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 提交按钮触发事件:名将王耀武 5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3 14:55:53
王耀武身体检查完毕,不久又奉命去见蒋介石。当蒋介石知道王耀武患的是“胃溃疡”并且准备得到长时间的休养时,竟断然加以否决:“现在的情况不容许你休养,你必须到济南去。到济南后,一面工作,一面医病,不准离职休养。”俄而,蒋介石换了一种口气对王耀武说:“汉武帝不是说过嘛,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你离开山东多少年了?”王耀武回答:“二十二年了。”蒋介石:“是该回去看看啦。你是我最优秀的学生,以鲁人守鲁地,以鲁地驱鲁敌,从守宜黄开始,你就以能战能守著称,我把山东交给你,华东的局面就打开一半。”  蒋介石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显然事前已经胸有成竹,这已经不再是普通的谈话,而是兵力部署,直接下任务了。王耀武没有吭气,蒋介石看了王耀武一眼:“俊才,我知道你在抗战中打得很好,美国人也很看重你,是名将嘛。自然要爱惜羽毛,只不过,我提醒你,现在我们和中共,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个人的荣誉还在其次,党国的大局为重。”王耀武被蒋介石说中了部分心事,只能更加默然。 王耀武满腹心事的离开重庆回到武汉,召开四方面军有关人员开会,商讨按照蒋介石的部署调派军队的事情。下面的人对空运部队到济南这件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王耀武也没有拿出硬性的主张。他想在一月下旬再到南京听听何应钦的主张,兼听则明吧。



1月26日到南京,安排的是下午去见何应钦。中午他接到戴笠的电话,戴笠要给他接风,而且都已经安排好了。王耀武担心喝得醉醺醺的不好去见何应钦,就把日期推了一下,改在1月27日中午,另外还叫上李天霞、张灵甫和邱维达。 1月26日下午,王耀武见到了何应钦,何应钦告诉他:“委员长已下了决心要消灭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后, 委员长积极调动军队办理受降及接收,伺时也就占领各大城市。现在大城市除东北 还有一部分没有占领外,其余的都被我们占领了。”何应钦表示他即将要赶赴徐州、济南视察,所以,要求王耀武同他一道去济南看看。次日中午,戴笠安排的宴会正常开席,王耀武、张灵甫、李天霞、邱维达、毛人凤等都准时莅临。戴笠说:“铁夫本来也是要赶到给佐民接风洗尘的,只是他昨晚有事飞去北平,我在这里就多替他喝上一杯了。”席间,免不了对时局议论纷纷,因为当着部下,王耀武不好多表示什么。戴笠也借这个机会向新婚不久的李天霞、张灵甫祝贺。在重庆俞济时的住处,关于未来七十四军军长人选的事已经基本定下来了,由张灵甫接替。在张灵甫、李天霞、邱维达这三个人当中,邱维达的为人自不必说,只是李天霞不免对此要有所耿耿。所以,俞济时主动提出工作由他去做,保证李天霞没有怨气。 说是没有怨气,其实怎么可能呢?李天霞为了奔走七十四军军长这一位置,一段时间以来可谓风尘仆仆,找了不少关系,就像何应钦说的那样“已经托到了我的门下”。但最终还是落入张灵甫的手掌中,酒席当中,李天霞真是难得的强作欢颜了。张灵甫自然意气风发,一则军长一事已经知晓,任命下达只是程序而已,二则又有新人入怀,“菊花须插满头归”,宴饮之间,得意已然形于辞色。 酒席散了,众人离去,戴笠同王耀武一边走一边聊。戴笠:“佐民,你的行程是怎么安排的?今天这顿饭的确太简单了点。”王耀武:“敬公要去徐州、济南视察,他叫我一同前往,然后我就留在济南那边了。”戴笠:“老弟是封疆大吏、建府开衙。而我们这些人还是风尘俗吏、四处奔走。”王耀武:“雨农兄又拿我们这些底下人开涮了。”戴笠:“都是底下人,你知道吗?我今晚去接二公子,二公子从上海来,心情不大好,已经有人关照我了,要给他配一副顺气的药丸才好。”戴笠所说的“二公子”指的是时任装甲兵教官兼战车一团副团长、中校蒋纬国。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钱大钧和李及兰负责接收上海,钱大钧以上海市市长兼任淞沪警备司令部总司令,李及兰任副总司令。李及兰手下有个特务团团长叫陈守成,因为“劫收”捞了些钱,被李及兰当做靶子准备干掉。因为素知李及兰心黑手狠,陈守成就委托下面的三营营长韩铭书去求蒋纬国搭救。李及兰这个人自恃陈诚做靠山,一般的求情非但不会卖面子,反而适得其反。但蒋纬国的身份,李及兰再混他也要掂量掂量。正巧,蒋纬国的战车一团的部分人马在上海大闹皇后戏院,引发与警备司令部的冲突,韩铭书就趁这个当口将陈守成的事情说给了蒋纬国。蒋纬国利用去向李及兰汇报装甲兵同警备司令部冲突事件处理结果的机会给陈守成说情,李及兰脸色不好看,可也不能驳二公子的面子。最后还是放了陈守成,陈守成一出来就调到了蒋纬国身边去了,因此蒋纬国同韩铭书这几个人还换了贴,结拜成兄弟。 本来这件事到此也就为止了。可还是有好事者跳了出来。李及兰这个人比较狂妄,说话办事一向自以为是,蒋纬国去见他的时候,他大喇喇的跟蒋纬国说:“你到上海怎么也不来看你钱叔(钱大钧,李及兰同钱大钧是连襟)和我呢?”