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是什么意思车上: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 王道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15:52:59

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一)

水乡情结

——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之前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读书的时候读到这些诗歌,在心里便对江南的水乡和古镇充满了深深地向往。这些前人的诗歌,使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和水乡风情更令人神往。遍布江南水乡的大小古镇,凝聚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是江南文明的聚焦点。

近几年来,江南水乡周庄、甪直、同里、南浔、乌镇和西塘六个古镇声名鹊起,游客云集,被称为江南六大水乡。那里流淌着清涟的河水,拥有古朴幽谧的街巷和古旧的民居。徜徉在乡间的石板桥上,沿着古人留下的历史踪迹一路追寻,在驼背的石桥上凭栏驻足,欣赏旖旎多姿的水乡风光,都不失是一件令人惬意的快事和悦事。举目所见,满眼都是原汁原味的历史沉淀,小憩品尝,都是地地道道的水乡风味和乡土情怀。

不知道什么缘故,我有一种天生无法掩饰的水乡情结,一直非常喜欢江南的水乡和古镇,对江南的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是情由独衷。上海的朱家角曾去过多次,对那里的特色小吃熏蛤蟆百吃不厌,每次去都要带回几包。周庄、甪直、同里、南浔、乌镇和西塘这六大水乡,目前已经去过了周庄、乌镇和同里三个,计划都要寻找时间和机会去走一走,看一看。

周庄、甪直、同里、南浔、乌镇和西塘,江南这六大水乡古镇,严格来讲无论在地形布局、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等方面都大同小异。以至于很多人说,去江南的水乡看一个就够了。不过这种说法只是一个片面,其实每一个水乡都有不同的故事和风景,你眼睛看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东西还需要你去慢慢品味,仔细回味。那些水,那些桥,那些流水边上的人家,还有那些千年的宅院和庭院,每一处都是故事,每一处都是风景。

当然,单纯从旅游的角度来讲,要走完这六大水乡也不必操之过急。世间所有的美丽都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什么时候去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什么风景,其实也要看缘分和时机。我的原则是:去水乡行走的频率不要过密,一下子走完了所有的水乡古镇,反而索然无味。所以这些年来,我几乎间隔两到三年,就去一个水乡走走,一来看看风景,二来理理思绪。让江南湿润的空气涤荡风尘仆仆的心灵。

我从2002年开始去了第一个江南水乡古镇周庄,然后到2004年才到了乌镇,后来这几年去看了上海郊外的朱家角两次。这个月去上海,无意之中又顺便去看了同里古镇。现在决定从同里开始,把我看到的江南水乡古镇记录下来,周庄和乌镇,也将通过回忆和查阅过去的日记一并陆续发上来。另外,目前还没有去过的西塘、甪直和南浔,什么时候走到了,就什么时候再叙述吧! 

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二)

同里:宁静的浮华

从上海滑脚赶往水乡同里古镇纯属随心所意地即兴安排。本来朋友驱车带我参观上海佘山风景别墅区,临近中午的时候,朋友问我去哪里吃饭。可早晨酒店的自助餐还没有完全消化,基本没有食欲。我就跟朋友说:“去同里吧,江南六大水乡古镇之一,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于是我们掉转车头,驱车驶往同里。

同里位于江苏吴江东北,距苏州市区仅仅20公里,距离上海虹桥机场80公里。所以我们从佘山赶到同里,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到达同里后,从停车场直接换乘电瓶车进入古镇。这时候才感觉肚子有点饿了,于是我们就近找了个风格典雅的餐厅吃午饭。老板娘很热情,推荐吃太湖的大闸蟹,48元一只,不肥不要钱。一直以来只闻阳澄湖的闸蟹有名气,太湖的蟹我还未曾吃过。我和朋友相互一笑,决定每人来两只尝尝。另外我又点了炒螺丝,味道浓郁,感觉很合胃口。让我禁不住想起以前在上海当兵时,夜间偷跑出军营吃大排档的滋味。

一边吃饭一边跟服务员打听同里镇的风土人情,从而知道了不少同里的故事和典故。同里的物产比较丰富,米业在历史上曾经享有盛名,与无锡北塘、江都仙女庙和上海南市并称“江南四大米市”,经加工后的大米被誉为“苏同白”,畅销上海及江浙各地,深受百姓青睐。

