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誓约 episode261:《43位战犯的后半生》18、熊式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59:51
  熊式辉(1893—1974)为新政学系骨干,曾任淞沪警备司令、江浙皖三省“剿匪 ”总指挥,独揽江西军政十年,并担任过“中华设计局”秘书长,东北行营主任 等主要职务。抗日战争胜利后,熊式辉受命负责“接收”东北,败于解放军,他 本人也从此失宠于蒋介石,退任虚职。国民党逃离大陆时,熊式辉举家迁往香港 。1954年熊式辉到台湾,连蒋介石的面也未能见上,只好再回香港。
  早年经历 熊式辉,字天翼,号西广,江西安义人。父亲熊仰之,在清政府江西巡抚衙门充 当“门前稿”(相当于传达收发人员),家境寒微。熊式辉自幼聪明机智,7岁入 私塾,熟读《四书》 《五经》。他写毛笔字是下了功夫的,练就一手柳公权兼颜 鲁公的字体。10岁时,熊式辉到省城南昌和父亲居住。熊仰之望子成龙,送他到 南昌模范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即入江西高等学堂(中学)读书。在这期间他 吸收了一些新的知识,思想上趋向维新,并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他常和同学议 论国家大事,并决定弃文习武,报名投考江西混成协开设的江西陆军小学,与曹 浩森等同学同时被录取,1909年毕业,升入南京陆军中学,以优异的成绩保送保 定军官学校肄业。1916年,熊式辉应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之召,来到云南 昆明,担任李军第4师(师长方声涛)第8旅第34团团附,参加讨伐袁世凯的护法 战役。
  1921年,广东军政府参谋部保送三名青年军官前往日本陆军大学深造,熊式辉、 曹浩森、陈锐三人同时被选中,乃东渡日本。1924年,他们学成回国。熊式辉对 曹、陈二人说:“中国现在是群雄割据的局面,我们三人不要共投一条路,以免 这条路失败,三人同时失败。我认为应各奔前程。”曹、陈深以为然,经商定, 熊式辉投奔广东,曹浩森去西北,陈锐去东北,分道扬镳,改日再见。之后,熊 式辉就去晋见蒋介石,蒋即派他到黄埔军校任教官,他婉辞不就,后改派他到广 州大沙头的第三军军官学校担任教育长。在这期间,他与国民党右派有密切勾结 ,被军长朱培德撤换。
  依附蒋介石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蒋介石派熊式辉和总司令部参议杨赓笙等人,前往赣 南,策动时任北洋军第4师师长的赖世璜反正。经熊、杨劝说,赖即表示同意。第 4师改编为国民党革命军第十四军,赖世璜任军长,熊式辉为党代表。
  北伐军攻占长沙后,第十四军从于都出发进攻赣州,不久,第十四军被孙传芳部 击败。北伐军副总参谋长白崇禧追查此次兵败的责任,熊与赖互相推诿,赖世璜 指责熊式辉滥施职权,凌驾于军长之上,并免去他的兼师长职。他忿然去上海作 寓公。有一天,熊式辉听旧属黄光斗反映,赖世璜同孙传芳部交战时,孙曾密劝 赖倒戈,允诺在攻占南京后晋升其为江西督军,虽然此事查无确据,但熊式辉如 获至宝,即向白崇禧告密。
  赖世璜和白崇禧素有矛盾。白听了熊式辉的告密,就不问青红皂白,以克扣军饷 ,贻误战机等莫须有的罪名,枪毙了赖世璜。从此,第十四军落入白崇禧之手, 被改编为第十三军,白自兼军长,派熊式辉为副军长兼第37师师长。不久,第十 三军整编为第5师,熊式辉任师长。