要说蒋纬国管钱大钧叫一声“叔叔”,倒也还说得过去,好歹人家钱大钧做过黄埔军校的代理校长,只不过钱大钧从来不敢自命是蒋家这两位公子的“叔叔”。李及兰一个1904年出生的黄埔一期的毕业生也敢托大,弄成跟钱大钧一样的“叔叔辈”,自然让人听了别扭,而且,李及兰话里话外,“毛孩子长”、“毛孩子短”的,更显示他的倨傲。如果这种倨傲放在其他派系人的眼中,最多是敢怒不敢言,可碰上了蒋纬国手下的这批骄兵悍将,问题就出来了。蒋纬国手下的人把这件事说给了军统上海站,邱义(已经从湖南调到上海工作)得知以后很快向戴笠做了汇报。戴笠于是乎食指大动,这个消息来得太及时了,也太好了。 1932年,李及兰还是第五十二师第155旅旅长的时候,驻节江西万安。他的属下调戏第二十八师旅长杨思忠的老婆给杨思忠的手下看到了,彼此互相暴打一番,李及兰偏袒自己的部下,硬是要杨思忠枪决他的手下的两个人,杨思忠不敢得罪李及兰,暗中让这两个人开小差跑了。但是,李及兰闻讯后不依不饶,硬是追上去将其中一个人给搞死了,另外一个人跑了出来,以后到了上海、南京,混进了军统,如今是卧底在李士珍身边的戴笠的一个重要眼线。这小子最恨李及兰,戴笠清楚得很,眼下他和李士珍争夺警政大权,正好用得着这个卧底,戴笠要用李及兰的脑袋让这个卧底死心塌地的将李士珍的情报源源不断的给他送过来。戴笠以局长的位置俯身去买下面人的好的事已经不止一次两次了,用戴笠的话说:“只要对党国有利,让我给他三孙子都行。”只是,这里的“党国”所代表的涵义经常会变化的,一般情况下,党国就是蒋介石或者他戴笠。 如果说仅仅为了一个卧底便如此大动干戈的套用二公子的这段往事,戴笠也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其实,戴笠是想通过搭上蒋纬国这条线去办另外一件大事,李及兰只不过是药引子之一而已。前面我们提到过,戴笠抓捕陈诚身边的“青年将校组织”一案,这些人至今还羁押在戴笠的手掌心里。所谓缚虎容易纵虎难,戴笠一直在考虑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办法干掉这些人,至少要给陈诚涂个花脸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查,戴笠发现一条线索跟李及兰有关。怎么办李及兰,戴笠为此在同梅乐斯的一次闲聊中受到了启发。梅乐斯告诫戴笠,对于反对派不要轻易用政治立场一类的手段去处理对方,套上政治色彩很浓的帽子,因为政治本身是不确定的,今天忽而这般,明天忽而那样,所以,政治犯的案子形不成铁案。如果想要把对手置之于死地,必须把他跟刑事案件联系到一起去,他杀了人就要偿命,他越了货就要坐牢,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便将来再过多少年,再换了什么样的头头,刑事案件是很难翻案,起码翻起来不容易。 当然,这一切的安排戴笠是不会和王耀武提起的,他只不过大致的描述了一下装甲兵在上海闹事的经过。但王耀武却感到戴笠绝不会泛泛的讲述一个跟自己未来行动毫无任何关系的故事,二公子蒋纬国的到来势必要跟一件大事紧密相连。因此,他本来已经准备出口的问一问戴笠有关吴化东的近况的想法很快改变了,现在还不是打听的时候。只是,他和戴笠这时都没有想到,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坐在飞去徐州的飞机上,何应钦貌似无意的说道:“你推荐张灵甫担任七十四军未来的军长,这点很让上边满意。”王耀武有些不明究竟,不知道何应钦为何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何应钦:“怎么,以你佐民的聪明还想不到这一层吗?”王耀武:“学生愚钝,请敬公明示。”何应钦笑了笑:“不管你是真傻还是装傻,这件事都办的漂亮。邱维达也好,李天霞也罢,他们跟你的渊源太深,而张灵甫则不同,他是半路出家到了你的门下的。而且,张灵甫在上边已经挂过号,你极力保举他,这是你无意插手七十四军今后的人事的表现,上边当然满意了。”王耀武心头一紧,关于他手下的这些基干部队此后的去处,他已经得到了一些线报,可如今何应钦将他们跟最高当局对他的观感乃至后半生的荣辱直接联系起来,则还未见其详。何应钦接着说道:“佐民,你知道我为什么拉着你到徐州和济南吗?”何应钦不等王耀武作答便径自说了出来:“你久居湖南,已经有人说你的闲话了。”王耀武大吃一惊,尽管他也有各色线报来自于高层左右,但这样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听到。何应钦:“你知道常德是谁起家的地方吗?”王耀武猛然记起:“冯老总?”何应钦呵呵一笑:“佐民,你到底还是个聪明人,没错,是冯焕章(冯玉祥)起家的地方,而且,湖南还是造就你们山东同乡里一个翘楚的地界。”王耀武知道何应钦指的是吴佩孚,当初吴佩孚湖南休战邀誉天下,从此走上历史大舞台。何应钦:“有了这两条,你再呆在湖南不动,那可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了。” 何应钦又问王耀武:“戴雨农是不是请你吃过饭了?是不是还问到了你的行止?”王耀武“啊”了一声。何应钦笑的更加可掬了:“什么叫投石问路啊?呵呵。”王耀武:“那学生该如何措手?请敬公教我。”何应钦:“以不变应万变,你到了济南一切如常,部队该调去的调去,但七十四军和一百军你就别想了,再过两个多月,要召开整军会议了。