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iofx991cnx说明书:《哲学概论》讲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33:54
《哲学概论》讲义  

 

《哲学概论》讲义

黎业文

1999

目的:按西方和中国哲学思想史的进展来认识和研读西方和中国的哲学。西方哲学由希腊哲学开始叙述,然后是中世纪哲学、现代哲学、近代哲学和当代哲学。中国哲学由先秦时代开始,经过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代、当代论述。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借着各中、西方思想家的反思过程来提升本身的反思能力。我们将站在基督教的角度来反思以上哲学。

哲学的定义、范围、价值

Ⅰ.希腊哲学-西方哲学之摇篮

A.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前期)

B.「智者」的哲学

C.苏格拉底-知识与价值

D.柏拉图-概念的世界

E.亚里士多德-世界中的概念

F.希利尼人的哲学

G.基督教教父的哲学

Ⅱ.中世纪哲学-经院哲学

A.安瑟伦-经院哲学之父

B.亚奎那-基督教之亚里士多德

Ⅲ.现代哲学

A.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B.理性主义:笛卡儿-现代哲学之父

士宾梛莎与莱布尼兹

C.经验论主义:洛克与伯克莱,休谟与怀疑主义

D.启蒙时代

E.康德与唯心论

Ⅳ.近代哲学(十九至廿世纪初期)

A.唯物论与无神论

B.存在主义

C.实证主义

Ⅴ.当代哲学

A.现象学与符号结构主义(潮流文化)

B.解释学

C.世俗化主义与文化现象

西方哲学方法论概述

中国哲学

. 先秦时代的哲学(子学)

. 汉代的哲学(经学)

. 魏晋南北朝的哲学(玄学)

. 隋唐的哲学(佛学)

. 宋明的哲学(经学)

. 清代的哲学(经学)

. 当代中国哲学(现代新儒家)

.中国哲学方法论的问题

功课作业

.阅读讲义。

. 专论一篇。30%

这是第四个阶段(神学学士)的课程,要求你写一篇1500-2500字的文章连同考卷交上。你可选择以下任何一位中国哲学人物来编写文章。

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董仲舒、范仲淹、朱熹、陆象山、王阳明、康有为、冯友兰、唐君毅,(只选一位人物)

请到书局去买一本中文书(世界各地书局不会难找到谈论这些人物的书籍)参考。文章可遵照以下形式编写:该人物的生平(占五分之一篇幅),哲学思想(占五分之三),你(站在基督教的角度)对该人物哲学思想的评论(占五分之一)

.考试。70%

参考书(学生不必购买,讲义足够完成考试。)

(编写专文必须购买一两本适当的中国哲学书籍)

1.白高伦 《哲学与基督信仰》。香港:证道,1980

 (以基督教观点按哲学史来看西方哲学主要人物的思想)

2.邬昆如 《西洋哲学史》。台北:正中,1971

 (按哲学史来看西方哲学的主要思想。作者曾受神学教育,但讨论中肯适切。可作为教科书)

3.薛华 《前车可鉴》。(从基督教角度看西方哲学的兴盛和没落)

4.Russell,R. AHistoryofWesternPhilosophy.LondonUnwin,1979.

 (著名西方哲学教科书。字里行间反对和嘻笑基督教。)

5.Hunnex,M.D. ChronologicalandThematicChartsofPhilosophyandPhilosophers.

 GrandRapidsAcademie,1986.(认识西方哲学人物和思想表格)

6.邬昆如 《哲学概论》。台北:五南,1984(按西方哲学主题来讨论)

7.傅伟勋 《西洋哲学史》。台北:三民,1965.(按哲学史来看西方哲学。作者为佛教徒)

8.塔那斯.理查德 《西方心灵的激情》。王又如译。台北:正中,1995

 (从社会和心理学角度来看西方哲学的发展和转变。没有一般哲学书的苦闷难读)

9.布鲁格 《西洋哲学辞典》。台北:国立编译,1976

10.唐佑之 《信仰与知识》。香港:证主,1978(从基督教角度看宗教哲学和它的价值)

11.梁燕城 《寂智思风云》。台北:宇宙光,1990

 (从基督教角度默想数个西方哲学的主题和人物)

11.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香港:开明,1924

12.范寿康 《中国哲学史纲要》。台湾:开明,1970

13.劳思光 《中国哲学史》。一至三卷。香港:友联,1980

引言

定义:哲学(Philosophy),此字原由两个希腊文拼合起来,φιλο(爱好)、σωφια(智能/知识),因此哲学的基本定义就是「爱好智能/知识」(loveofwisdom/knowledge)

以上只是按字义得到的基本定义,后来的哲学家对哲学另有更广更深的定义: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说哲学是追求「善」(GOOD))的学问。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把哲学当着是一门宇宙性的学问。

廿世纪英国哲学家罗素(B.Russell)因为自己的专门研究而说哲学就说逻辑学。

廿世纪奥地利亚哲学家维根斯坦(Wittganstein)把哲学当着是一种思想活动,并不是死板思考的东西。

哲学可能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但是,简略的说,哲学就是爱好认识这宇宙万物,思考要知其究竟,以便让人建立有系统的知识。

哲学的起源

不同的民族对哲学皆有不同的看法:

一.古人说哲学起源于「惊奇」(Wonder)。柏拉图说︰「惊奇为哲学者特有之性质」。亚里士多德说︰「不论古今,人皆由惊奇而产生哲学之念」。相信古人因为看见宇宙万物运作的伟大和奇妙而产生惊奇,因此想寻求其知识而成就哲学思想。

二.后人谓哲学起源于「怀疑」(Doubt)。笛卡儿(Descarte),费儿巴特(Feuerbach)认为「哲学是由怀疑而生」。因为人有了基本的知识,渐渐对其他不明白的事物产生疑问而生怀疑,因此想深一层去找出原因而思考。

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求知欲」(TheDesiretoknow)产生哲学。这求知欲是由人这万物之灵与生俱来的。

我们可简略结论说哲学就是人类对已存在宇宙的一种好奇反应。

哲学的价值

一.锻炼头脑:借着认识哲学思想和哲学家的思考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分析力、适当的问答力、观念表达(语言)力、系统组织力、逻辑方法能力、以致能做个「头脑发达,思想精锐」的人。

二.分辨(批判)能力:分辨自己、别人,分辩信仰、异端,分辩时代、潮流。深入了解各样事物,不致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以致可以选择适当的人生观或为自己的思想给与正确的辨别。

三.认识哲学:它的历史变迁、兴衰,人物思想,它对社会、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影响力,以致可从中吸取教训,认清何谓人、物、史的价值。

四.另外,研究宗教哲学更加龚固人的信仰:「研究宗教哲学的人是要揭发陈腐的思想,空洞的口号...(白高伦:哲学与基督教信仰,页318)。「宗教的内容是信仰,神学的目的就是在于探究信仰的深度,解释宗教的意义与价值。这是需要运用理性,作客观的分析...因此,理性的查究与解释,是需要哲学的工作」(唐佑之:信仰与知识,页14)

哲学的范围

学者们对哲学的范围有不同的看见,按照杜威图书分类法的分析如下:

|--Ontology实存论

|--Cosmology宇宙论

|--Space空间

|--形而上学|--Time时间

|Metaphysics--------|--Motion动作

||--Structure结构

||--Force&Energy能量

||--Number&Quantity数量

|

||--Teleology终极论

|--知识论--------------|--Finite&Infinite限度论

|Epistemology|--Theoryofknowledge认知理论

||--Causation因果论

||--Determinism预定论

------|

||--Induction归纳法

||--Deduction演绎法

|--逻辑学--------------|--Fallacies&Errors错误论

|Logic|--Syllogisms三段论法

||--Hypotheses假设法

||--Argument&Persuasion辩论法

||--Analogy模拟法

|

||--DifferentSystems系统论

||--Political政治伦理

||--Family家庭伦理

|--伦理学---------------|--Economics/Occupational经济职业

|Ethics|--Recreation娱乐伦理

||--Sex

||--Social社会

||--Consumption消费伦理

||--Life生命伦理

||---美学

|Aesthetics

|

|--宗教哲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历史哲学

 

I.希腊哲学-西方哲学之摇篮

约莫在公元前二千年,希腊半岛和邻近的地区已成为地中海文化和文明的发源地。公元前一千年前,小亚细亚已成为地中海一带的工商业及思想中心。天文学(由航海而来),数学(由建筑和工商来)皆发达。

我们约可把希腊哲学分成两个时期:

A.古希腊:十至六世纪。又称为「神话时期」或「哲学前期」。

B.全盛期:六至一世纪。又称为「雅典时期」。

A.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时期也被称为苏格拉底前期。从当时最宝贵的两本书中,荷马(Homer)的诗歌及伊索(Hesiod)寓言,让人们知道当时的社会是一个神话和奴仆制度的社会。在工商业发达的城巿,奴仆也有较大的权力和较高的知识。当时的信仰是多神的,以主神宙斯(Zeus)及其妻海拉(Hera)居奥林匹斯山(Mt.Olympas)为主。

当时有三本代表作。这三本着作描述的事情可追溯远至公元前二千年的希腊群岛人们的思想,表现出了典型的希腊哲学在混乱无序的变迁中欲寻找清晰共相的解释:

a.荷马史诗(Homeros)(此诗集资料约收集于公元前八世纪):故事多围绕着神与人的纠缠关系。目的是要教导人怎样去寻找更完美的生活。相信人里面有善、恶这二元在竞争,但是人具有自由选择善恶的权柄。这些诗歌式的神话叙述人的努力和神的为难,自由意志和命运的对抗,罪恶和报应,展现出了人的道德争斗。荷马史诗中两篇长诗《埃利奥特》(Iliad)和《奥德赛》(Odyssey)的故事也为后来西方文学家提供了许多想象力。

b.伊索寓言(Hesiodos):认为神与人都是源自海洋,因此宇宙是混沌的,但爱与恨的力量使天地万物有秩序。但是恶神常破坏这自然秩序而起天灾,恶人的败坏却出人祸。

c.奥菲斯神话(Orpheus):书中的故事多具东方色彩,不但主张世界有善、恶二元对立并且永恒争斗,而且主张人体内有灵、欲二元。相信灵魂是受困于肉体内受苦难,要解脱就必须要修行节制欲望。

当时的哲学思想约可分为五大派:

一.米利都人(TheMilesians):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小亚细亚海岸米利都(Miletus)地爱奥尼亚城(Ioniancity)开始有思想的转变。这里的泰勒斯(Thales)及他的继承者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和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推出了一种新颖和异常重要的理解世界方法。

A.泰勒斯(Thales624-547BC)-认为「水」是万物本源,为万物的变动原料。

B.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610-546BC)-提出「无限」(一种混沌未分,无限性的物质)为万物本源。

C.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585-525BC)-提出「气」为一切物质的源头。

以上三位哲学家的思路可归纳结论为:

a.他们认为/知道万物是从某些物质组成。最基本的物质就是从自然(φυρι)中产生。

 b.这一种物质是永远存在的。

c.这一种物质是无界限的,它充满着整个宇宙。

 d.这一种物质是‘活’的,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二.毕达格拉斯学派(ThePythagoreans):这派学者比较倾向宗教或道德伦理观。毕达格拉斯(Pythagoras580-500BC)-认为「数」是万物的本源,不同的「数」造成和谐。他找出了许多用数目字合成的公程序,也创了音乐的和音学。魂(soul)是为人体带来和谐,魂是不灭的,人需要追求魂的圣洁。

三.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ofEphesus580-480BC)认为「这世界...它不是由任何神创造,也不由任何人创造。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他把事物变化的规律称为「道」(λογοs)。他强调‘对立、统一’论:「对立的东西才会产生和谐,并不是相类的东西产生和谐」。

四.爱利亚派(TheEleaticSchool)

A.巴曼尼德斯(Parmenides515-440BC)-他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分开,而认为只有借着理性才能认识真理,只有意识决定存在。

B.芝诺(Zeno490-430BC)-提出不可解决的逻辑这种吊诡式(反合式)辩证法。把‘不动原理’运用在「阿基利斯和龟」和「飞矢不动」上。认为由一端走到另一端必然有一中间点。如果是龟先走一步,那竞跑家阿基利斯就必须先走过龟的中间点,但是这时龟又另外走了一个中间点,因此阿基利斯永远要追向上一个龟走过的中间点。结论是阿基利斯永远跑不过龟。(当时,今天我们知道这是错的,因为芝诺只依据空间(space)来分析),并没有加上时间(time)的观念。

五.多元论者(ThePluralists)是为了反对以上四学派的矛盾而产生。

A.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495-435BC)-他综合以前的思想,提出「土」,「水」,「气」,「火」是万物本源,而这四元素却需要用「爱」与「恨」来带动它们的结合与分离。

B.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500-428BC)-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许多性质不同的物质微粒构成的。「原子论」的趋型思想开始出现。另外,他提出精神(mind,νου)是具有无限的力量,是人和宇宙的主宰。

C.德莫克利图(Democritus460-370BC)-他提出了「原子论」。一切的事物本原是原子(一种统一不变的实体)和「虚空」。原子是极微不可见、无限数、不可分裂、不可灭、永恒的。「虚空」给原子提供运动的空间。因此,原子是「存在」,「虚空」叫「非存在」,「非存在」也是一样实在的。

结论:这时期是希腊哲学的诞生时期。当时希腊思想正尝试运用“认知”(cognative)的方法去观察(observation)和推理(reasoning)发现宇宙的自然现象和奥秘,并给以适当的解释。这些解释开始摆脱神话或是经验成分。人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人的心灵对物质现象的批判分析-出发去探索终极的、普遍的问题和寻求答案。