  1927年,蒋介石一度宣布下野,熊式辉探知蒋是以退为进,为了摆脱白崇禧的控 制,便向蒋发一密电,称“总司令既然引退,式辉亦不欲带兵,愿随左右,出国 游历”云云。蒋介石复职后,从上海前往南京,熊式辉率所部沿沪宁路护送。蒋 为之大悦,旋即任命熊式辉为淞沪警备司令,驻守上海。
  1930年,冯玉祥曾秘遣特使策动熊式辉反蒋,适值张学良在东北通电拥蒋,并率 军入关。熊式辉一看风向,马上发出拥蒋通电,并声讨冯玉祥。从此蒋介石对他 格外青睐,而屡次嘉奖。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集中兵力,“围剿”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第二 次“围剿”惨遭失败后,蒋介石亲自任命“新政学系”杨永泰为行政秘书长,派 熊式辉为行营参谋长。
  1931年7月,蒋介石到南昌,熊式辉率领第5师人马保驾。同年12月,蒋介石下令 免去鲁涤平江西省主席职务,熊式辉被委为江西省主席兼南昌行营办公室主任。
  熊式辉在上海获悉命令,即乘飞机来南昌,不料中途飞机失事,熊式辉从空中摔 下来。福大命大的熊式辉在接近地面时被树枝挂住,再落到地面上,只跌坏了踝 骨。脚治愈后,稍有些跛,被人称为“熊拐子”。
  国民党三届五中全会之后,蒋介石在南昌召集熊式辉、邵力子、程天放、张道藩 、周佛海、杨永泰、曹浩森、陈铭枢等大员举行军政会议,决议组成“党政军一 元化”的领导体系。熊式辉在江西首先施行,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他为了 控制军事力量,首先便编组了江西省政府府卫大队,挑选一批年轻壮丁为卫士, 一律享受宪兵待遇,拥有精良的装备。同时将地方武装全部整顿,改编为15个保 安团,以后又成立两个预备师,统归自己指挥。
  1935年11月,熊式辉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937年,抗战军兴,熊 又以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全面抗战开始后,蒋介石在南京设立“抗日大本营”, 容纳民主人士参加研究咨询工作,熊式辉兼任大本营第二部部长。他以开明的姿 态出现,聘请了不少知名学者、民主人士担任大本营的设计委员。同时,以江西 省主席的身份,命令各专员公署设置“招抚委员会”,将在江西各个山区的中共 游击部队一律编入抗日部队,并提出了“不让日本鬼子喝江西的水;不让日本鬼 子进入江西土地”等口号。
  那时,陈毅正在赣粤边境坚持游击战争,并按照中共中央有关统一战线的指示, 做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展抗日的准备工作。1937年8月26日,陈毅派人 将抗日宣言寄送给在南昌的熊式辉。赣南的专员马宝珩奉熊式辉之命,派大余县 县长彭育英前往油山同陈毅进行谈判,彭接受了陈毅所提出的建议。是年9月,陈 毅下山来到南昌,熊式辉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他得以结识陈毅。之后,中共组 织也在南昌公开,他先后与中共江西负责人曾山、黄道等面晤,表示合作抗日, 并答应协助建立抗日的新四军。中共江西省委在南昌召开各界人士抗日座谈会, 提出要“保卫大江西”。
  1941年,熊式辉调往重庆,蒋介石任命他为“中央设计局”秘书长。离任时,他 极力向蒋介石推荐曹浩森继任江西省主席。熊式辉到重庆后,受到蒋介石的多次 召见。1945年5月,熊式辉被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6月,随宋子文赴 苏谈判。
