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 the way:李肇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6:45:15

李肇星

http://www.hudong.com/wiki/%E6%9D%8E%E8%82%87%E6%98%9F

开放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中国人人物

编辑词条分享

  • 新知社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腾讯微博
  • 移动说客
  • 网易微博
  • 开心001
  • 天涯

本词条由spring创建,已被浏览11433次,共有10位协作者编辑了8个版本。最新协作者:小。。小米粒伯爵天边月色dirkupdatebao

李肇星,男,汉族,1940年10月生,山东胶南人。大学文化。1964年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在外交部工作。后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翻译班学习。196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11月任外交学会科员。1970年8月后,任中国驻肯尼亚使馆职员、随员。1977年6月后,任外交部新闻司科员、副处长。1983年6月任中国驻莱索托使馆一等秘书。1985年3月后,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司长。1990年2月任外交部部长助理。1992年12月后,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大使。1995年2月任外交部副部长。1998年3月任中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纠错 编辑摘要 目录
  • 1 人物介绍
  • 2 个人简历
  • 3 从政履历
  • 4 性情诗人
  • 5 家庭背景
李肇星

李肇星 - 人物介绍

李肇星李肇星(1940年10月-),山东青岛人,刚卸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 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后,于中国外交学会就职。其后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下放到山西、江西等地。1970年复职担当驻肯尼亚大使馆职员7年。其后,1993年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1995年任外交部副部长,1996年任中国驻美国大使。2001年再任外交部副部长,2003年,接替唐家璇任外交部长。2007年4月27日卸任。

妻子:秦晓梅,曾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参赞和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国际组织部副主任。岳父是中国大陆著名外交家秦力真,原中国大陆政治家刘少奇的秘书,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领事司司长。

高校任职
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外交学院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3.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名誉院长
4.北京大学教授
5.暨南大学顾问、名誉教授
6.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教授

李肇星 - 个人简历

 李肇星,男,1940年10月生于山东,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李肇星1959年—1964年  北京大学学习;
1964年—1967年  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班进修;
1967年—1968年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科员;
1968年—1970年  在山西离石、江西上高等地的干校和广州军区汕头牛田洋农场劳动锻炼;
1970年—1977年  中国驻肯尼亚共和国大使馆职员、随员;
1977年—1983年  外交部新闻司科员、副处长;
1983年—1985年  中国驻莱索托王国大使馆一秘;
1985年—1990年  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司长,外交部发言人;
1990年—1993年  外交部部长助理;
1993年—1995年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1995年—1998年  外交部副部长;
1998年—2001年  中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
2001年—2003年 外交部副部长;
2003年—2007年 外交部长。

李肇星 - 从政履历

出身农家爱读书

李肇星在山东胶南一中校长办公室的尹主任看来,校友李肇星当外交部长后热衷与民众互动一点也不奇怪,“他回到我们学校时就还是像学生一样,穿戴很朴素,和学校老师谈话也特别谦虚,没有一点架子。”

李肇星的这种行事风格,从他的家庭出身和后来的学习经历中大抵可以寻到一点渊源。1940年10月,李肇星出生于山东省胶南县大珠山脚下的王家村,自幼家庭生活贫苦。小时候,因为王家村没有学校,李肇星是在姥姥家所在的瓦屋村读完小学的,他热爱学习在王家村和瓦屋村都很出名。此后,他在胶南一中度过了5年的中学时光。

据李肇星的高中同桌、青岛市海西职业学校校长沈乐亭回忆,读书时因为吃不饱,李肇星的母亲经常会挎着个小篮子,踱着小脚,步行5里路来到学校,给他送点小玉米面饼子什么的,“我们就跟着一起吃。”

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中学时期的李肇星依然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外语和中文的表现尤其突出。在接受《时代人物周报》采访时,几乎他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提到了李肇星50年代发表在《少年文艺》上的文章《越活越年轻的爷爷》,那篇文章曾经在当地轰动一时。而外语成绩的优秀,也使当时的外语老师万以咸非常喜欢他。