B.全盛期:公元前六至一世纪。又称为「雅典时期」。

公元前490-470年,雅典人联合其它邻邦,共同打退波斯人。战后雅典人把战舰改为商船,使雅典成为世界第一大商港,也成为不同种族、文化的汇聚处。因为雅典人与其它地区的人频频接触,加上竞争的结果,自然他们的科学渐渐发达,精密的数学立即产生,航海的范围扩张后,高深的天文学也同时产生。他们的经济环境自然宽裕起来,为他们提供了研究思想的先决条件。当时社会中出现许多有学问的人,被称为「智者」(sophists)。这些智者不只是开学堂教授教育,并且成为各地主邦国的“说客”,希望自己的学问和见识赢得众人的承认。

苏格拉底和智者们(Socrates(469-399BC)&Sophists)

这时雅典人曾被斯巴达的人打败,当时流行的是唯物主义,使青年人失去宗教的信仰。在他们失望之余,苏格拉底提出了何谓道德?何谓理想的国家?最后还要问,何谓自己?他大力提倡目的论,也认为哲学应该研究事物的目的而不是因果规律。他所注意的是社会伦理问题,人应该追求永恒不变的美德。他说「美德就是知识。作恶的人是无知识的人,有知识的人才可以管理国家。」他采用了「问答法」来讨论,就是通过双方一问一答,一直至问题得到清楚结论。

出名的「智者」有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和哥基亚(Gorgias)。「智者」认为「肯定的知识是无可能的,因为万物都在变动与变化,真正的存在(本质)是无法知道的。」他们是最早期的怀疑主义者。

哥基亚(Gorgias483-375BC)思想可归纳三个命题:

a.无物(本质/源头)存在,

b.如有某物存在,那这东西是无法知道的,

c.就算此物被认识,也无法说出来告诉别人。

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481-411BC)认为:

「知识就是感觉,事物对于你就是它现在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

当时的「智者」喜欢周游希腊各城邦之间,并且以雅典为活动的中心。因为人民迫切需要增加社会方面的知识和提高演说辩论的才能。「智者」以传授这种知识和培养这种才能为职业。智者争取成为许多邦国领袖的说客,盼望自己的学说得到最多人的承认。

C.苏格拉底(Socrates)

当时雅典已成为了一个文化高涨的城市,苏格拉底正开始他的哲学探讨。像任何一个诡辩派学者一样,他是一位怀疑论和个人主义者。他是在古代奥林匹斯山传统(神话传统)与兴盛的新理智主义之间关系最紧张的时候进入哲学的舞台,由于他非凡的生活和死亡(注一),使希腊人心灵彻底地转变,不仅为真理的追求确立了新的方向和理想,而且通过他个人,为所有随后的哲学提供了经久不衰的典范和灵感。

苏格拉底自己没有写下任何东西。对于他的丰富和连贯的描述包含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

作为一个年轻人,苏格拉底好像有充满热情地学习那个时候的自然科学,检查了当时各式各样的关于物理世界的思想。他对当时那些仅仅依照物质原因来解释宇宙并不满意,认为忽略了有目的的解释。人应该如何生活,应该是优先考虑的问题。苏格拉底把道德和理智结合起来解释这宇宙。他始终不渝地寻求那些从未被探究过的问题,试图推翻习惯性的假定和信仰,同时唤起伦理问题的更认真的思考。

著名哲学家阿波罗曾宣布说:「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他之所以实际上比其它人聪明,是因为唯有他承认自己的无知。他不向其它诡辩者说知识是无法知道的,而是他认为真正的知识只是还没有被取得。

-------------

注一:雅典战败,为了民主被新统治者迫喝毒药而死。

按照苏格拉底的看法,促进人生的真正成功与出色,必须考虑人的最内部的实在-他的灵魂。他第一次把灵魂确立为个人意识所在地,使它具有道德和理智的特征。他的座右铭是「了解你自己」,因为他相信,只有通过自知,通过对自身的灵魂的理解,人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善的生活的结果。一种真正快乐的生活,是一种在理性指导下能够正确行动的生活。因此人获得快乐的关键,是一种理性的道德的发展。苏格拉底宣称:「未经批判测试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发展了他在争论中所使用的辩证法形式。这种辩证法是通过严谨的对话进行推理,作为揭示谬论和获取真理的调查方法。在辩证法中,是他向与他讨论的人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然后不懈地逐一分析种种的提出的答案,达到最后一个肯定的答案。他也以这种方式为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提出问题,质问年青人已假定的答案。当时的统治对他这样的问题感到不安,年青人在这样的思考中责问当时的民主。

最后苏格拉底为他的真理而被判死刑,被迫饮毒药而死。但是他感得死并不可怕,死是进入永恒之门。

D.柏拉图

希腊哲学的最高峰可算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他们的哲学也成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简略的说,柏拉图的思想比较是注重天上的事物,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比较注重地上的事物。(见拉菲尔(Raphael)所画「雅典学派」(TheSchoolofAthens)(见薛华,《前车可鉴》,页48))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

柏氏生长于贵族之门。从2028岁跟随苏格拉底学习,也深受毕达格拉斯派(Pythagoreans,唯心论派)的影响。苏氏逝世后,柏氏就周游列国,东至埃及、巴比伦,西至意大利,目的是充实自己。40岁回雅典创立了「雅典学院」(Akademie)-可算是世界第一所大学,教授科目包括哲学、数学、天文、动物、政治等等。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氏的衣钵。柏氏死时八十有三,全雅典的人民都参加了他的葬礼。

柏氏的著作有许多,这里不能一一例出,只在讨论中例出。著作多以「对话」的方式写成。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看柏拉图的思想﹕

a.知识论

b.人论

c.国家论

a.知识论

古希腊哲学家因为看见宇宙万象变动不定,就不能肯定甚么才是永恒真正的存在知识。因此有人建议说「水」或是「火」为一切本源。

柏拉图统一前人思想,先把「思想」(concept)和「存在」(Ontic)看成二元,看为两个不同的世界。然后发展他的「概念论」(Ideas)。「概念论」指出「观念界」(理性)和「感官界」(感性)的对立,这是典型的宇宙二元论。他用了一个著名的「地窖比喻」来说明「概念论」的可靠性。

「在一地窖里,光透不进来。有许多囚犯被绑在椅子上,面向一幅大墙壁。椅子后面有一矮墙,矮墙上有各类道具,矮墙后点着一支蜡烛。囚犯不能回头看见背后的东西,天生下来只见到大墙壁上的道具影像。如有人问这些囚犯,世界上甚么才是真实的,他们会说墙上的影像是真实的﹔问甚么是知识,他们就会说「我记得或认识墙的一些事物就是知识」。

因此,柏氏就以人类比较地窖的人。说人一生下来就面对感官世界(Worldofsenses),很自然就认为这感官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所以结论说我们所看见的东西都是看不见东西的影像。

按「概念论」,可为柏拉图的思想做以下结论:

一.认为肉眼所见,肉身所触的事物不过是幻影。而这幻影世界不过是永恒世界(或属灵)世界的抄本。

二.认为万物变化不定,只有人记忆中的观念(Ideas)才是永恒不变的。

三.所有一切的观念都在追求一个最高的目的,也就是「最高的观念」-「善」(TheGood)

四.人生下来就在追求真、善、美,而「善」居于最高峰。「善」也包涵了真与美的特性。人可以凭着哲学的默想,或说哲学家比较容易达到「善」(永恒)的世界。

b.人论

因为二元「观念」,他把人分为两个部分﹕灵魂与肉体。灵魂是从观念界来的,是真实的,人的灵魂在入世之前是自由的,是在观念界里生活。灵魂降下这世界就受困于肉体,因此,灵魂唯一的希望就是追求「真」与「美」,可以回到「善」那里去。

柏氏再把人分去三个层次﹕

肉体=情欲(Appetive):嗜好、冲动,欲望=腹部

精神=意志(θυμο、“spirit):情绪、勇敢=心部

灵魂=理性(rational):知识、思想=头部

柏氏在Timaios一书说这世界本来是一片混沌,黑暗无光,「造化神」(Demiurge)就把混沌(Chaos)变成有秩序的宇宙(kosmos)。若要把一切弄成有秩序,一天要追求达到「善」的世界,不然就常困于这感官的世界。

c.国家论

柏氏最出名的书应该是「理想国」(Politeia)。他认为人生下来就会追求真、善、美。人拥有这样的能力是因为人的灵魂在观念时期就领受了真、善、美的特性。他认为人的灵魂在观念界是合群的。灵魂虽受困于肉体,但在这世界也要分工组成国家。

他提倡一个理想的国家应把公民分为三大类:

知识者=管理层

意志者=武士级}「理想国」

情欲者=劳动员

在理想国里最重要的事是教育。教育应由儿童开始。整个教育应由国家来负责,也由智慧的哲学家来计划。一个国家也该由最好的哲学家来统治(称为

Philosophy-King)。也只有智能健全的青年人可以结婚(称为「优生法」)。优良的学生是由考试制度所创造出来的。

结论:柏拉图的「理想国」理论至他死时都没有人敢尝试用来建国。

E.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322)

亚里士多德在十八岁时才进入柏拉图的学院(Akademie)受教育。在那里二十年至柏氏逝世为止。后周游列国,曾作过腓利甫王(Philippos)的家庭教师,教导当时十三岁的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当政后,亚里士多德就回到雅典创立了Lykeion学院。

亚里士多德一生人拥有许多学生。著作有上百本,讨论范围无所不有。一生人坚持说:「虽然真理和柏拉图都是我的朋友,但是在两者之中,我还是要选择真理。」亚氏死后,他的哲学并没有被人立刻发展,反而至中世纪时才被翻译出来。讨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应该先由他的知识论著手。

a.知识论

亚里士多德发明了逻辑学。逻辑学就把思想用来分析。他认为「语言」是我们思想的表现﹔我们想甚么,就设法说出甚么。如果把语言来分析,至最后一个元素时,就叫作「概念」(Idea)。并且人有比较与归类的能力,因此会把多个「概念」联合起来或分开,这叫「判断」(judgement)。例如,我说「这张桌子不漂亮」是一个「判断」。我可以这样判断是因为我把我现在脑子里对这张桌子的概念,与其它所认识的桌子联合起来作比较与归类。

亚氏认为一切「概念」是从感官经过头脑而得来。因此是后天的,并不如柏拉图说是先天从观念界而来。在为「概念」作「判断」时,人也会守一些原则,例如,

同一律AA

矛盾律-AAA

排中律A≠<-A

有了这些原则(思想律),就可使我们的「判断」落实成真、假之分。从这里他发明了著名的「三段论法」(Syllogism)

A=B

B=C

-------

A=C

亚氏认为人的头脑在作思考时,有三个基本的元素:就是概念、判断、及三段论法。

为了要肯定我们的思想或「概念」是真实的,就要与「存在」连系起来讨论。(「存在」Ontic,是一个哲学名词,要说明一切东西或概念都有他自己的「本质」(本体)或「实体」(Ousia),比如说「水」的本质是H2O。因此有H2O就说明「水」的存在。讨论「存在」的学问叫着「本体论」(Ontology))亚氏为了肯定「概念」的真实性,就列出了「概念」的分类--他提出了著名的「范畴」论(Categories)

亚氏把「范畴」归为十类:

第一类是「实体」Ousia,其它九类都是属性(attributes)。属性又分三种不同等级:

一.狭义必须的(NecessaryPropria)。例如:3sofa=2s

二.广义必须的(NecessariaImpropria)。例如,男人有胡子

三.偶然的(Contingentia)

按以上的知识论,亚氏创立了他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他为世界(感官界)变幻无定的现象提出了「四因说」,无论缺少任何一「因」皆没有东西可以「存在」。

例如,桌子由质料()做成,因此有「质料因」。但是要有桌子的「形式」,桌子才为桌子,因此必须有「形式因」。但是桌子要有人做成为桌子,因此有「形成因」。但是为甚么要造桌子,因此必须有「目的因」。四因缺一不可。

他认为「目的因」最重要。这样谁来决定人类或宇宙的「目的」?他说是「第一原动不动者」(TheFirstUnmovedMover),称为「上帝」。

以上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知识论可以从他的「工具书」(Organon)一书内找到。关

于「本体论」更多的数据可以从「形而上学」(ταμεταταφυσικα)一书内找到。

b.宇宙论

古希腊哲学家谈论宇宙时,是从两个角度去探讨:太初(arche)和原质。亚氏先以一个「第一原动不动者」解释太初的问题。然后说宇宙的原质不外乎四个元素﹕水、火、气、土。这四个元素构成宇宙并不是机械性的,而是有「以太」(Ather)这‘精神体’使四元素合、分构成整个宇宙。「以太」也使人体内的四元素构成人的‘精神’。他认为有生命的东西是「先有全体,后有部分」。我们不能剖开人的不同部分然后凑成人。而是有全人才因此有各部份。因此,认为人不是机械化的,宇宙也因此是非机械化的(non-mechanical),或是有生机的(organic)

c.人性论

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的说法认为肉体是灵魂的坟墓。亚氏认为灵魂和肉体是合一的,是相辅相成的。灵魂有三种不同的作用,会生(生魂)、会感觉(觉魂)、会思想(灵魂)。因此,人是理性的,人能够知道自己行为的目的,可以为自己选择目的(人生观),可以追求幸福,也有创造的能力。因此,人应该要为他的行为(道德)负责。

d.艺术论

亚氏认为人的灵魂除了有理性以外,还有情感(觉魂)。需要爱与被爱的生活。人的精神在透过情感的生活:爱、艺术等等,就可以使情感与人的精神联合调和。因此可以满足人的灵魂,使精神有最高的享受。

在亚氏著名的「伦理学」(Ethika)中,说明人可以靠理性智慧(φρυνετι)得到美德(Virtues)。幸福的生活需要好的美德,而好的美德是要用理性的智慧得到。

F.希利尼人的哲学

希利尼时代(约公元前300年至公元后300),因为社会与政治的安定,地中海一带的人思想也安定发展并走向专门化。有三个潮流思想:

一.斯多亚学派-禁欲主义者

创办人芝诺(Zeno335-263BC),他在斯多亚走廊(有许多颜色的走廊)处传讲哲学,人称这一学院的人为斯多亚学派。一般人称这班人为「死枯枯的老人」,是因为他们呆板的死守许多严厉的规矩。他们认为宇宙有「理性」,理性的调和要借着λογοs。人的灵魂可以与理性调和,但是要控制自己的冲动、情欲、情绪等等。他们的伦理强调做人的目的就是没有感觉,不同情等。中世纪时的修道院主义也受这派人的影响。保罗在雅典曾经与这一学派的人辩论(1732)。可见当时它在知识分子中的流行程度。

二.以彼古罗学派-享乐主义者

以彼古罗(c.314BC)是德莫格拉斯(Democritus)的弟子。相信这世界是由移动不定的原子(Atoms)组合而成。他在雅典创办了闻名的「空中花园」学院(GardenSchool)。他的学生说他死时说是因为身体内的原子组合引起混乱不调和,但精神(头脑)却是安静的。因此认为「安静心情」(serenedetachment)是幸福的途径。人死后,原子也分散了。极矛盾的,以彼古罗派也以纵欲出名,也因此被称为「享乐主义」者。认为身体既然死后原子就分散了,就趁今世尽情享乐吧。灵魂才是不灭的。(注一)

保罗在雅典曾经与这一学派的人辩论(1732)。记录说:「众人听见从死里复活的话,就有讥诮他的。」在知识分子当中,它与斯多亚学派分庭抗礼成为当时最普及的哲学思想。

迟至今天,仍不难在一般知识分子当中发现这两派的思想。

三.新柏拉图主义

柏拉图死后,他的弟子继续发展他的学说。按照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如果要继续发展下去需要面对两大问题:观念界与感官界的关系到底是甚样的?什么才是人真正的幸福?

