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back to的用法:阿凡提笑话的多民族性透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5:21:19

 

阿凡提笑话的多民族性透视

[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 发布日期:2012-01-04  ]

刘荫梁 

  一、闻名于世的阿凡提

  阿凡提是一个光辉的喜剧人物,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典型。关于他的笑话,在波斯、土耳其、阿拉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高加索、北非、希腊、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地区都广泛流传。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的乌兹别克斯坦就摄制了电影《游侠纳斯列金》、《游侠列传》故事片,其主角就是阿凡提。1965年美国一所大学出版的关于高能物理的学术论文集中,竟印了不少的阿凡提笑话和格言,而且还以阿凡提倒骑毛驴的漫画作为该文集的封面。

  阿凡提是否真有其人?有人说阿凡提的家乡就在自己家乡附近。有的老人甚至能告诉你,他的父辈亲眼见过阿凡提。有人说阿凡提生在一百多年前,也有人说这是好几百年前的事了,还有人说他现在还活着。更有风趣的是有人说:我父亲的父亲的父亲见过阿凡提,我自己没有见过。阿克苏人说他是喀什人,喀什人说他是阿克苏人,吐鲁番人说他是和田人,究竟哪种说法对?目前还没能考证出来。也许当初确实有一个叫做纳斯列丁的人,善于说笑话,很有才干,到处为穷苦人打抱不平,巧妙地和财主、官吏斗争,因此人们尊称他为阿凡提,并传说着他的故事。阿凡提是否真有其人,国外也有不同说法,乌兹别克人说他出生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阿拉伯人说他出生在伊拉克的巴格达,土耳其人则说他出生在土耳其西南部的西甫里希萨尔城,总之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二、不同民族的阿凡提


  (一)土耳其的阿凡提——霍加?纳斯列丁

  1983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戈宝权译《纳斯尔丁的笑话》(土耳其的阿凡提的故事)的“前言”这样写道:“霍加?纳斯列丁,生活在13世纪(1208或1209~1284或1285)。他讲的许多笑话以及关于他的笑话,是经过了6、7个世纪,一直流传到今天。”[1]

  土耳其学者穆夫提?哈桑在19世纪80年代根据研究地方档案的结果,发现了霍加?纳斯列丁的生卒年代和生卒地点。据他说,霍加?纳斯列丁于伊斯兰教历605年(公元1208年~1209年)生于小亚西亚半岛(即土耳其)西南部,距离安卡拉不远的西甫里希萨尔城(译意为尖城)附近的霍尔托村。他父亲名叫阿勃杜拉,当过伊玛目,即在伊斯兰教清真寺院主持公众礼拜时的领拜人。霍加?纳斯列丁本人也当过伊玛目,后来因为醉心于赛义德?马赫穆德?哈伊兰尼和霍加?伊勃拉吉姆?苏丹两位学者的学说,就放弃了在乡村担任伊玛目的工作,于635年(公元1237年~1238年)去到南方的阿克谢希尔城(意译为白城),追随那两位学者。最后于683年(公元1284年~1285年)以76岁的高龄死在当地。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皮博物馆里,还保存着一张18世纪霍加?纳斯列丁的小型画像:他长着很长的白胡须,头上戴着一顶很大的缠头,身子骑在一头瘦小的毛驴上。

  他的坟墓至今尚在,当地的人每逢节日都要来祭奉他。我国当代维吾尔族作家、翻译家艾克拜尔?吾拉木翻译整理的《世界阿凡提笑话大全》在“后记”中写道:“笔者有幸去土耳其,并亲临阿克谢希尔城,在那里瞻仰了他的陵墓。他的墓碑上写着:‘纳斯列丁?霍加,土耳其人,生于1208年,卒于1284年。是伊斯兰教学者,当过教师,做过清真寺主持公众礼拜人。他是一个十分善于雄辩、善于讲故事、善于讲笑话的人’。”[2]

  霍加?纳斯列丁的笑话,长时间在口头上流传着,直到16世纪由土耳其著名的作家、诗人拉米伊(1471年~1531年)最初记录下来,辑入他编的笑话集,其中还收了一些阿拉伯和波斯的笑话。拉米伊对霍加?纳斯列丁作了很高的评价,说他是位极好的长者、有学问的和健全理智的男子汉。

  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霍加?纳斯列丁的笑话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和兴趣。许多国家都出版了他的笑话集,有英文、俄文、德文、法文、日文等多种文字。