有人急着要当赵普,也有人急着要当王彦超,只是我们别傻呵呵的去学武行德便是了。”在中国历史上,演出过一段“杯酒释兵权”的“喜剧”,君臣在“揖睦和衷”的气氛里完成了“收权”、“交权”的仪式,作为宋太祖赵匡胤手下的节度使王彦超见机行事,体面收场,而武行德则啰呖啰嗦的不断提起当年的战功,被赵匡胤皮里阳秋的呵斥了一番。 到徐州机场迎接何应钦、王耀武等人一行的是徐州绥靖公署的除顾祝同之外的所有要员,内中排在迎接第一位的居然是顾祝同的老婆许文蓉。何应钦刚下飞机,许文蓉就扑上去握手道乏,许文蓉与何应钦的老婆王文湘关系最好,以姐妹相称。许文蓉:“墨三染了风寒,怕传染给总座,所以让我先来给总座请安,请总座不要见怪。”何应钦:“我们就去看看墨三吧。”他一招手,随员提了一个包裹上来交给许文蓉,何应钦:“这是你大姐(王文湘)特别关照要我交给你的东西。”许文蓉又是一番道谢。王耀武在欢迎的人群中看到了穆忠恒,这位一个月以前还是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徐州前进指挥所主任的穆忠恒此时已经威风不再,王耀武要求和穆忠恒一辆车,车上两个人闲扯了一会离别之后的短长,接下来王耀武问穆忠恒今后的打算。 穆忠恒是李品仙邀请过来的“客人”,因为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兼十战区临泉指挥所主任陈大庆不买李品仙的账,所以,李品仙硬是一怒之下向上边反映撤销临泉指挥所的编制,另委穆忠恒为徐州前进指挥所主任。李品仙在安徽省政府主席任内就是以“挖坟”著称,捞钱很有一套,老穆也不差,李品仙、穆忠恒合流狠捞敌伪物质,一边开公司,一边收银行,日伪时期臭名昭著的大中商业银行在穆忠恒的庇护下照常营业,大中银行的老板暗中送给穆忠恒壹佰万元作为酬庸。日军在陇海路东段运河车站存了3000吨原煤,徐州前进指挥所分到1400吨,这1400吨中分给指挥所参谋长200吨,剩下的都通过人手倒卖,所得款项除140万元外,其余5000万元均被穆忠恒吞没。 顾祝同到徐州走马上任以后,穆忠恒假装沉默,顾祝同的手下一分钱捞不到,自然脸色不好看,上报顾祝同,老顾一脚就把穆忠恒给踢到了重庆,担任军事委员会中将高参,这等于坐了冷板凳。所以,穆忠恒见到王耀武,好一阵唏嘘。说到王耀武此行,穆忠恒倒是透露了一点外人不知的秘辛。原来,何应钦要第一站到徐州不为别的,主要是为了调和他与顾祝同之间出现的裂痕。顾祝同在抗战期间始终主掌三战区,像江苏省政府主席这样的要缺,蒋介石都听任顾祝同委任同乡韩德勤担任,以后老韩在苏北吃了陈粟的猛揍,蒋介石也不过分追究。可是到了接收的时候,三战区却无缘接收上海、南京两地,谁都知道这两处是日伪敌产中最肥的部位,可谓富甲天下。蒋介石非但不让顾祝同插手,而且还让汤恩伯疾进,第三方面军司令部在南京、上海大发横财,三战区的人都气糊涂了。  顾祝同在何应钦交卸军政部部长的时候就已经准备接替这个职位了,何应钦也上呈蒋介石了,可老蒋却让陈诚担任。如今退而求其次,接收上海、南京而且又是分内的事情,还是给搅黄了,顾祝同对何应钦的不帮忙或者说袖手旁观大为不满,特别是顾祝同最讨厌的冷欣在陆军总司令部那里直走何应钦路线,咸鱼翻生,这就让顾祝同心中产生了愤懑的情绪,就在这个当口,蒋经国去见顾祝同,代表老爹蒋介石问寒问暖,并且许给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还同意将浙江接收的尾款任由顾祝同支配。由此,老顾对何应钦便更加不那么看重了。何应钦也不傻,看出了这里的门道,顾祝同、刘峙这是他北伐时期就有的哼哈二将,这样的老部下如果一旦心生衔恨,那么后果一定非常“可观”。所以,这次徐州之行,何应钦是准备认真的拉一拉顾祝同的“胖手”的。 王耀武听到这里,什么也没说,心里却想,这个接收搞得天怒人怨,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不但上下级之间隔阂更甚,即便是多年的袍泽也可以反目成仇。他又忽然想到被处决的安慧民,禁不住暗自叹息了一下。在车上,王耀武同穆忠恒做了交待,如果实在不甘心去做军委会高参这个冷板凳的话,第二绥靖区是否可以屈就担任一个副司令官?穆忠恒给感动够呛:“佐公,你这是第二次救我。”王耀武笑笑:“什么佐公佑公的,下面人随便叫,你怎么也跟着起哄,你我兄弟之间不论这个。”穆忠恒从1942年至1945年担任了三年的敌后山东省政府主席,还兼管着东北军的五十一军,王耀武回山东老家,基干部队带不走多少,有了穆忠恒这样的老马识途,自然可以顺利得很。这才是王耀武愿意伸手援助穆忠恒的主要原因之一。 到徐州的第二天傍晚,顾祝同的副官请王耀武晚上六点整到顾祝同的官邸用餐。从当年江西一别,已经十年多了,顾祝同虚胖的脸上苍老了不少,但春风依旧,从顾祝同这晚心情之好来看,可能是同何应钦的见面比较愉快吧。(1946年6月,顾祝同接替何应钦担任陆军总司令)顾祝同与王耀武谈及眼下的形势,顾祝同尽管表示一定程度的乐观,但对于中共阵营中的某些老对手却特表忧心。顾祝同提到陈毅、粟裕两个人,王耀武很有兴趣。顾祝同告诉王耀武,当年他奉命围困新四军在皖南时,三战区内部对叶挺、项英、陈毅、粟裕有过一个评价:“叶项株守皖南,如瓮中之鳖,手到擒来;陈粟据守苏南,如海滨之鱼,稍纵即逝。”顾祝同:“陈毅这个人在政治上是很有一套拳经的,那时候韩楚箴(韩德勤字楚箴)被他搞得很辛苦,韩国钧那个老头子就半公开的讲,楚箴不是仲弘(陈毅字仲弘)的对手。