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k: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11:56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是初中物理光学的重要内容,凸透镜成像又是初二物理知识的重点;本节既是学习凸透镜成像原理,又是进一步学习眼睛成像和照相机等仪器原理的基础,是一节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体的探究课。
二、学生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有关凸透镜的作用、基本概念和三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但由于初二学生认知能力还比较低,对知识的归纳概括以及迁移能力还不够强。所以要把光路图和凸透镜成像联系起来还比较困难。对于凸透镜也仅仅知道它叫放大镜,能把物体放大,但对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和放大实像他们是知之甚少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性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①组织学生通过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认识凸透镜成像的条件。
②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和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的观察,增强学生对自然的好奇,体会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增强对自然界的热爱。
②通过实验结果的交流,注意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意识,弘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放弃和修正自己错误观点的扬弃精神。
四、教学重点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五、教学难点
学生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尤其是探究一倍焦距的成像特点。
六、教学资源
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多媒体课件。
七、设计理念
1、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中,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去讨论、去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做实验,让学生成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发现者”、课堂的主人翁,使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研究课题那样去进行。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猜想、分析,从中点拨其思维。
3、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探索规律,获得研究、思维的方法,然后通过方法的获得以及运用方法探索、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形成对科学探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融的情感,具有乐于探索物理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科学精神。因此,本节课将把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教给学生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八、教学设计
1、温故而知新
①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能被物体接收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小孔成像)
虚像是不能被物体接收的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平面镜成像)
主光轴
光心
焦点
焦距
②几个基本概念
③几条特殊光线光路图
2、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动手做下面一个小实验:
通过凸透镜由近及远观察课本封面上的三个字“8年级”,你看到了什么?
3、猜想与假设
通过刚才的小实验
同学们想一想,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4、设计实验
①紧接学生的猜想后,老师出示并介绍光具座,说明实验过程及应注意的事项:
A、实验过程中,蜡烛的火焰(简称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应在同一高度。
B、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光屏上承接的像最清晰时,记录物距u、像距v和像的性质。
②出示记录表格(如下表),指出应收集的证据。
实验序号
物距u/cm
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
像距v/cm
像距u与焦距f的关系
像的性质
正立

倒立
放大

缩小
实像

虚像
1
32
2
25
3
21
4
20
5
15
6
14
7
13
8
7
9
5
10
3
5、进行探究
①学生实验: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老师走下讲台进行巡视指导,并注意观察学生收集的证据,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寻找有特色有特点的记录数据。
②收集证据:为把本节课引入教材所要求的轨道,叫几组符合教学目的并有特点有特色的同学上台把收集到的证据输入桌面上的记录表格中。
6、分析论证:通过实验和观看课件,探究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u>2f
u=2f
2f>u>f
u=f
u凸透镜成实像的动态规律:                                                   。
7、评估:(课后完成)
①你认为你组同学有哪些与探究活动无关的活动?
②你组同学是否得到了蜡烛的像?
③你组同学光具座上物体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
④你组同学在活动中,为了得到清晰的像,移动了哪些器件?有哪些没移动?你认为他们如此移动可行吗?如果移动显得混乱,不益于研究问题,你认为该怎么固定、移动?
⑤你组同学得到了哪些像?(放大、缩小、等大的)
⑥你组同学测出了哪几种情况时的物距和像距?
8、过关练习:见导学案。
9、总结并布置作业
①总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根据学生的表现总结学生的探究精神。
②作业:课本P71页第3题、课课练P53、54页。
10、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