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的过去式怎么写: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57:09

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

下文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1期 卷首语《宁夏,冲出长城天地宽》 撰文/单之蔷

编者按:自西而东的黄河由甘肃到宁夏的中卫县,然后沿贺兰山转而向北,至内蒙古的临河县受阴山阻挡折而向东,到托克托县突然掉头,沿吕梁山南下,绕了一个马蹄形的大湾。这个特有的大弯曲,好比套在宁蒙平原上的一个大布套,所以人们就称这一带为“河套”。“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指的就是这里。

河套平原西起贺兰山、大青山,东到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南达鄂尔多斯高原,北抵狼山、大青山,总面积约为25000平方公里,纵贯宁夏、内蒙古两个自治区。宁夏部分俗称西套,也叫宁夏平原或银川平原,内蒙古部分,俗称东套,并分前套和后套,统称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是我国最古老的灌区之一,引黄河灌溉已有2000年的历史。汉代时,人们已把这里与当时全国最富庶的关中地区相提并论。经过历代治理,这里渠道纵横,稻田遍布,一派江南风光。但是,“塞上江南”这一称谓最初的来历却与自然风光无关,而是由于当时(1400多年前)这里迁移来的南方人较多,风俗近于江南的缘故。


摄影/张春荣
黄河冲出峡谷造平原
  黄河从甘肃、宁夏两省区交界处的黑山峡流出,便进入了宁夏的中卫盆地。在这里,河水的灌溉在中宁(中卫、中宁)平原上造就了天府之国般的绿洲,图中即是中卫的黄河大桥。继续北上的黄河穿过青铜峡之后,又造就了另一处沃野千里、稻麦飘香的大平原,也就是宁夏北部的银吴(银川、吴忠)平原。两大平原合称为“宁夏平原”。宁夏平原是宁夏最富饶的地方,有“塞上江南”的称号。它与贺兰山相伴,绵延在黄河两岸,被青铜峡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卫宁平原和银川平原。它南北长达320公里,最宽处达40公里。在我的心里,银川平原的形象经历了一个由“半岛”向“岛”的转变过程,银川平原的意义则由“塞上江南”凝练升华到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的“塞北中心地”过程。  在我没有去宁夏之前,银川平原在我的心目中是这样的形象:它与贺兰山好像是孪生的兄妹,贺兰山像屏障一样,挡住了东侵的腾格里沙漠;它的东面是毛乌素沙地;西北面是乌兰布和沙漠。银川平原和贺兰山像一个绿色的半岛伸进沙漠之中。所谓半岛,就是三面临水,一面与大陆相连的地方。这里的水,是沙漠,这里的陆地是季风吹拂能够进行农业生产的地方。那时候我心目中的银川平原就是农耕文明的地区伸进沙漠牧业地区的一块飞地。那时我对银川平原的意义的认识,还停留在“塞上江南”和“米粮之川”的层次上。  过去总是听到这样的说法:从东部太平洋吹来的湿润季风吹到贺兰山就成了强弩之末,吹不动了。因此贺兰山成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山,是我国东部农耕文明与西部游牧文明的分界线,也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还是荒漠与草原的分界线。  11月,我去了宁夏。当我把宁夏走遍,我知道了上面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而且是一种误导。这种说法夸大了贺兰山的作用。贺兰山无论是长度、宽度、高度都不足以阻挡季风,也没有能力为干旱区与半干旱区、荒漠与草原划界。因为贺兰山长约220多公里,最高峰为 3556米,中段高度在海拔2000—3000米,南北两段则在海拔1500—2000米之间。银川平原海拔已达1000—1200米,贺兰山的相对高度仅在1000米左右。这样的高度在广袤的大地上,仅仅是一个微微的起伏,像大地的一道皱纹,或者一个“青春痘”而已,怎能阻挡季风?并不是季风被贺兰山阻挡了,而是东方或者南方吹来的季风还没有吹到贺兰山就吹不动了。其实季风吹过太行山、吕梁山之后,就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了。要不贺兰山的东面怎么会是半干旱的毛乌素沙地呢?毛乌素沙地向西还没到贺兰山边就早已经进入干旱区了。贺兰山与银川平原的南面,是赤地千里的灵盐台地和同心县一带草木少见的黄土丘陵和山地。  因此贺兰山是一个被沙漠包围的绿岛,不是分开干旱与半干旱区、荒漠与草原的界山。其实干旱与半干旱区的界线应该在贺兰山向东南100来公里的地方。这并不是我的发现,在一些专业的地理书中,或者在中国的综合自然区划中都是这样划分的。然而我们在许多媒体的文章中,总是看到贺兰山是干旱与半干旱,也就是荒漠与草原的分界线,是二者之间界线的说法。我想这种说法之所以盛行,是因为贺兰山太突出、太有名了吧。把干旱与半干旱、沙漠与草原的分界线放在贺兰山东边100来公里的地方,既不好说,也不好记。放到赫赫有名的贺兰山上是省事和方便之举。

旱涝不扰,洪水不侵的天府之国

常言说:“黄河自古富宁夏”。为什么黄河富宁夏?这张图片告诉了我们一些秘密,宁夏人不用修堤坝防止黄河发洪水泛滥成灾,因为黄河在宁夏段水量稳定,很少暴涨。因为这里是干旱区,降水稀少。黄河在这里又没有切下去,让这里变成峡谷,黄河在这里可以自流灌溉,只要在上游挖个渠口,引水灌溉,河水就会自动流淌,流入饥渴的田地。因此宁夏是旱涝不忧,洪水不侵的天府之地。  但是当我们把贺兰山看作是我国西北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界山时,就相当于把我国半干旱区的界线向西推进了100多公里,贺兰山和银川平原就由绿岛和绿洲变成了半岛。这就低估了银川平原的珍稀性,降低了银川平原的意义。因为我们把银川平原与贺兰山看作是半岛时,似乎银川平原是背靠湿润的农业区,前面是沙漠。或者说银川平原一半是塞北,一半是江南;这样宁夏似乎是我国漫长的农牧交错带中的一环。其实宁夏的自然环境分为三大块:一块是北部的贺兰山区与银川平原,贺兰山是荒漠中的山地,因为山高,降水增加,成为绿岛,银川平原则是用黄河水浇灌出来的干旱区中的绿洲;一块是南部的六盘山地区,六盘山本来就处于半干旱地区,再加上山高,降水增加,因此六盘山地区是宁夏最为湿润的地区,当地称作阴湿区;中间的一块则是风起沙扬的荒漠,即灵武与盐池所在的干旱台地和中卫市与同心县所在的干旱的黄土丘陵和山地。由此可以看出贺兰山与银川平原早已是远离了湿润驶入了旱海沙漠中的绿岛。  当我认识到银川平原与贺兰山不是半岛而是岛屿时,宁夏在我心目中的意义开始转变,开始升华。认识到贺兰山和银川平原是沙海中的绿岛和绿洲时,首先我对黄河母亲河的意义体会更深了。没有黄河水的浇灌,在干旱的荒漠中就不会出现像银川平原这样的富饶之地。  当我对着地图查看时,看到银川平原与内蒙古的河套平原组成的绿洲深深地挺进到沙漠深处时,我想到了我国的版图的形状和边界的形成。如果没有黄河造就的这几个绿洲,中国的版图还会是这样吗?它们撑起了中国的版图,从这个意义上说,银川平原与河套平原岂止是“塞上江南”,它们实际上是中国的脊梁。
航拍:宁夏银川与贺兰山 摄影/金诚摄影/大山鹰、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雪山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