  抢夺东北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熊式辉和张群等人多次研讨,计划以“中央 设计局”的名义,成立“东北复员委员会”,由“政学系”的要员去接收东北, 熊式辉主持其事。于是,由他领衔,写了一个接收东北的计划方案,呈报蒋介石 批示。这个计划分为7个方面的内容:(1)将东北三省改为九省。(2)在东北三 省以实行“三民主义”为主的施政方针。(3)抽调一部分精锐部队长期驻守东北 。(4)对东北原有的地区伪军、杂牌人马一律收编整训。(5)将东北作为全国 经济建设的基地。(6)对于东北的人事安排,应争取中间派、地方派的合作,遏 制共产党势力的扩张。(7)同苏联政府进行外交协商。蒋介石同意了以上意见。
  9月,以国民政府的名义,公布了接收“东北九省”的办法。蒋介石还任命熊式辉 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主任,同时,组成“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 ”,熊式辉为主任委员,聘请莫德惠、马占山、张作相、达王等八人为委员。蒋 介石原打算由熊式辉主管东北政治,张治中主管东北军事。熊式辉得到消息,急 忙乘专机前往云南,对昆明警备司令杜聿明说:“我同张治中是无法合作的。如 果光亭兄(杜聿明)愿意的话,我可以去向老头子(蒋介石)建议由你去东北管 军事。”并且说:“在东北只要同苏联打好交道,一切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杜聿明表示同意后,熊式辉即晋见蒋介石,提出让杜去东北。蒋乃派关麟征去替 换杜聿明,调任杜担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
  这年10月,“东北行营前进办公室”在重庆上清寺开始办公,进行一切筹备工作 ,并发表何柱国为行营参谋长、董彦平为副参谋长、胡家风为秘书长、蒋经国为 外交特派员,并任命了东北九省的省主席。
  10月7日,熊式辉派副参谋长董彦平带领一个小组先飞往长春。10月20日,他和蒋 经国、张嘉璈等40余名官员分乘两架飞机到达长春。熊式辉到长春的第二天,便 在自己的住所召开了第一次“东北行营高级会议”。他踌躇满志地宣称:“我们 的困难起于东北,我们的胜利也必须止于东北,贯彻于东北。”接着,进行了一 系列的紧张活动,幻想运用其政治手腕来接收整个东北。他第一个回合就是向驻 在东北的苏联军事高级将领,提出“要求苏军协助东北行营,对东北地区进行全 面行政接收”。可是,几经周旋,不得要领。最后,苏军方面答复是:(1)凡属于 苏联军队占领区内日军所使用的一切物件,均为苏军合法的战利品。(2)东北各 地抗日武装和民主政权,均系东北人民所建立的,与苏军无关。(3)“行政接收 ”是中国的内政,苏军不便参与。这三条答复,使熊式辉大失所望,交涉也就不 了了之。
  于是,熊式辉飞回重庆向蒋介石汇报以上情况。经研讨后,发出三项指令:(1) 通过外交途径,派蒋经国前往莫斯科,要求苏联政府尊重中国在东北的主权和行 政完整。(2)东北行营工作继续开展,目前尚在重庆接收人员全部去东北。(3 )作好军事接收东北的部署。10月26日,熊式辉率领400余人,陆续飞往长春。该 月底,杜聿明也飞抵长春,同马林诺夫斯基元帅进行会谈。
