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bid:二程一百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22:10

二程一百句 

二程一百句

目录

 

1、 天理与理学

2、 存天理节嗜欲

3、 人皆可以至圣人

4、 圣人以大公无私治天下

5、 利不妨义

6、 养心之道

7、 从动静节宜谈起

8、 处事之方

9、 诚者,无往而不得

10、 敬,立业之本

11、 和,天下通达之道

12、 恕者,为人可终生行之

13、 一德立,百善从之

14、 孝悌与夫妇之道

15、 民惟邦本

16、 顺民心则治

17、 正者,为官之道

18、 学原于思

 

 

 

 

 

 

            

 二程一百句

(一)天理与理学

1、吾学虽有所授,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的。

2、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3、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阳长则阴消,善增则恶减。

4、生生之理,自然不息。

5、物理极而必返。

6、天下之理,未有不动而能恒者也。动则终而后始。所以恒而不穷。-----惟随时变易,乃常道也。

 7、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故曰动静一源。

   “ 天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天运》: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以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意思是一个人最快乐的事,是在处理问题时,顺从天理,符合五德,顺应自然,然后与四时变化相适应,与万物相和谐。《韩非子.大体》中则明确提出:要“不逆天理,不伤情性。” 

天理是二程理学的哲学核心。天理有两种含义:一是事物的规律,二是伦理道德。程颢说:“得天理之正,极人伦之至者,尧舜之道也”。二程将自然世界运行的规律与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融为一体,将天理与人的道德相结合,建立了理学体系。二程有句名言:“天理良心”,这里的天理,就是自然规律,良心,就是伦理道德。不违背大自然的运行规律,符合人的伦理道德就是天理。

     “理”字的偏旁为玉,本意指玉石中的纹理,后引申为石中之脉,木中之纹。理指路经和方法,循理犹如沿着路径而行。二程创立的理学,是用理将儒家经典思想的丰富内容予以涵盖,提出了社会治理和人们安身处事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道路与方法。不仅影响中国社会700多年,而且至今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同时,随着世界文明对话的发展,理学中所包含的理性主义,将影响世界文明的进程。通俗地说,理学是讲道理的学说,是叫人明白事理、修养道德、成就人品的学说,是让人理性地看待事物、处理问题的学说。

二程理学是对孔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理学继承了儒家经典中仁义礼智信等心性修养,将成德成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哲学的最高理想;同时又有新的发展和创新:

(一)是在吸收佛教思辨的基础上,给儒学增添了辩证内核。程颢有一句名言:“万物莫不有对”,是说世间万事万物中都存在对立的方面,如天与地、大与小、寒与热、好与坏等;“天下之理,未有不动而能恒者也”,是说事物处在发展变化之中;“物理极而必反”,是说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二程的这些论断极富辩证法思想。孔孟儒学的核心“仁义礼智信”少有辩证思维,二程理学给儒学增添了思辨特色。

(二)是提出了诚、敬思想。二程将诚、敬提到修身之本、成事之基的高度。朱熹说“秦汉以来,诸儒皆不识这敬字。直至程子方说得亲切”。

(三)是二程理学中包含着理性主义因素。理学,可以理解为理性地看待事物与处理问题的学说。就对事物的认识来说,要持中,不走极端;就社会治理来说,要顺应天理、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要节制人的过分欲望。这些极富理性主义因素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具有启迪意义。

 

 

     “吾学虽有所授,‘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的。

                       ------程颢

我创立的学说虽然接受了先贤的思想,但天理二字却是我自己体会、总结出来的。(注:未注明出处的皆来自《二程集》,下同)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程颢

天地万物之规律,没有独立存在的事物,必有与之对立的存在。这是自然而然的,不是谁有意安排的。每当我中夜想到这种现象,不自觉高兴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阳长则阴消,善增则恶减。

                       ------程颢

万物都有其对立的存在。阴与阳相对立,善与恶相对立。阳增长了,阴就消减;善增加了恶就减少。

矛盾对立促进事物发展是哲学的重要命题。宋代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二程“万物有对”的思想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容。

 

生生之理,自然不息。革故鼎新,凡变皆有益。

                 ------程颐《伊川易传》

《伊川易传》是程颐以理学思想阐释《周易》的重要著作,闪耀着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程颐从自然现象入手,提出了万物生生不息、革故鼎新的思想,揭示自然界生生不息,循环往复,革故鼎新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本源。

物理极而必反。

                     ------程颐《伊川易传》

《周易-否》第十二,上九说:“倾否,先否后喜。”程颐解释说:“上九,否之终也。物理极而必反。故泰极则否,否极则泰。”程颐从物理极必反出发,说明先否后泰,先危后安,从而揭示泰极则否、否极则泰的事物发展规律。

天下之理,未有不动而能恒者也。动则终而后始,所以恒而不穷。------惟随时变易,乃常道也。

                ------程颐(《河南程氏萃言》卷一论道篇)

天下的运行规律,未有不动而能长久的。动才能终而后开始,周而复始,以至于无穷。因此,只有随时变易,才是事物发展的长久之道,普遍规律。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故曰动静一源。

------程颐(《河南程氏萃言》卷一论道篇)

动静一源即 体用一源。体用一源是 程颐提出的哲学命题。意指事物中隐微的本原与其表露的现象之间,有相涵的统一关系。 即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二)存天理,节嗜欲

1、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2、节嗜欲,定心气。

 3、富,人之所欲也,苟与义可求,虽屈己可也;如义不可求,守贫贱以守其志也。非乐以贫贱,义不可取也。

4、尝谓凡人气量窄狭,只为私心隔断。苟以直养而无害,则无私心。苟无私心,则志气自然广大,充塞于天地之间。

5、人心莫不有知,惟敝于人欲,则亡天理也。

 

   二程理学被人误解很深的两句话是“存天理、灭人欲”。说起二程理学的命运,可谓坎坷、曲折。二程在世时,他们所创立的理学并不为统治者所看重,相反,由于二程理学秉持以理抗势、格君心之非的思想,往往为统治者所不容,程颢任监察御史一年多即被贬谪,程颐还曾被流放四川涪陵。程颐临去世时他的学生说他的学说要被朝廷所用,他却说:“道著用则不是”。意思是他的学说一旦被朝廷所用,就不会有好的命运。

   程颐的这句话,也算一语成谶!试看理学近千年的命运:从南宋后期到元明清,理学被抬到了官书的地位,代表二程理学思想精华的《伊川易传》成为了科举考试的教科书。而民国以来,理学随着孔孟之道被打倒,也被视为封建卫道士、杀人不见血禁锢人的思想而遭诟病。文革中理学因“存天理”被视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受批判;改革开放后理学又因“灭人欲”被视为压制个性、抑制个人欲望而与左的思想划等号。近几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孔孟儒学早已被热捧,而作为新儒学的理学却仍然难登大雅之堂,仍然没有人为之正本清源,还其本来面目。

事实上,存天理、灭人欲并非二程理学的思想核心,二程理学提到的人欲的时候,更多的是说要节制嗜欲。他们说的“灭人欲”是为了明天理,即认识天理时不被私欲所遮蔽,不至于扭曲对事物规律的认识。

二程所说的去私欲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天理。天理是事物的规律和社会的伦理道德。在二程看来,人们在用天理来认识问题、处理问题时,由于受到人心私欲的阻挠和影响,会产生偏见,进而影响对事物的分析和认识。正因为如此,程颐提出“人心莫不有知,惟蔽于私欲,则亡天理”,“灭私欲则天理明矣”。比如说孝悌是伦理道德的天经地义的要求,可如果做儿女的被私欲所遮蔽,就不会孝敬老人。

我们平常说人的气量狭窄、胸怀不广,在二程看来,都是由于私心阻隔的缘故。假如没有私心,那么他的气量就会自然广大,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程颐:“尝谓凡人气量窄狭,只为私心隔断。苟以直养而无害,则无私心。苟无私心,则志气自然广大,充塞于天地之间”)。

    对于人的正常的欲望,二程并不反对。程颢说过:“富,人之所欲也,苟与义可求,虽屈己可也;如义不可求,守贫贱以守其志也。非乐以贫贱,义不可取也。”意思是说:财富,是人所欲求的东西。假如与义相合,虽然委屈自己也可去追求;如果与义不相合,就要守住贫贱以保持其心志。这样做不是以贫贱为乐,而是义不允许的呀!程颐也说过:“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但不至妨义耳。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意思是,圣人对于利,不能全不计较,但不至妨害义。人若无利,连生活都不能维持,怎么能没有利呢?

二程所反对的,是嗜欲,是非分的欲望。程颐说:“专欲益己,其害大矣。欲之甚,则昏蔽而忘义理;求之急,则侵夺而致仇怨。”意思是,专想为自己利益考虑,其害处就很大。欲望过甚,则会使人昏庸而忘义理;追求欲望过急,就会造成争夺、伤害而引起仇怨。”

二程所着力反对的是危害天下国家的帝王之穷奢极欲。程颐说:“天下之害,无不由末之胜也,峻宇雕墙,本于宫室;酒池肉林,本于饮食;淫酷残忍,本于刑罚;穷兵黩武,本于征伐。凡人欲之过者,皆本于奉养,其流之远,则为害也。先王制其本者,天理也;后人流于末者,人欲也。损之义,损人欲以复天理也。”意思是:为害国家天下的,全在于奢侈之欲太过。峻宇高墙,是宫室奢侈的反映;酒池肉林,是官员奢靡的反映;那些残酷的行为,是烂施刑罚的人的恶欲的反映;穷兵黩武,是受喜好征战杀伐的欲望驱使的结果。凡过度强调人欲的,开始是为了奉养,可流布之远,则为害极大。先王规定了人们应遵循的根本法则是天理,后人由于受人欲的驱使而流于奢侈。损之义,就是要去人欲而恢复天理。

在人欲横流的当今,重读二程的这些至理名言,有闻黄钟大吕在耳边震响!假若我们的各级官员都能节制不合理的欲望,就不会出现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因腐败而锒铛入狱,后悔莫及;假若人人都能节制非分的欲望,我们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自然也不会得到肆意的破坏,到处将是青山滴翠,绿水长流,鸟语花香;假若我们人人都能节制私欲,我们的社会将不会有那么多的坑蒙拐骗,将会出现人人讲公德、个个讲公义的君子之风。

 

 

 

 

 

 

1、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程颐

人心有私欲,所以很危险。道心天理存在于事物的精微之处。只有去掉私欲,天理才会显现出来。

 

2、节嗜欲,定心气。

                          ------程颐

节制欲望,才能镇定心气。

3、富,人之所欲也,苟与义可求,虽屈己可也;如义不可求,守贫贱以守其志也。非乐以贫贱,义不可取也。

                           ------程颢

财富,是人所欲求的东西。假如与义相合,虽然委屈自己的名节也可去追求;如果与义不相合,就要守住贫贱以保持其心志。这样做不是以贫贱为乐,而是义不允许的呀!

