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ong goodbye小说:五代十国(907年-979年)(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51:34
其他势力契丹族

契丹族在《
契丹国志》中引用传说为白马青牛的仙人之后,始祖为奇首可汗。契丹早期历史都有神话传说为主。一种说法契丹源于东胡后裔鲜卑柔然部。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著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契丹以原意为镔铁的“契丹”一词作为民族称号,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他们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但受到通古斯语族的强烈影响。历史文献最早记载契丹族开始于405年553年北齐时期,高洋曾大破契丹。[1]

古契丹有八部: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涅里是辽的始祖。契丹人有三年选一次可汗的习惯,早期可汗都在大贺氏家族中产生,中期在遥辇氏中产生,最后由契丹迭剌部耶律氏族夷里堇建立统一的契丹。[2]

辽朝大臣耶律俨皇朝实录》称契丹为黄帝之后。《辽史·太祖纪赞》和《世表序》主张契丹为炎帝之后。近年在云南发现的契丹遗裔,保存有一部修于明代的《施甸长官司族谱》,卷首附一首七言诗,诗曰:“辽之先祖始炎帝……”。这些契丹人认可契丹为炎帝苗裔的说法。回纥人亡国时,大批回纥人逃入契丹,因此有契丹半回纥的说法,有些回纥人溶入契丹人的萧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就是回纥人,耶律德光后将述律氏赐姓萧氏 词源

“契丹”一词最早见于《魏书·契丹传》。《金史·太祖本纪》记载“契丹”是镔铁之意,日本人白乌库吉认为“契丹”与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中的“小刀”(K'-?t?, g?t?g?)一词类似,“契丹”可能是刀剑之意[3]。这种说法也是史学界最为认可的说法[4]。但是有学者认为契丹语称铁为“曷术”,从发音上与“契丹”或者通古斯语族和蒙古语族中的“小刀”一词发音相差很大,而且“契丹”二字各为一词[5]

另一种观点认为“契丹”的“契”可能与契丹始祖奇首可汗有关;“丹”相当于西域语中的“斯坦”,表示所在地之意。“契丹”也就是“奇首可汗的领地”的意思。但是反对此说者认为西域语和契丹语不同,“丹”和“斯坦”的发音不一样;而“契”与“奇”古音义不同,“奇首”很难简化为“契”[5]

也有认为“契丹”来自于部落酋长的名号,契丹人中常见的一些姓氏如悉独官,逸豆归等去掉词尾读音与突厥语的“契丹”(x'itai)和蒙古语中“契丹”的读音乞塔、契塔特相近,而语尾的“归”有尊称长者之意。反对者则指出“归”在鲜卑语中是形容词的构词成分,表示弱意,读作xui或gui,并无长老之意。悉独官,逸豆归是一个词,而契丹则是两个词。反对者提出,“契丹”是k'eiduan的音译,意为“大中”,鲜卑当年分为中东西三部,晋朝以后,“段”部落统治中部地区。“段”的读音与k'eiduan中的duan吻合,意思为“中”。在“段”前冠以“大”字,而称“契丹”[5]

也有人认为“契”与“奚”相近,“丹”即“东”,契丹在的东面,所以叫做“契丹”,也就是“奚东”之意。《魏书·契丹传》中所称“契丹在库莫奚以东”,“库莫奚”即蒙古语“沙子”之意,因此“奚东”就是沙子以东之意[6]。也有人推测契丹人所居之地为辽河地区,而《契丹国志·族姓原始》中说契丹“以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因此“契丹”可能是“水草丰美”之意[7]

民族文化

契丹人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与汉人不同。契丹人髡发,服装通常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裤脚放靴筒内。女人袍内著裙,亦穿长筒皮靴。腰外系蹀躞带,上挂金玉、水晶琥珀等饰件,还有随时可用的火石、筷子、餐具刀等。契丹人无论男女皆髡发。男子在两鬓各留一绺头发,别处的头发全剃光。妇女仅剃沿前额边的头发。

