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神起四巡巨蛋dvd: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图(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46:05

  《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图》

  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线图徐小平 着光明日报出版社序言在人生旅程的中途,徐小平出现了作者:俞敏洪二十多年前的中国,我们感到深渊一般的痛苦和绝望。生活是那么平淡,平淡得如一潭发绿发臭的死水,甚至生命再也发不出一声痛苦的呐喊。我们没有权利去选择或放弃,没有资格去追随心灵的呼唤,更不能奢望去走自己的路。绝望已经到了心灵的最深处,麻木,心如死灰。在一切以组织和集体为中心的社会里,在消灭了个性和人格尊严的社会里,选择,显得奢侈而陌生。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开始拥有工作、财富和地位,更重要的是,我们开始拥有了做人的尊严和选择的自由。如果说在历史的任何阶段、在生命的任何时刻,人都会面临迷茫、痛苦和绝望的话,那么,不同时代的痛苦和绝望所具有的内涵是完全不一样的。二十多年前的中国青年,是找不到希望的绝望一代;二十多年后的中国青年,是能够在绝望中找到希望的一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的年轻人是幸运的,甚至可以说是幸福的。

  看起来,现在的年轻人似乎应该天天快乐,载歌载舞才对,既然有路可走,就不要再犹豫,选择一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是了。但事实上很多看上去很光明的大道,实际却是令人窒息的死胡同和沼泽地。一些人进了死胡同再也转不出来,一些人陷入沼泽地成了牺牲品。太多的选择,太多的诱惑,怎么办?自由给很多人带来的是更加深刻的痛苦和绝望。两代人的绝望不同在于,前者是所有人的处境相同,大家能从集体的绝望中找到某种心理上的安慰和平衡;后者是一人一本难念的经,个体的绝望,使人很难找到同病相怜的人,在现实中和心理上缺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慰寄。从心理伤害的角度讲,后者的绝望比前者更加深刻和真实,更加惨痛和酷烈。更致命的是,在不同选择造就不同命运的年代里,周围充满了比自己更加成功、优秀和富有的朋友、同学和同事。这些晃来晃去的成功者,把人心晃得破碎了,把人的精神晃得快要崩溃了。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人生失败者的人,在十字路口彷徨的人,没有看清方向就急匆匆地上路了。结果是一次又一次走错,一次比一次绝望。

  人非先知。每个人都有迷茫和绝望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在十字路口徘徊而无法抉择的时候。如果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很多人就会在原地打转,永远走不出生命的恶性循环,浪费时间和生命。如同夜空中有指明方向的北斗星,这个世界也需要驱散心里迷雾的指路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领路人,是因为他们经历了人生的迷茫和痛苦、阅读了无数人的生命历程、对人类的痛苦和绝望有着深刻的感受与理解之后,仍然能怀着一颗悲悯而博大的心,用自己哪怕一点点微薄的力量,为解除人类的痛苦和绝望做出贡献。这些领路人不一定是释伽牟尼或耶稣(他们本来都是人,后来被人们尊奉为神),他们也许就在你的身边。可能是你的邻居、朋友和老师,可能是你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他们的一句话、一篇文章会使你的心灵豁然开朗,使你解脱烦恼,找到自身的价值和在生活中的位置,投入真正愉快和成功的生活之中。

  毫无疑问,现在你正在读的这本书《骑驴找马》的作者徐小平,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而平凡的领路人。

  第一个对青年成长的烦恼做个案分析的人见到过徐小平的人,都会被他那充满激情的讲话和略带沙哑的爽朗笑声所感染,从他写的任何一本书的字里行间,都可以读出他的激情和智慧。中国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们,几乎已经没有人不知道徐小平。不是因为自我吹嘘,尽管在书中,他经常调侃地称自己为"老人家"或"大师".实际上他十分平易近人,是个亲切而谦和的人;也不是出于别人对他的吹捧,尽管有很多电台、电视台和报刊都讲述了他的故事和他对人生设计的见解。徐小平之所以成名,是因为他对无数青年所面临的实实在在的问题有着切身的体会,对中国青年的前途有着真切的忧患和焦虑。他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和智慧,为中国青年探索着一条切实可行的、走向光明的人生道路。

  可以说,徐小平是对求学、留学、就业中所面临的选择、痛苦与绝望进行透彻的案例分析和哲理总结的第一人。从八十年代开始,有很多人号称是人生咨询专家、能给青年们带来希望和前途的演讲家。事实上,除了用虚假的崇高给自己捞取一点世俗的名声外,他们从来也没有真正改变过青年们的命运。其中有些人自己就是迷途的羔羊,却以领头羊的角色出现,结果使青年们更加迷茫。更多的人为了迎合青年的需要,写作所谓人生指导专着。于是,一夜之间,不管是在新华书店的书架上,还是在飞机场火车站的书亭中,这类书籍比比皆是。有些书确实给受伤的心灵带来了安慰,给痛苦的命运带来了希望,但其中有大量的内容都是把国外的东西直接翻译过来,远离中国青年的现实生活;即使是中国人自己写的书,大部分内容也是东摘西抄,既不成体系也不切实际;更多的则是除了挖掘别人的隐私赚取版税外,毫无价值。青年们的书桌上堆满了各种人生咨询的书籍,而人生的路却愈走愈窄。

  于是,徐小平出现了。他的演讲和他的着作,改变了无数青年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变了无数青年的人生方向和生命历程,同时也改变了如此苍白无力、虚假做作的思想工作方式和空洞无用的道德说教。

  成熟与单纯、老练与天真集于一身的人徐小平一九九六年从加拿大回国时,是"两个皮箱一个梦,雄心壮志离家园这是他当年为出国留学所写的歌词。此一时,彼一时。彼时离家园是离开祖国闯荡世界,此时离家园是离开已经在加拿大定居的妻子和孩子回国创业。

  回国到底干什么?两个皮箱是事实,但一个梦想却朦胧,雄心壮志也许有,但如何实施却茫然。

  一九九五年底我第一次出国,第一站就是走进他的家。几杯酒下肚后,我发现在国外洗碗打工,养妻生子,攻读学位已近十年的他,一如既往地保留着生活的热情和思想的敏锐,尤其是对中国的任何进步和发展,他都大加赞美,并被我独自创立新东方的艰辛所感动。从大学时代起,我就被他对生活的热情和思想的敏锐所感染,把他当作是我在大学时代所碰到的最好的老师之一,以至于他出国十年后我依然不能把他忘怀。所以,激动过后,我邀请他回国创业,希望把当时小小的新东方做大做好。

  小平就这样回来了,没有犹豫,没有后悔。当时的新东方还十分破旧和狭小,在两间违章建筑的旧平房里办公。在拥挤的办公室里,勉强挤进一张小小的办公桌,算是小平的办公地点。工作嘛,先打杂,无非是帮我处理一些公关事务和学生问题。没有谈好报酬,没有谈好工作时间,凭着多年的友谊和相互信任,我们开始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合作。

  小平在新东方处理的第一件事就十分棘手。有个学员和北大校卫队发生了冲突,北大校卫队坚决要求这个学员道歉,否则就不让上千名新东方学员走进北大的教室上课,而这个学员也不屈不饶,坚决不道歉。事情就这样僵在了那里,新东方几乎所有的人都出面了,但是解决不了问题。最后徐小平出面了,他请那个学生喝咖啡,和他谈心到深夜十二点,终于把那个学生说动了,最后去给北大校卫队道了歉。

  当时的新东方,几乎全部是渴望出国的学员。很多学员对出国的痴迷,几乎达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我们发现学员面临着如下几个严重的问题:首先是学员对国外大学的了解几乎等于零,因此在择校时无从下手;其次是学员盲目出国,只要能走,到美国到南非都行,就是不想在中国呆下去,这就是小平后来归纳的出国集体无意识;紧接着就是学员拿到了国外大学通知书和奖学金后的签证问题,很多学生由于不知道如何面对签证官,经常被无理拒签;最后是学员的心理问题,很多学员出国不成,就钻了牛角尖,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不知道在中国干什么,人生失去了方向、目标和动力。作为一个外语培训学校,新东方似乎只要把英语教学水平搞好就算完成了使命,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新东方的本份。我也曾零零星星地为学员做过一些咨询,但并不是有意识地要把它做成一个系统,做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例分析,尤其是从哲学的高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而小平以对年轻人的前途的使命感和对祖国未来的忧患意识,在没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迅速成立了学员免费咨询处。几年来,他面对面咨询了成千上万的学员,做了难以计数的咨询讲座。讲到嗓子嘶哑,讲到汗流浃背,讲到学员感动得热泪盈眶。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北大工作时,他那狭小的家里就总是聚集着认识或不认识的年轻学子,听他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谈音乐、谈人生、谈前途、谈哲学。

  学音乐出身的他,字里行间充满了让人为之心动的旋律。当时的我,就是坐在他家里的忠实听众之一。十年后的徐小平,已经年近四十岁,经历了无数磨练和沧桑,但和学员们一接触,那颗年轻的心就开始跳动起来。凡是和他有过亲密接触的人,立刻能发现,除了充满人生智慧的头脑,他有着一颗欣赏和包容年轻人的赤子之心。但是,光有一颗年轻的心,绝对不可能在今天成为对年轻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人。能把成熟与单纯、老练与天真如此矛盾的优点集于一身,迄今为止小平是我知道的第一人。

  一个人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必须同时具备思想的高度和前瞻性。一九九六年回国后不久,小平就提出了"中国机会论",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国家,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却为年轻一代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机会,只是因为中国教育体制,使学生一头扎到了书本中,再也看不见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灿烂。小平认为,任何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在对学员进行案例分析的时,他一直站在现实的、理性的高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小平的第一本书《美国签证哲学》在一九九九年出版时,我们俩曾经就书名进行过一场讨论。我认为最好用"技巧",但他坚持要用哲学",理由很简单,一个人如果在技巧的层面解决问题,只能解决有限的具体问题,但如果站在哲学的高度,就会纲举目张,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所以,小平在书中提出了四大原则:自信原则、真实原则、合理原则和具体原则,到今天依然对无数人的签证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是永远不过时的原则。

  随着在新东方对学员咨询的深入,小平愈来愈准确地把握了学员跳动的脉膊。他发现,靠面对面的咨询和一场场的讲座,永远也解决不了大多数学员的问题,因为新东方学员的问题是如此带有普遍性,是中国几乎所有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的缩影。很多人年青人就像从小被关在笼子里的狮子,从来不需要自己去寻找食物,一旦被放归原野,连追赶和捕食羚羊的本领都不再具备。面对暴风骤雨般扑面而来的各种就业问题、学历问题、留学问题、爱情问题、婚姻问题、代沟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背后所蕴藏的无穷的机会,他们四顾茫然,措手不及,心理和精神上遭受着重大的打击和折磨。小平敏锐地捕捉着这些问题,从《美国签证哲学》到《美国留学天问》,从《图穷对话录》到《黄金是怎样炼成的》,直到今天的《骑驴找马》,案例一个比一个实在,对学员的指导愈来愈具有操作性,而具有高度总结性的术语则让人过目难忘,振聋发聩。

  从"留学集体无意识"到"考研集体无意识",从"就业神经紊乱症"到"思想病毒,从"中国机会论"到"职业生涯设计",每一个命题都包含着令人心酸的故事,每一个新观念又像是迷雾中的航标,使他们迅速回到人生正确的道路上来。

  小平的思想到底影响了多少人,从每本书几十万的销售量,从油箱里收到的成千上万的感谢信,可以略见一斑。

  今天的小平,依然天天在为迷茫的学员做着免费咨询,用沙哑的嗓子传播着不变的真理。同时,作为新东方董事会的重要成员,每天都在为学校的发展战略殚精竭虑,不断提出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岁月在变老,但小平的心依旧年轻。这颗心永远和中国的年轻人一起跳动,和中国发展的脉膊一起跳动。

  二零零三年八月六日

第一章美男也怕选错行亲爱的徐老师:

  我是一个在大学取得过优秀成绩的人!但我又是一个现在不知道该干嘛的人!我没有方向,尽管我在北京读硕士。我保证各个学校和我同样悲惨状态的人铺天盖地!我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我们都在闭着眼睛摸石头过河--我希望得到您的指导!

  我九七年进入一所电子工程大学读微电子本科,大学期间任班长、团委书记、学生会主席,曾经从企业家那里筹款在学校搞活动,让老师们张嘴瞪眼。

  我很帅,181cm,长相不比F4差(要是见面以后您发现有错,我包换!)。大学四年学校内文艺演出的男主持被我包揽,我代表学校参加了许多电台、电视台的活动。我爱运动,高中练过拳击,学过空手道,身体素质好。我觉得我有很强的组织活动的能力与欲望,而且乐此不疲。

  学习对我来说可能不是太大的问题,我很聪明,智商130,每门功课不要花太大力气就能得个好成绩,大四就与学校签定一项协议,免试被保送到北京读研究生。由于我在文艺、学习成绩、社会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加上仪表堂堂,2001年5月,我代表研究生院参加了"亚洲杰出大学生圆桌会议",去亚洲的几所大学交流访问半个月。

  我的困境是:保送读研来北京已经快两年,我发现这个专业根本不是我喜欢的。我是一个爱交际的人,在实验室坐不住,当初我接受保研为的是来北京拿文凭,来了才发现其实保研的价值并不大。我研究生同学里综合素质很低的人多了,还都自视清高。

  我的导师是一个严厉的人,说我简直是狂妄自大、不学无术,靠家里给钱的寄生虫(因为我懒得到实验室去,去了也不知道干嘛,上上网走人)。我谈了年的女朋友也被她们单位一个很丑的男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地哄得麻了神经,对我不说分手,就是"没感觉".这也让我这个还没离开学校的"幼稚大男孩"知道了社会的厉害,郁闷了大半年。

  我随着社会上考研的潮流进了学校,现在又打算随着出国的风头离开中国。但是,正像您书中写的:我现在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不知道上硕士要学什么,为了出国而出国。每天浪费时间。

  很多人说我的天赋和资质很好,能干出点事来,研究生院领导在我从国外回来以后,说我"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当时我正好大学毕业不久,踌躇满志。可现在我想飞的劲头小了,更是不知道飞向哪里。导师眼里我是除了吃睡就是玩的懒鸭子。

  徐老师,其实我需要的不单是有关出国的咨询,更需要人生规划的指点。

  现在出国是潮流,考研也是潮流,只要它是潮流就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您关心了出国的人们,也在您的广阔胸怀还有容量之际给我们这样一群尴尬的研究生一点关注吧!

  我热切地希望得到您的指点!

  您的学生,郝英俊亲爱的郝英俊:

  不久前在办公室我们已经见过面,现在我想把我上次对你讲的观点写出来,既为了肯定我们之间交谈的结果,也为了帮助其他和你有共同"悲惨"处境的朋友。说到共同处境,说实话,你的情况其实又相当特殊,在我见到的学生中,如你这样既聪明又英俊的小伙子并不多。这是我做咨询的欢乐时刻!

  男人如果英俊,如同女人美丽一样,是值得骄傲和夸耀的,它是一种财富。如果这个财富运用得当,就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巨大的成功和幸福--比如梦露、赫本、舒琪、汤姆·克鲁斯、在整容与毁容之间的迈克·杰克逊、凯文·科斯纳(Kevin Costner)等人,他们的共同点是:除了拥有人人都能取得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具备了别人没有的美好外表--我想列举一个代表英俊、阳刚之美的中国男演员,居然找不到一个人,这不是什么好事情,这是男性中华民族的悲哀……好,不说这个了--不对,我应该说!因为事实上我写这封信,要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简单说,你形象是如此的好,智商是如此的高,这是一个罕见的组合,属于明星级的构成。我阅人无数,智商高的,实在很多,多得我都想变得弱智一点,第二天再弱智一点--因为,使我郁闷的是,那么多智商高的聪明人,却总是活得人不人狗不狗,走投无路,痛不欲生,包括你来见我时的那个悲惨的样子!

  不要说我的话夸张吧!事实上,你在你导师的眼中,早就不是人了:你一会儿是"寄生虫",一会儿变成了"懒鸭子",你什么动物都是,就是不是人--唉,这样的导师!我觉得他什么都是,就是不是导师!导师应该是……比如我这样。

  你的问题,或者所谓的"悲惨状况",其实非常容易转忧为喜,化险为夷。当初入学读微电子这种专业性和理论性极强而你又并不真心喜欢的专业,其实是一个错误。但这个错误被掩护过去而且延续到现在,有两个原因。一是在中国的大学里面,入了行再改行,是一个想都不敢想的问题。所以,虽然微电子不符合你的天性,但你却依然活了过来。第二个原因,这要怪你的智商--我见过好多学生,由于不爱自己的专业,结果学习学得非常艰苦,日子苦不堪言,急欲逃离苦海--而由于你的智商真的不低,居然以优异的成绩本科毕业,而且还被保送到这个领域顶级象牙塔--中科院,来继续和这个你嫉恶如仇的专业实施亲密接触,持续露水夫妻。

  带着愤怒和反感,来做你的硕士功课,你的导师--在这个领域里获得了人生的一切、并以此为自豪的那个老家伙,怎么能够不感觉到你的阶级仇、专业恨,怎么能够不看在眼里、气在心底,岂能不对你咬牙切齿!可怜你的老师,和你一样,都是这个僵化教育政策的悲惨受害者啊!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读微电子本科和研究生,都是你的人生陷阱。

  你在陷阱里活到今天,居然还有跳出陷阱的勇气和冲动以及生命活力,真的不容易啊!可怜天下英俊男,不爱专业爱自残……怎么办?我鼓励你听从心灵的呼唤,大胆跳出你的专业定向思维--好像学了电子学就要把它学好,就要靠它吃饭--这个定向思维,才是你心灵真正的陷阱。而这个心灵的陷阱,其实只是一个心灵的投影,只要你打开自由选择的智慧的灯光,你会看见,这个深不可测的陷阱,原来只是一望无际的一马平川,你的前途马上变得无比宽广而辉煌。

  你的人生一望无际的一马平川,就在你喜欢、热爱、向往、神往、投入过、证明过、激动过、辉煌过以及你继续在为之做梦的领域里:电视、传媒、文化类工作,管理性岗位……总之,你应该做那种工作,是与人打交道而不是与电打交道(但是要让和你打交道的人,感觉到带电……)。

  在一次清华大学的演讲中,杨振宁教授引用爱因斯坦对自己为什么选择物理而不是数学的故事为例,告诉清华的学子们,到底选择什么专业,"要看你对哪一个领域里的美和妙有更高的判断能力和更大的喜爱","年轻人面对选择时,要对自己的喜好与判断能力有正确的自我估价".

  我很失望--我以为我对你的建议,是我自己独有的咨询思想,却原来早被爱因斯坦、杨振宁这样的文明支柱们作为真理阐述过了!我还以为我的说法前无古人呢!叹息。

  但是,我同时又感到了希望--既然爱因斯坦、杨振宁提倡的思想,居然在你那中科院教授面前、在中国的教育制度面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有意识的应用,则徐老师我的历史使命,其实也是任重道远呢!为了你这样优秀的学生能够找到属于自己飞翔的蓝天,我就是炒炒前辈先贤们的冷饭,也是无上荣光的思想大厨啊……至于这个微电子硕士课程,既然你还剩下几个月的时间就要毕业了,我劝你即使愁眉苦脸,也还是把这个学位熬下来。你已经在这个领域里痛苦了六年了,再痛苦七八个月,就把它当作男人必须完成的磨难来享受吧!假如现在刚刚本科毕业,我就会求求你坚决不读这个硕士,而去读一个文科方面的双学士、硕士,或者干脆就什么也不读,直接找一份相关的工作干起来,你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痛苦绝望了!

  我强烈建议、坚决支持你立即从精神上摆脱电子学对你的折磨,并开始找一个你喜欢的行业,从零开始,从打杂开始(其实没有这么惨),从兼职开始,追求你的爱好和所长。导师不是说你是"懒鸭子"吗?等你飞到了你喜欢的领域里并且"一飞冲天"的时候,哦哦,他就会说,这家伙,我说他是鸭子嘛,丑小鸭啊--瞧,他果真变成了天鹅!

  丑小鸭的中国男性版,即将诞生啦!

  对于你想做主持人的梦想,我已经见过你,当面评估过,我认为你完全有条件和能力从事这样的职业,我愿意支持你,甚至愿意给你推荐一个节目的制作人和你见面!不少电视制作人,因为不喜欢电视而喜欢微电子,经常找我咨询求救,所以我认识他们。

  你的条件实在太好啦。中国的主持人,漂亮的,往往没有思想,有思想的,往往不漂亮。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你这种漂亮聪明的组合,确实不多。

  你这样优秀杰出的青春代表、活力象征,居然会在生命最灿烂含苞欲放时感到凋零的无奈,真是中国教育的问题啊。瞧杨澜、许戈辉、沈冰、曾子墨……这些人,都不是来自广播学院,而是从普通大学毕业,都成了中央电视台或其他电视台优秀的主持人。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文科理科,皆可主持!你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杰出的、性感的、迷人的、F16的(比F4历害4倍!)、B52的、超级战略轰炸机级别的主持人!

  多少女孩子,将为你陶醉;多少徐老师,将为你自卑(也包括说你是动物的那个导师)!