同里镇周围五湖环抱,东临同里湖,西接庞山湖,南临叶泽湖、南星湖,北枕九里湖。碧澄的湖水为同里围出了一方天地,因此有人比喻同里镇就像一朵漂浮在绿波上的睡莲。有诗为证,曰:“水乡同里五湖色,南北东西处处桥。水泊扁舟通万里,市区来往但轻摇。”

午饭后我们坐上租用的人力三轮车开始周游同里古镇。据车夫介绍说,同里镇内水面占全镇总面积的的五分之一,有15条河流把古镇分割成许多小岛,49座大小不一的桥梁又把古镇连成一体。我们随着人力车夫的介绍一路走一看,穿街走巷,很是惬意。同里镇内街巷逶迤,河道纵横交错,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小桥流水人家”,确实是一番独具特色的水乡风貌。

在同里古镇中心,三河交汇处,东、西、南各有一座桥,名字分别是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由于取名寓意吉祥,自古以来,这三座桥一直受到古镇人们的偏爱。每逢婚嫁喜事,迎娶新娘的花轿都要敲锣打鼓,簇拥着经过三桥,算是大吉大利。每过一桥,都要洒下许多喜糖和喜果,引得镇上的孩童欢呼雀跃。

“三桥”都小巧玲珑,建筑典雅,每座桥都有花岗石凿刻的楹联。“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吉利桥南侧的这句楹联意境悠远,淡淡地道尽了三桥的魅力和幽雅所在。据三轮车夫说,同里的老人凡逢66岁生日,午餐吃毕长寿面,就由儿孙们相陪,也要去走“三桥”,以求得太平、吉利和长寿。走三桥的习俗何时形成难以考证,但三桥在同里人们的心中,象征的吉祥和幸福却是久远的。

在同里,最引人的去处无疑是一个叫“退思园”的著名中国古典园林。此园始建于清光绪11到13年,也就是1885到1887年。是当时安徽凤颖六泗兵备道任兰生的私宅,由同里镇的著名画家袁龙设计。当时任兰生被参劾罢官,回乡后建造此园,取中国古书《左传》中的“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为园名。由于园主官场不得志,遂退居故里,追思人世苍茫和世态炎凉。这其实与苏州的一些园林取名相仿,例如“拙政园”,就是取“拙者之为政也”;“网师园”,是取与网者为师友,就是宁愿和结网打鱼者的渔夫在一起,而不愿与做官的为伍。事实上都是做官不成归隐田园和乡土的意思,这也是历来中国文人自命清高的写照。

退思园并列横向分布,自西向东,依此为住宅、庭院和花园。这的确是一座十分精致而别具匠心的私家花园,全园景观主次分明,富余变化。充分利用水面设计和布局,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了丰富的景观。园内有园,空间结构很是巧妙,是以少胜多的园林佳作。中部庭院为住宅和花园的过度区,有迎宾待客的功能。庭院宽畅豁达,进口处有同里水乡特有的旱船建筑。时值午后,游人不多,一道门一道门的走进去,别有洞天。虽然让人感觉虚虚浮浮和烟烟云云,而又满目充满灵气和生机。

“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站在退思园的水阁亭榭、假山荷池和曲径回廊里,不禁感慨园主任兰生的聪明和大彻大悟。他其实是用在安徽官任上搜刮来的钱财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安静幽雅的居住地,一家人安安静静地相互依畏。这里远离京城和是非,天高黄帝远,“退思”也成了一个冠冕堂皇的招牌,即使朝廷里的那些对手和派系中还有眼红者,但见他一副退出官场的样子,也就放心了。而任兰生,也便穿梭在楼台楦榭和水亭莲池之间,尽享他的天伦之乐。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三)

乌镇:年华逝去的痕迹

“漫长的岁月和迢迢千里的远隔,从未遮断过我的乡思。”晚年的茅盾1980年5月在《浙江日报》上发表《可爱的故乡》,说得就是乌镇。“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春秋时,吴曾在此屯兵以防越,故名乌戍,何以名“乌”,说法不一,唐朝咸通年间改称乌镇。历代都在乌镇驻兵,明朝曾驻兵于此以防倭。乌镇在清朝末年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地当水陆要冲。清朝在乌镇设驻防同知,俗名“二府”,同知衙门有东西辕门,大堂上一副对联是“七藩两浙,控制三吴。”我最早认识乌镇,就是从先生的这篇文字开始。