契丹人住所为毡帐,皇帝的御帐称为捺钵。辽国契丹人只有皇族帐和后族帐的人才有姓,两帐之外的其他契丹人是没有姓的。契丹贵族只有“耶律”和“萧”两个姓氏,相传耶律阿保机本人羡慕萧何辅助刘邦的典故,将拔芮氏、乙室氏赐姓萧氏。耶律德光述律氏赐姓萧氏。此外依附契丹的也姓萧。

“耶律”和“萧”二姓互为婚姻,婚俗特点是同姓不婚,娶亲不论辈分,异姓近亲结婚离婚和再嫁均不受限制。早期尚有姐亡妹续,近亲结婚的习惯。

契丹贵族盛行厚葬,陈国公主与驸马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契丹大贵族墓葬,出土的两套有金花银枕、鎏金银冠、金面具、银丝网络、金花银靴组成的殡葬服饰,完整的体现了贵族的殡葬习俗。耶律羽之墓室豪华富丽,天下奇珍瑰宝尽汇其中。

 后裔

契丹人大多融入其他中国北方的民族,如汉族女真族蒙古族等。在中亚,哈萨克族中玉兹乃蛮有契丹遗民,吉尔吉斯人也有契丹(哈剌契丹)部落,北高加索诺盖人乌拉尔山巴什基尔人也有一契丹部落,在钦察部,契丹钦察与托里钦察是契丹与当地人后裔。据DNA鉴定,目前的达斡尔族可能是契丹大贺氏的后裔,另外在中国西南被称为“本人”的族群,根据家谱记载,是随蒙古军队出征而留在当地的契丹后裔。[8]成吉思汗曾经把一批契丹人赶入高丽,朝鲜半岛北部曾经叫契丹场。兀良哈有部分人来自契丹。

 契丹作为中国的别称

俄语、古葡萄牙语、古西班牙语,以及中古英语中,整个中国均被称为“契丹”。在俄语中,中国的发音是“Китай”。 英语也有用“Cathay”的雅称来表示中国的情况,如“Cathay Pacific”(国泰航空,“中国太平洋航空”),而葡萄牙语(Catai)和西班牙语(Catay)亦然。突厥人说契丹时,不论汉人还是契丹,一律使用克塔伊一字。

契丹可汗(松漠都督府都督)

  • 大贺咄罗
  • 大贺摩会
  • 大贺窟哥
  • 大贺阿卜固
  • 无上可汗 李尽忠
  • 松漠郡王 孙万荣(孙万斩)
  • 李失活
  • 李娑固
  • 李郁干
  • 李咄干
  • 广化郡王 李邵固
  • 洼可汗 遥辇屈列
  • 北平郡王 李过折
  • 阻午可汗 遥辇俎里(李怀秀
  • 胡剌可汗 遥辇楷落
  • 苏可汗
  • 鲜质可汗 遥习辇之
  • 昭古可汗
  • 耶澜可汗 遥辇屈戌
  • 巴剌可汗
  • 痕德廑可汗 遥辇钦德

 辽国(契丹)君主列表

契丹与辽 907年1125年 庙号 谥号 汉名 契丹名 常用名称 在位时间 年号 辽太祖 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 亿 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 907年926年七月 神册 916年十二月-922年正月

天赞 922年二月-926年二月
天显 926年二月

淳钦皇后 月里朵 述律平 926年七月-927年十一月 天显 926年927年 辽太宗 孝武惠文皇帝 德光 尧骨 耶律德光 926年十一月-947年四月 天显 927年938年十一月

会同 938年947年正月
大同 947年二月-九月

辽世宗 孝和庄宪皇帝 兀欲 耶律阮 947年四月-951年九月 天禄 947年九月-951年九月 辽穆宗 孝安敬正皇帝 璟/明 述律 耶律璟 951年九月-969年二月 应历 951年九月-969年二月 辽景宗 孝成康靖皇帝 明扆 耶律贤 969年二月-982年九月 保宁 969年二月-979年十一月