公元前63年,罗马统治了地中海一带的国家。罗马人比较物质化,追求现世的享受,罗马王帝也继续容许各样的哲学与宗教在国内活动。

--------------

注一:保罗说:「若死人不复活,我们就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要死了。你们不要自欺,滥交是败坏善行」就是从以彼古罗派的思想和谈话而来。

新柏拉图主义是这期间最流行的哲学思想。最著名的人物莫过于在亚历山大城的犹太人哲学家斐罗(Philo25BC-40AD)。亚历山大城是当时最希利尼化的城市。也有最好的哲学院及哲学的活动。新柏拉图主义比较注重宗教哲学的讨论,在伦理方面继续的发展。简列其哲学思想如下:

.把柏拉图所说的「善」(TheGood)当着是“上帝”。后来藉灵意解经法(Allegoricalinterpretation)把许多柏拉图的思想与圣经的教导结合在一起。灵意化让这派的哲学家定出许多道德伦理条例。

.神是超越的灵,超过所有的属性(Attributes)和范畴(Catagories)。衪比「善」更好。衪是道德律的源头,必须借着「理性」(Logos)来认识衪。

.Logos是次等的神,是最高的天使,是创世的力量和管理。Logos是神的智慧,是神的概念(Ideas)。人可以藉Logos认识神。

.把人分成灵Spiritsoul不腐败的

---------=---------=----------

物质Materialbody腐败的

.魂可以与神结合,但要经过Logos为中保。

另外,罗马人昌盛物质的追求和享受,当时毕达格拉斯学派力抗提出「修身」的教导。他们提倡一个极端的二元论:认为感官界(物质)是恶的,而只有观念界的事是善的。为了使灵魂脱离这恶的肉体的捆绑,唯有靠齑戒、禁欲、清心修行等行为。

四.希腊民间宗教

希腊民间崇拜多神,延续上古时期所流传及崇拜许多神话故事中的神。多神崇拜是当时民间普罗大众的流行宗教信仰。计有:

大米底神(Demeter)-五谷丰收之神。为一般农民所敬拜。

米特拉神(Mithra)-生命气息之神。一般民间家庭所拜,为求人口繁殖丰盛。

依斯神(Isis)-阴间之神。(如中国民间的阎罗王)

多尼斯神(Dionysus)-动物之神。为畜牧者所敬拜。

希比利神(Cybele)-大圣母神。淫荡之神。

当逢各神的生日时,民间皆有演酬神戏。另外,当时也有许多邪教不时出现;占星术,邪术等等可以从许多考古的对象上见到。

结论:虽然希腊知识分子已脱离古希腊的神话时期,但是民间老百姓还是停留在敬拜多神的阶段。一些没有系统或是流派的哲学思想如斯多亚及以彼古罗派,却参杂着怪异理论和神话成份,让一般知识分子崇拜。基督教就必须在这种环境中成长,面对许多异端邪说,脱壳而出。

G.基督教教父的哲学

早期教会对世俗的哲学存着爱恨交加的心态。教父们极不愿意把基督教这“新兴宗教”哲学化。相信他们是因为受到保罗的影响(林前119-24),认为哲学是属世的智慧,不能与属灵的智慧相比或是混合起来。当然,保罗也承认外邦人有他们的智慧,而且在雅典以希腊哲学来讲解基督教的教义(17)。后期的教父最终还是接纳及研究世俗哲学的思想。

教父的哲学一般上都围绕着以下的主题:

一.信心与理性的张力问题。起初大家认为是相对/相克的,后来渐渐认为是可以摆在一起讨论的。认为信心和理性的知识皆可以引导人认识神,但是,信心才是真正的途径,称信心为“正统之道”(TheRoyalWay),而知识也是神赐给人的。

二.神的存在。起初教父深信人要认识神是凭着信心。后来也不反对人可以借着自然界去认识神(参罗119),虽然自然界不能完全把神启示给人。

三.神的本性。神是什么?他是由什么东西做成?后来神学才定义称神是个灵,是超越世界的,他是纯一的、永恒、绝对、无限、尊荣、他从无中创造世界等等。借着这个基础,教父们开始为基督与神的身分之间的关系深一层的去理解。

四.人的本性。人是什么做成的?由什么元素组成?灵、魂、体的关系如何?良心意志是什么?这与道德有什么关系?都是教父们所关注的问题。

初早期教会的哲学

游斯丁(JustinMartyr.死时AD165)未信主前是著名的希腊哲学家。在信主后,他仍然身穿哲学家行服,宣称基督教信仰乃是「唯一可靠,并有益的哲学。」他认为神的话(logos)给苏格拉底等思想家特别的启示,使他们思考出许多好的哲学。

特土良(TertullianAD160-220)却认为哲学乃一切异端之根。他坚持没有信心的属世智慧全是枉然的。

乐斯底主义(Gnosticism)是早期教会间最流行的异端。今日的学者肯定这是一个掺杂了波斯、巴比伦、犹太、希腊及基督教思想的异端。当然,希腊的哲学占大部分。这派的人认为这物质的世界是恶的(因此肉体也是恶的),灵魂却是善(圣洁)的。创造主(造化主)(Demiurge)与那高高在上天的上帝有一段距离。创造主与人之间却以“元”(aeons)来作为传达媒介。基督就是一个特别的“元”,叫洛格斯(Logos)来到人间要把「知识」(gnosis)传给人。基督是属灵的,没有肉体,也没有死在十字架上。衪的肉身也只是一个幻象。通过「知识」(gnosis),人才可以得救。天有许多层(当时乐斯底主义教主威灵泰奴Valentinus说天有三百六十五层)。每通过一层要会背一些密码或是信经(知识)。这些密码也只有加入了这组织以后,才从领袖们处得来,就如基督教会信徒所学习背诵的祷文和信经。

亚历山大神学院是初期教会的哲学思想中心。普罗底奴斯(Plotinus)是亚历山大神学院的创办人。也是新柏拉图主义兴起人之一。革利免及俄利根是这学院的学生,后来的继承做这学院的院长。俄利根(OrigenAD185-254)以柏拉图的思想来解释基督教的教义。俄利根认为知识是由神而来,基督教却拥有最好及最高的知识。「知识」(gnosis)是可以从圣经得来。圣经的意思有字义(身体)的,道德(精神)的,灵意(属灵)的。上帝是难于理解的。「道」(神的儿子)是道成肉的道,是永恒的道。这道是所有「概念」(ideas)的总和。道虽与神同质,但是在地位上比较次于神。(注一)理性的人所追求的「至善」,就是像神。

奥古斯丁--西方的教师

奥古斯丁(AD354-430)年青时为一浪荡的人,任米兰大学的哲学与文学教授。在米兰大主教的影响下信奉基督教。他的蒙恩见证记载在他那驰名古今的《忏悔录》(Confessions)。后成为北非洲希坡(Hippo)的大主教。从哲学及神学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有奥氏把所有过去的哲学及神学都汇合于一身,也把他的思想传给后来的人。成为了西方的教师(TeacheroftheWest)。我们只选择他重要的思想来讨论:

一.真理。奥古斯丁与当时的怀疑主义者大大的争执,因为怀疑主义者认为无法找到真理/真知识,所有的东西都应该被怀疑,但是奥氏坚决反对说:「一个人可以对他所遇见的东西怀疑,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他不能怀疑的:就是他自己的怀疑」。(注二)他说7+3=10这是人们理性的头脑所不会怀疑的。因此,证明真理不在于感知方面或是在经验方面,而是在头脑里,因此,真理是靠「直觉」(intuition一种于生俱来的感觉能力)得知的。他说:「不要在你以外寻找,望向你的内心,真理就在你的心中。」奥氏认为从心中而来的真知识是借着「光照」(illumination)而来。他并不认为这「光照」是从神而来,而是人于生俱来的。在他的神学思想中,他认为神就是“真理”。他根据柏拉图的思想认为所有的美好都是真正的「善」(TheGood)而来。奥氏认为神是一切真理的源头,也是所有真理的基础。因此,神是真理的总和,所有真善美的开始,一切存在的存在。因此,神是一切也超越一切。人可以认识衪,因为这世界是按神的「形像」(image)造的。(注三)

二.善恶的问题。奥氏反对摩尼教派的意见认为神与恶是同在且敌对的。他说恶乃是完好的损坏。按人的角度来说,恶是因滥用神所赐的自由而来。而人也没有办法从罪中自救,唯有神将人从罪恶中释放出来。人有魂及身体,这永恒的魂是住在会过去的身体中。魂是属灵的。「规律」(laws)是重要的,道德的规律是要由神圣的律法来维持,社会的规律是要由国家的律法来维持。

三.神的城。在其名著《神的城》(TheCityofGod)中,他把人类的历史看成是“神的城”及“俗世的城”的斗争。这斗争反映了人心里两个意志的斗争。

结论:特土良说:「雅典与耶路撒冷有什么关连呢?学院(Akademic)与教会有什么好联合的呢?异教徒与基督徒又有什么好同心的呢?滚开吧!那些试图把斯多亚主义、柏拉图思想、辩证论在基督教教义染上颜色的人。」

----------------

注一:俄利根就是在此论点上被指责提倡「神次等论」(subordination)而被判为“异端”。

注二:后来笛卡儿也以这「不可否认的自我怀疑」作为寻求真知识的定位点。

注三:这样的神观后来在中世纪产生了神秘属灵主义。

II.中世纪哲学-经院哲学

「中世纪」一般上是指由西罗马帝国的结束(476AD)至康士坦丁堡沦陷(1453AD)或宗教改革(1517AD)为止。总共横跨一千年。

中世纪哲学的基础可说是建立在教父的哲学思想上。在这漫长的一千年里,人们常用一个口号来形容中世纪的哲学;这是由奥古斯丁所发展的思想,并由安瑟伦普及化的口号:「我欲明,故我信」(Credoutintelligam)。哲学史家常说这世代是没有什么好记载的,因为它是一个讲究「信心」及「宗教」的时代。(注一)

可以说中世纪哲学不再是希腊式,也不是罗马式的,更不可能是希伯来式的,它是以上三种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哲学/文化,是宗教(基督教)性质的。把教父和经院哲学思想比较的话,那教父哲学是设法统一「信仰」和「理性」(或说他们以理性来解释信仰),但是经院哲学却设法把「信仰」和「理性」分开来讨论。

经院哲学的发展地点是教会学校、修道院,以及后来由教会建立的大学。我们可以从当时学生所学习的课程看出经院哲学的重点:

三目(Trivium):辩证(dialectica)

修辞(rhetorica)

文法(grammatica)

四科(Quadrivium):天文(astronomica)

音乐(musica)

几何(geometrica)

算术(arithmetica)

当然,神学是那时的「科学之母」(TheQueenofScience),是每个学生的必修科。

教学的方法分为两种:授课(lectio)及辩论(disputatio)。授课所集成的讲义叫「大全」(summa),而辩论所记下的资料叫「问题」(quaestiones)。除了「大全」及「问题」之外,还有「小品」(opuscula)是教授或学生写成的小论文。

这时代被称为“经院”是因为这是一个“学术”的时代。那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有一口号这样形容说:「书本比金钱更需求;学者比财主更受尊敬」。

经院哲学的派系

经院哲学约可分为两大派:

一.唯实论(Realism):属柏拉图主义/或奥古斯丁派。他们认为不是感官界的事物先有,而是先有观念,后有事物。比如,不是桌子先有,而是先有桌子的观念,因为造桌子的工匠先有桌子的图形在头脑中,然后才有桌子造出来。

唯实论的主要人物有:J.S.Eriugena(810-877AD)

Anselm安瑟伦(1033-1109AD)

Bonaventure(1221-1274AD)

二.唯名论(Nominalism):属于亚里士多德主义。他们认为「概念」或知识只是脑中的一个名词,用来代替我们认识的事物。比如,人脑里有桌子的形式是因为看见了许多的桌子而归纳出来的概念。

唯名论的主要人物有:ThomasAquinas(1224-1274AD)

J.DunsScotus(1266-1308AD)

WilhelmOckham(1285-1349AD)

唯名论后来垄断了后期经院哲学的思想。人们也开始崇拜自然科学。认为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或归纳法,才能够找到真正的知识。(注二)

以下我们只讨论经院哲学的两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安瑟伦(AnselmAD1033-1109)

安瑟伦是英国坎特布里的大主教(ArchbishopofCanterbury)。他直接承继了奥古斯丁的学说。被称为经院哲学之父。以下只简列他留给后人的三大学说:

