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正版重置地洞:读书新知:思想的狂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0:11:27
作者:浪子文青      在过去的30年里,世界呈现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丰富景观。在过度追求物质进步而付出迷失于精神文化家园的高昂代价后,不论是回归还是继续探索,社会都需要明辨是非、有道德、有勇气和敢于担当责任的思想者。《从愤青到思想家》是刘明清撰写的文化读书随笔和思想评论精粹,在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当代中外诸多社会、文化和经济事件,倾听到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时代足音回响。
  
   身处“伟大的互联网”时代,多种思潮并存从而导致了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多元繁杂,思想者推动社会变革的责任日趋重要。纵览《从愤青到思想家》,其视野之开阔,涉猎之广泛令人惊讶。 《从愤青到思想家》既是该书的书名,也是其中的一篇文章。作者对王小波作品的分析,虽然只有一两千字,但见地之深,胜过万语千言。作者用“杂览主义与理性思考”“风花雪月与人文价值”来概括本书的特点。书中所发之言,所谈之事,所立之论,虽然只是作者博览群书阅读思考后的一己心得,却处处洋溢着21世纪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气息,不乏标本解析意义,同时也散发着理性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光辉。
  
   “学问乃天下之公器”。《从愤青到思想家》表达出作者对牺牲人类健康换来烟草工业的效益表现的愤怒,对社会道德与个人权利的尊重与呼吁,对经济问题的常识分析,对爱情的浪漫和诗歌的梦想,对以生命作代价而写作的惋惜,对读书人的清高以及文人相轻和讲真话的困惑。刘明清用文字演绎哲学道理于生活故事当中,虽不见波澜壮阔,却也充满激情热火。《沉默的大多数》通过沈从文、丁玲等文人的做人原则和人生际遇,分析了从“文革”到当下的一种“普遍的不得已”的生存状态。《从愤青到思想家》是对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的反思,文章之妙,贵在言简意赅,见微知著。刘明清用事实告诉人们:人生的许多不得已有时未必不是福。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刘明清没有在市场经济的滚滚洪流中丧失自我,而是坚守着自己的阵地——思考,对生活的思考。尽管作者自谦“只是用自己并不聪明甚至有些迟钝的大脑”把对于世界的美好憧憬诉之于笔端,但翻开这本文字老辣的著作,你能感受到作者高度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辨力。刘明清从当前市场经济的社会现实出发,认为是人从本性上来说是“利己”的(《回归常识》)。回归基本常识,不能不说是读书思考的结果。在思考中生活、阅读,在生活、阅读中思考。于是就有了他的这些充满着独立思想、闪烁着智慧火花的一篇篇文章。
  
   一本书,对于世界而言,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无足轻重。而一个见证了时代幽暗和光亮的智者对世界成熟思考的结果就不同了,也许就会成为某个热带雨林中正在轻轻扇动着美丽翅膀的蝴蝶,最终演变成改变世界的思想狂飙。《从愤青到思想家》是作者痛苦思索后的思想积淀,是对真理追求的一种声音,是一介文人对社会的理性认知和社会使命感的体现。(尹鹏志)
  
   (此书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