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 rain360百科:。“学校特色建设”和“学校多样化发展”可以看作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从学校角度来说,后者是从宏观角度、整体角度来说。本文介绍我们的一些研究和思考。首先,讨论文献检索的启示;接着,介绍关于“学校特色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1:12:13
。“学校特色建设”和“学校多样化发展”可以看作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从学校角度来说,后者是从宏观角度、整体角度来说。本文介绍我们的一些研究和思考。首先,讨论文献检索的启示;接着,介绍关于“学校特色建设”的一些争议;最后两部分,包括对通过“授牌”推动“学校特色建设”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对“学校特色建设”的研究,我们也是边学习、边思考,很多看法不成熟,提出来供大家批评、参考。
  关键词:特色 学校特色建设 多样化
  
  文献检索的启示
  
  我们对与“学校特色建设”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检索,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得到的文献数量较预期差异很大。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供大家参考。
  1.为什么文献少
  主要的原因是国外的教育体制是开放的,是分权的,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各个地方教育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办学,办学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这就直接导致他们的学校差异性明显,所谓的特色也就蕴含其中。“各自为政”,追求“特色发展”,使他们办学的基本理念不需要讨论“要不要特色”,这种理念已经成为他们办学、办校的文化。另一个原因,对这个问题,由于我们的研究刚刚起步,对国外如何研究“学校特色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了解,目前国内外关于这个问题的“语言体系”可能还不完全一致。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是中央集权制,有全国统一的办学政策、课程体制,有统一的考试制度等,为了推动教育的整体发展,强调“统一”和“一致”,给学校个性发展的空间很小。我们认为,这是国家的一个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需求、人才需求越来越丰富和多样,需要在统一制度的前提下,研究学校特色发展,实现办学特色,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2.需要理论
  根据文献分析,我们发现在“学校特色建设”中,还有很多问题甚至是基本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将在下一节具体介绍存在分歧的问题。在理论上,我们感到还没有形成关于“学校特色建设”比较完整的、自成体系的理论或“自圆其说”的说法,也许我们需要多种“理论体系”。
  3.实践方面需要“学校特色建设模式”
  在“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方面,我们收集了很多学校的发展经验,有很多很好的经验,不过,缺乏梳理、总结、提升。例如,我们走访的一些“百年老校”,还一时无法清晰表述出百年的积淀和自身标志性的特点,任何工作都做得很好,或者什么都可以成为特色,但“什么都可以成为特色,就没有特色了”。让我们感到非常振奋的是,很多校长都在认真反思,都把“形成自身办学特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都希望在学校特色建设方面上一个台阶;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一些学校努力探索“学校特色建设”道路,有的形成了很大影响,如山东省的杜郎口中学,虽然还存在一些争议,但是他们在“学校特色建设”方面已经和正在形成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和做法。我们感到,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以“学校特色建设”为目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实践研究和模式,对“什么是特色”、“什么是模式”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我们希望在这件事上不要过于急功近利,要用很长一段时间来探索“学校特色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规律。
  以实践为导向,理论、实践、国际比较方面的深入研究是推动“学校特色建设”的基本的可持续的动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对一些问题的争论与思考
  