4、尝谓凡人气量窄狭,只为私心隔断。苟以直养而无害,则无私心。苟无私心,则志气自然广大,充塞于天地之间。

-------程颐

常说凡是人气量、胸怀狭窄的,都是由于私心阻隔的缘故。假如以正直来充养他就不会有害处,也就没有私心。假如没有私心,那么他的志气自然广大,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

 

                      

5、人心莫不有知,惟敝于人欲,则亡天理也。

                           ------程颢

人心都是有良知的,只是由于被欲望所遮蔽,而使天理失去了。

 

6、利者,众人所同欲也。专欲益己,其害大矣。欲之甚,则昏蔽而忘义理;求之急,则侵夺而致仇怨。

                                           ------程颐

利,是众人都想追求的。但专想为自己利益考虑,其害处就很大。欲望过甚,则会使人昏庸而忘义理;追求欲望过急,就会造成争夺、伤害而引起仇怨。

 

 

 

 

 

 

 

 

 

(三)人皆可以至圣人

-----二程的成德、成圣观

1、人皆可以至圣人,而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于圣人而后已者,皆自弃也。孝其当孝,弟其所当弟,自是而推之,则亦圣人而已矣。

2、唯仁与义,尽人之道。尽人之道,则谓之圣人。

3、圣人致公,心尽天地万物之理,各当其分。圣人循理,故平直而易行。

4、随事观理,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可以至圣人。

5、圣人之道,更无粗精。从洒扫应对至精义入神,通贯只一理。虽洒扫应对,只看所以然者如何。

 6、中正而诚,则圣矣。

     程颐说“人皆可以至圣人”。

    我们知道,孔夫子曾说过“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说,聪明的智者与底层的愚者是不可改变的。二程却与孔夫子唱起了反调,说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不达到圣人而停止,是自己放弃努力的结果。那么,何为圣人?二程说圣人也是平常的人。只要做到该孝敬老人时孝敬老人,该爱护弟弟时爱护弟弟,就是圣人;同时,从一个人平常在洒扫庭室、接人待物上的表现,也可以看出他的圣人气象;程颐还说,一个人做到了中正而诚,就是圣人。

   中国文化的终极关心问题,是如何成德、如何成就人品的问题。 朱熹与吕祖谦在其合编的《近思录》中,将二程理学的基本内涵归纳为5个方面:一是以探讨道体和生命为目标;二是以穷理为精髓;三是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存养功夫;四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质;五是以为圣为目的。就理学的核心内涵来说,如何成德、如何成就人品始终是二程关注的重要命题。二程将成就人品的目标定位为成为圣人、又将圣人从高不可攀的神坛拉向现实世界,将神圣不可达到的圣人诠释为人人可到达的境界追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程从小就有成圣的志向。程颢十岁的时候读晋人吴隐之的《酌贪泉》诗,化其意而用之,写了“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的诗句,并常常独自吟诵,可见其情操高远;朱熹说程颐“自幼志向高远,非礼不动”。十八岁时在给宋仁宗的上书中提出“中正而诚则圣矣”,并一直以成德成圣相期许。

   成德成圣思想成为仁人志士追求的崇高思想境界。即使是一介布衣的邵雍,在洛阳研究内圣外王之道,常常以得志须得天下志期许;在陕西的张载更是发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愿;成德成圣思想已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学习二程成德成圣思想,就是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做一个有高尚道德理想的人,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做一个有孝悌之心的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一个树立正确义利观的人,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

 

 

1、人皆可以至圣人,而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于圣人而后已者,皆自弃也。孝其当孝,弟其所当弟,自是而推之,则亦圣人而已矣。

                             ------程颐

人都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作为君子来说,一定要到达圣人而后停止。不到达圣人的境界而停止的,都是自暴自弃的结果。如何达到圣人的境界?孝敬你所应当孝敬的人,兄弟姐妹之间相互敬爱,按这样的标准推而广之,善待所有的人,则达到圣人的境界了。

2、唯仁与义,尽人之道。尽人之道,则谓之圣人。

                           ------程颐

只有做到仁与义,是尽了为人之道。尽了人之道,就是圣人。

 

3、圣人致公,心尽天地万物之理,各当其分。圣人循理,故平直而易行。

                            ------程颢

圣人致力于公义,心就会尽力符合天地万物之理,使万物都有自己发挥作用的地方。圣人遵循事物规则行事,所以道路平直易行,顺顺利利。

4、随事观理,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可以至圣人。

                        ------程颐                                                                         

从接触的事物入手,体察事物之规律,天下之理就得到了。得到了天下之理,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了。

5、圣人之道,更无粗精。从洒扫应对至精义入神,通贯只一理。虽洒扫应对,只看所以然者如何。

                   ------程颐(《遗书》卷15)

圣人之道,没有粗精、大小的区别。从一个人对待洒扫和接人待物上也可看出他的精神境界。虽然是洒扫应对,也能看出他有无圣贤的诚、敬心态。

6、中正而诚,则圣矣。

                              ------程颐 

        一个人做到了中、正、诚,就是圣人。

 

 

 

 

 

 

 

 

 

 

 

 

            (四)圣人以大公无私治天下

                 -----二程的天下为公思想

 

1、至公无私,大同无我。虽渺然一身,在天地之间,而以天地无异也。

                        ------程颢

至公的人无私心,追求天下大同的人不考虑个人。虽然渺然一身立于天地之间,却与天地同体。

 

2、圣人以大公无私治天下。

 

                               ------程颢

圣人以大公无私之心治理天下。

 

3、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程颢

     4、仁者公也。仁者,天下至公,善之本也。

                                   ------程颢

 

 

 

    天下为公 ,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天下为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境界。既是个人修养的极致,也是社会公德的最高原则。早在《尚书》、《左传》等典籍中,就有以公灭私公家之利,知无不为临患不忘国的规范性要求。继孔子之后,墨家主张举公义,辟私怨法家强调无私背私道家提出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而儒家尤为重视公忠,提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致忠而公、弘扬天下为公公而忘私的思想。

二程在继承儒家经典天下为公思想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当政者具有天下为公思想的重要性。在二程看来,当政者是否具有公心,关乎着国家的兴亡。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全在于当政者的公心和私心之间。有了公心,可以使国家兴盛;没有公心,一切从私心出发,就会使国家灭亡 

为什么说当政者的私心可致国家灭亡?程颐从公心可以明天地万物之理的角度给出了答案。他说:“圣人致公,心尽天地万物之理,各当其分;圣人循理,故平直而易行。”相反,有了私心,就不能明理,就不能公正地处理问题,就会导致国家的灭亡。

二程在提出圣人以大公无私治天下的同时,还把无私提到天理、天德的高度。程颐说:理者,天下之公,不可私有也。天理无私。一入于私,虽欲善其言行,皆非礼。”意思是说,理,体现着天下的公理之义,不可有私意。天理无私,一有私意,虽然想使自己的言行有善,却都不合礼义的标准。他还说:“至诚无私,可以蹈险难者,乾之行也。无私,天德也。”意思是说:人如果做到至诚无私,就可以蹈越艰难险阻,像天宇一样运行。无私,是天德。

     曾几何时,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公而忘私被视为空洞的说教,湮灭人的本性而备受诟病。在当前人人为小我而庸庸碌碌、浑浑噩噩地过生活的时候;当官场的一些当政者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做谋取私利的工具的时候,学习、弘扬二程天下为公的思想,就更具有现实意义。

 

    圣人以大公无私治天下。

 

                               ------程颢

圣人以大公无私之心治理天下。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程颢

有一心可以使国家丧失,有一心可以使国家兴盛,这就是公心与私心。

 

 圣人致公,心尽天地万物之理,各当其分。圣人循理,故平直而易行。

                            ------程颢

圣人致力于公义,心就会尽力符合天地万物之理,使万物都有自己发挥作用的地方。圣人遵循事物规则行事,所以道路平直易行,顺顺利利。

 

至公无私,大同无我。虽渺然一身,在天地之间,而以天地无异也。

                        ------程颢

至公的人无私心,追求天下大同的人不考虑个人。虽然渺然一身立于天地之间,却与天地同体。

 

 理者,天下之公,不可私有也。天理无私。一入于私,虽欲善其言行,皆非礼。

                                   ------程颐

        理者,体现着天下的公理之义,不可有私意。天理无私,一有私意,虽然想使自己的言行有善,却都不合礼义的标准。

 

      至诚无私,可以蹈险难者,乾之行也。无私,天德也。

 

                                   ------程颐

做到至诚无私,就可以蹈越艰难险阻,像天宇一样运行。无私,是天德。

 

 

 

        (五)利不妨义

                 -------二程的利义观

 

  、 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

                                          ------程颢

   2、君子“以义为本。圣人以义为利,义安处便为利。”

                                          ------程颐

 

   3、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但不至妨义耳。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

 

                                            ------程颐

 

   4、利者,众人所同欲也。专欲益己,其害大矣。欲之甚,则昏蔽而忘义理;求之急,则侵夺而致仇怨。

                                           ------程颐

 

  5、 凡损之义有三:损己以从人也;自损以益于人也;行损道以损于人也。损己从人,徙于义也;自损益人,及于物也;行损道以损于人,行其义也。

 

                                              ------程颐

   6、在上能不损其下而益之,天下孰不服从?