  熊式辉在长春先后派出一批又一批的“接收委员”和“接收专员”,打着东北九 省各省省政府的旗号,分赴各地去接收。然而,这些接收人员到处碰壁,束手无 策,纷纷返回长春长吁短叹。为此,熊式辉往返于长春与重庆之间,向蒋介石汇 报,并精心策划了一个“以退为进”的策略,命令东北行营全部撤回,所有人员 回北平待命。公然声称受到苏联的干扰,以向苏联展开政治攻势。他公开发表讲 话,说:“这次总撤退,是委员长在外交上的一张王牌。”又说:“苏联在经济 上的要求漫无止境,已使我们忍无可忍,让无可让。我认为,苏联在东北所能运 走的无非是若干工业设备和物资,他们所要求的也只能是长春铁路沿线地面上的 工矿设备。他们总不能把东北的土地运走,总不能把东北人民置于其囊括之下。
  ”他忧心忡忡地说:“共产党进入东北,组织了庞大的武装,建立了许多地方政 权,构成了一系列军事和政治的根据地。他们在农村中广泛开展对地主的流血斗 争,并把贫雇农组织起来做好军队的基础,反转来又用军队来主持建立地方政权 。这样循环往复,时间越久,共产党的势力也就越大。所以我们必须乘共产党在 东北羽毛尚未丰满之时,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接收。”蒋介石当时不惜一切代价, 要以军事力量来接收东北。通过一番紧张的部署,在美国的支持下,调动了中国 前所未有的空运力量,将各路军队空运东北,例如郑洞国的第52军、廖耀湘的新 6军等等相继运往东北。蒋介石亲自飞到长春布置内战。在北平待命的东北行营一 些接收人员又去东北,熊式辉将东北行营从锦州迁到沈阳。  在研究军事作战时,杜聿明对熊式辉说:“老头子(蒋介石)作了安排,我已与 美军第七舰队司令金开德,美军第三陆战队司令洛克等商量,要求美军协助我们 接收东北。看来是要和共军正面交锋了。”熊式辉对杜聿明说:“光亭兄,共军 是非常狡猾的,你要小心,千万不要套到口袋里去吃亏呀!”此后,他们在军事 、政治、经济各个方面,共同商讨策略。
  1946年春,依据重庆的国共双方停战谈判协议,国共停战协调处“三人执行小组 ”将赴东北。熊式辉获悉后,连夜召集高级秘密会议进行讨论。他和杜聿明、郑 洞国等商量后,提出了两条对策:第一,宣称东北区域可以不作为调处范围之内 ,由东北行营自行解决。第二,趁三人执行小组到达东北之前,国军要尽可能地 扩大占领区,控制铁路沿线的重要城市,以便将来停战谈判时处于有利地位。他 对在东北的高级将领作两点指示:(1)我们暂时不去占领的地区,就同意三人小 组去调查。(2)我们进攻的地区,则反对三人小组去调查。熊式辉还说:“盟方 (美国)的代表肯定是支持我们的。只要运用得法,就可以使三人小组的活动对 我们有利。” 1947年2月,熊式辉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同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发动了夏季攻势 ,困守在四平街的陈明仁接二连三发电报向“东北行营”求援。这时,杜聿明正 患病住院,熊式辉惊恐万状,天天去医院,坐在杜聿明病床之前商量对策。7月, 东北民主联军主动撤出四平街。他即向蒋介石秘告:“国军在四平街取得大捷, 消灭敌人10万。” 同年7月,总参谋长陈诚来到东北,以总参谋长的名义向新6军授勋,并接见东北 当地的知名绅士。这使熊式辉预感到此事乃一种不祥之兆。