沈乐亭经常与同桌一起到河边读书,李肇星常常会爬到河边的柳树上去看书。此外,县城里的图书馆是中学时代的李肇星经常光顾的地方。“本来图书馆是给干部开的,不对学生开放,但肇星的好学精神感动了图书馆那个叫王晶的阿姨。”沈乐亭说,他的同桌性格非常随和,拿到借书证后,他们三个人共同使用,除了他们俩,还有当时的少先队大队长宋文斋。

李肇星爱学习的习惯一直坚持至今。在4月15日与公众的见面会上,他对在场的大学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好,将来为祖国劳动,使我们祖国很快强大起来,特别要提的是,要有创造性的学习,创造性的劳动,因为现在世界上各国的竞争,最主要的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言谈中语重心长,更是他自己成长经历的写照。

诗人“意外”搞外交

高考时,李肇星没有如愿进入一心向往的中文系就读,“意外”地被第二志愿北京大学西语系录取,成就了他今天的职业外交家之路。对于这个结果,无论是他的中学老师还是大学同学,都直呼“没想到”,在他们看来,从事文学工作才应该是李肇星最可能的选择。

中国社科院外文研究所莎士比亚研究专家郑土生是李肇星大学时的同窗好友,他向《时代人物周报》回忆说,李肇星当年确实曾流露过将来“要写东西,写诗,当作家”的意思,大学毕业论文也与外语和文学相关,题为《狄更斯的美国杂记》。

从事外交工作的这些年中,从小就热爱文学的李肇星没有荒废了写作,一直坚持在业余时间创作,因此赢得了“诗人部长”的美誉。1984年,在非洲国家莱索托工作时,李肇星为全国的少年读者写了一本散文集《彩色的土地——肯尼亚游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1990年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定价1.45元。在这本小书的后记中,李肇星写道:“我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信念:我今天的读者将来一定会比我们这一代人走得更远,见得更广,对祖国和人类的贡献更大!我常想:在我们这些新中国第一批少先队员中,至今尚未出现登上月球和周游太空的人物,这使我有些遗憾。但毫无疑问,在今天的‘红领巾’中间,必将产生更有作为的人,他们,也可能会成为‘星际游记’的写作者。”字里行间,爱国之心溢于言表。

后来,李肇星又陆续出版了两本诗集《青春中国》和《李肇星诗选》。2004年,智利驻华大使卡夫雷拉代表智利总统拉戈斯向李肇星颁发了聂鲁达百年诞辰“总统荣誉勋章”,并称赞他既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家,也是一名出色的诗人。

李肇星还与“莎翁研究专家”郑土生等人一起主编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全集》,并亲自改写了其中的一章——《麦克佩斯故事》。他认为这不是他的主业,所以署名“肇星”。“项目写完后,我们外文所的项目负责人赞扬说,‘哎呀,肇星这个人啊,搞外交可惜了,要是到我们这里,一定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郑土生说。

另据郑土生介绍,虽然李肇星上大学时志向不在外语,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对外语的重视。“晚上在宿舍里,他常常一个人躺在床上看书。”而他们的另一位同学、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教授戴行钺则回忆说,当时李肇星经常与同学一起比赛背英语单词。

1964年,李肇星从北大毕业,恰逢外交部到北大西语系挑人,李肇星和其他几名同学被录取,其中包括后来成为他夫人的秦小梅

李肇星口才和“笔头”俱佳

提到李肇星的口才,人们大概都会想到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后他与美国政客和媒体的唇枪舌剑。时任驻美大使的李肇星,展现出的咄咄逼人和强硬态度让美国人很受震动。时隔6年之后,2005年“两会”期间,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的李肇星,更是让人感受到了他出众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一时间被媒体传为美谈。

在参加4月15日的公众开放日见面会时,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孔泉“给”了他6分钟讲话时间,而李肇星足足讲了15分钟,其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不时引起现场公众的阵阵掌声。在提到“台独”总代表李登辉时,他用的定语是“那个挺坏的人”,而日本右翼政客经常去参拜的靖国神社,则被他称为“日本的大庙”。谈到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企图时,李肇星表示:“有的国家想提拔提拔自己,想当个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这个可以理解,谁不想提拔自己呢?”