 

                                              ------程颐

 

 

  7、  甚矣欲之害人也。人为之不善,欲诱之也。诱之而弗知,则至于天理灭而不知反。故目则欲色,耳则欲声,以至鼻则欲香,口则欲味,体则欲安,此皆有以使之也。

------程颐

       

 

 

二程被误解最大的莫过于“灭人欲”了,灭人欲涉及到对利和义的看法。实际上,二程对利和义的看法符符合理学的基本精髓,是理性的,客观的,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禁欲主义者。

我们先来看看二程是如何论述利与义的关系的。程颐说:“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但不至妨义耳。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意思是说,圣人对于利,不能全不计较,但不至妨害义。人若无利,连生活都不能维持,怎么能没有利呢?

    程颢也说:“富,人之所欲也,苟与义可求,虽屈己可也;如义不可求,守贫贱以守其志也。非乐以贫贱,义不可取也。”意思是说:追求富裕的生活,是人的正常欲望。假如与义相符合,虽然使自己受委屈也可去追求;如果与义不相合,就要守住贫贱以保持其心志。这样做不是以贫贱为乐,而是义不允许的呀!

   从上面二程的话可看出,他们既不反对人追求富裕、追求利的正常欲望,反而认为,只要与义相合,哪怕委屈自己也可去追求;他们反对的只是对义有妨害的利。

   程颐还进一步指出欲之甚的害处。程颐说:“利者,众人所同欲也。专欲益己,其害大矣。欲之甚,则昏蔽而忘义理;求之急,则侵夺而致仇怨。”意思是说,利,是众人都想追求的。但专想为自己利益考虑,其害处就很大。欲望过甚,则会使人昏庸而忘义理;追求欲望过急,就会造成争夺、伤害而引起仇怨。

  他还说:“甚矣欲之害人也。人为之不善,欲诱之也。诱之而弗知,则至于天理灭而不知反。故目则欲色,耳则欲声,以至鼻则欲香,口则欲味,体则欲安,此皆有以使之也。”意思是说:非分的欲望是害人的。人之所以不善,是非分的欲望诱惑的结果。受诱惑而不知,则人的天理良知泯灭而不知悔改。受欲的驱使,眼迷于色,耳迷于声,鼻迷于香,口迷于味,身体迷于安逸。这些都是过分追求欲造成的。

在程颐看来,人的欲望过甚,不仅使人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受欲望的诱惑,还不能使人有好的善行,甚至追求个人欲望过急,还会造成伤害和仇恨。

   那么,如何处理好利与义的关系呢?程颢说 :“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意思是说:世间事大凡付出义就会得到利,同样,付出利也会得到义。 程颐则说: 君子“以义为本。圣人以义为利,义安处便为利。”意思是说:君子当以义为根本。圣人以义为利,做到义,便可得到利。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凡是看重义的人,不把利放在眼里,为人处事显得慷慨、大方,看似丢失了钱财,却换来了急公好义的名声,可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受过他帮助的人,就会以几倍的回报去报答他。这就叫出义则入利。 

   程颐还具体地指出了三种损己从义的方法:“凡损之义有三:损己以从人也;自损以益于人也;行损道以损于人也。损己从人,徙于义也;自损益人,及于物也;行损道以损于人,行其义也。”

意思是:凡损己以从义大体上有三个方面:损己以从人;使自己受损失以使别人有益;行损己之道以被人所损。损己从人,换来了义;自损益人,涉及到了物;行损道以被人所损,是因为自己行其正义。

     他还说:“在上能不损其下而益之,天下孰不服从?”意思是:在高位的人能做到不损其下而使人有益,天下谁不服从呢?  君子之志,唯在益于人而已。

 

利不妨义,损己以从义,这就是二程的利义观。对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害己害人的人来说,二程的这些话,真应该深长思之。

 

 

 

 

 

 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

                                        ------程颢

世间事大凡付出义就会得到利,同样,付出利也会得到义。天下之事,也就是义与利这两个方面。

 

   君子“以义为本。圣人以义为利,义安处便为利。”

                                        ------程颐

君子当以义为根本。圣人以义为利,做到义,便可得到利。

 

   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但不至妨义耳。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

 

                                      ------程颐

圣人对于利,不能全不计较,但不至妨害义。人若无利,连生活都不能维持,怎么能没有利呢?

   利者,众人所同欲也。专欲益己,其害大矣。欲之甚,则昏蔽而忘义理;求之急,则侵夺而致仇怨。

                                       ------程颐

利,是众人都想追求的。但专想为自己利益考虑,其害处就很大。欲望过甚,则会使人昏庸而忘义理;追求欲望过急,就会造成争夺、伤害而引起仇怨。

 

   凡损之义有三:损己以从人也;自损以益于人也;行损道以损于人也。损己从人,徙于义也;自损益人,及于物也;行损道以损于人,行其义也。

 

                                         ------程颐

凡损己以从义大体上有三个方面:损己以从人;使自己受损失以使别人有益;行损己之道以被人所损。损己从人,换来了义;自损益人,涉及到了物;行损道以被人所损,是因为自己行其正义。

      

   在上能不损其下而益之,天下孰不服从?

 

                                          ------程颐

 

在高位能做到不损其下而使人有益,天下谁不服从呢?

 

     甚矣欲之害人也。人为之不善,欲诱之也。诱之而弗知,则至于天理灭而不知反。故目则欲色,耳则欲声,以至鼻则欲香,口则欲味,体则欲安,此皆有以使之也。

                                         ------程颐

       非分的欲望是害人的。人之所以不善,是非分的欲望诱惑的结果。受诱惑而不知,则人的天理良知泯灭而不知悔改。受欲的驱使,眼迷于色,耳迷于声,鼻迷于香,口迷于味,身体迷于安逸。这些都是过分追求欲造成的。

 

 

 

 

 

 

 

 

    

 

 

 

 

 

             (六) 养心之道

1、心之燥者,不热而烦,不寒而栗,无所恶而怒,无所悦而喜,无所取而起。君子莫大于正其气,欲正其气,莫若正其志。其志既正,则虽热不烦,虽寒不栗,无所怒,无所喜,无所取,去就犹是,死生犹是,夫是之谓不动心。

                       ------程颐

2、志顺者气不逆,气顺志将自正。志顺而气正,浩然之气也。然则养浩然之气也,乃在于持其志无暴其气也。

                  ------程颐

 

3、心至重,鸡犬至轻。鸡犬放则知求之,心放则不知求,岂爱其至轻而忘其至重哉?弗思而已矣。今世之人,乐其所不当乐,不乐其所当乐;慕其所不当慕,不慕其所当慕;皆由不思轻重之分也。

                   ------程颐

4、学莫大于致知,养心莫大于礼义。古人所养处多,若声音以养其耳,舞蹈以养其血脉。今人都无,只有个义理之养,又不知求。

                   ------程颐(《遗书》卷17)

做学问莫大于明了事物的道理,养心莫大于懂得礼义。古人所养心的方面有多种多样,像用音乐来养耳,用舞蹈来养血脉。今人这些方面都没有了,只有义理来养心,可多数人又不知照着做。

5、学莫大于平心,平心莫大于正,正莫大于诚。

                   ------程颐

6、 致知养气。

                    ------程颐

 

 

学习二程有关养心之道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修养身心是大有裨益的。

程颐说:“心之燥者,不热而烦,不寒而栗,无所恶而怒,无所悦而喜,无所取而起。君子莫大于正其气,欲正其气,莫若正其志。其志既正,则虽热不烦,虽寒不栗,无所怒,无所喜,无所取,去就犹是,死生犹是,夫是之谓不动心。”这段话,程颐说了两层意思,一是说凡心里烦躁的,天不热就会感到烦燥,天不寒就会感到冷,没有什么可恶的事也会发怒,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也会生喜,没有什么可获取什么也会起兴。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接着程颐说是由于人心气不定。第二层意思就是说,君子莫大于使其气正,而要想正其气,不如正其志。其志正了,则虽热也不会心烦躁,虽寒也不会感到冷,就没有感到有可怒的事,可高兴的事,可刻意获取的事,遇到个人利益丢与失也是这样,遇到死与生也是这样,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是所谓不动心。

气和志是二程理学的重要概念。气是万物生成的根源,也是人类生成的根源。一个人心志正不正决定着人心定不定。心志不正的人,正如程颐所说,不热而烦躁;反之,心志正的人,虽热而不烦。甚至在面临生死考验面前,也能够不动心。

而如何才能使人达到心志正?程颐指出了三种途径。

一是用义理养之。也就是使人明白义理。明白了义理,知道了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就心志定。程颐说:“学莫大于致知,养心莫大于礼义。古人所养处多,若声音以养其耳,舞蹈以养其血脉。今人都无,只有个义理之养,又不知求。”意思是:做学问莫大于明了事物的道理,养心莫大于懂得礼义。古人所养心的方面有多种多样,像用音乐来养耳,用舞蹈来养血脉。今人这些方面都没有了,只有义理来养心,可多数人又不知照着做。

 

二是用知识来养气。程颐说:“致知养气”。我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学到了知识,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做人的学问,就会变化人的气质。

三是用诚来保证心志正。程颐说:“学莫大于平心,平心莫大于正,正莫大于诚”。意思是:做学问莫大于使自己的心平,平心莫大于使自己心正,而要心正莫大于使自己心诚。为什么说诚能使人心正?假若人心不诚,不管你学了多少知识,明白了多少事理,都不能得到实行。这样又何谈心正?