  陈诚事先不动声色,派手下的亲信,到东北去收集有关熊式辉的种种问题。熊式 辉在东北搞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从中捞到大量“油水”。陈诚便从经济问题打开 突破口,指责熊和杜贪污腐化,中饱私囊。熊和杜商量对策,在东北行营进行所 谓“惩治贪污”的运动,没收了一些贪污分子的赃款,并严惩了主要的贪污分子 ,依此对陈诚进行一次反击。有一次,他与杜密谈时说:“陈诚这个家伙,现在 窘极无聊,出坏主意。他在关内指挥作战一败涂地,却又来东北出风头,以挽回 他的面子。现在陈诚正在打我的主意。如果我走了的话,你也孤掌难鸣,难于顶 住他。我们两个人要想法子来对付这个小鬼。”但他知道,陈诚来者不善,与其 被陈诚赶走,不如自己先退,便向蒋介石呈报了辞职报告。可是,蒋介石亲笔回 熊式辉一封信,对他慰勉了一番,并嘱咐他要“整军习武”。这样一来,熊式辉 又好似吃了定心丸。岂料不到半个月,蒋介石突然派陈诚接替熊式辉、杜聿明, 为东北最高指挥官。熊式辉被撤了职,满腹牢骚。他对杜聿明说:“我历来认为 蒋介石是个阴谋家,但没有料到他会这样整我。以后,谁为他卖命?我原来就防 范蒋的这一手,但没有防到。唉!” 熊式辉从东北回南京时曾晋见蒋介石,被蒋当面痛骂了一顿。从此,便失宠于蒋 。后来,委派他担任“战略委员会主任”。
  1948年,熊式辉回江西一行,挂名为“军官总队”总队长,并未到职。
  一介草民 被蒋介石打入冷宫的熊式辉,不敢再留在南京讨蒋介石的骂,他悄悄跑到上海, 在原法租界买的一所别墅内养精蓄锐。偶尔有客人来访,熊式辉总是装出一副在 花园内剪枝洒水,或在书房内吟诗习字的轻松自在的模样,好像他已看破红尘、 出为世外桃源中人。蒋介石的冷漠使熊式辉充分领略到了独裁者的无情与失宠的 凄苦。他不得不装出一副修心养性的样子,以平息政敌对他的攻击。实际上,熊 式辉人处江湖,心挂庙堂,无时无刻不在窥视着重新复出的机会。
  转眼到了1948年春,从南京传来的消息令熊式辉怦然心动,他认为自己复出的机 会已到。原来蒋介石为了登上民国大总统的宝座,计划召开国民党立法院会议, 重新修订宪法,蒋介石还内定由张群出任第一届“行宪”后的行政院长,但他的 这一决定遭到了CC系和复兴系立法委员的反对。结果蒋介石不得不另提翁文灏为 行政院长候选人。
  “岳公受挫的关键,是我们缺乏自己的组织。”熊式辉闻讯后从上海到南京张群 的公馆,为他出谋献计说:“当初何廉(政学系骨干分子)曾提出赶紧组织起来的 计划,岳公不同意,现在我们应该吸取教训,急起直追,赶紧组织起来,同陈果 夫陈立夫的CC系一较高低。” 熊式辉是旧话重提。四年前,国民党召开五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所有准备实行 宪政决议案。当时在熊式辉手下担任中央设计局副秘书长的何廉即向张群和熊式 辉建议说,政学系应当尽快成立一个正式的组织,否则会在未来的“议会政治” 中吃大亏。熊式辉极力赞成,但张群畏首畏尾,他知道蒋介石一贯痛恨别人另立 山头,成立小组织,害怕此举引起蒋介石猜忌,因此没有接受何廉的建议。这一 次眼看到手的行政院长职位硬是让CC系和复兴系给搅黄了,张群恼恨之余,认为 确实有必要把政学系组织起来。老谋深算的张群故意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对熊 式辉说:“以我现在的身份,不便出面张罗呀。” 熊式辉一拍胸脯说:“只要岳公点个头,剩下的事都交给我来办好了。” 张群与熊式辉商量了后,立即指定政学系的两个立法委员文群和王又廉研究具体 方案。随后熊式辉返回上海参加筹备大会。
  经过熊式辉的一番折腾,终于把政学系的散兵游勇笼络到一起。于1948年11月成 立了名叫“笃力社”的政团,在该社宣布成立的第二天,熊式辉专门举办盛大宴 会,招待来自各地的政学系核心骨干吴鼎昌、何廉、魏道明、沈鸿烈等人。
