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e goodall:1976那一年 悲歌马面鲀旺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50:17
1976那一年 悲歌马面鲀旺发 

http://www.zhoushan.cn/zdzt/zsjf60th/mxtx/201005/t20100513_435091.htm ( 2010年05月13日 09:52 )  订阅舟山手机报,天下大事早知道。每天早晚两次发送,每月资费5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80到1065866880,联通用户发送短信811到106557880,电信手机用户发送201到1065920146。点击了解舟山手机报详情

  2009年11月28日的《重庆晚报》,刊登了一篇《餐桌上的耗儿鱼为啥没有脑壳》的报道,说的是天涯社区一个《耗儿鱼的头长什么样子》的帖子引起热议,短短半天2000多人点击看稀奇。为何耗儿鱼没头?记者采访了餐厅、超市、水产户、水产加工厂、动物学家等,发现这个小问题还真难倒了一大片人。一路采访下来,答案竟有好几个版本,各种说法莫衷一是。

  这耗儿鱼,其实就是绿鳍马面鲀,我们舟山人称之为“绿剥皮”。虽说我们还不致于像重庆人那样少见多怪,但这种到了市场上就已没了“脑壳”的鱼,如今在舟山市场上也很少见,说不定再过几年,我们也会像重庆人那样,煞有介事地讨论起它为啥没有“脑壳”。

  马面鲀的自然寿命是较长的。 1986年,我市渔民捕到的一尾马面鲀,体长42厘米,重1440克,竟活到20龄。但这么长命的马面鲀,在当时过度捕捞下,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就几乎不成渔汛了。

  事情还得从1976年说起。这年春汛,舟山组织600多对机动船首次到温外渔场捕捞马面鲀(《舟山市志·大事记》)。虽说在这之前的1975年,螺门渔业大队已首次在大陈岛以东海域捕捞过马面鲀 (这事也被记入了普陀档案馆所列的普陀大事记),但有组织的大规模捕捞是始于1976年。《定海县志》历年“海洋捕捞分类渔获量”一表中,马面鲀也是从1976年开始统计的,该年度捕获量是2067吨,仅次于带鱼 (14852吨)和大黄鱼(7106吨),已超过了小黄鱼(929吨)。

  之后十几年,随着大黄鱼急剧减产,马面鲀一跃成为“珍贵鱼品”,成为仅次于带鱼的舟山“看家鱼”。

  其实,若与舟山传统“四大鱼产”相比,马面鲀算不了什么。这种鱼长相难看,鳍棘又长又粗,挂网后很难取下,稍不留意会伤人手指。在大规模捕捞前,渔民抲到它,大都只作鱼粉原料。只是1976年“四大鱼产”已呈衰势,马面鲀旺发似乎是道 “福音”。于是,它的潜在价值马上被开掘。经过研究,发现马面鲀一身都是宝,鱼肉可制成色香味俱佳的小包装方便食品,深受国内外客户青睐;它的肝比一般鱼要大,可制鱼肝油;头皮和内脏可做鱼粉,皮还可炼胶。

  在一片欣喜中,有一个现象被忽略了:马面鲀1976年的旺发,正预示着海洋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之后,会寻找新的生态平衡,只不过这种平衡,是由低质品种代替高质品种的替代过程而已。

  此年,“四大鱼产”占全市海水鱼产量的比重仍在60%左右。但到了1977年,整个东海区大黄鱼产量就一下子从1974年的19.6万吨下降到8.9万吨,1978年后仍在下降。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小黄鱼、墨鱼都难成渔汛,只剩带鱼勉为其难。到1993年,全省大黄鱼产量只有0.019万吨,而舟山仅有27吨。

