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皇冠历史:【封面专题】:敬天爱人——企业的经营哲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14:55

日本京瓷名誉会长 稻盛和夫

我经常有机会访问中国,而且每次访问我都发现,中国经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充满着活力,让我大为惊叹。同时,看到如此高速发展的中国,使我想起经历了二战的毁灭性打击之后复苏的日本,克服了战后的贫穷和混乱、全体国民团结一心朝着高速经济发展的方向勇往直前的情景。

二战后的日本,在自由竞争中出现的许多企业互相切磋琢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每一个国民都满怀着对富裕生活的渴望,拼命工作。结果,在二战后仅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就把日本建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工业大国。

虽然日本国民获得了物质上的富裕,但在经济高速成长的过程中,许多日本企业只顾追求自身的利益,无视国民生活和地球环境,因而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弊病。

公害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战后20年时,产业活动所引起的公害问题开始浮现出来。忽视自然环境,只顾追求企业利益的产业活动,使山清水秀的日本列岛变成了污滩。河川和大海被污染,连鱼虾都无法栖身;工厂周围的上空被工业废气所笼罩。公害问题一时成了威胁日本国民生存的社会问题,通过官民的共同努力,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然而,片面追求自身利益的社会风气,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日益膨胀。国民渴望富裕的欲望没有止境,人们一味追逐个人的私利。结果,经营者和国民染上了不劳而获、少劳多获的庸俗习气,片面追求物质富裕的欲望导致了精神上的贫困。

正是这样的世风才产生了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在这样的风潮中,不仅经营者,就连普通市民,也热衷于对股票和房地产的投资,看着自己的资产不断膨胀而得意忘形,甚至有人还傲慢地说,日本人的资产足以买下整个美国国土。

这样的狂妄和贪婪不断蔓延,最后以经济界、政治家、官僚等相继贪污及丑闻等形式一举爆发了出来。

然而,泡沫经济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最后理所当然地破灭了。结果日本经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陷入了通货紧缩,从此陷入被称为“失去的十年”的长期萧条的痛苦之中。

另外,从2008年开始,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风暴席卷了全世界,金融市场一片混乱。至今它已经深刻地影响到实体经济,带来了全球性的经济萧条。由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萧条,直接原因似乎是金融衍生产品使用过了头。但我认为,它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失控的资本主义本身的问题。

然而,初始的资本主义,并不只是将人类的欲望作为动力的。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资本主义诞生于基督教社会,特别是伦理道德严格的新教社会。也就是说,初期资本主义的推进者们都是虔诚的新教徒。

著名的德国社会科学家马克斯·伟伯认为,他们贯彻基督所提倡的“邻人爱”,尊崇劳动,生活尽量俭朴,他们的基本信条是将产业活动所得的利润用于社会发展。同时,企业必须以任何人看来都是正确的、光明正大的方法去追求利润,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贡献于社会福利。就是说“为社会、为世人”才是那些新教徒的、也就是初期资本主义的伦理规范。

距今约300年以前,商业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江户时代中期,日本出现了一位名叫石田梅岩的思想家。他认为,“在商业活动中追求利润并不是罪恶,但行商必须正直,决不可欺诈,决不能有卑劣的行为”。他强调行商中伦理道德的重要性,认为经商必须要做到“人我双赢”。

就是说,在日本资本主义的萌芽期,“企业应该追求社会正义,企业人应具有高尚的伦理观”这个基本思想是相当普及的。

如此看来,无论是在欧美还是在日本,初期的资本主义被理解为是一个“为社会做好事的系统”。其推进者们力求通过经济活动来实现社会正义,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社会伦理观,所以,资本主义经济才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曾经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原动力的伦理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反而逐渐淡漠。不知从何时起,许多企业的经营目的和经营者的人生目标逐渐堕落到“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的利己主义。制约人心的伦理规范的丧失,导致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趋向堕落。

尤其是日本,因为缺乏像欧美各国那样的基督教的社会背景,二战以后,人们一味追求经济上的富裕,而对道德、伦理以及社会正义的重视程度急剧下降。人们虽然获得了经济上的富裕,但是社会却偏离了资本主义的本意而陷入颓废。