  宁做主持人,不搞微电子!

  徐小平践约三年后亲爱的徐老师:

  三年来,一冲动就想给你写信。自从三年前在新东方礼堂听了你的讲座之后,就经常这个样子。

  不停地在读你的书,关于对留学指导方面的,包括《美国签证哲学》、《美国留学天问》什么的,每次看过都热血沸腾。

  我是三年前的寒假那个在中关村礼堂听了你的讲座后,缠着你问问题的那个女生。当时我问徐老师,我托福考了620分,现在正在准备考GRE,学的是英语国际贸易,您说我应该选什么专业?你很干脆地告诉我现在不该考GRE,说我现在就该回去,好好读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工作两三年后再来找你,保证我读个哈佛或者斯坦福。

  我当时一下子就懵了,然后就哭了起来。你拍着我的肩膀,留给我一张名片,上面是你的手机号和EMAIL地址,让我三年后回来找你。

  可惜小纸片我只保留了两年,就在不停的搬家中丢掉了。电话号码辗转几次后也找不到了。只能给这个邮箱写信,因为我又处在一个进退维谷的边缘。

  那一次哭完了,我回去考GRE没有考好,后来虽然又重新考了一次,但是最终也没有能申请到美国的好学校。2000年7月,本科毕业后我直接从杭州来到北京,很顺利地在一家知名的合资企业找到了工作,一直做到现在。开始在运营部门干了一年,然后我要求调到了销售部,一年后我成为公司的Top Sales,我的年薪也从刚毕业那年的不到5万变成现在的20万,我的工作受到大家的认同和赞赏。2002年6月,我投资给朋友开了一家小小的公司。经过大半年的努力,现在公司终于开始赚钱了。

  去年10月,我爱上了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男孩。他拥有我喜欢的所有优秀品质,真诚善良,事业成功,英俊风趣,用情专一,对我也十分呵护照顾,我们在一起非常和谐。我非常非常爱他,也愿意一辈子和他在一起。他向我求了很多次婚,可我都没有答应。

  因为,大学时的出国梦想一直还在心底,挥之不去。可是我十分舍不掉这段感情。他是万里挑一的好男孩,我不愿意错过。但是心底的梦想已经苦苦折磨了我好几年,也不愿舍弃。更何况当年大学最要好的女友今年就要走了,当年我们曾经一起许诺要在香榭丽舍的大道上,坐在巴黎露天的咖啡馆里,共同品尝浓浓的香气……不管当时的想法有多么可笑,可我真的很希望能够踏入异国知名高等学府的殿堂,真正能用英语交流,拿到那一纸文凭,镀一回金,感受完全不同的异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真正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丰富自己的阅历。我要更开阔的眼界。我喜欢改变,我不希望明年这个时候我还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很多东西难以舍弃,但又总想得到更多东西。得与失,如此难以权衡,徐老师,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吗?如何出国、如何申请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您能给我指引的,是人生的发展方向。三年前,是你承诺我三年后来找你,为了三年前的约会……我等待您的回复和建议。

  您的学生,越卉亲爱的越卉:

  那天见你,虽然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三年前曾经见过你,但你的美丽、自信、女性魅力、专业气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和你谈完话,我依然为你感到激动。我为你激动,是因为我看到了一个中国机会的见证人,一个事业成功的青春相,一代青年在中国大地上正在自豪而成功地发展并生活--活,并享受着。我看到,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能给一个奋斗者的人生,带来多么强大的幸福保障。但是,我在为你感到自豪的同时,就更加为自己感到卑微:既然一次偶然的机遇能够帮助你改变生命的发展轨迹,我为什么不能--我知道这是我和新东方永恒的责任--我为什么不能把这种轨迹变成繁星一样的青年人共同冲浪的银河,自由翱翔的航线?让更多和你一样的人,获得傲人的成功?

  你工作才三年,完全彻底靠自己的努力,在一个人地生疏的地方,成为了这家大公司的销售前三名,这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个成就,是生命本质的升华,是历史发展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在走向民富国强漫长道路上的辉煌之音。你的年收入20多万人民币。你的储蓄也有20多万。这个财产状态,美国任何一个同年龄的人,都会羡慕和嫉妒的。人人都说美国好,就是存款比较少!你用自己的存款和实际收入,解决了一个出国之谜:在国内,不仅可以吟诵事业上的欢乐颂,同样也可以高唱经济上的丰收歌。

  而你的事业,才刚刚开始呢。你服务的公司,如同中国所有的民企和外企一样,充满了生机。既然你能在三年之内,从5万飞跃到了20万,你就能够在未来三年内,从20万,变成三四十万,甚至更多!为什么不?凭什么中国人就不能以高于别国许多倍的速度,缩短我们和发达国家相差几十倍的财富差距?

  三年后,你的收入肯定可以达到30万人民币以上。这个水平,虽然能够使美国人羡慕得很,并天天想来中国打黑工,但对于你这样优秀的中国年轻人来说,肯定已经不是什么可以特别炫耀的数字了。嗟呼!

  谁说金钱不是衡量成功的惟一标准我跟谁急!个人与民族都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但文化大革命期间那种国民经济连年下降、愚民精神日益高涨的日子,我可不希望再次发生在我的祖国!假如有谁企图用"大红花"代替"大花红"来让你继续卖命为他干活,你就告诉他,你天生喜欢绿色而不喜欢红色,假如他要嘉奖你的贡献、激励你的精神,告诉他别来红的,来点儿绿的,用绿油油的金钱来表达他对你的爱吧!

  你的爱,绿油油……这就是你我所处的时代特征之一,是人才得以成功并且取得成功的崭新计量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你如何安排你出国的梦想,如何解决捕捉现实利益与投资未来的矛盾?我想这是我要再次给你写信确认的思想:

  我认为,虽然你在事业上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毕竟没有建立起那种牢不可破的根基,还没有获得你在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我在为你欢呼的同时,我看到,你的成功其实是带有泡沫成分的。说它有泡沫的依据是:如果你现在离开这个公司,你在北京同行业中能够找到20万人民币的工作吗?如果不能,说明你的职业基础还不够坚实,值得你继续把这个基础继续夯实。

  毕竟,你才工作三年呢!三年能够让人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职员,但要成为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层人士,我想还是需要更多一些时间的。等你成为公司大腕、成为同行觊觎争抢的行业专才,你就有了在同业内选择就业的自由以及选择不就业的自由。到那个时候,出国于你,就会发生一次新的质的飞跃:公司就会愿意出钱资助你出国,资助的目的,是为了学成之后回到这里担任更高档次的职务。你也可以选择不要公司的资助,而完全给自己一个自由之身。毕业之后,任意选择你熟悉而热爱的行当,成为人才市场上顶尖的人物!

  所以,从寻求留学效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我强烈建议你再在公司干上一年、两年或三年,使自己在职业发展上再完成一次飞跃,再跃上一个平台,那个时候再出国留学,你就会实现金鱼跳龙门的人生效应--成为未来中国市场上的行业领导者。

  我对你留学时间表的提议,基于我在《图穷对话录》中提出的留学三个境界理论,第一个境界是通过留学获得就业竞争力,你已经通过自己的工作完成了这个使命;第二是通过留学获得行业领导力,你目前出国却又不够达到这个层次,所以才要继续积累行业经验;第三境界,是通过留学赢得社会推动力,这个境界,属于那些在中国大地上已经成为行业领导者,但缺少国际眼光、世界思维的更高层次的成功者们,等待通过留学来起飞。

  现在,让我来说说你应该推迟出国的另外一个理由--即你在爱情上的成功。爱情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牧羊",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但你千万不要抛弃了爱情,只为去留洋。你有一个自我感觉幸福完美的爱情,这很好,这是比职业和事业更加宝贵的人生收获!虽然如果事业落魄,爱情往往也会凋零,对男女都一样。你正是在自己的职业获得成功之时,乘着扶摇直上的事业的旋风,插上了这个美好爱情的金色翅膀的。所以,我在祝福你的同时,也想提醒,你一定要珍惜!

  因为这个爱情的成熟和美好,所以我更反对你急于出国。80年代以来,多少人为了所谓的梦想,告别了亲爱的人儿,奔赴美利坚。恩爱有约,大洋无情,结果学位倒是拿回来了,但亲爱的人儿,已经离他(她)远去。缘分断,情到头,爱悠悠,恨悠悠,只恨当年把学留,天长地久会有时,一江春水向东流!

  不要只是为了满足出国的冲动,而对自己的爱情进行破坏性试验!但要为了爱情,对人生日程精心安排。留学我所欲,爱情亦所欲,二者必择其一,舍留学而保爱情。因为丢失爱情,就永远不会复得;放弃美国,暂时还不会被伊拉克兼并。这样,你的生活就会非常完美。什么时候再出国,听听他的意见,看看他的意思,两人花前月下,细语商量,让对未来的憧憬,成为幸福生活里一杯永远饮不完的咖啡……你在25岁时,已经把爱情和事业,这两个人生大厦最重要的支柱成功地建立了起来,但毕竟它们还不根深蒂固,你千万不能够得意忘形地用出国的方式来摧毁它们。破坏我们幸福生活的方式很多很多,但盲目而无意识地出国,往往是最不可逆也就最必须谨慎为之的一种行为。

  我很高兴你听我的建议,继续大踏步工作、大踏步恋爱、大踏步享受生活。这样,你就比任何留学出国的人,更有闲情逸致和经济实力,实现人生无数梦想--和你"当年大学最要好的女友",一起在"香榭丽舍--或者佛罗伦萨、枫丹白露、茵梦湖畔、三里屯、新天地、中关村、新东方--的大道上,坐在巴黎--以及罗马、伦敦、东京、上海、北京、海淀--露天的咖啡馆里,共同品尝浓浓的香气".而且,在一旁毕恭必敬替你们看包、埋单、开车、护卫的,是后来成为你丈夫的现任男友……前年今日此山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还是徐老师,桃花已经变果冻--果冻就是甜蜜的青春与事业的结晶。我相信,下次见面,你将携带更加美丽的成果,来向我报告你在中国职业市场上势如破竹的胜利消息,透露你在爱情林荫小道上洒满月光的幸福夜曲,向我宣布,出国集体无意识和学位集体无意识正在破产!以你目前的发展势头,我知道这是必然的。

  那个时候,你还有必要出国吗?当然!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步伐永远不应该停留,人人都该留学一次。但留学的方式方法和时间尽可以各不相同。留学的目的是事业,如果事业蒸蒸日上,那么,就管理或雇佣几个留学生来为你工作,实现你未竟的"为事业而留学"的梦想,也算是一种移花接木的满足。当你在职业与爱情的大道上一日千里之时,你可以清醒地保留着随时随地选择留学的权利与自由,但为了国内激动人心的事业与爱情,清醒而自豪地选择不出国--当然,每年三次的长假去巴黎、罗马或"翡冷翠"喝咖啡,则是另外一回事。

  我要继续追逐你的成功,陶醉你的幸福,所以我期待下次见面,我们不必再预约三年啦。我想……两年差不多吧。那时我们见面,你的人生一定是更加美丽、更加辉煌!

  老地方,新东方,不见不散。

  徐小平种瓜得瓜,牙医拔牙亲爱的徐老师:

  我是《图穷对话录》的读者,今天再次阅读了这本书,更急切地想跟你取得联系。三十而立,多少也有一点分辨是非的能力,你的书写得很恳切,也很坦白。我是九二年考上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的。大一的时候由于对专业不满、不适应而休学一年,随后自我心理调节还算奏效,平静而自足地过到了大四结束。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萌生了改专业的念头,我报考了北京大学经济系金融专业的研究生,没有考上。但自我感觉还是学到了一点书面的知识。九八年毕业后一直在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工作。口腔颌面外科是一个艰苦但没有经济效益的科室。频繁的24小时值班加上手术占用了大量时间。由于看不到希望才想到了出国。上过新东方的GRE寒假班,GT考了一次,成绩中等偏下,尚未申请。

  现在我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继续考GT,担心又跳进一个美丽的陷阱;报考修复专业(口腔中较来钱的一个专业,风险小)的研究生?就算直博也要年;还是开齿科诊所?执照有一点眉目,但资金、病源却没有把握,更重要的是今后发展的空间;继续留在科里,虽然有了一些技术(中高级手术)和社会关系的沉淀,但职业风险(医疗事故,权利斗争)太大,而且可能清贫一生……我有一个患难与共的女友,坚决反对出国。父母也反对。所幸的是,无论如何我还是能够从努力中得到快乐,对金钱没有太多的贪欲,但是钱这种东西,不好说。

  归根到底,我是一个智力中上,心智一般,有一定承担风险的能力,诚实可信,有点好高骛远,理想主义,有点懒惰的人。走了很多弯路,渴望得到徐老师的指点。不知道能否在电话中聆听徐老师的教诲。

  巴涯尊敬的巴涯医生:

  首先,我要恭喜你有一个爱你并理解你的女友。这样的女孩子是不多见的。这真是你的福气!你要为此狂欢和庆幸,一生呵护她。

  其次,我建议你走做牙医、悬壶济世、拔牙赚钱的道路。这是天下牙医天经地义惟一的、或者是最好的选择和出路。条条大路通罗马,牙医大路在于牙。如果放弃这个天经地义的事业不做,而想做其他,只能使你人生的道路越走越窄,最后陷入巨大困境。

  不要说你"对金钱没有太多的贪欲",更不要陷入对于金钱的抽象思考里去。只有挨饿的人,才会漠视美食;只有贫穷的人,才会憎恨财富。而你,只需要反问自己一句:你惟一的专长、最大的技能是什么?你惟一能够贡献于社会、服务于他人的技术是什么?不就是拔牙、洗牙、整牙、磨牙等等这些与牙有关的行当吗?

  而牙,则是幸福的根源啊!牙对于我们感知幸福的价值和地位,不仅比思想还重要,甚至比性爱更崇高!设想:教皇与和尚在理论上是不需要性的,所以,性对他们也许是多余的。通过宗教,他获得精神的全部快乐;但他获得肉身全部快乐的惟一通道就是牙了--假如他的牙总是剧痛,吃斋就不香。食色性也,色既没有,食亦无味,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啊!

  "牙好,吃斋倍儿香……"我可不是和你开玩笑。我是非常严肃地告诉你,你坐拥一个多么伟大的职业金山,一颗颗金牙,鳞次栉比,堆积成你财富的山脉,你却居然在叹息脚下土地的贫瘠,为自己的人生出路烦恼。罪过,罪过!

  我强烈建议你,忘记狗日的出国!努力开一个诊所,好好做你的牙医--而且,一定要自己给自己做,这样才符合三个代表所指出的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等到你的医术以及诊所做得比较成功的时候,带着也许已成为你太太的女友,到世界各国去进行牙医旅游,看看人家是怎么办诊所、搞服务、做手术的。把这些考察的经验带回来,继续办、搞、做……治很多人,挣很多钱,消费并纳税,享乐加慈善,生儿育儿(只能生一个),侍奉双老,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的牙也开始松动、掉落,于是发现自己也老了,于是退休,幸福地安度晚年,并把手术钳庄严地传给儿子……当你回首往事,你会骄傲地发现,自己这一生可没白活--头发掉光了,牙口还齐全!

  我有好几个牙医朋友就是这样,在京城,成了人们景仰的社会名流。虽然,惟一的遗憾,是人们最需要他们的时刻,总是肉体最痛苦的瞬间:牙痛。

  徐小平亲爱的徐老师:

  真没有想到能收到你的回信,而且那么快,觉得很意外,也很高兴。看完你的书,能感受到你的胸怀、阅历。你在做的是一件浩大的工程,相信你的思想和观念会抽象化、概念化而成为意识形态的东西,并用更为生动的语言传达给千千万万正在追求幸福,正在感受痛苦,或者能更幸福的人们。

  你建议我做开业牙医,这是我在念书的时候就梦想的事。可是医疗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在美国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在中国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办到行医执照。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如果能办到执照,我会按照你的话去做,无论能够筹到多少资金,或结果如何,我都会去尝试的。将来成功了,我还会去念个MBA或医院管理之类的硕士,再回来继续发展。

  如果开业不成,我想我肯定不会去念什么硕博,应该马上辞职,到瑞尔齿科去发展,接受它的培训,感受它的文化。

  不过,我还是忍不住要问一个上次问过、但你没有回答的问题:我有没有可能去外企做一件与牙科没有关系的事情,通过努力得到商学院TOP10的录取,去读名牌大学的MBA.我实在太渴望成功了。

  况且,女友是一家欧洲奢侈品公司的经理助理,英语专科(正在专升本),工作8年,主管过人事、财务、进出口,有口译和谈判经验,是公司里的二号人物。我想如果她出去读MBA的话,会有更大的发展,事业上也应该有比我更大的发展空间。

  再次感谢您的回信,渴望听到您的意见。

  巴涯尊敬的巴涯医生:

  谢谢来信,你的来信,使我欢乐!

  我之所以欢乐,不仅因为你认同并接受了我的思想,还因为你提到了瑞尔齿科。我在上一封信的结尾,说我认识几个开牙诊所的名流,其中之一,就是指的这家着名牙诊所的老板邹其芳先生。他是我的好朋友。

  邹先生毕业于美国排名第一的沃顿商学院,回国创办了这个事业。几年前,我第一次听说他从沃顿回来,立即肃然起敬,但听说他的事业就是这个诊所时,马上感到牙痛--我是如此的愚蠢,心里想:沃顿嘛,应该沃顿,干嘛拔牙呢?

  现在想起来,这是我几年前的价值盲区。我在《图穷对话录》那本书里,曾经谈到过这个盲区并为后来清除了这个盲区而庆幸。我的这个认识上的变化,其实代表了中国社会对于学历与事业价值观的一种变化。医疗产业,是美国以及世界各国最大的产业之一;医疗管理,是沃顿商学院最着名的特色课程之一;而创办自己的产业,是MBA最高的成功象征之一;这个产业,无论是开瑞尔齿科拔牙,还是进宝洁公司卖牙刷洁牙,其实都是一个目的--把我们的知识与智慧,献给我们所服务的人群,献给市场经济的伟大商业。

  连我老人家,都有这个认识上的白内障,可见,身为医生的你,也患有价值观的斜眼病,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的盲区,都是来自于思想观念的落后啊!请问,看牙和小平咨询,或者F4唱歌,哪个更重要、哪个更神圣?当你的牙和灵魂同时爆发痛苦时,你先找谁?肯定邹其芳第一,徐小平第二。至于呢--让自个儿去F自个儿吧!(真不公平啊!

  让我继续说说瑞尔齿科的故事,假如有做广告的嫌疑的话,请读者原谅我,我并不是想要他们的免费服务--牙医啊牙医,虽然我赞美你们,一想起来,就令我浑身酸楚!

  就在几天前,我和我景仰的邹其芳先生见过一次面,他告诉我,瑞尔齿科现在已经发展到将近十所分部,并且,正面临更大的发展。中国的牙科市场,无比浩大。当时我们兴奋无比。我们还谈到了许多美女,不笑,倒楚楚动人;一笑,却青面獠牙,不知道她们想吓唬谁?其实,这都是四环素和批准它们的主管部门,害倒了一代人的大牙,但却给了邹先生和你无限商机!

  我问他,那些管理连锁诊所的人才哪里来?他说:所有连锁店的主任,都是从瑞尔齿科第一所诊所培养出来的医生!啊啊,恭喜你,未来的瑞尔齿科诊所所长!战略目标确立之后,还有一个如何通往目的地的问题。你的问题,果然在你第二次来信中暴露了出来。这里我要好好阐述一下:

  西方的牙医,从他们进入牙学院的第一天起,脑子里想的,手上做的,都是为将来自己执业开诊所做准备。所以,他们不仅在牙科专业上合格,他们在开诊所的相关环节:比如商业意识、客户服务意识、市场开拓意识(如果没有牙带着人来,牙医的牙,再好也就没有东西吃了!),还有公关意识(比如邹其芳先生就深知这一点),甚至你还必须知道一些office politics,因为假如你自己开诊所的话,如何平衡秘书和洁牙师的关系?如何在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保持对员工有效的激励?

  当然,在中国,确实也有你提到的政府关系……上述这些,都是新世纪、新的机会,对于牙医以及所有其他各行各业有野心想成功的人才们--假如你想在这个最伟大的市场上利用你的专业技能赢得商业机会的话--必须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实际上是什么?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新时代,对于人才素质的全新要求与挑战!既然过去的教育没有给你做好这个准备,你就必须在浪尖上学会冲浪,在打击中学会击打。十年前的牙医,也许只会拔牙就行了,但作为今天新新人类时代的新新牙医,就必须在拔牙之外,学会上述的这些看似和牙无关但却与痛相连的能耐。谁让你活在这个充满诱惑与机遇的时代呢!

  当你为未来烦恼,我的读者们,应该烦恼的,是否就是你自己的价值观和素质?你居然在第二封来信里还想问我是否要读MBA的事情,我看你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素质,真的是有问题的。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即使你能够把你的牙诊所轰轰烈烈地开起来,也有可能惨惨戚戚地倒下去!所以,我希望这封信能够武装你的心态,作为对你牙学院教育不足的一个补充。

  总之,目前你一定要坚持"三个不要"和"两个要":目前不要读硕士博士(包括你的女友);目前不要出国;除了做牙医开诊所,更不要考虑什么外企和MBA.

