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fallflat安卓版:正确运用“三十六策” 努力构建和谐农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7:39:52
李屏南阳志奇:正确运用36策,努力构建和谐农村来源:湖南县域发展中心  作者:湖南县域发展中心  发表时间:2009-7-13  点击量:1829正确运用“三十六策” 努力构建和谐农村
湖南师范大学县域发展研究中心
湖南省新宁县是个农业县,全县59万人,农业人口占50万,共有18个乡镇,477个行政村。1999年下半年,针对当时农村面临的各种矛盾,新宁县总结提炼出了《处理农村矛盾36策》,受到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的关注。2000年,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印刷了20万册,发至全省农村基层干部手中学习运用。几年来,“36策”成了全县农村基层干部开展农村工作的一大法宝。特别是近两年来,全县上下正确运用“36策”,处理好了农村各类矛盾,维护了农村的稳定,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使全县农村出现了工作良性运行、干群关系融洽、经济协调发展的和谐新局面。 

一、运用“三十六策”,提高农村干部工作水平
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水平不高,特别是面对新形势下农村新的矛盾和问题时,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多,成了影响农村工作正常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新宁县的广大农村干部则通过学习运用“36策”,从“土处方”中吸取了营养,受到了启发,提高了自己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方面,通过运用“36策”,农村干部掌握了系统的工作方法。“36策”就农村中常见的36个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处理办法,归纳起来是四类,即思想政治工作、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几年来,全县农村干部在工作中自觉把四类方法综合起来运用,“四管齐下”,融会贯通。尤其是突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运用,把它既看成是一种独立的工作方法,又看成是行政、经济、法律手段措施得以顺利运用并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坚持把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推进农村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结合起来,与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得开展农村工作的方法形成了一个互相协调的系统,面对新形势下农村一些突发的尖锐矛盾纠纷时,能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或坚持原则,以法服人;或苦口婆心,以理服人;或匠心独具,以谋服人。2003年3月,黄金乡大龙电站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阻挠施工事件,部分群众因对投资方给他们的赔偿不满意,就聚众闹事,用炸药炸毁了公路,并扬言要用火铳对付前去做工作的县乡干部。但县乡干部并没有被吓倒,先是通过细致的思想教育做通了外围群众的工作,然后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有犯罪行为的人给予了应有的制裁和处罚,使这一项目顺利恢复了建设施工。 
另一方面,通过运用“36策”,农村干部加大了对农民群众的感情投入。农民群众最讲感情,开展工作的方法再好,没有真正的感情投入,有时也是枉然。几年来,从县委、县政府,到农村基层干部,无论是作决策,还是开展具体的工作,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了首位。既考虑群众的长远利益,又考虑群众的眼前利益;既照顾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又不忽视少数群众的利益;既想到了实际工作的重要,也注意到了群众的经济、心理方面的实际承受能力。对先进群众给予积极鼓励,对后进群众也给予热情扶持。在处理矛盾纠纷时,严格依法办事,该处罚的处罚,该打击的打击,但更多的时候则是靠全体农村干部身体力行、以德服人,舍身忘我、以情服人,视民如伤、以爱服人。阳春三月,正是农村春耕繁忙、要钱要物之际,县委、县政府连续四年从县直和乡镇机关部门抽调干部下到村组,开展以“访民情、解民难、帮民富、保民安”为主要内容的“四民”活动。每年直接参与这项活动的干部都在1500人以上,时间短则一个月,长则两个月,直接投入到这项活动中的资金(包括物资折价)每年也都在100万元以上,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通过这些活动,群众得到了实惠,干部受到了教育,互相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使干部群众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了,干部们在工作中即使有些偏差,也会得到群众的真心理解和谅解,农村工作的开展也就变得顺畅多了。 

二、运用三十六策,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村民自治”是农村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则是农村实现民主法治“村民自治”的最重要的途径。“36策”也强调,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处理农村矛盾的基本良策。近几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这一基本良策做文章,理顺了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村干部与群众、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营造好了和谐农村的大环境。 
一是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近几年来,新宁县始终抓住选准带头人这一个最关键的环节,对村干部在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致富本领、服务意识、群众基础等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力争选出好人,树立一方正气;选出能人,促进一方工作;选出富人,带动一方发展。通过几年努力,全县村干部队伍综合情况明显好转:平均年龄是42岁,高中以上文化的占80%。同时,还切实抓好了村级后备人才的培养、退下来的村干部的妥善安置和村干部培训工作。去年,通过深入调研,县委、县政府还就提高村干部政治、经济待遇,出台了《加强村干部队伍管理的意见》,每年拿出60万元用来发放村干部的各项补贴和奖励。随着村级班子建设的加强,全县农村民主法治水平也不断提高,大多数村在国家任务征收、计划生育、矛盾调处等方面实现了“村为主”,农民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度提高了,与上级党委、政府的关系也融洽和谐了。在今年刚结束的村级班子换届中,通过群众“海选”,全县97%的村顺利实现了村支部书记与村委主任“一肩挑”,而且就换届选举告状、上访的也明显减少了。 