乾亨 979年十一月-983年六月

辽圣宗 文武大孝宣皇帝 隆绪 文殊奴 耶律隆绪 982年九月-1031年六月 统和 983年六月-1012年闰十月

开泰 1012年十一月-1021年十一月
太平 1021年十一月-1031年六月

辽兴宗 神圣孝章皇帝 宗真 只骨 耶律宗真 1031年六月-1055年八月 景福 1031年六月-1032年十一月

重熙 1032年十一月-1055年八月

辽道宗 孝文皇帝 洪基/弘基 查剌 耶律洪基 1055年八月-1101年正月 清宁 1055年八月-1064年

咸雍 1065年1074年
大康 1075年1084年
大安 1085年1095年
寿昌 1095年1101年正月

天祚皇帝 延禧 阿果 耶律延禧 1101年二月-1125年二月 乾统 1101年二月-1110年

天庆 1111年1120年
保大 1121年1125年

北辽与西北辽 1122年1123年 庙号 谥号 汉名 契丹名 常用名称 在位时间 年号 辽宣宗 孝章皇帝 涅里 耶律淳 1122年三月-六月 建福 1122年三月-六月 普贤女 萧普贤女 1122年六月-十二月 德兴 1122年六月-十二月 顺文皇帝 雅里 耶律雅里 1123年五月-十月 神历 1123年五月-十月 辽英宗 显武皇帝 术烈 耶律术烈 1123年十月-十一月 神历 1123年十月-十一月 西辽 1132年1218年 庙号 谥号 汉名 契丹名 常用名称 在位时间 年号 辽德宗 天祐皇帝 大石 耶律大石 1124年七月-1143年 延庆 1132年二月-1134年

康国 1134年1143年

感天皇后 塔不烟 萧塔不烟 1144年1150年 咸清 1144年1150年 辽仁宗 正德皇帝 夷列 耶律夷列 1151年1163年 绍兴 1151年1163年 承天皇后 普速完 耶律普速完 1164年1178年 崇福 1164年1178年 文颢皇帝 直鲁古 耶律直鲁古 1179年1211年 天禧 1179年1211年 悯文皇帝 屈出律 屈出律 1212年1218年 天禧 1212年1218年   高丽

高丽(汉语拼音:Gāolí,常被误读为 Gāolì)(高丽王朝)(公元918年1392年)因其统治者姓王,故又称为王氏高丽,是朝鲜半岛封建王朝之一。918年后高句丽弓裔王的部将王建推翻弓裔建立高丽国,定都于自己的家乡开京(即今开城)。1392年被李氏朝鲜所取代。

高丽国自称继承高句丽。“高丽”的名称源于“高句丽”。高丽被今天的朝鲜政府认为是朝鲜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1]由于高丽是朝鲜半岛上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朝鲜民族的形成和韩文化形成的也开始于这一朝代,因此在李氏朝鲜建立之后,中国和西方国家仍然常常继续以“高丽”(Goryeo)作为朝鲜的别名。韩国的英文名“Korea”也是高丽英文名“Goryeo”的变形。[2]但有些学者并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朝鲜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是统一新罗,如韩国学者李基白:“毕竟是统一的新罗的领土和人民,在那里形成的社会文化构成了后来朝鲜历史的主流”。实际上,高丽“Goryeo”和高句丽“Goguryeo”均是唐代传入新罗的汉字音读,来源于中国历史古籍。[来源请求]

佛教是高丽国的国教。历经16年时间雕刻成的高丽大藏经是世界瑰宝之一。高丽国青瓷制作手艺精湛。另外,韩国政府也宣称高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国家。[3][4]而最早的泥制和木制活体印刷术出现在中国。

9世纪以后,新罗国日益腐朽,再加上贵族及农民叛乱,国家统治机构趋向衰落,地方封建集团乘机扩张势力范围。公元900年,土豪家庭出身的裨将甄萱在完山州(今全罗北道全州)割地自立,建立后百济国。 904年新罗王室庶子弓裔在铁圆(今江原道铁原)自称为王,建立了后高句丽国。衰落的新罗、后百济和后高句丽国三国鼎立时期,成为韩国历史上所谓的“后三国”。