  要坚决努力争取得到开业执照,单干、独立、合作、合办都行。在经过努力开业不成的情况下,要坚决争取加入瑞尔齿科或者同类的诊所,做一个杰出的医生吧!做一段时间,但要时刻记着作为牙医的升级换代,就是管理或拥有自己的诊所!

  最后一点尤其重要:将来做了自己的或者瑞尔齿科的所长,记得给我一个免费拔牙,假如我有多余的牙可拔的话!这样,我的信就不会白写啦!祝贺你!

  徐小平:你的女友,她反对你出国,和我观点一样,可见是一个杰出的女孩。

  你可不要用出国害了人家。你们的道路应该是:你开你的诊所,她做她的代理,几年后,如果你的事业发展到了瑞尔齿科那么大,就让她辞职,你做首席业务官,她做首席执行官,企业口号是:让天下有情人都有香吻(而不是牙齿交缠在一起分不开。这是发生在河北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多么幸福的人生啊!

  假如结婚,和谁结--论语言专业的职业归宿亲爱的徐老师:

  我是一名北京外国语大学大三英语系的学生,我叫丁楠。(徐小平注:得到丁楠同学的同意,这里是她的真实姓名。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新东方GRE培训班,本来准备9月份考试的,但是ETS宣布改笔考后,我有了更多时间复习,也有了更多时间好好考虑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我原本计划去美国学教育专业,至于学成后回国干什么,一点概念也没有。之所以选教育专业,是因为不少师哥师姐都是走的这条路,他们说英语专业的出去也就是社会学、历史或者就是教育。其他专业很难出去,奖学金就更难了。

  但是暑假我听了几场讲座,我觉得您的"出国留学一定要同就业直接挂钩"非常有道理。但真正操作起来,又挺困难,特别是对于我这个专业的学生。您的《图穷对话录》,您在新浪的访谈,以及新东方网站上您的文章,我都细细地"钻研"过。时而信心大增,时而又沮丧气馁。像我这个专业,可以说是什么都能学,也可以说根本就没专业。因为我们所学的专业课基本上一点实用价值都没有(就是一些精读、听力、口语、背景文化之类的)。有限的几门经济类的选修课授课水平又参差不齐,真不知道最后毕了业只有英语一门专长该如何与别人竞争。

  说了这么多,您对我大概有了一个了解吧。事实上,我身边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我这样的疑惑。我有很多不同高校的英语系的同学,我们也常在一起"迷惘".我主要的问题是,作为一个英语系的学生,没有其他的专业技能与背景。如果选择出国的话,我们能够读什么专业?回国后的就业前景又如何?

  如果选择就业的话,如何才能确保自己能够进入外企?如果不能,还需要再学些什么?在外企工作几年后,能否解决以后上MBA的学费问题?希望我的问题不算太宽泛。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看我的信,希望您能对我的问题有所解答。

  丁楠亲爱的丁楠:

  你的来信,有巨大的社会共同性,所以,我要好好地回答你。此时此刻,我心里想的是你以及更多和你一样迷茫而又不甘失落的语言专业的朋友们。你为留学问题烦恼,是好事情。如果不为身边发生的潮流和时尚而冲动和兴奋,跃跃欲试,这样的人,一般都是过了更年期的老同志。老同志,只有过去,没有未来,所以他们只有遗憾而没有烦恼;年轻人,只有未来,没有过去,所以你们只有烦恼而没有遗憾。我为你的烦恼感到高兴。

  你的关于留学的思路是带有根本性错误的。这个错误是:把留学作为目的,而不是把专业以及专业所向的就业作为目的。你问我:假如出国,学什么专业,以及学的这个专业回国是否好找工作?这个问题的荒谬,如同我问你,假如结婚,和谁结?结婚了会不会有幸福生活?世界上那么多男男女女,结婚前,首先要锁定一个爱的目标,才能谈得上求爱、做爱、求婚、结婚。结婚后活得如何,也要看把你叼进洞房的,是一个什么动物。

  去美国留学也是这样。作为一个学英语的大学生出国读研究生,你首先要有一个特定的与就业、职业挂钩的专业目标,才能够考虑是否去美国留学。具体方法是:问问自己将来到底想从事什么职业,然后再确定能够确保从事这项职业的资格的留学攻读专业。你必须首先确定你到底想从事什么职业,然后再决定读什么学位,再决定积累何种经验。而不能像你来信表达出来的那种逆向思维,把学历作为一个目标,而不是把职业作为奋斗取向。

  这是典型的中国学生的学历无意识--脱离了职业目标的学历追求,是盲人摸象,是摸石头过河,是青春游击队。职业目标才是人生追求的中心,而不是那个可爱又可恶的学历。学历为职业服务,而不是职业为学历牺牲。这两个第 14 页《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图》

  关系的倒错,可能是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最大的差异之一。是在同样的求学道路上,导致中国学生的痛苦和美国学生的动力的根本原因之一。

  你当然要问:基于语言学生专业特点之上的职业目标从何而来?这个来源,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从生活实践中来,从人生思考中来,从市场需求中来。其最最重要的来源,是从你的工作经验中来。我有幸认识你们学校一个学英语的女生,她在大学头几年,也是没有专业方向的。但她在大学做暑期工作期间,去了一家金融公司实习,从此就爱上了金融事业,矢志从事金融,考上了中国金融学院的国际金融研究生。毕业后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两年之后,看到金融和法律密不可分的关系,又考上了耶鲁法学院,并获得了大部分奖学金,从而搭建了她的人生平台。我采访过这个令人五体投地的女生。对她的采访录,我发表在200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留学天问》这本书里面。

  这是外语系学生通过暑期实习找到了金融工作、确立了搞金融和法律人生目标的例子。我还有一个朋友,在北京大学英语系期间,积极从事本系黑板报和北大校刊的工作。这个工作,本来是大学生精力过剩和找对象的一个借口,但他做这件事情做出了滋味,从此立志搞新闻写作并且在这方面交了很多朋友。在他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录取,成为一个专业新闻工作者。(惟一可惜的是,由于他在国内并没有真正的媒体经验,毕业后就留在了美国工作,想回来而没有机会,至今依然浪迹天涯,找不到自己的根基)。

  这是外语系学生通过校园活动进入新闻传播业的故事。

  我在北京大学英语系还有一个朋友,毕业后留在北大教公共外语--这份工作,应该是外语系学生最普通、最平淡、最不浪漫的工作了。但这个家伙在教学中看到了社会对于英语学习的需求,就一个猛子扎到了英语教学的急流里--如同他小时候扎到河里捉鱼摸虾那样。最终搏击十年,创造了新东方,成为了俞敏洪。他至今做的工作,还是公共外语--为中国公众与世界的接轨,提供第一流的英语培训。

  这是外语系学生通过工作实践找到一生事业的榜样。

  上面三个故事,其实说明了一个思想,一个多年来我在新东方做留学咨询时宣扬的最重要的思想:留学的人生设计应该是,为了中国机会而积累中国经验,获得中国经验去捕捉中国机会。留学,只是中国经验和机会之间的一个触媒,一个联接,一个接力。

  换言之,对于你们语言类,其实也包括许多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工程类的大学生,如果想留学并且有前途的话,最好要有一定的中国工作经验。工作经验往往会成为你留学的专业,往往就是你留学以后的职业。这样,你围绕留学而产生的烦恼其实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对于你以及所有目前还没有找到自己"留学专业"和留学后"就业目标"的同学们,无论你是一年级新生还是应届毕业生,我的建议是:深入社会实践,不管是暑期工作、校园工作和毕业后工作都可以,去实习和工作自己。在实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的特长,发现自己的短处,更发现自己的厌恶,最终发现自己--找到你自己一生要从事的职业目标,并在这个职业目标的基础上,再决定自己留学读什么专业。

  说一个最不浪漫但却是激动人心的"实践出前途"的故事吧:做家教,是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拥有的经验。做家教,有什么可激动的呢?可是,我个人就认识至少两三个朋友,做家教做出了连锁店和大公司,成为了家教领域里的百万富翁(婆)。这几个家伙都没有留学的打算了。但是我告诉他们,国外的家教,其实和中国一样发达。有一家叫"Sylvan Learning"的公司,是华尔街的上市公司,其家教分部遍布全世界(这家公司,据说和ETS还有投资关系呢-待考)。可见即使在家教领域,也有世界杰出的同行可供我们学习!也还是应该不断出国短期留学考察。像唐僧一样去取经,但十万八千里路,却比孙悟空走得还快。可以想像,如果上述这两个做家教的朋友,真的听我的劝告每年出去考察考察,看看国外是如何做课外补习产业的,这些国外学来的思路和方法,对他们业务的发展将会有多么强劲的推动!只是,虽然人的一生需要不断提升,但惟一的遗憾是学业与事业有时候是一对天生的冤家。取了这头,舍了那头。如何平衡我们不断学习和谋生创业的需要,是另外一个重大的话题,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个巨变的时代,有一个焦灼的特征,人人都浮躁。有一次,我把这个"实践出前途、工作是黄金"的观点告诉了来自你的学校的三个美丽的女生,希望她们在国内工作三五年,积累经验,积累金钱,为出国做准备。她们突然说:徐老师,我们都是女生,女生25岁之后再出国,都那么大了,不好找对象啊!言下之意,她们也许愿意听从我的劝告在国内呆上三两年,但徐老师我必须为她们提供爱情三包的担保,否则,她们就会立即出国走人。

  于是我说:你们为什么要留学?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啊。实现梦想,就是实现自我。你们现在寻找的,应该是"自我",而不是"对象".如果在"自我"实现之前找一个"对象",而这个对象又不能和你同步在实现自我的道路上突飞猛进,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你找到了自我,他失去了自信,最后"对象"掉队--离婚。这就是为什么留学生离婚率那么高的原因。

  我希望你不要学你那三个虽然美丽但是焦灼的女学长。为了前途追求留学是好事,但为了留学而忘记了留学的目的"职业"则是最大的蠢事。把一生的追求放在出国这个焦点上,而不是"经验"这个决定前途的平台上,稀里糊涂出国,稀里糊涂学习,稀里糊涂留在国外,这样的人,没有几个幸福和成功的。即使他认为自己幸福而成功,其人生的付出和收获,也肯定不如按照我的设计来得合算。留学也有一个性能价格比的问题。留学的性价比,是青春与生命的性价比。无论如何,也要谨慎投资,严谨估算啊。

  我从来不反对人们出国。我是中国的留学鼓吹者。我只是以我的经验和智慧,告诉大家一个更合算的留学规划而已。想起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创见--这总是令我深感自卑。

  我离题了吗?我觉得没有。我的主题是:外语院校"没有专业"的语言学生要出国,最好通过工作实践,发现自己的专业,并积累在这个专业里的经验,然后再决定"出国读什么".

  等一下!谁说外语院校的学生"没有专业"?语言难道不是一个专业吗?

  尤其是像你这样的英语系的学生?外语学习在中国,正在成为一个燎原之火。

  学英语的你,就是人们争相抢夺的火种。需要乃成功之母。你就是成功的分母。如果一个学英语的学生,在今日之中国居然看不到自己所学专业的巨大前景,简直是一个失去了金钱视力的人。

  原来,心灵的盲区和视力的盲区,是同样的可怕、同样的黑暗啊!"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就把那些货币符号仔细认清。

  不要告诉我,你对英语教学不感兴趣。世界上真正"爱"自己专业的人并不多。试看今日之俞敏洪,也不再讲课了!但人人都需要谋生。俞敏洪当初创办新东方,也只是为了一个字:谋生。他和无数无名英雄的英语老师们惟一的不同在于,他把新东方补习班这个生计做得非常好,使得这个为了谋生的"就业",成为他可以终生从事的"职业",更成为了体现自己生命价值的"事业".为谋求生存而就业--为终生发展而职业--为人生价值而事业--这是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生命发展的基本轨迹,也是我发明的生命价值论。

  对不起,我不得不在这里重复一下我的这个理论。

  体现我们人生价值的"事业",英文所谓的cause,valuable cause,实际上首先蕴涵在我们的就业之中。古人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业,这是经典的谋生的平台。在行业里做成"状元"的人,他的人生能没有价值吗?!今日的青年人,最重要的人生使命,其实不是寻找快乐。这不是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本质,是维持和发展生命本身。维持和发展自己的生命,基本的前提,不是兴趣,而是生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何以生存?惟有工作。

  只有工作,才有钱买杜康以解忧。

  顺便说一句,李白一生狂饮,没有工作时也要喝,没有钱怎么办?他就劝人家把家里的东西卖了给他买酒。有诗为证:"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古往今来,鼓励别人卖东西买酒给他喝而不被历史称之为无赖的人,也就只有李白了!

  言归正传。从事英语教学,对于英语系学生来说,是最大最好的谋生--职业途径之一。在这个意义上,出国留学读英语教学(美国叫TESOL,加拿大叫,英国叫TEFL,澳大利亚也叫TESOL,都有硕士学位可读),以及与英语教学相关的你在信中所提到的教育硕士学位,也是英语系学生一种美好的选择。

  未来中国,需要多少新东方,需要多少英语教师,需要多少新型学校的教育管理者!瞧,你的就业与职业问题几乎已经解决啦!恭喜恭喜。

  一个人确认了自己做的事情,就要认真投入做下去。反复做一件事情的人,就是这个事情的天才。所以,不要说你对英语教学缺少天才。至今还忿忿不平于大学四年没有一个女生追求的俞敏洪都能成为一代英语教学大师,你--我估计你肯定谈过恋爱,只要谈过一次就已经比俞老师多--就更加有前途啦!因为,会谈恋爱的人,肯定知道如何让对方高兴或让对方不高兴。这和教学差不多。教英语,只要拿出谈恋爱三分之一的激情和爱心,来对待学生,岂有教不好英语之理?

  上面说了很多关于英语教学。其实,我只是在拿英语说事儿呢!我还鼓励学语言的同学们去从事任何其他应用型行业。"新华商"的代表人物王辉耀说,MBA是通才教育。其实英语人才,更是一种神通广大的通才。顺便说一句,王辉耀本人,就是西安外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在经贸部工作找到商业管理的职业途径--出国读了MBA,从而实现了人生奋斗的成功。

  套用那句古老的至理名言:三百六十行,行行要外语。行行都是外语系同学们做状元的用武之地。乘着中国教育体制还不那么完善,人才培训体系还不那么全面,机会和漏洞并存的春风,充分利用自己学语言的,选中一个行业,一个猛子扎下去吧。

  只要你在水底憋得时间足够长,等你浮起的时候,手里一定抓满了职业和事业活蹦活跳的生猛海鲜。好了,我已经说得够多。面对就业,具体做什么、学什么,我无法在这里逐一叙述,说了也毫无意义。因为实践出真知,经验出成功。在这个价值观念和人才机会急剧变化的时代,一个青年最重要的是要有捕捉机会的眼光--这就是我在《图穷对话录》里,提出来的人才成功四个之首的vision.

  追求成功的人,首先需要有眼光(vision)。但是vision从何而来?从市场来,从金钱来,从商业意识来,从社会发展趋势来。大江东去,总有人看不到前景而做出错误的选择而被时代淘汰淹没;总有人看到了机会而纵身跳到海里从而成为乘风破浪的弄潮儿。如何选择行业,如何把握机会,如何追求价值……这里牵涉到的,是决定我们命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封信里是无法完成这个使命的了。我会在其他地方继续和你探索这个问题。

  《图穷对话录》基本上讲清楚了我们应该选择什么,不应该盲从什么。如果你在读了我的这封通信后再回去阅读《图穷对话录》,肯定会有新的感受--利用学生对我的信任,自己推销自己的书,既恬不知耻,也当仁不让--谁让我先于更加优秀的书籍出现之前,写出了这本"我的新东方人生咨询"实用案例呢?为了学生的前途,我只能做此牺牲了……你信中与留学有关的第二个问题,我想我已经不需要回答了。有了经验,有了专业,就有了职业方向,就有了幸福,回国或者留在国外,就有了充分的前途保障,就不再需要向徐老师提问了……等一等!我突然发现,徐老师存在必要性的前提,原来是学生们的不幸福!真可怕呀,救命……今天就写到这里。我会寻找另外的机会,仔细回答你提出的是否有必要以及如何进入外企的问题。

  徐老师亲爱的徐老师:

  谢谢您的回信!它对我意义重大!在某种程度上说,它标志着我人生选择上的转折点--没有它,我会选择另外一条道路--虽说我现在无法预知那一条盲目留学路是否会真正有助于我的发展,但我敢肯定的是,您所强调的"中国机会论"这条路决不会是条歧路。

  我的问题是"荒谬"的,以至于当我现在重读后几乎失笑。由此可见,我本人,以及我身边一代青年的困惑之深。我们生长于改革开放的年代,却仍受到许多来自父母的传统教育。激烈的竞争以及父辈们殷切的希望往往使我们迷失自己。我们浮躁,不安,烦恼……我们迫切地渴望一条展现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说实话,现在的大学生十有八九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有的只是些抽象缥缈的目标。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比比皆是……不可讳言,我自己也是如此。当初决定要出国,最大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以前高中的校友纷纷奔赴美加新澳,令我向往不已。后来上了大学,更是在某种心理的影响下给毕业后的几大归宿划了个等级:出国第一,考研第二,找工作最末。呵呵,现在想起来真可笑,其实这些选择怎能分级呢?海归派也有找不到自己位置的,研究生没有工作的大有人在,而有工作经验者反倒独具优势……所谓的正确与否都是相对而论,必须由市场见证。

  然而,当我把以上言论告诉给当时打算一起出国的同学时,他们却摇了摇头--"本科生找工作怎么竞争得过研究生?!"或者"如果去不了美国,我就去加拿大或澳大利亚,反正一定要出去"!"照你这么说,等我再出国时我都二十六七了,我可考不了那些试……"徐老师,我现在深刻地理解到您的焦灼了!我的这些同学都很优秀,但他们把自己牢牢绑在文凭和留学镀金上,拒绝投身于更广阔的工作实践的天地。

  因此,这也是我要向您建议的一点:更广泛地宣传您的"中国机会论"!