  然而,就在熊式辉满心希望借助“笃力社”东山再起时,第三天就传来国民党军 在淮海战场惨败的消息。一时间,南京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政学系的成员纷纷 为自己寻找退路,谁也无心再参加“笃力社”的活动。熊式辉一跤跌入尘埃中, 见势不妙,也不想留在大陆为蒋介石陪葬,匆匆于1949年举家迁往香港。
  国民党从大陆败逃到台湾后,香港成为国民党落难权贵的避风港。熊式辉对蒋介 石能在台湾支持多久毫无信心,也自知自己从此再无出头之日。心灰意懒的熊式 辉决定不再过问政治,但吃了一辈子官饭的熊式辉耐不住整日无所视事的冷清与 寂寞,便招集一帮朋友成立了一个“海角钟声”的诗社。
  “海角”即指香港,“钟声”之“钟”指诗钟,是旧体诗中的对对子,指定两个 字,分别嵌入七言诗的两句中,两句又要成一对,是作古体诗的一种技艺和游戏 。熊式辉有点旧学功底,也很爱好诗词,便发起成立了这么一个诗社。加入这个 小圈子的人,多为原国民党的达官显贵和政学系分子,其中有曾任总统府秘书长 的吴鼎昌、曾任国民党宣传部长的梁寒操、曾任行政院主计长的陈其采、政务局 长陈方、内政部次长张维翰以及青年党党魁左舜生、浙江省民政厅长阮毅成等。
  这些人每个星期在熊式辉家聚会一次,打几圈牌,作几首诗,聊以自娱。有时他 们也对时事泛泛谈谈,但从不涉及政治。
  原本想依靠自己搜刮来的巨额财富,在香港过一种悠闲自在的、赋诗饮酒轻松日 子的熊式辉,却接二连三地碰上一些倒霉的事。先是在香港穷困潦倒的老部下, 不断上门向他借钱或请求救济,因人数众多,熊式辉不胜其扰,后来干脆托故不 见。这些老部下中许多人当年曾为熊式辉搜刮了大笔钱财,他们认为熊式辉的财 产中理所当然有他们一份,便成群接队在熊式辉家门前闹事。熊式辉无计可施, 只好向香港警察局求助。
  香港警察局虽然帮熊式辉赶走了闹事的老部下。却又向他本人发来了传票,警方 怀疑熊式辉所持的护照是伪造的。熊式辉逃到香港后,先是深居简出,观望风色 。后来看到大陆全部解放,台湾仍在慌乱之中,香港也不是安居之所,就想率全 家逃往南美。大约是在1950年5月,不知他走什么门路,花了500美元,买到了几 张护照,随即到香港政府移民局办理签证手续。移民局的英国帮办认定这几张护 照是假的,也想在这个高级官员身上敲笔竹杠,就请他在临时拘留室留下来。同 时告诉他,香港政府的法律,“假造文书罪”是很严重的。熊式辉的家人万分着 急,为使熊式辉免受牢狱之苦,他们花重金聘请了香港着名大律师罗文锦为他辩 护。
  罗文锦在翻找有关档案时,发现熊式辉在抗战期间率中国军事代表团出国途 径香港时,曾受到香港鸣礼炮欢迎,此后在访问伦敦期间还接受英国国王授予的 勋章,即以熊式辉为香港贵宾为由,请求对他免予起诉,最终得到港府的批准。
  熊式辉出狱后,对前来接他的同乡袁德旺哀叹道:“我这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呀, 堂堂的国军上将竟被捉去坐了班房。简直颜面丢尽,斯文扫地。” 受此羞辱的熊式辉不愿再在香港住下去了,出狱不久,他便登上去泰国的飞机。
  在泰国的曼谷,熊式辉创办了一家纺织厂。可惜这位陆军上将根本就不懂经营管 理,不到两年时间,这个纺织厂便破产倒闭了。
  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的熊式辉,眼看衣食也成问题,正愁闷间,从台湾传来老友 张群和“太子”蒋经国要其归队的信息,熊式辉萌生了到台湾投靠蒋经国的念头 。他认为,凭借自己与蒋经国的特殊关系,一定会得到很好的照料,说不定还有 东山再起的机会。