资本主义的本意决不是只要为了赚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只有具备了严格的精神规范, 资本主义才有可能正常地发挥它的功能。特别是经济界,作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经营者自身,必须重新认识支撑资本主义发展的伦理道德这一层面的重要性,确立从任何人看来都普遍正确的经营哲学,并以此严格自律。

观察中国的情况,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体制的前提下,引进市场经济的模式,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营者们以类似于资本主义一样的自由度,从事经济活动,经济的繁荣举世瞩目。

正如象征资本主义的“美国梦”一样,如今理想中的“中国梦”在商业、制造业等领域也层出不穷。谁都有成功的机会,受到周围实际成功者的刺激,抱有“自己也要成功”这种进取心的人正在中国大量涌现。人民的热情、人民的能量正在推动中国蓬勃发展。

如果今后中国国民能继续维持这种高涨的热情,中国的经济能以现有的速度持续发展,那么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能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国。为此,我希望中国的经营者们,不仅学习欧美各国和日本最新的经营技巧,还要学习“不只为自己,也为社会追求利润”的基本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包含在资本主义的“原点”之中。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重蹈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覆辙,经济就无法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同时, 应该通过倡导这种高尚的哲学,使正义、公平、公正的观念渗透到整个社会,在国民中提升“谦虚”、“关爱”等重要的意识。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 中国将会成为更加富裕、更加美好的国家,全体国民都能切实地感受到幸福。

这种哲学和思维方式对集体和组织的发展意义重大。这一点,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有着深切的体验。

在我27岁时创立了“京瓷”公司。当时因为年轻自然没有经营经验,而且还是技术出身,对经济知识和企业会计更是一窍不通。然而,既然当了经营者, 既然开展了事业,就必须对接踵而来的各种问题做出判断。然而,应该以什么作为判断的基准,对此我感到非常苦恼。

当时,公司非常弱小,只要自己的判断出现一次失误,公司就有可能一蹶不振。一想到此,我就因担心而连日夜不能寐。左思右想, 烦恼之余,我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因为自己对经营一无所知,所以就把“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判断基准。

也就是说,我把“作为人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是善还是恶”作为经营的判断基准。

“正还是邪”、“善还是恶”,这是最基本的道德律,从中引伸出来的正义、公正、公平、勤奋、谦虚、正直、博爱等等,这些都是从孩童时代起,父母、老师教导我们的、最朴实的伦理观。

如果用这些伦理规范作为判断事物的基准,我觉得自己能够理解,也能够掌握。于是,我就以“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判断基准,来处理“京瓷”经营中的各种问题。

现在回想起来,我深深地体会到,正是依靠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伦理观和道德律来开展经营,京瓷才能获得现有的成功。

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思想不是出于经营者的私利私欲,因此能够获取员工的共鸣,员工们从内心理解并接受。所以创业之初,尽管公司规模很小,也不知道公司明天会怎样,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们就能够为了公司的发展而自觉地、不遗余力地拼命工作。而且,在公司发展壮大之后依然如此。

很多人评论“京瓷”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京瓷”有先进的技术、“京瓷”赶上了潮流。但我认为决非如此。我认为“京瓷”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京瓷”经营判断的基准,不是“作为京瓷,何谓正确” ,更不是“作为经营者的我个人,何谓正确” ,而是“作为人,何谓正确” 。因而它具备了普遍性,就能够与全体员工所共有。我认为京瓷成功的原因就在这里,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原因。

为了便于理解这种“思维方式”或哲学是何等的重要,我想出了一个“人生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 = 思维方式 × 热情 × 能力

 

长期以来,我自己就是根据这个方程式做事的,并且觉得只有用这个方程式才能解释自己的人生和“京瓷”公司的发展。

方程式中,表示人生结果或者工作成果的有 “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三个要素,其中的“能力”也许是先天的,包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智力、运动神经,以及健康等。所以“能力”每个人都不同,如果用分数来表示的话,可以计为从0到100分。