后来偶然看到了黄磊和刘若英联袂主演的那部电视剧《似水年华》,因为基本全是在乌镇拍摄,所以从电视上领略了乌镇古老的美。古典秀丽的水乡乌镇、似水缠绵的爱情、奇幻唯美的画面,还有阻隔中国人半个世纪的两岸情感阻隔……这一切,与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风情揉和在一起,让人多了几份韶光流逝的感伤。那些老街、老屋、小桥和流水,如同乌镇的筋脉,带着原始的灵气,让古老的乌镇变得生动、灵气,充满温情与浪漫。去乌镇走一走,看一看,从此便成为我的一个向往和意念。那幅小桥流水人家、浆声灯影朱瓦的画面,自此也成为我始终无法释怀的浪漫牵挂。

回忆可以让生命重叠,五年以前的一次上海之行,圆了我去乌镇的愿望。2004年的冬天,我因为工作的困顿和对未来的担忧心情很坏,决定专程去一次上海,试图在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中寻找最安静的庇护。我曾在上海当过兵,那个城市留下了我最珍贵的青春年华,而那一年的12月10日,正是我参军入伍10周年的纪念日。江南湿润的空气总是能给我最贴心的抚慰,狂热与浮躁的心在踏上江南的大地后便立即安静下来。现在想来,那似乎是一次与乌镇心灵之约。

乌镇地处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吴江县,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民国以前为两省(江、浙)三府(苏、嘉、湖)七县(桐乡、崇德、秀水、乌程、归安、吴江、震泽)错壤之地,历来为军事要地和交通咽喉。乌镇距桐乡市区13公里,距周围嘉兴、湖州、吴江三市分别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距杭州、苏州均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我一早从上海出发,先乘火车到达嘉兴,然后转汽车到达乌镇。到嘉兴算是故地重游,因为南湖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特殊地位,之前曾来这里接受过党的教育。再次前往,那一叶木船和一片楼台烟雨,依然给人许多大浪淘沙物是人非的感慨。

好在,乌镇没有刀光剑影,给人一种恬淡的随意和幽静,可以让人忘却历史的沉重和不悦。当站在镇外眺望那一片青砖灰瓦时,心陡然变得委婉轻盈起来。乌镇除了拥有江南水乡古镇所具备的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和精巧雅致的民居建筑之外,更多的是处处飘逸着一股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气息。在乌镇,每一脚都踩在历史的岁月里,让你仿佛置身于历史与现实相互交错的时空中。一条千年老街在脚下蜿蜒曲折地缓缓伸向前去,悠长悠长,望不到尽头。青石板路,被窄窄地挤在中间,两旁是久远的往事和千年的遗韵———唐代银杏,六朝遗胜,梁时古寺,清朝戏台……雕梁画栋的高墙深院赫然而立,摆着大户人家的威严,木栅黑瓦的俭朴民居安然无语,枕着小桥流水悠哉度日……

尽管江南水乡城镇看上去都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模样,但由于各地环境和年代不同,在同一风貌之中又有不同的特色。乌镇的沿河民居与别的水乡城镇不同的是沿河多建水阁房。这些民居的下部用木柱或石柱打入河床中,上架石梁、木梁,再构房建屋。这些房子与水面离得很近,就像搁在水上一般,显得格外轻巧、空透,河沿有石级入水,水阁房上开启着长窗,尽量地接近地面,充分体现了水乡居民的亲水之情。水阁房是真正的“枕河”之宅,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飘然而过”(茅盾语),流淌着诗意的生活和快乐的音符,真是别有一番情趣。水乡好风光,家家枕河眠,这也算是乌镇的一大特色了。

弯弯的小河从镇中穿过,赋予小镇以生命的流动,又象是一幅笼罩在烟雨蒙蒙下淡雅的水墨画,让人驻足难移。在乌镇,你不能在老街上一走而过,一定要去看看那些老店老坊,去探访一下那些传统的工艺和老式的工场,你会被阵阵的酒香吸引、你会在一块块美丽的蓝印花布面前驻足。带几瓶刚从酒槽中榨出来的甜米酒,选几块朴素清丽的蓝印花布,水乡的情思便被你留住、带走,古镇历史的遗韵从此也被你收藏在心灵记忆的深处。