  不要让聪明的中国学生浪掷宝贵的青春!--我想起了《图穷对话录》中的柯莲、乐一吟和施雨,不由得打了个寒噤……一个小小选择上的失误竟可以如此深刻地影响人的一生……由此我想到了您一向提倡的--职业目标论。我觉得这是您除了"中国机会论"外的最一针见血的论述了。它的重要性在于,其涉及范围已不仅仅是出国不出国、留学不留学,而是在整个人生长途上如何有规划地达到终点。在这个意义上,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将荫庇何止一代人!--或许我这么说有溜须拍马之嫌,但是有我的上一代为证!承受失业下岗之痛的不正是他们吗?这其中固然有历史、社会因素,然而他们缺少合理的职业规划不能不说是一大原因。正因为我们的父辈已经有了这样的教训,我们这一代才更应该避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的一生由许多方面组成:事业、婚姻、家庭、朋友等等。其中事业既是人维持生存的根本,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途径。记得曾读过一篇调查,在失业的美国人中,绝大多数人感到沮丧的不是自己失去了某个工作,而是失业令自己感到自己已经不再有用了。我想中国人应该也是一样吧。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虽然还谈不上失业,但那种找不到自己位置的苦恼与彷徨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何寻找职业目标?读过您的着作及来信后,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它总结为:市场+兴趣。我想这个市场不是指狭义的热门行业,而是任何一项针对不同的人有发展潜力的行业,甚至考古学。考古学或许在很多人眼中它是不折不扣的冷门,但若对它感兴趣,抓住机会钻研下去,也不失为一个好职业。问题是,徐老师,我们还太年轻,如何抓得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如何具备您所提出的vision从而抓住社会发展趋势?--这些问题或许太宽泛了,也不是您的义务所在,但我仍迫切希望您能不吝赐教,点拨我一下。

  这封信写得如此沉重,反观您的信却如此风趣诙谐不失严肃。请原谅,徐老师,我只是个普通的焦虑的大学生!我期待,总有一天我给您的回信也将是轻松的口吻,而那一天,就是您的理论再次得到验证的一天。

  丁楠俯首甘为企业牛亲爱的徐老师:

  我曾经给您写过信,不知道您对我是否还有印象。我是财经大学99级会计系的学生柴京,将于今年暑假毕业。

  我大三开始有出国念头,但由于近两年美国的签证问题等使得出国变得更难,尤其MB A要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学费更是拦路虎。家里只能算是小康,对于100多万的MBA费用还是负担不起的。纯粹是为了奔文凭去,投入产出率也不高。所以我最终选择了工作两年再申请出国这条道路。(徐小平注:即使家里有一百万可以烧,本来也应该这样。

  您也知道,今年就业形势十分不好,尤其是外地学生,就更不用说。我觉得根据自己的条件进入名牌大公司不是问题,所以也一直用心准备。在此,我想您一定会问我是否申请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因为我看到好多出国申请者都有在"四大"工作的背景,这对申请是十分有利的。我原来也是这么考虑的。

  我的师兄师姐有很多在"四大"工作,从他们的言谈中给我的感觉是,"四大"是压榨人的地方,没有培训,没有企业文化,纯粹"把男的当牲口使,女的当男的使",不知道您是否听过这话。因此我放弃了"四大"的申请,等待其他的公司。

  谁知道,今年除了"四大"招的人比较多以外,知名的企业要么就不招人,要么就招几个,直到今年3月中旬,我才收到了一份Offer,来自一家跨国物业管理公司,工作地点在财富大厦。我通过了有史以来参加过的最难的三轮面试后,被录用。我的工作待遇,跟"四大"没法比。但我还是看重此公司是本行业的全球老大,它们进入中国不久,而我所在的部门在北京的办事处刚成立,业务也是刚开展。现在销售业务除了我以外,就剩负责这个部门的高级经理,因此对我来说,应该存在很多的发展机会和挑战。

  我最担心的是,从事房地产和物业工作与我本科所学的会计学无关,因此我还打算报考ACCA,将来在管理领域有所建树。一个不熟悉的行业,三年的时间,不具有竞争力的薪水,对我来说,除了看重他的发展和自我挑战以外,还是觉得有些忐忑。

  我甚至想推迟就业,一心准备出国。虽然到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好工作可找了。但心里却又犹豫,因为我相信自己的实力,在这个新来中国的国际大公司能干出不错的成绩,三年后再出国不迟。

  但是那时候出国,我的这些工作经验对我想去的商学院还会有帮助吗?在这个转折时期,我该给自己怎样的定位呢?选择工作还是暂时失业在家一心准备出国呢?或者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呢?相信您也从我的话中看到了我矛盾的心理。徐老师,真心希望能得到您的答复和建议。我将热切地等待您的回音。

  您的学生,柴京亲爱的柴京:

  你放弃了争取去"四大"会计事务所工作,实在是一个荒谬的错误。这个错误,基于你自己心态不对,缺少一种应有的就业心态和职员心态。在现代企业里当牛当马,我看没有什么错--别说公司,如果一个人自己不把自己当作牲口使的话,他是垦不了荒耕不了田种不了瓜结不了果的。

  敢于放弃"四大"的人,就敢拒绝任何成功。你现在的犹豫,就是企图拒绝另外一次在我看来是绝好的工作机会。不纠正你目前这个心态,参加任何工作、在任何公司(除了国营公司以外,在那里,人人都是主人,所以,人人都不干活),你都会遭到重大挫折。挫折一般会有两个结果,一种人在失败中痛定思痛,带着流血的伤口接受崭新的就业文化;另一种人知难而退,因噎废食,迅速成为时代的弃儿,换言之,成为怨天尤人的失败者。

  怨天尤人者也许是对的,因为这个急剧发展的社会,变化最大因此导致不适应的,就是人才成长的"天",和纵横市场的"人".无数的"失败者",就是因为没有与新的就业文化(也就是现代企业所代表的就业文化)结合起来的人。

  "四大"所代表的企业文化,是财富五百强公司典型的企业文化。它是中国企业极其需要汲取和补充的文化,是江主席"三个代表"里面的两个代表:

  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毫无疑问,没有"先进的文化",何以能够产生财富五百强那种令中国社会心驰神往的"先进生产力"啊!

  而你,却在排斥这种文化,躲避这些企业。怎么能不让徐老师我老人家,对你的前途忧心忡忡!现在你找到的这家公司,从事的行业虽然与会计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但它是商业、市场、管理的第一线。据你说,还是一家国际范围的行业老大,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你是否得到了自己预期的什么职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面临的这个选择,会对你的从业心态和职业前途带来另外一次新的挑战。这个挑战的结果,是你急流勇进,迅速融入这个现代社会以及使得这个现代社会繁荣起来的现代企业文化里去。

  物业管理,是房地产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个分支的质量好坏,决定了房地产自身的后续价值。北京城里经常传来物业和业主打架的事情。这种事情,一般只在原始社会才会发生,但却发生在我最热爱的北京。业主是产业的主人,在这个保护私有财产显然做得不够的社会里,业主们却经常沦落为物业的奴隶,成为开发商的阶下囚。颠倒的物业管理世界,多么需要未来的物业管理专家把它颠倒过来!在这个颠倒的过程中,有多少商机,有多少职业前景,有多少发展空间,有多少挣大钱的好机会啊!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件个人经历过的往事:1988年我在美国华盛顿打工的那个小小的餐馆,属于一个不大不小的物业公司管理。公司经理定期过来收房租,这个人来到这里,拿走老板几乎半个月的利润之后,还总要大吃大喝一次。老板经常在背后骂他:这狗娘养的,还哈佛MBA呢,无耻!

  当时我听了很吃惊,因为我以为哈佛的MBA都在白宫和联合国做事呢,没想到也就是做一个普通的经理人!这就是美国。如果连物业管理都有哈佛或其他正规学校的MBA来管理的话,这个领域里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肯定就不会发生了!中国的物业价值,就会水涨船高。

  ,这就是中国令人激动的原因所在。在中国,包括物业管理在内的各个领域管理落后的现象,实在太多太严重,你不需要哈佛毕业,只要在跨国公司里通过实践来锤炼自己,就可以在中国物业管理领域成为大师、大腕和大亨了。在为中国的物业管理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时候,自己也挣很多很多钱,立很大很大业。

  这就是无数人在中国土地上获得成功的秘诀:在人人抱怨的落后里面,找到人人艳羡的金钱。对于站在人生战场边上整装待发的当代青年来说,这样的机会,何止只在物业管理领域啊……你已经失去了一次加入"四大"的机会,这不要紧,因为类似的机会遍地都是。要紧的是,你必须知道你的就业心态是错误的,不符合先进的企业文化,也就不能够在现代社会里成功地生存和发展。以这种心态投入人才市场,你会遇到极大的危机。无数机会,就会与你擦肩而过,失之交臂,使你嗟叹终生。

  所以,我鼓励你端正心态,不做爷娘,甘当"牛马",勇敢地挂上工作职责的鞍鞯,激情澎湃地推起公司的业务磨盘,在大有可为的物业管理领域,磨出自己的最白最细的成功富强粉。当你能够领着另外的小牛小马一起飞快地拉磨时,或者坐在磨盘旁边,看着他们像你当年一样奔走如飞时,一个杰出的经理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就诞生了!

  至于出国问题--什么时候走,去哪个国家,出去学什么,你会在工作实践中自然而然得出结论的,现在猜测没有意义。我的建议是脚踏实地干工作,把出国当作继续做好工作的一个加油过程,而不要把出国当作之于工作的一个外遇,不搞它一次,总是心有不甘。结果,却把职业"正室"搞得伤心欲绝。

  徐小平大西部的人才曙光亲爱的徐老师:

  我是贵阳民族师范学院的一个大四学生,期盼你有空看到这封信,给我这个无路可走的迷惘者一点建议!

  我先向你说说我现在的困境:我是学历史专业的,这专业,就业要么是教书,要么是进政府,但是这两样我都不想。我英语已过了六级,凭这一点条件,我在贵阳一职工子弟学校找到一份小学英语教师的工作,但是待遇很差,课时费才元一节。

  我想进公司,但由于平时不注意学电脑及其他知识,进公司做文秘都不够资格。因为口语差,听写能力还可以,可以应付日常公文,虽然我最大的心愿是进外企,但我现在的条件显然不够格。

  徐老师,我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边当老师边考研,要么就进一家公司从最底层做起,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爬到一定高的位置。我最大的心愿是进外企工作,以后有钱去读一个好的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但是我数学又不好。能不能请你帮我做一下职业规划,你说什么我都听你的。

  你能给我出一下主意吗?我每天都在苦苦地思考,到底该不该去做小学老师。由于贵阳信息落后,外面很多发展动态都不清楚,所以我求教于徐老师。

  我每天都期盼着我的信能让你看见,万般感激!

  桂杨亲爱的桂杨:

  看到你来自贵阳,使我想起了我在贵阳的一个朋友,这个朋友,不仅值得你仿效,更令我肃然起敬。

  年,当他28岁的时候,因为贫穷到了身无分文,就想出国,来到新东方读书。不幸遇到了徐小平老师。他找我询问移民加拿大是否适合他。他是师范学院学地理的,我告诉他,根据他的具体情况,移民加拿大没有前途,最好别去,还是在国内寻找发展机会吧。我的话使他彻底绝望,一怒之下就拜拜了徐老师,离开了新东方。

  五年过去了。今年春节期间,我在外地,秘书从北京来电话,说一位远方的朋友来北京找我,正在等待我见面。说五年前我否定了他出国的愿望,结果他回到了家乡贵阳,和他当时在新东方认识的女友(后来升职为他的太太)一起,在贵阳创办了一家外语培训学校,他们在教学风格、模式和办学思想上大力推崇新东方精神,学习新东方经验,并根据贵州地区学生的独特情况,摸索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式,赢得了贵阳地区学生的喜爱。

  见面后,他骄傲地告诉我,他的学校现在拥有上万学生,成为贵阳地区最大的外语培训学校。现在来北京见我,一是表示感谢(除了没有帮助他出国,我实在不知道还为他们做过什么),二是要请我到贵阳访问。

  这对年轻的创业成功者,丈夫叫黄禹诚,太太兼合作者叫何眉轩。他们创办的学校叫克莱克培训学校。克莱克,他们告诉我,取英文crack音译,是击破、突破、最终攻破英语的意思。

  在北京的办公室里,我们愉快地品尝着一杯五年前曾经使他们绝望的同样的清茶。黄禹诚和他的太太与我侃侃而谈,两人眼中虽然不时闪出管理者常有的焦虑,身上却散发着成功者统一的自信韵味,令我入迷。我知道,这样的年轻人的出现,是整个贵阳地区,西部地区以及整个中国大地上,万象更新、风起云涌的一种好兆头。

  写了这么多黄禹诚,我是有意识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听的:在大西部,在中国最穷困的地区,有志气、有眼光、有理想的年轻人,同样可以找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成为堪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中心城市的青年白领金领们媲美比肩的成功者!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是典型的中国骄傲,更是你这样的青年人所拥有的黄金机会啊!有了上面的开头,下面的职业设计,其实你就不必看了……,作为历史系文科的学生,想进外企,没有什么问题。但你的问题是:你既不会电脑,英语口语也很差,虽然我暂时还没有见到你的快乐,但显然你的思维和你的外表,都会比较不符合外企所需要的那种新新人类。外企需要什么人类?你可以看看《图穷对话录》里面《施雨前途失落园》、《薛宝五次面试被淘汰》以及同样是来自西部的《仇伍的愤怒》等几篇文章。记住:他们都是反面教材。

  其实,对你这样的非技术人才、一般性管理人才进入"外企"的要求也不高:能说会道(中英文)、能言善辩、有生意头脑、有市场意识、有主动性、有创造性、有一点个性……这些东西说来容易,其实,它是我们人生全方位教育中积淀的一种人格特征(我这里特指personality,这是一种与价值判断无关的比如"外向、内向、活跃、沉稳"等这种人格、性格组合。它与character,即带有道德和价值因素的人品、品格有区别)。所有外企以及新东方这样的民营机构,联想这样的新型的综合体制的企业,需要的就是这种人才。

  当所有的企业都需要这样的人才时,也就是中国青年人格特征发生变化的时候,(我这里特指personality,这是一种与价值判断无关的比如"外向、内向、活跃、沉稳"等这种人格、性格组合。它与character,即带有道德和价值因素的人品、品格有区别)。

  这种在中国青年人身上正在发生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意义,未必不比五四时期对于"个性自由"的精神和文化呼唤更重要!因为,这个呼唤,是用工资地位和生活质量为吸引力的呼唤,它将直接改变中国学生对于教育结果的追求,将直接改变中国社会对于教育结构的定位。它的影响,必将渗透到中国国民性的深处。

  我承认,远在贵阳的你,如果要把自己培养成适应"外企"需要的人才,会有特定的困难。但地域虽然是一个问题,而我开头告诉你的黄禹诚、何眉轩的故事,其实已揭示了一些如何化不利为有利的秘密--他们回到贵阳,是因为来到北京,从此揭开了人生新的篇章。

  读书、看报、上网、娱乐、旅行、阅人……这些,都是提升自己的大好通途啊!假如贵阳真的有地域上的不利因素的话,那么,那些不抱怨天高地远,却发现了地区差异的市场价值,而一心把远方的经验智慧移植到贵阳市场上来的人,就是伟大的先行者和成功者--比如黄禹诚、何眉轩夫妇!

  ,你担任一个子弟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这很好。但是,要记住:三块钱一课时的报酬,是不可接受的。它既证明这个学校没有什么卖点,也证明你本人缺少更高价值。你必须要有"身价意识",要有"销售自己"并不断把自己销售一个好价钱的行动。你要寻找一个提高自己"身价"的突破口。

  贵阳克莱克学校的课酬是多少我不知道,但我肯定,应该会比你现在三块钱的工资高十到二十倍吧!瞧,在你的身边,已经出现了巨大的贫富差异,消灭这个贫富差异的最好办法,就是在提升自己价值的道路上,卧薪尝胆,水滴石穿,让自己也成为有那种价值的人。

  西部开发,教育打头。你既然读的是师范,做的是教师,那么,你实际上在西部开发的浪潮中已经抢占了一个浪峰。从你做的工作说起,少儿英语,在贵阳肯定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行当。

  怎样才能在贵阳把这个工作做好呢?

  答案很简单:首先开发和提升你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或者任何其他从业的能力),到那些拥有少儿英语先进教学方式的地方,学习并掌握这一套技能。

  在自己真正掌握了这些技能的基础上,到贵阳来传播你学到的东西,找一家已经有少儿英语教学的、新型的教育培训机构,申请担任他们的教师(比如克莱克就可以啊!--假如他们有这个课程的话)。只要你真的从外地的先进教材和方法里学到了一些东西,并倾注自己最大的激情在教学上,你就一定能够在贵阳独树一帜,成为名牌老师。然后,慢慢地拥有自己的学校……啊啊,成功就这么简单!结论:你的烦恼,是自身素质不高,因而无法找到前途突破口的烦恼。你看到了自己没有突破口的烦恼,但你看不到找不到突破口本身就是你自己素质不高的体现。当贵阳的崇山峻岭在西部大开发的进军号角中惊醒过来时,你们发现自己比起东部群山的崛起已经滞后了很多年,矮了一大截。你们怎能不着急!

  解决你的烦恼,改变你的命运的思路和方法是:向东部学习,向那些先进的中心大城市里已经有了的同业取经。西部社会经济的大开发,需要从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而西部的个人大开发,也同样需要已经存在的那些先进的东西。

  对你而言,向国内发达地区学习、取经,就是你要追求的引进、开放与留学。我建议:无论你毕业后打算做什么,先锁定一个就业与谋生的具体目标,比如教英语或做文秘,然后看看在国内有哪些值得你仿效和模拟的先进因素,然后瞄准这个先进因素进行充分地仿效与吸纳,并把它们用于你已经锁定的就业谋生的工作中去。这就是你出奇制胜、迅速成功的一个思路。

  黄禹诚、何眉轩来到北京新东方是为了出国,但却歪打正着回到贵阳获得了成功。那么,假如你要出来学习什么东西的话,则完全是扛着回家乡追求成功的旗帜而离开贵阳!

  你的发展势头,假如教英语,你即使不超越克莱克,肯定也会成为贵阳英语教育的一面旗帜,不仅完成了你个人发展的美梦,同时,唤醒了西部的孩子们对于群山之外的世界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祝贺你啊!

  徐老师数学家成功方程亲爱的徐老师:

  我在大学读数学硕士,我自认为属于理性保守类的人种。居然在今天看完您的《图穷对话录》时,异常激动忍不住要给您写信了。

  我想谈谈我自己和我的一些看法。当年读书不努力,大学读的是专科而且学的是很乏味的机械专业。毕业后为了避免和机器打交道,我改行去了家乡的一所乡中学教书。为了前途能光明点,一年后我脱产念了两年书,学的是我曾经喜欢的数学专业。这时我准备考研究生,在我们家乡这种风气很盛行,特别是在农村教书的年轻人,已经把这条途径作为改变自己人生的一条最好捷径。

  多年来,农村的孩子总被大人教育读书是跳出农门的惟一出路,于是出现了大批为读书而读书的考试机器。

  徐老师,我并不想向你咨询留学的事情。我认为目前我不具备条件,也没有为自己的今后设计出国的蓝图。现在我将面临硕士毕业,我想我的工作就是在高校当一名教师了。

  但我心里却觉得不能只是如此,我希望有一项工作能让我觉得很有意义,但我迷茫的是不知自己该去挑战一份怎样的工作。真希望徐老师能有所指点。

  很感谢您的阅读,盼回信!

  舒学佳亲爱的舒学佳:

  数学硕士毕业后能够干什么?

  这个问题的提出,首先要怪你在考硕士的时候,没有反问一下,现在几年过去,再来问这个问题,几乎有点晚了……不过,既然你找到我,就不会晚。我老人家是在40岁才改行的。所以,以我为反面教材,你的饭碗,岂曰无粮?你的前途,必将辉煌!

  我要你调整两个心态:

  第一,不要把自己的年龄看得很重。年龄在人生奋斗史上,多五岁少五岁是没有意义的。比如我老人家,多少人在40岁时看破红尘,放弃了奋斗,徐老师却在这个时候青春勃发,意气风发,回光返照了一回。

  第二,不要把自己的硕士看得很重。硕士在找工作的时候,失败绝望或者改行成功的,也非常多。还拿徐老师来做反面教材:当年回到北京,我是头顶一个加拿大音乐硕士的破毡帽,却在教育与职业咨询领域,演出了我那也许并不赏心悦目但却毕竟常常满座的帽子戏法。

  所以,放弃上述两个心灵的哑铃,以全新的青春心态来轻松看待自己的问题,你反问自己的问题应该是:一个数学硕士,除了做数学老师,还有其他什么出路?其他出路,啊,是非常多的!如十个数字的组合,无穷无尽。数学不仅是科学之母,数学也是商业之母。比如金融、财务、保险、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当然更有高科技……无数领域里,市场需要无数有数学基础的人才,不同的行业,无论其对于数学基础的要求是直接还是间接,偏重还是偏轻,拥有数学能力的人,可以相当轻松地跳槽、转行、滑行到一个热门职业平台。

  在企业里,在那些不属于硬性专业的领域里,比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客户服务、后勤支持、一般管理……只要你选准了一个行业,做下去,数学硕士的精密思维能力和计算本能,同样可能令你迅速脱颖而出,从而使你迅速发现、升华、腾飞于一个可以长袖善舞的事业天空。

  我小时候因为学习不认真(也许是智商低,待考),数学经常抄别人的。数学于我,是一个永恒的恶梦。我无法知道数学到底能够有什么样的出路,但我确实知道学数学的去了美国,基本上全部改行,一般都是搞电脑、做统计、念财会、搞金融什么的。

  我想布置你做一个家庭作业:搞数学的可以做哪些工作?需要什么资质?

  然后再选择一个比较有工作前景,有经济前景,有发展空间的行业去做。

  决定了"做什么"之后,你要做的,大概就是稍微再微调一下--即按照各个领域的从业资格要求,给自己补一点课,拿个资格证书,积累行业经验,从而开始自己一生的发展。

  这个思路,是一种革命性的思路:它把你过去以学位为中心的奋斗思路,变成现在这个以就业资格为中心的奋斗思路。把你学位中心的教育追求,变成就业中心的学习奋斗。

  以学位为中心来奋斗,是学位集体无意识,拿到学位未必得到前途;以就业资格为中心,是市场人才新规则,得到资格就可以获得工作!

  现在,让我们回到你的本行数学上来:假使你真的喜欢学术、喜欢研究、喜欢教学,真的想做一个大学教授,那么,根据我们前面的思想,你就有必要拿一个数学博士学位。否则,你就不可能成为高等学府里一个有地位的数学教授--因为,根据学位为职业服务的思想,数学博士是当好一个数学教授的必要从业证书。

  以这种崭新的价值思路来选择自己的学业与就业,你的未来,肯定辉煌灿烂。最后继续恭维你一句:连数学硕士都能拿下,还有什么资格证书你不能拿下!

  徐小平推销员之生亲爱的徐老师:

  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专业是经济学。

  现在大家都想考研、出国,或者到政府部门去工作。但我觉得保险业是非常有前途的产业。我想在这个领域里发展,成为这一方面的专家。保险的灵魂,在于那些走街串巷的业务员,没有他们,就没有全部的保险产业,所以,既然想在这个领域发展,我就想从这个地方做起,然后再沿着保险业务和管理的层次上去。但我的问题是:我身边的人,从父母到朋友,都认为大学生毕业做保险业务员简直是丢人,自取其辱。他们说保险业务员就是那种穿着廉价西服和白球鞋的无岗青年。虽然我知道这是社会的成见,但多方的反对搞得我现在也有点头晕脑胀,不知道自己的选择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无奈中我想到了您,希望您能够给我一些分析和指导,我错了?还是他们错了?

  谢谢您!宝娴亲爱的宝娴:

  我坚决支持你毕业后从事保险业,在这个领域里做出名堂来。我坚决支持你以大学生的身份,做一个保险业务员--你的加盟,可能是中国保险业开始成熟的一个转折,是社会对保险业务员成见的转折。大学生为什么就不可以做保险业务员?

