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 apple是谁:述聖子思夫子 降 喜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8:19:02
喜捨

述聖子思夫子 降       丁丑年十一月十三日

  詩曰:述言大道頒天下 聖理傳揚渡迷瑕

     子思夫子降來堂 著作喜捨此生駕

  能在凡塵中以慈悲又能喜捨者,必定能了悟人生於

世,僅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能在人世中具足福份者,

才能施捨於人,否則自己都不具福份。何來能捨己之福

,而濟助他人,如此能以自己之福餘,方能給予他人受

惠。然在於凡塵中,若不能捨己所愛,而固持於己所有

,必難有放下心來作一調整,若是抱持著此身我所有,

此生我具足。殊不知在於天地定律中,能捨即能得(德

),若不能捨即僅有自己所享而已,難以分享喜捨他人

,更無法明瞭天地之造化,乃是眾生共有之福澤。若能

將己餘福分享喜捨他人,即能實德(得),若不能分享

濟助他人之時,僅待於眼一合,鼻息之不來時。不知世

上何種物品能帶走否?能隨自己所欲所為,將自己此生

在世上所擁有的一切來帶走否?一切皆困難也!僅是自

己滿身的罪孽及福德而已。殊不知人出生之時僅是個赤

裸裸的身軀,兩手空空都沒有帶半點東西,如此人在凡

塵所長享的榮華富貴,亦不過是前世及累世所修的福份

而已,今生若能享,又不再造福田,如此此生歿後,是

否下世尚有再具足相同的福報否?

  在能捨即能得,必須具備「德」之長養滋潤,方能

得(德)之,若不能喜捨必是把持不放。天底下那一種

物品是自己所能長遠擁有的,而一切皆是借看、借用、

借擁有而已。更在於福份享受完竣後,即由他人來取得

、來接收、來享受。若是抱持著一切世界之物,而能不

入於造業之處,是難以了知也!因人類即是如此的動物

,一切皆有個「我」的存在,也就沒有「他人及萬物眾

生」。又人必常抱持在凡塵的一切物品、財產、田地、

嬌妻等種種……,一切皆是自己此生辛苦所賺來的一切

。又是具有此福份,即認為個自本領所致,不知如此乃

是因緣和合的際會能擁有而已,而此生能享受凡塵的一

切財產,物品種種……,皆是上蒼來賜予,亦即在凡塵

中,把上蒼所賜予的,再作更大的發揮、更大的施捨,

有捨才能有得(德),有德(得)才能有福報,否則一

切世景中的物品,皆是藉看,藉用而己,人生於世是否

能突破此藩籬,不固執抱持自己擁有。才是開展更大福

報的因緣,因此施捨更多,看是施捨卻是明裡去,而暗

裡加倍奉還,乃天地定律也。

  歡喜擁有自己所喜愛的物品,皆在凡塵中能具足福

報才能長享之!不論在凡塵中貴為天子或庶民,皆是前

世因今世果而成就,如此是自己所感召之福報,絕非是

上蒼欲給誰人較豐厚,給予個己較苛薄。皆是由慈悲喜

捨而成就之福份!因此能捨即能得(德),有捨才有德

(得),滿心歡喜,真誠佈施,更有滿心歡喜佈施德(

得),「德者得也,得者德之本也」!倘若認為自己在

凡塵中,自己能具足此世福份者,又一毛不拔之人,皆

是下世的困苦者,或是轉生披毛戴角而入於他方世界,

以償「天地之大公,而引私,己私必須合大公」。才能

在凡塵中給予中庸之道,中庸者-不偏不倚,不過份、

不短少,即是過與不及皆難以達至中庸之道。能以中之

行者即天地之道,過與不及皆非正道也,然能-合天之

大道,必在人世間,以中庸之行者。

  人因落凡塵,不知前世因,今世果,亦為自己的福

份所享而迷失,在於凡塵中原本應有的大作為。即將此

生之福份而利於天地眾生,而給予天地眾生最多,最大

者,其所造之「大公」者,天地必給予更多、更大的「

大私」-具足福澤福田福報也!人若不能慈悲喜捨僅一

昧認為我所有,我所得,是否在一段時間之後,即不見

先前的福運來臨,「即如點燈,燈油不加添,何能長享

光明人生」。古諺:「十年風水輪流轉,十年河東,十

年河西。」人皆離不開此,誰人能長久保持福份於永遠

,皆不能具足也!因在凡塵是眾生皆有-「我所愛,我

所得,我所有,更難割捨」,抱持著不放。傳給後代子

孫是無可厚非之事,倘若後代子孫能享德澤福份之時,

更可再造福澤於人世間,更能光宗耀祖。若子孫不賢孝

之時,縱任有金山、銀山亦僅是敗家子一個。天地定律

皆是有情而利益眾生,若出賢孝之後代子孫,不但能保

持祖上之德澤福份,將此世所留傳之一切財產、物品善

加珍惜,更能造福世上眾生,能捨即能得,真捨得即真

大德(得),是否如此,為何上蒼欲大德(得)者,能

長享榮華富貴之道理,即在於此,「積善之家,必有餘

慶也!」

  眾生在凡塵中,必須具備惻隱之心,才能有慈悲而

觀看眾生之疾苦,因而才能喜捨自己之餘福,而成就無

福的眾生,有捨必有得,有得必能具足福份福田福報。

正是如此在人世間才是真正可以開創福運的來臨。現今

時代因果報應皆縮短時空,先前必須很長一段時間可見

之報應,現今皆能提前可見之,福報亦是如此。必觀人

之心態與起心動念中,而決定福報的多寡,行善如此;

作惡亦如是!眾生能真心大捨,必能大德(得),若不

能真心大捨,必難有大德(得),中捨者得中德,小捨

者得小德,正是如此?捨一而得萬報,是行善所具備的

基本定律,才可能在人世間造就善德因緣之福運,盼眾

生皆是大捨者,必是大德者,必是大喜捨者,喜捨而喜

德(得),才能有福運來臨,橫逆皆不來阻擋,汝說如

何否!願慈悲喜捨之眾生,皆是福田、福運、福報、福

澤、福份之具足者,祝賀也!祝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