今天无意间看到中国新闻网昨天发布的一则消息说,台湾影视歌三栖明星刘若英将于近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以乌镇西栅旅游资深游客的身份,向你讲述她的乌镇冬日假期,邀你共赴一场江南小城乌镇西栅的心灵之旅。刘若英是乌镇的形象代言人,她与乌镇极深的渊源,我想可能与她之前领衔主演并在乌镇实景拍摄的那部电视剧《似水年华》不无关系。剧中的一句对白“我知道你会来”,仿佛成了到乌镇行旅的召唤。雨巷、书馆、双桥……水乡古镇的美景,和刘若英温婉细腻的演出相映生辉,这一风格同样又出现在他代言的乌镇宣传片里。

拥有1300年历史的江南水乡乌镇,返璞归真之美令人魂牵梦萦。电视剧《似水年华》里的主人公文说:这里的美,是令人迷失,有令人绝望的美,是年华逝去时留下的痕迹。走进乌镇,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漫步于古镇绵延一里多长的石板小街上,可以倾听脚步在另一个世界的回音。

河水静静地流淌在身边,轻轻地荡进我波澜的心潮。去乌镇那次,正是2004年的今天。5年了,乌镇,就像一幅水墨画,时时镶嵌在记忆的深处。我还没有看过乌镇的夜景,我想我还会来,在这里迎接一个如诗画卷的黎明……

附录:刘若英代言乌镇宣传片的广告词

乌镇 西栅 
离开纷乱的都市  
回到这里  
停下脚步 

宁静 可以让伤感隔离 
时间 真的不曾改变什么 
放开手 送走烦恼 

光影里的小桥流水人家 
满载的是生活里饱满的笑容 
时间改变了许多事物 
却不曾改变过这里 

那个笑得像花一样的孩子 
一个轻快、跳舞的女子 
还有我的赤子之心 

生活在梦里的乌镇 
枕水江南——乌镇

资料:乌镇西栅  

作为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魅力名镇之一,从公元872年建镇以来,乌镇镇名未变,镇址未变,水系未变,生活方式未变,传统建筑经百年风雨,依旧保存完好。2007年,历时四载磨砺的乌镇西栅景区终于正式向世界开放,这是乌镇“十字形”建筑格局中保存面积最大、风貌最完整的古镇区,也是乌镇历史上最繁华的街区。

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度达1.8公里,占地面积三平方公里,由十二个碧水环绕的岛屿组成,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形态各异的古石桥72座,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在全国古镇罕见,众多的名胜古迹、手工作坊、经典展馆和绝美的水乡自然风光,正是西栅独特过人之处。

有别于东栅的观光功能,西栅是一个中国罕有的“观光+休闲体验型”古镇景区,不再仅仅是一个“只能看不能住”的“活化石”、“博物馆”,历经风雨的建筑得到了彻底的修缮,百年老屋中有了现代化的生活设施,老茶室、戏院、书场又恢复了往日兴旺的场景,完美的融合了古镇观光与度假功能,成为一块远离尘嚣的安谧绿洲。

 

江南六大水乡古镇纪行(四)

周庄:第一水乡的回忆

周庄是我去过的第一个江南水乡。那还是2001年的春天,沾了公家的光,由青岛驱车去华东五市——南京、苏州、无锡、扬州和上海出差。在苏州逗留期间,慕名去了周庄。“小桥、流水、人家”,元朝马致远脍炙人口的名曲《秋思》原来只是梦里的缠绕,直到踏上周庄的土地,才第一次领略“江南水乡”的魅力和惬意。

周庄古名贞丰里,远在五六千年前在周庄古镇北一公里的太史淀处发现了古代人类聚居的遗址,据古籍记载周庄地区在春秋时候是吴少子摇的封地,古称“摇城”。以后这里一直是农业、渔业的地区。宋代在这里设庄经农的周迪郎信奉佛教,将庄田 200亩全部捐赠给了全福寺作为庙产,百姓感其恩德,便将这片田地命名为“周庄”。

