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l.newhope.cn:"三桶油"出海油钱两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36:05
中石油2011年岁末以上缴70%项目利润的代价首次获得阿富汗境内石油开采合同,被认为是中国确保能源安全和扩大区域影响力的重大举措。长期以来,三大石油央企以保障石油安全之名“走出去”,风光背后的尴尬是,多数项目亏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开采油气也极少运回资源紧缺的国内市场。 [详细]
 
“三桶油”海外大跃进,2009年上半年油气资源并购额同比增加八成
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逐步逼近50%警戒线,能源逐步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政策层面。海外石油资源投资,相当于国家委托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企业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即保障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稳定的石油供应。在“同时利用国内资源与海外资源”的方针指导下,“三桶油”在海外大举扩张,屡屡开出高达数十亿、甚至百亿美元的并购大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三大石油公司投资海外的油田及工程项目总计144个,投资金额累计达700亿美元,约合4480亿元人民币。其中仅2009年上半年,中国在油气资源领域的并购额增加到约820亿元人民币,比08年同期增加八成。[详细]
海外找油可获得利率优惠的信贷支持,国开行300亿保障中石油海外业务快速发展
政府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0年的5年内,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达到2200亿美元。这一数字接近2005年底前中国企业在150个国家所有投资总额的10倍。新增投资资金中,大部分来自以国有中资银行的优惠贷款。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发改委于2004年下发《关于对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重点项目给予信贷支持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给予能弥补国内资源相对不足的境外资源开发类项目专项贷款。2009年中石油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国开行将以优惠利率为中石油提供300亿美元的融资额度,目标即为保障海外业务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在一篇《廉价资金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报道中,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中国央行对本国商业银行施加了相当大的影响力,迫使它们向在全球物色收购目标以扩大中国经济版图的国有企业提供非常廉价的信贷。[详细]
2010年“三桶油”在海外大规模的并购行动金额超过300亿美元,占同期全球上游并购的20%。
进口成品油增值税可先征后补,境外油气资源开采的石油企业有望减轻所得税负担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显示的相关文件不完全统计,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成品油进出口税、印花税、消费税等都存在先征后补,或先征后全额返还的情况。财政部2008年曾确认,中石油和中石化当年第二季度部分进口成品油将享受进口增值税先征后退的政策。按照当季成品油进口量测算,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别可减少25亿和近19亿的税负。此外,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就中国在境外从事油(气)资源开采企业计征所得税时,抵免境外已纳或负担所得税额的有关问题进行补充,与2009年出台的境外企业所得税政策相比,《通知》最大的亮点在于企业可以自由选择分国抵免或者汇总计算、综合抵免,境外股息所得抵免范围将就此扩大。[详细]
石化产业纳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央企境外投资不需审批
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文,特别提出“加强引导,简化审批手续,完善信贷、外汇、税收等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资源勘探和开发”。正在起草的《中国企业境外投资促进法》还大幅放宽对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限制。从今年3月起,资源类境外投资重大项目需要审批的金额起点从3000万美元提升到3亿美元,央企境外投资直接适用备案制,不需要经过审批。[详细]
经验不足、决策失误使“三桶油”海外频频失手,中石油今年中止6个海外项目,损失12亿。
 