  围绕“学校特色建设”存在许多争论,我们收集和初步整理这些争论,同时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
  1.“学校特色建设”是短期内关注的问题,还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基本的、长期的决策?
  在中小学校发展中,什么是“永恒内容”,什么是“时尚内容”,这是很重要的思考,有一些“内容”,如质量、均衡、内涵发展等,几乎没有争议。但是对于“特色”等的看法是有争议的,提出它是“权宜之计”,还是基本的、长期的决策?这是争论的焦点。我们认为,“学校特色建设”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长期的决策。最近,国家在教育中长期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学校发展的“特色”、“多样化”,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特色”和“多样化”基本含义是一样的,“特色”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从决策者和研究者的角度,倡导推动“特色”,二是从学校建设者的角度,需要追求和建设“特色”;推动“多样化”发展,主要是从决策者和研究者的角度思考。
  “特色”是衡量一所学校发展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标尺,它决定着学校的身价地位,是学校的生命。“特色”并不是可遇不可求的,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它潜在的优势,经过反复认识筛选,就会找到形成特色的突破口。“特色”不是一枝独秀,形成特色需要一定的基础和土壤。所以,特色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优化的过程。有特色的学校,才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没有特色的学校,学生只能成为“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尤其是在新课改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学校特色建设更应该成为每一所学校的追求。特色学校建设是提升学校知名度、打造学校品牌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特色是学校的凝聚力,是办学的生命力,学校要坚持“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从自身特点出发,大胆探索和实践,锐意进取,着力抓好学校特色建设,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
  2.“学校特色建设”是基于推动所有学校发展,还是推动部分学校发展?是基于推动学校的综合发展,还是推动学校的单项发展?是适用于整个基础教育,还是仅仅适用于高中阶段?
  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也可以说刚刚起步,希望能引起更广泛的关注。我们的看法是前者,不是后者。“特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是在长期的文化积淀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种文化会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方面。那种认为只有办“特长班”的学校,或者是培养特殊群体的学校才能办成特色学校的看法是片面、错误的。实践也告诉我们,许多特色学校在某方面有特殊表现,如体育特色校,音乐特色校等,但这只是它的表面现象,而非本质。这些学校的发展并不仅仅局限在体育、音乐这些特长上,它最终获得发展,提高了知名度要归功于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包括学校办学思想、管理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变。音乐、体育这些特长只是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学校以此为契机不断探索才有了整体实力的提升。因此,学校特色建设应该是以单项发展为起点,最终实现学校的综合发展。
  3.学校特色建设应该重过程还是重结果?追求短期成效还是长期成效?
  表面上,没有人会同意“重结果”或者“追求短期成效”。但是,实际上“急功近利”仍是阻碍这项工作健康发展的最大问题。学校特色建设是为了促进学校发展而进行的,它不是为了“特色”而“特色”。特色建设是为了挖掘学校发展的内在价值,找到支撑学校发展的本质,实现学校的长久发展。因此,学校特色建设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得到所谓的特色,形成一个“标志”,而在于享受挖掘、建设“特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各种资源得以优化组合,各种不适应学校发展的因素会被摒弃,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因素获得提升。最终形成的“特色成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远不及探索“特色”的过程,“特色成果”只能是作为宣传学校的一种手段存在,作为一种静态的物质存在。而探索的过程则是真正意义上改变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发展的有力措施。
此外,学校特色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的长久发展,其成效性并不是短暂的。“特色”作为一种文化,形成、建设特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学校的历史发展状况,全面综合地把握学校的各种资源,包括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而形成。寻找特色的过程,是体现学校文化的过程,是使文化得以外显的过程。因此,一所学校有无特色,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后续发展,它是学校价值的一种外在表现,是学校文化的载体。拥有特色的学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发展得更好。
  有一位名校长说得很有道理:“特色建设需要几代校长持续不断的建设、积累,如果随着校长更换,不断改章更辙,这样学校形不成特色。”
  4.如何认识学校特色建设与内涵发展之间的关系?
  专家中有两派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特色仅仅是内涵中的一个要素;另一派认为特色建设与内涵发展是学校发展的两个基石。我们赞成后者。学校特色建设与学校内涵发展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内涵关注的是学校发展中共性的东西、必须的东西,包括管理、课程,师资等;特色关注的是个性的东西,“我有而别人没有”的东西。其次,学校特色与学校内涵发展又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它们是支撑学校发展的两个组成部分。学校内涵发展为学校特色建设提供了基础,没有学校的内涵,特色不仅难以立足,而且缺少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样,学校特色建设又使得学校内涵得以发扬光大,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5.如何处理学校特色建设与提升教育质量的关系?
  没有教育质量的特色,就不能称其为特色。反过来,没有学校的特色,也就没有高的教育质量,学校特色与教育质量的提升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在前面很多讨论都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在这里不做详述。
  