黄桥一战,李新甫(国民党军第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字新甫)还丢了身家性命。到头来,他陈毅不但军事上获胜,政治上还获利,搞的我们一点脾气都没有。”王耀武:“陈毅的大名这次在南京听到过,说是委员长准备专门请陈毅的兄长陈修和劝驾,希望陈毅过来。”顾祝同:“这怎么可能?陈毅是朱毛旧部,是铁了心的跟着中共走到底的,据说此人的信仰很深。他现在有个副手叫粟裕的,湖南人,是你们当年围剿方志敏、寻淮洲一部的漏网之鱼,如今已然不得了。” 顾祝同讲了一个粟裕的小片段。抗战期间,有一些青年学生到粟裕的队伍中当兵,训练射击时,这些学生自以为已经掌握了要领便到一边闲谈去了,粟裕看在眼里,并不多说什么,只是让人在枪支上放一枚铜元,然后发令射击,结果学生手持的枪械上的铜元应声落地。粟裕拿起这支步枪,仍旧放了一枚铜元,连射几次,铜元纹丝不动。粟裕做完演练,轻轻将枪放下,一言不发而去。顾祝同就此发了议论:“粟裕身为中共新四军师一级军事主官,仍有这种操练素质,相比之下,我们国军在这方面则令人堪忧。我听郭小鬼(郭汝瑰)说,七十三军的那个叫沈筌的团长很是闹过这方面的笑话啊。”王耀武知道顾祝同所说的“沈筌”的笑话。郭汝瑰在抗战中调任七十三军暂编第五师师长,他是日本军校出来的,所以,很重视射击训练这些基础的东西,带领士兵打靶,下面一个团长沈筌看到了,不以为然说打枪算什么,随便扔一个柚子到天上,我一枪就能给它拿下。郭汝瑰就当场抛了一个柚子上去,沈筌连续几次都没有击中,狼狈不堪。随后,郭汝瑰让人在五十米外的大树上画一个人头大的圆圈,命令全师的军官用手枪射击,竟无一人命中。 -------------------------------------------------------------------------------------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在上海秘密招生。冷欣决定投笔从戎,5月5日,第一期新生入伍;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已经开学,补办开学典礼),孙中山总理亲自莅临。下午举行阅兵式,冷欣是被选出的4名标兵之一,这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加上冷欣的记忆力惊人,45年后的1969年,冷欣写出回忆文章《总理三临黄埔军校记》。冷欣被编在第四队,经过7个月的学习,于同年11月8日毕业。冷欣成了黄埔学校第一期毕业生,从此走上了从戎救国的道路。

  毕业后,冷欣被分发到教导第1团(何应钦)第3营(顾祝同)第12连党代表(当时仿照苏联红军建制,连以上设党代表)。以后部队改番号,第12连改为教导第1团特务连,冷欣仍任连党代表。1925年1月初,冷欣改任教导第1团第2营(刘峙)第4连党代表(连长蒋先云),参加第一次东征。1月31日,军校举行誓师大会;2月3日,“校军”从虎门出发,编入东征右翼粤军。2月14日拂晓,部队到达淡水,挑出105(另一说110人)名奋勇队员,携带攻城梯7架,准备攻城。100多人有10名军官,分别是2名国民党的党代表和8名共产党的党代表(有郑洞国中将),2名国民党员中就有毛遂自荐的连党代表冷欣(另一人为蔡光举,阵亡)。教导第1团负责攻击淡水东南,15日拂晓,奋勇队冒死攻城,7时,第1团先得手。在战斗中,冷欣和另两位战友俘虏叛军陈炯明部几十名守军。   接下来20日,在何应钦指挥下,第1团等部击退了陈逆洪兆麟部万余人的反扑。东征军继续前进,最著名的3月13日棉湖战斗,从上午开始,第1团以千人抵抗陈逆林虎部万余人的进攻,全团伤亡惨重,9个连长,亡3伤6。冷欣连开始是预备队,下午也参加了这一次决定校军生死存亡的战斗。第2营的参战顺序是6、5、4连,当冷欣加入战斗时,见江苏同乡第5连排长王家修(黄埔一期,沛县人)腿部负伤,裹伤再战,10分钟后,胸又中弹,已不能讲话。因无担架兵(都用光了),无法后送,时任5连长的惠东升又不肯派战斗兵后送王家修。当时战场上双方拉锯,冷欣不忍丢弃战友,与惠东升一番争吵,折衷由4、5连各派1名战斗兵送王家修回后方,结果没走几十步,王排长已经阵亡,年仅21岁,冷欣伤心不已。1965年3日13日,在纪念“棉湖大捷”40年之时,冷欣写文章《棉湖大战中的伙伴》以纪念王排长。   4月13日,黄埔校军奉命改称党军、扩大为一个旅的建制,旅长何应钦,冷欣升任教导第1团第2营党代表。随后6月,部队回师广州,平定滇系军阀杨希闵,桂系军阀刘震寰的叛乱。6且13日,平定了刘、杨叛乱后,蒋介石成立第4、5、6等团(后合并为第2师),冷欣不久改任第4团(团长刘尧宸)第3营党代表。   1925年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8月26日所有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冷欣所在部队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蒋介石)第2师(王懋功)第4团(刘尧宸)第3营(惠东升)。不久,他又调任第2师第5团(蒋鼎文)第1连连长。1925年10月1日,国民革命军开始进行第2次东征,第4团归何应钦的第1纵队指挥。冷欣这时升任第2师第4团第2营营长。10月11日,部队进抵陈炯明老巢惠州,第4团是主攻。这一次,部队又组成了攻城的敢死队,冷欣营长担任第二队队长,带领100名队员攻西门,第一队(1营长杜从戎)攻北门。10月13日,冷欣不幸左腿中弹,被抬下火线。12月,冷欣伤愈后升任第1师(何应钦)第2团(金佛庄)党代表。     1926年,冷欣出任“孙文主义学会”执行委员,当年“320中山舰事件”后出任海军中山舰党代表。1926年4月21日,“孙文主义学会”解散并入黄埔同学会。

