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春奈作品在线:中国绳网产业路在何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2:28:21

国产绳子与进口绳子常常价差百倍

中国绳网产业路在何方

“说起绳子,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绳子还能有什么花样’。可如果这是绳网产业生产商们的想法就糟糕了——遗憾的是,他们就是这么想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生产的绳子才7毛钱1,而进口的绳子要几十美元1,价格常常相差100倍。”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特聘教授邱夷平每次说起中国绳网产业总是忧心忡忡,“简直还停留在农耕社会水平。”

    过去几年,邱夷平教授除了学校里的工作,其余时间都花在向绳网制造企业进行科普,或者帮助企业进行技术研发——高科技的绳子甚至可以编出通往月亮的“天梯”,邱夷平就是那个希望能够帮助中国企业造出这种梯子的人。

   

绳子是运用最广的产品

    绳子是人类最早的纺织品,早在3000多年前,就出现在人类生活中。如果世界上没有绳子,没有绳网技术,生活就无法继续。因为除了各种织物,建筑、航海,甚至造飞机和火箭都会用到绳子。

    对邱夷平教授来说,看到绳子,第一反应是绳子用什么材料,怎么编织的。“不同的绳子必须用不同的材料和编法,比如过去航海的缆绳必须是麻绳,即便是千锤百炼的钢缆也不能用于航海——风吹日晒之下,钢缆用不了两个月就会烂光。更不用说钢缆自身的重量只要超过50,就会把自己给吊断了。”

    绳网行业在各个国家都有一定的战略地位,他举了个例子,化纤绳子虽然现在很普遍,但是在二战以前,化纤材料并不用于绳子。正是因为当时的轴心国切断了盟军的降落伞原料——丝绸的供应,美国才开始尝试用化纤制造降落伞和降落伞绳索,应运而生的还有缆绳力学等新学科。

    绳网行业其实是各国高科技的竞技场。就在不久前,美国NASA投资4亿多美元完成了一个无需太阳能、可以自发电的卫星。而卫星就是靠一根长达15英里的特殊绳子造成的线圈,由这个大线圈和地球磁场形成的切面,利用地球磁场发电。邱夷平说:“从这个实验就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绳网行业的科技含量。”

    在我国,绳网行业有上万家,而且每年倒闭的和新开张的数量几乎一样。但大多数是10多人的小企业,即便是最大规模的企业也就是几亿元人民币的产值。基本上都是夫妻老婆店,买几台编织机就开张,根本没有技术和研发。

    绳网行业的落后,又成为我国很多高新技术行业的瓶颈。比如深海石油的钻井平台在海上定位靠锚,这些锚所能够达到的深度必须超过1500,有些甚至超过3000。但没有高科技的“绳子”根本造不出合适的缆绳,而这一技术一直被发达国家封锁。

   

艰难的绳索科普路

    “现在我有很多时间花费在和企业的交流上——不是和他们合作课题,而是先向他们普及绳缆行业可以做什么。”邱夷平说,就在不久前,他联合国际绳缆学会举办了国内首个绳索专家国际论坛,欧洲、美国的诸多绳缆行业顶级专家和行业巨头都来参加会议,可是国内的绳缆企业却悉数缺席。

    在论坛举行前,组委会和国内的绳缆企业一家一家地联系,不料大多数企业表示,没必要参加这样的论坛,甚至有企业直截了当地说:“反正绳缆只要有编织技术和机器就可以了,研发也不是我们这样的企业做得了的。”

    “即便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也并不关注绳缆专业问题,绳缆研究处于边缘学科,在国内也没有学科属性,虽然能够解决产业的问题,但是并不能发表高级的论文,即便有什么研究成果,大多数时候也对外保密。而不论是学校还是科研院所显然无暇关注这样论文数量少的‘小众学科’。”邱夷平教授说,“但是在我眼里,发表论文根本不是我们最该做的事,就像‘穷人’首先要‘挣钱吃饭’,解决关键产业的关键技术问题。”

    邱夷平从2008年回国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研究国内的绳缆行业现状——“其实国内的企业还是满足于绳缆编织上,研发非常落后”。去年,他偶然得知,有一家颇具规模的山东绳缆企业即将倒闭,他和企业联系后派了自己的研究生去进行技术支援,帮助企业对产品和技术进行升级换代,现在研制的玄武岩绳索已经投产,这一绳索可以耐600800高温,用于高楼逃生。“仅仅是一个硕士就帮助企业申请了78项专利,帮助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成功并且扭亏为盈,可见国内企业的研发力量有多落后。”

尽管此次来参加国际论坛的绳缆企业大部分是国外企业,但邱夷平说,这样的论坛今后每年都会争取举办一次,为的是让国内企业有机会了解国外绳缆行业现状。他还说服了几家国内具备一定规模的绳缆企业共同研究,编制了《中国绳网产业技术转型路线图》,“让更多企业了解所处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文汇报)首席记者  姜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