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 legend 多个:《金陵十三钗》想表达什么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2:45:13

    张艺谋的电影只要是公开放映,我每部都看。看完之后都觉得有话要说,想说还说不出来,说不出来还难受,不过看完了至少还能有点想法,这种想法还是说出来为好,不吐不快。

  不可否认,老谋子是一个有才华的导演,这些年我看他的电影一路走过来,从青春年少的我到年过半百的我,他的电影甚至构成我的生命历程的一部分。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他的电影,他都一直在想办法吸引你的眼球,做宣传,拉广告,搞演出,都是他的拿手好戏。他一直想把他的个人生活、社会体验表达好,并让观众一起享受他的喜怒哀乐。

  老谋子有好多方式让观众随着一起体验他的生活。或者让他的生活穿着古代的衣装演绎现代的爱情,或者让他的生活穿着侠客的战袍奏响万丈豪情,或者让他的生活在高梁地里泛着血红,或者让他的生活在女人的美腿中穿插着黑社会的义勇,或者让他的生活苦涩以小人物的方式在文革中受活,或者让他的主角挂着大红灯笼让女人在压抑着悲嚎,或者通过人生的十面埋伏展示着活着的困境,甚至想通过三枪来揭示人性的丑陋,只是那么一点爱情也被战争的匕首刺破,好不容易出来个英雄,却被专制宰制了灵魂,自甘为专制作犬儒,搞得皇帝与臣民同样惺惺相惜。老谋子活着,也自有他的活活,他的活着比《活着》还累。

  老谋子电影的特点就是没有太多故事情节,或者总是感觉他讲故事的能力差,这就得用场景补,所以他的电影场景基本上都是大场面,大景观,而且以红为主,就是不红,也是追求烈艳。场景掩盖了他讲故事能力的不足。拉大旗,做虎皮,就是让人觉得得人很厉害,可虎皮只是虎皮,吓笨鸟菜鸟可以,吓人还欠工夫,除非在夜黑风高的时候吓人,可能会有些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女人容易吓瘫。如果不信,看看《英雄》、《十面埋伏》就知道,那里几乎看不到故事,他就想表达一个理念,表达一个什么理念呢,就是表达英雄无故事,英雄只有生活的碎片的理念。碎片往往闪着耀眼的光,能把你的眼睛刺瞎的那种。

  2011年岁尾,《金陵十三钗》来了,这也是故事讲得不咋样的电影,电影故事不强,再讲起来也没故事情节,不过,总得有个简单的交待才好。

  故事的要素由以下几下环节构成。时间是抗日战争时期,地点是南京的一个破教堂,人物是国民党散兵、十二个学生、一个死人整容师,是外国整容师,再有一群日本鬼子,主角是十四个妓女。情节是美国整容师给教堂牧师整容,于是一个悲催的故事开始了。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国民党军队散兵被日本鬼子打败之后跑到南京城门口,他们本来可以出城活下来,可他们看到一群学生跑过来,而且是一群女学生。为了掩护学生他们放弃出城,又和日本鬼子打了一场必然失败的战役。最后除了一个战士以外个个英雄壮烈牺牲,还剩下一个国民党兵为了救那些跑到教堂里要被日本鬼子强奸中国的女学生,又和日本鬼子打了一场,最后牺牲更为惨烈。战士死了,女学生性命自然不保,整容师变成了牧师想保护女学生,也被日本鬼子打得晕死过去。战士保不了学生,整容师保不了学生,就得靠十四个妓女保护学生了。这十四个妓女进入教堂,其中还发生了变故,两个妓女为一个死去的男孩子弹唱,没弦,弦落在妓院里,两个妓女去拿,死在了妓院。十四个妓女剩了十二个。那些女学生只有十二个,一个妓女不幸地成为第十三个,日本鬼子让这十二个女学生给鬼子庆祝,一个妓女不幸地成为第十三个女学生,而这个妓女本来是为了找猫的,所谓的庆祝也就是供日本人玩。女学生送给日本人玩让所有的人感到愤怒,于是这十二个妓女挺身而出,可是还缺一个,于是一个可爱的男孩充当了女人,十二妓女加一个男的,就是十三钗。十三钗代替十二个女孩子并充当了保护十二个女学生的英雄。整容师则修好了破旧的汽车,把十二个女学生成功送出城。那十三钗为了保护女学生,死了。

  老谋子谋想通过《金陵十三钗》想表达什么呢?如果一直看张艺谋的电影,你就会看到他一直左杀右拼,每一部电影都试图表达着一个理念,这些理念单看起来并不完整,加在一起看,就不难地找到答案。

  第一,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在张艺谋那里以电影的方式得到了极好的渲染,这是每一个看电影的观众的最深刻感受。电影前半部分国民党兵打得好看,原来国民党也抗日,这不自觉地为国民党不抗战平了反,观众也终于认识到国民党也不是什么完蛋货,也不是什么孬种,中国人都爱国,爱国不分国民党和共产党,不但有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也有正规战,国民党军的正规战也打得够中华民族。后半部分让妓女、女学生、整容师走上前台,妓女身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整容师在淫荡的灵魂得到了救赎,纯清的学生在战火中感受到了战争的冷酷和无柰。老谋子也名利双收,一则收获爱国主义的美名,一则在市场中赚得了满钵金银,观众享受了一把爱国主义大餐。

  第二,民粹主义。张艺谋的民粹是显而易见的,只是他把视角放在了妓女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马上激起了一些人的感官冲动,张艺谋的独到之处在于,哪里有感官冲动的火焰,哪里就有灭火器,看到日本人强奸中国女人,观众心里产生的只有仇恨,那仅存的感官冲动全都没了火。更为主要的是,张艺谋把民粹发挥到极致,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每一个人都是英雄,每一个人都在战斗,每一个人都在极尽捍卫民族的尊严,妓女也是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这是毛泽东的民粹,可人民在哪?张艺谋回答,人民包括所有的人,在战争环境下,妓女也能托起一片蓝天。

  第三,献媚主义。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向市场献媚,一个是向权力献媚。向市场献是为了赚钱,向权力献是为了保身。现在国内矛盾不断增多,社会冲突的可能性加大,价值观激烈碰撞,宪政民主、自由法治难以彰显,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才能被权力所用,且用而无不胜。民族主义以爱国的方式显现,民粹主义以抬高民众的地位方式显现,张艺谋通过民族主义调动民粹主义,通过民粹主义使爱国主义攀升到了道德制高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来都是拴住国人的金裢子。金光闪闪,有价值,有意义,生活在约束中而不自知。

  有很多人问,用十三个妓女的生命去换起十二个女学生的命值吗,为什么妓女可以死,学生不可以死?仅仅因为妓女是脏的,学生是干净的?妓女也是人,女学生也是人,作为人,她们都是平等的人,可死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平等了呢?这还真是一个问题。也可能是战争吧,战争给人以残酷,但人们仍然希望美好。妓女代替女学生去死,还是不美好,甚至更惨酷,也可能是老谋子用了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谋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