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 ssid:公开课评价要突出“五性”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05:32:02

公开课评价要突出“五性”

 对公开课的评价,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其原因,评价者的目的、视角、价值取向、所持标准和经历经验不尽相同使然。

我以为,要想人们对公开课的评价完全达成共识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某些方面的对话、交流和沟通,使大家对公开课的评价趋于科学、客观和一致。

科学、客观评价公开课,我以为首先要弄清和明了公开课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公开课目的、意义的不同,公开课似乎可以分为如下类型:1.示范型公开课。即为倡导、解读某种教育理念、教学主张,或为展示某种教育理念怎样转变为具体的教育行为而举行的公开课。2.研究型公开课。为总结先进教学经验、发现课堂教学问题、探索优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技能、课堂组织管理、教师教学特色而举行的公开课。3.育师型公开课。以培养锻炼年轻教师、打造推选教学名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而举行的公开课。4.管理型公开课。以加强学校课堂教学管理、校本教研管理,促进教师同伴互助而举行的学校内的公开课。5.评优型公开课。与各级各类评优选拔活动相关的评选教学能手、教学优质课,等等的公开课。这五类公开课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公开课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主要类型。不同类型的公开课,有各自不同的目的、功能和评价标准,因此评价公开课的利弊得失不能一概而论,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而论,这些公开课各有各的利弊,但又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因此,对公开课的评价不宜绝对化、或泛泛而论,而应持相对开放、多元的价值取向。

但是,无论什么类型的公开课,它的总是有基本一致的共性和本质。首先,公开课是公之于众的,是给大家看的,特别是供教师同行观摩、研讨、评价的教学活动,而不仅仅是面对听课学生的教学活动。因此,公开课不同于普通常规课。其次,公开课本质上与普通常规课一样,依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师生间教与学互动的教学活动,并不因公开而改变其课的性质。基于这一点,我以为,评价公开课似要本着二条基本原则,其一,符合目的性。即要根据不同类型公开课的具体目的来具体、客观评价。其二、符合规律性。即要遵循、符合、依照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来评价公开课活动。综合这二条基本原则,对公开课的评价似乎要突出以下5性:

1.创新性。所谓创新性,或曰前瞻性,就是说一堂公开课要能够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技术,新的教学探索,新的教学经验,推出新的名师。公开课不仅应当有别于普通常规课,还应代表、昭示日常教学或常规课向更新、更高、更好、更有特色的方向的发展。就这个意义而言,公开课应该来自于常规课,却创新于、超前于、高出于普通常规课。为此,有的公开课在某些方面适当地浓墨重彩、突出特色、着力提炼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不能过分,否则,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2.示范性。所谓示范性,就是说公开课应该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一方面,公开课中蕴含的教学理想、教学技术、教学行为,以及授课教师身上体现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教学能力、专业素养等对听课教师具有典型性、示范性、感染性和榜样的彰显意义和力量。另一方面,公开课的前期设计、修改完善、各项准备的活动过程也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也就是说,公开课示范的不仅仅是美好的结果,而且包含其打造培育的真实过程。

3.研究性。所谓研究性,就是说公开课中所蕴含的教学理想、教学技术、教学行为对听课教师应该具有研究、探讨、启发的价值和意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公开课也不例外。十全十美的公开课是不存在的,公开课中的问题、缺憾和败笔与其中的经验、亮点和精华一样,对上课教师、听课教师都是极为宝贵的研究素材。而且,正是由于课堂教学本身所具有的情境性、生态性、即时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公开课中出现的问题、矛盾、冲突格外具有研究的价值,可以启发听课教师的思考。因此,对公开课的过度包装和雕琢是没有必要的,要求公开课不出问题则是荒谬可笑的。

4.操作性。所谓操作性,就是说公开课中蕴含的教学理想、教学技术、教学行为对广大教师具有普遍应用和操作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它具有超前于普通常规课的方向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基于普通常规课的现实可操作性。公开课应该是真实的,是普通教师在通常的(时间、空间、生源、工作量、教学条件)情况下能够操作、实行的。那种需要创造特别条件,许多人参与设计、辅助准备、师生反复排练的公开课往往不为广大教师所认同、接纳,其原因主要就在于缺乏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而公开公开课的生成过程,则有助于增强公开课的真实性、可信度、可操作性、研究性和推广性。

5.发展性。所谓发展性,就是说公开课至少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发展作用和价值。首先,公开课要能够促进教师的发展。一堂有价值的公开课无论是对上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应该在教育教学理念、技术、评价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上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公开课要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堂好的公开课不仅要展示出教师优质教学的风采,还要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应能有助于激发培育学生的责任感、成就感、集体感、求知欲和表现欲。再次,公开课要能够促进校本教研制度和学习型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教师培养的科学化、制度化。公开课是校本教研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型团队建设的重要基础和途径。

有读者或许会问:上述5性是否需要平分秋色或者面面俱到?我以为大可不必。在符合二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只要上述5性或其中的某一性、某几性在公开课活动中能够有所体现,这样的公开课就应该是有价值的,这样的公开课活动就是应该肯定、支持和提倡的。而那种急功近利、刻意雕琢;弄虚作假、抹煞过程;淡化研究、忽略发展的、脱离真实教育情境和客观实际的公开课则是应该改造和纠正的。

              原载:《福建教育》  2005年11月  A版 总第6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