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ain钢琴谱虫虫:称古汉字研究有重大错误 唐汉重新破译甲骨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3 22:33:33
 一个最简单常用不过的汉字,例如“不”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它隐藏了怎样的关于先民生活状态的信息?

  面对提问,“字虫”唐汉解释说:“不”字的构形和含义,乃是女性权利的第一伸张。“不”字的生活来源,始自女性生理上的周期性变化。甲骨文的“不”字,上部是一个倒三角形“▽”,恰似女性阴阜的造型。下部如流淌状的三条竖线,则代表着女性每月一次的经血。所以,“不”字的本义源自女性经血来临,表示在这短暂时期的性交禁忌。

  在唐汉之前,从来没有人这样解释过汉字。在中国的文字学史上,有两位被奉若神明的人物,一个是汉朝写《说文解字》一书的许慎,另一个便是把古文字和上古史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的前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唐汉认为,由于许慎没见到过甲骨文,而郭沫若研究甲骨文时尚无今天大量的出土文物,使得两位文字学大师的研究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他们受传统士大夫观念的影响,从传统定义和传统文化出发诠释汉字,而不是从实际生活出发去研究字源、字义,这就注定了他们一些观点是不符合历史原状和本义的。

  唐汉今年50岁,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中文,当过记者,编过杂志,做过书商,现任北京儒生源文化公司总经理。前年,一位台湾朋友请唐汉与山西大学的白双法老师联系购买《汉字图说丛书》,唐汉结识了白老师,两人一见如故,并商议一起给电视台写一个介绍汉字的脚本。在写作过程中,唐汉购买了百余册有关汉字以及古代文化的图书,他钻进故纸堆,研究甲骨文和金文,研究的结果令他自己大吃一惊:前人对古汉字研究的思路有重大错误!

  他说,目前发现的甲骨文文字大约有4500个,其中已经能够对应的有1500个左右。在这1500个已经“破解”的甲骨文文字中,有三分之一需要按照新的思路重新进行解读和会意。尽管新的解读不一定就绝对正确,但是旧的解读则明显存在不能令人信服的地方。

  从前年5月起至今年8月,唐汉用一年多时间对1000多个汉字详细考证、研究写成《汉字密码》一书。

  质疑权威

  传统的观点认为,汉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唐汉认为,汉字不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是大脑思维概念的外化。语言也是大脑思维概念的外化,用鸡和蛋孰先孰后来判定汉字和语言谁是第一性,是完全错误的。文字是比语言更高一级的传载工具。

  汉字是从象形字发展而来的,它与语言有密切联系,可以记录语言,但文字对语言的框定和限制,有着更高一级的意义。这里有一个明显的例证:语言发音在我国不同地区甚至在以前的东亚文化圈中存在很大差异,但文字大家都能看明白。

  先人为什么要造字呢?

  唐汉认为,文字的产生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需要有适宜的社会环境,但更需要一种启动动力。汉字创造的启动刺激来自先人要与祖先(天神)进行交流的结果。先人在祈天拜神之后,还要把祖先神的旨意记录下来,昭示给大家,这是先人造字的需求动力。甲骨文就恰恰是刻在龟壳和兽骨上的卜辞。

  传统的观点认为,文字是由锲刻和结绳发展而来。唐汉认为,所谓最初陶器上的锲刻并不是文字,它只是一种符号,这种符号是用来区分陶器的归属的。

  与传统观点(文字来源于锲刻和结绳)不同,唐汉认为数字一到十乃是手势语的象形描摹,“地支”十二字表现了孩子从露头出生,手、胎盘一步步生产出来的过程,这是一个生孩子的过程以及祈求人丁兴旺的过程。

  比如“地支”中的“寅”字,郭沫若的解释为:双手拿着弓箭(像矢在弓上之形)。而唐汉则解释为:“寅”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寅”字上部的“三角”乃是胎盘,中间两边各有一手,表示小心翼翼接引胎盘的下落。因而可知,“寅”的本义为导“引”胎盘或胞衣的下落。

  他认为,“寅”的构形表义,隐晦难识。但这只是在人类进入“男女之大防”时代后,“儒”者不知“生产”,不敢正视“生孩子”而产生的曲解。在上古先民那里,对接生及生产过程的认识,应该是感触鲜明而深刻的。今人解读,还须结合“地支”全体,方能明白此字的形义来源。

  传统的观点认为中国文字产生于5000年前,而唐汉认为汉字产生于3300年前。

  唐汉对记者说:“古汉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变而来,它的造字是在人类生活需求的条件下产生的,其过程约在300年左右,即从殷商初年到殷商结束。”此外,文字的产生不是渐进的,而是突变的。

  唐汉还认为,以往的汉字研究是线形的,平面思维,实际上从社会发展史来看,汉字的演变是系统结构性的。如汉字演变过程中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楷,它们属于不同结构形态,每种结构形成后,人们可以用它创造许多字,当这种结构容纳不了人类对文字的需求数量时,这个结构就会变化、重组形成一个新结构。例如《康熙字典》中有98000字,现在的简体字与那时的字就不属于同一结构了。

  8类造字方法

  唐汉把一千多个常用基本汉字分为8部分,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研究论述,它们是:汉字与动物、汉字与植物、汉字与天地、汉字与人体、汉字与两性、汉字与战争、汉字与民生、汉字与文化。

  在论述汉字时,唐汉有一段形象的话:汉字最初来自对身边动物形体的描摹。这些“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象形字,与动物的外形特征是直接对应的,它们个个形神兼备,生动活泼,描绘出了各类动物最典型的特征。