  大学生就业难吗?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命题:中国大学生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之少,在世界上肯定是名列前茅的。这样一个国家,到处有人呼吁大学生过剩了,大学生就业难,我觉得如果不可笑的话,一定可悲。

  就拿你渴望从事的保险业来说,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家庭幸福、晚年安宁、子女保障的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这个行业,在中国是如此悲惨地落后。最近非典流行,生死病残突然之间离每个人都那么近,那些不幸染上非典的人,有几个是有充足的疾病和生命保险的呢?有保险的人有福了!--那些唤醒人们保险意识、把保险出售给收益者们的保险业务员们,才是真正的福音传播者啊!

  政府多年来对人民的大量福利保障,今后必将大量转移到保险行业来。变动的社会带来的人际关系的变动和生活安全的变化,也使得保险成为人民生活越来越不可缺少的服务。医疗改革、户口改革、国企改革、独生子女政策、老龄化趋势、铁饭碗的彻底碎裂、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汽车化社会……无一不意味着保险必将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流行语、必需品、吉祥物、相思病……中国人民对于保险的意识非常差我们不说,改变这种很差的保险意识的历史使命,其实就落到了今日和未来保险业的你们青年身上。在这个领域,需要多少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多少受过大学教育的、双学位的、硕士文凭的人才,来开创中国保险事业的第一个高潮。而在这个第一次高潮中,有多少人将会得到经济上的巨大收获,赢得能够"保险"终身的金钱保障!

  我的一个朋友,《图穷对话录》第23篇的主人公邢学轶先生,在我的鼓励下投入了前景无限的保险事业。他目前正在艰难地做着一个保险推销员,梦想有一天成为"蓝鲸成员",这是保险业嘉奖那些出色的业务员的一种荣誉。如说保险业多么发达伟大,业务员就是这个领域里最光荣的生产者,是保险业辉煌的最根本的缔造者。

  简单说,需要太多的大学生来推动保险业的发展和繁荣。在今后的数十年之内,这个领域将会像"蓝鲸"需要鱼儿一样,张开巨口来吸引人才!谁说保险业人才过剩、不需要新人我跟谁急!中国保险业有多么落后,中国保险业就需要多少人才;中国保险市场有多大空间,中国保险市场就有多少财富等待你们猎取。我的来信,无意和你交流我对保险的兴趣和知识。但至少,我希望你告诉自己:既然你从事保险,就应该对这个行业的前景有充分的了解,有强大信心,有奋斗一生的使命感,有为人群传播保险福音的崇高使命感!

  上述对于保险业人才需要的分析,可以推而广之到任何其他领域。结论是非常简单的,中国市场,专业化的人才非常缺少。目前弥漫于市场的所谓"大学生过剩"的论调,其实也是一种"人才缺少"贫血状况的反映:是人们对于各种行业发展趋势的迟钝,人们对于人才需求动向的麻木,人们对于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触角的漠视,人们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劳动人口高素质的无知……还有一个说法,是造成"大学生过剩"这个悲观论调的万恶之首。刚刚从计划经济的人才恶梦里醒来不久的中国社会,有一种普遍的就业机会无意识和人才价值倒错:好像大学生不从事某种职业,就不是大学生就业!这个观点,很快就会过时。但是,在它过时之前,将人为地使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支撑美国经济繁荣的那些支柱产业,汽车、房产、以保险为重要内容的金融服务的领域,是什么人呢?是那些活跃在第一线的销售员、经纪人、中间商.福特创造了汽车,摩根创造了银行,贝聿铭创造了高楼大厦。但卖出汽车的人,推销保险的人,销售房子的人,则创造了美国。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麦当劳的创始人,在他53岁创建第一个麦当劳餐厅之前,一直就是一个卖纸杯的推销员;克莱斯勒的救星雅科卡,在大学毕业后最先崭露头角的工作,就是汽车推销员。

  市场经济刚刚建立起来的中国社会,需要千千万万个推销员。假如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是《推销员之死》的话,我倒是希望我的这篇通信,以《推销员之生》的名字而被人们记取!

  欢呼吧,中国大学生就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他们将为中国经济的基础建设,做出这一代人独特的历史贡献,在各个领域最敏感的市场层面上,成为拥有高素质和大智慧的经济触角。千万支触角伸向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刺激、激发、唤醒中国经济依然巨大的潜在的活力!

  祝贺啊,新时代的人才!

  祝贺你,拥有学位的保险专业人士!

  第二章学历的普洛克路斯忒斯之

  亲爱的徐老师:

  今天中午一个朋友向我推荐了您的《图穷对话录》,然后跑了四家书店才买到它。书的内容我还未读完,便迫不急待地写这封邮件给您。我实在太需要您的指点和帮助了!

  我叫泰楠,今年19岁,出生于河南农村。三岁时父母离异了,我跟着妈妈生活。高一时,由于一场车祸,妈妈丧失了劳动能力。自此,我辍学踏入社会,在一家私营公司做打字员。我是个不求上进的女孩子,倔强、固执、善变,自小有着难以捉摸的性格。

  原以为,我的一生都将这么碌碌下去。直至两个月前,我听了新东方西部演讲团来河南的一次演讲,点燃了我追求知识的渴望,和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力量。我想重返校园,去高中复读。我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生命活出一份亮色。可是,如果脱产学习的话,我并没有能力支付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

  如果选择函授,虽然可以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可又不能受到正规教育。现在我的心像是着了火,我需要一个正确的选择来决定我的人生。

  徐老师,既然"你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您也一定能够改变我的一生。我需要您的指导。希望有机会得到您的咨询,希望有机会成为您的学生。

  泰楠亲爱的泰楠同学:

  你的来信,使我充满了对你的命运的同情和对你奋斗精神的敬佩。你这样的姑娘,必须坚强,必须自强,必须图强!

  但是,你更加需要正确的选择。假如那些生来比较幸运的孩子,在奋斗的道路上东张西望只会使他们减少一些幸福的话,而你的选择错误,则可能威胁你生存的权利,强化你命运的不幸。所以,别人可以选择错误,你却不能承受错误选择的后果。

  从你的来信我看到,命运让你失去了读完高中的机会,使你成为了一个打字员,已经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并且显然能够照顾你的母亲。我认为这是你的成功,我为你骄傲!

  我强烈地建议你,继续在目前这个就业的道路上走下去,在发展和提升自己就业能力和实力的同时,寻找并为自己创造继续学习和进修的机会,而千万不要放弃工作,脱产学习。

  走前一条路,边工作边学习,你会在生存与发展之间至少确保生存,不放弃发展;走第二条路,放弃工作而学习,可能不仅连学习也搞不好,甚至生存都会时时刻刻威胁你。

  在《图穷对话录》第23篇里面,在对一个大专生进行职业指导时,我曾经提到"听打"这个行业,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好,收入相当高,北京的那些网站、电视台、会议中心,都有无数听打员在那里工作。据一个朋友告诉我:某电视台有一个编导,看到了电视台的这种打字需求,立即自己开设了一个听打公司,很快几乎包下了整个电视台的业务,现在已经非常有钱。

  我觉得,"听打"这个行业直接符合你现在的工作,这是你现在工作的一个自然升级。事实上,你从打字员变成听打员,对于你的收入和地位,相当于奥拓变成奥迪。以很小的职业风险,投入一定的"学习"精力,工资就能够升一倍以上。你是这个行业中的人,应该比我知道得更多。

  当然,如果听打的主要市场是在北京的话,为此来北京也是值得的。同时,我也建议你反过来想一想,难道河南就没有听打的市场吗?一定有的。而且,因为那里的听打公司不多,所以也许更有机会。

  这就是我提倡的前途思维方法:如果把自己的出路用市场需求来考虑、来测量,机会就会很多。而如果把人生价值的标准用学历来衡量,用知识来测算,那么人生的路就很窄很窄……因为,市场给人才提供的机会,都在今天;而知识对人才提出的要求,都在永远。

  你的那种"像是着了火"的心态,使我想到一则着名的希腊神话:"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的故事。故事中的恶魔普洛克路斯忒斯有一张床,他把守在路口,见到来往行人就把他们抓来放在床上量一量,太长就用斧子砍去脚,短了就拉长,以便达到他那张床的标准。结果被他丈量过的人,没有一个不一命呜呼。

  你的来信,其实反映的就是这种不顾个人实际情况、渴望满足别人强加的标准的心态。宁可把自己拉长或锯短,也要符合社会"公认"的学历标准。每个人的高矮是不一样的,(比如姚明的个子就不如徐老师我那么合适,但这并不影响姚明进入NBA,成为改善中国人形象的最伟大亲善大使,对中美友谊的促进,比我老人家贡献还要多!),同理,每个人的学历和获得学历的先天与后天条件也不一样。而且,学历对每个人生存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请允许我再开一次姚明的玩笑:假如他的父母是个学历迷,强迫他学士、硕士、博士读到底才打职业篮球的话,相当于要他接受"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的标准,然后把他多余的部分割掉,成为符合普洛克路斯忒斯标准的人。

  想想吧,那该多么惨啊!

  我相信你已经明白我的意思了:学历崇拜,知识崇拜,是一张普洛克斯忒斯之床。这张床,威胁着你本人以及当代中国青年奋斗的命运。希望符合这张床的尺寸的中国青年,可不止你一个人,存在于不同的年龄段,蔓延在各个学历层次中。

  这张床,看上去温柔舒适,上面有"白领"的鸭绒被,下面有"高薪"的金丝毯,但却未必适于每个人酣眠。比如,就不适于你。以你的这种个人和家庭状况,在维持生存都是一个重大问题的情况下,如果硬要为了学历而读书,相当于把自己在这个学历的普洛克斯忒斯之床上拉长,其结果,即使不手脚分离被拉死,前途肯定会受到严重的伤害。

  我呼吁你不要受这张"学历普洛克斯忒斯之床"的诱惑。暂时把为学历而学习的计划搁一搁,而集中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为就业、为谋生、为获得一个可以给你带来稳定生存与发展的生计上去!比如我给你的这封信里提出来的"从打字员到听打员"这个生计。

  你是否真的把从事听打工作作为你的奋斗目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你建立自己的就业和谋生的意识。因为,一旦你把就业、生存、发展、侍奉你失去劳动能力的不幸的母亲,作为你人生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你的困惑,马上就会云开雾散,你的选择,马上就会水落石出。各种各样的机会和选择,就会像山阴道上的鲜花,目不暇接地出现在你面前,使你荒芜的人生开满绚丽的机会。

  我再次对你家庭贫困、父母离异、母亲车祸、命运不济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慰问。我的同情虽然是真诚的,但我知道它也是廉价的。因为,人们的同情虽然能够暂时安慰不那么幸运的灵魂,但并不能真正改善他们的生存。而如果你能够因为我对你的敬意和指导而真正崛起并向着你生命的希望之窗去勇敢飞翔的话,这就是我面对你,心中惟一的欣慰和自豪!

  学习,是重要的。但是不要忘记、更不要背叛生存的挑战。学历,是重要的,但不要把它当成普洛克斯忒斯之床。战胜了生存的挑战,解除了生活的压力,拆除了心中的这张魔鬼之床,再把自己非常有限的时间和金钱资源投入自己为了职业发展而设计的学习之中(比如学习听打),对于你这样的姑娘,其实就是辉煌的成功。世界上有多少成功者,都是这样,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讲一个与你有关的名人故事来激励你一下吧。李嘉诚先生你是知道的,但你知道一个事实吗?李嘉诚先生是一个孤儿!他14岁就要肩负养家糊口的重大责任了。比起他来,你甚至是幸运的!

  我期望得到你在竞争求存的道路上取得成功的消息。

  爱你的,徐小平徐氏人生咨询公式:

  亲爱的徐老师:

  我是山东一家民办大专旅游英语专业大二(三年制)的专科生,不久将面临毕业,我认为此时做人生设计恰是黄金时节。因此需要您的帮助。

  我们有专升本的机会,比例大约是30%(报考人数的)。前15%按正常收费,后15%每年学费一万元以上。我们走出本校门读本科的机会不多,况且两年后读本科的形势肯定又会有所变化。

  我来自农村,家里虽然有十来亩的果园(在山丘上),因为这几年旱情严重,没有多少收益。一年的学费加上花销(学费:4800元),父母一年白忙了,没有积攒。所以,我想放弃升本的机会,毕业后直接就业。

  我现在还报了LCCI的国际商务管理专业。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相信我肯定能、也必须得拿到国际商务管理的三级证书。目前我已取得了中文的导游资格证书,同时今年想参加外语导游资格证的考试,拿个英语导游资格证(我们这儿几百元可以搞定,可以做兼职)。这样我在毕业时,就拥有了旅游英语专业的大专文凭,中外导游证,LCCI的国际商务管理的三级证书。

  我想凭这些证书到北京去做酒店管理方面的工作。有这些证书,月薪大约能在1000到3000之间吧,或者更高(因为LCCI的学员在外企工资都不错)。

  这样做上三四年,那时我二十五六岁,有了一定的资金,再到父母那儿找点,朋友借点,去瑞士读一个一年的酒店管理或者读个酒店管理专业的硕士不会超过三年吧?),回来肯定能到外企的酒店做个好的职位,收入也可能不错。再过个两三年到北大读个EMBA或到英国读个酒店行业的MBA,回国就达到了我人生相当的高度,以此在我的职场上不断奋斗,做到外企酒店行业的顶端。

  我之所以想在酒店行业,不仅是您多次谈到了酒店方面的东西,而且是因为我学的是旅游,我的人生目标,也是在旅游行业更是在酒店行业有所作为。

  徐老师,等我毕业或在毕业之前一定要去一次新东方跟您谈谈,这是我一个长久的愿望,更是我心中的一个梦想。

  请徐老师验证一下我的粗略设计,如有不妥之处,请您一定要为我指正,这可关系到我的一生啊!!!我将感恩不尽您的诚挚学子,吕游亲爱的吕游同学:

  我非常高兴看到你的来信,我认为你给自己做的人生设计非常正确,是你真正人生前途辉煌的起点,是一代青年就业意识觉醒的标志。你的这个设计,应该是千万和你情况类似的青年应该选择的道路。

  一。人生咨询的公式工作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生命的根本意义是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一个人没有工作的话--这个工作,无论是自由职业,还是研究岗位,还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管理--他的生命的基本问题就有了问题(徐老师我,只能谈谈生命的基本问题。而把那些复杂的"根本意义",留给哲学家们去绝望)。工作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但人生目标是需要不断提升和不断充实的。我还要补充一句的是,让作为终极目标的工作不断发展、不断提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

  你也许会问:如何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呢?在工作实践中,确立一个值得你奋斗一生的职业目标,然后永恒地反问自己,为了达到这个职业目标,我的素质结构,还缺少些什么?我的教育结构,还需要补充一些什么?也就是说,通过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方法,使自己人生终极目标不断实现,人生价值不断完善。教育,原来是如此的迷人。

  在目标确立的前提下,发现自己实现目标的能力与手段之空缺,然后再实施你的各种教育计划。这是我的咨询中,最简单实用但却是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原则,甚至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徐氏人生咨询公式:

  在这里,S是success(成功),第一个E是education(教育),第二个E是经验)。成功的秘密,原来只是对于教育和工作经验的一种平衡而已!如果你现在专升本,就是把第二E变成了教育,你的人生,怎么能不失衡!至于将来工作后什么时候留学、是否应该留学,其实也就是把这两个E衡量一下,当第一个E小于你的第二个E对你的挑战时,也就是说,当你的教育背景无法应付你现行的就业需求时,再决定升本、考研甚至留学也不迟啊!

  来找我咨询的学生,其基本问题都与是读书还是工作有关。我就是用上面这个公式,来对千变万化的个人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我的咨询忠告。

  听我的,没有错。因为我有成功的公式即宇宙之公理啊!

  二。根据公式的规划根据这个公式的思想,我想就你的人生计划谈几句。

  大专不是为了培养本科的半成品。大专学历,是高等职业市场的通行证,是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世界观光旅游中心"的中国--对不起,这个头衔是我给我的祖国加的--绝对不可缺少的人才。

  你的思路,是对于社会学位无意识潮流的一个反抗。这个反抗,代表着未来,意味着成功,是大专领域的先进文化,是大专生的最大利益,必将给你的钱包和父母的笑容,提供最强大的生产力(生产钱包和快乐)--瞧,三个代表在教育领域里,已经被你在完美实践啦!祝贺你。

  你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正等着你这个儿子,很可能是惟一的孩子,来为父母一生的操劳分担谋生的重负。我到处宣扬的教育就业中心论和教育谋生论,作为教育的真理之一,在你这里得到最朴实和最响亮的回应。我最热烈地支持你,赶快参加工作,以你每月一千到三千的起薪、今后肯定会更高的工资,来给你辛劳的父母已经疲惫不堪的劳作生涯,提供一个强大而幸福的支持吧!

  这样的儿子,没有白养,这样的男子,是真正的泰山。什么是真正的男人?接受命运的挑战,拒绝命运的戏弄,扭转命运的不利,成为命运的主人。

  这就是真正的男人。

  也许你会问:追求并实现专升本,难道就不可以成为命运的主人了吗?也许可以--但是,你的命运,包含了对于父母和家庭的责任,命运已经使你成为了一个大专生,你就要接受大专生的挑战,成为一个优秀的大专人才,而不是安装了一个本科假肢的残缺人。

  就业,就等于占据了一座人生的山头,你就可以开始栽种你人生梦想的橄榄树了(也许你的爸爸会逼迫你种苹果树)……至于你对工作之后的进修计划,我也不反对。我只想提醒你一句:去瑞士读书或者读北大的EMBA,都是好事情。但是,不要把工作当作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权宜之计,千万不要!而要反过来,把工作当作你终生追求的目标,而把教育只看作是你提升自己工作能力和地位的功利性、实用性手段。

  请记住徐氏人生咨询公式:S=E+E.成功,在于教育与工作经验的平衡。基于这个公式而发展起来的思维方式和人生蓝图,一定会使你的未来一路春风,一路凯歌,爸爸妈妈的果园会硕果累累。同时,你的收入,将使他们的果园,变成城里人的后花园,卖不卖钱,已经不重要了!你的爸爸更加开心地栽培他的果园,而果树们感知到这个父亲的欢乐,结的果实更加硕士--对不起,我想说更加硕大。

  祝贺你。但将来做导游吃回扣的时候不要太黑!

  徐小平为考博士强说愁--人才价值不平均率亲爱的徐老师:

  我现在江苏的一所大学教书,副教授职称,因为想考博士,所以现在在复旦大学读访问学者,准备下学期考博。我现在有些迷茫。

  我属于你说的那种30多岁反而又不知自己适合干什么了那种人,很是惭愧。在高校教书,我感觉就像是提前退休一样,待遇一般,而且我研究生读的是工商管理,教学没有实践经验,还是有些缺憾。

  如果放弃读博,到企业去干,就得放弃教学,我现在还是拿不准。

  但是如果拿出三年的时间去读博士,就为了写博士论文。国内的博士你也是知道的,因此,付出的代价很大,包括家庭、孩子、自己的年龄。我四年前拿到了全国注册评估师资格,也一直没从业,也没什么经验。

  如果读博士,还是不能做这个,很是可惜,就在读博士这个问题上,我还是犹豫,当然如果在高校待着,读了博士应该比不读有用,起码将来评职称等有用。面对这些选择,我真的不知道头绪在哪里?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因此,现在有些迷茫,请您百忙中赐教。

  迷茫的,副教授亲爱的迷茫的副教授:

  你的来信虽然简短,但你提出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你的迷茫,简直让普通人感到失望!一个32岁的副教授,是成功的典型和榜样,是社会的精英分子,有什么可犹豫迷茫的?这不是没病找病嘛?

  诗曰:教授不知愁滋味,为考博士强说愁!……但是我知道你的痛苦有普遍性。你的痛苦,表面上是面临几个好的选择,不知道自己干什么最好--大学、企业?博士教授、商人经理?但实际上你的心灵深处,隐藏着对中国目前存在的一种"人才价值不平均率"的无奈和苦恼。

  在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或者说,在一个社会发展走过了转型期的社会,比如欧美日本,人们在选择职业时,可能也会有"企业"还是"大学"、"经商"还是"从政"、"学术"还是"应用"之间的两难选择和困惑。但是,在那里,人才的价值基本上已经进入到"人才利润平均率"的规律之中。去企业做,工资可能比较高,但风险加压力,有些人就宁可选择大学;在大学,虽然精神的自由加生活的宁静是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但更有人愿意在市场上枪林弹雨,冒险追求自己对于财富的无限野心与抱负。

  在这些发达国家,无论在政府工作、企业工作,还是在学术单位工作,同等学历、同等年龄人们的收入基本是平均的。当然不同的地方工资有高有低,但是,那里绝对没有中国这个急剧发展中的社会所独有的这种非常奇怪而不公平的"人才利润不平均率".

  好了,我来给我发明的这个名词做一个定义吧:什么叫"人才利润不平均率"?简单说,人才利润不平均率,是在中国政府、学术机构、国营企业、外企、私企之间系统存在的报酬体系不平等、不平衡现象。

  根据我老人家在中学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也就是市场经济中)存在一种"利润平均率"--自由竞争使得市场各行各业的利润率趋于平均。一个行业有暴利,大家都来做,结果导致这个暴利下降;一个行业利润薄,做的人就少,于是使得这个薄利渐渐提升……看不见的手,在调整着社会的经济利益。这就是所谓的"利润平均率".