在“能力”上乘以“热情”。这个“热情”也可以称为“努力”。“努力”的程度也因人而异,从没有干劲、没有雄心、没有活力的懒汉,到对工作和人生充满燃烧般的热忱、拼命努力的模范,也可以从0到100来打分。

不过,“热情”与“能力”不同,它不是先天的,而是可以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因此,我总是持续地、最大限度地发挥 “热情”这个要素,从创建“京瓷”开始一直到今天,始终坚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首先,这个“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非常重要。很多人都自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但在企业界,当竞争对手比我们更努力时,我们的努力就不奏效,我们就难免失败和衰退。所以普通程度的努力没有意义,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否则就无法在严酷的竞争中立足。

而且这种努力不是一时的,而必须是持续不断、永无止境的。周围人总劝我说“你这么干,总有一天会倒下”,但是我从创业以来,一直不分昼夜、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如果拿马拉松做比喻,就好比把42.195公里的路程,按照短跑方式全力跑完一样。这样的事情谁都认为不可能,但我们“京瓷”却自始至终全速前进。尽管在陶瓷领域我们属于后起的企业,但不知不觉中那些有历史的、先行起跑的企业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我们一口气超越了他们。现在京瓷已经成长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精密陶瓷制造商。这就是“热情”,也就是“努力”所带来的成果。

这里的“能力”和“热情”我们用分数来表示。

比如说,某人很健康、很聪明,“能力”可打90分。但是,这个有90分能力的人过分自信而不肯努力,其“热情”只有30分。于是,90分的能力乘上30分的热情,该人的分数只有2700分。

另一个人认为“自己只略胜于普通人,能力只不过60分左右,但正因为没有突出的才能,所以才必须拼命努力”,于是他激励自己发愤努力,其“热情”为90分。于是,60乘上90则是5400分,这比前面那位有能力的懒人的2700分要高出一倍。

就是说,即使是只具备普通能力的人,只要他付出持续不懈的努力,就一定可以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而取得很大的成果。

同时,这个方程式最重要的是:在上述“能力”和“热情”的乘积之上,再要乘上“思维方式”这一要素。而且刚才说的“能力”和“热情”是从0到100分,而“思维方式”则从坏到好、从-100分到+100分的幅度。

例如,不辞辛劳,愿为他人的幸福而拼命工作,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正值;相反,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挚的人生态度,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负值。

这样,如果持有正面的“思维方式”,人生和工作的结果就是一个更大的正值;相反,如果持有负面的“思维方式”,那怕是少许,三者相乘的结果不仅一下子变成了负值,而且能力越强,热情越高,其人生和工作的结果反而越糟糕。

如刚才的例子,那位有60分的“能力”和90分的“热情”的人,如果他拥有作为人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并达到90分,那么,60×90×90等于48600分,方程式的值达到了非常优良的高分。

相反,“能力”和“热情”的分数相同,但拥有那怕只是少许的、负面的“思维方式”,比如某人的“思维方式”只是负的1分,那么方程式的结果一下子就转为负的5400分。再比如,有人持有非常恶劣的、反社会的“思维方式”,达到负的90分,那么最终的乘积就是负48600分,这给他的人生和工作带来极为悲惨的结果。

实际上,哪个国家、哪个社会都有这样的经营者,他们才华出众、热情洋溢,创建并发展了企业,获得了巨额财富。然而,因为他们逐渐变得旁若无人、一意孤行,因而受到社会的制裁,顷刻从舞台上消失。这种人的失败原因就在于“思维方式”成了负值。

 

(副栏)

稻盛和夫认为的正反两面的“思维方式”

    正面的

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

擅于与人共事,有协调性;

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

充满善意;能同情他人、宽厚待人;

诚实、正直;谦虚谨慎;

勤奋努力;

不自私、不贪欲;

有感恩心,懂得知足;

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等等。

   

    负面的

态度消极、否定、缺乏协调性;

阴郁、充满恶意、心术不正、想陷害他人;

不认真、爱撒谎、傲慢、懒惰;

自私、贪心、爱发牢骚;

憎恨别人、妒忌别人

 