  应该指出的是,上古先民们的目光同今日孩子们的目光一样,直观而敏锐:张口虎,长鼻象,短腿大肚猪;瘦身犬,鹿角叉,牛羊有耳角不同;长尾鸟,短尾隹,老鼠龇牙长尾巴……等等。面对3300年前上古先民的文字造型,人们感到惊叹,感到不可思议!这些出自先民刀笔下的象形文字,无论哪一个,都能与画坛大师毕加索的抽象画相媲美。

  与记者侃侃而谈,唐汉用了一个词:“屁股文化”。他解释说,屁股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士大夫们在解字时便不会把与屁股有关的文字联系起来,但是,的确有一些字来源于这一人体器官,例如,“用”字的物象便是来自上古先民用树棍擦屁股;“通”、“同”、“甬”、“公”、“谷”、“只”、“甫”等字都源自“屁股文化”。

  唐汉说:“连屁股都不愿提及的士大夫们,对于‘性’更是羞于启齿,但实际上古汉字来自上古时代的世俗文化,它是上古先民的共性生活经验,首先是用来“读”的古汉字中有许多字正是性文化的反映,因为一个部落的兴衰与两性交往和生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字有:今、私、公、高、京、不、在、才、予、幻……同时,有些字的本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已消失了,如“也”字的本义是女性生殖器,“幻”字的本义是想像中的性交。

  以身试字

  唐汉坚信汉字来自于民间,是民俗文化的直接体现。他琢磨一个汉字的来源,不是一味地翻古书,而是深入到民间去采访,看实物,跟老人聊天,有时甚至要亲身体验。比如他研究甲骨文,曾前后6次到安阳殷墟考察。印证“地支”的12个字,他前后询问了十几位妇产科大夫及老人,了解婴儿的出生过程,同时又印证了“索”、“率”、“玄”、“胤”等字的义也与生育有关。

  有时为了弄清一个字的起源,他要跑上百里路。比如“闯”,为什么“门”字里加个“马”,而不加别的牲畜呢?河南一位老农告诉他,马从马厩里出来是跳跃着,牛是低着头。这让他恍然大悟。“笨”字为什么加竹字头?为了弄清此字,他跑到南方去采访当地的老人。如甲骨文的“庶”字,画了一个石头,下面是火。他到安阳一调查,发现安阳产煤,“庶”字的本义是指煤炭。

  为了验证“乐、药、无、舞”等字都与松柏有关,他就仔细研究了“松柏”。许慎认为,“乐”是指木头上拉丝线产生的音响。唐汉经考察认为是松树和柏树燃烧,发出的爆裂声音,“无”和“舞”则是古人手持松柏枝围绕火跳舞而来。古代的“药”字,许慎认为是作为声符出现的。古汉字的“药”字中有松树和柏树的形象,为什么要用这两种树呢?唐汉查《本草纲目》,知道松柏本身就是药材,他为了印证,还亲自嚼了松柏枝,证明中草药与松柏关系密切。

  成果值1000亿?

  国家语委主任许嘉璐说:“如果我们解决了小学生识字难的问题,使识字难变为不难,其意义并不比放一颗卫星小。”

  唐汉宣称他已经初步解决了识字难的问题——用他的“汉字密码解”方法识字,7岁前的儿童可熟识1000汉字,10岁儿童可以认知常用的3500汉字。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字。美国犹他州已经以特别立法的形式规定,从今年起该州公立中学实施汉语教育。唐汉十分自信地说,用他的教材“老外”在3-6个月内可以学会3500个常用汉字。

  这句话非常重要,它意味着什么呢?

  美国的英语文化产业的产值每年大概是90亿美元,英国的英语文化产业每年大约有13亿英镑的产值。随着中国加入WTO,随着中国的扩大开放,随着汉文字学的日趋成熟,到2010年,专家预计,汉文字教学与文化产业的市场容量可望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呼吁建立汉字博物馆

  经过了四季的洗礼,熬过了许多不眠之夜,浸淫在汉字中的唐汉终于完成了巨著《汉字密码——中国人的造字故事》。接下来他要为小学生写一本通俗易懂的汉字教材。在日夜与汉字的对话中,他的心中涌起了一个汉人对中国历史的痴迷,更激发了他对中国文字的挚爱。

  他要倾其所有呼吁在2008年奥运盛会之前,在北京建造一座汉字博物馆,以真实、生动、深刻的形象展示北京“人文奥运”的内涵。

  他说,汉字历来被称为民族文化的“脊梁骨”,以汉字为架构的母语,不仅仅是“祖国的语言”,更是民族文化之根。一种完整而独立的母语代表着一套独立的宇宙观、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体系,代表着一种艺术传统和一个民族对世界的独立发言权。

  他的研究目标和成果表明:汉字以其形、音、义,记载、传承着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每一个汉字,尤其是初始阶段的汉字,几乎就是一种实物的摹绘,一幅生活场景的缩影,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现今,各种博物馆林立,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然而,汉字这一伟大发明,却没有一个能够表现、证明它魅力的基地。我们已将这一遗憾带入了21世纪,但绝不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再与之失之交臂!”

  唐汉说,他通过对上古先民造字的原发性思维,历史生活场景以及艺术透视的研究,整理出的1000多个基础汉字的形、音、义来源,可为“汉字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一个至今无人能够提供的设计平台。

  在唐汉看来,每一个创意精妙、意趣绵长的汉字都是跳动的音符。他要证明汉字的科学性,以及在未来“符号文化”中的使命,为世界提供一处开放式的汉语教学基地,为子孙后代(每年都有2000多万孩子入学)做一件实实在在的事——建造北京汉字博物馆。(聂依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