“我从电视上还能看出他当年的情况。”沈乐亭说,上中学时虽然李肇星不爱言语,“唱歌好像是在念歌词”,但每当争论问题时,却总是寸步不让。

而在李肇星高三时的数学老师蒋树勋眼中,他的这个得意门生外语口才要比中文口才更好。“读书时我们觉得他说话不是很流畅的,你没发现他说话好像舌头挺大的?他外语口才比中文口才更好。”蒋树勋老师笑呵呵地告诉《时代人物周报》。

“文章写得比较好的人,在外交部工作的话就占先。”一位退休的前驻外大使说,在外交部工作要求的“笔头”好与通常说的还不一样。简单地说,就是要观点非常明确,分析透彻,证明论据要实实在在,文字要精练、简短,条理清楚。

李肇星的英语口语运用自如,这在外交部是出了名的。在外交部工作初期,他曾被派到北京外国语学院师从著名英语专家许国璋,那段学习经历使他的外语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那位大使说,当外事工作中遇到交锋的时候,口才好就显得更加重要,“意见不同了,观点不一样了,交锋起来,讲话就要求犀利得多了,速度要快一点。如果外文掌握得不好,人家讲了十句,你三句都讲不出来,气势上就给人家压住了。”

显然,无论是口才还是“笔头”,李肇星都“占了先”。

言语犀利的李肇星被国外媒体归为“鹰派”,他的同事、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刘建超显然对这个称呼不甚认同,他说,“我们的外交不能用鹰派或者鸽派来反映,我们在原则问题上要坚持我们的立场,坚持我们正确的主张,主持正义,同时坚决维护我们中国的利益,在国际事务中主张正义,这是我们外交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所在。所以,我想,李肇星部长也是在实际工作中是这样做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坚持执行我们国家的对外方针政策。”

外交学院副院长曲星对李肇星工作风格的评价是:“该说硬话的时候毫不含糊。任部长后第一次约见美国大使时说话非常强硬,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平时在工作中跟大家关系非常好,跟他共事的同事也非常愉快。”

“水到渠成”任外长

如果从1970年被派驻非洲工作时算起,到2003年就任部长,李肇星整整走过了33年。这期间,他曾担任过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随员、驻莱索托大使馆一秘、外交部新闻司长、新闻发言人、部长助理、驻联合国代表、副部长、外交部党组书记和驻美大使。

李肇星在外交部的工作经历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9年的非洲工作经历;二是11年的新闻司工作;三是总共13年的联合国全权代表、驻美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长工作,后一阶段多与中美关系直接相关。在一位前中国外交官看来,李肇星的履历完整,锻炼全面,“他当部长是很自然的,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刘建超在接受《时代人物周报》专访时也表示,作为一个外交官,任何一个部门的经历都非常重要,在非洲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对比较艰苦,但同时对外交官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验和锻炼。

“李部长在非洲工作了9年,这对他的个人成长、对他的历练,我想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他之后能够承担更广泛的工作,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中国在非洲一些国家的使馆通常工作人员很少,一般从办护照到处理侨务等大事小情都由有限的几个人做。李肇星到莱索托工作的时间是1983年,当年4月30日中国刚刚与莱索托建立外交关系,他到那里承担起了开馆的工作,任务相当艰苦。在《彩色的土地》一书后记中,李肇星说,非洲的那段经历“可能正是我一生中精力最充沛的日月”。

而新闻司则是外交部公认的最培养人的地方,前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等都是从新闻司走出来的。李肇星做了5年的新闻发言人,是历届发言中时间最长的。

“到新闻司副司长、外交部发言人啊,是逼上梁山,逼着你进步,因为只能干好,不能干差。”上文提到的那位中国前外交官表示,新闻发言人位置上的历练,对李肇星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

李肇星现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刘建超和秦刚也不约而同地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李部长身上具备作为发言人来讲很突出的地方,一些他做发言人时的重要经验,对我现在做新闻发言人也是受用无穷。”刘建超说,新闻发言人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把握我们的方针政策,同时能够用公众听得懂的语言来介绍中国的主张。而在4月份刚刚出任发言人的秦刚则表示,担任新闻发言人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等等,“只有把政策理解透彻了,应付一些问题才能做到恰如其分。”