  既然资本的利润有一个平均率,那么,市场经济中最核心的资本--"人才"的利润,也就是人才的价值,显然应该也有一个平均率。因为经济行为中最大的成本和利润都和人才有关。因此,人才利润平均率,事实上是发达市场经济中一个既定的规律。

  更有甚者,发达国家的人才,在政府、企业、学校、地域之间是自由流通、相互竞争、永远不断地在争抢攀比的。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大学,还是企业,"边远"地区,要留住人才,就必须不断在人才价格(工资)与价值待遇,包括非物质因素)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这个平衡点的出现,就是"人才利润平均率"的实现。

  不幸的是,在中国这个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社会里,社会各阶层都处在急剧的变革与转型中,变革与转型,本质上就是调节其与社会各方面相关的不合理的利益关系,"资本利润平均率"首先还没有形成,官商垄断和权力寻租造成巨大的不公平现象。而在人才领域,人才价值衡量体系的不对称现象就更加严重。换言之,"人才利润不平均率"在中国是一个客观现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是社会各界心态不平衡的根源。

  这个现象的存在,也许是暂时的。但对于今日的奋斗者们,它的现实存在却是颠覆性的。因为它颠覆了人们从事自己想做的工作的心态平衡,使得本来就倍受社会不公平之压的中国知识分子,痛感市场居然也如此不公平。

  这是一个不同体制并存、不同价值共生、不同思想共鸣的时代。体制、价值和思想的不同,导致了人才共同价值的不均等。全国各地许多民办学校里,老师上一天课的报酬,往往可能超过官办学校老师一个月的工资;许多脱离了政府或官办机构而进入企业、私营企业、外企的踏浪赶海的勇敢者,一个月的收入,每每可能超过传统雇主那里一年的薪水!

  在这个多种经济形式、多种雇佣关系并存的中国,"人才利润不平均率",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刺激和摇晃着许多本来心安理得、风平浪静的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使得他们在简单的算术面前,失去了心理的平衡!

  年代嘲笑别人"下海"呛水的枯干的笑声,还没有从耳边消失,21世纪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崛起的一代新人,已经带着惊人的财富远航归来!

  呜--呜--呜,这是财富的呼叫,这是价值的凯歌,这是地位的荣耀--呜、呜、呜--很多人,居然把胜利的号角,吹到了国家政府最高殿堂里,作为新兴社会阶层的代表,在政协人大会议上,和党和国家领导人平起平坐,举杯相庆,共商大计,成为这个新时代的一代天骄!

  一个从事简单劳动的工人,他的选择其实是不多的--无非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在五百元月薪离家近和六百月薪离家远之间"困难"地徘徊。但一个从事复杂劳动的知识型雇员就不一样,他在一个地方可能只值一个月一千人民币,但他在另外一个地方,可能就会值一万人民币。人才价值,也就是人才利润,一夜之间能够普遍升值十倍甚至更高。

  学术、政府和企业,知识分子就业的三大领域,存在着惊人的人才利润失衡:政府机构薪水最薄、待遇最差,但权力、特权和显赫的地位,使许多人欲罢不能;学术科研机构,虽然工资总是那么低,但是有充足的自由时间,有相对的精神空间,也有业余创收兼职赚外快的可能,所以人们一边愤愤于外面的花花世界一边又恋恋于自己的教研室;收入最高的外企、私企或自己创建的企业,是这个时代最性感的去处、最撩人的部位、最拥挤的乐园,但是,企业的风险、经营的压力、商场的"污浊"以及金钱必然带来的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对于传统知识分子的传统价值观念、人格心理、素质组合往往又形成生硬而疼痛的挑战。

  中国政府正在提高它的雇员的工资。大学教授的待遇不如一个补习班老师的情况,中国大学也不想继续下去。当先进生产力已经进入了中国教育的某些领域,并且在人才利益报酬上显示其强大功能的时候,我们的大学,将不得不在变化的路上,找到一个既能留住世界一流人才,又不至于导致大学破产的薪酬和待遇制度: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向全球求贤:院长工资待遇100万人民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向世界求贤:项目负责人年薪50万人民币!""南京大学某某项目主任,年薪20万人民币!"这样的报道,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教授工资超过10万以上的,根本不再令人兴奋。更令人兴奋的是,经济领域的深入改革越来越体现出科学与知识就是生产力这个真理的力度,大学里传统意义上的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被卷入经济大潮,等他们从水中爬上岸时,裤兜里已经装满了从企业家那里分来的螃蟹和鱼虾!不爱实物的,有货币;不喜铜臭的,有实物。我认识一个管理咨询教授,在替青岛橡胶二厂(生产避孕套)做完一个咨询项目之后,家里有连他孙子可能都用不完的超薄产品!我说孙子肯定不够用,他坚持说孙子再像爷爷,也不可能有那么高的使用率!

  我一直非常推崇的陈章良的故事,其实就是这个冰山迸裂的第一个清脆的声音:它宣告了知识分子终于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来创造财富。国家终于认识并承认了,知识分子创造的财富,本来就是他们自己应该拥有的酬劳!

  从本质上讲,大学不是经商挣钱而是搞学术思想的地方。但是,侧重社会实践的许多专业,比如工商管理,你不介入商业咨询简直就不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拥有方正股份的王选教授,你能说他不是伟大的学者科学家吗?哈佛大学的法律、管理甚至教育系,其培训课程收费之高,实在是匪夷所思(几个星期的短训班,往往要收四五万美元)。

  于是,这个时代的教授们,以你这个副教授为经典例子,就面临了多重的精神和肉体的折磨:

  ,根据中国社会实际存在的人才利润不平均率,大学教授的平均工资(同样还有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和他们可比的收入人群相比,肯定心理不平衡。

  ,但是,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之一,是大学教授们兼职挣钱、参与商业活动成为一种风尚。据说北大法律系、经济系的教授们都很有钱,许多法律系教授,同时或先后拥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在做教授的同时或之后,成为名律师,成为了百万千万富翁。北大生物系,自从陈章良时代以来,一直强调的就是他们的科研如何在市场中创造了财富,提高了奖金!换言之,在中国的大学内部,利润不平衡率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体制的惯性,个体的惯性,心理的障碍,能力的局限,金钱的诱惑,清高的快感……无一不在折磨着我们的大学教师们……这也是一个时代特征。

  于是,就有了你的来信,就有了你的烦恼。

  面对这个时代,你该怎么办?是读博士,搞管理,做资产评估,还是呆在大学做管理理论的研究?让我来分析你个人的特定困境以及造成这个困境的原因:1,当年你读完MBA之后,本来就应该加盟企业,而不是选择大学。弃商从学,是你一切痛苦的源泉。MBA注定就应该进入企业,你却阴差阳错地留在了学校。别告诉我说这是"分配"造成的。事实上,这肯定是你自己的选择。假如你真的有从商的冲动,有挣钱的决心,这个年头,谁能绑得住你往企业跑啊!轻商重学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你当时的人生选择。而今天,这个价值观念依然在折磨你。使你在企业和大学之间左右为难,负戟彷徨。你要知道,你的问题是一个心态问题,是一种价值观的困惑。

  如果我是你的话,可能左手给徐小平写信,右手给系主任打辞职报告,然后,两只手捧着一份工作简历,去找需要我服务的企业求职去了!

  ,你说你"30多岁了,反而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了".其实你适合干什么,我老人家一目了然:你适合搞企业管理、企业咨询、资产评估嘛!你学位,你有资产评估证书,你是管理系副教授,你是这方面杰出的难得的专家!企业家是稀有动物。即使你不具备企业家的稀有品质,你至少可以配合企业家,成为那些稀有动物身边稀有的人脑!把你30多年来学到的东西,和企业管理实践结合起来!教育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60年代就这么说了,你却不知道!落后分子啊。

  把知识商品化,把思想市场化,把理论金钱化,是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和义务。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你的专业做起,从明天辞职做起!

  ,你拿了注册评估师资格,但"一直没有从事这个工作".有了资质而拒绝应用,这和你读完MBA拒绝搞管理一样,是暴殄天物的行为,是自我虐待的倾向。但我觉得这个问题依然不大--你可以从头再来!没有经验,今天就去做起来,哪怕漏洞百出,洋相连天,但今天的尴尬就是明天的成熟,今天的失败就是明天的成功。早期留学生出国,没有一个有端盘子做waiter的经验,但大家都是通过把老板的客人气走吓跑学会了打工,完成了他们的学业。你怎么就不可以呢!行动,而不是思考,也是这个时代的呼唤。

  ,你要做副教授吗?如果按照目前的思路这样走下去,作为副教授感到的痛苦,等你熬到正教授的时候,可能正好比现在强一倍!因为那个时候,这个时代所不幸存在的"人才价值不平均率"在你身上可能会体现得更加严重。你已经做了无数错误的选择,现在,当你面临人生第二次选择,你依然舍不得这个学位和职称。而这种价值观,将使你越来越远离你真正渴望的生活。

  原因很简单,沿着职称体系走上去的人,追求的是体制内的承认,站在了"人才利润不平均率"体系中弱势的一侧。而体制内的价值判断标准,其实是对于人才的一种不公平--因为"人才利润不平均率"为害最集中的表现,就是体制内学术机构给知识分子的报酬。

  ,是否还要考博士?"如果在高校待着,读了博士应该比不读有用,起码将来上职称等是有用的".考博士,仅仅是为了将来评职称用吗?求求你啦,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会强烈反对。因为你在这里流露的,是对于"职称"的膜拜,而不是对于"博士"所象征的有价值的东西的追求。你对于商业缺少激情,但好像你对学术也不感兴趣。

  其实,博士及其象征的学术研究,与MBA及其象征的管理实践,根本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它们不是大米小米的区别,它们是苹果橘子的关系--橘子红了,苹果也会甜起来的。无论是搞学术,还是做管理,都有它自身的价值规律,都有它独特的存在理由。即使在中国这个人才利润不平均的时代,其实二者都可以获得相同的价值。问题不在于你是否应该考博士,问题在于你到底为什么要考博士!

  假如你要考博士,你的思路应该是:通过考博士,进一步研究中外的管理思想和理论,选择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题,一辈子深入研究、授课、写论文、出书、做报告,参加达沃斯特论坛(只是不要陪同牟其中这个骗子),出入博敖经济峰会(假如见到龙永图请代我向他致敬)。愿意时,就给企业提供一些管理咨询服务,不愿意时,就在自己家里认真钻研古今中外管理思想和理论,沿着学术道路,作为一个学者,为了中国管理科学的成熟,前进!

  事实上,做到这一步,你的经济收入也不会太少。稿费课酬长流水,企业讲座金钱雨。因为你的学术名声,说不定会被几个大型企业请去做独立董事,拿着丰厚的袍金--这是我从香港人那里学来的词汇,好像指的是董事的酬金--回来一数,一次董事会的收入可能就超过了一年的基本工资!啊啊,人才利润不平均率,原来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把它一举打碎的!

  北大着名教授朱青生("漆红桂林一座山"和《十九扎》的作者),有一次亲口对我说:当一个学者在学术上达到一定的高度,生命所需要的最高财富他就都会拥有:这个最高财富并不是金钱物质,而是人生最高意义的精神的实现。我非常深刻理解他的话。当时,作为走出了北大也就走出了学术、进入了新东方也就进入了市场的我老人家,恨不得找个地洞钻到底下去。因为我知道,一个人的精神的实现,才是真正的富有与真正的幸福,真正地实现了他自己--我感到了我自己的苍白!

  对不起,我可不是在宣传一种自相矛盾的思想。一会儿崇尚金钱,一会儿崇尚精神。你可以读一读《图穷对话录》里的第一篇"丹麦公主",就知道我的真正思想了。

  我的真正的思想是:我们追求精神,但是不蔑视财富;我们追求财富,但是不背弃精神。有人会在创造财富时成为世界第一,但在精神追求上也成为绝代佳人--比如在世界各地创办"开放的社会"研究所的索罗斯、创办了汕头大学和东方商学院的李嘉诚、捐献100亿美元资助人类攻克癌症、艾滋病的比尔·盖茨--假如他捐两个亿(美元)帮助我们征服非典,我就更喜欢他了。

  我宣传的,是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奋斗的价值、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大问题,是一个人在其有限的有生之年,到底要追求什么的问题。

  人才利润不平均率也许客观存在,但真正的受害者,是那些看不到机会、看不到利润、看不到金钱,甚至看到金钱,也不愿意去为之奔走、奋斗、努力的朋友们。你是这样的朋友吗?千万不要接受这顶帽子!

  选择决定命运。而决定我们选择的,并不是性格,而是价值观念。我的信,从头至尾讲到现在,谈的只是价值观念。作为管理学副教授,一个站在商品经济最前沿的高级知识分子,到底选择什么样的价值,其实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你的同行,徐小平为了你的两个女神,做一个男人亲爱的徐老师:

  我叫甑坚南,男,22岁,现在就读于西部一个特困省份财经学院大四,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我选择了考研。我喜欢法律,所以打算报考法律硕士,为此我准备了半年多的时间了。

  我上学期为考研准备复习的时候,感觉很有动力,也是信心十足的。但是这学期开学到现在一直都没有进入状态,反而在无数次地问我自己,是不是一定得考研?考研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不是考上研究生就一切都万事大吉了呢?

  是不是研究生一定就比本科生混得好呢?

  当然,要是在上学期问我这些问题的话,我会说出一大堆的答案。我上学期之所以感觉很有动力的原因可能是我觉得考上了研究生就可以和我喜欢的这个女孩在一起了(她是我的师姐,2002年考上了一个大学的法律硕士),每天学习时间都可以达到15~17个小时左右,每天早上起床前和晚上睡觉前都想像着我考上研究生后和她在一起的快乐情景,别提有多exciting,多romantic.想像考上研究生后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爸爸妈妈,还有所有关心我、支持我、鼓励过我的亲人和朋友、同学的情景……我就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儿去奋斗、去努力。我的这个情绪,也感染了我身边的很多同学。

  但是现在我却陷入了苦恼。我想暂时放弃考研究生的打算,先找一份工作),以后再考研究生。一方面我是来自农村,我还有两个比我小3岁的妹妹都没有读书,都在打工来支持我的学费,我不想大学都毕业了还要他们来养活我,我得对我的家庭负点责任,对吗?其次我四年前高考时得的神经衰弱还一直没好,很难受,头痛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干,脾气也不好,也不想说话。这严重地影响了我的生活和学习、人际交往和很多方面。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感到暂时应付不了考研和读研的巨大的经济和脑力的付出。我觉得先找工作,养好身体再说。也可以挣点钱。对吗?

  请您帮帮我走出困境!急盼回复!!!

  甑坚南亲爱的甑坚南同学:

  来信收到。我对你来信提出的问题感受很强烈,可以说感到震惊,虽然你的来信并没有说出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

  你使我震惊的地方,在于你的两个妹妹为了你而舍弃了自己的教育,打工支持你。我不知道她们靠什么打工来支持你,但我知道,在中国贫穷地区,那些美好的女孩子如果没有受过教育的话,除了在血汗工厂挣四五百块一个月,或者在一个卑鄙的城里人家中做保姆受气,或者就呆在乡下过着希望黯淡的日子,她们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更好的命运呢?

  而你,已经成功地在她们的牺牲和支持下成长为一个了不起的大学生。我与其是为你自豪,不如说是为她们的牺牲而震动。她们已经为你的前途,付出了青春的甚至是未来的牺牲,现在,是你为她们的未来反哺她们对你的滋养、减轻你的父母对你供养重负的时候了!

  所以,虽然人生的选择有时候好像非常多,但是命运对你来说,其实是残酷、苛刻、别无选择的。你没有资格考虑其他东西!因为,在你的贫瘠的命运中有着与生俱来巨大的责任,使得你必须要做一个直面人生的强者,一个挑战不幸的士兵,一个掐住命运咽喉的勇士。

  其实,正是这种改变命运的强烈的冲动,导致了古往今来所有成功者的成功。如果没有那种强烈的成功欲望和对天生不幸的仇恨的话,人生往往是缺少动力的。我强烈反对你考研究生,而鼓励你立即开始工作。具体理由如下:

  ,工作问题:立即开始求职,在谋生过程中,寻找职业生涯。努力工作,并且在工作中获得成绩,尽量快地积累经验和收入。在你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并把它送到你父母妹妹手中时,他们知道,多年的心血终于结出了璀璨的幸福果实。这将是你的家庭泪与血浇灌出来的丰盛而美丽的收获。

  ,研究生问题:暂时放弃考研。对于你这样的孩子,研究生固然是一个诱人的召唤,但谢谢上帝,你并没有告诉我你想留学。你不想留学,是因为你无法想像这个经济压力--其实读研究生也是一回事,它同样会给你和你的家庭,带来经济上的窒息。所以,你要立即开始工作挣钱,而暂时放弃考研。要知道,天下有多少人,都是在工作的时候读在职硕士博士,你大可以走这条道路。这些人,从省长、部长,到企业家、生意人,从销售员、打工妹,到科学家、工程师都有。只要你的追求不仅仅是混个文凭,在职研究生对你的人生发展同样有益。

  ,爱情问题:化爱情为挣钱的力量。爱情是绝对的价值。但是爱情是建筑在吃饭之上的。在饥饿的时候,嘴唇最需要的,不是香吻,而是热馍。我鼓励你继续追求你爱的那个女孩,但反对你通过考研究生的方式去接近她。事实上,你可以去她那里工作嘛。谁也不能禁止你去她所在的城市就业啊。对你而言,目前最好的工作地点,可能与爱情所在地有关系。这样一来,你面临的人生选择问题岂不解决啦?

  ,发展问题:如果你接受我的意见,放弃考研立即开始工作,你就面临另外一个挑战:即如何在工作中把握机会,迅速成功,不断发展。这个问题,是职业咨询、企业文化、个人发展的话题,这里无法细说。坦率说,从你的来信,我隐约感到担忧的是,中国学生的就业无意识在你身上也暴露得很严重。

  与此相关的各种求职技能,职业伦理,个人如何适应企业文化、团队精神、人际关系……等等这些决定一个人工作之后成败顺逆的因素,都是你面临的挑战,是你需要用考研的严肃态度来思考和钻研的课题!

  ,"本"、"硕"问题:最后,我只想说一个观点:研究生找不到工作,感到绝望的人有的是。因为,他们在考研的时候,缺少"职业取向".他们只知道考研,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读研、读完之后到底有什么出路!所以,你的就业前景和发展速度,实际与你的本科还是硕士学位没有必然关系,而在于我上面所说的那些因素。

  好吧,就写这么多。希望你理解并照我说的做。我希望你将来不仅是一个有好职业的人,更希望你是一个有好事业的人,一个把父母妹妹拔出贫穷的泥淖的人,一个改变了家族的贫苦命运的人。

  这样的人,是我最推崇的伟大的人,是真正的人--男人!

  而女人,她们不是一般的人--她们是神!是给与男人生命、指引男人前进、哺育男人成长的女神。比如你的两个妹妹。

  为了你的两个女神,做一个男人!