高丽太祖

建国

弓裔称王建国后,王建从其父投弓裔,献松岳郡(京畿道开城),弓裔即以王建为松岳城主。918年,弓裔的部将王建以弓裔行为不轨和滥用权力而推翻了他,并寻求和得到了地主和商人们的支持(此时地主和商人的政治和经济势力都已远远胜过新罗政府),自己称王,改国号为“高丽”。 王建立国后,采取了敌对后百济,但与新罗友好的策略。935年合并新罗,936年吞并后百济。 统一朝鲜后三国后,王建自封天子,迁都于自己的家乡松岳,并改称为开京(即今朝鲜开城)。

 高丽契丹战争

主条目:高丽契丹战争

契丹926年灭渤海国后,高丽太祖吸纳渤海遗民并打算北伐。942年,契丹送给高丽50匹骆驼,但遭高丽太祖拒绝。 契丹来使被放逐到孤岛,所送骆驼也都被饿死(万夫桥事件)。以后的高丽国王都对契丹采取敌对的政策并与宋朝结盟。993年,80万契丹大军从辽国出发,越过鸭绿江大举入侵高丽西北部。高丽军队与契丹在凤山郡展开激烈的斗争。最终将契丹大军控制在清川江。 见识高丽的反侵的迅速和坚决,契丹意识到以武力征服朝鲜半岛的代价将是巨大的。于是契丹开始与高丽进行谈判。在高丽同意断绝与宋的联盟后,契丹撤退,并将鸭绿江以东土地赠送给高丽。 双方建立了友好的睦邻关系。1009年高丽发生军变。抗辽大将康肇杀死高丽穆宗,拥立高丽显宗为王。 契丹趁机以为高丽穆宗报仇为由,发动40万大军再次入侵高丽。康肇率军奋力抵抗,但最终不敌契丹而战死沙场。显宗逃离皇城。契丹占领开城后,由于战线拉的太长担心会受到高丽反击,开始撤退。高丽趁势反攻,给予契丹沉重打击。1018年,契丹派10万大军卷土重来。但不敌高丽军队。双方之后谈和,以后契丹再也没有入侵高丽。[5]

 高丽与女真的关系

朝鲜半岛东北部的一些女真部落曾为高丽的臣属,向高丽朝贡[6] 女真氏族首领接受高丽授予的武官官职有将军宁塞将军归德将军柔远将军怀化将军等;文官管职有大相、大匡、元甫、正甫、大丞等。[7] 由于这些女真部落位于高丽东北部而称为“东女真”或“东北女真”。[7]

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后,女真变得强大开始向高丽挑衅并最终入侵高丽。由于近百年的和平,高丽那时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面对女真的入侵,高丽肃宗下令让高丽所有军人上阵抵抗侵略,但却不敌入侵的女真。不过在尹瓘的说服下,女真后来撤退。女真撤退后,尹瓘感到高丽缺乏一支精湛的部队,于是重组高丽军队并培训一支精锐部队。1107年,尹瓘率领一支1万7千人的重组部队攻打女真并最终取胜。胜利后尹瓘在朝鲜半岛东北部修建了9座城堡(九城)。1108年,高丽宫廷大臣争斗。高丽新君主睿宗令尹瓘撤兵。1115年,女真建立起金国,不久灭了辽国。金国的崛起,割断了高丽与中国宋朝和其它邻国的联系。由于受到孤立,高丽国力开始削弱。

武人政权

1170年,郑仲夫李义方李高等几位高丽武臣因不满高丽毅宗和文臣对武官的欺压发动政变,建立高丽明宗傀儡政权, 开始了武人政权的对高丽的统治时期。高丽毅宗被流放。1179年,高丽年轻的将军庆大升夺得大权。他本想整治腐败,恢复高丽君主的权力,但却在1183年病故。他的部下李义旼夺得大权。李义旼腐败而残暴,1197年被相对传统派的崔忠献暗杀。崔忠献夺得大权后,将明宗退位,选高丽神宗为王。在之后的61年,高丽便由崔氏政权统治,高丽君主只是一个傀儡而已。1204年,高丽神宗病故后。崔忠献又连续更换了两任高丽君主,直到1213年,找到了听话的高丽高宗。在崔忠献之后,崔氏政权先后由其后裔掌权。

