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eches:【拂尘寻真】玄奘法师的感人故事(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3:50:21

读史可以有很多收获。今晨读到看中国论坛上登载的一篇文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摩西”》,颇有收获。文中不仅讲述了摩西解救犹太人的故事,也提到了古代中国的玄奘法师。原来当年冒死率三百御林军入宫逼迫武则天退位、将唐朝从武周手中恢复回来的唐中宗李显不仅崇信佛法,而且曾是玄奘法师当年非常看重的一个随身小弟子,法号“佛光王”。

当年看电影《十诫》时,觉的影片中那位曾以反面角色出现的拉美西斯二世能够敬畏天命与神意,而同意释放犹太人,也已算很不容易了,今天的中共党魁却敢恃着有枪而有恃无恐,消灭真文化、真信仰,叫嚣着战天斗地,却每天生活在末日恐惧的阴影中,相比之下,在社会的传统文化和正统理念没有被变异的古代,人们的心性状态确实和如今大不一样,摩西一知道自己的身世就立即选择回归到自己的民族血脉中去,在中国古代的许多传世故事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描写。而摩西不仅以神迹闻名后世,以其非凡的勇气救出了犹太人,更是从神处获得了《十诫》,作为神给犹太人的律法而世代相传。而在东方最以取经故事闻名的就是唐朝时的高僧玄奘法师。

真实历史人物的故事总是很多的,而历史上玄奘法师的真实故事也有许多,我以前读过的几个是:玄奘法师发愿取经,毅然西行,他践行着“为求大法发趣西方,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非所悔也”的誓愿,曾经感退了持刀的强人。有一天他来到了高昌国,国王虔信佛法,见法师智慧风采,想到西行前途艰难,强力邀请他留在国中担任国师弘扬佛法,玄奘法师明白自己求法取经的意义,于是婉谢,绝食明志,最终生命垂危而志向不改。国王感动,遂与他结为兄弟(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原是自愿前往,本不是唐王派遣,这夷国“御弟”的名谓倒是确有其事),并倾尽国力为法师提供了马匹畜力、向导物资、护卫队伍、金银礼品和“通关文牒”(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流传下的文字是这样的:法师者是奴弟,欲求法于婆罗门国,愿可汗怜师如怜奴,仍请敕以西诸国给邬落马递送出境。),护持法师西行,一路上护卫队员很多都在艰难行程中逐个死去,而法师最终平安抵达了当时的婆罗门国——印度。得法取经完成之后,玄奘法师在归国的途中,特意回到高昌国同国王盘桓切磋,弘传佛法。

玄奘法师回到大唐长安之后,奉太宗皇帝之命在长安设立译经院,花了十多年时间翻译了梵文佛经千余卷。在这之前,佛法虽早已传入中国并有很多信众,但中国原先是以道家体系的文化为主,广泛渗透在文化、政治、经济各领域中,所以出现了不少信众在宣扬佛法时却存在着理念不清、不自觉的用道家理念来阐释佛法的现象,以至于一些概念辩论不休,莫衷一是,如梁武帝时代的范缜《神灭论》新说竟也能喧嚣一时之后方才湮息无闻(千余年后却被中共笔杆子拉出水面,猛力编造“无神论学说史”以混淆视听),便是例证。以法显、玄奘为代表的高僧西行求法,翻译原典,对于在中土廓清迷雾、弘扬佛法的事业有着非常积极的促進意义。

另外,由玄奘法师口述、弟子辩机执笔的《大唐西域记》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游记,近年来考古学家根据此书进行了遗迹发掘,证实了书中所述史料的真实性。唐太宗与法师亲善,经常同他谈论佛法,并力劝其还俗辅政,但每次都被法师婉拒了。唐贞观二十三年太宗皇帝驾崩时,玄奘法师就陪侍在其身侧。而太宗皇帝刚刚去世,他的弟子辩机就因为某个行事张扬的公主的馈赠而被卷入了宫廷斗争,被新皇帝处以腰斩极刑,几年后又出现了著名学者攻击佛教理论,并用传统儒家的政治伦理来公开提出要压制佛教的发展,以巩固皇权,且上上下下出现了不少支持者,皇帝请法师与之公辩,虽然对方词屈而谢退,但这些事对法师晚年的心境颇有影响,而他从此更是全心投入译经工作,不舍昼夜,多次请求离开长安而隐逸译经,但都未获准许。然而唐朝皇室都对法师非常尊敬,武则天也崇信佛教,皇子一出生,就请玄奘进宫为其剃度,这位皇子的法号就叫“佛光王”。

玄奘法师生命的最后几年,也是在紧张的译经工作中度过的。六十五岁时,他预知到无常将至,便停止了工作,虔心礼佛诵经,他的身体开始显病业相。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道,在圆寂前的几天里,他告诉身边的僧人说,自己看到了莲花、天人供养等殊胜景象。他在圆寂前留言说,愿生到天界的弥勒佛所在处,“奉事慈尊”,“佛下生时亦愿随下广做佛事,乃至无上菩提”。随后不饮不食达五日,最后弟子问他,“和尚决定得生弥勒內院不?”法师回答说“得生”,便圆寂,肉身“颜色赤白怡悦胜常。过七七日竟无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