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mass简谱:文言文詞語和句式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49:02

文言文詞語和句式3

 

理解詞語和句式——瞭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B級)

[知識要點] (常見文言虛詞:安、但、而、耳、故、何、乎、或、既、乃、其、且、然、若、遂、所、為、焉、也、以、已、矣、於、則、者、之)

  [知識點解說]

    代詞

    代詞是代替詞、片語和句子的詞。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詞語重複,使文章簡潔。

    一、人稱代詞

    1、第一人稱:吾、予、餘、我

    ①予購百盆,皆病者。(《病梅館記》)  ②吾必盡吾力以拯吾村。(《馮婉貞》)

2、第二人稱:汝(女)、而、爾、若、乃

①三歲貫女,莫我肯顧。(《碩鼠》)  ②而翁歸,自與汝複算耳。(《促織》)

    3、第三人稱:之、其、彼、厥

    ①王甚任之。(《屈原列傳》)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注意:“之”作賓語可代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如: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存之。(《信陵君竊符救趙》)“之”,我。

    ④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與妻書》)“之”,你。

    ⑤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遊褒禪山記》)“其”,我,自己。

    4、謙詞:稱自己的名字,或用“臣、僕、愚、不才”等,婦女用“妾”,國君用“孤”、“寡人”。

    ①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赤壁之戰》)“肅”魯肅自稱。

    ②愚謂大計不如迎之。(《赤壁之戰》)

    ③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孔雀東南飛)

    ④寡人竊聞趙王好樂,請奏瑟。(《廉頗藺相如列傳)

    5、敬稱:大王、將軍、君、公、公子、陛下、閣下、足下、子、先生、大人、卿等。可譯為“您”。

    ①唯大王命之。(《荊軻刺秦王》)

    ②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燭之武退秦師》)“子”、對男子的美稱。

 6、人稱複數:用“輩、屬、儕、族、徒”等放在人稱代詞後面表多數。可譯成“們”或在人稱代詞後加“一類”、“一班”、“這些”等詞對譯。

    ①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若屬”,你們這些人。

    ②此故吾儕同說書者也。(《柳敬亭傳》)“吾儕”,我們。

    ③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師說》)“族”,這一類人。

    ④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徒”,這些人。

    二、指示代詞

    用來指示和區別人或事物的代詞。可代人、代物、代事。

    1、近指代詞:是、此、斯、茲、之、然,譯成“這個”、“這裡”、“這樣”

    ①而此獨以鐘名,何哉?(《石鐘山記》)“此”,此處。

    ②予為斯序,既痛逝者,並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遠指代詞:彼、夫、其,,譯成“那”、“那個”。

    ①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柳子厚墓誌銘》)“彼”,那個。

    ②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遊褒禪山記》)“其”,那。

    3、旁指代詞:他。譯成“別的”、“其他的”

    ①王顧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他”,別的。

    ②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他”別的。

    4、虛指代詞:或、某

    相公又稍稍語人曰:”某也賢!”(《報劉一丈書》)“某”,某人。

    5、無定指代詞:莫、無。譯成“沒有誰”、“沒有哪一樣東西。”

    殘賊公行,莫之或止。(《論積貯疏》)“莫”,沒有誰。

    三、疑問代詞

    1、代人:誰、孰

    ①王曰:“誰可使者?”(《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

    2、代事物:何、胡、奚、曷

①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②卒然邊境有急,數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論積貯疏》

    3、代處所:安、惡(wu)焉

    ①沛公安在?(《鴻門宴》)  ②且焉置士石?(《愚公移山》)

    這幾個詞作狀語,一般是表反問,譯成“怎麼”,“哪裡”。如:

    ③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④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記》)

 副詞

    副詞的基本功能是修飾動詞、形容詞或其他副詞,作句子的狀語或補語。

    程度副詞

    程度副詞是表示性質、狀態或行為動作所達到的程度的副詞。多用來修飾形容詞或表心理活動的動詞。

    1、輕微度:少、稍、略。譯成“稍”、“略微”、“絲毫”。

    ①斷頭置城上,顏色不少變。(《五人墓碑記》)  ②夫妻心稍慰。(《促織》)

    2、加深度:愈、益、彌、尤、更。譯成“更加”、“尤其”。

    ①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六國論》)  ②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師說》)

    ③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鐘山記》)  ④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3,極高度:最、極、甚、殘、太、至、尤、良、大、絕、特、頗。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很、極、太、非常、分外、特別”等詞。

    ①老臣濺息舒祺,最少,不肖(《觸龍說趙太后》)

    ②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桃花源記》)

 二、範圍副詞

    表動作行為或與動作行為有關的人或事物的副詞。修飾動詞,作狀語。

    1、表總括:悉、皆、鹹、俱、舉、畢、凡。

    ①珍寶盡有之。(《鴻門宴》)  ②何可勝道也哉?《遊褒禪山記》)

    2、表僅限:唯、特、徒、獨、直、第、但、止、則、僅。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只”、“僅”、“單獨”、“只是”。 ① 公無從辦,特示故人意耳。(《記王忠肅公翱事》)

    ②直好世俗之樂耳。(《莊暴見孟子》)

    3、表共同:共、同、並、相。

    ①又多豪右,共為不軌。(《張衡傳》)  ②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過秦論》)

    三、時間副詞

    表示動作行為發生、持續與時間有關的副詞。

    1、過去、向來時:表行為動作已經發生或曾經發生表示“已經、曾經”意思的有“既、已、曾、嘗”。

    ①人道寄奴曾住。(《京口北固亭懷古》)  ②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表“以前”、“當初”、“過去”的意思的有“向、初、曩(nang)、始、昔”。

    ①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赤壁之戰》)  ②初,魯肅聞劉表卒。

    表“常常、經常、向來”的意思的有:常、素、雅、恒”。

    ①是說也,人常疑之。(《石鐘山記》)  ②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張衡傳》)

    2、正在、變化時:表行為動作正在進行。

    表“正在、恰逢”意思的有“方、正、適、會”。

    ①有過於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察今》)  ②會征促織。(《促織》)

    表示“一會兒、片刻”等短暫時間的副詞有:俄、旋、尋、臾、未幾、無何、斯須、既而。

    ①未幾,成歸。(《促織》)  ②既而得其屍于井。  (《促織》)

    表示“突然、急忙、立刻”等時間緊迫急劇的有“急、遽、猝、立、即”。

    ①遽撲之,入石穴中。(《促織》)  ②猝然邊境有急,國何以饋之。(《論積貯疏》)

    表“將要、接近”意思的有“將、且、行將”

    ①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表“終於、終了”等最終結果的有:“終、卒、竟”。

    ①其後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屈原列傳》)