  徐小平职高的未来是高职亲爱的徐老师我从职业高中毕业,现在面临人生的选择,希望您能帮助我。

  我是一个传统、守规矩、自命清高的女孩。我从不愿给别人添麻烦,也很少和别人吵架。我是个不愿表现自己的人,甚至有时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我有很强的自尊心,而且好面子,是个追求完美的人。

  这么多年来虽然家庭生活条件优越,但是我始终感觉不到快乐,觉得自己总是心事重重,一点都没有孩子应有的活泼与开朗。可以说做学生的这十几年我更是活得很自卑。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一直是中等,虽然我平时很用功,但考试的结果总不能尽如人意。

  由于我不是那种愿意表现自己的人,所以自然也不是老师面前的红人。但我是个好强的人,希望自己事事比别人强,同时希望得到关注。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再加上这些年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使我总觉得很自卑。

  我一直觉得自己遭遇的困难比别人多,总埋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初中毕业以后,我考上了一所职高,学习文秘专业。职高的生活还算平静,学习了两年半,最后半年到工作单位实习。我和班里的另外一个女孩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我们的实习单位,一个私人开的机票代理点。当我们来到那里心里真是失落极了。一间街面平房,屋里只有两台电脑,至于员工嘛,加上我们两个女孩才3个。老板是一对夫妻。好嘛!夫妻店。没辙,既来之,则安之。于是我们就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实习。虽说是半年,但我们好像经历了一个世纪那么久。我们的工作是售票、给人家送票。

  我还记得那是个冬天,天空下着雪,我蹬着自行车穿梭于大街小巷,身上还揣着上千元的机票钱。其实苦累这都不要紧,最让我们接受不了的是老板娘对我俩的态度。尖酸刻薄,简直像个母夜叉。快要把我们给吃了。从早到晚我们都是心惊胆颤,生怕自己做错什么又挨说。我俩多次想不干,但是必须得干下去。因为不干到实习结束就拿不到毕业证。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次身体和心理的考验,是我的人生的一次宝贵的经历。因为经过那次以后无论多么困难的环境我都不怕了。

  天有不测风云,世事变化无常。先是爸爸失去了工作,然后爷爷突发心脏病住进医院,这一件接一件的事情打破了我们这个四口之家的平静。那一段时间家里人为爷爷的病忙前忙后,不过最后爷爷的病还是稳定了下来。但是这个病有后遗症,家里必须有人照顾。于是爸爸肩负起了这个重任。40多岁对一个人来说正是事业发展的黄金时间,可是在事业和家庭面前爸爸毅然选择了照顾爷爷。

  经历过这些事情以后,我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原来的我会抱怨命运的不公,面对困难会自暴自弃,可现在的我不会了。因为我终于明白了,一个人虽然不能直接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但是能够选择自己的思想,从而塑造自己的环境。我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决不允许在虚度与碌碌无为中度过一生,一定要让自己在幸福快乐中度过这一生。所以我想好好设计我的人生。因为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家里过上幸福的生活!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使我这么着急想请您指导。

  去年我参加成人高考考上了人民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专科)。因为是夜大学所以每周只有几天晚上上课。身边有些朋友劝我应该找份工作,这样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可我却有自己的打算。我不想在这三年中找工作。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势必影响学习,有时可能会因为工作耽误上课。

  ,想利用这三年时间自学英语。因为随着入世、申奥成功,英语成为现代人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我想通过掌握英语使自己走出狭小的生活天地,使自己有更好的发展。(因为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吴士宏,还有新东方的很多老师都是如此第 38 页《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图》

  ,想利用空余时间多读一些书籍。因为人读书越多,越不会被外在环境所困扰,越不会被孤独所折服,更重要的是读书可以增长智慧,使心灵得到充实。其实我本身并不反对就业,我只是想通过充电获得技能使自己以后更具竞争力。俞敏洪老师提出要想生活得更好,只要获得几种技能就行。一是自然能力,二是技术能力,三是知识能力,四是与社会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五是生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如果没有这些能力,即使把你放到社会的最上层,你也会被别人一脚踹下来,并且摔得粉身碎骨。所以我要锻炼自己拥有这些能力。

  但是我又有几点忧虑:

  ,随着大学连年扩招,从去年起大学毕业生一年比一年人数增多,造成很大的就业压力,连全日制的大学生可能都找不能工作,更何况我一个夜大学毕业的学生呢?

  ,如果三年内不找工作,就意味着三年内不与社会和人接触,这对我是不是很不好?

  ,我有没有必要再去学一个自考专业?现在有一个中英合作,是商务管理和金融管理双学历,我觉得挺好的。

  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办呢?您认为我的计划可行吗?期待您的回信。

  高植亲爱的高植:

  你在信中问我:是否放弃工作,投入全部精力,面壁三年读大专?我的回答是一个坚决的否定。

  我建议你立即找一份工作,在工作的同时进修深造,努力在三年五年内,成为职业场上一个赢得就业竞争力的人,一个自信而幸福的人。同时,也成为一个在进修深造的路上并不停步的人、有发展空间的人。

  根据你的经历,我知道你在学习上一直不是那么顺利。世界就是这样:有人个儿高,就打篮球;有人脚臭,就踢足球;有人擅长数学,有人喜欢文字;有人喜欢与人打交道,有人喜欢闭门造车做自己的事;有人擅长学校学习,有人--比如你,就不擅长。

  不擅长学校学习并不要紧,既然你已经这么走过来了,你应该努力思考:

  我擅长什么呢?我应该在哪里点燃我青春的火把呢?而不要毫无想像力地把自己绑在学校教育这个祭坛上,继续接受火刑的折磨。圣女贞德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你不必为了学位来殉道。

  既然从初中到中专,你都没有在学习上找到自己的突破口,为什么不利用现在刚刚毕业的机会,给自己一个重新证明自己优秀的机会--在工作中寻找你的自我价值呢?我相信,既然你是一个"要强和追求完美"的女孩,那么,把这种力量放到工作中去,你就有可能找到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成为职业场上一个成功而自信的女性。

  你读的是职高,职高有职高特别的价值。职高毕业却立即去读大专,是一个非常严重而愚蠢的战略错误。你这样做,彻底否认了职高的作用--职高不是大专的预科!如同大专不是本科的初级产品一样,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每一个学位层次,都是一个文明社会人才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缺了任何一类人才,这个社会就不完整,文明就会断裂!

  职高有职高独特的价值--它培养中等技术人才,为社会提供生龙活虎的熟练工人和初级职员,使得社会的各个领域,拥有经过培训、懂得技术、起薪又不那么令人恐慌的劳工大军。

  在瑞士这个世界生活质量最高的国家,百分之七八十的初中毕业生,都选择各种各样的职业高中,完成自己的就业教育。从此一生就这么过下去。瞧,你的人生大路,走的是瑞士人的绿色教育通道,祝贺你啊!

  我不否认人人都想上北大清华,我更不否认高学历是一种值得追求的骄傲。但是,请告诉我,为世界文明贡献了那么多优质产品而自身生活质量也是世界最优的瑞士小国,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去职业高中?既然瑞士人能够这样做,你为什么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我把这个问题推而广之问得大一些:在中国这个生活质量世界可以倒数的国家,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在这个方面向瑞士学一点?

  国家有国家的难处,但是,既然你已经找到我,你就应该听我的,沿着职业高中指引的人生道路,好好在职业场上走下去。过一种充实而满足的生活,走一条积极工作、不断进取的人生之路。

  你来信反映的情绪,实际上就是中国教育领域里一个致命的浮躁与虚华的情绪。好端端的中专生,肩上还沉重地负担着不那么顺利的家庭的希望和幸福,却拒绝通过工作来创造价值,来开始生活,却要雄心勃勃地花上三年时间,争取已经并正在使无数人感到更加自卑和压抑的大专文凭!唉,气死我也!

  既然我们没有生下来嘴里就衔着通灵宝玉,我们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打磨自己的生命钻石。不要为命运的不平等甚至残酷而哭泣吧,面对惨淡的人生,我们惟一能够去做的,就是拒绝它的鄙弃,发起对它的挑战,运用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成功!

  这个挑战的战场,对于你,是在职业场上,是在写字楼里,而不在课堂里,更不在学历里。

  正如你所说的,那么多大专生找不到工作,那么多本科生谋生无门。在这个走投无路的大军中,又雄赳赳气昂昂走来一个不服气的你,其结果,非常有可能和他们一样,陷入人生更大的困境。

  所以你现在最好的出路,就是立即开始工作,而不要相约三年之后。三年之后,你的年龄已经比现在大,你的冲劲必然比现在弱,你的自信很可能不如现在强,你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种勇敢和斗志,也许会被大专的沉闷学习磨成自卑和失败的情绪。

  尤其是,当未来的某一天,你的一个中专同学,带着自己的财富和快乐,生怕人家不知道地来到你的面前炫耀时,你的自信心可能会在那一瞬间崩溃。

  流逝的青春已经一去不复返;丢失的自己,即使再找回来也已经是伤痕累累了。

  开始工作,而不是再开始读书,才是你幸福人生的开始。

  这里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吧:在新东方我曾经主管的一个部门有一个女孩,她比起你来,各方面条件要差得多。她来自农村,没有北京户口,但却有一个孩子和一个同样来自农村的丈夫。她来到我的公司,从打字员做起,也就打打表格而已,一打就是几年。但是,猜一猜后来她在哪里吃晚餐?--她在新东方就这样从月薪八百多人民币开始干,打表格,填报表,后来开始管理客户信息,再后来负责文件总汇,最后成为文件管理专家。三年之后,她的收入达到将近四千块。她处理专业文件的能力之强,使她成为新东方咨询公司最离不开的人之一。许多北京的同行,一直对她虎视眈眈,要挖她过去。

  这是一个成功的故事。这个女孩只是一个最最普通的女孩。但是,这就是新经济时代崭新的人才绿色通道,向你、向许多和你一样比较不那么顺利的人们(less fortunate people like you),展示的辉煌,发出的召唤!

  你所设想的通过读书中专升大专,甚至大专升本科(谢谢你没有在这里提到这个计划),提升自己的能力的计划本身没有错。人是他接受的教育的产物。

  被狼教育的,是肉食的狼孩;被哈佛教育的,是肉麻的"哈佛女孩".但你的思想里面有一个最基本的错误,就是忘记了"工作"也是教育的一种,而把所有的希望,放在不断"读书学习",封闭性读书,不断积累知识,获得更高学位上。

  你的这个计划,否认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使用的过程也是学习这个真理!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我的咨询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只不过是把毛主席的话,应用在我的思想中而已啊。站在毛主席的肩膀上搭个凉棚往前看--路在何方!我怎能不底气十足!

  年下半年的一天,我在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中,遇到中国青年旅行社总裁蒋建宁先生。中青旅正在北京各个社区积极地开设旅游分店,把旅游服务直接送到消费者身边。这期的对话节目,讲的就是就业问题。在录制现场,蒋建宁对一个失业在家的下岗女工说:你可以考虑在这样的旅游店里找一份工作,然后慢慢积累经验,最终,如果能够做到一个店长的话,也算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了!

  中青旅的旅行分店业务,在中国是一个创举,其发展前景肯定很好。今后的中国社会,需要多少这样的旅游店?你正好实习时做的是飞机票务,和旅游旅行本来就是一回事。和那位下岗女工比,你的年龄优势和教育背景,都比她强得多!假如从现在起,你就申请进入中青旅(或其他任何旅行社)的分店工作,脚踏实地做票务,胸怀大志做店长,我坚信你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功。做了店长,做片长,做了片长(district manager),做区长!--即主管某个区域里的若干分店。然后,三天两头公费旅游--绝对不是腐败,而是为了业务增长。瞧,这样的日子,多么爽!

  最后,我想表示我理解你想多读书的愿望。读书总是好事情。读书可以增长智慧,但工作,同样也能丰富和美化心灵。因为,工作着是美丽的,帮助人是美丽的。当一个个旅游团队在你的安排下兴高采烈地来来回回的时候,你的生命也会像那些被你帮助了的人一样,永远铺陈着青山绿水,到处点缀着奇花异草,时刻展示着名胜古迹,你的人生就会像那旅游者之路,永远是惊叹,永远是新奇,永远是邂逅的美丽和重逢的欣喜……羡慕你的,徐小平大宝天天见,梳妆要经验亲爱的徐老师我是一个25岁的女孩子,正处于您说的关键年龄,而我对自己事业的看法,似乎也处于若有若无,不知何去何从的境地。

  我的理想是进入一家世界着名的化妆品公司,让更多的女人在享受了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之后,变得更加美丽和自信。然而,我只毕业于一所外省大学中文系,并且是硕士(有点糟糕,是吗?),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又没有专业技术,我觉得自己的状况与未来的理想相距太远。

  我曾想用出国来解决这一切,但是在聆听了您的讲座和仔细阅读了你的着作之后,我忽然觉得出国对我来说似乎不是追寻幸福,而是逃避困惑。我很迷茫,我不想放弃初衷,但是又的确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我应该出国吗?我还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

  真诚而急切地盼望您的回音!

  学员,你的问题并不严重,可以说几乎没有缺陷,25岁,研究生,你一年也没有浪费。

  但是,你的问题依然是存在的。读完中文系研究生,你对于鲁迅为什么和周作人吵架分家也许知道了一二,但你对于自己的就业,没有一个具体目标,所以你迷茫!

  你有一个梦想,而且这个梦想很美丽;但你没有把这个梦想就业化,没有把这个梦想职业化,没有把这个梦想用职业描述的方式来具体化,所有,也就没有发动对它的追求!

  这就好像你想创作,想啊想啊,想了很多年,有一天终于有了灵感,坐在桌子边上,你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想作画,还是想作曲,还是想写诗。

  这样的艺术家,是白痴;这样的理想者,是前述的那种艺术家。

  别跟我说理想和梦。我听得太多。我自己也中毒很深过。我现在要和你谈的,只有一个问题:你想进入化妆品公司工作,但化妆品公司里有许多行当,你想过做哪份工作吗?你想在化妆品公司的哪个部门寄存你的胭脂梦?

  ,世界上的化妆品,无论是最昂贵的或者最低档的,首先是通过燕莎、赛特或街头小店的售货小姐到达"女人"身边,让她们的秀发飘起来,让她们的皮肤亮起来,或者使她们的乳房瘪下去(假如是伪劣产品的话)。给女人送去美的产品,是化妆品公司的使命,而翱翔在女人梦中给她们直接送来美丽的天使们,就是售货小姐。

  亲爱的口红,做一个销售小姐,你愿意吗?

  ,和这些美的天使打交道,把美的甘露降送到这些销售小姐手中的,是化妆品公司的营销人员。这些营销人员,背着产品样本,走遍大街小巷,见到商店经理就说"大宝,挺好的!"而商店经理见到他们,就会在心里嘀咕:"又来了!大宝天天见,此人真讨厌!".但是为了多吃一点回扣,不得不和他假装亲切,最后还并不当面把他的名片用来包口香糖,以示蔑视。这些营销人员,是化妆品公司和市场衔接的桥梁。去化妆品公司做一个营销员,按销售额提成。

  亲爱的口红,做一个推销员,你干吗?

  ,让社会知道有这个产品,让人们了解它的功能,是宣传人员的工作。宣传、策划、市场推广、公司赞助的社会活动(公关)、电视广告制作编导、报纸文字撰稿……你是中文研究生,也许,这里会有一些职位适合你。

  但可惜,当你兴致勃勃到了这些化妆品公司,可能会发现他们自己往往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广告、宣传、公关公司,他们把这些活动都交给了专业的公司来承办。原来,梦想了半天,化妆品公司惟一和你的专业对口的工作,往往并不在你喜欢的公司。

  ,一个化妆品公司,如同任何一个公司,有保证公司运作的各种各样的具体职务:比如董事长、总经理、经理助理、人力资源经理、财务人员、物流人员、后勤人员……呵呵,浪漫的化妆品公司,原来尽是这些枯燥无聊的位置……再往下说,我都感到无聊啦!配制香水的,是化学工程师;调配色彩的,是颜料专家。天底下哪里有什么浪漫的梦想中的职业啊!世界上只有紧张辛苦工作之后,靠挣来的工资即金钱,靠赢得的贡献即荣誉,去努力过一点浪漫的生活。呵呵,我想我已经把你的问题说清楚了!

  从具体职业入手,来考虑人生梦想,而不要从梦想出发,来寻找终身职业。篮球的梦之队也许令人激动。但职业的梦之旅,其实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枯燥、无聊、重复、单调……辉煌的宫殿,是一块块平淡无奇的砖石垒砌而成;美丽的化妆品,是一个个平凡敬业的工人共同创造。

  其实,即使做一个柜台前的售货小姐,也未必辱没你这个中文系的研究生。当你怀着给女人带来"美"的激情开始从事这个工作,作为中文系研究生的你的那种描述力和想像力,一定能够让你面前那些爱美的女人看到自己变成了自己的女儿、自己变成了自己的情敌、自己变成了自己的偶像……于是,你就成了一个优秀的销售员,并且很快就成为柜台主任、成为部门经理、成为燕莎女性用品总监。最后,一家着名的化妆品公司看上了你,于是,你就成为了伊莉莎白雅顿首席代表,成为兰蔻中国总裁,成为克里斯仙·迪奥的亚洲总监呢!

  别笑我的梦想,杨元庆、吴士宏就是这么走过来的。还有那个雷达表中国总代理女士,就是从一个酒店服务员做到今天这一步的啊--可惜我忘记了她的名字,却记住了雷达品牌。

  瑞士雷达表,山明水秀,人杰地灵……一步一步,你就能实现你的梦想。

  而你的起点,已经比上述那些人不知要高出多少来啦!

  所以,如果你真想做化妆品的话,就从售货小姐、公司秘书、市场助理……或者其他任何一项实际的工作做起来吧!辉煌的前途,人生的梦想,存在于平凡、枯燥、具体的每一项就业中。

  闻香识女人的,徐小平何为"可控人生核聚变"亲爱的徐老师:

  我是一名江西大学的大学生,这两天我拜读了您的《图穷对话录》,受的启发很大。其中有个案例和我有些相似,就是第三篇《可控人生核聚变》里的梅非月。我今年也上大二,和她不同的是,我是理科学校的学生。我从小就对商业感兴趣,可是事与愿违,我以3分之差,到了这个非重点院校。时间越长,越发现和自己的兴趣不符,和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我几次想休学,回去重新高考,但是家长不同意,不愿意我再浪费时间。

  就这样过了将近两年。学了好多东西,虽广但是不精,没有精力再谈课程以外的管理和经济。我的班级,可以在大三的时候选择专业,马上就到了选择的时候了,我本来计划是选通信,但是我自认为对工商管理更感兴趣,可是在这个理科院校,这个专业不是很有优势,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学习氛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和梅非月相同的是,我所就读的高中也非常有名,我的大部分同学甚至一些学习成绩不如我的都考上了重点大学或者是去了信息资源很好的城市,而我这里学习氛围不好,信息也不灵通。每每想到自己的未来,再和自己的从前相比我就心痛。我也想到了出国,想考托,考GMAT,去美国学习MBA,但是我知道没有工作经验难被录取,尤其是拿奖学金出国,我真的很惆怅。

  我经常上网看商业方面的知识,也曾经找学习MBA的函授学校(可是和我的上课时间冲突),甚至为了积累从商经验我差点在我们学校开一个店(因为我觉得这是个机会,但是没有时间),也报了新东方的GMAT班(但不知道还能不能去上)。有好多好多的问题,弄得我压力很大。我不知道是应该选择我感兴趣但前途渺茫的工商管理专业,还是选择我不感兴趣的理科专业,然后考研。

  以我现在在学校的状况,怎么可能被外企录取?我决定听从你对梅非月的一些建议,现在多练习口语,追求时尚,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毕业后在中国工作两三年,积累工作经验以后再出去……但是现在呢?我选择什么专业?毕业后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我有什么优势能被外企录取?这两年,由于环境,可能又少接触了一些优秀的人、一些好的观念,这个可以在新东方解决。所以徐老师,占用您的一些宝贵时间,能否告诉我应该怎么办?我想您对梅非月的设计我不能完全照搬。您能给我些建议让我也发生核聚变吗?

  学生,何菊汴亲爱的何菊汴:

  我鼓励你学管理。

  同时,既然你有理科基础,如果能够把电脑应用和经济管理结合起来学的话,可能会产生杂交优势,使你变得非常抢手。MBA项目里有MIS这个专业,就是管理与理科的杂交动物。你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精通软件的管理人才,这样,哪个大公司都会要你。你的竞争优势,一下子就会超越那些名校毕业的大牲口!

  毫无疑问,你应该学经济管理,即使你的学校在这方面不是很强也要学。

  因为,这是你的喜爱。同时还因为,不同学校在大多数基础课程上都是差不多的,比如市场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这些东西。惟一不同的,实际上就是那么一点自信心和感觉。这个感觉,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达到的。实践活动,包括相关的校内、校外、学术、非学术活动,都可以推动你在管理学的发展。

  告诉你一个立即就可以壮大自己大学背景的秘密吧:与成功人士、成功企业交往,利用你的大学生身份,请他们到校园里来搞讲座、当顾问、做咨询。

  这些家伙,包括俞敏洪和我老人家,在得到大学生邀请的时候,毫无例外都会深感荣耀,更会倾情相助(虽然后来因为忙,暂时来不了--但至少会对你留下深刻印象!)。

  我在《黄金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里讲述的青年乔慧存,就是在一系列的"不怎么样"的学校里,通过给自己没事找事,无事生"是",登上了人生的顶峰。所以,大胆、勇敢、激情澎湃地去学经济管理!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和校园实践,来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你身上就会发生人生核聚变!

  什么是可控人生核聚变?这是我在《图穷对话录》里生造出来的好概念。

  指有计划地按照人生设计的日程,引爆自己的生命力量。

  所谓"可控人生核聚变",说得庸俗一点,指的是:(我现在给你的信,就是一个人生设计过程!)当同学们平均工资都在两千五百块时,通过人生设计,你的工资达到五千块;当同辈人平均工资都是五千块时,你的工资超过一万大关。不要小看了这个"一倍"--根据国民经济十年翻一番的高速度,你已经整整比别人领先十年了!生命的能量,以提前十年的速度在释放,不是人生核聚变是什么?

  但是,请不要小看了工资的含义。货币是衡量一切劳动的尺子。一个人才到底有多少价值是可以用钱来计算的--虽然人才创造出来的思想、精神、发明、发现,有时候无法用货币衡量--在市场上,如果你的身价能够超过别人一倍的话,其实你已经是百里挑一甚至是万里挑一的优秀人才。一万个人的才华在你一人身上凝聚爆发,这不是人生核聚变是什么?

  所以,"可控人生核聚变",就是运用人生设计的思想,通过教育--经验--教育的良性循环,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使个人价值最大化。让自己的生命从冰凉的海水,变成炽热的火焰,从欲望的奴隶,上升为生命的主人。

  生活中的梅非月,毕业后第一年的月收入就超过了一万人民币。全北京的大学生,达到她这样水平的,可能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吧。这样的女孩,生命能量已经提前爆发了!梅非月不仅是一个理念,事实上,她已经是一个有巨大能量的核装置了!