一.信心寻求知识(fidesquaerensintellectum):不是先证明后相信,乃是先凭信心,然后才能明白基督教的真理。他著名的口号说:「我欲明,故我信」(Credoutintelligam)

---------------

注一:当时可说教会控制住所有的哲学思想活动,判定「不是出于信心的就是罪」(1423)。因此,许多理性的思想家或科学家被「赶出教会」(Excommunication)或「放逐」(Exile)或「判死刑」(Executed)

注二:可见到了中世纪,思想家仍然弄不清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真正的知识:到底真知识是凭理性的呢,或是凭经验的。

二.救赎论的满足论:在他著名的著作《道成肉身的意义》(WhyGodBecameMan)说明救赎是需要一位“神人”来完成的。人犯罪,得罪了神,因此人应该讨神的和好,但是,人因是罪人而无法向神亲近,因此,而要有一位“神人”,一位无罪的“人”,来满足以上的要求。

三.神实存论:安瑟伦最著名的学说是他的证明神论。在其神实存论(OntologicalArgument)中,他辩论说:

1.「完美」(perfection)这性质不可能是忽有忽无的,而是永远存在的。

2.神是「想象中最伟大(完美)者」(ThatThanWhichNoGreaterCanBeThought)

3.所以神存在。

有一位诺名的愚者(一位在意大利的人)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最完美、最大的岛屿,它就应该存在了。但是,我们知道没有这岛屿。」后来安瑟伦回答愚者说:「神是超物质的,岛屿却是属物质的,这两个那里可以用来比较呢。」

(注:我们知道,安瑟伦是把「存在」(existence)当着一种性能,就好像柏拉图的「概念」一样。后来,笛卡儿不用「最大者」,却用「最完美者」(supremelyperfectbeing)来推进安瑟伦的证明神论,辩论说:

1.我们想象中有最完美者。

2.完美这性能是「必须」存在的。

3.所以最完美者必须存在。

4.最完美者就是神

后来康德反对说:「『最完美者必须存在』本身虽然是一个没有错的结论,但是却不能在事实上绝对的证实出来。还有,『存在』这实在的东西不可能是一种性能」。

现代哲学家的答复:哲学家把「必须」(necessity)分成两种,一种是logicalnecessity,另一种是ontological/factualnecessity。而安瑟伦的神实存论只是一种logicalnecessity的辩论,所以不是factual的。

不管怎样,整个神实存论的基本方法是从「观念」(形而上的)证明「存在」(形而下的),这样可以行得通吗?)

多马.阿奎那(ThomasAquinasAD1225-1274)

多马.阿奎那生于意大利,可算是中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因其著作题材之广,册数之多而被誉为「天使博士」(AngelicDoctor)。阿奎那主要的著作是有关哲学与神学的两套总纲领(Summae),厚达六十册。后来的人称这巨著说它像一个知识的大湖。他的知识来源并非他有何独到的见解,而是他将当时已有的思想巧妙地融会贯通来。

他的《神学总纲》(SummaTheologica)已被公认为天主教神学的神学基础。每部份都有很详细的分类,是用问题解答的方式写成。书内所用的语言好深奥,他把许多的圣经,神学教义,及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的思想贯通起来。今日的人谈论阿奎那的哲学多只选择三个学说:

一.哲学与信仰两层楼说:也就是说,先用哲学来打基础,然后将基督教教义建于其上。这使人走到基督教哲学之前看见一座两层楼,先进入楼下时就是以哲学理论来谈基督教信仰,在理性不能站立时,才上楼把信心搬出来作辩论。

二.五个方法(TheFiveWays):阿氏对神存在的证明被称为「五个方法」。阿氏的出发点是:人不能凭空领悟到神的存在,要知道神的存在,必须有证明。以下是证明神存在的五个方法:

1.宇宙论(CosmologicalArgument):这证明方法指人所见到会动的对象都是由另一个会动的物件推动。如此一直推算上去,那就有第一个会动的物件。阿奎那说第一个会动的对象是自动的,称它为「第一个不动的自动者」(TheFirstUnmovedMover)。他说这「第一个不动的自动者」人人都知道是上帝。

2.因果论(CausalArgument):所见的「果」(许多的结果)必有「因」。如此,一直推算下去必有「第一因」,那「第一因」人人都知道是上帝。

3.从许多「偶然的存在」(Contingentbeings)我们可以推算上去必有一个「必须的存在」(necessarybeing)。人人都知道这「必须的存在」就是上帝。

4.从「不同的完美程度」(Degreesofperfection)我们可以推算出一个「最完美者」(MostPerfectBeing)。他说,人人都知道这「最完美者」就是上帝。

5.设计论(TeleologicalArgument):从许多的被造物我们可以推算出一位创造/设计者。而这「设计者」人人都知道是上帝。

总括来说,以上的五个方法,不难发现它们只不过是一个方法罢了。或说是一个证明的五种说法。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些论点似乎是很合情合理并且容易被接受,因为它不必依靠信心与基督的见证,而以客观事物证明神的存在。但是,所证明出来的神又是一位怎样的神呢?

三.模拟论(DoctrineofAnalogy):他提出,一切关乎「神」的用语都是「模拟」或「象征」式的。换言之,当人称神为父的时候,并不是神的性情与世上父亲的性情完全相同,或全然不同,而是说,两者确有相同之处。因此,他说用来形容神的字眼或许多宗教用词既非是「固定」(univocal)的,亦非「不固定」(equivocal)的,而是「模拟」(analogy)的。我们并不反对阿奎那的「模拟法」。圣经中的确有用许多这类的字眼来形容神。我们也知道,人类无法完全用词汇来表达对神的认识,许多时候必须用模拟法来认识神更多。

天主教把阿奎那的SummaTheologica奉为正统的系统神学,也是永恒的神学教义课本。

结论:引用白高伦(《哲学与基督教信仰》,页15):「当时因为教会垄断了一切学术研究,所以绝大多数的哲学家都是圣品人士,...他们用希腊哲学来维护基督教观点...使基督教信仰因掺杂了无数非基督教思想而被歪曲,然后,后世的批评者把掺杂在基督教内的非基督教思想攻击得体无完肤,便以为已经把整个基督教难倒。」今天,我们的工作一方面是要把掺杂许多非基督教哲学的元素从神学中分别出来,也一方面要禁止今日的哲学家把许多世俗的哲学再次的掺进神学教导中去。

 

III.现代哲学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全部东西都改变了,包括思想、心态、国家、社会、生活、商业等等。文艺复兴(Renaissance),就如其名,是指「复古」。由弗尔兰会议(CouncilofFerrara-Florence1438)开始,或是由拜占庭的沦毁(1453)开始一直延伸至十七世纪初为此。文艺复兴的哲学特色就是「复古」与「创新」。以下是文艺复兴哲学的重要主题:

.复古

复古就是要走出中世纪的圈子,离开中世纪哲学的思考方法,要表达民族的色彩,不受基督教(天主教)传统的捆绑,不接纳由罗马为中央集权的帝国政治。例如,但丁(Dante1320)做了「神曲」(TheDivineComedy)来表达一个自由的世界,在这世界中人人可以自由的活动。他是用意大利文写成,而不再是使用官方所规定的拉丁文写作,这导致一般平民皆可以看得懂这本书。这时期希腊哲学的著作也大量的被翻译成拉丁文或各国的语言。在弗尔兰建立了「学院」(Academy)图书馆等等。这些复古使到学术和艺术充满了清新的气息。

.创新

创新就是使各人(或个人)对于自己的尊严和价值有一定新的反省和认识。在这创新的过程中,有许多的「新」东西出现:

1.人文主义(Humanism):各人开始注意自身的问题,每个人开始讨论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每个人在寻找「我」与他人、国家的关系。这种人文(或人本)主义是以「人」作基础、作中心来研究一切的哲学。追求人的平等,个性自由不可侵犯,现世幸福高于一切。爵瓦尼(Giovani1490)着有《论人的尊严》。当时的音乐,艺术,歌剧等等开始表达人的伟大。

2.科学研究:这时学者开始离开形而上学的辩论转而注重科技的应用。哲学家开始注重对自然的观察。运用归纳法,算术,机械等等来为自然科学找出许多的科学定律。哥白尼(Copernicus1473-1543)提出「太阳中心说」。盖柏莱(Kepler1571-1630)发现「行星三大运行律」。伽利略(Galileo1564-1642)指出「摆动规律」。牛顿(Newton1643-1691)发现了「地心吸力」,也提出了「万有引力」的学说。法兰西.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提出「实验」法,然后以归纳法和分析法获得知识,又说「知识就是力量」。

3.社会自由:经过一千年死气沉沉的世代,文艺复兴带给社会一片清新的气息。人文主义开创了一个人文的社会。一切讲究人的重要。各人可选择自己的生活形式。摩尔(ThomasMoore1480-1535)写出「乌托邦」一书,启发人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和讲究。在社会方面,因为各国家的兴起,民族意识开始抬头。街上可见到不同国族的人,穿着各自民族的服装,强调国家的传统与文化。莎士比亚(1564-1616)以英文写了许多戏剧来表达人的感受。宗教开始醒觉,马丁路德以德文翻译了圣经,人人皆可读。

 

当然,配合以上的气象,学术,商业等等均一起的发展。火药和大炮的制造加速了科学的发展。航海和陆路的交通进展使到经济贸易一片繁荣。农民制度开始改进为资本商业制度。建筑屋也开始讲究辉煌的设计。宗教开始充满活力,这也引致了后来的「宗教改革」。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公元1561-1626)

虽然培根不能真正算是一位哲学家,但是他影响深深地留在今日知识分子当中。他也被称为当代科学之父。

当文艺复兴在欧洲漫延开来以后,商业的活动也更加强劲。加上新航线的发现,英国的航海贸易有了很大的进展。经济社会也开始形成。

培根当时是英国资产和新贵族的发言人。父母都是贵族。他一生人大部分的时间均是在商场渡过。但是他的学说却受许多人的欣赏。

一.反对封建制度:尤其是反对「君权神授」和「君权无限」这观念。认为王帝应该像个议会的主席;主席有议决权,但要善于收取不同的意见。这样的思想正反映了当时资产人仕和新贵族的理想。

二.提倡科学技术:培根认为科学技术是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在他的名著《新工具》一本中,一开始就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口号。他指出,人类过去曾经历无穷的灾难是来自对自然界的无知。他说,这无知是因为过去神学和经院哲学的研究造成,不是方向不对就是方法不对,使自然界成为了一个不可理解的迷宫。他直接批判神学和经院哲学那种脱离现实,玩弄概念的研究。他提出人们应该把过去所有的认知从新试验一下。试验是决定知识的最有效方法。

三.归纳法:培根认为,经院哲学那种无着边际空洞的争辩是因为误用了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法而引起。他强调「在事物本身中来研究事物」,而不是在自己的头脑中来研究事物。他提出了一个靠经验的认识方法-归纳法。这就是他所说的「新工具」。培根认为,要使用正确的归纳法,不能单单靠对自然现象的简单收集,更主要的是要靠试验。

B.理性主义

现代哲学(年份介于公元1600-1850)

现代哲学有以下四大特色:

一.开始走出希腊哲学和中世纪哲学的框框。哲学家开始应用新的方法,探讨新的问题,也提出新的答案。

二.与科学(自然科学)关系密切。思想要求更精密,不再使用神学的系统来解释难题。

三.脱离教会的控制。走出信心的范围,以人的理性与生活经验来探讨及创造哲学问题。

四.强调民族文化意识。因为欧洲各国的独立使哲学思想更具民族的色彩。

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是指以理知(reason)来为一切事物作衡量。他们的共通点认为宇宙是有理性的(rational),可以以理知来了解。认为一切事物的真相可以以适当的理知(例如逻辑演绎法),配以合理的推论(例如数学),能给「事实」刻出一幅人人能了解的图案来。

理性主义的思想方法

早期希腊柏拉图的思想提出观念界(思想/概念)和感官界(物质世界)是分开的,但是理性主义却缩小这两个范围;只看重「心」和「物」。「心」是主体,而「物」是客体,就如「观念」与「感官」是二元的,是对立的。认定说如果主体()能把握住客体()的话,那就可以得到真知识(或真理)。如果要把握住客体,那最先要把握住主体的存在。怎样去肯定主体的存在呢?理性主义提出他们的意见。

主体-------->客体

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儿

笛卡儿(ReneDescartes,公元1596-1650)因其理性主义思想的创新而被冠为「现代哲学之父」。借着祖父所留下来的财产,一生人保持着一个绅士式业余学者的生活。每天工作与阅读的时间都很短。多数时间都是用来静思默想。年轻时在耶稣会的学院受教育。学习科学,神学,哲学,数学等等。在物理学方面他发现了宇宙动力的总和不变论,在医学方面他也发现人体血液的循环,在数学方面,他发明了著名的坐何几标学。但他真正的贡献还是哲学与神学。主要著作:《方法论》(DiscourseonMethod)及《沈思录》(Meditations)

.知识论:人所认识或所得到的知识都是由客体而来。要怎样肯定一个人对客体的知识是确定的呢﹖笛卡儿认为最重要是先肯定主体「我」的存在。因此,笛卡儿认为人们可以对任何东西怀疑,但是有一件事是不能怀疑的﹖就是那个人的「怀疑」。这「怀疑」成为了「我」的「存在」的最好证明。因此,我的怀疑肯定了「我」的存在,那我所认识的东西都是真确的了。「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sum/IthinkthereforeIam)也就是说当我在怀疑我是否存在的时候,「我的怀疑」就因此证明了我的存在,这口号开创了现代的理性主义。