高丽蒙古战争

主条目:高丽蒙古战争
高丽大藏经

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高丽王室从松都(今开城)迁往江华岛,其后蒙古数征高丽,进行掳掠,但仍对江华岛没有办法。高丽三别抄义军抵抗蒙古和蒙元军队至1273年。蒙古入侵高丽期间,高丽大藏经被蒙古人破坏。高丽高宗下令重新修复大藏经,以期待佛祖能够保佑高丽的平安。

高丽内部对蒙古的入侵存在两派。文派反对与蒙古交战,而以崔氏家族为首的武派则坚持继续抗蒙。1258年崔氏政权首领被文派杀害后,蒙古与高丽达成和平协议,同意保留高丽的国家主权和传统文化,高丽首都则迁回开城。忽必烈即位后,高丽成为其藩属,后设征东行省,高丽国王兼任行省达鲁花赤。高丽君主从忠烈王开始娶蒙古公主为妻,高丽君主继承人按照约定,必须在元大都以蒙古人的方式长大成人后,方可回高丽。

灭亡

1388年高丽禑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反对出兵,发动政变,1392年在开城废黜国王自立,改国号为“朝鲜”,李氏朝鲜开始,高丽灭亡。

政治制度

高丽国刚成立时,采用了近似的皇室制度。高丽光宗十一年首都改称皇都,高丽成宗十四年又改成开城府。;首都的皇宫被称为“皇城”;国王的命令称为“诏”;国王的继任人被称为“太子”; 国王的母亲被称为“太后”。与中国不同的是高丽国王被称为“大王”,“陛下”和“海东天子”。 1275年高丽向蒙元称臣后,高丽忠烈王从元大都返回开城即位,将尚书省和中书省改为佥议府,枢密院改为密直司,御史台改为检察司,吏部和礼部改为典理司,刑部改为典法司,侍中改为中赞,平章事改为赞成事,高丽的庙号制度也从元宗后废止。

1280年,蒙元为攻打日本在高丽建立征东行省。在王京(今朝鲜开城)设达鲁花赤管理征东事务及监管高丽国政;高丽忠烈王王椹后成为第一个在元朝机构里兼任达鲁花赤的高丽国王。

 文化

高丽八万大藏经

高丽大藏经,是13世纪高丽高宗用16年时间雕刻成的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全面的大藏经之一。 高丽大藏经内容全面,准确,做工精美,为韩国第32号国宝。其保存地韩国海印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遗产

高丽青瓷香炉

[高丽青瓷

高丽青瓷是朝鲜半岛历史上,制作最为精美的瓷器之一。高丽青瓷香炉,酒器,花瓶等做工精致,典雅为青瓷中的精品。

 金属活字印刷术

韩国宣称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术1230年由高丽人崔允仪创造的。朝鲜官方宣称有关金属活字使用的最早记录,是《东国李相国集》所记录的1234—1241年间用金属活字印发的1123—1146年间所著的《详定古今礼文》28部。[8] 1377年在今韩国清州印制的高丽佛经《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是比德国的谷登堡42行圣经(The 42-line Bible,1452-1455)提前78年发行的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本。[9]

 儒学

高丽光宗在高丽建立科举制度。高丽成宗建立了高丽最高教育机关韩国国子监。1398年成立成均馆,教授儒家思想,高丽法律,数学书法等科目。

佛教

高丽敬天寺石塔

宋朝版本的《大藏经》传入高丽后,促进了高丽佛教文化的发展。在高丽显王时,开始雕印《高丽大藏经》,至宋仁宗赵祯天圣七年(1029年)完成,其内容主要根据宋朝《开宝藏》复刻。

 统治者及年号一览

主条目:高丽历代君主列表

高丽行政区划

高丽建国初期北边大概在今大同江以北龙兴江一线与渤海国对峙。936年-943年,高丽北扩到今朝鲜元山市。993年,高丽西北部到达鸭绿江高丽蒙古战争后,高丽北部的东界、北界被蒙元占领,成为元朝的双城总管府东宁府,隶属于元朝辽阳行省。济州岛也长期成为蒙古人的直接管辖地“耽罗军民总管府”负责防倭和高丽海外侨民事务。元末期,高丽积极北拓,收复北部被蒙古占领的一些土地。