  1926年7月,国民政府誓师北伐。何应钦指挥第1军镇守潮梅,巩固东陲。10月,对福建的军阀孙传芳部发动进攻。12月,何担任东路军总指挥,冷欣被任命为任东路军第三路指挥部(谭曙卿,原1军第3师师长)政治训练部主任。北伐军势如破竹,1927年1月,他兼任新编第一军(军长谭曙卿)政治部主任。3月,北伐军到上海,冷欣出任凇沪警察厅(厅长吴忠信)政治部主任。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15日,蒋发布《清党布告》和《清党通电》,下令通缉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5月,冷欣兼任国民党中央“清党”委员会(主席委员邓泽如)委员,“清党委员会”情报处长;以后又兼任上海特别市党部指导员、常务委员、组织部长、训练部长,民众训练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党部“清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审查处长等职。8月13日,蒋介石突然宣布通电下野赴日,暂避各方反对势力锋芒。凇沪警察厅随之改制,冷欣也被免去警察厅政治部主任职,专任国民党党务工作。在上海工作期间,他曾回兴化探亲一次。母子相见,恍如隔世。因为母亲多少年打听不到冷欣的消息,失去了对冷欣还能够生还的希望,不得不把退掉了冷欣在家时订的一门亲事。   1928年1月,蒋介石重新上台,宣布二次北伐。3月,冷欣兼任第1集团军第4军(缪培南)政治部主任。到年底,张学良易帜,南京政府宣布统一。北伐完成后,冷欣解除军职,回任上海及江苏国民党党务工作。1929年冷欣任教导第一师(冯轶裴)政治训练处主任。同年12月2日,石友三在浦口反蒋炮轰南京,蒋任冯轶裴为第22路军总指挥,镇压石友三。冷欣被任命为该路指挥部政治部主任,不久该部撤销。   1930年3月,何应钦任军政部部长兼任武汉行营主任,严防冯,阎的异动。4月,冷欣任军政部参事兼任武汉行营参议,豫南行政委员。中原大战后,10月,何应钦调任郑州行营主任,冷欣也跟随兼任郑州行营参议。1930年10月,中原大战后,吉鸿昌所部被蒋介石改编为第二十二路军,吉鸿昌任总指挥,下辖30(吉自兼),31(30军军长张印湘兼),33(葛运隆)三个师。同月,蒋介石派国民党特别党部特派员冷欣进驻吉部,名为特派员,实为监军。冷欣一到部队就在部队中进行分化工作,企图成立蒋系的政训机构,抓31师整个部队,并和张印湘积极靠拢。1931年春,由于冷欣的一再坚持,吉鸿昌才在部队成立政训机构。从1930年12月开始,蒋介石严令吉鸿昌率部进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吉鸿昌总是推脱,因此和冷欣时常争吵,冷也感到无法再待下去了,只好暂时离开,借此机会去日本短暂留学。但在临行前,反复交代张印湘一番后才离开潢川。1931年冬,冷欣当选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据康泽回忆:1932年3月初,蒋介石在南京“励志社”召集所有经他批准参加“复兴社”的人开成立大会。有康泽、桂永清、贺衷寒、周复、彭孟缉、戴笠等等,共约40人。当会议正要开始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插曲,冷欣不知从哪里听到了风声,突然跑进来参加。刚一进门,被蒋介石看见了,他马上跑下主席台,一把抓住冷欣,便向门外推去,一边推一边说:“这个地方没有你,这个地方没有你。”然后紧闭了大门,再回到主席台上,宣布“复兴社”正式成立,并进行选举。   1932年夏天,吉鸿昌被蒋介石撤职后,决定把部队拉出去(不是投红军)。由于冷欣对张印湘的拉拢,此次行动失败,吉鸿昌被迫出国游历。以后,蒋又借故取消第二十二路军番号,只留下30军(张印湘)的番号,同时任命冷欣为该军参谋长。以后为了消灭杂牌队伍,蒋调张印湘为42军军长,张称病。最后以蒋召见为名,冷欣陪同张印湘到南昌,将张关押,处决。   1933年,冷欣调任第89师副师长,协助师长汤恩伯指挥在湖北黄陂一带围剿红军。汤不久升为第10纵队长,辖第4、89两师。冷欣又转任第4师副师长,旋升师长。但只是过渡,很快,汤恩伯就又兼任第4师师长职务。1933年11月20日,李济深,蔡廷锴等以19路军为基干,在福建组织“人民政府”,发表反蒋宣言。蒋调集嫡系部队入闽讨伐,以卫立煌为第五路军总指挥,率冷欣的第4师、李默庵第10师、宋希濂36师、刘勘第83师、汤恩伯第89师,经金溪,资溪进入闽西的邵武,顺昌集结。冷欣的第4师是该部先锋,第一个到达邵武,随后,汤恩伯指挥第89师(王仲廉升师长)和第4师组成第十纵队,经将乐,永安,华安向闽南前进。1934年2月,第4师先头部队到达泉州附近,截断了19路军的退路,2月底,十九路军退集到泉州的部队完全被包围,卫立煌派人到泉州和谈,达成了十九路军接受改编的协议,福建政府旋即宣告失败。   1934年2月,汤部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冷欣担任第十纵队指挥部(汤恩伯)参谋长,3月,升任该指挥部副指挥官,参与镇压中国工农红军的军事围剿行动。1935年,冷欣入陆军大学正则班第13期深造,在校期间,一度兼任胡宗南部驻京办事处主任。9月,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1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36年2月7日晋升为陆军少将军衔。