 

 

心之燥者,不热而烦,不寒而栗,无所恶而怒,无所悦而喜,无所取而起。君子莫大于正其气,欲正其气,莫若正其志。其志既正,则虽热不烦,虽寒不栗,无所怒,无所喜,无所取,去就犹是,死生犹是,夫是之谓不动心。

                       ------程颐

凡心里烦躁的,天不热就会感到烦,天不寒就会感到冷,没有什么可恶的事也会发怒,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也会生喜,没有什么可获取的事也会起兴。君子莫大于使其气正,而要想正其气,不如正其志。其志正了,则虽热也不会心烦躁,虽寒也不会感到冷,就没有感到有可怒的事,可高兴的事,可刻意获取的事,遇到个人利益丢与失也是这样,遇到死与生也是这样,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是所谓不动心。

志顺者气不逆,气顺志将自正。志顺而气正,浩然之气也。然则养浩然之气也,乃在于持其志无暴其气也。

                  ------程颐

志符合天理的人气也顺,不会逆动,气顺志将会自然而正。若达到志顺而气正,就是得到了人间的浩然之气。然而,要养浩然之气,根本在于保持其志而不要泄其气。

心至重,鸡犬至轻。鸡犬放则知求之,心放则不知求,岂爱其至轻而忘其至重哉?弗思而已矣。今世之人,乐其所不当乐,不乐其所当乐;慕其所不当慕,不慕其所当慕;皆由不思轻重之分也。

                   ------程颐

人们一般认为心是至关重要的,鸡犬之类的东西是最轻的。可人们对鸡犬放出去则知道要找回来,对心放出去却不知找回来。这不是爱惜轻的东西而忘了重要的东西吗?这是人们不会思考的结果呀。今世之人,把不应当乐的事当作乐来享受,把本应乐的事却丢掉了;把本不应羡慕的事却来羡慕,把本应羡慕的事却丢在一边。这都是不好好思考孰轻孰重的结果。

 学莫大于致知,养心莫大于礼义。古人所养处多,若声音以养其耳,舞蹈以养其血脉。今人都无,只有个义理之养,又不知求。

                   ------程颐(《遗书》卷17)

做学问莫大于明了事物的道理,养心莫大于懂得礼义。古人所养心的方面有多种多样,像用音乐来养耳,用舞蹈来养血脉。今人这些方面都没有了,只有义理来养心,可多数人又不知照着做。

   学莫大于平心,平心莫大于正,正莫大于诚。

                   ------程颐

做学问莫大于使自己的内心平静,平心莫大于使自己正直,而要正直莫大于使自己心诚。

   致知养气。

                    ------程颐

懂得事物的道理可以养气。

 

               (七)从动静节宜谈起  

                    ------二程养人之道

 

君子动静节宜,所以养生也;饮食衣服,所以养形也;威仪行动,所以养德也;推己及物,所以养人也;养道之所贵,惟正而已矣。

                    ------程颐

 

古人谈养生的很多,但真正从外在养型讲到内在养德,从养生讲到养人的,像二程完整地、系统地讲养人之道的,却不多见。

我们先来看程颐的论述。程颐说:“君子动静节宜,所以养生也;饮食衣服,所以养形也;威仪行动,所以养德也;推己及物,所以养人也;养道之所贵,惟正而已矣。”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动静有节,用来养生;注重吃饭穿衣,用来养体型;注重威仪行态,用来养德;用自己的感受推想他人的感受,用来养人心;而养之道最可贵的是公正啊。

我们先从动静节宜说起。动静节宜的意思是要动静有节制。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勤有三益。可以免饥寒,可以远淫辟,可以致寿考)。这里的勤,可指“劳动”来说。但同样,静可以益寿。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曾产生过清静养生运动养生两种主要模式。静可益寿,始于老子,老子的致虚静,守静笃无欲以静的思想,对中医清静养生学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所谓是指思想专一,排除杂念。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机体不可过劳;二是指心不轻动,以便保持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运动养生始于庄子,他提倡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

早在南北朝时期宋梁间的著名医药学家、道家陶弘景就指出:静以养神,动以炼形,能动能静可以养生。到了宋代,程颢、程颐在总结前人养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动静节宜的思想。动与静是相对的,该动时不动,阳气不振,易于生病;该静时不静,阴气不存,也易于染病。动静合宜,劳逸适度,才是养生的真谛。

接着,程颐又从衣服、威仪、人心方面论说如何养人。一是穿着合适的衣服,以养型。我们知道,礼服配君子;长衫配儒生;民国时一根文明棍,使人具有文质彬彬;而西装革履使人风度翩翩。二是养成威严的仪态,有利于养德。古人说德厚之人稳重,刻薄之人奸猾,懒惰之人懒散。一个人德性如何,从他的衣着、神态上也可透露出来。三是以己之心推人之心,用来养人。也就是用仁爱之心来养人。为什么仁爱之心能养人?因为具有仁爱之心的时刻处在幸福的环境中,如沐春风、如赏秋月、如饮甘霖,焉能不养人?四是养人之道的关键,还在于正。为何如此?因为光有以上几个方面还不够,还必须培养人的正志、正气。没有正志、正气,穿再合适的衣服,有多么威严的仪态,有多好的爱心,还不能养人。因为正志、正气,是人的心性、生命之根,是灵魂。

 

 

 

君子动静节宜,所以养生也;饮食衣服,所以养形也;威仪行动,所以养德也;推己及物,所以养人也;养道之所贵,惟正而已矣。

                    ------程颐

君子动静有节,用来养生;注重吃饭穿衣,用来养体型;注重威仪行态,用来养德;用自己的感受推想他人的感受,用来养人心;而养之道最可贵的是公正啊。

 

 

www.stnn.c        

 

 

 

 

 

 

 

 

 

 (八)处事之方

               ------从中谈起

1、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程颐

 

2、中者,只是不偏,偏者则不是中。庸只是常,犹言中者是大中也,庸者是定理也。定理者,天下不易之理也,是经也。

-------程颐

 

3、圣人之学,以中为大本。虽尧舜相授以天下,亦云‘允执其中’。中者,无过无不及之谓也。

                      -------程颐《二程集》

4、中庸天理也。不极天理之高明,不足以道乎中庸。

                          ------程颐

 

5、善读《中庸》者,只得此一卷书,终身用不尽也。

                         ------程颢

 

 

      为人处事有没有可遵循的方法?二程给出的答案是“中”。“中”是处事之方。

   中,来自于古代典籍《中庸》。《中庸》本是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戴圣所编著。被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程颢说:“善读《中庸》者,只得此一卷书,终身用不尽也。”意思是如果读懂了中庸这本书中的道理,就有了做人处事的准则,就会终生受用不尽。

那么,何为中庸?程颐解释说:“中者,只是不偏,偏者则不是中。庸只是常,犹言中者是大中也,庸者是定理也。定理者,天下不易之理也,是经也。”意思是:中者,就是不偏,偏就不是中。庸就是常,也就是说中者是大中之道,庸者是定理。定理者,是天下不变之理,人人要长久遵守的理。

为什么说中是天下不变的道理?是一个人处事的准则?

我们看一件物体凭什么稳定地立在地上?在于它有一个稳定的中心作为支点;同样,一个人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凭什么立世?凭什么明辨是非?凭什么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二程得出的结论是:中。不偏,不倚;不过,又无不及;不绝对肯定,又不绝对否定。既有辩证思维,又有聪明的生存智慧。

要做到中,一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要不偏、不倚。世间最难相处的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程给出的处理原则是不偏不倚,既不偏向一方,又不倚重一方。这样就不会因偏向一方而得罪另一方;也不会因双方势力转换而失势;更不会因参与派系而丧失理性。

二是在办事上要不办过头事,又办的恰到好处。既不把事情办绝,又留有余地。古人说穷寇莫追,追必伤身;退一步海阔天空,风平浪静。这也是人生的智慧。

三是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既不绝对肯定,又不绝对否定。因为人和事本身就没有绝对的正确,好中还有不足;坏中亦有好的因素。所以对人和事的评价,就要做到留有余地。

这样来说,有人可能会说,做到中,是不是无原则,无是非。其实,中恰恰是要坚持原则。正因为坚持原则,才不会偏向一方,倚重一方;正因为保持中,才能够明辨是非。

做到了中,才是懂得了人生的大智慧。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自己可细细体会。

 

 

1、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程颐

不偏不倚是中,不改变是庸。庸有二义,一为用,一为常。中庸,即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的常道。二程将中庸视为事物运行的定理,人生处事的准则。

2、中者,只是不偏,偏者则不是中。庸只是常,犹言中者是大中也,庸者是定理也。定理者,天下不易之理也,是经也。

-------程颐

中者,就是不偏,偏就不是中。庸就是常,也就是说中者是大中之道,庸者是定理。定理者,是天下不变之理,人人要长久遵守的理。

3、圣人之学,以中为大本。虽尧舜相授以天下,亦云‘允执其中’。中者,无过无不及之谓也。

                      -------程颐《二程集》

圣人教导的学问,是以中为大本。虽然尧舜传之后世治理天下的箴言,也就是说要‘允执其中(去两端取中间之意)。中者,也就是遇事不过度而又都达到的意思。

4、中庸天理也。不极天理之高明,不足以道乎中庸。

                          ------程颐

中庸是天理。不达到天理那样的高明境界,不足以称为中庸。

 