1300年高丽的版图
  • 太祖二十三年:置二京、六府、九节度、一百二十郡
  • 成宗二年:置十二牧于广等十二州,设一百二十八州、四百九十一县、七鎮:
    • 京都开城府 领赤县六、畿县七(一说一郡十二县,今开城
    • 关内道杨广黄海等二十九州八十二县 (实六十四县,杨、广二州今属首尔京畿道,黄、海二州属黄海道
    • 中原道忠淸等十三州四十二县 (实二十五县,今京畿道忠清北道
    • 河南道公运等十一州三十四县 (实四十六县,今忠清南道
    • 岭南道尚州等十二州四十八县 (实五十六县,今庆尚北道
    • 岭东道庆金等九州三十五县(一说四十八县,实四十一县,今庆尚南道东部)
    • 山南道晋陜等十州三十七县 (实三十一县,今庆尚南道西部)
    • 江南道全瀛淳马等九州四十三县(今全罗北道
    • 海阳道 领光罗静升贝潭朗等十四州六十二县(今全罗南道)
    • 朔方道春交登溟等七州六十二县(今江原道
    • 浿西道 以西京所属郡县为道,领十四州四县七鎮(今平安道)
  • 显宗三年废十二节度,改置五都护。显宗九年(西元1010年)改置三京(东京今庆州、南京今首尔、西京今平壤)、四都护、八牧、五十六知州郡事、二十八鎮将、二十县令。四京(开城加三京)、八牧、十五府、一百二十九郡、三百三十四县、二十九鎮,定为五道两界:杨广道(今京畿道忠清道)、庆尚道全罗道交州道(今江原道)、西海道(今黄海道)、东界(今江原道东)、北界(今平安道)。

高丽一级政区沿革情况一览:

新罗九州政区 行政区划 1009之前的诸道 1009之后的诸道 现在的位置 汉州 京畿 京畿道 京畿道 开城 扬州牧 关内道 西海道 黄海道 黄州牧 黄海北道 海州牧 黄海南道 广州牧 杨广道 京畿道 忠州牧 中原道 忠清北道 熊州 清州牧 公州牧 河南道 忠清南道 全州 全州牧 江南道 全罗道 全罗北道 武州 罗州牧 海阳道 全罗南道 升州 尚州 尚州牧 岭南道 庆尚道 庆尚北道 康州 晋州牧 山南道 庆尚南道西部 良州 岭东道 庆尚南道东部 朔州 -- 朔方道 交州道 江原道 溟州 -- 东界双城总管府 -- -- 浿西道 北界东宁府 平安道   渤海国

渤海国(698年926年) 位于今中国东北地区东部、朝鲜半岛北部以及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被史学家称为“海东盛国”。高句丽新罗的联军灭亡之后,698年,原高句丽大将粟末靺鞨酋长大祚荣在高句丽故地建立起“震国”,713年,更名为“渤海国”。其人民主要是渤海人。渤海国自称自己为高句丽的继承国 [1]。渤海国与统一新罗朝鲜半岛历史上称为南北国时代。926年渤海国被契丹所灭后,其北部绝大部分领土被契丹吞并,以其地为东丹国;一小部分南部领土则被高丽吞并。

统治地区在盛时包括吉林省大部,辽宁黑龙江省部分地区,俄罗斯沿海州的南半部以及朝鲜半岛北部。
国名考

国名考

渤海国初名“振”(震),为大祚荣习其父的大唐封爵“震国公”[2]。而关于“震”的含义说法不一,比较通行的看法是认为取自周易震卦卦名[2][3],有人分析粟末靺鞨自隋朝就受到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大祚荣更是熟知汉文经史,因此以地处东方而以震为国号[4][5]。一些朝鲜学者则认为“震”是威震四方之意[6],但武则天封“震国公”用威震四方之意几乎不可能[2]。也有学者指出应该与乞四比羽被唐朝封为许国公一起考虑,并认为从音韵学上来说,“许”“震”可能为“靺鞨“的别称“肃慎”的谐音[7]