    ②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四、語氣副詞

    表示肯定、否定、推測、反詰等各種語氣的副詞。

    1、肯定、確認:必、誠、信、固、果。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一定、實在、果真”。

    ①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鴻門宴》)

    ②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廉頗藺相如列傳》)

    2、否定、禁止

    表否定的語氣副詞有“不、弗、未、非、靡、亡、否”一般用在動詞、形容詞前,否定動作行為或形態,作狀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不、沒有”。

    ①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勸學》)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長山,而見者遠。

    表禁止語氣的副詞有“勿、毋、莫、無。”用於祈使句,表禁止或不同意,作狀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不要、別”。

    ①瑜得精兵五萬,自足制之,願將軍勿慮。  ②曰:毋從俱死也”(《鴻門宴》)

    3、推測、估量:殆、蓋、庶、其、得無、無乃、庶幾。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大概、也許、幾乎、可能。”

    ①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

    4、反詰:豈、寧、庸、其。譯為“難道、哪裡”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師說》)

    五、頻率副詞

    表“常常、往往、一再、再三、多次”的有“屢、數、輒、每、頻、累”等。

    ①每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促織》)  ②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張衡傳》)

    表示“再、也、還、第二次”等重複的副詞有“複、更、再、又亟”。

    ①晉侯複假道于虞以伐虢。(《宮之奇諫假道》)

    ②再拜還入戶。(《孔雀東南飛》)

    六、謙敬副詞

    表示對自己謙卑和對方恭敬的副詞。無實在意義。

表謙卑的有:竊、辱、伏惟。

    ①竊為陛下惜之。(《論積貯疏》)

    ②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孔雀東南飛》)

    表恭敬的有:幸、敢、情、敬、謹。

    ①臣從其計,大工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燭之武退秦師》)

    介詞

    介詞是把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片語介紹給動詞、形容詞,以表示與之有關的處所、時間、方式、原因、物件等的詞。介詞不能單獨使用,它一定與所帶的賓語組成介賓片語來修飾或補充說明動詞、形容詞,作句子的狀語或補語。介詞可根據功用分表處所的、表時間的、表原因的、表對象的、表憑藉的、表被動的等六種。使用頻率高,用法比較複雜的介詞——於、以、為、與。

    於

    “於”是文言文中最主要的介詞,現代漢語各類介詞的用法,“於”幾乎都可以承擔。如:①會於西河(《廉頗藺相如列傳》)“於”,引進動作處所,表所在,譯成“在”。

    ②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於”引進處所,表所從,譯為“從、由”。

    ③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表》)“於”,引進範圍,表示“在……中”。

    ④貧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農。(《論貴粟疏》)“于”引進緣由,相當於“因為,由於”。

    ⑤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赤壁之戰》)“於”動作涉及的物件,譯為“向”。

    ⑥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於”表動作涉及的物件譯為“給”。

    ⑦余將告於蒞事者。(《捕蛇者說》)引進動作涉及的物件,不譯。

 ⑧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於”引進陳述物件,譯為“對,對於”。

    ⑨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歲矣。(《捕蛇者說》)“於”引進時間,譯為“到”。

    ⑩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於”用於形容詞引出比較的事物,同“比”。

    (11)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赤壁之戰》)“於”引出主動者,表被動,譯為“被”。

    “於”的賓語如果是處所詞,“于”有時可省略。如:

    ①歲征(  )民間(《促織》)  ②成妻納錢(  )案上 (《促織》)  ③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  )我  上。(《廉頗藺相如列傳》)

    以

    1、引出動作行為的憑藉和依據,作狀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用、憑、靠、根據、按照”。

    ①請以劍舞。(《鴻門宴》)“以”引進憑藉工具,譯成“用”。

    ②以資政殿學士行。(《〈指南錄〉後序》)“以”憑,引進,憑藉的身份。

    ③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古知今,以知所見知所不見。(《察今》)“以”根據,引出動作行為的根據。

    ④餘船以次進。(《赤璧之戰》)“以”,按照,引進憑藉方式。

    2、引進動作行為所涉及的物件,相當於“把”。

    ⑤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城予趙”即“予趙城”,“以”的這種用法實際上起了提前賓語的作用。

    3、引進動作行為產生的緣由,譯成“因為、由”如:

    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4、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譯成“在,從”。

    ⑦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蘇武傳》)

    5、“以”的賓語上文已出現則有時省略。

    ⑧令以(  )責之裡正。(《促織》)  ⑨折藏之,歸以  (  )示成。(《促織》)

    6、介詞“以”。也可省略。如:又試之(  )雞,果如成言。(《促織》)

    連詞

    連詞是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片語或句子表示它們之間的某種關係的詞,其本身無實在意義,但它可説明我們認識句子的語法結構和邏輯關係,更準確地理解句意,連詞可按其所表示的結構,邏輯關係進行歸類。

    1、並列關係。表並列關係的連詞有“與、及、而、且、則、且……且…、既…且”。

    ①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師說》)  ②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多。(《五蠹》)

    2、層進關係。表層進關係的連詞有:而、且、況、非惟……亦抑……、非獨……亦……、以。①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遊褒禪山記》)“以”,同“而,而且。”

    ②臣以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廉頗藺相如列傳》)“尚……況……”譯成“還…何況…。

    3、選擇關係。選擇關係的連詞有:如、抑、其、或、非……則……。

    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察今》)“或”,或者。

    4、承接關係。表承接關係的連詞有“而、以、乃、則、遂、即、於是、然後。”

    ①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石鐘山記》)“而”,接著。

    ②予與四人擁火以入。(《遊褒禪山記》)“以”,同“而”,不譯。

    5、轉折關係。表轉折關係的連詞有:而、然、但、則、乃、顧、雖。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勸學》)

②夫妻心稍慰,但兒神氣,癡木,奄奄思睡。(《促織》)

    6,因果目的關係。常用連詞有:以、為、故、是故、是以。

    ①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燭之武退秦師》)

    ②百姓不見保,為不用恩也。(《齊桓晉文之事》)

    7、假設關係。常用連詞有:若、苟、今、使、則、雖、而、向使、假令。

    ① 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燭之武退秦師》)

    ②苟粟多而財有餘,何為而不成?(《論積貯疏》)

    8、修飾關係。“而”、“以”常用於修飾語與中心詞之間,表示二者的修飾關係。譯成“地”或不譯。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兮辭》)

    助詞

    助詞是古代漢語中不能單獨使用,也不能充當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某種輔助作用的詞。

    一、結構助詞。之、者、所、然。

    之

    1、定語標誌。譯成“的”或不譯。  ①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2、補語標誌。譯成“得”  ②甯南以為相見之晚,使參機密。(《柳敬亭傳》)  

    3、賓語前置的標誌。不譯  ③宋何罪之有?(《公輸》)  