  熊式辉与蒋经国在江西时就存在特殊的关系,熊式辉办事善用心机,全面抗战开 始不久,熊式辉获悉蒋经国回国的消息,他立即专程赶到杭州向蒋介石贺喜。蒋 介石正在为如何安排蒋经国而发愁,熊式辉向蒋介石献殷勤说:“如果委座放心 的话,我愿与经国世兄共事。” 蒋介石也就顺水推舟地说:“让经国江西去也好,不过要征求夫人的意见。” 经宋美龄首肯,蒋介石决定派蒋经国到江西去锻炼锻炼。熊式辉回南昌后,立即 召开省务会议研究如何安排蒋经国。为了巴结这位当朝太子,江西省保安处长廖 士翘主动提出让出自己的处长位置,建设厅长龚学遂抢着把自己的位置让给蒋经 国。熊式辉经过考虑后,给蒋介石发了一份电报,正式邀请蒋经国到江西来,安 排他担任省保安处长,蒋介石复电称:“年轻,缺乏经验,不宜独当一面,可当 副手。” 于是,熊式辉便安排蒋经国担任省保安处少将副处长。蒋经国到江西仅半年,在 他30岁生日那天,熊式辉派他为江西第四区行政专员。有人为此讽刺说:“熊式 辉选定这个好日子,为‘太子’加官晋级,政学系的高度政治艺术,的确非同等 闲。” 第四专区位于赣南,连赣县、南康、信丰等11个县,面积相当于台湾的2/3。当时 赣南地区的形势比较混乱,有人这样形容说:“如果简单勾画,赣南的丑恶图画 大概是这样的:官员们贪污腐化,非但不是社会秩序的建设者,而是破坏的先锋 ,捐税任意征收,兵役成为公开买卖的行为,烟馆和赌馆在官吏们的掩护下开设 ,械斗可以分开进行,人民中的大多数是文盲,对于政治的认识,依旧停留在绅 权和神权的阶段。” 赣南是熊式辉精心挑选,供蒋经国施展其政治抱负的场所。蒋经国上任后,在熊 式辉的鼎力协助下,大刀阔斧地对赣南进行治理。
  赣南成为蒋经国政治生命的开端,也是他跨入政坛的第一步。赣南的经历成为蒋 经国一生中最值得夸耀、最令他留恋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讲,熊式辉可算是引 导蒋经国走上政坛的导师,蒋经国对他自然是万分感激,熊式辉看到蒋经国如今 在台湾政坛崭露头角,又勾起他的一线希望,幻想凭借与蒋经国的特殊关系,到 台湾另寻出路。
  拿定主意后,熊式辉于1954年7月乘飞机从泰国到香港前往台湾。熊式辉在香港停 留期间,“海角钟声”的诗友们在云华酒楼与他作了最后一次聚会,同时用“云 华”二字为诗钟作对子,多喝了几杯老酒,醉眼朦胧的熊式辉,触景生情,吟出 这样一个句子:“云梦已吞芥蒂,华严初悟菩提。”其消沉慵散的灰暗心情,应 当说溢于言表。
  熊式辉的台湾之行一无所获。蒋介石依然对他异常冷漠,甚至见都不肯见一面。
  老友张群和太子蒋经国依然设宴热情招待了他,但对他所提生活和政治要求均表 示爱莫能助,因为熊式辉的政治老对手陈诚此时正获蒋介石的宠信,权势如日中 天,遮蔽整个海岛,就连蒋经国都对他暂让三分,不敢公开与其抗衡。新政学系 已被陈诚彻底打垮,连王世杰都成戴罪之人,被禁闭在家中,听候查处,张群更 是被吓得不敢说话,唯唯诺诺。熊式辉大为失望,只好匆匆离开台湾,到澳门居 住。
  熊式辉在澳门的日子也并不好过,由于坐吃山空,生活陷入窘境,有时还得卖书 画来填补家用。在此期间,上海市长陈毅曾通过抗战时期帮助过新四军的原江西 省大余县长彭育英给熊式辉捎口信,希望他能返回大陆,但熊式辉犹豫再三,终 究没能接受陈毅的盛情邀请。他只能回望大陆,怅然若失。
  熊式辉在澳门的生活过得比较艰难,后来他听从朋友的劝告,又返回香港居住。
  在香港,他每天以栽花赋诗来消磨时光。回想自己这十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熊 式辉不止一次自嘲地对“海角钟声”的诗友们说:“我是一个居无定所、无以为 家的流浪诗人。” 1974年1月12日,挨过二十年隐居生活的熊式辉因突发脑溢血病故,终年81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