  1937年7月7日爆发“芦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9月,陆军大学从南京疏散迁往长沙。10月16日,冷欣被任命第3预备师师长,即日赴南京报到。因为预3师是新成立的,并非现成建制。要从头组织起来,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经呈送陆大校领导批准,他约好的13期的同学唐云山、徐笙、蔡文治、曹天戈等一起离开长沙,向南京进发。到南京后,向军政部报到,请示委派各级军官,指定拨兵营区,以及领取武器装备等事方。师部临时驻安徽芜湖。兵员来源由安徽的颖、亳、寿与江苏的淮、扬两师管区各拨交壮丁7000人,委派的各级官员也陆续报到。主要组成人员为副师长唐云山、参谋长张良莘,各团团长为顾锡九、孙启人、段霖茂和曹天戈,师部参谋为徐笙、蔡文治等,这些都是陆大13期的同学。10月下旬,师部迁安徽台肥,各团亦分别自皖北、苏北向合肥集结。他于1937年12月2日因公由合肥赴扬州,半途中见无数的难民、扶老携幼,仓惶奔走,男呼女唤,子哭儿啼,惨不忍睹。冷欣见状,立即帮助维持秩序。当时他悲愤的说“当军人的一定要报此仇”。12月上旬,部队集结完毕,向湖北黄陂进发。经过半个多月,步行一千多里,到达目的地后,分驻四乡,开始了严格的军事训练。   当年12月,他正式从陆军大学第13期毕业。

  1938年元旦,冷欣为激励士气加深官兵对日寇的仇恨心,集合全师官兵,在黄陂城外大沙滩上,举行了元旦同乐会。他向官兵讲话:“……我们的大片国土被日本鬼子侵占了,我们美好的家园被日本鬼子给毁了,我们的父母妻子惨遭日本鬼子的杀害和污辱,我们能容忍吗?不能!不能!我们要报仇,要雪耻,要加强训练,练好本领,早日上前线杀鬼子去!”他那慷慨激昂的话语,激发了官兵们的爱国热情,官兵们一致高呼“我们要报仇,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部队在黄陂训练一个多月,又奉命开赴湘乡。湘乡是个山明水秀、风俗纯朴的地方,那里的群众抗战的热情很高,军民关系融洽。在半年的训练中,冷欣和全师将士一起摸爬滚打,全师官兵每天4时半起床后,除值勤人员外,立即集中行军,起初每天行10里,以后逐步增加到20里。到达野外后,先在树林中平坦地上上课,讲解当天训练内容和要求,然后进行班、排、连对抗演习。中午洗澡歇息做柔体操。下午4时后,整队回营。师、团机关工作军官每天早晨10分钟跑步后,由冷欣亲自讲课,加强政治教育。军官3次无故缺席者,禁闭10天后开革。   1938年的4月,第3预备师奉命改为陆军52师,列入建制。由于训练成绩显著,士气昂扬,全体官兵都盼望着能早日开赴前线杀敌。冷欣仍任师长,并入武昌珞珈山军官训练团将官班接受短期训练。   1938年夏,武汉会战开始,52师奉命改隶第25军(王敬久)参加武汉保卫战,扼守江西省九江鄱阳湖西边的星子县。8月,日军101师团进攻星子,第52师血战10日,各级指挥员伤亡了三分之二,士兵伤亡半数。21日,上级命令52师收复一个名叫“牛屎圩“的据点,这是日军在岸边占据的一个桥头堡。38岁的少将师长冷欣组织敢死队,并自任队长。夜袭日寇据点,击毙敌大队长岗崎太郎以下几十人,收复桥头堡。这一役后来被称为“星子血战”。由于部队伤亡太大,上级命令部队后撤休整。   1938年10月,冷欣调任军政部第22补充兵训练处处长,辖4个团,驻浙江省江山县。1939年1月1日,因为冷与顾是同乡,冷欣调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江南行署主任,行署驻安徽屯溪附近的梅林,在江南地区,代行省政府职权。在军事方面,兼任江南挺进第二纵队司令、江南攻击军左路军指挥官,江南野战军指挥官。4月,行署随部队推进到高淳,溧阳县,在溧阳山丫桥、双溪里等地办公。冷欣先后组织创设江南医院,江南日报、江南修械所,恢复辖区内各县各级学校,以教育和培养有志抗日的青年,同时帮助从沦陷区逃出的青年。先后创办的学校有:在宜兴县胥井江苏省立第五临中,宜兴、溧阳高淳立临中,省立江南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临时小学校,以及各县立中、小学。冷欣对教育很重视亲自兼任过省立第五临中校长,还在宜兴办过念劬中学。   1939年6月,国民党第三战区成立第2游击区,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兼任司令,冷欣任第副总指挥,负责实际指挥。他先后指挥过52师、63师、40师、新7师,新10师、新21师、独33旅、忠义救国军、江苏保安第1纵队、保安第9旅、新四军第一、二两支队,挺进第二纵队等部队。   