李肇星本人也曾表示过,“发言人不是即兴表演、追求自我表现的演员,也不是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学生答卷……必须掌握两条:说我知道的,说我可以说和应该说的。”

事实上,如同大学经历改变了李肇星的人生之路一样,在外交部三个不同时期工作的磨练,也为他后来当选外交部长做了很好的铺垫。不过,外交部新闻司虽然出过一些拔尖人物,但只有李肇星像钱其琛那样,从发言人最后升为外交部长。

李肇星上世纪70年代中期进入新闻司工作时,钱其琛是他的领导。《联合早报》的文章认为,李肇星常随同江泽民和钱其琛出访,这显然对他把握高层的决策意图,特别是钱其琛的外交策略与风格非常有利。

另外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后冷战时代,对美外交成为中国全球外交的重点和中心,中国首先需要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外长人选。而李肇星恰好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从1993年起相继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美大使等职,不仅与部分美国政要建立了很好的私人关系,还经历了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中美撞机等一系列事件,既参与过中美之间的各项合作,又有应对危机的经验。

李肇星 - 性情诗人

李肇星对文学的爱好同样广为人知。早在少年时代,文学梦就在他的心中深深扎根。

李肇星1940年10月,李肇星出生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县(现为胶南市)大珠山脚下的王家村。李家三代同堂,一年的收成也仅够填饱肚子。李肇星的爷爷很开明,坚持送孙子读书。

李肇星读书成癖,爷爷带他下地干活,转眼人就不见了。找到时,他正躲在一边贪婪地读书。爷爷从此网开一面,只要李肇星读书,就从不逼他干活。有时,李肇星一边吃饭,一边看书。饭菜掉到桌子上了,他才发现没送进嘴里。

小学毕业后,李肇星来到胶南县城,在胶南一中度过了5年时光。在县城,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每当星期日,最早去、最晚离开的那位憨厚少年准是他。虽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李肇星依然利用一切时间学习,英语和语文成绩尤其突出。

上初中时,李肇星就开始偷着学写诗。当时年龄小,好胜心强,觉得自己就是诗人。一次上作文课,他大着胆子写了首诗当做作文交上去,没想到老师不但没批评,还给了高分。初中毕业前夕,他的散文《爷爷越活越年轻》发表在了上海《少年文艺》上。

1959年夏,李肇星高中毕业,开始向大学冲刺。李肇星报考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第二志愿是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没有想到,北大以第二志愿录取了他。从此,李肇星师从著名的英语教育家许国璋等教授,但心中多多少少还是为没能读成中文系而失落。

1964年秋天,李肇星分配到外交部。他没有马上投身外交事务,而是去了外交部委托当时的北京外语学院举办的翻译进修班(相当于研究生)。经过几年的专业训练,李肇星的英语水平让人刮目相看。据他当时的朋友回忆,李肇星结业时已能相当轻松地观看用古典英语演出的莎士比亚戏剧。而即便在英美等国,这通常也是英语专家才能具备的水准。

早年贫寒的生活形成了李肇星性格中朴实、执著的部分。而作为诗人,他又是情感丰富的性情中人。在漫长的外交生涯中,李肇星眷恋写作。驻肯尼亚、莱索托等非洲国家时,儿子还小,为了表达对儿子的思念,他为国内少年读者写了一系列文章,后来结集出版,取名《彩色的土地》。

懂得爱的人,他的精神世界必定无限广阔。从非洲转战到美国,李肇星对祖国对亲人的爱更是与日俱增。爱,是一切的根。

他的一首《青春中国》道出了他心底的眷恋:

万千佳丽中
唯有你不施脂粉
一片纯情
光彩照人
你是青春
百十山岳间
唯有你天地开阔
平等中寻觅挚友
以诚实营救自我
你是中国!

