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斯特贝宁顿自尽原因:儒家始祖孔子问道于道家始祖老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5:12:23
 早在距今两千年前的春秋时代,儒家创始人、被后世遵为圣人的孔子,曾由鲁国(今山东)远赴周的京城(今河南洛阳),向同样被后世尊为道家始祖的老子问道。这次会见,引出了一段历史上最经典的道家与儒家的思想大碰撞。
22415  当时,老子为“周守藏室之史”,即等同于今日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尚处在壮年的孔子远道拜访已处在暮年的老子,内心带有很大的虚心成份。可以这样讲,孔子当年访问老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访问学者”之旅。
  要知道,远踏游学是需要资金支持的。就像今天的学子远赴异国留学或“访问学者”,亦需要有资金做后盾。孔子的差旅费来源是这样:在鲁国的贵族中,有个做了大夫的人叫孟僖子,他死后两个儿子都做了孔门弟子。其中一个叫南宫敬叔的儿子向鲁国国君鲁昭公提出建议说应该派孔子和他一起到周的首都去游学观光一番。
国际易经网iqing.net  鲁昭公批准了他们前往并为其配备了一辆车、两匹马、一个仆人及所需银两。就这样,孔子如愿以偿地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老子。
13870  他们当年的对话,可说对今日社会仍有很大的启迪。当时,听完孔子所言,老子曰:
31550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蔂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21178  大意是:你所研究的学问,都是已经去世很久的人所言。但是对这些很久以前的人说的话,要活学活用,不可拘泥执着。时运到了,君子应乘时而起;时运未到,任你本领再大,且千方百计,仍不为世所用。我听说,真正的富商大户,在表面反而绝不张扬财富;有大德之人,表面上反而大智若愚。所以,你应该少一些骄狂之气、去除渴望建功立业的多欲之心,更要少一些试图改造这个世界的幻想。所有这一切的功名利禄之念,都是于身心无益的。我所能告诉你的,就这些了。
15279  要知道,那一年孔子才三十四岁,按照儒家“三十而立”的思想所言,正是应该建功立业,大干事业的年龄。而他千里迢迢来见老子,所得到的却是如此告诫。可见儒道两家的人生观,真乃南辕北辙也。
68579
  孔子离开洛阳回到鲁国后,对弟子们说道:
45202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28369  大意是:我知道鸟能飞,但常被人射下来;我知道鱼能游,但常被人钓出来;我知道猛兽会奔走,但依然常落入罗网陷阱。而只有一种东西就不是我们所能知晓的了:它能云里来、风里去,变幻莫测,无人能识其全貌。这就是龙。这次见到老子,其人远远超出我的认知所及。我想,老子大概就象龙一样吧!
41045  二千五百年间道儒两家的这段原始对话可谓发人深省。其中有句话与我们所探讨的课题正相吻合,就是老子对孔子所言:“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蔂而行。”
62523
  也即是说,在孔圣人还没有遭遇四处碰壁、壮志难酬的艰苦岁月时,老子即已点明了命运对一个人来讲是多么的重要。可惜当时正处在壮年期、且踌躇满志的孔子并未对此话在意。直到后来,历尽坎坷与磨难的孔子在接触了《易经》之后,才恍然大悟。
86978  但尽管如此,亦丝毫无损于孔子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圣人毕竟是圣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番经历,孔子的人物形象才显得如此的鲜活。
  实际上,孔子这个人对政治怀有极大的热情,也有很大的政治抱负。但他并不贪恋功名与富贵,只是很想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已。但是,在孔子开始于四处推广他的政治主张的时候,却是十分的坎坷曲折。据史料记载,孔子于公元前517年,来到了齐国(今山东省中部和东部一带)。结果,由于有晏婴等一班政治家及贵族们的反对,国君齐景公并未对其予以重用。无奈之下,孔子收拾行囊离去。他出国到齐国时三十五岁,离开时已三十七。
85079  在他三十九岁这年,孔子说了一句流传千载的名言:“四十不惑”。
60983
  人生到了四十岁,几乎没有什么事再让自己迷惑不解了。(中国传统计算岁数的方法是以虚岁计。)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67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