二是加强了农村道德风尚建设。受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农村普遍存在着法纪观念淡薄,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重男轻女,卫生环保意识差等不良风气和陋习,与构建和谐农村格格不入。对此,新宁县运用“36策”中讲到的“民风不淳、道德教化”办法,围绕提高群众素质,狠抓了农村的道德风尚建设。首先是狠抓了“四大教育”,即政策法制教育、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每个乡镇或有条件的村都建起了农民夜校和文化宣传走廊,各村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村规民约》,县里每年还组织宣传队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文化下乡,帮助群众提高了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其次是开展了“改陋习、树新风”主题活动,在农村普遍建立红白喜事理事会、禁赌会,仅2004年,全县发放的相关宣传资料就有100万份,书籍2万余册,有力地净化了农村的风气。再次是加大了对农村生活设施建设的投入,注意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建成沼气池1.6万口,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示范村90个、生态示范户5000多户,1000多个村民小组用上了自来水,改水改厕覆盖率达到60.5%和35.7%。2004年,投资4688万元完成了县通乡、砂改油第一期工程90多公里,投资1719万元完成了村道建设17条115公里,全县公路养护综合好路率达75%。 
三是加强了对贫困村和贫困农户的帮扶。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对弱势群体进行关怀和帮助。新宁县是个省级重点扶贫县,县委、县政府一直把扶贫帮困工作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上。首先是加大了扶贫开发的力度。连续三年来,已对90个省定贫困村进行了重点扶持,投入财政扶贫资金达3299万元,信贷扶贫资金1.9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推动了全县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进程。其次是深入开展了建设扶贫工作。按照“领导挂点、单位联村、一定两年不变”的要求,每年都安排50个左右的县直机关联系贫困村开展建设扶贫,每个单位每年投入的资金都在1万元以上。每年底开展的“送温暖、献爱心”春风行动,在经费安排上也都向农村贫困村倾斜。再次是发动党员和干部与贫困群众结对帮扶,在农村广泛开展党员“分片联户创优”活动,对特困户在生活、生产上进行重点扶持,使每一个贫困群众都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都体会到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三、运用“三十六策”,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经济落后是农村社会不和谐的根源,构建和谐农村最艰巨的任务和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村经济。“三十六策”中也突出讲到:“发展大计,始终扭住。”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围绕市场需要发展的和群众想发展的、能发展的经济项目做文章,使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又快又好、和谐协调的好势头。 
一是逐步壮大了产业经济。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根据群众的发展愿望和发展基础,分区域、求特色、因地制宜,逐步做大了脐橙、楠竹、养殖、中药材、烤烟五大主导产业。2004年,全县脐橙种植面积已达到15万亩,楠竹面积达30万亩,新造红豆杉7000亩,养猪、牛、羊、鹿达90万头,各类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发展烤烟5000多亩。全县围绕主导产业建立有规模的专业合作组织1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96家,其中上百万元的加工企业有20家。五大产业去年创造的总产值达到47564万元,已成了全县农民群众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注意开发了资源经济。新宁地处越城岭末端山区,有大大小小的河流190多条,水力资源相当丰富,但以前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近两年来,全县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注意整顿发展环境,使小水电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已开发的较大型的水电站就有40余处,去年新投产的有13处,装机容量1.2万千瓦,新增发电量5100万千瓦时。旅游是新宁最大最好也最具特色的资源,县委、县政府一直把“旅游带动”作为发展县城经济的战略思路,经过多年努力,赢得了?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两块金字招牌,带动了整个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去年接待的游客已达30多万人,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2600万元。在开发资源的同时,也特别注意了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制定了《?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这是我省第一部关于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条例,已从今年元月1日正式实施。年初,茛山景区经营权又成功实现转让,全县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三是大力发展了劳务经济。发展劳务经济投资少,见效快,是一条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捷径。近几年来,新宁县在这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保障激励机制。首先是加强了对农民工的培训,使他们提高了劳动技能。通过举办中短期培训班,大部分外出务工农民都掌握了一门非农业生产的专业技能,增强了务工赚钱的本领。县里还筹建了县扶贫培训学校,对参加培训的实行“政府买单、学校培训、推荐就业、跟踪服务”,取得了“送出一个、脱贫一家、影响一片”的好效果。其次是提高了对务工人员的服务水平,使他们安心在外务工。针对外出务工人员最关心的“留守孩子”问题,新宁县全面推行了“代管家长制”,目前已有1000多名教师成为8800余名“留守孩子”的“代管家长”。今年初,这项举措获得了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二等奖。再次是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目前全县最大的小水电建设项目大龙电站就是在外务工多年的农民回乡兴建的,预计总投资将达到6000万元,建成后年发电量达5176万千瓦时,年产值103万元,年完成税收6万元。据统计,现在全县每年在外务工的人员总数有10.2万人,挣回打工款在5个亿以上。
(执笔人:李屏南 阳志奇)
附:“三十六策”
第一策:农村矛盾 整体把握     第二策:干群隔膜 双向沟通
第三策:群众有难 体察解忧     第四策:先副后富 鼓励扶助
第五策:土地承包 大稳小调     第六策:计生工作 拓展思路
第七策:工农互惠 共谋发展     第八策:宗族关系 处理慎重
第九策:家庭纠纷 当管必管     第十策:边邻争端 依法协调
第十一策:统筹提留 征扶并用   第十二策:乡村政务 开诚公布
第十三策:为民创业 量力务实   第十四策:利益调整 各方兼顾
第十五策:苗头显露 未雨稠缪   第十六策:群众误解 及时化除
第十七策:情绪对立 积极疏通   第十八策:歪理挡道 真理说服
第十九策:革新遇阻 典型引路   第二十策:问题众多 重点突破
第二十一策:群体事件 宜散勿聚  第二十二策:害马横行 决不宽恕
第二十三策:社会治安 贵在综治  第二十四策:民风不淳 道德教化
第二十五策:思想愚昧 科教开启  第二十六策:村务管理 民主治理
第二十七策:民心难聚 健全支部  第二十八策:干部委屈 体谅爱护
第二十九策:办事无章 政策规范  第三十策:工作移交 见机理顺
第三十一策:前任遗案 新官续理  第三十二策:离任村干 管扶并重
第三十三策:危机关头 身先士卒  第三十四策:权力运用 从严监督
第三十五策:财力不足 壮大集体  第三十六策:发展大计 始终扭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