李肇星 - 家庭背景

李肇星李肇星拥有一个温馨的家,他与夫人秦小梅牵手散步的镜头曾经被外交部传为美谈。他们大学同班,李肇星最让她动心的,就是心地特别善良,是个热诚、有责任感的男人。

妻子:秦晓梅,曾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参赞和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国际组织部副主任。

岳父是著名外交家秦力真刘少奇的秘书,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领事司司长。

李肇星夫妇有一个儿子。为了让他懂得自己是庄稼人的后代,爱自己的故土,他们给儿子取名“禾禾”。禾禾从北京四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后来又留学美国。2001年,禾禾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大学毕业,通过网络找到工作。2004年,禾禾又考取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李肇星是一个开通的好父亲,他十分尊重儿子的意愿。他告诉禾禾:在这个世界上,靠任何人都不行,只有靠自己。

早在2000年5月,李肇星给正在美国留学的禾禾写了一首诗,这也是他自己的心迹的表白:

别忘了你是谁
你是朋友的朋友
你是亲人的亲人
你是祖国的儿子
这是一切的根

李肇星 - 人物评价

铁嘴外交官

李肇星李肇星可谓中国外交新闻战线的“老兵”。1982年3月,在外交部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他就以翻译身份正式亮相。在他数十年的外交生涯中,最广为人知的是从1985~1990年整整5年间,他以部长助理的身份兼任外交部发言人,频频出现在中外媒体面前。多事之秋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自然非同寻常。面对西方记者提出的许多刁钻尖刻的问题,李肇星沉着应对,他的机智、坚定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被誉为“铁嘴钢牙”外交官。

“事实上,一个人的爱国感情、维护祖国利益的决心和摆事实讲道理的态度,是会得到大多数记者敬重的,尽管他不见得同意你的观点。”这是李肇星的最深感受。记得当初,李肇星作为外交部发言人第一次登场,好几位西方记者就所谓“西藏独立”问题不断地向他发难。一位记者绕了个弯子,说出一句风凉话:“我也有自己的家乡,如果你说我的家乡不是属于我们国家的一部分,我才不在乎呢!而你为什么对西藏问题这样在乎?”李肇星正色回答:“你对自己的国家怎么看是你的问题,但是中国的主权是神圣的,外国人无权干涉!”字字铿锵,掷地有声。据说,后来这位记者因钦佩李肇星的雄辩、热诚,与他成了朋友。

出任驻美大使后,李肇星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演讲,又有一位老太太问他:“你们为什么要‘侵略’西藏?”李肇星一改往日之态,没有直接反击,在得知老太太是得克萨斯州人后,他说:“你们得克萨斯州1848年才加入美国,而早在13世纪中叶,西藏已纳入中国版图。您瞧,您的胳膊本来就是您身体的一部分,您能说您的身体侵略了您的胳膊吗?”老太太乐了,心悦诚服。最后,她热烈地拥抱李肇星,连声说:“谢谢您,谢谢您让我明白了历史的真相。”

针对沸沸扬扬的美国在中国购买的飞机上安装窃听器事件,一位美国教授追问李肇星的态度。他回答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花这么多钱买这样一架飞机不容易。我希望我们花钱要求装的东西一样不能少,但我们没花钱的东西,就请你们不要‘送’给我们。”这位教授听了后哈哈大笑,赞叹说:“您的这个回答可以编进教科书了。”

李肇星中美关系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微妙、最复杂,同时也是最易影响国际关系未来格局的那种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不论是作为外交部发言人、驻联合国大使、主管美洲大洋洲事务的副外长,还是驻美大使,十几年来李肇星一直身处中美关系第一线,既是中美外交的策划者之一,又是主要的执行者。在不同的美国人眼里,李肇星有两种形象,一种是热情儒雅、具有诗人气质的外交官;另一种则是咄咄逼人、不肯退让半步的斗士。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时任驻美大使的李肇星在此次危机中显露出强硬本色。当美国记者问到:“你能保证在北京和中国其他城市美国外交人员的安全吗?”李肇星表情严肃地回答说:“你们一直在谈你们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安全,我很奇怪为什么你们不问我在南斯拉夫受伤的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情况,为什么不问在贝尔格莱德杀害中国人的行为?”对于美国官方把轰炸大使馆归咎于失误的声明,李肇星毫不含糊地反问记者:“你怎么解释三枚精确制导导弹会从不同角度袭击中中国大使馆?你怎么解释这个事实?你怎么能说服中国人民相信这是‘失误’?怎么能让世界舆论相信你的解释?”就在这次危机中,李肇星被美国传媒认为是“强硬派”,美国报纸形容当时的李大使“脸上极具哀容与愤怒”。