    4、定語後置的標誌,不譯。  ④蚓無爪牙之利。(《勸學》)  

    5、用於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⑤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6,用在時間詞後,起湊足音節作用,無實在意義,不譯。  ⑥頃之煙炎張天。

    者

    “者”作結構助詞,常附在別的詞或片語後構成名詞性“者”字片語,用來指代人、事、物。可譯成“……的人”、“…的事物”、“……的原因”。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說》)“者”附在動詞“學”後,指“…的人”

    ②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論積貯疏》)“者”用在形容詞“治”後,指“……的事”。

    ③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病梅館記》)“者”用在動詞後,表“……的物”,不可譯。

    ④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說》)“者”用在情態片語後,相當於“……的樣子”。

    ⑤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者”用於原因片語後表“……的原因”。

    ⑥昔者吾舅死于虎。(《苛政猛於虎也》)“者”用於時間詞後,表停頓,不譯。

    ⑦此五者,邦之蠧也。(《五蠹》)“者”用於數詞後,可據上下文譯為所表示的人、事物。“此五者”指“五種人”。

    ⑧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赤壁之戰》)“者”前有以名詞為主的中心詞,“者”為定語後置的標誌。

    所

    “所”常與後面的動詞構成名詞性“所”字結構,表示人、事物、處所等,作句子的主語、賓語、定語。有三種情況。

    1、如果“所”字結構裡的動詞所涉及的物件沒有出現,所具有指代作用。如:

    ①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花源記》)“所聞”即“聽到的一切”,“聞”的賓語“一切”沒有出現,便由“所”指代。

    2、如果“所”字結構表示的人、事物等在動詞後面出現了,這個“所”字結構便作定語,修飾後面的人或事物。

    ②置人所罾魚腹中,(《陳涉世家》)“罾”帶上了賓語“魚腹”,“所罾”作“魚腹”的定語。

  3、“所”字結構後出現“者”,可看作“者”字結構,其指代作用由“者”承擔。如:

    ③臣之所好者。(《庖丁解牛》)“所好者”即“所喜歡的事情。”“者”指代“事情”,“所好”作“者”的定語。

    二、語氣助詞

1、 陳述語氣:也、矣、焉、耳

  也 “也”可表達陳述、疑問、祈使、感歎等各種語氣,但它的基本用法是在表上述各語氣的同時,對某種事物或情況表示肯定的確認。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了、呢、吧、嗎”等。如:

    ①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論積貯疏》)“也”用在謂語後與“者”呼應表判斷。

    ②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也”用於陳述句末,表肯定的陳述語氣。

    矣

    (1)用於句尾,表已經發生或曾經發生的變化和情況。同時有加重語氣的作用,譯為“了、啦”。

    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曆兵馬矣。(《殽之戰》)

    2、用於句尾,表示將要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表達一種確有把握的語氣,或表述一種命令,決斷或請求的語氣。譯為“了”,或不譯。

    虞不臘矣。(《宮之奇諫假道》)

    焉

    用在句尾,表—般的陳述語氣,有引入注意的意味。

    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齊桓晉文之事》)

    耳

    (1)用於陳述句末,表限制語氣,相當於“而已、罷了”。如:①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裡耳。(《鴻門宴》)

    (2)用於陳述句末,表堅決、肯定語。如:②今肅等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

2、 疑問語氣:乎、與(歟)邪(耶)

    (1)用於各種疑問句末,表詢問、反詰、測度等語氣,可譯為“嗎、呢”等。

① 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石鐘山記》)“乎”表詢問,譯“嗎”。

②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后》)“乎”表反問,譯“吧”。

    ③安能複為之下乎!(《赤壁之戰》)“乎”表反問,譯“呢”。

(2)用於祈使句、感歎句,表祈使、感歎語氣。如:

④長鋏歸來乎!(《馮諼客孟嘗君》)  ⑤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

    與(歟)邪(耶)

    ①可得聞與?(《齊桓晉文之事》)“與”用於特指問句,表詢問,譯“嗎”。

    ②子非三閭大夫歟?(《屈原列傳》)“歟”用於是非問,譯“嗎”。

    ③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趙威後問齊使》)?“耶”用於是非問句,譯“吧”。

    ④得無楚之水土使民盜邪?(《晏子使楚》)“得無……邪”表委婉測度語氣。

    3、感歎語氣:哉、夫

    ①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哉”表感歎。

    ②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起義》)“哉”表反問語氣。

    ③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論語?子罕》)“夫”表感歎。

    4、句首語氣:唯、夫、蓋

    “唯”用於句首,表希冀語氣,有時譯為“希望”。“夫”、“蓋”在句首,表引起議論,不譯。如:

    ①事急矣,唯先生圖之。(《中山狼傳》)

    ②夫戰,勇氣也。(《曹劌論戰》)

    ③蓋儒者所爭,尤在於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答司馬諫議書》)。

    嘆詞

    嘆詞是人們在感情激動時發生的一種聲響,因此,它是表達強烈感情的詞。它不作句子成分,也不和別的片語合,獨立於句子成分之外,或作獨立成分,或作獨詞句。如:

 ①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阿房宮賦》)

    ②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阿房宮賦》)

    ③唉!豎子不足與謀!(《鴻門宴》)

    兼詞

    古代漢語裡,用一個字的形體而兼有兩個字的讀音或意義的詞叫兼詞。常用的有:諸、焉、盍。

    諸

    用於句中時,“諸”是“之”和 “于”(“于”古音wu)的合音,“之”代詞,“於”,介詞。如:

    ①投諸渤海之尾,隱士之北。(《愚公移山》)

    用於句末時,則相當於“之乎”。如:②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莊暴見盂子》)

    焉

    “焉”用在動詞後,相當於“於之”。“於”,“介詞”,“之”,代詞。譯時選擇相當於“於之、於是”的詞語。

  ①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桃花源記》)

  ②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勸學》)

  “盍”是“何不”的合義。如:子曰:“盍各言爾志?”(《論語?公冶長》)

    叵  “叵”相當於“不可”,例如:居心叵測

  三、理解詞語和句式——

    瞭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D級)

    [知識要點]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用法主要有判斷句、被動句、疑問句、賓語前置句、成分省略句和詞類活用。

    [知識點解說]

    1、判斷句

    現代漢浯中,主要依靠判斷動詞“是”構成判斷句。這種判斷形式在文言文中只是個別現象,如“不知木蘭是女郎”“同是天涯淪落人”等少數例句。在古代漢語中,判斷句一般是以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而表示判斷。常見的形式有兩大類