  他的笑话最初什么时候从中亚细亚一带流传到我国新疆,并在新疆的各族人民中间得到广泛的流传,这是一个尚待研究的问题。但从阿凡提的名字在维吾尔族人民中间家喻户晓、他的笑话获得维吾尔族人民的普遍喜爱这点来看,绝不是短时间的事,因为:第一,在语言方面,维吾尔和土耳其、阿塞拜疆、中亚细亚的乌兹别克、哈萨克、吉尔吉斯、土库曼等民族同属突厥语系。第二,宗教信仰上,均是伊斯兰教。第三,从历史关系上来说,新疆同中亚细亚及中东一带很早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所通过的地方,是东西方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必经的要道。由此可以设想,霍加?纳斯列丁的笑话几百年前就已流传过来。几百年的过程中,这些笑话在新的土壤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经过世世代代的口传,被不断加工、补充、发展、保留下来。因此,把在我国新疆各族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的阿凡提的笑话加以搜集、整理,并和土耳其、中亚细亚等地区流传的霍加?纳斯列丁的笑话进行比较研究,是一个很重要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二)阿拉伯的阿凡提——朱哈

  在土耳其的阿凡提——霍加?纳斯列丁之前,10世纪在阿拉伯就流传着朱哈的名字和他的笑话。

  1982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戈宝权主编的,由刘谦、万曰林、徐平翻译的《朱哈趣闻轶事》(阿拉伯民间笑话)一书的“前言”写道:“相传朱哈是l0世纪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时代的人,他出生在库法(现在的伊拉克境内),本名叫阿布?格桑?本?萨比特。关于他的生平和事迹现在知道的很少。他留下了不少的笑话。”

  朱哈的名字最早见之于文字的,是10世纪的事。在10世纪,巴格达的学者纳迪姆编的一本《图书目录》中,就最初提到了《朱哈笑话集》。到了12世纪,在马伊丹尼编的一本古阿拉伯谚语集中,又讲到了朱哈,而且还引用了一句谚语:“他比朱哈还要傻”。看来,早在11世纪时起,在波斯人当中就已经流传过朱哈的笑话,很可能关于朱哈的笑话,是从波斯流传到小亚细亚的塞尔柱王朝的。在13世纪的知识界当中,不少人是知道朱哈的名字和笑话的,如土耳其著名的诗人杰拉列丁?鲁米在自己的诗歌作品中就讲到有关朱哈的笑话。

  到了16世纪,土耳其作家和诗人拉米伊在编辑笑话集时,收集了阿拉伯和波斯的笑话,其中就有不少朱哈的笑话。有关朱哈的笑话,流传的范围很广,它遍及了阿拉伯半岛、波斯、埃及和地中海一带,如阿拉伯人叫他朱哈、召哈或是朱希,埃及人叫他戈哈,北非的柏柏尔人叫他杰哈或是西?杰哈,马耳他人叫他贾哈,西西里人叫他久法,卡拉布里亚人叫他休哈或肖凡尼,尽管名字都不同,但都是讲朱哈的名字和笑话,可见其流传之广。埃及的开罗和叙利亚的大马士革的出版社,都出版过《朱哈的笑话集》。

  (三)不同民族阿凡提笑话之比较

  我国的读者都非常熟悉阿凡提的名字和故事,但对阿拉伯的阿凡提——朱哈的名字和笑话似乎比较陌生。当我们读了朱哈的笑话后,就会发现这些笑话与土耳其的阿凡提——霍加?纳斯列丁和新疆的阿凡提的笑话之间的相似性和发展演变关系,这是一个很有趣味的问题。从这本《朱哈趣闻轶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哈这些笑话和《纳斯列丁的笑话》(土耳其的阿凡提的故事)中的笑话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这两个名字经常相提并用,而且又是同指一个人。如在笑话《雅号》中,帖木儿是直接叫朱哈为纳斯列丁的:

  一天,帖木儿对朱哈说:“纳斯列丁,你知道,阿拔斯王朝的诸位哈里发,每人都有一个雅号,比如信赖真主者、依靠真主者、顺应真主者等等,要是我也是阿拔斯王朝的一个哈里发,你看我应当选个什么雅号?”[3](P179)

  朱哈马上回答说:“陛下,要是那样的话,你的雅号无疑叫做‘老百姓求真主保佑’。”

  这则幽默笑话,正反映了当时的人民对入侵者贴木儿的无比憎恨,但纳斯列丁?朱哈善于用嘲讽的雅号来讽刺帖木儿。

  这则笑话,两个名字:“纳斯列丁”和“朱哈”,同指一个人。在这两本书中是经常合而为一的使用。这则笑话,从内容上看与《纳斯列丁的笑话》 (土耳其的阿凡提的故事)一书中的“基本的传统的笑话之一○八”,题目是:《帖木儿询问,假如他是一个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应该怎样称呼他》,是完全相似的一个内容的两个笑话。