一直以来,哲学都在寻找一个人怎样确定我所见所思的东西是真确的。从「我」这个主体,到「他/它」这个客体之间的关系实在太难确定了。要确定我所见所思的东西是真的,那就应该先确定「我」是真的(或真的存在)。怎样证明我是真的存在呢﹖在笛卡儿著名的《方法论》里有这样说:有一天笛卡儿在一个很寒冷的冬天,坐在一个很热的烘炉中默想如何找到真理。他说,当他从烘炉中出来的时候,他的哲学就熟了。在烘炉中,他发明了「我思故我在」的理论。他也说,如果真理是真理的话,那应该是「清晰明了的」。就如2+2=4一样。他所说的「怀疑」就是「清晰明了的」。因此,用感官去认识的东西是最危险的,也是最不能确定的。当然,问说他是怎样知道他这「怀疑」,他提出了「直觉」(intuition)这观念。这「直觉」是与生俱来的。

.证明神论:笛卡儿再提出「神实存论」(OntologicalArgument)。上帝是「最完美的」。认为上帝不会欺骗我们。上帝是我们想象中最大最完好的。祂也是「最清晰明了」的观念。

让我们来审查笛卡儿思想的真确性。「我思故我在」到底是否是正确的前题?换句话说:「我思故我在」其实就是「我在故我在」的重申而已,没有甚么可以彼此证明的。我们每一天所见的东西靠我们的知觉就足够其存在,又何必以怀疑来证明其存在而多此一举。或像英国汤朴威廉(WilliamTemple)大主教被问起欧洲历史上最倒霉的一刻是几时﹖他回答:笛卡儿将自己关在烘炉的那一天。

斯宾诺沙(BaruchSpinoza公元1632-1677)

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富有的犹太人家庭。因接纳理性主义,廿二岁就被教会赶出阿城。后来德国海德堡大学聘他为哲学教授。代表作是《伦理学》。神学著作有《神学政治论》。

.知识论:他认为宇宙的一切活动是有理性的。而其中的真知识(真理)也可以靠理知推论出来。神是一切真理的保证者。他不接受笛卡儿的「知识二元论」,而认为「本质」(substance)是一切真理的基础。「本质」只有一个,是自生的,是不须依靠其它事物便可以形成的。「本质」又可称为「神」或「自然」。因为一切都在神内,没有神,任何事物都不能生出,亦不能存在。(我们称这理论为泛神论)

.伦理学:认为人生最重要的追是「幸福」。「幸福」只有「人-神」在一起才可以得到。他认为人可以借着「爱」与神消融在一起,也能够保全自己,使自己不被消灭。于是人可以靠着与神的融合而保全自己,也靠着这保全而「存在」于万物中,也可借着这「存在」去认识这世界。

按斯宾诺沙的形而上学,大自然、神、人是三位一体的。我们也称他的哲学是一种「自然-神-人」的哲学。

莱不尼兹(CottfriedWilhelmLeibniz公元1646-1716)

出生于德国的莱比锡。十五岁就阅读形而上学课本。廿岁得博士学位,并开始讲授生涯。曾发明对数表(Figure-table)。代表作是《单子论》(Manadologie1714)及《神义学》(Theodizee1710)。莱不尼兹可算是最后一个理性主义的代表,也因此他结集了理性主义的学说大成。

.单子论:「单子论」认为事物必有一个中心单子,然后有很多围绕这中心单子的单子而构成宇宙。从这理论指出为什么单子与单子之间没有交往,也就是说人们不能够站在感官世界去认识另一个感官世界,应该透过中心单子。每个单子本身是独立的,所以每个单子也自形成一个小宇宙,每个小宇宙也是整个宇宙的影像。因此,只要人们回归内心,在自己的内心里认识自己的话,这样也会看到整个宇宙的影像。每个单子有其独立的存在,但存在的根源在于中心单子,中心单子也是知识的源头。每个小单子也领受了中心单子的「精神」,中心单子的目的也决定了每一个单子的目的。

从这「单子论」,莱不尼兹推出了他的神学。他认为只要世上有存在,就必需有最后的存在。即中心单子的存在,也就是神的存在。这神(中心单子)也预定了每个单子的目的。

.伦理学:这中心单子是十全十美的,因此,整个宇宙也是美好的。(他碰到了恶」的问题)。莱不尼兹提出「恶」的解释。把「恶」分为三种:

a.形上的「恶」:这世界本身是十全十美的,但却是偶有的存在。这偶有的存在和那必须存在的上帝比较之下,就觉得世界本身并非十全十美而有缺陷,所以形上的「恶」是必须的,否则与那十全十美的上帝有所矛盾。

b.物理的「恶」:自然界中的疾病,痛苦,天灾是由于物的有限与不完美,这不完美反映出「善」来,使人因此在有限的物理世界中去追求「善」。

c.伦理的「恶」:他认为人们作恶或作坏事,目的根本不是作恶,而是使善人有机会追求善。如果世上没有恶人,又怎样证明善人是善人呢﹖因此他结论说:恶的存在是为了善,使善更清晰明了,使人们去追求它。

C.经验论主义

经验主义注重感官经验。借着观察与归纳,认为人们的感官(Sences);耳、目、口、鼻、手、足所直接感受到的声、色、香、味、触这些感觉才是真实的。理性主义认为人们不但拥有与生俱来的认识能力,而且可以认识事物的内容,事物的内容是清晰明了的观念,可是经验论主义认为没有任何的先天观念,所有人类的知识都是后天的。而且它的起源都是经过感官经验。

洛克(JohnLocke1632-1704)

在牛津大学读哲学、古典文学,教授希腊文及伦理学。后在医学院毕业,曾长期行医。《人类悟性论》(AnEssayConcerningHumanUnderstanding1693)是他的代表作。

知识论:首先,他认为人类的悟性或心灵好像一块白板(Tabularasa)。外面世界的影像可以透过感官这窗户在心灵印上一些印象和观念。接着人们的心灵就会起「反省」(Reflection)的作用去为这些观念加工,然后形成知识,由记忆把这些观念分开组合。借着这样的知识论,他认为感受到的快乐和痛苦也是分别善恶的尺度,同时也是伦理的标准。

柏克莱(GeorgeBerkeley公元1685-1753)

爱尔兰人,在都柏林的神学院读神学,也读数学。任过七间大学的讲师,口才极佳,后任南爱尔兰主教。

知识论:在《视觉新论》(EssaytowardanewTheoryofVision1709)及《人类知识原理论》(ATreatiseConcerningthePrinciplesofHumanKnowledge1710)这两本着作内,他提出了他的知识论。他认为人们的视觉对外在世界的体认,开始的时候都是零星的,没有整体的架构,而整体的认识必须由人们的理知(人们的心灵)才可以得到。这种组织成体系的能力是因为人们心灵有“整体创造能力”。柏克莱认为所有感官世界所给予的数据,非要藉主体()的主观性(心灵)去统合不可。因此,他在经验主义中创造了一种观念论。他说,物体不可能是物的实体,而是心灵的实体。他提出认为主体存在就是「存在即知觉」(Essenceisperception),所有的客观存在就属于「存在就是被知觉」(Essenceisbyperception)

休谟(DavidHume公元1711-1776)

苏格兰人。十二岁入爱丁堡大学。常在图书馆苦修,后谋职于图书馆并著书成名。代表作有《论人类悟性探微》(EnquiryConcerningUnderstanding1748)、《自然宗教对话录》(DialoguesConcerningNaturalReligion1779)

.知识论:休谟的学说属于怀疑论,以怀疑经验作为学说的主流,也把英国的经验论引导至怀疑论的体系。他不承认有所谓实体的存在,一切东西都在感觉之内。他认为所有的东西只不过是「印象」(Impression).「印象」之外的,不管是笛卡儿的主体也好,洛克的感官世界也好,都是不清晰明了的,「印象」是由人们的「记忆」保留下来,然后才成为「观念」或「思想」。「观念」或「思想」是因为经过「记忆」的加工,观念可以一天天地壮大或一日日地磨损,因此有记忆深浅的原因。当「印象」被「记忆」加工时,必须经过三个步骤:

1.「类似」(Resemblance):如数学的原理,因为是纯思想的,可藉直觉而来。因此用不到还原到印象里面,所以属于「类似」的东西其可信度最高。

2.「延续」(Continuity):是时空的延续,适用于自然科学,比如「明天会出太阳」。它可能性极高,但有可能是错的。因此这类的知识较次之。

3.因果关系(Causality):因果是以人们的习惯作尺度通常只是盖然性罢了,因此可信度最低。

.因果关系:这是休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说。他认为因果关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通常人们把果放在因之后,因此说「在此之后」(Posthoc)。运用上却是「因此之故」(Propterhoc)。但是休谟认为这不可能是必然性,也不可能是绝对性的,可能会有例外。借着否定因果关系,他否定了神迹。

D.启蒙时代

启蒙时代(或称为「开明时代」TheEnlightenment)的口号就是「自由、平等」。另外,「科学」成为这时代的“偶像”。这时理性主义和经验论主义给于人们的思想已在社会中定了形。当时的社会充满了一片清新的气象。人们可以自由的追求自己的思想或理想。到处可以见到人们穿着各国彩色的衣服走在街上。建筑屋,艺术作品所用的颜色也比较鲜艳。许多新思潮,新学术在大学及学院中活跃起来。康德为“开明”定义说:「开明就是人类已经脱离了作茧自縳的不成熟阶段,亦既脱离了对外界权威的倚赖,与不肯用理性的情形。『开明』的座右铭就是:敢用自己的理性。」又说:「没有一个世代应受古旧的教条与规律所约朿,否则就是违反人性,因为人性的使命就是不断地进步。」这样的“开明”定义使到后来的欧洲出现了史无前列的大浪潮--浪漫主义、法国革命、人权宣言、英国工业革命、各国争相要求独立、人民要求更多的自由、达尔文的进化论、神学的圣经批判等等,使到后来十九世纪的社会呈现一片更新又混乱的情况。

有两个思潮是在这「开明时代」中称霸:

一.自然神教:自然神教可以说是理性主义与经验论主义在神学圈子里的「副产品」。副产品通常只是昙花一现的东西。不过,自然神教幕后的支持者--自然神学,到如今仍然流行。我们可从五个方面来了解自然神教:

1.自然神教认为这世界是神创造的。也认为上帝也是自然的。衪在这自然里放下了次序。万物也可以靠这自然规律来生存。人们也可以藉大自然来认识上帝。

2.人既然在这自然之中,因此,人也可以从自然之中去发明更多东西。人类也可因此而活得更幸福。人类也要负起管理及改造这世界的责任。

3.人从自然界的启示中--透过神给人的「直觉」(Intuition)或「普遍的观念」(CommonNotion)--而相信有神。也因此拥有敬畏崇拜的心理。宗教也因此而产生。

4.从自然界中的井井有条有紊的运行中,可以证明神的存在。人也因此可以在这有条紊的世界中用理性来思考。违反理性就是违反神的规律,也因此违反神。

5.不接纳神迹奇事,或属灵的事。任何所发生的奇事,都要用自然来解释。当时有许多科学家如牛顿,以自然神教作他们的信仰基础,而自然神教也因此能风行一时。

后来,自然神教被人攻击得焦头烂面时,世人就以为基督教完了。今天我们仍然可见这样的感觉存在人们心里。我们说是休谟在其论自然宗教(第十二课)给自然神教封了棺盖的。

二.怀疑主义:怀疑主义只是一个概括性的名词应用在那些凡对知识的真确性产生怀疑的人。十八世纪理性主义与经验论主义相争不下,加上康德的「开明」定义,自然而然在这「开明时代」中制造出许多怀疑主义者。

E.康德与唯心论

康德(1724-1804)可算是现代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他也是一位道德哲学家。他刚好介于传统哲学(现代)及近代哲学之间。他的思想代表了十八世纪理性主义与经验论的高峰,也是一个总结。

出生于德国的科尼士堡(Konigsberg)一个虔诚基督家庭。长大后不太满意制度教会而离开。终身未娶。献身学术。终身也未出远门,只靠勤奋阅读与思考。他的实践「道德命令」(Moralimperative)与中国传统的伦理实践思想极相似,因此,尼采讽刺称他为「科尼士堡的中国人」。

他所著的三本批判书使他名气大操:《纯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关于道德的有:《道德形上学基础》、《道德形上学》、《实践观之人类学》。关于神学的书有:《神存在证明之唯一可能基础》。

学说:

康德哲学的出发点主要是在传统哲学的「主」「客」对立的知识论中。他首先批判经验论主义,认为经验论太过于相信感官,以为看得见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因此对于形而上的事物都无法撑握,成为感官主义。然后他批判理性主义的偏狭,无论什么事物都要放在理性的天秤上去秤。因此,以上两个主义走在知识的极端,也逃不出「知」的约束。

借着这些批判,康德认为主体「我」如果要超越出这「知」的范围,必须以以道德实践去「行」。

知识论:

康德的知识观是理性主义和经验论的结合。他认为不应该像经验论那样问「我知道些什么」这知识的内容,而是认为「知」是形而上的,而是应该问「我能知道些什么」这知识的形式。进而他说,要知道知识的形式,那是感官不能达到的范围,而是需要利用主体「我」的另一种先天能力--直觉默想(intuitivemeditation)

在「纯理性批判」一书中,他认为这「直觉的默想」有二种形式出现:

一.「先验感性」(TranscendentalAesthetic),说明人天生来就有拥有欣赏感官能力与功用。这超越了经验论所提出的后天感官能力。

二.「先验分析」(TranscendentalAnalytic),说明人具生有能力在时间和空间中分别出「时间」与「空间」。超越了理性主义所认为人的理知是无法把握住「无限」。

三.「先验统觉」(TranscendentalApperception),说明人拥有综合的能力。对于以下的各元素可以作出判断:1.「量」(Quantity):单元(unity),复数(Purality),「整体」(Totality)2.「质」(Quality):真实(Reality),否定(Negation),「限度」(Limitation)3.「关系」(Relation):依赖与独立(Inherence&subsistence),因果性(Causality),共有性(Commonity)4.「情况」(Modality):可能与不可能(Possibility&Impossibility),存在与不存在(Existence&Non-existence),必然与偶然(Necessity&contingency)

这些先验能力(Transcendentabilities)可以使我们所得到的知识「形式」更加的接近「内容」。但是,怎样能使这些「形式」落实呢?