    一是“……者,……也”式及其變體。所謂“變體”,即單用“者”或“也”。逗號可以省略不用。

    一是用“乃”“為”“則”“即”“誠”“非”“素”等表示判斷。

    《信陵君竊符救趙》: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鴻門宴》: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岳陽樓記》: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史記、項羽本紀》:梁父即楚將項燕。

    《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捕蛇者說》:非死,則徙爾。

    《廉頗藺相如列傳》:且相如素賤人。

    2、被動句

    現代漢語中的被動句一般用介詞“被”表示,還有不含“被”字的“被動句”。這兩種形式在古代漢語中同樣存在。如“忠而被滂”,“兵挫地削”(均見《屈原列傳》)。但大量的被動句是以下幾種形式。

    ①“……於……”     《廉頗藺相如列傳》:而君幸于趙王。

    ②“……見……”     《荊軻刺秦王》: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③“……受……於”   《赤壁之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  

    ④“……為……”     《促織》:遂為猾胥報充裡正役

    ⑤“為……所……”,“為所”    《六國論》: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之積威所劫

    《鴻門宴》: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這種“為所”式可看作是“為”後賓語的省略。

    3、疑問句

    現代漢語多借疑問詞(疑問代詞、疑問副詞、疑問語氣詞)表示疑問,還可以借否定詞表示,如“您同意不?”古代漢語疑問句的構成方式與現代漢語基本相同,但使用的疑問詞和否定副詞的具體語言形式卻幾乎完全不同。另外,由於標點符號的作用,現代漢語的疑問句,也可以完全不用以上兩類虛詞。如:明天要下雨,你還來?但在古代漢語中,由於沒有標點助力,這種情況極其少見。具體說來,古代漢語中的疑問句有以下四種形式。

(1)借疑問代詞表疑問

    《鴻門宴》:客何為者?               《赤壁之戰》:豫州今欲何往?

    《原道》:今其言曰:“曷不為太古之無事?”是亦責冬之裘者曰:“曷不為葛之易也?”

    《論積貯疏》:國胡以相恤?           《

 

歸去來辭》:樂夫天命複奚疑?

    《孟子》:薄乎雲爾,惡得無罪?       《賣炭翁》:翩翩兩騎來是誰?

    《鄒忌諷齊王納諫》:吾與徐公孰美?   《木蘭詩》:安能辨我是雄雌?

    《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           《黃生借書說》:然天子讀書者有幾?

    (2)借疑問語氣詞表疑問

    《石鐘山記》:汝識之乎?                 《賣油翁》:汝亦知射乎?

    《孟子二章》: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五人墓碑記》:況草野之無聞者歟?

    《赤壁之戰》: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

    (3)借否定詞表疑問

    《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以五十城請易璧,可予不?

    《與妻書》:汝憶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我而死。”

    《問劉十九》(白居易):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4)疑問代詞、疑問副詞、疑問語氣詞及否定詞結合在一起表示更為強烈的疑問語氣(含無疑而問),這種形式更為常見。

    《論語六則》: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岳陽樓記》:然則何時而樂耶?

    《岳陽樓記》: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狼》:禽獸之變幾何哉?

    《論語六則》: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師說》: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廉頗藺相如列傳》:趙豈敢留璧得罪于大王乎?

《殽之戰》:夫報秦施而伐其師,其為死君乎?

 《殽之戰》:入險而脫,又不能謀,能無敗乎?  《季氏將伐顓臾》:是誰之過歟?

    《信陵君竊符救趙》:獨不憐公子姊耶?    《捕蛇者說》:豈若我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為學》: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捕蛇者說》:又安敢毒耶?

    《祭妹文》:寧知此為歸骨所耶?          《問說》:舍問,其奚決焉?

  4、倒裝句

    現代漢語中也有不少倒裝句,但古代漢語中的倒裝句,形式更多,格式也更固定。

    (1)主謂倒置

    《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    《信陵君竊符救趙》: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論語?雍也》:賢哉回也!        《禮記、檀弓》:誰與,哭者?

    (2)賓語前置

    ①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張衡傳》: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碩鼠》:十年貫女,莫我肯顧。

    《石鐘山記》:古之人不餘欺也。

  ②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赤壁之戰》:權知其意,執肅手曰:“卿欲何言?” 《鴻門宴》:沛公安在?

    《廉頗藺相如列傳》:王曰:“何以知之?”         《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

    ③用“之”或“是”幫助賓語前置

    《師說》: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陋室銘》:何陋之有?

    《問說》:孜孜焉唯進修是急。          《馮婉貞》:唯餘馬首是瞻。

《孟子?梁惠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 // 唯利是圖 / 唯命是從

   ④介詞“以”的賓語常常前置。如:一以當十,夜以繼日

    3、定語後置

    《廉頗藺相如列傳》:求人可使報秦者

    《赤壁之戰》:荊州之民附操者。/人馬所蹈溺死者無數。

    《五人墓碑記》: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

    《〈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以為國人讀茲編者勖。

    《勸學》;蚓無爪之利  ,筋骨之強  。

    《涉江》: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

    《石鐘山記》: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後兩例是借助“之”字使定語後置,這種句式要和“句讀之不知”這種賓語前置句區別開來。

    4、狀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  介詞結構“于……”常放在動詞後作補語,介詞結構“以……”有時也如此。

    《荊軻刺秦王》:函封,燕王拜送於庭。    《赤壁之戰》: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

    《出師表》:諮臣以當世之事。            《張衡傳》: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在現代漢語中,以上句子中的介詞結構是在動詞前面充當狀語的。

    應該指出,上面的幾種所謂倒裝形式,是就現代漢語的習慣,並為了易於比較說的;古人一貫這樣說話行文,是無所謂倒順的。

    5、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詞或某成分的現象,在文言文中非常普遍,其中不少省略在現代漢語中是不允許的。

    (1)省略主語

    ①承前省略

    《捕蛇者說》:永州之野產異蛇,(異蛇)黑質而白章,(異蛇)觸草木,(草木)盡死。

    《賣油翁》:陳康肅公堯諮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公)嘗射於家圃。

    在現代漢語中,前一句裡的“草木”是不能省略的。《賣油翁》中的兩句話中間,也不允許省去主語。

    ②蒙後省略

    《鴻門宴》: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③對話省略

    《孟子二章》:(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齊宣王)曰:“不若與人。”

    在現代漢語中,兩人對話,主語全省去,是不允許的。

    (2)謂語省略

《曹劌論戰》: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荊軻刺秦王》:僕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往)。

    《促織》:審諦(視)之,短小,黑赤色。

    《廉頗藺相如列傳》: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威)?