在这段最艰难的日子里,李肇星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除了与美方交涉以外,他还时刻与北京的最高层保持着密切联系,利用丰富的经验和老到的外交智慧,提出一系列有关在这一非常时期处理两国关系的具体问题的策略,为决策层调整和重构对美关系的未来框架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李肇星曾在美国多次“舌战群雄”。一次,他出席美国媒体“大腕”演讲。有记者问海峡两岸局势时,他平静地说:“关于台湾问题,我刚才已经谈了看法,不再重复。”随后,他话锋一转,反问:“关于所谓部署导弹问题,你能保守机密吗?”全场哗然,提问的记者也感到惊讶,中国大使怎么愿意谈及如此敏感的问题,于是高声回答:“我当然能保密!”李肇星微微一笑,说道:“我也能保密!”

2001年1月29日,是李肇星驻美任期的最后一天。华盛顿市长威廉斯颁布文告宣布这一天为“李肇星日”,借以表彰他任驻美大使3年来的卓越贡献。

李肇星 - 经典语录

 李肇星语录

李肇星“希望梵蒂冈勿以任何形式干预中国内部事务。”

李肇星李肇星:“我也访问过一个人口很少的国家叫佛得角,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对我很热情,也特别客气,不断地说,我们的国家很小。我为他们的谦虚态度所感动,但我也很诚恳地告诉佛得角朋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国不在大,热爱和平、主持公道就好。”

李肇星:“如果两个国家或者两个大国(中国和美国),什么东西都完全一样,一模一样,这个世界也就太单调了,有很多记者可能也就失业了。 ”

李肇星:“(参拜问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不仅中国人民不能接受日本现任领导人到现在还崇拜甲级战犯,其他许多国家的人民也都不能接受。一位德国官员告诉我,德国人也不能理解,日本的领导怎么能干这种事,这种傻事,不合道德的事,这是德国人说的。”

关于中美贸易李肇星说:“的确,美国朋友也有些抱怨,说他们同中国双边贸易当中赤字太大,但是赤字的产生原因很复杂,其中包括美国除了波音飞机之外,只愿意卖给中国大豆棉花,还有加利福尼亚葡萄酒,还有佛罗里达的柑橘。而有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他们不卖了,他们说那是高技术含量的,甚至是军民两用的。实际上很难说得清楚什么叫军用、什么叫民用,这杯茶、我和姜主任喝了那就算民用,如果是当兵的喝了呢,就算军用,说得清楚吗?所以,有些时候不要把什么问题都政治化,还要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办事才好。”

在回答台湾记者有关台湾问题的问题时,李肇星说:“我不由得想起,不久前逝世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巴金先生的一段话,这位活了101岁的老人如此深情地说:“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我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位母亲,也只有一个祖国,让我们共同努力,捍卫自己祖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坚决反对任何分裂活动。谢谢。”

李肇星 - 参考资料

1: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3/17/content_782274.htm
此词条还可添加  

人物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 李肇星 籍贯: 中国山东 性别: 男 国籍: 中国 出生年月: 1940年10月 所处时代: 现代 职业: 政治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代表作品: 《青春中国》

地图

相关任务

任务名 发起人 世界名人录(一) pn1987126

人物关系

编辑
  • 秦晓梅妻子
  • 秦力真岳父
  • 秦刚好友
  • 李禾禾儿子

李肇星编辑

  • 杨洁篪前任
  • 唐家璇继任
  • 阎维文亲家公
  • 阎晶晶公公
  • 李禾禾父亲
  • 秦小梅丈夫

相关词条

编辑
  • 阿里埃勒·沙龙
  • 姜瑜
  • 唐家璇
  • 理查德·佐尔格
  • 谭希林
  • 涂允檀
  • 吕宁思
  • 朱邦造
  • 科菲·安南
  • 北京大学喜庆百年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