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认为人除了知性以外还有实行的能力:理性达不到的,实践理性就有达到的可能。因此,人藉「实践」能力,就缩短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道德观

康德认为人生下来自然会去“追求”三件事:就是自由、神的存在、灵魂不死。这样的追求是天生的,是人良知的呼声。这心中的呼声是「道德命令」(Moralimperative)。也认为道德是神放在人内心的。人的良心常会发出「道德命令」,人就因此会遵守道德律。康德认为有了道德就不需要宗教,但是道德却指向宗教,因为道德引导人进入「一个至善的观念」。

证明神论

对「神实存论」来说,康德认为「神是我们想象中最大至善的」。对「创造论」来说,康德认为从创造可以推论至一位创者,但这创造者仍是一个谜,因此,这证明法不能证明神的存在。对于「本源论」,康德认为「因果」论并不是绝对的(休谟已经如此证明),而且因果关系的效力也只能发生在物质世界内,因此,不能应用来证明超物质的神。

唯心论

唯心论(Idealism)认为精神(或属灵)的价值是最重要的。唯心论主义的范围较广,凡是讲究精神,心理,的思想均属在内,宗教也属于唯心论。我们必须从不同的哲学家的思想来认识唯心论。

一.伯克莱(Berkeley)称自己的哲学为「非唯物论」(immaterialism)。他认为除了人脑中的观念以外,人无法知晓任何事物存在。物质的东西如树木花草只是头脑中的观念。

二.莱布尼兹(Leibniz)认为人利用感觉就如盲人利用他的杖一样。所以物质是不可能知道的(因为变化),只有在「精神」(Mind)里的观念才是不变的。

三.康德称自己的哲学为「超唯心论」(TranscendentalIdealism)。他认为知识不可以只靠理性而来,也不可只靠经验。因为没有了理智(理性的),感觉(经验的)就是盲目的。人必须「超出自我」,离开纯物质,在空间,时间,和分类(这些都是精神的)领域中去感觉经验事物。

四.费特(Fichte),薛苓(Schelling)和黑格尔(Hegel)都是「绝对唯心论」者。费特认为在人之上有一精神或道德的主使力,人人可以靠着自由及灵性的「自我」(ego)来过活。薛苓认为这「自我」是无限的,绝对的,而整个宇宙就是这自我的表现。黑格尔说所有的现实(reality),不管是自然、历史、或思想的现实,全是发源于「精神」(mind&spirit)。人类全部的知识不过是那「绝对的精神」(人类的头脑)想出来的。或者说,人类所有的历史、自然、思想,都是那「绝对的精神」踏上自知自觉的地步。他认为宗教也是「精神」的一个表现。神借着人的「精神」活动,进入人的自觉中,因此,这「精神」也是神。

结论:唯心论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证据。唯心论哲学家的理论虽然长篇大论,却无法实地示范出来。十八世纪尾及十九世纪初时,因为宗教历史批判学的兴起,许多无法证实圣经中历史的神学家更抓着唯心论。以为它可以给基督教一个理性的解释。后来看见唯物论者就把宗教与唯心论合起来批判。

V.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哲学(近代哲学)

A.唯物论(Materialism)

西方的近代哲学可以由1831年黑格尔死的那一天算起,然后从1970年人类登陆太空为止。唯物论或出自唯物论的哲学;如德国的唯物论(无神论、进化论、共产主义),法国的实证主义,英国的功利主义,美国的实用主义,及各种唯物人文的科学,心理学,社会学,都近代哲学的主要思潮。唯物论重物质轻精神。绝对唯物论者,一方面是反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另一方面相信真正的世界只有物质。

先来看德国的唯物论,可把它分为两种:辩证唯物论、自然科学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

邬昆如这样形容说(《现代哲学趣谈》,页72):「辩证唯物论其实就是黑格尔左派的意见和学说,他们利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来攻击黑格尔的唯心论。这些人通常先念哲学,然后进入神学的领域,设法用哲学的理论来反对宗教神学的基础,最主要的是证明上帝不存在,否则用谩骂、讽刺的方式,说明上帝存在的荒谬....设法指出人生的目的只是在此生此世。」

三位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

费尔巴哈(LudwigFeuerbach1804-1872)

他先在海德堡大学念神学,后到柏林拜黑格尔为师得哲学博士。著书有:

《基督教本质》(TheEssenceofChristianity1841)

《宗教本质》(TheEssenceofReligion1845)等。

他说写这些书是要揭穿宗教的本来面目。

当时黑格尔的哲学极流行,连全国小学的课本都有黑格尔的哲学。黑格尔认为「本质」是“正”,「现象」为“反”,他们的“合”才是「真像」。然后「真像」又成“正”,而这反面是超越真像的「绝对」“反”,两者的“合”就成了「绝对真像」的“合”。这「绝对真像」就是「概念」。「概念」好比「心」,而「自然」则似「物」,两个相“合”就是「精神」。「精神」的本来面目是“正”,是「主观的」,但是当「客观精神」的出现和过分高举,就成了“反”,要统一这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唯有那「绝对精神」的“合”---->「绝对唯心论」。

费尔巴哈认为「绝对」一词毫无意义,「绝对精神」这一名词更无意义。他认为这「绝对精神」仍然是唯「心」的“正”,它没有真正“合”的出现。他认为真正的“合”是「存在」和「思想」的“合”,也就是「现世」。

他认为「精神」只是人的天性(nature),而宗教就是人将自己的天性客观化,投影在宗教信仰中。

他认为人是由物质进化而来,神也是物质进化的东西。

马克思(KarlMarx1818-1883)

本是犹太人。后进入信义会。先读法律,后到柏林读哲学与历史。开始以记者为业,后遇恩格斯把他带到伦敦去。他先受黑格尔的影响,后接纳费尔巴哈的哲学。他与恩格斯在1848年在比利时发表了共产宣言。

最主要的著作是《资本论》(Daskapital,1867)

在《资本论》中,他提出了物质是生活的条件,而利用物质就是经济。人类的活动,社会及文化的发展都依靠经济。在经济的进展中,资本家()将与劳工阶级()对立。要消解这种对立,唯一的方法是工人起来革命。共产社会就是“合”。也只有取得了政治的权力才可以保持这“合”的生存。

马克思的哲学仍是以「人」为出发点,把「人」和「产品」之间的关系作为问题的中心,把经济的关系作为社会的发展和哲学的中心。

对于宗教,他首先提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是人类前进的死敌。只有除去宗教,人才会为自己打算,才有能力参加阶级争斗。」

马克思的哲学-「历史辩证(绝对)唯物论」-是由英国商人恩格斯出钱出力来发展。

自然科学唯物论

当时唯物论在全世界普及,自然科学被高举使到西方的学生接纳唯物论。

达尔文(CharlesDarwin1809-1822)及赫胥黎(ThomasHuxley1825-1895)是当时出名的科学家。

达尔文本是爱丁堡的医学生,后到剑桥大学念神学,毕业后被按立为牧师。经过多年的生物进化考察,写出成名的《物种起源》(TheOriginofSpecies)。认为生物先由一个单一的原细胞(asingleprototypecell),经过特别的蜕变而来。然后再经过进化,开始由简单的生物,经过几千万年而成猿猴,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成。在这几千万年的进化中,一切生物皆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自然定律来决定其生存。

B.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

可以说二千多年来西方哲学多沉浸在理想的层次,忽略了人性具体的生活,忽略了现实的生活。十九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的发达,人类生活在工业社会,产品与经济开始成为衡量价值的东西,因此,人不得不思考究竟生存在这世上有何意义,个人在群体之中又有甚么价值....存在主义就是要在这样的世界中寻找人(个人)「存在」这世界中的意义、价值、出路。我们无法为「存在主义」作一个具体的定义,也无法把「存在主义」的哲学很系统性的勾画出来。因为每一个存在主义者皆对存在主义皆有不同的表达。唯一了解「存在主义」的方法就是详细去认识和感受每一个存在主义者的“生活与哲学”。如果要真正完全了解存在主义,只好亲自去过一个存在主义者的生活。

存在主义虽然在廿世纪中流行,但我们不难在古老的历史中找到它的踪迹。旧约的希伯来民族关心自己的民族生存的问题。保罗的神学,奥古斯丁的哲学都希望个人在上帝及世界中认清自己的存在价值。廿世纪的存在主义可说是发源在丹麦(齐克果),在德国发展(尼采、海德格、雅士培),在法国流行(马色尔、沙特、卡缪),然后波及美洲及亚洲。因为语言表达的不同,存在主义到了英语或华语的世界后,就产生了许多误解,把它看成是消极的。

齐克果(SorenKierkegaard1813-1855)

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一个基督教家庭。他是父亲强暴下女而生的。母亲早逝。在大学念神学与哲学。见教会腐败而不愿被按立为牧师。从事记者,写专栏批评当时的教会、社会、教育等制度。订婚但后解除婚约。死时仅四十二岁。著作有:《日记》(TheJournals)、《哲学片断》(PhilosophicalFragments)、《恐惧与战争》(FearandTrembling)、《对基督教的抨击》(AttackuponChristendom)等。

思想与生活

他最先体验到他的存在;他是「例外」与「孤独」的人,进而陷入「恐惧」和「绝望」中。他找不到倾吐的对象,十七岁的未婚妻不能了解他的倾吐,因此解除婚约。但他没有灰心放弃,要继续探讨人生存在的意义。他发现到「存在」是有层次的,而且是可以「跳跃」(leap)的。不必经过感官的层次,跳跃到伦理的层次或跳跃到宗教的层次当中。他认为虽然环境是命定的,但那不是真正的自己。每「个人」可以为未来设计,超越这一切。人必须不断地在环境中作出自己的「抉择」。「存在」就是在时间中的努力,就是一种冒险(Venture)。「个人」的「存在」虽然时时被「恐惧」感所包围,但「恐惧」感乃是鼓励「个人」进行自我「奋斗」的力量,这是一种内在动力。他抨击黑格尔的宗教观,认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使宗教理性化了。因此「个人」不能与上帝发生「个人」关系。他认为人不能用思考去理解和认识上帝,必须绝对服从,就如亚伯拉罕献子一样。因此,人要信仰上帝就要准备冒险,凭「信心的跳跃」(leapoffaith),把自己孤注一掷,将自己委身在于那似乎是荒谬的事情上。这样「冒险」的赌注,使「个人」的信心与「灵」发生关系。

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1844-1900)

生于德国一小村,父亲之辈均为信义会牧师。但父亲早逝,母亲过于虔诚,使尼采对宗教反感,虽小时在学校人称他为「小牧师」。在大学里修古典文学、神学与哲学。特别欣赏叔本华所著《世界就是意志和想象》的思想。十分欣赏华格纳的音乐(后华格纳信基督而与他绝交)。他个子廋小,在军训时从马上跌下,受伤长期头痛。廿四岁时不必交征文而当巴色尔(Basel)大学古典文学教授。一生人痛恨教会,谩骂女性。1889年发疯,入住教会的精神病院,爱主妹妹牺牲了终生幸福,陪伴疯癫的哥哥十年。

着有:《悲剧的产生》(TheBirthofTragedy)、《人性、太人性》(Human,All-too-Human)、《快乐的智慧》(TheJoyfulWisdom)、《超越善恶》(BeyondGoodandEvil)、《敌基督》(Antichrist)、《查拉特斯他拉的格言》(ThusSpokeZarathustra)等。

思想与生活

尼采的生命一开始就觉得是一个「悲剧」:人的命运、人的环境好像决定了人的前途。因此他不甘心受这样的支配,因此感受到自身「存在」内有两种相互排斥的力量;一种是自身生来的生命冲力,另一种是传统文化伦理的缚束力量。他选择了这生命冲力,就是「权力意志」去决定人生,创造自己新的、唯一的、无以伦比的人--「超人」。伦理只是后来加上去的,是一些懦弱的人打不过别人,所以发明了伦理说不可打架。所以不需顾虑到伦理的「应该」,这使人没有「自由」,而人必须去争取自己的存在,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他说现世(环境所定的)与理想的世人(人所想要的)中间有一道鸿沟。人要凭着「权力意志」(TheWillofPower)走过去(Cross-over)成为Overman「超人」(Uber-mansch)。「超人」就是敢冒险「走过去的人」;敢为自己未来下赌注的人。敢为自己「悲剧」的生命「奋斗」的人。「超人」才是真正的人,也是真正「存在」的人。为了要使我们有更大的「权力意志」,就要使我们脱离伦理的束缚,怎样才可以帮助人解除这束缚呢?Zurathustra从山上下凡向世人宣告说「上帝死了」。脱离了这伦理道德的人,就是「赤裸的存在」,就是真正的存在。(注:Zuruthustra就是尼采的化身)

雅士培(KarlJaspers1883-1969)

生于德国奥登堡(Oldenburg),自幼患小儿痲痹症。感受孤独生命,但发奋立大志。在医学院专攻小儿痲痹科。行医时发现小儿痲痹病人的病症不是在于生理缺陷,而是心理不正常;后研究心理,成为心理学家。但心理学还是不足够解决病患问题,后研究哲学,创「存在哲学」一辞,后任海德堡大学教授。着有:《宇宙观之心理学》、《理性与存在》、《存在哲学》等。

思想与生命

自幼的生理缺陷,使他活在「孤独」、「痛苦」、「死亡」的恐惧中。当绝望来到时,人必须「超越」自己,也只有在「奋斗」之中,才会发现自己存在的意义以及创造自己存在的价值。他认为人不只要争取「存在」,也要实现存在。这可以在人与人「交往」之间实现。人也借着「交往」可以反省自身的「存在」与所作的「选择」。因此可以认清我真正的存在是怎样的。

海德格(MartinHeidegger1889-1976)

生于南德巴登(Baden)市。在耶稣会学院毕业;在神父和哲学的选择中,他选了入大学作胡塞尔的学生,后接继胡塞尔的教席。退休时隐居德西南黑森林。世界学者常欲拜访一睹风采,但开门的女人总是先答说:「请你不要吵我的先生,他在思想。」最著名的作品有:《存在与时间》(BeingandTime)

(附:胡塞尔(EdmundHusserl1895-1938),为现象学大师。认为如果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就要把我们所见到现象的知识解除掉,然后用「我自己」去认识那「赤裸」的事物。因为事物的存在是由「我自己」发出的「意向」(intention)的产物。海德格及沙特都是胡塞尔的得意门徒。)

思想

《存在与时间》这本书是论述「存在」之为「存在」以及「存在」为何「存在」的书。首先他认为要研究「存在」必须从「存在的看守者」---「人」开始。人的「存在」就是「我在」,但「我在」是在「时间」中出现。「我在」是「我的」,你的「我在」是「你的」。所以「我在」是「各人唯一性」的。但每一个「各人唯一性」的「我在」必须「存在于世界」(In-the-WorldBeing),因此「我在」必然与世界发生关系,但这世界常常要并吞我的「我在」。因此产生「担忧」。「恐惧」也出自「担忧」。世界有其它的「我在」。我的「我在」与他人的「我在」发生关系时就产生「并在」。在「并在」中,我的「我在」常常会被逼成「失落」。因此,要常常保持「自由」的「我在」就要认清我的「并在」,去争取,作抉择时常保持我的「我在」。只要我是「自由」:良心不依靠上帝、不靠他人,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我在」,那我就是「存在」的。

德国的存在主义可说是太注重于「思想」的谈论,但来到法国的时候,因为法文的方便,又加上法国比较注重「表达」,因此,存在主义在法国借着小说与戏剧来「表达」了人生的经历:痛苦、悲哀、无奈、荒谬...