周庄在江南水乡古镇中,较早得到了保护和进行了合理的旅游开发。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居民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们立在埠头上洗洗刷刷,而离她们只有几尺远的乌蓬船上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这优美闲适的水乡风光最先为人们所知道,大多都是从周庄开始的。因此,许多媒体也把周庄誉为“江南第一水乡”。

富庶繁盛的江南水乡,基本都是由“街”表现出来的。水乡城镇周庄也不例外,街上店铺林立,人流如织。前街后河,前店后宅,由街市步入巷里胡同,是安静的居住场所。小巷幽深,深院大宅就隐藏在这些窄仄小巷之中。走进周庄古镇,踏在清爽坚实的石板路上,两旁店铺人来客往,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河与街紧挨着,商店背河为街,尽得近水之便。街道不宽,不过三四米左右,最窄一段只有两米多。临街基本全是店面,街道上空还有过街楼,感觉特别拥塞。不过敞开的店面,琳琅满目的货物,香味诱人的特色小吃,笑脸相迎的店主,充满了小镇温馨的恬静与乡情。

相比于城市的烦嚣与喧嚷,水乡古镇的幽静和悠然,让人有一种清空的启悟和留恋。周庄斑驳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残梦,交错的双桥精致而苍老,安静地横卧在河面上,宛如与世无争的老人。江南小镇的精谧与韵致跃然纸上,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江南小镇更能代表故乡呢!就像学者余秋雨在《江南小镇》一文中说过的一段话:“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人生的开始总是在摇篮中,摇篮就是一条船,它的首次航行目标必定是那座神秘的桥,慈祥的外婆就住在桥边。

周庄古镇共有12座石桥,这些桥梁各具特色,虹跨浮水,桥桥相连,环洞相望,构成了一幅幅恬静优美的图画。在这些桥中,最知名的便是在周庄南北市河和银子浜的十字相交处的世德桥和永安桥,俗称“双桥”。两座桥面一竖一横,桥洞一方一圆,很像古代铜锁的钥匙,因此当地人也称它们为“钥匙桥”。

世德桥是明代修筑的,迄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石拱圆孔,桥栏用九根石条搭成,粗犷古朴,可供人们憩坐赏景。近旁的永安桥是石梁平桥,两桥石阶相连,形成连锁的格局。河岸瓦房高低错落,使河水、拱桥、白墙、黛瓦、蓝天和绿树充溢着水乡独有的风情。这一美妙绝伦的“双桥”图景打动了留学美国的画家陈逸飞,他满怀激情以此为原型创作了一副油画,题为《故乡的回忆》。在陈的画笔之下,他赋予水乡古镇的风物以深情,使之得到美的升华。这副画连同他的一系列水乡风景作品被美国报刊誉为一首首抒情的诗篇和美妙乐章。

后来,美国西方石油董事长阿德曼.哈默十分欣赏这幅清新色调描绘“双桥”的油画,重金购得,在1985年访问中国时以此赠给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当年,这副《故乡的回忆》被印上联合国纽约总部和驻维也纳机构发行的首日封,题名为“和平之桥”,一时间这副油画连同周庄“双桥”一起名扬海外。1985年国际邮票年也用“双桥”作为首日封图案,使世界上更多的人领略到周庄那富有魅力的水乡景色。

这便是一段“双桥”的佳话,钥匙桥真像一把神气的钥匙,它开启了国际交往的友谊之门。从此周庄这个位于江苏昆山偏远的水乡小镇也名声大振,随之蜚声海外。据说许多外国朋友因为“双桥”的故事而不远万里,远道飞抵周庄,只为欣赏水乡的美景,体验中国农村的情趣。由此可见,周庄被称为江南第一水乡,实在也不为过。

周庄古镇四面环水,家家枕水而居,户户塔级入水。除了“双桥”,周庄值得一读的景观还有“迷楼”的逸事诗情、“沈厅”的财富故事以及“修旧如故”的叶宅。置身周庄,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观望,桥楼相峙,画窗映波,凭栏闲情,水乡美景都会尽收眼底。

周庄“双桥”的夜景

已故画家陈逸飞以“双桥”为原型的油画《故乡的回忆》

美国西方石油董事长阿德曼.哈默将“双桥”油画赠送给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