  毫无疑问,那些实现了可控人生核聚变、以万人之上的收入在做着贡献万人的工作的人,是杰出的。这样的人,为人类贡献的服务或产品、理论或精神,往往会引发更高当量的核聚变--这就是文明的伟大引力和动力所在。小小工资收入,只不过是引爆原子弹的黄色炸药,激发核聚变的高伏电极而已啊!

  我看见,你的核聚变正在生成,你的未来,也会绽放耀眼的光芒!

  徐小平律师心中蓝蓝的天亲爱的徐老师:

  人生的重大转折往往源自一个小小的偶然,我就是因一个小小的偶然得到了《图穷对话录》。阅读的过程让我在隐隐的激情中潸然泪下,曾经经历的对生之种种体验悲伤地一起涌来。冥冥之中,我相信您是那个能给予我鼓励和信念的人。我出生在新疆,父母是70年代支援边疆的知识分子。我本科就读于一所大学经济法系,现在湖南大学读有关国际金融法的研究生。我是挂靠在一家公司,工作一年之后考了三年才考上的。所以实际上我没有工作经验。读研后,我曾尝试寻找能令我信任的师长给我一些人生咨询,但并没有什么结果。失望之余我决定考虑出国深造,然后回国从事国际性的法律事务。就在这个决定做出的同时,《图穷对话录》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让我抑制了决策的冲动(您难以想像它带给我的温暖和冲击)。

  我是一个26岁美丽的女孩,有过一次纯洁的恋爱,渴望感情生活但不渴望婚姻,惧怕婚姻会束缚我的自由。我的理想是从事国际性的法律事务。因为我相信,20年后,世界的焦点在中国,我渴望能学有所用,投身于最富挑战性的事业中。我一直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就经济而言,我没有什么积蓄,家庭也无力资助我。

  这就是我的大致情况,徐老师,您说此时的我,应该选择出国吗?我的未来该怎样规划才最具合理性呢?因为始终葆有一颗赤子之心,所以我在面对生活时常感到沉重和痛苦。渴望有人为我拨开迷雾,徐老师,给我写回信,亲自给我写回信,好吗?

  您的学生,宁馨徐小平追记与宁馨的对话:

  宁馨是在羊年春节后的一个上午到达北京的,下午三点,我在办公室和她见面。她是专程从长沙来北京的。在此之前,她已经和我联系过好几次,千方百计一定要和我面谈。宁馨到底有什么问题?

  一见面,我就问她:你的专业好找工作吗?她说好找。

  我问:在什么地方工作?她说在中外律师事务所都可以。我说肯定吗?她说她这种专业的人挺稀缺的,所以肯定好找。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经济活动的中心,涉外律师非常吃香。

  我问:第一年能挣多少钱?她说大约小十万吧。我说两年三年五年呢?她说那就要看你的工作能力了,有经验之后,一年挣个几十万是不成问题的。

  我问:你有能力吗?她说我当然有!我问:那你敢去上海找工作吗?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成为年薪达到六位数、一年上一个台阶的涉外律师!

  宁馨说:我当然敢!肯定可以,只要我想!

  我说,那好,一言为定,你回去吧。你没有问题了。

  恭喜你、拉拉手、拜拜啦!

  宁馨紧紧盯着我看,眼睛里流出滚滚的热泪。这眼泪,除了心疼她的火车票花得冤以外,还有对我如此简单快捷地解决了癌症一样缠绕她的问题的感谢与快乐--我一举扫除了梦魇一般压在她心底的"留学无意识"和"就业无意识".

  硕士毕业即将29岁、家庭并无多少存款、专业是涉外律师的宁馨,放弃国内最能给她带来职业保障、社会地位、丰裕收入、人生快乐的律师不做,而要再去花三四年时间出国留学,这简直是21世纪最荒谬的自暴自弃的行为,相当于运动气喘还嫌不过瘾,硬要让自己染上非典才善罢甘休!

  恭喜你、拉拉手、拜拜啦!

  律师--多么伟大的职业,多么性感的字眼!

  宁馨--多么美丽、多么聪明、也就显得无比可爱的姑娘!

  直到现在,我还为我和你的对话自豪激动,我还为你的智慧和自信欢乐欣慰。你本来就没有任何问题,但我真的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花几百块钱来北京,就为了看一眼没什么任何看点的徐老师我。

  价值观的错位,使中国大学生浪费了多少个几百块甚至一生的幸福啊!

  对话结束后,我问宁馨有什么安排?她说:回长沙!好像长沙就在北京四环路北面似的。我说正好这里有一盒中午多订的盒饭,你要不介意,我热一热你把它吃了吧,我可以看着你吃。吃完你去赶火车。

  恭喜你、拉拉手、拜拜啦!

  这样的女孩子实在太可爱啦!惟一可惜的是,人生的一些迷雾常常笼罩着她们,使得他们本来如花似锦的幸福人生,总是人为地搞得乌烟瘴气。

  但是我高兴,我又为一个学生涤荡了浑浊,我又给一个灵魂驱散了乌云,我又给一个青年的美丽梦境一片晴朗的蓝天。

  解放区的天,是蓝蓝的天--清格粼粼的水来,蓝格英英的天!

  当代大学生心中,有多少人还在哭泣着陈旧的价值观,有多少人正在呼唤着心灵的解放区!

  宁馨很快就走了,但她很快给我写来一封信。下面是她和我见面之后的来信。

  徐小平亲爱的徐老师:

  我和您在2月17日有过一次面对面的交谈,我非常感谢您给予我这个见面的机会,我想我的生活从此会伴着前所未有的欢乐与痛苦掀开新的一页了!谢谢您帮助我坚定了做律师的职业信念,未来的发展蓝图像雨后晴空般清晰迷人。

  对我而言,更加重要的帮助可能在于您促使我反思自己的女性价值观和对幸福生活的理解。我感到悲哀,在过往20多年的美好生命中,对其间许多问题我始终站在无意识的边缘,生命的杯里盛满琼浆,却无人啜饮,我几乎要为自己哭泣了!上帝赋予人类的天性应当散发她最自然而迷人的光芒。为此,我有勇气将一场心灵的革命进行到底。

  一个你热爱、信赖并尊敬的人给予你最深切的关爱和帮助,足以使一个脆弱的灵魂获得最强大的力量。同时,亲爱的徐老师,我从您身上感受到一种人格的力量,捕捉到我寻找并深深渴盼的人性的光辉。我为此感动不已,更为此兴奋不已,因为这些可能是使我的生活沿着我爱的方向滚滚向前的精神动力!

  写到这里时,我的窗外正隆隆滚过今年长沙的第一声春雷,低沉的声音碾过天宇,带着充满生命力的躁动与不安。我的泪水已无法自持,我爱这低哑的巨响,我爱生命里所有蓬勃不息、无需伪饰的力量。亲爱的徐老师,如果我们的身上都有这种力量,愿她们生生不息!我为她们歌唱!

  您的学生,宁馨

  第三章而重复,则创造了成功的人亲爱的徐老师:

  我在大学是学市场营销的。前几天,一个人才招聘会在我们学校举行,我进去转了转,发现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形势确实是一片大好,几乎每个公司都找十个八个营销专业的学生。可细问问,大部分都是业务员,部分超市招的也就是搬搬货,摆摆货架的销售人员,月薪一般在700元左右。许多地方明确说明不要女生。从前的师哥师姐们,到社会上好多年,也就是做到某一部门的业务负责人,这离梦想太远太远。

  现在,学校里很多人在准备考研。前几天,一个省级辅导班在我们城市开始招生,早晨不到4:30,门口已经排满了人。学校的考研辅导班8:30开始上课,6:00就已经有很多人去占座位。就是这样,考上的人也只有五分之一,很多人最终不得不选择就业这条道路,或者等一年,接着再考。

  大家都在做的事,我开始觉得没意思,可是想来想去,也许考研是捷径。

  学校的背景及我自己的本科经历似乎都离出国很远很远。我们现在有一些同学在准备雅思,打算花二十几万到英国去读一年硕士,机会好,可以留那边工作。这种想法我不敢苟同,新东方让我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的我不能出国也不该出国。

  我已经报了今年暑假北京的辅导班,可能要将考研进行到底了,打算考北京的学校。我会选一个比较实用的专业,如企业管理,可也许考不了很好的学校:其实我心里清楚,这是一条不归路,考研成功的希望只有百分之五十,一切都抓在自己手中。

  徐老师,您说先就业,甩开膀子干几年,但模式化的工作让很多人都叫苦连天,反过头考研或是出国,一旦文凭在手,一切都迎刃而解。现在我大三,打定主意找工作是最轻松的一件事,可以悠哉游哉,学点英语,看看专业书。

  可是现在,我不得不死啃讨厌的数学,苦苦等待一个被转让的陈文登的听课证。我不想考研,我不想参与这种你死我活的竞争。可是,我没办法。徐老师,我现在不去想出国,只能好好地考上一个研究生,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现在打定主意就业,无疑是放弃一次机会。

  其实,我觉得我什么都知道,一切都该按既定进行,可我也总是觉得口不正,路不通。烦您老指条明路,学生在这儿有礼了。

  爱您的学生,崇幅亲爱的崇幅:

  我之所以给你写信,是因为你的来信暴露了一个精神软肋:鄙视劳动,鄙视起点卑微的劳动。

  你说模式化的工作使人"叫苦连天".其实,这可能是大家就业面临的最严重的心理误区吧。所谓模式化的工作,说穿了就是简单劳动、重复劳动。但是,世界上没有简单哪来复杂?没有重复哪来积聚?没有起点哪有终点?没有细沙哪有高塔?

  --不积跬步,何以致千里?没有红军草鞋,哪能走到延安,然后解放全国?让我说这么多俗语,使我感到自己都弱智!

  让我说说大家熟悉的俞敏洪的例子吧--抱歉因为和俞敏洪实在太熟,加上要捎带宣传新东方精神,所以我总是习惯性地拿他来说事--他在创办新东方的过程中,不知道有多少重复性的、模式化的工作--比如大家认为最了不起的新东方的授课,据说他在新东方历史上总共讲了四百轮!四百轮是什么概念?假如一轮是20节课的话,他总共讲了八千节课!

  一年360天,十年3600天,也就是说,俞敏洪在十年的时间里,至少每天要讲两节课!

  大家知道,新东方的课是两个半小时一节,而且,由于俞敏洪自己创造的新东方讲课方式,这些课都是要声嘶力竭地吼叫出来的--激情,是新东方的基本风格。

  这就是新东方的历史。这就是模式化劳动、重复性工作的威力。

  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

  "而重复,则创造了成功的人!"徐老师说。

  天下想在职场上成功的青年朋友们啊,我在这里拜托你们了,找一件值得你做的工作,赶快启动你"重复"的伟大程序吧!

  重复自有黄金屋,重复自有颜如玉--这么说,大概不至于有性别歧视,因为历史上着名的美男子宋玉和好男人贾宝玉,也都是玉嘛。

  把上面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反复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好,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反复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好,也可以获得幸福爱情。

  重复做汉堡,就是麦当劳;重复煮咖啡,就是星巴克;重复教托福,就是俞敏洪;重复做好事,就是活雷锋。

  而重复做咨询,则是徐小平。

  人重复做什么,他就是什么。所以,优秀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个行动。

  这句名言,既不是恩格斯说的,也不是徐老师说的--这是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也是在新东方被无数老师重复、被无数学生记住的至理名言。

  这是抽象的语言,说多了没劲。我要说的是:假如我是你的话,我是不考研究生的。至少,我不会为了躲避工作而考研,我会把考研的精力和时间,拿来寻找一份工作并投入到这个工作中去,不管这个工作是多么的boring和,无聊和简单,我都会认真做到底。在我看来,这样做,要比没有目的地去考研、为了躲避工作去考研要有意义得多!试看那些读完硕士的同学,有几个不是在从事"重复性"的劳作?

  这就是生活。这也是成功。

  任何人,包括从事创造性活动、工作性质最不"重复"的艺术家们,都有感到枯燥无聊的时候,都有不想再"重复"的时候。但大千世界,除了重复你善于重复的那些事情,哪里还有什么生计能够填满你的饭碗、充实你的心灵、体现你的价值啊--如果有,肯定那也是重复得来的!

  于是,我们擦干嘴角羡慕的口水,揉揉额头好色的眼睛,按住胸口艳遇的心跳,叹口气,耸耸肩,即使不那么情愿,但也就习惯性地再次投入我们"周而复始"的人生循环往复里去也……让我再"重复"一句可恶的俗语从此再也不提罢:万丈高楼平地起!你要建立人生的大厦,起点,肯定是在脚下的大地--一份工作上。而重复性劳动,则像那一块块垒上去的砖头或石板。重复建造一年,两年,三年,抬头一看。哇!你已经造就了自己成功的豪宅!

  徐小平经典错误:大学生就业神经紊乱症徐老师:

  看您的《图穷对话录》,我动不动就流泪,有时是因为您点亮的那支希望的火把,有时是因为落魄人儿绝望的处境。时而您给予我万丈激情,时而您提醒我正在冰山一角。

  我现在大三,学的是人力资源专业。我刚从新东方回来不久,在那里,为时20天的GR E培训不只是给了我英语,更多的给了我迷惑。我不知道自己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直接毕业工作心有不甘,就业形势不好,所以我初步打算考一个经济类或者管理类的研究生,据说一个知名度高的学校的研究生出国是非常有希望的。

  问题是我认为考取一个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的难度不亚于申请留学,所以我现在准备出国。即使我不知道自己该怎样问一个像样的问题,您也不会怪罪我对吗?

  徐老师,不光我很迷茫,周围的同学也是如此。只不过我去了新东方,心里面又多了一块砝码,压得我更加无所适从。您说我该考研吗?如果是,什么专业什么学校更有利于出国呢?

  我不想跨太大的专业,应该是经济或者是管理类。工作几年再考GMAT可行吗?问题是到时我也不一定会有上百万的学费呀。或者现在就准备考10月份的,横下心来开始申请?帮我出个主意吧,学生在这儿有礼了。

  汶栾亲爱的汶峦:

  你的迷惑,是一个时代的迷惑,所以,我要写信给你,让你走出这个迷惑。依照你信中的逻辑,好像大学生毕业后,天经地义要出国,或者考研究生。对于毕业后就业这样一个重大问题,用一句话轻率地否决:"直接毕业工作心有不甘,就业形势不好".

  让我问你一个问题:到底是因为"就业形势不好"而要出国或考研呢,还是没有留学和读研就"心有不甘"而不想工作?

  假如仅仅是因为"就业形势不好"的话,为什么不创造条件去努力寻找就业机会呢?就业,在职业场上寻找你的未来(包括教育和职业双重发展),是你这样的应用型专业学生大学毕业后的主要出路,甚至是惟一出路。无论中国还是美国,人们在这方面的追求都一样。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你本身就是中国社会紧缺的人力资源。中国人力资源的理论与实践非常落后,正是学有所长的你龙腾虎跃的大好舞台。放弃这个舞台而空谈什么留学与考研,毫无疑问是一个重大战略错误。

  学以致用。毕业后努力寻求人力资源方面的职业发展,才是你人生最重要的目标。假如你仅仅因为这个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即职业目标并不像瓮中捉鳖那么容易获得就轻易放弃它,或者故意躲避它,这样的思路,是失败者的思路,我可不敢苟同。

  话说回来,如果真是因为"就业形势不好"而继续在学校读书,是可以接受的理由。这在西方社会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但问题的核心是:西方人如果遇到就业形势不好而读书,他一定是去读那个毕业出来之后能够改变他的"就业状态"、确保他能够找到工作的专业。他绝对不会为学位而读学位,他更不可能迫于家庭和社会压力而读学位。否则,从失业到失业,直接灭亡。

  我在加拿大最大的新闻杂志《McLean》上读过一个"大学生就业难"的故事:一个大学生,拥有加拿大最好的麦吉尔大学(McGill)的两个学士学位,社会学和人类学,结果虽然他关注"社会",喜爱"人类",但"人类社会"却几乎要抛弃他。三十上下的人了,找不到工作,没有饭吃,只好回到一个社区学院去读一个汽车修理大专。他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知识越深越贫穷,学位越多越反动(后面一句话是我加的)!

  这个故事的教益是:无论你学什么专业,攻什么学位,我都不反对。我惟一反对的,是不考虑就业前景,一味追求学位、知识的那种奋斗思维。

  不幸的是,你的来信恰好完美体现了我反对的这种思维方式。在你的奋斗心理结构中,你遗漏了我最提倡的就业中心取向,表达了我最反对的那种为学位而学位、为出国而出国的考研和留学意愿。你的这种心理结构,是中国大学生经典的错误的就业心理结构。这个心理结构,是造成大量中国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之一。大学生自身在就业心理、就业观念、求职技能以及就职文化等方面的迷茫和滞后,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问题之一。

  你可以说,我们没有就业中心意识,是教育制度造成的。我同意这个指控。而我的作用,恰恰是要警醒我们的青年人,对环境和历史造成的个人能力的缺失,责备是没有用的。惟一的办法,是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奋起改变自己的命运。君不见,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即使是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说法甚嚣尘上的今天,有多少优秀的青年,抛弃了昨日的烦恼,把握了明日的先机,找到了自己一生发展的通道,获得了自己全力搏击的位置。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的你,居然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这个"人力资源",如何销售、出卖你自己这个"人力",怎样开发、挖掘你自己的宝贵"资源",这真的是中国大学教育的失败啊!

  你的心态,与中国社会迅速发展的人力市场、日益变化的就业需求很不相称。它是如此落后,如此不适应形势,逆反于时代,它简直就是一种时代病症。这个时代病症,因为是刚刚被我发现的,所以,还没有来得及来给它命名,本来我想用科学界的传统,以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病毒和疾病,把它称之为"徐小平综合症"--但我怕我的老母亲不理解而反对,所以,姑且让我把它称之为"大学生就业神经紊乱症"吧!

  就业神经紊乱症:人生追求不以职业发展为终极目标,而以学位、知识、出国为终极价值。一生奋斗为学位,拿到学位难为生。

  我给你写信,目的就是要扭转这个贻误了很多人的错误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改变这错误的心理结构、治疗这个就业神经紊乱症。

  你最好的人生选择,是首先开始大胆地寻找工作,在职业场上好好甩开膀子干上几年。积累了特定的经验之后再出国读你的MBA.那个时候,根据具体情况,说不定也可以在国内读。中国有光华管理学院这样的本地院校,有中欧管理学院这样的合资学校,还有必将越来越普遍的境外大学在中国办的那种纯外国的项目。你的教育选择,会琳琅满目。

  这是你这样的应用类人才(相对于科研学术类)人生发展的最佳途径。那些没有经验就急于出国的人,很多在国外陷入了一种历史性的悲惨困境:回国?

  没有经验找不到好工作心有不甘;留下?没有经验在美国加拿大也没什么好果子。留学领域里的一代漂泊者,在海平面上已经浪迹很久。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当初没有工作经验就匆匆出国,没有就业意识就急急赴美。以零经验拿到一个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高不成、低不就,在大洋两岸都失去了最佳工作机会和最佳从业心态。

  一个小问题:谁说出国读MBA一定需要一百万人民币的?假如是新东方哪位老师说的,我要向管理层告状来扣他的工资。事实上,除了世界上几个顶尖的商学院之外(这些商学院,说到底也不是人读的,而是--借用新东方着名的老师杨继的话来说--是大牲口读的),绝大多数的MBA,一年只要十几二十几万人民币就能够解决问题。而发达国家的MBA,顶多两年、很多只需要一年就能拿下。

  这样,在你带着丰富的中国经验出国读完MBA,再回到国内职业场上与国内人才开展竞争,轰轰烈烈地过一辈子专业人士的生活。你的工作肯定有挑战和压力,但生活充满了激情与乐趣;和高中时代的甜心结婚固然幸福美满,与酒吧邂逅的帅哥同居显然也是你的权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社会,你最先进入中产阶级;在这个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里面,你努力避免沦陷为低级中产阶级(lower middle class),拼命追求进入高级中产阶级;保尔为了解放全人类而战斗一生,你只要为了解放你自己而工作一世。只要你自己解放了你自己,释放了你自己最大的生命能量,其实就解放了全民族、解放了全人类。

  如果你自己都养不活你自己,你不是民族负担是什么?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友?

  教育,工作,再教育,再工作,活过一生。

  挣钱买车(自行车),存款买房(简易房)。买车不断升级--从奥拓到奥迪,从宝莱到宝马;买房不断扩大,从一居到四房,从筒楼到宽墅。

  相会,分手,再相会,再分手,直到永恒。

  虽然男友不断选择你,但你也保持不断选择男友的权利。虽然一切政治权力归"苏维埃",但性爱权力归自己!直至发现自己白头偕老的爱情。

  于是,有一天,你坐在星巴克和你的伴侣静静地喝着一杯浓浓的,两个人的眼睛无意间同时发出了一道任何人都看不出但惟有你们能够感知的电光火石--是的,是时候了,生一个吧!于是你们两人等不及喝完咖啡就回家。唉,这样的生活,才是摆脱了就业神经紊乱症的健康生活,才是生命最根本的价值和归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