    前三句省略動詞謂語,後一句是省略形容詞謂語。這種省略在現代漢語中也是不允許的。  

 (3)省略賓語

    《曹劌論戰》: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公)。

    《〈指南錄〉後序》:揚州城下,進退不由(己)。  /    《赤壁之戰》:可燒而走(之)也。  

    第二句中的賓語“己”,在現代漢語中一般不能省略。第三句為使動句省略賓語,比較少見。

    (4)省略介詞賓語

    這種情形在文言文中相當普遍,而在現代漢語中,介詞賓語則是絕對不能省略的。

    《鴻門宴》:豎子不足與(之)謀。      《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不懌,為(之)一擊缻。

    《赤壁之戰》:權以(之)示群下。

    (5)省略介詞

    這種情況,在現代漢語中也不存在。

    《過秦論》:躡足(于)行伍之間,而倔起(於)阡陌之中。    《促織》:又試之(以)雞。

文言文詞語和句式  教案4

 

、詞類活用

    在古代漢語裡,有些詞可以按照一定的語言習慣而靈活運用,甲類詞臨時具備了乙類詞的語法特點,並臨時作乙類詞用。文言文中比較常見的是名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名詞活用作狀語,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

    一、名詞活用為動詞

    名詞活用為動詞有以下幾種情況。

    1、[名詞+賓語]例如:       籍吏民,封府庫。(《鴻門宴》)

    2、[副詞作狀語+名詞]       漢水又東。(《水經注?江水》)

    3、[能願動詞+名詞]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

    4、[名詞+補語]         如:今王鼓樂於此。)《孟子?梁惠王下》)

    5、[所+名詞]           如: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陳涉世家》)

6、[名詞充當聯合式或連動式謂語組成部分之一]

例如:卒中往來,皆指目陳勝。(《陳涉世家》)

    7、[從前後相同結構的比較中確定名詞活用為動詞]

      例如: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赤壁之戰》)

    8、[敘述句謂語部分找不到動詞或其它詞語作謂語的中心詞,事物名詞就活用為動詞]

      例如: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則四月花。(《采草藥》)

    9、[兩個名詞連用,不存在並列、同位和修飾關係,不帶計量意義時,第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    例如: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己,則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馬諫議書》

    10、[在複句中充當一個敘述性獨詞分句,名詞就活用為動詞]

        例如:權,然後知輕重。(《孟子?梁惠王上》)

    二、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形容詞是不帶賓語的,如果帶了賓語,而又沒有使動,意動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動詞。例如:1、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候張良。  (《鴻門宴》)

          2、卒使上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屈原列傳》)

    有時,形容詞後面不帶賓語,也活用為一般性動詞。

    如:  遂於蒿萊中側聽徐行,似尋針芥。而心目耳力俱窮,絕無蹤響。(《促織》)

 三、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動詞活用為名詞,就是這個動詞在句子中,具有明顯的表示人與事物的意義。它一般處在句中主語或賓語的位置,有時前邊有“其”或“之”。例如:

    蓋其又深,則具至又加少矣。(《遊褒禪山記》)

    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翻譯時一般要補出中心詞(名詞),而以形容詞作定語。例如:

    1、將軍身披堅執銳,,(《陳涉世家》)    /    2、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芙蕖》)

    3、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欲往投之。(《赤壁之戰》

    四、名詞作狀語

    現代漢語裡,普通名詞是不能直接修飾謂語動詞作狀語的,而古代漢語普通名詞直接作狀語卻是相當普遍的現象。

    第一,表示比喻。例如: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陳涉世家》)

    第二,表示對待人的態度。例如: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鴻門宴》)

    第三,表示處所。例如:

    不得已,變姓名,詭蹤變,草行露宿,日與北騎相出沒於長淮間”(《〈指南錄〉後序》)

    第四,表示動作使用的工具。例如:箕畚運於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第五,表示動作進行的方式。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賞。

    五、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就是形容詞、名詞帶賓語用如意動,就是“覺得賓語動”,“覺得賓語怎麼樣”,是在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意動的形容詞表示的性質或狀態,或者成為用如意動的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代詞有時也活用為意動。動詞一般不用如意動。用如意動的詞可以譯成“以……為……”或“認為……是……”或“把……當做……”

A、形容詞意動。    成以其小,劣之。(《促織》)

B、名詞意動。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在瞭解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特殊句式時,應注意其中的固定結構。這些固定結構大致可分為表示疑問、表示反問、表示感歎、表示揣度和表示選擇五種。

    1、表示疑問

    ①何以……?(根據什麼……?憑什麼……?)

    《論浯六則》: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  《廉頗藺相如列傳》:王曰:“何以知之?”

    《馮婉貞》:三保瞿然曰:“何以為計?”

    ②何所……?(所……是什麼?)

    《木蘭詩》: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   《賣炭翁》:賣炭得錢何所營?

    ③奈何……?(……怎麼辦?為什麼……?)

    《鴻門宴》:未辭也,為之奈何?   /   《阿房宮賦》: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④如……何,奈……何?(拿……怎樣呢?)

    《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     /    《垓下歌》:虞兮虞兮奈若何?

    ⑤孰與……?(與……比哪個……?)

    《鄒忌諷齊王納諫》:吾孰與徐公美?  /  《廉頗藺相如列傳》: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⑥安……乎?(怎麼……呢?)         《赤壁之戰》:然劉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

⑦獨……耶?(難道……嗎?)  

《信陵君竊符救趙》: 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之姊耶?

2、表示反問

    ①何……哉(也)?(怎麼能……呢?)

    《遊褒禪山記》:何可勝道也哉?(兼有感歎)    /   《陳涉世家》: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②何……為?(……幹什麼呢?)

    《鴻門宴》:何辭為?             /       《殽之戰》:秦則無禮,何施之為?

    ③何……之有?(有什麼……呢?)

    《墨子?公輸》:宋何罪之有?        /    《左傳?僖公三十年》:夫晉何厭之有?

    ④如之何……?(怎麼能……呢?)      《荷蓨丈人》: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

    ⑤豈(其)……哉(乎,耶),(哪裡……呢?  ……哪裡呢?)

    《捕蛇者說》:豈若我鄉鄰之旦旦有是哉!(兼有感歎) / 《采草藥》:豈可一切拘以定時哉?

    《鴻門宴》:沛公不先入關,公豈敢入乎?/《殽之戰》:未報秦施而伐秦師,其為死君乎?

    《廉頗藺相如列傳》: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⑥安……哉 (乎)?(哪裡……呢?)

    《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兼有感歎)  / 《赤壁之戰》:將軍迎操將安所歸乎?

    ⑦不亦……乎?(不是……嗎?)

    《論語六則》: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察今》: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⑧……非……歟?(……不是……嗎?)   《屈原列傳》:子非三閭大夫歟?