马色尔(GabrielMarcel1889-1973)

生于巴黎。父亲是出名政治家又是出名学者,四岁丧母。常怀念母亲,感到看不见的世界比看得见的世界好。在日记中常记载说自己缺乏兄弟姐妹。在虔诚的宗教家庭长大。廿岁毕业巴黎大学。后在著名中学教书。大部分时间写作文艺批评、戏剧、哲学。在世界第二次大战时,担任红十字会负责调查战争失落者的工作。

戏剧

所作剧本有廿多本。在「上帝的人」一书中的主角为一牧师。这位牧师宽恕了与人通奸的妻子。过了廿年,这位牧师发觉自己并非因仁爱而宽恕妻子,而是因怕丑事外扬,又怕孤独才宽恕妻子。牧师因此想「自杀」,但许多会友信任他,需要他的「存在」。但牧师知道会友信任他是因为把他当着是「圣者」。因此他自感自欺又欺人,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向上帝求告。马色尔认为,人是不可认识的,只有上帝才可认识人,也因此只有回去上帝那里才可找到自己真正的「存在」。

哲学

在「是与有」(Being&Having)指出个人的存在是「是」而不是「有」;不是占有,占有只是外在于「我」的东西,并不属于「我」。「我」的占有物只是「我」之外的一个「对象」。当我把「我」之外的「对象」变为我所有时,我自己也被「占有欲」所占有。因此,「我」也是「占有欲」的「对象」。换句话说,当「我」自私(占有),「我」自己也成了自欺,也使「我」自己「孤独」起来。人在工业社会中,人人在为自己掩饰,人人出卖人人,人人也在利用上帝,因此,人人把自己「对象」化了,人人在欺骗自己。唯一补救的办法就是自己要对自己「信实」。他认为人要为自己「立约」,然后对自己的「立约」「信实」。只有这样,人才能达到真正的「存在」。人也因此可以对他人「立约」,对他人「信实」。在「旅途之人」一书中是以希望为主题,认为这世界不是我们的终站,我们有永恒的世界,也只有通过超越的信仰和希望去达到。人的希望也只能寄托在上帝身上,但要相信上帝是个「绝对你」,这样我们就是个「个别」的主体而不沦为「对象」。

沙特(Jean-PaulSartre1905-1980)

生于巴黎。两岁父亲阵亡,八岁时母亲带着他改嫁。幼年心灵因此常受打击。在学校被人称“野生仔”。母亲与她一班朋友是虔诚宗教徒,但这班人常欺负他。在高等师范学院毕业,得哲学博士。后一直在中学任教师,与另一位女教师终生同居(先订两年,后延长卅年)。同居女教师名西蒙娃(SimonedeBeauvoir1908-1986)为一位著名女存在主义作家。同居方式是两人各租房间于同一旅馆。曾拜师胡塞尔(Husserl)与海德格是同学。一生编写许多小说与戏剧,从事社会政治活动。住宅曾两次被炸。一九六四年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不去领奖。

著名作品有:《墙》(LeMur)、《呕吐》(Nursea)、《苍蝇》(TheFries)、《想象力》(L'Imagination)、《存在与虚无》(Being&Nothingness)、《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Existentialismeestunhumanisme)

思想与人生观

在《呕吐》一书中,讲述主角洛根丁(Roguentin)寻找人生的过程。他在经历长途旅游之后安居于一小镇旅馆。他所见到小镇上进出的人都是那么的冷淡、空洞、过着「虚无」意义的生活。他发觉到他的人生正在一点一滴地丧失在自己的过往历史,日复一日地陷入在不清不楚的“现在”。他以为自己是过着浪漫的冒险生活,但如今他意识到并不存在甚么“冒险史”,有的只是一些“历史”罢了,于是他感觉到他周围的墙、花园、咖啡馆,都骤然地令人作呕,一切都那么的「虚无」。沙特认为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存在」并无本质,存在之为存在,乃是因为它本身是「无」。「无」通过「存在」表现在人生之中。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们,只看到“存在”的虚幻表象,自以为生活得好,满足于「虚无」飘渺的“现实生活”,殊不知到头来,这一切都以「虚无」为根基。(我们见到Roguentin就是沙特的化身,世界也抛起「虚无主义」运动。)

沙特认为「存在」是不能超越「存在」的。只有「虚无」才能超越「存在」。一个存在者必须认识到「存在」的「虚无」性。必须经历「呕吐」的反省阶段。然后利用自己的「自由」;自由的思想、自由的「选择」,去完成或达到最理想的「存在」生活。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一书中,把「存在主义」的重点放在人的反应和生活的实际需要之上。也认为「存在」不应先受环境的设定,而是我们要自己去决定我们的环境。沙特说:「存在主义的宗旨就是要使每个人自己来掌握自己,同时,要把每个人存在的全部责任直接地放在他自己的双肩上来承担」。

卡缪(AlbertCamus1913-1960)

出生于阿尔及利亚(当时是法国属民地)。二岁丧父。大学哲学系毕业。一生任记者与编辑。多在巴黎生活,与沙特是好友。著作有:《西薛弗斯的神话》(MythofSisyphus)、《异乡人》(Stranger)、《鼠疫》(ThePlague)

思想

卡缪的中心概念是「荒谬」(absurd)。「荒谬」是「理性的人」遭遇到「毫无道理的世界」之后所产生出来的。对付「荒谬」的态度就是「反叛」:就是视一切理性的秩序于不顾,自己选择自己所要走的路。卡缪说:「我反叛,因此我存在」。

田立克(PaulTillich1886-1965)

德籍美国人。父亲是牧师。神学博士毕业。后任牧师。在马尔堡(Marburg)大学当神学教授。当时海德格是该大学的哲学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移居美国。1933-1956年间当纽约协和神学院系统神学教授。后任教哈佛及芝加哥大学。著作有十七大套,荣获过十五个博士学位,自称为「最后一位自由派神学家」。

因为生长在不同的地方,也受到不同思想的熏陶,他称自己一生的生命是「活在边缘上」(boundaryman)的人。

存在主义式的神学

他竭力在神学及哲学的领域里追求人生存的意义。他认为人类在有限中生存,然是「生存」但却郄日夕受「死亡」的威胁(死亡就是恐惧)。这种威胁使人活在「焦虑」(Anxiety)之中。人的「焦虑」说明了两种现象:()有限的人无法挣脱他的有限。虽然人有自由权、选择权去实现自我的爱好,但却又无法超越有限的范畴。()有限的人与无限的神隔绝。人本来是「存在的」,但因为罪恶和焦虑,使人与他的「存在根源」()隔绝了,于是产生「不存在」(Non-being)的可怕。但「新造的人」(林后517)说明耶稣基督的赦免和救赎,人可以凭一个「做人的勇气」(TheCouragetobe),再望向那「最终的关心」(UltimateConcern)(),就可成为「新造的人」=「新存在」(NewBeing)。「新存在」是一种和好(reconciliation),是一种联合(reunion),是一种复活(resurrection)

C.实证主义(Positivism)

实证主义是最近代的一门哲学思想(五十与六十年代),它与存在主义一起霸占了整个欧洲。实证主义与科学和语言最有关系。最近因为与逻辑学混在一起,所以也被称为逻辑实证主义。又因为它是十八世纪经验论的「再投生」,所以有时也被称为逻辑实证经验论。

起源

十八世纪的经验论者如休谟认为知识是凭经验(感觉)而来。一切真知识是经过感觉来试验的。因此,学者喜欢把知识带到试验室去评定。十九世纪的孔德(AugusteComte)认为最完整的知识可用感觉经验描述的。他用进化论把人类知识的进展分为三大阶段:「神学或虚构阶段」,「形而上的或抽象的阶段」和「科学的或实证的阶段」。十九世纪的自然主义(Naturalism)也协助实证主义反对形而上或唯心论的知识。

廿世纪初一些「经验主义」的数学家从「维也纳学团」(ViennaCircle)搬到剑桥,以维根斯坦(Wittgenstein)在英国成立了一个阵营。英国人是很讲究语言的,因此,数学家把「逻辑学」带进了实证主义,又以逻辑实证主义应用在「语言分析」里。

逻辑实证主义者的主要武器:证实原则(VerificationPrinciple)

每个陈述(proposition)是一个句子。每个句子是由语言文字砌成。

每个陈述也可分为「综合性陈述」(Syntheticproposition)和「分析性陈述」(AnalyticProposition)

例如:母鸡都是雌的」为分析性陈述。(从母性就是雌性的分析而来)

「剑桥里有许多书」为综合性陈述。(综合每所大学都有许多书而来)

证实原则(V.P.)是用来试验一切陈述的真假。

一个可以证实的陈述就是真的,不然就是假的。重复语是假陈述。

「神就是爱」,「女巫对公主说」是没法用实验证明出来的;所以「神就是爱」属于重复语(tautology),所以是假的。

「女巫对公主说」是恒常不变的假设,所以是假陈述(pseudo-proposition)

「天上有天堂」、「基督徒有圣灵」、「圣经是神的话」、「天使帮助他」、「耶稣是圣灵成孕的」都是没法用实验证明出来的陈述。

「可以证实」的陈述也可分为「事实上可以证实」(practicalverifiability)和「原则上可以证实」(verifiabilityinprinciple)之分。

例如:「会飞的鸟有翅膀」是「事实上可以证实」的陈述。

「月球的另一面有山」是「原则上可以证实」的;因为有一天,科学或许进步到一个程度,以致这陈述可以用实验证明出来。(注:这陈述已在七十年代证实了是真的。)

宗教对「证实原则」的反应和批判

这时候一些神学家又再搬出阿奎那的「类推论」来讨论;认为宗教语言的意义不是字面上的,而是形容性的,与比喻十分相似,是以地上的词语表达更高一层的意义。人们必须借着这些形容语句去模拟和认识上帝。

批判

「证实原则」无法应用在历史性的陈述。因为人们无法以实验来重演历史以证其虚实。

「证实原则」只可以应用在物质界里。

「证实原则」是否已被「证实」过呢?显然,「证实原则」是出自经验论主义、实证主义遁呢?和无神论主义者的方法论。

V.当代哲学

A.现象学与符号结构主义

现象学

现象学(Phenomenology)就是对人所得见的“现象”(phenomena或“表象”)的研究学问。现象学就是要研究一个人是怎样从现象得到这“表象”的观念。包括人所得到的“观念”是如何受到人许多“先天”因素的影响。

现象学作为哲学是由胡塞尔(E.Husserl)首创。胡塞尔的现象学事实上是要透过现象找到事物的本质。是要求人回到自己的纯意识之中来认识所得到的现象的本质。首先,他提出人是有能力透过感官认识外在世界的事物,也拥有一种积极的能力透过自己的意识去为现象创造。因此,现象学不是讨论现象的学问,而是讨论本质的学问。

我略略的把现象学的理论编排如下:

.现象就是本质,客观世界就在主观世界之内。

胡塞尔所谓的现象,就是已经存在人观念中的“现象”,也因此是本质。这现象是由人的认知能力而来,也同时是人的创造力的综合体。在客体上而言,它确实是存在我们的客观世界内,可是它也是藉人这“主体”的主观能力所创造而成,因此,这客体现象也在主观之内。

.“意识”是知识行为的活动中心。

在知识的探讨中,现象的获得事实上只是在理念界,也只是在我们的意识之中。因为外在世界所有存在的东西,是经由我们的感官变成本质以后,走入了我们的理念界,就变成了现象。因此,我们所得到的现象都是受我们的意识所创造而成。他称这人的意识为“主观意向性”(Intentionnalitat)起着控制和决定人的整个意识活动的方向和内容的重要作用。在现象学看来,人对“对象”(现象)的“理解”无非是受着人的意识中的“意向性”所主宰。但是,人的“意向性”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却经常为各种次要的因素所干扰。例如,当我们面临一个问题时,各种来自社会、历史或个人经验的传统性的偏见往往不知不觉地袭击着人的主观意识的活动方向、方式及内容。因此,这些外来因素却为我们的理解作“引错作用”。

.“还原”。

“还原”的意思是回到事物的本质去,回到事物最原始的意义之中,尤其是回到意识还没有起任何作用以前。胡塞尔把这么一个最原始的表象叫着“现象”。这“现象”才是真正的本质。胡塞尔奉劝当人们寻找真像时,必须先排除心里内的各种外在杂念,以及各种干扰因素。在现象学中,这种意识的纯粹化过程被称为“本相还原”。