5、善读《中庸》者,只得此一卷书,终身用不尽也。

                         ------程颢

善于读懂中庸这本书中的道理,就有了做人处事的准则,终生受用不尽。

 

 

 

         (九)诚者,无往而不得

                         ------二程成事之道

 

1、夫道恢然而广大,渊然而深奥,于何所用其力乎?惟立诚然后有可居之地。无忠信,则无物。 

                         -------程颐

 

 

2、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

                          -------程颐

 

3、学贵信,信在诚。诚则信矣,信则诚矣。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程颐

 

4、明善在明,守善在诚。

                         ------程颐

 

5、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临人则人化,无往而不得,志之正也。

                                   ------程颐

6、至诚事亲则成人子;至诚事君则成人臣,无不成者,故曰诚者自成也。

                                   ------程颐

 

 

一个人无论是求学、从政还是事亲、做事,凭什么能取得成功,无往而不胜?程颐用一个字给出了答案:诚。

《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古人认为是天的根本属性,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则是为人之道。又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赖于。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为何说诚是天之道?我们的古人在观察天地万物的运行后发现,自然界以诚实无欺的面目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太阳出出落落周而复始,一年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大地坦诚生长万物供人们食用;河流浩浩荡荡滋养万物也哺育着人类。先哲们从中悟出了诚是自然界的本性,那么作为大自然的一员的人类也应该以诚为本。

 

一个人来到世上,面对纷繁复杂、广博深奥的万事万物,该如何立世?程颐说只有用诚才能有可居之地。程颐说:“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意思是做学问的人,不可以不诚。不诚就不能有善心,不诚也就不能成为君子。修学不用诚心来对待,则学必杂乱;行事不用诚心来对待,则事业必败;自己谋事不以诚来对待,则是自己欺骗自己而自己抛弃自己的忠心;与人不以诚心来对待,则丧失自己的道德而使人增添对自己的怨恨。

程颐更进一步指出,诚可感化一切,无往而不得,无往而不胜。他认为,用诚来修身则会身正,用诚来治事则事会理顺;用诚来教人则人会感化。所以说用诚来行事就会无往而不胜。具体来说,用至诚的心侍奉亲人则成为人子,用至诚的心侍奉君主则成为人臣。只要有至诚之心,没有不能成的事。所以说有诚心的人,自能成就事业。

二程有关诚的言论,今天已化为我们使用的语言,深刻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诚心,诚意,诚实,实诚、诚实、真诚等,成为中华民族的良好品质一代代流传下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面对道德滑坡、欺诈、虚假、不诚实的泛滥的现实,迫切需要弘扬二程的诚信思想,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打牢诚信、诚实的社会道德基础。

要使更多的人明白,诚,是成事之道,做到了诚,就能无往而不得。

 

 

    1、夫道恢然而广大,渊然而深奥,于何所用其力乎?惟立诚然后有可居之地。无忠信,则无物。

                      -------程颐

 

      世间的道恢弘而广大,渊博而深奥,从何处用力来探究呢?只有从诚开始探索,然后才有立足之地。诚也就是忠诚、诚信,无忠信,则没有一切。 

 

 

 

2、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

                          -------程颐

做学问的人,不可用不诚来对待。不诚就不能有善心,不诚也就不能成为君子。修学不用诚心来对待,则学必杂乱;行事不用诚心来对待,则事业必败;自己谋事不以诚来对待,则是自己欺骗自己而自己抛弃自己的忠心;与人不以诚心来对待,则丧失自己的道德而使人增添对自己的怨恨。

3、学贵信,信在诚。诚则信矣,信则诚矣。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程颐

做学问贵在使自己讲信用,讲信用在于心诚。有诚心就会讲信用,讲信用就是诚的表现。不讲信用就不能立于世,无诚心就不能行事。

4、明善在明,守善在诚。

                         ------程颐

要了解善在于明白善的道理,而要坚守善则要靠心诚。

5、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临人则人化,无往而不得,志之正也。

 ------程颐(《河南程氏萃言卷一 论道篇》)

诚没有不使人变化的:用于修身则会身正,用于治事则事会理顺,用于教人则人会感化,无往而不胜,这都是志正的结果,也是诚的表现。

6、至诚事亲则成人子;至诚事君则成人臣,无不成者,故曰诚者自成也。

------程颐(《河南程氏萃言卷一 论道篇》

用至诚的心侍奉亲人则成为人子,用至诚的心侍奉君主则成为人臣。只要有至诚之心,没有不能成的事。所以说有诚心的人,自能成就事业。

(十)敬,立业之本

               ------谈二程敬者功夫之妙

1、“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德不孤,与物同故不孤也。

                 ------程颢(《遗书》卷十一) 

2、某写字时甚敬,非是要好,即此是学。

                   ------程颢(《明道学案》)

3、诚者天之道,敬者人事之本,敬则诚。

                -------程颢(《遗书》卷十一)

 

4、“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此是彻上彻下语,圣人无二语。                 

-------程颢

5、“圣人修己以敬,以安百姓,笃敬而天下平。惟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何有不至?此体信达顺之道,聪明睿智皆由是出。”

                            -----程颢

 

敬 ,【说文】释为肃;【释名】释为警;【玉篇】释为恭、愼;【注】释为不解於位。可见在古典籍中,敬有严肃、警惕、恭谨、谨慎、不懈怠之意。

  在【易·坤卦】中,提出“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是说君子用敬是自己内心正直,对外做事合乎理义;在【左传·僖三十三年】中提出“敬,德之聚也,是说敬可聚集道德;在【论语】中提出“修己以敬”,是说用敬来修身。

程颢则把敬提到人事之本的高度,说:“诚者天之道,敬者人事之本,敬则诚。”做到了敬,就达到了诚,就达到了天道。

为何说敬是人事之本?这里的人事包括人的道德修养和成事立业两个方面。在程颢看来,敬是人修养道德和成事立业的根本。敬包含了诚恳、诚挚、恭敬、敬业的含义,二程在论述上常与诚联系在一起。

在人的道德修养上,用敬,就是要诚恳、诚挚,用诚敬之心来进行道德修养上的完善。程颢说“识得此理,用诚敬存之”,人如果懂得了道理,就要用诚敬之心来对待。程颐也说:“涵养须用敬”。如何做到敬?程颐说:“但惟是动容貌、整思虑、则自然生敬,敬只是主一也。”就是说,要做到敬,必须容貌严肃、思虑周密,这样就自然生敬,敬只是做到了心志专一。

在成事立业上,用敬,也要有诚恳、诚敬之心,有敬业精神,方能成就事业。程颢说:“圣人修己以敬,以安百姓,笃敬而天下平。惟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何有不至?此体信达顺之道,聪明睿智皆由是出。”在这里,程颢着眼的是为政者修己以敬,来安定百姓,而实际上提出了成事立业的三个前提,一是要用敬来修己,二是要笃敬,诚心诚意、专心致志地做事,三是要上下一致,克尽恭敬,就能成就事业。同时,他还说,做到了敬,聪明睿智也就出现了。

程颢说:“吾写字非要好看,只是体会敬耳。”可见,程颢在写字的时候,也在培养自己的恭敬之心。

朱熹后来说:“敬者功夫之妙,圣学之成始成终者皆由此。自秦汉以来,诸儒皆不识敬字,直至惟程子方说的亲切!”

我们今天学习二程有关敬的论述,要特别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用敬来修身养德。二程特别推崇“敬义立、德不孤”,一个人只要心存敬义就能修养道德,有了好的道德,就不会被孤立。特别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要善于慎独,经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二是要居处恭、执事敬,克尽职守,敬业奉献。程颢特别推崇执事敬,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此是彻上彻下语,圣人无此语。”意思是在居住的地方对人恭敬,办起来事来敬业,对人要忠诚,这三句话说得透彻、精辟极了,圣人也不会这样说。我们只要做到这三条,就能成事立业。

 

 

1、“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德不孤,与物同故不孤也。

                 ------程颢(《遗书》卷十一) 

此语出自《易经》,程颢反复引用。“直”,正也,“方”,义也。“直”是说人应品性纯正,“方”是指办事应合乎理义。君子以恭敬慎重的态度使内心正直;以合乎理义的行为处理外界事务。只要做到恭敬的态度和合适地处事,就能树立好的美德,得到众人的信任支持。这样德就不不会孤立。德不孤,是因为具有良好的道德的人与万物之理相同所以不会孤立。

2、某写字时甚敬,非是要好,即此是学。

                   ------程颢(《明道学案》)

我写字时很恭敬,并不是为了把字写得好看,是以此来练习恭敬之心。

3、诚者天之道,敬者人事之本,敬则诚。

                -------程颢(《遗书》卷十一)

诚是天道,敬是人成就事业的根本,只要做到敬就能达到诚。

4、“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此是彻上彻下语,圣人无二语。                 

-------程颢

对居处的邻里要谦恭,行事做到笃敬,与人相处讲忠诚。这是最透彻的话,圣人讲道理也不过如此。

  5、“圣人修己以敬,以安百姓,笃敬而天下平。惟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何有不至?此体信达顺之道,聪明睿智皆由是出。”

                            -----程颢

      圣人以敬来修养道德,从而使百姓安居乐业,因而怀笃敬之心可使天下太平。只有上下都怀恭敬之心,那么天地自然顺遂,万物自然繁茂,气候就会和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些天神就会来护卫。所以说敬是体信达顺之道,连聪明睿智都有此产生。

 

 

 

    

 

 

 

 

 

 

 

 

 

 

 

(十一)和,天下通达之道

                 ------二程的和谐观

  1、“中和,若只于人分上言之,则喜怒哀乐未发既发之谓也。若致中和,则是达天理,便见得天尊地卑,万物化育之道,只是致知也。”            ------程颐