    ⑨寧……耶?(哪裡……呢?)           《祭妹文》:寧知此為歸骨所耶?(兼有感歎)

    ⑩顧……哉?(難道……嗎?)           《為學》:顧不如蜀鄙之僧哉?(兼有感歎)

    ⑩獨……哉?(難道……嗎?)           《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

    3、表示感歎

    ①何其……也!(怎麼那麼……啊!)

    《伶官傳序》: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雖有君命,何其速也!

②直……耳!(只不過……罷了!)

    《孟子?梁惠王上》:王曰:“不可,直不過百步耳!”

    ③惟……耳!(只……罷了!)      《譚嗣同》:吾已無事可辦,惟待死耳!

    ④一何……(多麼……啊!)       《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⑤亦……哉!(也真是……啊!)

    《五人墓碑記》:……且立石於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嗚呼,亦盛矣哉!

    ⑥……何如哉!(……該是怎樣的呢!)    《〈指南錄〉後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4、表揣度

    ①無乃……乎(歟)  (恐怕……吧?)(兼表反問)

    《季氏將伐顓臾》:求,無乃爾是過與? /《殽之戰》: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②得無(微)……乎?(該不是……吧?)(兼表反問)

    《王忠肅公翱事》:若輩得無苦貧乎?  /  《韓非子?內儲說下》: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

  ③其……歟?(不是……嗎?)(兼表反問)

    《師說》:其可怪也歟?

    ④……庶幾……歟?(……或許……吧?)      《孟子二章》:吾王庶幾無疾病歟?

    5、表示選擇

① 與其……孰若……?(與其……,哪如……?)

     《馮婉貞》: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②……

 

歟(耶),抑……歟(耶)?(是……,還是……呢?)

    《伶官傳序》: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

    《梅花嶺記》:先生在兵間,審知故揚州閣部果死耶,抑未死耶?

    ③其……耶?其……也?(還是……呢?還是……呢?)

    《馬說》: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四、理解文句

①正確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B級)     ②翻譯成現代漢語(B級)

  [知識要點]

    把握文句句意,它同考查常見實詞、虛詞的聯繫較為密切,往往是選擇一個含有幾個關鍵性實詞、虛詞的文句,構成對該句句意四種不同解說,讓考生選擇其中一個正確的答案。為此,考生要掌握常見的實詞與虛詞的用法,瞭解文言的特殊句式,如判斷句、倒裝句、被動句、省略句。在答題時要注意語言環境,決不可從主觀出發去曲解。

    將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有利於更加深入、更加細緻、更加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原文。因此,在高考語文試題中,“古譯今”屬於必考內容。要做好翻譯,必須明確以下三點。

(一) 譯文的標準是“信”“達”“雅”。對中學生來說,主要是“信”“達”二字。所謂“信”,就是要忠實于原文:不誤解,不漏掉,不增譯。“達”就是無語病,通順明白,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要求和習慣。

    (二)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直譯”就是從詞語到結構直接對譯。“意譯”就是著眼于表述原句的意思,在忠於“原意”的前提下,靈活翻譯“原文”的詞語,靈活處理“原文”的句子結構。需要意譯的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將對詞語的“解釋”簡單地“搬進”譯文不夠恰當的地方。如“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六合”,當解釋為“天地四方”,但直接寫進譯句,很費解,就應根據這個詞在句中的意思,譯為“整個天下”。又如“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中的“踐”字,原意是“登上”,但在這個句子中,就不能這樣“直譯”,而應該靈活地譯作“憑著”、“依靠”。

    2、運用借喻、借代、委婉、互文、用典等修辭格的語句。這些句子,若拘泥於直譯,本來的意思很可能表達不清甚至錯誤。比如“振長策而禦宇內”,只能意譯為“用武力來統治各國”,而不能直譯為“揚起長鞭子來控制天下”。像類似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種“互文”語句,若簡單地按字面對譯,就與原意大相徑庭。

    3、省略句、倒裝句及一些需要濃縮或擴展的句子。這些句子在翻譯時,在不失原意的前提下,必須作必要的補充和改變,使其合乎現代的語法與文理。比如:“今君乃亡(于)趙走(于)燕”這句話在翻譯時,如果不把省去的兩個介詞“于”補充翻譯出來,就不是通順的句子;“求人可使報秦者”若不把置後的定語“可使報秦”調到“人”的前面,譯出的句子就非常彆扭;“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如依次逐一直譯,不加以濃縮,就顯得十分囉嗦重複;“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必須將句中的“先後生於吾”予以擴展,譯為“比我大還是比我小”。

[知識點解說]

    翻譯的具體方法是:“對”“換”“留”“刪”“補”“調”。“對”就是對譯,將文言文中的“單音節”詞譯成以該詞為詞素的現代“雙音節”(或多音節)詞。“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彙替換那些沒有共同構詞成分的詞(如“師”替換為“軍隊”)。“留”是保留不譯,文言文中的專名(如:人名、地名、國名、朝代名、官職名、年號、典章制度等)以及和現代漢語中意思完全相同的詞語,就可這樣處理。“刪”是刪略,文言句子中有些詞(如發語詞、音節助詞以及某些連詞),今天無對等的詞進行翻澤,而且刪後又不影響表達的準確通順,便可刪略。前面提到的對鋪排的句子進行濃縮,也是“刪”的一個方面。“補”就是補充譯出文言中省略了的而語體文不能省略的成分。“調”是調換語序,即把文言文的倒裝句“順”過來,以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慣。“對”“換”“留”“刪”主要是就詞彙而言的,“補”“調”主要是就句法而言的。

五、分析文章

[知識要點]     ①分析文章的內容(C級)      ②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C級)

[知識點解說]    1、分析文章的內容(C級)

    例: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1997年全國高考題,19小題)

    A、權善才得罪了飛騎,飛騎為了報復,利用高宗奉守孝行的心理,竭力要將善才的過錯釀成死罪,從而

 

引發了高宗和狄仁傑之間是否要處死善才的一場激烈爭論。

    B、由於狄仁傑堅持己見,拒絕執行高宗的命令,高宗為此十分惱怒,在這君臣雙方相持不下時,侍中張文罐揮動笏板,要仁傑離去,但仁傑仍然援引古例強行諫勸

    C、狄仁傑在諫勸時,十分講究語言藝術,他稱讚高宗行如堯舜,而堯舜又是以寬厚仁愛為本的君主,這就使得高宗感到十分為難,為此不得不接受仁傑的諫勸。

D、狄仁傑認為法令既已公之於眾,就不可有徇情枉法而罰非其罪的事情,他主張法令不可無常,使全國上下無所適從,只要法令沒有改變,就不可將善才處以極刑。

【分析】例題是考查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A項敘述了狄仁傑和高宗爭論的由來,B項敘述了雙方爭論相持不下的局面,都符合文意。D項更進一步分析了狄仁傑為什麼堅持自己的意見,表明了作者的觀點和態度,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C項敘述高宗接受仁傑的諫勸,是因為仁傑十分講究語言藝術,用堯舜的寬厚仁愛來激勵高宗,使高宗進退兩難,這一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也歪曲了原文的內容,答案應是C項。