  又如笑话《朱哈当辩护》[3](P194)中,纳斯列丁和朱哈的名字是连着用的。这个笑话讲一个商人赶路,在一家小客店里吃了一只鸡和两个鸡蛋,店主说等回来再算帐吧。三个月之后,当商人回来时,店主又端来一只鸡和两个鸡蛋,第二天要他付两百个迪尔汗。商人不同意,店主就给他算了一笔帐,说三个月前吃的那只鸡,如果每天下一个蛋,该是多少个蛋;如果蛋再孵下小鸡,该是多少只鸡;鸡再生蛋,加起来那该是上千个迪尔汗的钱了。因此他们两个人争吵起来,店主告到喀孜那儿去。喀孜法官受了店主的贿,就判店主对。于是商人就去找朱哈出庭当辩护人,就在这个笑话中,朱哈的名字是讲成“纳斯列丁?朱哈”的,看来朱哈和纳斯列丁又成为同一个人了。这个笑话,与纳斯列丁的土耳其笑话之二五五《霍加弄清楚毫无意义的诉讼》[1](P168)是相同的;在《阿凡提的故事》中叫做《算鸡帐》。[4](P131)

  从《朱哈趣闻轶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的笑话,其内容同土耳其流传的纳斯列丁的笑话和我国新疆流传的阿凡提的故事,几乎同出于一个模子,在内容上是相似或相同的。朱哈是生活在10世纪的人,纳斯列丁?霍加是生活在13世纪的人。朱哈的笑话流传到土耳其,就同纳斯列丁的笑话混合起来了。当纳斯列丁的笑话再从土耳其流传到阿拉伯时,只是把纳斯列丁的名字改成了朱哈。在朱哈的笑话中,哪些原来是属于朱哈的,这已是一个很难查明的问题,但把朱哈的笑话和纳斯列丁的笑话作一个比较研究,就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如果我们再把朱哈和纳斯列丁的笑话,同新疆维吾尔族人民中间流传的阿凡提的故事作一个比较研究的话,就可以看出它们对阿凡提的故事的影响了。它们是有着一脉相承,互相融合,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交流与融汇——世界性的阿凡提

  (一)阿凡提笑话的继承与发展

  从朱哈、霍加?纳斯列丁到阿凡提的笑话看,文艺的继承有其必然性。任何时代和任何国家的文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生活的需要,在继承前代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任何文艺家从事创作时都要从文艺传统吸取思想和艺术的养料,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业已形成的文艺的规范。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P603)马克思所说的“历史”,自然也包括文艺在内。列宁在谈到无产阶级文化时说的更明确:“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全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6](P348)这番话的原则适用于一切文化,也包括文艺在内,当然也包括阿凡提的笑话。

  每个时代的文艺总是从以前的文艺中吸取思想中的精华,或作为题材的来源,或成为内容的核心。例如,远古神话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等崇高精神,从春秋战国直至当代,在中国的绘画、雕塑、诗歌、小说、散文、戏曲中从未间断过。而像包公、海瑞一类“清官”形象,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我国文艺的传统题材。

  从朱哈的笑话、霍加?纳斯列丁的笑话、阿凡提的笑话继承关系看,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阿凡提的笑话之所以能代代相承,是因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有连续性,社会生活和人性有一定的共同性,人的思维、情感及其表现形式有相似性,文艺规范(即样式、表现方法等)也有继承性。我们应继承和发展这一民族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阿凡提笑话的继承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从时间纵向即各个时代的关系看,有继承的一面;二是从空间横向即各个民族的关系看,有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一面。

  (二)各民族间阿凡提笑话的交流与融汇

  这里所说的“各民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我国各兄弟民族包括汉、维、蒙、藏、哈萨克等民族;二是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文艺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本民族文艺传统的继承,而且也受制于是否对其他民族、国家文艺的借鉴和吸收。各民族文艺之间的交流融汇和相互促进,是世界文艺史的客观事实,也是文艺发展的规律之一。

  根据古今中外文艺活动的实践,各民族文艺之间交流融汇和相互促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从思想内容来看,若某一民族表现了进步的思想倾向,深刻的民主性内容和广阔的社会生活内蕴的文艺,往往会启发、影响并促进其他民族的文艺进程。

  从文艺形式来看,不同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各自独特的文艺样式和表现方法,通过交流和学习,可以是各方得益,共同提高。

  各民族文艺的交流融汇不是孤立地发生的,一般总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等方面密切交流的情况下发生的。因而,地域语言接近的民族,在文艺上的交融相对比较容易。其次,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社会关系愈相似,文艺的交流也愈方便。

  阿凡提笑话从国内到国外的广为流传,各民族和各国家之间的交流融汇和传承发展使得阿凡提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典型形象”,已属于全人类了。实践证明,有关阿凡提的笑话,已成为流传所致的广大地区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和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一条绚丽多姿的文化纽带,而受到各民族人民的一致钟爱。正如鲁迅所言“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它说明一个民族的文艺越有民族特点,也就越有普遍性。

  

  

(编辑:张雪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