 

2、世以随俗为和,非也。流徇而已。君子之和,和于义。

                        ------程颐

 

3、众心睽乖,则有言不信矣,万邦协和,则所为必成。

                        ------程颐

 

4、居之以正,行之于和。

                       -----程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十分丰富,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要讲;人与自然之间也要讲的本意是和睦、协调。《周易》上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又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论语》中也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话。孔子还说:君子和而不流(《礼记中庸》),大意是君子对待别人宽和但不盲从。君子品行和善,看似温顺,然而内心刚毅。君子虽然谦和,却有自己的信念,所以不会随波逐流。             

    二程十分推崇《中庸》关于“和”的思想,一再进行阐述和解释,并加进了独有的思考。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预焉.这句话按通常的意思是说,人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如果达到了中与和,天地万物就各得其所,繁茂顺遂。

   程颐对这句话的解释却是从天理出发:“中和,若只于人分上言之,则喜怒哀乐未发既发之谓也。若致中和,则是达天理,便见得天尊地卑,万物化育之道,只是致知也。”在程颐看来,中与和,若只是就人说话而言,喜怒哀乐未发之前为中,发而适度为和;但要致中和,就是说符合“中节”的标准,就是天理,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就是“中节”,就是适度。反之,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即使是你的喜怒哀乐不表达,或者表达时有节制,也不叫和。那么,如何才能符合中节的要求?按照程颐的标准,就是要符合自然规律或社会运行规律或道德伦理。也就是从这一点出发,程颐又提出:“世以随俗为和,非也。流徇而已。君子之和,和于义。”意思是,世间认为随俗就是和,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以随俗为和是一种随波逐流的态度。君子所持的和,是以义为准则的。

解决了和的标准问题,接下来,程颐就提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居之正,行之和”。居之正,就是要立身正,要有正志、正气;在言行上对人和蔼、和睦。

在社会处于转型期的今天,我们可以从程颐的“和”的思想中汲取建设和谐社会的营养。要理性地看问题,正确地看待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问题,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诉求时做到中节、适度,不偏激,不过激。既要反映问题,又要考虑维护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1、“中和,若只于人分上言之,则喜怒哀乐未发既发之谓也。若致中和,则是达天理,便见得天尊地卑,万物化育之道,只是致知也。”            ------程颐

   中与和,如果只是从人的说话表达上来说,则反映了人的喜怒哀乐未发和已发时的状况。若要使人的感情表达到达中和,则是要以天理为标准,符合天地万物运行规律、化育之道,这就要懂得致知。

 

2、世以随俗为和,非也。流徇而已。君子之和,和于义。

                        ------程颐

世间认为随俗就是和,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以随俗为和是一种随波逐流的态度。君子所持的和,是以义为准则的。

3、众心睽乖,则有言不信矣,万邦协和,则所为必成。

                        ------程颐

众心离乱,离心离德,则有话也没人相信。万众一心,同心协力,则所干的事业必定成功。

 

4、居之以正,行之于和。

                       -----程颐

以正立身,以和行事。

 

    

       (十二)恕者,为人可终生行之

                  ------二程论仁恕

           

1、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仁至难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欲令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

-----程颢

 

 

2、公者仁之理,恕者仁之施,爱者仁之用。

                      -----程颐

3、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程颐

  

 4、行仁自孝弟始。孝弟,仁之事也。仁,性也。孝弟,用也。谓孝弟为行仁之本则可。直曰仁之本,则不可。

                               ------程颐

5、仁则一,不仁则二。

       。                     ------程颐

6、恕者入仁之门。

                      ------程颐

对人宽恕,与事多从对方着想,就是入仁的途径。

7、一言可终身行之,其恕乎!

                      ------程颐

8、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忠恕一以贯之。忠者天理,恕者人道。

                       ------程颐

 

二程在讲仁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与恕放在一起论述的。

我们先来看他们是如何论仁的。程颢说过两句话:一是「观鸡雏可以识仁」;二是「切脉可以体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程颢用小鸡刚孵出时可爱的神态和它们之间亲密无间的爱抚来形容“仁”可谓独特;

至于“切脉最可体仁”程颢认为有仁爱之心的人,对于仁爱对象一触即感,就像医生给病人诊脉一样,一按脉就能感触到。有仁爱之心的人,见到他人疾苦,自会生出同情之爱,见到尊者长者,自会生出敬重之爱;反之,则斥之为麻木不仁

程颢是这样给仁下定义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仁至难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欲令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

 

    天人合一,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二程观察自然与人生的根本出发点。这就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关系提升到人与自然的同一关系。因而,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不是专为一己考虑的。仁很难准确定义,只好这样说:“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的事业通达也要使别人的事业通达。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以己所想推及别人所想也就做到了“仁”。 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方法。如果能这样理解,就是懂得了仁的真谛。

    恕 ,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原谅,宽容;二是以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程颐是这样来论述仁和恕的关系的:“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忠恕一以贯之。忠者天理,恕者人道。”意思是以自己的感受来考虑别人的感受,就是仁;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就是恕。并且要做到忠诚一贯地替别人着想。忠者是天理,恕者是做人的准则。程颐还对仁和恕作了体察细微地分析,指出:“恕者入仁之门。”意思是说,能做到恕,就算进了仁的大门。

仁是两个人的相互亲爱;恕是以己之心推想别人之心,对别人做的不好的方面要宽容。这样才能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才能达到仁的境界。程颐更是把仁恕提到做人的根本原则的高度:忠者天理,恕者人道!他引用《论语》的话说:“一言可终身行之,其恕乎!”也就是说,有一言可终生执行,那就是对人要宽容呀!

 

 

 

1、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仁至难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欲令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

-----程颢

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不是专为一己考虑的。仁很难准确定义,只好这样说:“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的事业通达也要使别人的事业通达。 如果能这样理解,就是懂得了仁的真谛。

 

2、公者仁之理,恕者仁之施,爱者仁之用。

                      -----程颐

处事以公心,行事以宽恕,对人有爱心。做到了三者,就是仁。

3、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程颐《河南程氏萃言卷第一 道学篇》

《 中庸》说人在讲话时都能说到“中節”(即合乎中庸之道)謂之和,失正理則不能达到中節是很显然的。就会扰乱社会秩序,就不能和谐。

 4、行仁自孝弟始。孝弟,仁之事也。仁,性也。孝弟,用也。谓孝弟为行仁之本则可。直曰仁之本,则不可。

    ------程颐《河南程氏萃言卷第一 道学篇》 

孝弟,亦作“ 孝悌 ”。 《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朱熹 集注:“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

要行仁,先从孝敬父母、善待兄长、弟弟开始。反之,从一个人对待父母、兄长、弟弟的态度,也可看出有无仁爱之心。

5、仁则一,不仁则二。

       ------程颐《河南程氏萃言卷第一 道学篇》

达到了仁的境界,就会天下归一。若不仁不义,则天下分歧杂乱,众心背离

6、恕者入仁之门。

                      ------程颐

对人宽恕,与事多从对方着想,就是入仁的途径。

 

7、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忠恕一以贯之。忠者天理,恕者人道。

                       ------程颐

以自己的感受来考虑别人的感受,就是仁;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就是恕。并且要做到一以贯之地替别人着想。忠者是天理,恕者是做人的准则。

8、一言可终身行之,其恕乎!

                      ------程颐

有一句话可终身执行、受用终生,就是对人宽恕!

 

 

(十三)一德立,百善从之

                     -------二程修德之道

1、古之君子,修德而已。

------程颐(河南程氏萃言卷第一 为学篇)

2、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学之要也。

                         ------程颐

 

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德之序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学之序也。知以知之,仁以守之,勇以行之。 

------程颐

4、入德必自敬始。故容貌必恭也,言语必谨也。虽然,优游涵养而养之可也,拘迫则不能入也。

------程颐(河南程氏萃言卷第一为学篇)

 

5、入德之门,无如《大学》。今之学者,赖有此一篇书存。其它莫如《论》、《孟》。

6、忿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

                     ------程颐

7、德盛者,物不能扰而形不能病。形不能病,以物不能扰也。故善学者,临死生而色不变,疾痛惨切而心不动。由养之有素也,非一朝一夕之力也。

-------程颐(《遗书》卷25)

8、君子不欲才过德,不欲名过实,不欲文过质。才过德者不祥,名过实者有殃,文过质者莫之于长。

                     ------程颐


  

 

    二程十分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程颢曾经说过:“德者本也,一德立,百善从之。”意思是说德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若有了好的道德,善就跟随着来了。

   是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认为,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是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成为中国伦理的核心概念。

    何为德?在二程看来,德不仅仅是思想品德,德包括知、仁、勇三方面品质,程颐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学之要也。”这里的知,同智,指智慧、才能;仁,指仁爱;勇,指勇敢、坚毅。有智慧、有仁爱之心、且勇敢、坚毅,这三个方面是天下最高尚的道德。是学者必备的品质。

为什么说知、仁、勇是天下之达德?智慧的人能明辨是非,仁爱的人没有可忧虑的事情;勇敢的人,不惧任何困难。有了智慧能分辨是非,有仁爱之心,又有克难攻坚的勇气,这三种品德,不就是道德的最高吗?

