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狂欢节小提琴谱:十年扩容十倍 股市财富十年单向大转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23:41

十年扩容十倍 股市财富十年单向大转移

2011-12-31 00:05:00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编者按/2011年12月30日,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收于2199.42点。股市一夜回到十年前。据最新统计,2011年沪指累计下跌了23%,股民平均亏损4.2万元。

十年之间,沪深股市扩容十倍,总流通市值达到17万亿,上证指数[2199.42 1.19%]却几乎回到原点。中国资本市场作为融资平台的作用被过度强化,沪深股市最近几年上市公司融资数名列全球第一,融资规模也稳定在前三,不管是发审、保价还是监管制度都仅保障了融资者的利益,股民源源不断地资金投入却未能获得收益。

十年,股市财富一直在向融资者大转移。

一线调查

PE套利化、IPO圈钱化、基金钱庄化

“圈钱文化”吞噬小散财富

10年是一个轮回,10年中A股市场从2200点起步,经历了一轮过山车似的癫狂,在延绵8个月的熊市后,上证综合指数[1869.19 1.23%]又跌回到了原来的起点。

二级市场一片凄风冷雨,融资市场却上演了一幕纸醉金迷的饕餮盛宴。

众多航母级的国企大盘股联袂A股回归,IPO、配股、增发,2010年A股市场总融资额更是超过了创纪录的1万亿!2011年股市低迷,融资市场依然火爆,统计显示,2011年全年融资额超过7100亿元,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独占鳌头。

10年股市,就像一个单向食物链条。处于食物链最高端的PE市场,原始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实现了财富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值;处于食物链中端的基金、机构,一边向上争食高端的盛宴,一边向下肆意猎食股民、基民的血汗财富;处于食物链最低端的普通投资者,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靠天吃饭还要看机构眼色行事。

正是这条单向食物链,把财富从食物链的最低端向高端源源不断输送。

融资大爆炸, “财富”大缩水

2001年至今,上证指数辗转10年,停滞不前。与指数的委靡不振相比,股市的融资总量和市值总量却呈现了爆炸性的发展。

同花顺[15.93 1.34%]统计,2001年股票市场的总市值流通仅为3.8万亿元,而10年后的2011年股市总市值膨胀到了25万亿元。在股市行情最为火爆的2007年,当年股市总市值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32万亿元。

股市总市值几何级数增长的背后,是融资市场的迅猛扩容。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A股市场包括IPO新股、配股增发、定向增发在内的总融资额达到了3.2万亿元。其中,2010年全年的融资额就超过了1万亿元大关。其中,2008年、2009年、2010年,实施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856家、1006家、1321家,占所有上市公司家数的比例分别为52%、55%、61%;现金分红逐年增加,分别为3423亿元、3890亿元和5006亿元。

10年,A股市场证券开户数从最初的几千万,一跃而上,至目前沪深两地开户数超过了1亿户。

相对于总融资额,总分红额远远落后。数据显示,2001年6月至2011年10月,中国股市10年间的累计分红仅仅只有7500.67亿元,近七成公司上市10年未有现金分红,上市之后公司的分红意愿也是逐年减弱。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统计显示,10年来投资者累计为国家缴纳了5388.91亿元的印花税。

根据统计,2011年全年A股市场流通市值损失超过3万亿元,相当于每个投资者都因为股市下跌亏损4.2万元。如果扣除掉开户数中长期不操作的的“僵尸户”,单位账户的损失将更为严重。

就在亿万股民为股价“神伤”之时,中国股市却批量制造了一大批亿万富翁。今年市场跌跌不休,但造富能力却有增无减,2010年跻身A股百富榜的家族为48个,而2011年则有57个。57个家族财富总额为4606.46亿元,平均每个家族拥有80.82亿元。

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认为,四年熊市,广大投资者亏损累累,但A股市场67%的富豪却在这四年中造就,“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果被篡夺成为豪门盛宴,中小投资者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是富豪”。

近两年,随着中小板、创业板的扩容提速,两个市场更成为了亿万富翁的批量生产线。1000多位亿万富翁尽享“资本创富”带来的喜悦,普通投资者却承受着两大市场股票集体价值回归带来的套牢之痛。

截至目前,2009年深圳创业板设立以来,两年中挂牌股票总家数已经逼近300家。然而,中小板市场从2004年“新八股”登场,到2009年第300只中小板股票太阳电缆[10.06 2.24%](002300.SZ)亮相,足足用了5年时间。创业板扩容速度惊人。

PE全速输送财富

作为当今资本市场最时髦的词汇,PE(私募股权投资)成就了无数原始股股东的爆富之梦。然而,被大多数人忽略的是,在英文缩写里PE还代表着股票的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

从研究PE市盈率的券商精英,到淘金原始股的PE公司老板,宋子晖(化名)完成了自己职场最重要的一次转身。

宋子晖曾经是某著名证券公司营业部经理,凭借圈里摸爬滚打多年积累的人脉关系,宋子晖2008年辞职后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与大多数券商人士转投私募不同的是,宋子晖把目光投向了PE领域,他的合伙人是一位律师,经手过多个IPO项目,经验丰富。

宋子晖对记者透露了PE操作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现在内地市场的所谓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与海外市场完全是两码事,我们做股权就是为了增值套利。”宋子晖说话直截了当。

“海外创投资金,对于企业的原始资金投入,通常都能够直接进入企业现金流,对实体经济快速发展产生主推作用。企业经过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运作,才能实现挂牌上市。”宋子晖说,A股市场则不然,比如最近上市的很多创业板新股,很多都是上市前一年引入的创投资金,这样的资金基本不会对实体企业带来经营帮助,更像是“投机性资金”,IPO完成后,捞一票就跑。

宋子晖认为,像他们那样的创投公司,更确切地说应该叫“IPO公关公司”,创投公司从字面就很好理解,是帮助企业“创业”,而我们则是帮助企业“IPO”。

“创业板开闸后,IPO新股发行门槛大幅降低,做实业、做股票、搞专利研发的都瞄准了创业板,我们的作用就是把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宋子晖以他正在接触的一个项目为例,“有一位河北的刘老板,做钢铁生意起家,收购了几个钢铁公司,同时还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钢铁集散市场,这位老板也做过股票,大家都很熟。刘老板找到我,咨询看看有没有上市的可能。我给他提出的方案是,他们家族共有4个兄弟,都做钢铁生意,我建议他们兄弟将各自的企业合并成一个公司,再装进去一个新材料公司,这样传统的钢铁公司就可以提高‘科技’含量了。然后再把各个渠道打通顺畅,上市也并非没有可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