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的solo和什么:晒晒毛泽东时代的老百姓每月能吃上几两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54:18
    在漫长的毛泽东时代,实行计划经济,物资空前匮乏,许多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粮票、布票、棉花票、糖票、煤票、油票等不胜枚举。其中一些重要的票由全国或全省统一印发,如粮票、布票等;另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则由各地自行印发,如肉票等。 

    毛泽东时代老百姓吃的肉,是计划经济计划出来的,而且供应量总是不够的。供应量不够,就说明了肉一上市立即就被卖得光光的,不可能剩下,如果剩下一点,也是被卖肉的师傅提回家吃的。短缺经济嘛。

 

    那个时候买肉,是不许挑的,比如说,你看上了这一块瘦肉,那师傅一定不卖给你,他一刀下去,哪块就是哪块,你不喜欢吃肥肉,但是摊上了肥肉,气得要命,也没有办法。得到哪块肉就是哪块肉。当然,如果你和师傅是亲戚朋友,他会暗中照顾你。如果你和他什么关系都没有,那很可能得到一块不怎么样的肉。

 

    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如果师傅让顾客左挑右挑,他的劳动势必增大,这就违反了最懒惰原则,他为什么要这么干?他又不傻。因此,当然不允许顾客挑,他卖的快,早卖完早休息,坐在那里打牌。反正店里的利润多少和他的生活水平无关,当然是越懒惰越好。

 

    而现在,则肉的供应量是很大的,如果肉短缺了,就会价格上升,导致社会对养猪生产肉的鼓励,一轮反馈调节,肉的供应量就上去了。而现在的卖肉的可是一点也不神气了,对顾客都是点头哈腰的,你要哪块他就给你哪块,任你挑。因为他要和其它的卖肉的竞争,抢生意,当然是服务态度越好,生意就越好。这就是盈利最大化原则导致的结果。

 

    毛泽东时代的肉类,不论猪肉、牛肉、羊肉,一定都是新鲜的,也就是说,你可能买回家的是一块你不高兴的差的部位的肉,但是它一定是新鲜的,你不用担心它可能放了好几天,更不会有瘦肉精和注水肉。原理很简单,当时猪肉是短缺的,短缺就意味着一上市就卖光了,当然就不可能有肉剩下。计划经济的猪肉,是一定不注水的。因为注水也是一种劳动,按最懒惰原则,大师傅给猪肉注水,有什么好处?什么好处都没有,就是多了一些劳动,除非他傻,否则才不会这么干呢。

 

    在计划经济时期统购统销,屠宰场由政府直接管理。而现在,屠宰企业中实行代宰的占了75%。肉都是肉贩子的,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对肉品质量安全缺乏关切,投机取巧、恶性竞争给了唯利是图的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导致肉类食品不安全事件屡有发生。市场经济的肉,有可能是不新鲜的,买了一天没有卖掉的肉,放到第二天卖,搞一些防腐措施,比如说冻一下,等等。因此,你在市场经济下买肉,要有经验,要仔细地观察肉,否则的话就是有可能买回家不新鲜的肉。

 

    今天市场上的肉,二三十元一斤,似乎很贵比计划经济时代涨了三四十倍。但如果能仔细算比帐,那时普通工人的工资只有四五十元。不妨算一算,谁贵谁不贵?

 

    据本博秦全耀回忆,毛泽东时代的牛肉0.75元一斤,羊肉0.71元一斤、猪肉 膘肥的一级0.95元一斤 二级的0.85元一斤,三级的o.68元一斤。市场上偶尔还卖过骆驼肉,是0.50元一斤。尽管听起来很便宜,但凭本每人一个月只供应半斤。每年十一、春节的实行“大赦开恩”,每人额外增加三两肉。当时有一个笑话,沈阳一个月三两油半斤肉,小孩子都饿成柳树枝了。因此时任辽宁一把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陈锡联被称为“陈三两”......

 

    1960年7月,原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拟定了一份报告,对在京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副食品供应方面给予照顾”。即根据不同职位,每户每月可享受定量供应的肉、蛋、白糖和烟这些“按级别分配的特权”。当时戏称这些特权享有者为“肉蛋干部”。特供标准依级别不同,有所差异。当时干部划分为25个行政层级,其中7级以下、13级以上的高干每位每月在北京市民基础上再供给鲜肉2斤、鸡蛋2斤、白糖2斤和甲级香烟一条。高级知识分子、运动员等人群也应享受相应特供。1961年,北京市人均全年肉食消费量仅为1斤7两。

 

    还有更有趣的了,毛泽东时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吃不到牛羊肉。如果汉民想吃口牛羊肉真比吃天鹅肉还难,所以那时在牛羊肉柜台当售货员挺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