2010年央企从海外运回国内的份额油仅占开采量的1/12, 走出去没为石油安全做贡献
所谓份额油,就是石油央企通过参股、投资、技术服务参与国外石油资源开发,根据分成合同稳定获取的分成油。虽然“三桶油”的海外并购行为总是被上升到保障国际能源安全的高度上,但实际上,“三桶油”花费巨大代价换来的连年上涨的海外份额油产量中,真正输往中国却很少。《能源》杂志的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油企6000多万吨的海外份额油中,运回国内的仅有区区500万吨,占其总量的1/12,这一数量与同年中国进口总量的2.4亿吨相比微不足道。这就意味着,石油公司“走出去”并没有为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做出多少贡献。 国际能源署(IEA)年初的一份报告也证实了上述调查,中国的石油公司实际上享有很大的经营自主权。IEA通过市场分析认为,这些公司对份额油的营销决定似乎主要是基于对市场因素的考量,其在美洲的份额油基本上都在美洲当地销售。以被称为中国最大份额油原地非洲为例,截至2003年底,中国从苏丹获得的份额油总额超过1000万吨,位居海外份额油来源第一位,约占当年石油进口总量的11%。但对于这些份额油的处理,中国公司卖给日本和韩国的石油却比运回中国多得多。[详细]
非洲是中国石油在海外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战略发展区。
价格决定流向,只有并购交易、运营成本之和低于国内油价时,份额油运回国才有意义
为什么享受各类政策支持的中国油企拿到了份额油却不运回国内充实战略储备?价格当然是首要决定因素。实际上,无论是贸易油还是份额油都是满足国内油气需求的方式而已。选择前者,油企支付的成本是国际油价;选择后者,油企支付的成本包含了获得被收购油气资产的交易成本、项目运行的生产经营成本等。一般的规律是,当更多的原油需求方选择通过资产并购获取份额油以满足自身需求时,原油贸易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价格自然会出现下滑,份额油就会随之逐步向贸易油偏转。从这个角度解释为何苏丹的份额油要在当地销售而不运回国内就很简单,卖给日本是按原油市场现货价格,而国内市场的石油价格是购销倒挂,依靠政府补贴少有获利空间。[详细]
就地销售遵循价值规律,高昂原油运输成本使份额油运输到国内后变得很不经济
中国油企历年获得的海外份额油主要是通过就地销售的途径进行经营和处理,而不是把份额油直接运回国内,还因为高昂的原油运输成本使份额油运输到国内后变得很不经济。在这种情况下,石油公司往往是把份额油销售所得在变化地点的条件下重新用于购买国际市场的原油。业内人士称,中石油在南美的份额油大多在当地销售,主要是因为运输距离长,成本高,以及南美的重油不适合国内炼厂炼制。同样处于利益考虑,中石油正在一些产油国如苏丹和委内瑞拉以及非洲的其他国家建立炼油厂,炼制它们在当地生产的原油。[详细]
受困于进口成品油配额限制,民营油企在海外找油几乎没有成功案例。
 
石油公司走出去赚钱优先于“讲政治”,中石化和中石油在苏丹互相压价拆台
尽管媒体大肆渲染中国的“走出去”政策,将中国油企在海外攻城略地描述成为了能源安全“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但其实中国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远不如人们经常认为的那么协调,交易的出发点更可能是利润、威望和技能,而非外交政策目标。2004年6月,为获得苏丹一条输油管道的项目,中石油与中石化曾相互厮杀,竞相压低项目价格,最终结果自然是“渔翁得利”。2010年,中石化重金收购Repsol(巴西)股权时,中石油、中海油也参与了竞争。接近中石化人士曾对媒体表示,中石化曾提交给国资委一份有关海外油气并购趋势的分析报告,指出“国内三家石油公司之间存在部分恶性竞争、各自为政、相互拆台的现象。”另据媒体获悉,Repsol(巴西)交易之前,中石化曾在南美看中另一个上游项目,但在另一家国内石油公司的竞争之下并未得手。 [详细]
三大石油公司2/3的海外项目亏损,央企不惜耗资百亿购买废油田
若讨论央企海外找油的得失,仅从收益上来看也丝毫看不出对中国石油储备体系的帮助。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受管理制度及国际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的亏损项目达到2/3。最近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论坛”上,一家石油央企3年前的收购失败事件被官方披露。这家央企盲目收购的位于利比亚的海外油田只能产出高硫油,炼化成本大幅上升,不仅不可能运回国内作为石油储备。在收购期间,该公司股价从2加元炒高至31加元,成交时这家央企多付出十几亿美元。如果将这些巨额“学费”直接用于进口原油充实储备油库,或许今明两年再增加4000万桶储备的任务能尽早完成。据《中国日报》早前披露,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仅初步具备约36天消费量的储备能力,远低于IEA成员国最低战略石油储备的要求(约90天石油净进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