程颐对修德和修学方面又分别加以区分:“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德之序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学之序也。知以知之,仁以守之,勇以行之。”这里,程颐指出: 修德要以仁、知、勇为先后次序;修学要以知、仁、勇为序。修德为何与修学的次序不同?修德要先修心,就是要有仁爱之心,所以仁在先;修学要以智慧为先,所以知在前。智慧是靠知识学来的,以仁爱来坚守,以勇毅来执行。

具有崇高道德境界的人,就能做到外物不能扰乱其心而外形也不能为害。面临死生考验而色不变,疾病、痛苦折磨而心不为所动。也就达到了知、仁、勇天下之达德的境界。

那么,如何才能从道德上完善自己?程颢将修德概括为“诚、敬、慎独”;程颐将修德概括为读圣典、考古今、察物情、揆人事。

 

 

 

1、古之君子,修德而已。

------程颐(河南程氏萃言卷第一 为学篇)

古代的君子,只是修道德使自己高尚而已。理学的终极关心问题是如何成圣、如何成就人品的问题。二程将修德作为成圣之道的必然路径,修德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圣贤。程颢将修德概括为“诚、敬、慎独”;程颐将修德概括为读圣典、考古今、察物情、揆人事。

2、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学之要也。

                         ------程颐

知,同智,指智慧、才能;仁,指仁爱;勇,指勇敢、坚毅。有智慧、有仁爱之心、且勇敢、坚毅,这三个方面是天下最高尚的道德。是学者必修的关键。

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德之序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学之序也。知以知之,仁以守之,勇以行之。 

------程颐

修德要以仁、知、勇为先后次序;修学要以知、仁、勇为序。修学要用知识来认识别人,以仁爱来坚守,以勇毅来执行。

4、入德必自敬始。故容貌必恭也,言语必谨也。虽然,优游涵养而养之可也,拘迫则不能入也。

------程颐(河南程氏萃言卷第一为学篇)

要提高道德,一定要从敬上开始。所以容貌必恭敬,言语必谨慎。尽管是这样,从容涵养来培养就可以了,心太急迫还是不能使道德提高。

5、入德之门,无如《大学》。今之学者,赖有此一篇书存。其它莫如《论》、《孟》。

6、忿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

                     ------程颐

一个人对忿怒和欲望忍还是不忍,便可看他有德还是无德。

7、德盛者,物不能扰而形不能病。形不能病,以物不能扰也。故善学者,临死生而色不变,疾痛惨切而心不动。由养之有素也,非一朝一夕之力也。

-------程颐(《遗书》卷25)

德盛的,外物不能扰乱其心而外形也不能为害。故善学者,面临死生考验而色不变,疾病、痛苦折磨而心不为所动。能做到这一切,是养之有素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

8、君子不欲才过德,不欲名过实,不欲文过质。才过德者不祥,名过实者有殃,文过质者莫之于长。

                     ------程颐

君子不要使才能超过德,不要使名声超过实际本领,不要使文彩超过本质。才过德的不吉利,名过实的会遭殃,文过质的不能长久。

 

 

 

 

 

 

       (十四) 孝悌夫妻之道

 

1、父母之于子,爱之至也。子不孝,则爱心驰也 

至诚一心,尽父子之道,大义也。不忘本宗,尽其恩义,至情也。                     

 ------程颐

         

2、且如闾里小人,得一食,必先以食父母,夫何故?以父母之口,重于己之口也;得一衣,必先以衣父母,夫何故?以父母之体重于己之体也。

------程颐

 

3、夫妇,人伦之本,故当先正。

                                ------程颐

 

4、 夫妇之道,不可不久也。

                                ------程颐

 

5、女正则家正。 

                                       ------程颐

 

 

在二程看来,对父母的孝,对兄弟姊妹的爱,是人间的至爱。他们甚至把孝当孝、悌当悌作为圣人的标准,说:“孝当孝、悌当悌,则圣矣。”同时,程颐还把孝悌提高到“大义”的高度。说:“至诚一心,尽父子之道,大义也。不忘本宗,尽其恩义,至情也。” 就是说,父子之间做到至诚一心,父慈子孝,就是达到了大义境界。做子女的,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就是人间的至情至性。  

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程颐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孝。他说:“父母之于子,爱之至也。子不孝,则爱心驰也 。“意思是说: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至爱,孩子不孝敬父母,则是爱心丢掉了。

如何孝敬父母?在物质生活匮乏的古代,程颐举例说:“且如闾里小人,得一食,必先以食父母,夫何故?以父母之口,重于己之口也;得一衣,必先以衣父母,夫何故?以父母之体重于己之体也。”意思是,就像街巷里的小民,得到一口饭食,必要先让父母食用,为何要这么做?因为父母重于自己;得到一件衣服,必要先让父母穿,为何要这样做?因为父母的身体重于自己的身体。

在二程之前,人们强调最多的是子对父母要尽孝。从二程开始,提倡父也要慈,对子女也要讲慈爱。朱熹说过,父慈始于程颢。程颢在论从人君到父子的伦理关系时说过一句精辟的话:“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父慈子孝,是二程父子关系的完整表述,也是我们今天要着力弘扬的伦理原则。

二程也十分重视夫妇关系。程颐说:“夫妇,人伦之本,故当先正。”在伦理关系中,程颐认为夫妇关系是人伦关系的根本,必须首先予以摆正,处理好。在家庭伦理关系中,夫妇关系的和谐是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姊妹关系的基础。如果夫妇关系和谐,整个家庭就和谐;如果夫妇关系不和谐,整个家庭就不会和谐。

 在夫妇关系中,程颐提出了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夫妇之道,不可不长久,应建立稳定的夫妇关系。同时,程颐还认为,在一个家庭中,妇女处于关键的位置。程颐说:“女正则家道正。”在程颐看来,无论是一个家庭的家风,还是对子女的教育,妇女起关键的作用。

联想到当今社会的夫妇关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二程关于“夫妇之道不可不长久”的观点,二程关于“女正则家正”的观点,是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的。

 

 

1、父母之于子,爱之至也。子不孝,则爱心驰也 

至诚一心,尽父子之道,大义也。不忘本宗,尽其恩义,至情也。                     

 ------程颐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至爱,孩子不孝敬父母,则是爱心丢掉了。

父子之间要至诚一心,尽父子之道,就达到了大义的境界。孩子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父母尽其恩义,就是人间的至情。

2、且如闾里小人,得一食,必先以食父母,夫何故?以父母之口,重于己之口也;得一衣,必先以衣父母,夫何故?以父母之体重于己之体也。

------程颐

 就像街巷里的小民,得到一口饭食,必要先让父母食用,为何要这么做?因为父母重于自己;得到一件衣服,必要先让父母穿,为何要这样做?因为父母的身体重于自己的身体。

 

 

3、夫妇,人伦之本,故当先正。

                                ------程颐

 

夫妇之道,是人伦关系的根本,所以应当先摆正关系。

4、 夫妇之道,不可不久也。

                                ------程颐

夫妇之道,不可不长久,应建立稳定的夫妇关系。

6、女正则家正。 

                                       ------程颐

妇女正,则家风必正。

 

 

 

 

      

 

 

 

 

            (十五)民惟邦本

                -----二程的民本思想

 

1、一命之士,苟心存爱物,于人必有所济。

------程颢

2、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固本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足衣食。

------程颐

 

3、民须仁之,物则爱之。

                           ------程颢

 

4、“视民如伤。”颢常愧此四字。

                           ------程颢

5、养民者,以爱其力为本。是谓善为政者,必重民力。

-----程颢

 

                   

6、民可明也,不可愚也;民可教也,不可威也;民可顺也,不可强也;民可使也,不可欺也。

                          ------程颐

夏朝时期,禹的孙子太康即位,他荒淫无度,百姓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穷国君主羿趁机篡夺了夏国的政权。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就是成语民惟邦本的出处。

程颐在十八岁时,在给当朝皇帝宋仁宗的上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固本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足衣食。”尽管他当时只是一个18岁的儒生,可他已认识到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本固国家就会安宁。固本之道,在于使百姓得到安宁,而安民之道,在于使百姓衣食丰足。对于民众,程颐还认为:“民可明也,不可愚也;民可教也,不可威也;民可顺也,不可强也;民可使也,不可欺也。”意思是对于民众可通过教育使之明白道理,不可愚弄他们;民可教导,不可对之施威;民可顺其心而动,不可强力行事;民可使用他们,但不可欺侮他们。程颐对民众的认识和看法,相对于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进步的;相对于一些把民众视为卑贱者、认为民众是万般皆下品”的认识,更反映了程颐的民本思想。

程颢不仅具有民本意识,由于他在县政任上十余年,更是把民本思想付诸于实践。他每到一地,就在县衙的大堂上悬挂“视民如伤”的匾额,作为座右铭。并说:“颢常愧此四字”。“视民如伤”源于《春秋左氏传》:“臣闻国之兴,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意思是尊重百姓,恐怕惊动打扰则国家有福;轻视百姓,视百姓如泥土小草任意伤害,则国家必亡。他还说:“一命之士,苟心存爱物,于人必有所济。”意思是:一个朝廷的命官,假如内心存有爱,就会时时为民众着想,对民众就会有所帮助。

 

 

 

1、一命之士,苟心存爱物,于人必有所济。

------程颢

一个朝廷的命官,假如内心存有爱,就会时时为民众着想,对民众就会有所帮助。

2、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固本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足衣食。

------程颐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本固国家就会安宁。固本之道,在于使百姓得到安宁,而安民之道,在于使百姓衣食丰足。

3、民须仁之,物则爱之。

                           ------程颢

民须用仁慈之心来对待,对大自然须用爱心来对待。

4、、“视民如伤。”颢常愧此四字。

                           ------程颢

程颢1085年进士及第后,在十余年的仕途生涯中,先后做过主簿、县令。他每到一地,就在大堂上悬挂“视民如伤”的匾额,作为座右铭。并说:“颢常愧此四字”。“视民如伤”源于《春秋左氏传》:“臣闻国之兴,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此语意为,尊重百姓,恐怕惊动打扰则国家有福;轻视百姓,视百姓如泥土小草任意伤害,则国家必亡。

5、养民者,以爱其力为本。是谓善为政者,必重民力。

-----程颢

养民者,以爱惜民力为根本。这就是说善于治理国家的,一定要看重、爱惜民力。

                   