国军的独33旅驻扎在善卷,以狮象大场为司令部,指挥英勇的抗日战士,于1939年3月包围日寇占领的宜兴县城。勇士们备云梯,征棉被,登城斩关,前赴后继,短兵相接,英勇杀敌。惜敌城防坚固,枪械精良,攻城两月,虽未得手,然亦使日寇胆寒。   看邱行湘的回忆文章,他的部队也在冷欣的江南野战军指挥下与日伪军进行过战斗。刚开始,冷欣能和新四军部队保持良好的关系。陈毅、粟裕曾数次去溧阳山丫桥冷欣指挥部参加会议,还曾和冷欣一起阅兵,进行接触。1939年9月,冷欣邀陈毅、粟裕去山丫桥总部,陈、粟应邀前往,第二天,陈、粟返回水西村。1939年12月底,冷欣再次邀清陈粟去山丫桥开军事会议,陈、粟第二次赴会。冷欣于1940年元旦在吴村举行国民党军(两个团)的阅兵式,并举行宴会,一周后陈,粟返回。   1940年,冷欣任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总指挥,8月,兼任陆军第六十三师师长。游击区的范围:东依太湖,西、北以长江为界,包括苏南,皖南大部分地区,和浙江西部长兴一带。1940年9月,因掩护军委会金汉鼎将军率领的军风纪巡回视察团脱险有功,冷欣获陆海空甲种一等奖章。这一年苏皖联立临时政治学院成立,冷欣兼任院理事会常务理事。   1940年3月,国共之间的摩擦加剧,顾祝同把5个师加1个旅连同地方保安团约18个团的兵力部署在皖南,企图切断新四军皖南、苏南之联系,造成围歼皖南、威逼苏南新四军之势。冷欣也指挥部队也开始步步进逼。他们诬蔑新四军“游而不击”,进行反共宣传。不许新四军在金坛、溧阳、溧水境内开展游击战争,发动与组织群众抗战。实际上,要将新四军孤悬于狭小的危险地带,让敌人包围消灭。此外,还扣发新四军的经费、弹药、被服等。派送特务武装到新四军活动地区破坏,制造摩擦事件。   新四军江南部队仍从多方努力,主动谋求缓和,邀请冷欣派员到溧阳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商议,防止事态扩大。1940年4月,南京日军增兵。陈毅请冷欣派员去水西,冷欣派国民党江南行署秘书长巫兰溪(后来投到南京去,任汪伪行政院副秘长)前往。5月,冷欣应陈毅之请,经溧阳县由县长朱汉姬陪同,前往水西“点编”。同时新四军派演出队到冷欣那里演出等等。   6月18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退出溧阳水西村,退到茅山敌后。冷欣派中央军第40师跟踪追击,63师开进高淳与40师形成对新四军大包围。6月中旬,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率领第二团、新六团等部准备经溧(阳)武(进)路向长江边北移。冷欣即以两师兵力尾随北进,以其第四十师主力一个团及“挺进军”第五团等部插入茅山地区,阴谋南北合击新四军,对新四军突袭。新四军粟裕部奋起自卫还击,6月18日在句容东南的西塔山发起战斗,歼其两个团于西塔地区,余部溃逃。新四军随即越过公路、运河、铁路、长江等日寇的几道封锁线,于7月8日前胜利到达苏北吴家桥地区,与挺进纵队、苏皖支队会合。   1942年1月,第三战区发动的“皖南事变”,消灭了新四军军部,冷欣的部队没有直接参与战斗,但第二游击区归上官云相指挥,负责监视茅山地区新四军部队。   1943年1月,他被免去江苏省政府委员和江南行署主任职。

  1944年,冷欣出任中国陆军总部军务处处长。冬,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在昆明成立,何应钦任总司令,冷欣任中将副参谋长。同时,中国战场美军司令部也在昆明成立,中美双方联合办公,因为冷欣不懂英文,不被美方喜欢,所以不能参加每天上午的例行汇报会,后来美方要求升第三处处长蔡文治为中将副参谋长。1945年4月,日寇垂死挣扎,由发动湘西会战,妄图占领湖南芷江国民党空军基地,以巩固湘桂、粤汉两条铁路的交通。中国军队由何应钦指挥向日军反攻。冷欣奉何应钦之命与美国副司令巴尔博将军各率军官3人联合组成指挥所,传达命令,转报战况,并及时提供意见。战后,冷欣获三等宝鼎勋章。7月,获忠勤奖章及美国自由勋章。

  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8月21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派遣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少将一行飞到芷江,和国民政府要员举行无条件投降之前的受降会谈。这就是永载史册的“芷江受降”。   下午三时二十分,日军代表进入会场。会场正中桌旁就座的是中国陆军总部参谋长萧毅肃中将,右方为副总参谋长冷欣中将,左方为中国战区美军参谋长巴特勒准将和翻译官王武上校,中国各战区长官及中外记者数十人环坐左右。   在场的一名记者回忆:冷副参谋长在座位上来回扭动身体,一点也不严肃,加上身材矮小,仿佛一只猴子。记者语中多贬义。晚上7时,今井武夫用电报向南京冈村宁茨汇报在芷江治降的经过,并报告中国陆军总部副总参谋长冷欣即将飞赴南京,设立前进指挥所。22日上午11时,冷欣中将和美国巴特勒准将及王武上校前往今井武夫住处,关于在南京开设前进指挥所、接收军需物资、装备以及美国战俘现状、待遇等问题进行了四十分钟的会谈。   