  许多事无法后悔,但教训不能忘却。我们的渔船越驶越远,这既是科技与生产发展的结果,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清光绪年间向南开发大目洋和猫头洋渔场,民国6年(1917)向北拓展佘山渔场;上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又北至吕泗渔场,南至渔山渔场、温台渔场;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东至舟外渔场和江外渔场;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南至闽东渔场,东至渔外渔场和温外渔场。每一次都是老渔场资源消耗殆尽,只得开发新渔场。在尚未实行休渔期的年代里,渔民都是沿着鱼类洄游路线,于鱼发前期、中期、后期在各个渔场追捕,甚至汛期后还要滥捕幼鱼和产卵亲鱼,可谓赶尽杀绝。长期不停歇的超强度捕捞,一个接一个渔场的蚕食,才最终形成了东海渔业资源的急剧衰退。

  历史告诉我们,这种以主要鱼种灭绝为标志的衰退,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比如大黄鱼,追踪它的自然种群灭绝过程,就会发现,1957年盛行的敲罟作业,1974~1976年的围剿越冬鱼场,是两次致命打击。

  现在渔区很多年轻人已说不出敲罟作业的具体情形,几年前还是一位曾身历其境的老渔民向我详细述说了这种后来被摈弃的作业方法。在他的描叙中,1957年敲罟作业,无疑是一场向海洋资源宣战的“人民战争”,其组织程度和浩大规模,极其符合当时“人定胜天”的主流思想:

  捕鱼时,由一二艘10吨~15吨位的大渔船,携带2吨~2.5吨位的20~30艘小渔船,组成一个150人左右的生产单位 (俗称“一艚”),让小船上的人不停地敲击黄檀木板或竹筒,发出“嘣嘣”响声。由于大黄鱼头部长有两块“耳石”,遇刺激性声音便会翻浮于海面上,或朝没有声音发出的渔网方向游去,结果被驱赶集结于包围圈内一网打尽。

  敲罟作业古已有之,但之前只是个别为之,与1957年有组织的大规模行动截然不同。 1957年敲罟作业,无疑是史上一次罕见的竭泽而渔。

  这一年大黄鱼总产量为平常年景的20余倍,黄鱼堆积成山,只得发动群众大吃爱国鱼,“爱国鱼”的叫法由此不胫而走。

  对这种作业方式,当时也有反对声音,但时值“反右”,有“宁左勿右”思潮推波助澜,渔业高产成了压倒一切的绝对真理。虽说1964年敲罟作业被国务院明令禁止,但它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已无法挽回。

  第二次致命打击是在1974~1976年,不适合地开发了江外、舟外大黄鱼越冬场。由于大黄鱼群体在越冬阶段具有较高集群性,极易被强大的捕捞力量“一网打尽”,且大黄鱼产卵之前就被捞起,从根本上动摇了大黄鱼的资源基础,破坏了大黄鱼种群的补充机制。这种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终于使东海大黄鱼资源加速崩溃。所以,1976年及其之后若干年的马面鲀旺发,其实是东海渔业资源急剧衰退前的回光返照,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次预警。当年,我们没能就此彻底清醒过来,实在可惜。

  直到1995年,东海渔业资源全面衰退后,我们终于开始实行东海海域伏季休渔制度。如今,虽说渔业资源已有恢复性增长,但要恢复到原来的海洋生态系统,却不知还要经过多少年的不懈努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科学发展观,真的要牢牢记住!


烧马面鲀

--- 

马面鲀,重庆又叫耗儿鱼,很平民的食品,30多年前0.70元1斤,现在涨了10多倍。吃的人太多,近海的长不大,大的全来自公海,价格便成了是原来的20多倍。

材料

马面鲀500克,空竹自制香辣豆瓣、花椒、大蒜、精盐、料酒、大葱适量。

做法30分钟

1、马面鲀治净,以精盐、料酒码味去腥,15分钟后洗去。
2、油锅,香辣豆瓣、花椒、大蒜下锅翻炒,加入鲜汤烧沸约5分钟。
3、马面鲀下锅,加入葱白,沸腾后小火烧10分钟,加葱叶翻匀起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