 2、分析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C級)

    “文章”是個整體性概念,若加以分析,其中—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作者的觀點和態度。在議論文中,文章的論點就是作者的觀點。但在一些借古喻今的史論中,由中心論點引發的對現實的觀照和感慨,也是作者觀點、態度的重要內容。《六國論》就是這樣。在記敘文中,作者的觀點、態度,表現為對人物、事件的是非評價和愛憐憎惡。這種是非評價和感情態度,常常集中體現于作者所精心錘煉的議論句段中。《阿房宮賦》、《岳陽樓記》、《遊褒禪山記》、《促織》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自然,在具體的記敘描繪中,也會滲透著作者的觀點和感情,《項脊軒志》在這方面就很突出。

[高考試題及解析]

    例1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一(8)題(1995年全國高考題)

鄭善果母者,年二十而寡。性賢明,有節操,博涉書史,通曉治方。每善果出聽事,母恒坐胡床,於障後察之:聞其削斷合理,歸則大悅。若行事不允,或妄瞋怒,母乃還堂,蒙被而泣,終日不食。善果伏於床前,亦不敢起。母方起謂之曰:“吾非怒汝,乃愧汝家耳。吾為汝家婦,獲奉灑掃。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在官清恪,未嘗問私,以身徇國,繼之以死,吾亦望汝副其此心。汝既年隴蜀既平,河西守令鹹被徵召,財貨連轂,彌竟川澤,惟備無資,單車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謂曰:“孔君清廉仁賢,舉縣蒙恩,如何今去,不共報德!”遂相賦斂牛、馬、器物千萬以上,追送數百里。奮謝之而已,一無所受。既至京師,除武都郡丞。

    時,隴西餘賊隗茂等夜攻府舍,殘殺郡守,賊畏奮追急,乃執其妻子,欲以為質。備  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終不顧望,遂窮力討之。吏民感義,莫不倍用命焉。郡多氐人,便習山谷,其大豪齊鐘留者,為群氐所信向。奮乃率厲鐘留等令要遮抄擊,共為表裡。賊窘懼逼急,乃推奮妻子以置軍前,冀當退卻,而擊之愈厲,遂禽滅茂等,奮妻子亦為所殺。世祖下詔褒美,拜為武都太守。

    奮自為府丞,已見敬重,及拜太守,舉郡莫不改操。為政明斷,甄善疾非,見有美德,  愛之如親,其無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稱為清平。    (  《後漢書?孔奮列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盈數月輒致豐積    盈:滿          B、不以官屬禮之      禮:禮節

    C、奮謝之而已          謝:拜謝        D、既至京師,除武都郡承    除:授官

    2、下列各組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①士多不修節操,而奮力行節操       ②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B、①常迎於大門,引入見母             ②樊噲覆其盾於地 

    C. ①乃執其妻子,欲以為質             ②臣乃敢上璧

    D、①冀當退卻,而擊之愈厲             ②吾從而師之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項是

    A、八年,賜爵關內侯                   B、孔君清廉仁賢

    C、乃推奮妻子以置軍前                 D、見有美德,愛之如親

    4、以下六句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孔奮修節自守、廉潔如一的品性的一組是

    ①備少從劉歆受《春秋左氏傳》,歆稱之    ②奮在職四年,財產無所增。    ③躬率    妻子,同苦菜茹。    ④治貴仁平,太守梁統深相敬待。  ⑤唯奮無資,單車就路。  ⑥奮謝之而已,一無所受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5、下列各項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奮年輕時跟隨大學者劉歆學習《春秋左氏傳》,得到劉歆的稱讚,並說他已從孔奮那裡學到不少道理。

    B、孔奮能保持清明廉潔,在職四年,家財並沒有增加,生活非常節儉,但卻極力以美食孝敬母親,自己同妻兒一起以普通飯菜為食。

    C、孔奮做高官後也能立節自守,太守梁統很敬佩他,不把他當作上級看而是像朋友一樣對待,常常引見給自己的母親。

 D、孔奮離任後,百姓們為感謝他的恩德,聚集了好多財物,追送給他,孔奮只是拜謝,一點都沒有接受。

    6、翻譯最後一個自然段(  “奮自為府丞……郡中稱為清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  “禮”應為“禮待”) 2、C(A項中兩個“而”字,同為連詞,表轉折,譯為“然而”;B項中兩個“於”字,同為表處所介詞,譯為“在”;C項中兩個“乃”字,第—個為表承接關係的連詞,譯為“於是”,第二個為表限制性副詞,譯為“才”  ;D項中兩個“之”字,同為代詞、譯為“他”)  3、B(A項中“關內”  古義指函谷關內,今義指山海關以南地區;B項中“清廉” ,古今同為“清正廉潔”  ;c項中“妻子”  ,古義為妻子、兒女,今義為妻子;D項中“美德”,此為名詞,有美德之人,今為名詞,美好的品德)  4、D(①言其年輕時學習努力;③言其孝母;④言其治理百姓以仁愛公平為貴,故太守尊重他)  5、C(孔奮當時未做高官,只是梁統的下屬)  6、參看譯文有關部分。

[參考譯文)

    孔奮,字君魚,是扶風茂陵人。他的曾祖父孔霸,在漢元帝時任侍中。孔奮少年時隨從劉歆學習《春秋左氏傳》,劉歆稱讚他,對學生說:“我已從君魚那裡學到了大道。”

    王莽之亂時,孔奮與老母親和幼弟到河西地區躲避兵禍。建武五年,河西大將軍竇融邀請孔奮作為自己官署的議曹掾,擔任姑臧長官。八年,元帝賜爵位為關內侯。當時天下紛擾混亂,唯有河西地區較安定,姑臧被人們稱為富縣。這裡與羌胡通商貿易,每天有四次集市。每一任縣官,沒過幾個月便都富裕起來。孔奮任職四年,財產卻一點沒有增加。他侍奉母親非常孝敬謹慎,雖然自己生活儉樸,卻極力以美食孝敬母親,自己帶著妻子兒女—同以普通飯萊為食。當時全國仍未安定,士大大都不注重操守,而孔奮卻盡力以清廉行事,因此被眾人所取笑,有的人說他身處富庶地區,不能使自己富裕起來,只是白白地自討苦吃。孔奮注重節操,施政以仁義平和為本,太守梁統對他深為敬重,不以官屬的客套禮節對待他,常在大門口迎接,領入內室引見給自己的母親。