27日上午9时20分,前进指挥所的全体官兵,带无线电台1部、指挥车2辆,分乘7架飞机,由芷江机场起飞。下午2时40分,飞机在南京大校场机场陆续降落。冷欣等人下飞机后,驱车前往华侨招待所。当晚,冷欣在华侨招待所设立前进指挥所,据冷欣回忆:冈村宁次曾表示“上将例不拜中将”,拒不主动会晤冷欣。经冷欣指示副官多次据理交涉,一直到深夜才终于同意冈村宁次来拜。只此一点,足见日寇的骄狂。时至今日,日本亡我之心尚不死。血的教训应该世代铭记。   1945年8月28日上午8时,日本驻华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大将,率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少将等一行,到南京萨家湾一号,和冷欣见面。   在会谈中,冷欣强调:“如果没有委座与何总司令命令,和本人传达何总司令的命令,与十五位奉指定的受降官,任何人要求,都不能接受。”这是为了防止共产党的部队抢先接受。   到南京后,在日军的保护下,冷欣去中山陵拜谒了先总理的陵园。当时南京的大部分物品市价比内地低15--20倍,前进指挥所的人员都随身携带大量关金券,不携带任何行李,到南京解决。并提取封存的大量伪币,先购买黄金,汽车,到后来竟发展到抢购照相器材囤积居奇。抢占豪华宅邸更是一人多套,结果,他们都大发横财。文史资料第50期有文章专门回忆,可以详细看看。   前进指挥所从8月27日成立,到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签字投降仪式结束,前后存在虽然只有10多天时间,但却在与冈村宁次会谈、传达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命令,以及筹备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华侨招待所作为前进指挥所驻地,也就成为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场所。   1945年9月9日9时受降典礼完成后,当天中午冷欣便奉何应钦命,携带冈村宁次签字的降书,于当日中午,乘专机飞往重庆,代表何总司令,向蒋委员长呈递(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于下午4时抵渝,先见侍从室主任周至柔,再访中央党部秘书长吴铁城先生,经他们商量决定,第二日(9月10日)上午9时,在国民政府大礼堂,举行呈递仪式,与中枢纪念周及国父广州起义纪念同时举行,如此安排,颇具深远意义。呈递后,冷与蒋留影纪念。礼成后,蒋召见冷欣,社会部长谷正纲先生也在座。1978年,受降33周年,冷欣写有《亲与受降典礼纪盛》一文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同年10月,获四等宝鼎勋章。   1946年5月,获干城甲种一等勋章和胜利勋章。在原籍以高票当选,任制宪国民大会军队代表。军事机构改制后任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11月,参谋本部空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任三民主义青年团南京支团监察。   在受降后,冷欣一度很平寂。有的人说是因为接收时他的部下借机腐败,有的说是因为他代表蒋介石和日军密谈的事情做的不周,在社会上有风言风语,蒋很不满意,对他加以申斥。      1947年8月,冷欣任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委员。9月,获光华甲种一等奖章。同年并兼任南京市党部监察委员会常务监察委员。

1939年,在宜兴创办念劬小学—所。1947年春,筹办兴化“私立念劬中学”。

  1948年3月,又一次以高票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8月任第—任宪政督导委员会委员。   1948年9月22日晋升陆军中将。同年冬,任京沪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汤恩伯)副总司令,   1949年1月,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副总司令。5月,前往台湾。   去台后,冷欣一度生活拮据,与友人共居一屋,生活艰苦,可想而知。1951年6月,任台湾“国防部”参议。1952年7月,任私立强恕中学董事。1954年2月,任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主席。5月,任“行政院”设计委员会委员。10月,任“国防部”高级参谋,兼任“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   1959年9月,冷欣以陆军中将衔退役。曾著有《汉高祖之成功战略》、《明太祖成功的战略》等文,   1987年2月6日(农历正月初一)冷欣病发,因心肌梗塞肺衰力竭于下午3时45分病逝于台北,遗体葬于台北县汐止五指山示范公墓,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