一个人思维方式究竟是正还是负,其数值是高还是低,是左右方程式结果的关键。

就这样,我把“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判断基准,“将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在这个基本思想的指引下,再把日常工作中一点一滴的感悟随时记录在笔记本上,并把其中的内容归纳为“京瓷哲学”,将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同时作为企业哲学,努力让员工们共有。

 我将“京瓷哲学”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愿望固然重要,但即使制定了宏伟的目标,日常工作中仍然要做看似平凡简单的事情,日复一日、锲而不舍、一步一步地付出努力。

第二,钻研创新。明天胜过今天、后天胜过明天,不断地进行改良和改善,不是简单地重复相同的事情,而是今天用这种方法试试,明天用更有效的方法试试。即便平凡简单的作业,只要不断地钻研创新,也会带来飞跃性的进步。

第三,经营要以高度伦理观为基础。自京瓷创立以来,我一直注重“以心为本的经营”,为了建立与员工的信赖关系,经营必须“透明”。

例如,将公司目前的处境、遭遇的问题、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等,向干部、员工(包括基层员工)公开,以此统一员工的方向,凝聚员工的力量,这样就一定能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实现既定的目标。

另外,“开展玻璃般透明的经营”,关键是领导人必须以身作则,带头保持光明正大的工作作风,决不能允许高层管理者挪用公款和用公款随意招待。如果发生了此类事情,必然招致员工的反感,道德的崩溃会像野火一样,转瞬间蔓延到整个组织,甚至动摇整个企业的根基。

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京瓷哲学”里还有 “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润”、“贯彻公平竞争的精神”、“注重公私分明”等条文,这些都是企业经营中规定的原则。

如果经营者没有明确的哲学,企业只会片面追求利润的增加,片面追求合理性和效率。同时,企业内会逐渐酿成一种“只要赚钱就行”的坏风气,就会出现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赚钱的员工和干部。如果对不正当的行为听之任之,公司的道德风气将很快堕落。而在充满着堕落气氛的组织里,正直的人也会失去认真工作的积极性。公司的风气将急剧地败坏,业绩也会随之恶化。

实际上,快速发展的企业瞬间破产的事例,在日本、欧美、中国都是数不胜数。

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人又很脆弱,很容易败给自身的私欲,败给周围的环境,追求虚荣,不知不觉中若无其事地干起违背人道的勾当,这也是事实。

正因为如此,我反复强调,人在感觉迷惑的时候,需要一个判断的基准,就是哲学。特别对于雇用很多员工、肩负重任的经营者来说,必须抱有以高度伦理观为基础的经营哲学,在严格律己的同时,教育员工接受并共同实践这种哲学。

为使事业取得成功,为使组织正确地发挥职能,领导者自身所持有的“思维方式”最为重要。经营者以普遍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高尚的经营哲学来经营企业,这一点在持续地拓展事业,保持企业繁荣的进程中同样是最重要的。

如果将这些道理追根溯源,是自古以来从中国受到的教诲,是我们在与中国长期友好往来中学到的。

比如,中国古代有“德胜才者,君子也。才胜德者,小人也。”、“积善之家有余庆”、“满招损,谦受益”等大量的经典格言,不胜枚举。

正是这些格言昭示了作为人应该走的正道,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事业经营中必须重视的道理。遵循这些道理,依据作为人的正确的“思维方式”行事就能获得成功。反之,就不能成功,更谈不上取得长期持久的成功了。

然而,如开头所言, 这些重要的道理,在现在的日本已经被淡忘了。比如只获得小小的成功就陶醉起来,失去了谦虚,变得傲慢不逊、得意忘形、为所欲为。其结果,就是丧失了来之不易的成功。这样的经营者层出不穷。

 这种现象并不只在日本一个国家发生,而是富裕的发达国家共有的弊病。也许在中国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

 所以,希望大家重新认识哲学和“思维方式”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升“热情”,持续地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同时,将自身具备的“能力” 100%地发挥出来,这样就能把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

这样做,不仅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而且还能将成功长期保持下去,进而为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摘编自稻盛和夫2009.1.6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稿。译者:稻盛和夫(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