结论:现象学把西方过去对知识的探讨范围:主观和客观、感官和概念、外在的事物和内在的意识等等理念都统合起来回答。

符号结构主义

多个世纪以来,哲学家对探求知识的确定都受困于“历史”及“存在”(“我”这主体)。历史的注重引起对历史文化背景这些客观事情的讨论,存在使到人过分探究“我”这主观的主体。符号结构主义就是要反对以上的系统,要把意义的探究转移到“文本”(摆在人面前的文件)去。盼望经过分析文本中的文字(修辞)之间组成的关系,然后从这些关系中找出文本的意义。

结构主义是一门极广泛的哲学,可应用于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释经学,哲学里。

理论

.语言学家索绪尔(F.Saussure),也是结构主义之父,首先把语言(也就是文本中的文字)分成“语言”(langua)(按文法及修辞系统所写成的文本)和“谈话”(parole)(就是由文字而出的信息)。再按着语言中的“二元论”(binarytheory)把“谈话”中的文字分成“符号”(signs/codes)。认为在“谈话”中,每个文字都包含两个/双重的“符号”;称为“意指”(signifier,外在的意义)和“所指”(signified,内在的含意)。例如,鲁迅所著《阿Q正传》中的“阿Q”,外在的意义(“阿Q”的意指)只是故事中的一位人物,内在的含意(“阿Q”这符号的所指)却超越出这人物而是指所有受压迫的人。可见“意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不定性”的(arbitrary)。每一个“符号”的意义皆由文本中找到,也受文本中的是关系所组成的系统来决定。

今日的广告大大的利用了“符号”的力量,在市场制造需要。例如,一个香烟广告封面是一架飞行着的飞机和一个在美丽海滩滑帆的人。这符号原本与香烟无关。飞翔的飞机的外在意义只是飞行,滑帆也是普遍不过。但是广告有意带给吸烟者一个内在的含意:当你吸这牌子香烟时,你就如置身在飞机上或是在美丽的海滩滑帆这么写意、浪漫、享受、高尚。

.后来结构主义学发展到人类社会学方面。引证出文本的意义是深藏在符号所组成的结构的下面,不是显而易见的。就如一个社会,社会就是一个结构:有各形各类的人,各种的活动,部门,建筑屋等等。这些只是明显的“符号”,肉眼所见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架构,这架构的意义却是深藏在底层。

.每一个“符号”的意义都由“符号”所组成的架构来决定。因此,每个“符号”都不必考虑到它的历史背景;也就是说“非时间性的”synchronic)

意义学/诠释学

意义学(ThePhilosophyofMeaning)(注一)或诠释学(Hermeneutics)是当代西方最流行的哲学体系,也是哲学发展史以来最深奥的哲学。意义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从一个现象中或一个文本中)确定真正的意义或真理。意义学的前身就是诠释学(Hermeneutics)。虽然过去的知识论(Epistemology)也是研究真知识的学问。

诠释学在西方哲学的讨论中一直以来少受注重。讨论多数被限定于神学界。诠释学的哲学化是当代哲学改造的一个成果。成为了一门最深奥及复杂的哲学。使它从传统哲学中分别出来。

当代最突出的诠释学家首推四位:即西德的伽达默(H.G.Gadamer),法国的德里达(J.Derrida)和保罗.利科尔(PaulRicoeur),以及美国的丹多(A.C.Danto)。当然,之前的康德,胡塞尔,施莱马赫,海德格,狄尔泰等为诠释学产生决定性的影晌。当代诠释学的发展可略略的分为四个时期:

.从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海德格主义和现象论的诠释学的孕育时期。

.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诠释学在欧洲大陆传统哲学的温床的两翼,即法国和德国(德国的德里达、法国的利科尔为主要代表)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诠释学在美国与分析哲学相汇合,在法国却越出海德格和尼采哲学的范围而同康德哲学中的“实践理性”相遇,在西德则同新马克思主义中的“实践哲学派”相“对话”。

.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诠释学突破了其原有的形态而进入了更成熟的理论健全阶段,同时地在现代科技、语言、人类理性及行为的复杂关系中深入寻求哲学理论的新发展领域。

诠释学之所以成立,是基于它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基本认识:“人”作为人,与其说是肉体,不如说是灵魂或意识;与其说是意识,不如说是思想;与其说是思想,不如说是直觉的、不断进取的、向外和向内的“超越”者。人之可贵,在于其不停顿的、永久的自我反思过程。“诠释”之丰富性及无止境性之奥秘,就在于此。

现代诠释学的理论其渊源

诠释学的理论经历了好个世纪的漫长的酝酿过程。这一酝酿过程,就如高宣扬所说:『一方面指哲学史上各个时期的哲学家们对于“诠释”和“理解”的基本概念的理论探索;另一方面也指基督教神学史上对于“诠释”和“理解”的特殊研究过程。』(注二)

以下我将按着次序的把解释学理论的历史渊源从简列出:

.斯宾诺莎(B.Spinoza)可算是为解释学原则发表独创见解的一位哲学家。在其《神学政治论》一书中深刻地指出,只有全面了解圣经及其作者的历史,才能真正地把握圣经的原意。他把经文的写作背景、历史及作者意图的研究,与作者所使用的语言的研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后来包姆加登(A.G.Baumgarten),这位近代美学的奠基人,注重“美的思维”才是通向真理的道路。他认为人所得到的解释都是由这种主观“美的思维”所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也说明鉴赏者有自由依据原作者所提供的思维来进行再创造,领会出由原作者所可能未曾想象过的、更为具体的、崭新的意境来。

.施莱马赫(F.Schleiermacher)是第一个为解释学奠定系统原则和方法论的思想家。他认为“理解”(Verstehen)并不单纯是对“文本”(Text)的“语法上的认识”。“理解”也不是一种“解释的技术”。而是关连人的整体意识活动,也是一种极复杂的思维过程。对施莱马赫来说,“说明”(Erklarung)与“解释”(Auslegung)不一样。“说明”只是“说明者”对“对象”主观自我认识的表白过程。它不必顾及说明对象的责任与忠实性。与“说明”不同的,“解释”是一个“总体性”。“解释”所要考虑的,不只是“解释者”与“被解释者”(即是“文本”)的总关系,而且还要考虑由“解释”所可能产生的一切后果,要考虑“解释”之前的一切历史性因素,又要考虑环绕着这一“解释”的周在的现实的及潜在的条件。后来他提出“直觉”(Intuition)意识在“解释”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直觉能力,解释者要尽可能使自己的“解释”与“经验”相符合---与“经验”相符合,就是同“对象”相协调。

-------------

注一:这课的资料多摘录自,高宣扬,《解释学简论》。(香港:三联,1988)一书。

注二:同上书,页1

.狄尔泰(W.Dilthey)将解释学的范畴扩大到人文科学领域中。他突出了“理解”概念,把它看作是比“说明”更重要的步骤。以下是他几个的重要思想:a.“解释”和“理解”乃是人的历史性发展,或更正确的说,是人的精神的历史性展现。b.“解释”和“理解”即是特定的历史条件内人类内在精神活动能力的表现,也是持续不断发展的。c.“解释”和“理解”永远是暂时的和有限的,是有待后人加以丰富的。“解释”在任时历史中就如是一个“没有说完的话”。人们一代接一代地“解释”着前人的认识成果,并由此出发,对经验、历史和自然引伸出新的知识。狄尔泰常强调说:“理解”是“我”在“你”中的重新发现。

.胡塞尔(E.Husserl)以其现象学再次肯定了解释学的主观成份。他强调人的“主观意向性”(Intentionnalitat)起着控制和决定人的整个意识活动的方向和内容的重要作用。在现象学看来,人对“对象”(现象)的“理解”无非是受着人的意识中的“意向性”所主宰。但是,人的“意向性”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却经常为各种次要的因素所干扰。例如,当我们面临一个问题时,各种来自社会、历史或个人经验的传统性的偏见往往不知不觉地袭击着人的主观意识的活动方向、方式及内容。因此,这些外来因素却为我们的理解作“引错作用”。胡塞尔奉劝人们说要得着真现象必须先排除心里内的各种外来杂念,以及各种干扰因素。在现象学中,这种意识的纯粹化过程被称为本相还原”。

.海德格(M.Heidegger)继续了胡塞尔的现象学,不过却发展他独特的存在哲学。尤其研究人的意识对他自身的存在的“理解”。他把人的“自我”的“我在”(Dasein)视为“解释学的总体性”。这个“我在”是一个存在并且不断地自我创造活生生的存在。这“我在”拥有生命力,有超越自身存在的本领。这“我在”每一时刻都力图存在着、并为超越自己的现在继续创造,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担心着自己存在的趋势和未来。当人为自己的“我在”揭示,就是“解释”。

.伽达默(H.G.Gadamer)说:「我们日常生活就是由过去和将来的同时性而造成的一个持续不断地进步,能够这样向将来开放的视野和不可重复的过去而前进,这正是我们称为“精神”的东西。」他又说:「生活对它自身作注释;生活有它自身的一种解释学的结构。」这就是伽达默解释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在他1960年所发表《真理与方法》一书,正是与当代只崇拜科学方法、并坚信唯有科学方法才能提供“真理的经验”的立场和观点相反,主张哲学应该在科学以外的领域内,特别是在艺术的经验中,考察真理的问题。认为人可以通过同文艺作品的“对话”不断地修正自己。这“对话”受所谓艺术的“历史意识性”的因素的影响。

这是一种“反思意识”。他也认为人对于以往的、历史的作品和数据的解释行为,都是通过语言这“中介性因素”而进行的一种新的反思。人们唯有通过语言这个活生生的、不断更新的中介物,才能领会和认识和历史和艺术作品。因此,“解释”就是在历史中用语言不断地“对话”。新的意义也在这不断地“对话”中产生。人类也因此不断地发现新的历史意义,不断地揭示事物的真理的本质。因此人的精神进行新的创造,作出新的发现。

.保罗.利科尔(P.Ricoeur)的解释学是在狄尔泰,海德格,伽达默以及整个人文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的方法就是对以上各学科进行“反思”。他认为“言谈”(discourse)和“叙述”(narrative)之间起着重要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意识形态”在人类行为中的地位。他首先批判胡塞尔在解释学理论上的唯心主义。不接纳现象学就是等于解释学。他以科学和语言学来发展解释学的理论。他认为“文本”(Text)是由文字固定下来的言谈。这“文本”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一种特殊场所;它也是在交往中“间隔”(在距离中)的“范例”(换句话说,媒介)。正因为这样,“文本”所揭示的,乃是人类经验历史性的基本性质---因此,文本是在间隔中,并通过间隔本身而完成的一种交往和沟通。从我们这个时代较近的“文本”到较远的“文本”,实际上是把现时的人类同以往的人类相联系,并从而实现两者的“对话”。

利科尔也承认“意识形态”所起的作用。不过提出意识形态也具有间隔的功能,并且它也在特定时期之外成为一种长久的精神力量。例如,历史人物如希特拉,拿破仑,毛泽东等,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们所创造的“意识形态”可以在社会记忆中储存下来,并在历的“间隔”的时间中保存其自身的力量。一旦些意识形态得到新的“解释”,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重新发挥其作用。

C.世俗化主义与文化现象

世俗化主义

世俗化主义(Secularism)原本的意思是指一切脱离了“教会”规范以外的活动,也指明宗教停止有效地影响社会和文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在六十年代,宗教(基督教会)在社会中的影响日见微小,整个西方社会走向“世俗化”。这在宗教圈子里兴起许多教会与世界、神学与世俗的讨论课题。天主教会及基督教协进会在六十年代把世俗化主义列为基督教的头一号敌人。许多神学思想倾向世俗而被称为「社会福音神学」。世俗化主义也在六十年代尾结晶出「神死神学」。世俗化主义的主题不外是高举自然科学,人的自由及创造性,道德的解放,世界趋向更美好等等思想。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科技的兴起使世人不再谈论世俗化主义;不是消灭了,而是完全接纳了它。

文化现象

科学技术及经济的发展,加上世俗化的兴起,许多哲学家,尤其是人文社会的哲学家,开始把注意力从思想、经济、技术转向人及社会文化的发展。

文化可以说是人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它存在于人们生活活动的一切环节之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它与周围环境之间各种不同关系和联系。文化的实体要素有:

一.精神生产的文化财富,即具有认识、美学、伦理道德价值的科学、文学、艺术作品及其活动,

.物质生产的文化财富,如各种文物、工具、生活用品、建筑、交通,工艺技能,

.文化规范,即反映社会关系并调节社会活动的法律典章、道德准则、纪律规约和行为标准,

.文化习俗,即反映一个民族或种族的心理特点和文化传统的风俗惯、宗教礼仪和生活方式。

文化形式的分类

按照现今社会科学的分析,文化的形式约可分为三大类:就是「主流文化」(或是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或是潮流文化)及「抗衡文化」。西方的文化学者一般上是按人的「意识形态」(ideology)来把文化形式分类。

.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Dominantculture),有时也称为「精英文化」(Eliteculture),或是「上流文化」甚至「杰出人物文化」。按意识形态来看,「主流文化」可以说是泛指民族文化中比较精粹的部分。它也是民族中最传统的文化,含有最崇高的人生价值观,道德伦理,艺术,生活理想,法则,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风俗习惯等等。

「精英文化」的理论背景可查考叔本华,尼采,施本格勒等。叔本华把「碌碌无为的芸芸众生」看作「枯燥乏味的实用主义世界」,其中只有「天才人物」才是摆脱常规的人。他认为大众并不能理解天才的作品。尼采认为文化是精神财富的创造,来源自人的“权力意志”能力。这“权力意志”给社会上的“超人阶层”“显贵”“统治者”创造文化的生命力。而另外一群人,“群众”“乌合之众”“贱民”是没有创造文化的能力。社会和历史学家认为西方的没落是因为精英文化被大众文化所侵犯。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Massculture),称为「潮流文化」(pop/popular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