规定,新农合实际报销了2.6万元,给他减轻了不少负担。更幸运的是,从2011年7月开始,历城区财政专门拿出201万元,通过商业化方式为包括王佰仁在内的1.7万名城乡低保人员购买了人均120元的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这样,王佰仁又获得了2万多元的保险赔付。
一路走到今天,王佰仁觉得很欣慰。再过两三天,王佰仁又要回到医院接受新一轮的治疗。虽然身体没有完全恢复,但他的精神头却是越来越好,心中的希望也在不断升腾着。“钱不再那么紧张了,病能治下去,过日子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