6、民可明也,不可愚也;民可教也,不可威也;民可顺也,不可强也;民可使也,不可欺也。

                          ------程颐

民可通过教育使之明白道理,不可愚弄他们;民可教导,不可对之施威;民可顺其心而动,不可强力行事;民可使用,但不可欺侮。

 


  (十六)顺民心则治

           ------二程治政之道

 

 1、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

                          ------程颢

2、天下之理,本诸简易,而行之于顺道,则事无不成。故曰:“智者若鱼之行水,行其所无事也”

                         ------程颐

3、事事物物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惟止之各于其所而已。止之不得其所,则无可止之理。

                                  ------程颐

      

4、顺天行道者,天民也;顺天为政者,天吏也。

                                  ------程颢

      

5、“出令当如流水,以顺人心。”但做顺人心事,人谁不愿从也。 

                          ------程颢。

     6、君道以人心悦服为本。

                          -----程颢

。   7、政不贵详,贵于顺。 

                          -----程颢

 

 

 

 

 

    在二程看来,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在顺应着固有的规律在运行。水顺势而流,花草按季节生长开放,人类社会的治理也要顺应人心,方能平安运行。

 程颢说:“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为政之道,要以顺民心为根本,以使人民生活富裕为根本,以安民而不扰民为根本。他还说过:“天下之理,本诸简易,而行之于顺道,则事无不成。故曰:“智者若鱼之行水,行其所无事也”。意思是:治天下的道理,本来是简便易行的,只要像水一样顺着河道运行,则事无不成。所以说:“智慧的人治理国家就像鱼在水里一样,顺流而行则无事。

为什么要顺应事物的规律?人能不能改变规律而给事物立规则,让事物按照规则来行事?程颐则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说:“事事物物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惟止之各于其所而已。止之不得其所,则无可止之理。”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有其合适的位置。得到了合适的位置,就会安定,否则就会混乱。圣人所以能使天下得到安定,不是能为天下万物制定规则,只是让万事万物都有合适的位置而已。如果万事万物没有合适的位置,则不会有安定的道理。

顺民心、厚民生、安而不扰,体现了二程的治政理想,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社会管理中,民心顺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民心不顺社会必乱。政之兴在得民心,政之废在失人心。而要得到民心,就要办顺民心之事。而得民心之事,莫过于厚民生,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使人们生活安定,而不受干扰。

二程一千多年前的治政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启迪作用。

 

 

 

 

 

  1、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

                          ------程颢

为政之道,要以顺民心为根本,以使人民生活富裕为根本,以安民而不扰民为根本。

 

2、天下之理,本诸简易,而行之于顺道,则事无不成。故曰:“智者若鱼之行水,行其所无事也”

                         ------程颐

治天下的道理,本是简便易行,执行起来顺民心,则事无不成的。所以说:“智慧的人治理国家就像鱼在水里一样,顺流而行无事。

3、事事物物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惟止之各于其所而已。止之不得其所,则无可止之理。

                                  ------程颐

      万事万物都有其合适的位置。得到了合适的位置,就会安定,否则就会混乱。圣人所以能使天下得到安定,不是能为天下万物制定规则,只是让万事万物都有合适的位置而已。如果万事万物没有合适的位置,则不会有安定的道理。

4、顺天行道者,天民也;顺天为政者,天吏也。

                                  ------程颢

       顺从大自然的规律行事的,是天民;顺从大自然规律为政的,是天吏。

5、“出令当如流水,以顺人心。”但做顺人心事,人谁不愿从也。 

                          ------程颢。

   发出的政令如流水一样顺畅,来顺应人心。只要做顺人心的事,人谁不愿顺从呢?

  6、君道以人心悦服为本。

                          -----程颢

君王之道要以人心悦服为根本。

  7、政不贵详,贵于顺。

    政策法令不在于详密,而在于是否合乎民意、顺乎民心。

 

 

 

 

 

 (十七)正者,为官之道

  1、“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若从事而言,不救则已,若须救之,必须变。大变则大益,小变则小益。”

2、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国家者无之。

                         ------程颐

 

3、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天下之治乱,系乎人君仁不仁耳。                           -------程颐

 

“正”有正志、正气、正义之义。正志,就是要有正确的志向;正气,就是要有天地之浩然之气。程颐说:“吾善养浩然之气”。程颢十分推崇孟子的话:“不义而富且贵,视之如浮云”;正义,就是对国家、民族、他人有意义的事。

作为为官之道的正,既包括正志、正气、正义,同时又包括处事要正,己身要正。程颐说:“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若从事而言,不救则已,若须救之,必须变。大变则大益,小变则小益。”在程颐看来,治理国家有从根本上来说的,也有从具体行事上来说的。从根本上来说,只有从纠正君心之非开始,正其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若从具体行事来说,不救就算了,若需要救的话,必须改变。大变则有大的益处,小变则有小的益处。“格君心之非”,是程颐治政的很重要的思想,在皇权神圣的封建时代,程颐的思想具有以理抗势的进步意义。

 

他还更明确地说:“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国家者无之。意思是治理天下国家,必从君主本身开始。其身不正而能把天下国家治理好的没有听说过。他甚至把君王的仁与不仁看作是天下治与乱的关键所在。他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天下之治乱,系乎人君仁不仁耳。”                           意思是:为君的若行仁,天下的人都行仁,为君的若讲义,天下的人就都讲义。因此说,天下是治还是乱,就系于人君行仁还是不行仁。

在二程看来,政者,正也。为政者要治理好一个地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而正与不正,关键在于其心正与不正。这就要从格(纠正)其心之非开始。

二程近千年前的话,对于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1、“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若从事而言,不救则已,若须救之,必须变。大变则大益,小变则小益。”

治理国家有从根本上来说的,也有从具体行事上来说的。从根本上来说,只有从纠正君心之非开始,正其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若从具体行事来说,不救就算了,若需要救的话,必须改变。大变则有大的益处,小变则有小的益处。

 

2、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国家者无之。

                         ------程颐

治理天下国家,必从君主本身开始。其身不正而能把天下国家治理好的没有听说过。

3、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天下之治乱,系乎人君仁不仁耳。                           -------程颐

为君的若行仁,天下的人都行仁,为君的若讲义,天下的人就都讲义。因此说,天下是治还是乱,就系于人君行仁还是不行仁。

 

 

 

 

 

 

 

 

 

 

 

 

 

 

 

 

 

 

 

 

 

(十八)学原于思

             ------二程为学之道

 

1、人思如泉涌,浚之愈新。

                        ------程颐

读书的时候要善于反复把玩、体会、品味。这样才能明白书中的真义。

2、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无知。

                        ------程颐

3、学原于思

------程颐。

4、学者要先会疑。

                         ------程颐

5、聪明如何磨去?使之则有,不使则亡。

                         ------程颐

 

6、潜心久当自明。

                          ------程颐

                         

 

7、莫病于自足,莫罪于自弃。

                                   ------程颐

 

 

   二程是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的突出特点是“贵于自得”,学原于思,也就是说,学问来源于自己的思考。

     学问为什么来源于自己的思考?程颐从泉水涌出的自然现象得到启发,说了一句启迪深远的话:“人思如泉涌,浚之愈新”。意思是说,学习就像掘井一样,掘的越深,涌出的泉水就愈旺。他还说:“潜心久当自明。”意思是当你遇到不解的问题时,潜下心来思考久了,就会明白。这里的潜心,也就是思考的过程。遇到问题解答不出来,不要放弃,而是在脑子里反复思考,就会豁然开朗。

“人思如泉涌,浚之愈新”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我的体会就是当你长久地关注一个问题,持久地对这个问题进行开掘、研究,就会源源不断地有新的发现,新的思想涌现出来。它告诫人们,研究学问,千万不能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否则是不会有收获的。

思惟、思索、思考是人的大脑的本能,而且这个本能是无限的,随着思考的深入而不断开拓新的境界。程颐说过这样的话:“聪明如何磨去?使之则有,不使则亡。”人的聪明如何会消磨掉?你使用它,就会有,不使用它就没有了。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聪明从何而来?聪明来源于人的善于思考。只要善于思考,聪明就会渊源不断地涌现。

     除了善思,还要善问。程颐说:“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无知。”遇事不思考所以会有疑惑,不探求所以不会有收获,不发问所以不会得到知识。在这里,程颐还是将思考放在前面,遇事先要自己思考,自己不思考,就有疑惑;思考之后要进行探究,不探究自己就不会有收获。当经过自己思考、探究之后,仍然有不解的问题时,就要发问,不要不懂装懂。如果不发问,就不会学到知识。

除了善思,还要学会怀疑。程颐说:“学者要先学会疑。”做学问的人,要有批判的思维,对前人的知识、经验,要敢于怀疑,提出不同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知识创新、社会进步,否则,一味地只是接受知识,就只能是重复前人的经验,社会就会停滞不前。

 

1、人思如泉涌,浚之愈新。

                        ------程颐

人的思想就像泉水涌出来一样,往下挖的越深,涌出的泉水越多。

2、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无知。

                        ------程颐

不思考所以有疑惑,不探求所以不会有收获,不发问所以不会得到知识。

3、学原于思

------程颐。

学问就来源于思考。

4、学者要先会疑。

                         ------程颐

学者要先学会怀疑,才能有进步。

5、聪明如何磨去?使之则有,不使则亡。

                         ------程颐

人的聪明如何会消磨掉?你使用它,就会有,不使用它就没有了。

6、潜心久当自明。

                          ------程颐

遇到不解的问题,沉下心来思考时间长了,自然就明白了。

                          ------程颐

 

7、莫病于自足,莫罪于自弃。

                                   ------程颐

做学问最大的病是自我满足,最大的罪过是自暴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