    隴西和蜀地平定後,河西地區的太守、縣令都被徵召人京,官員的財物連車滿載,塞滿了山川。只有孔奮沒有資財,乘一輛車上路。姑臧的官員百姓以及羌胡都說:“孔君清廉仁義賢慧,全縣都蒙受他的恩惠,如今他離去,我們為什麼不報答他的恩德呢!”於是大家共同湊集收斂了成千上萬的牛馬器物,追了數百里送給孔奮。孔奮只是拜謝而已,—點都不接受。孔奮抵達京城後,授職為武都郡丞。

    當時隴西殘餘的賊人隗茂等人在深夜攻擊官府,殺害了郡太守。賊人害怕孔奮窮迫不舍,於是抓住他的妻子兒女,想作為人質。孔奮當時年已五十,只有—個兒子,但他一心為國,絲毫不被賊人所動,仍盡力征討。官員、百姓被他的精神所感動,都拼命與賊人作戰。郡中居住著許多氐人,熟悉山川道路,大首領齊鐘留,深為氐人信賴。孔奮便率領督勵齊鐘留等    人,命他們在要道阻擊抄掠賊兵,與官軍互相呼應,裡應外合,賊人窘迫惶恐,被逼急了,於是把孔奮的妻子兒女推到陣前,威脅孔奮退兵,而孔奮卻攻擊得更加急迫,終於擒獲消滅了隗茂等人,但他的妻子和子女卻被賊人所殺。光武帝因此而下詔褒揚讚賞了孔備,拜他為武都太守。

    孔奮在任府丞時,已深受官民敬重,等到他擔任太守後,全郡的人都以他為榜樣,修行操守。孔奮施政清明有決斷,甄別和表揚善行,痛恨錯誤行為,見到人有美德,愛他如同親人;對不良行為,則疾惡如仇,郡中的人都稱他清廉公平。

(二)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晏子治東阿

    晏子治東阿三年,景公召而數之曰:“吾以子為可,而使治東阿,今子治而亂。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將加大誅於子。”晏子對曰:“臣請改道易行而治東阿,三年不治,臣請死之。”    景公許之。於是明年上計,景公迎而賀之曰:“甚善矣,子之治東阿也!”晏子對曰:“前臣之治東阿也,屬托不行,貨賂不至;陂池之魚,以利貧民。當此之時,民無饑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東阿也,屬托行,貨賂至,並會賦斂,倉庫少內。陂池之魚,入于權家,當此之時,饑者過半矣,君乃反迎而賀。臣愚,不能複治東阿,願乞骸骨,避賢者之路。”再拜。景公乃下席而謝之曰:“子複治東阿。東阿者,子之東阿也。寡人不復與焉。”    (選自劉向《說苑?政理》)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景公召而數之      數:責備        B、而君反以罪臣     罪:以……為罪

C、避賢者之路  避:避開、閃開        D、景公乃下席而謝之 謝:感謝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臣請改道易行                  B、倉庫少內

    C、陂池之魚                      D、屬托不行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①景公迎而賀之曰                    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B、①今臣之治東阿                      ②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C,①善矣,子之治東阿也                ②甚矣,汝之不惠

    D、①寡人不復與焉                      ②又患無碩師名人與之游

    4、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與晏子治理東阿正確作法有關的一組是

    ①臣請改道易行而治東阿  ②屬托不行,貨賂不至  ③甚善矣,子之治東阿也  ④並會  賦斂,倉庫少內  ⑤陂池之魚,以利貧民 ⑥當此之時,民無饑者

    A、①③⑥    B、②⑤    C、①④    D、②③⑤

    5、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晏子先前治理東阿,三年恪盡職守、廉潔自律、—心為民,雖然把東阿治理得好好的,但卻遭受到景公的責怪,而且還要大大地責罰他。

    B、晏子第二次治理東阿,他“改道易行”,採取廣征多斂、少向國家交納賦稅的策略,結果儘管沒治理好東阿,百姓饑餓難挨,但景公卻迎接祝賀,並且讚揚他有成績。

C、晏子治理好東阿時遭責罰,治理不好時卻反而受到讚賞。究其深層原因,不難推斷出是景公偏聽偏信、不做實際凋查研究所致。

    D、面對偏聽偏信,不做實際調查研究就輕下結淪,從而賞罰不明的景公,晏子已經不屑再為他做事,即使景公封為“東阿王”、“無複與焉”,也不能動搖他“乞骸骨”、“避賢者之路”的歸隱決心,晏子再沒有為景公效力。

    6、翻譯“前臣之東阿也,屬托不行,貨賂不至”幾句。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謝:意思應為“道歉”)  2、C(古今都是“水澤池塘”的意思。 A、文中意為:更換行事的方法。今意為:改變行動的趨向或路線。B、文中意為:特指國家的倉庫,即“國庫”。今意為:泛指一般的倉庫。D、文中意為:不接納。今意為: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等)  3、D(兩個“與”分別意為“干涉”和“結交”。A.兩個“而”都是表示承接關係。B、兩  個“而”都是用於主謂之間。不譯。C、兩個“矣”都是語尾助詞,譯為“啊”)  4、B(此題應該注意題幹中“正確做法”四個字、①不是晏子的做法,而是請求。 ③是景公稱讚晏子的話。④是晏子第二次治理東阿故意採用的錯誤做法。⑥是晏子治理東阿的業績。所以只有②和⑤正確)  5、D(景公並沒有封晏子“東阿王”,是否繼續再為景公做事,文章也沒有明確交代)  6、以前我治理東阿的時候,不聽從私人請托,不接受財物送禮。

  [參考譯文]

    晏子治理東阿三年,齊景公召他來並責備他說:“我認為你還可以,才讓你去治理東阿;如今(誰知東阿)卻被你治理得混亂不堪。你退下去自已仔細反省吧,我要對你進行大大地責罰。”晏子回答說:“臣子我請求改變方針和辦法來治理東,如果三年後還治理不好,就讓我為此事而死。” 景公答應了他。這樣,到了第二年年終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績(進行表彰)時,景公迎上來祝賀晏子說:“您治理東阿很好啊!”晏子回答說:“臣子我從前治理東阿,不聽從私人請托,不接受財物送禮;水澤池塘的魚,全用來使貧苦百姓受利。在這個時候,百姓沒有挨餓的,可是國君您反倒怪罪我。如今我治理東阿,聽從私人請托,接受財物送禮,加倍徵收賦稅,少上交給國庫。水澤池塘的魚,交給權貴人家。在這時候,挨餓的百姓已超過半數了,國君您反倒迎接我、祝賀我。臣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東阿了,希望能讓我告老還鄉,給有才能的人讓路。”晏子說罷,拜了兩拜,景公於是離開座位向晏子道歉說:“您再去治理東阿吧。東阿,是您的東阿,我不再干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