  “授牌”不是推动“学校特色建设”的好办法
  
  如何推动“学校特色建设”?是否可以使用传统的“授牌”的方法?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推动一项工作,首先制定政策;其次选拔“示范榜样”,为此,根据政策,建立评选标准——指标体系,再遴选先进单位——授牌;接着,通过榜样引路,全面推进;最后,总结、表彰——扩大授牌。
  “授牌”是不是推动“学校特色建设”的好办法?
  我们对北京市12所学校授牌情况展开了调查。调查对象涉及高中、初中、小学三类学校。这些奖牌包括综合性评价,如课改示范学校;包括某些单项,有学术方面,也有德育、健康与卫生等多个方面的,还包括一些时令性的工作。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每所学校所获得的奖牌都相当多,最多的学校获得了100多个授牌。
  我们认为,授牌是有积极作用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在某些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并且得到了一些特别的支持(有政策方面,也有经济方面);但是,授牌也有一些负面作用,在这里不做深入探索。通过授牌调查,我们感到授牌这种方式更适用一些时令性、短期可以见成效的工作,不适用那些探索性的、需要长期建设的工作。学校特色建设就是一项需要长期建设的工作,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操作方面,都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探索、总结,因此不要过早地给出结论——授牌。我们需要把过程做好,这样才有可能促进一批学校办出特色,逐渐地形成学校发展的基调,使更多的校长、学校展示他们对教育的追求,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这是我们不赞成用“授牌”来推动“学校特色建设”的主要理由。
   建议
  “推动学校特色建设或多样化发展”是中国教育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是“以人为本”基本理念在办学方面的体现,从尊重人到尊重个体,给广大校长、学校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在出现百花齐放、欣欣向荣局面的过程中,也一定会出现一系列挑战性的问题,特别是体制和机制建设方面的问题,这需要研究人员不断创新,结合中国实际,探索规律,多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教育行政部门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面对很多问题不能沿用传统做法,需要在创新、稳定、发展、均衡等协调中,创造出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经过查阅文献、访谈、交流、调查,以及学习和反思,我们形成了一些想法,在这里仅供大家参考。
  1.给研究人员建议
  ⑴特色或多样化与其他教育基本问题的关系。例如,前面提到的一些争论,特色的地位和范围;特色建设的过程与结果;特色发展与内涵发展;特色建设与质量;等等。
  ⑵“学校特色建设”的政策环境。例如,围绕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放权”,放什么?如何放?如何保障放的结果?在“学校特色建设”方面,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的差异;职业教育对普高教育多样化的影响;就业趋势、人才需求对高中教育多样化的影响;招生趋势、高等教育改革对高中教育多样化的影响;等等。
  ⑶“学校特色建设”规律。例如,什么是特色?什么可以成为特色?学校特色建设的基本规律?是否存在“阶段”?是否有“阶段”的标志?学校特色建设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2.给教育行政领导建议
  ⑴长远规划设计,切忌“急功近利”。现在有两类基本做法,一类是我们所描述的“授牌”四部曲——领导专家制定政策、特色类别、评定标准;选拔示范榜样、遴选单位进行授牌;榜样引路,全面推进;扩大授牌。另一类是全面摸底,鼓励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动员全校师生总结、提升、申报方案;专家、领导、学校交流研讨互动,完善方案;在推进中,不断交流、改进,摸索规律;等等。我们赞成后者。
  “急功近利”的另一个体现是以特色为由,推动引发新一轮生源大战。
  ⑵在操作上,建议关注以下几件事:
  分步推进。有两个层面,一是省、市层面,二是实验学校层面。在研讨中,很多专家有几个相同建议:聚焦特色,所做的是特色,这是关键,并且需要长期建设,才能实现;推动学校全面发展,不是几个人的事,不仅仅是校长的事,也是全校的事,是全校的大事;把建立适应特色的文化作为一个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持续。
  分类指导。分类是必要的,但不是事先分好再做,而是在做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不断总结提升,形成对特色分类的看法。
  分布合理。分布是区域、空间概念,这里指的是实验学校的分布,实验类型的分布。分布合理,会为三年、四年以后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建华.论学校特色的内涵及其创建原则[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7(11)
  [2]许正军.学校特色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山西教育.2006(10)
  [3]刘秀梅,刘国彩.关于创建学校特色教育的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06(10)
  [4]林卉,苏艳芳.从学校内涵发展的视角看办学特色及形成策略[J].江西教育.2007(3A)
  [5]王建勇.校长,要走学校特色发展之路[J].教学月刊.2007(11)
  " />彭钢.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学校特色[J].教育发展研究.2008(2)
  [7]许正军.学校特色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山西教育.2006(10)
  " />丁震.教育均衡与学校特色的思考[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9]郑金州.学校内涵发展:意蕴与实施[J].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10]张兆芹.学习型组织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理想选择[J].教育科学研究.2005(3)
  [11]刑真.学校特色不等于特色学校[J].中小学管理.1999(1)
  [12]朱怡青.学校内涵发展的阶段及其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7(8)
  [13]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参考》.1996(5)
  [14]崔相录.中小学多样化、特色化大趋势[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15]沈杰.素质教育与素质特长[J].北京教育.1999(7)
  [16]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 [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