“渤海国“名则来自于唐朝的“渤海郡王”封号。以“渤海”为封号,有人认为“渤海”是“靺鞨“的音近变音[8]。而有人则认为应当是以其靠近渤海而得名[9]

 历史

渤海国石碑

 

 

 

建国

主条目:天门岭之战

据《旧唐书》记载,668年,高句丽被唐朝和新罗的联军灭灭亡之后,唐朝控制了今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大同江以北的土地,而新罗则控制了朝鲜半岛的大同江以南的土地。高句丽遗民纷纷反唐,复兴高句丽698年,契丹李尽忠反唐占领营州(今辽宁朝阳),在营州的原高句丽将领粟末靺鞨酋长乞乞仲象乞四比羽一起反唐。武则天为平息战事,拉拢靺鞨人,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但是乞四比羽拒绝受封,被唐军杀死。乞乞仲象病故。大祚荣率乞四比羽部众东迁至东牟山,在粟末靺鞨与高句丽故地自号震(亦作“振”[10])国王,都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史称“震国”或“靺鞨国”。713年,唐朝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都忽汉城(号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东京城),史称“渤海国”[2]

 与唐朝的关系

渤海国第二任君主大武艺(在位时间719-737年)虽然对内采用自己的年号,但与唐朝交往时仍然奉唐朝正硕。由于渤海国受到唐朝,新罗黑水靺鞨的包围,大武艺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积极主动与中原王朝发展关系,按唐制建立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使用汉字。

虽然渤海国骚扰过大唐的边疆和沿海,如732年大武艺派将军张文休率领水军跨渤海湾进攻唐朝登州山东蓬莱),杀害登州刺史韦俊[11]但总的来说,渤海国与中土政权可视为“车书本一家”。唐朝著名诗人温庭筠再送渤海国王子回国时曾赠诗:《送渤海王子归国》:“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渤海国有向唐朝进贡的义务,史载渤海向唐朝进贡凡140余次。

与日本的外交

渤海国第二任君主大武艺曾在728年派使团到日本以遏制新罗。渤海国一直与日本维持着很好的外交和商贸关系。渤海国曾34次派使团到日本。日本也曾13次派使团到渤海。[12]

 朝鲜半岛上的扩张

渤海国第三代君主大钦茂(在位时间737-793年)扩展了渤海的疆土北到黑龙江,西到辽东半岛。在他在位期间,渤海与新罗建立起了稳固的贸易关系。755年,大钦茂定都位于黑龙江镜泊湖附近的上京龙泉府,以加强对渤海各民族的管理。大钦茂还仿效唐的国子监建立了胄子监。

渤海国第十代君主大仁秀(在位时间818-839年),在位期间,渤海国的领土已包括朝鲜半岛北部,以及今天中国东北的东北部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渤海的壮大迫使新罗在与渤海的边境上修建围墙增加驻兵。

 灭亡

渤海的灭亡是由于契丹的兴起,对渤海发动进攻。926年契丹灭了渤海后,先是建立起了东丹国,契丹太子耶律倍任东丹国人皇王,不过以贵族为首的渤海人民大张旗鼓亡命高丽,928年十二月,耶律德光升东丹的东平郡为辽国南京(今辽宁辽阳北),强行自天福城徙东丹人民充实东平郡,天福城遂衰落。天显五年(930年),耶律倍因受德光猜忌,逃奔后唐,东丹国名存实亡。东丹国灭亡以后,渤海人多次尝试复兴渤海国,但全部失败,大部分渤海人被强制迁移到辽国境内其他地方,也有部分跑到高丽去了。

渤海灭亡后,许多渤海遗民在渤海故地进行了复兴运动,并建立起了后渤海定安国兴辽国等国家。但这些国家最终都被契丹所灭。

934年,渤海国末代王弟大某,联合南海府烈氏追击渤海国世子大光显。大光显率部民数万逃亡高丽。936年东丹国被兼并,同年烈氏一族的烈万华从南海府迁居鸭绿府。938年,烈万华建立定安国

后渤海国灭亡后,一部分渤海人逃到高丽,留在高丽的渤海贵族后裔将姓改为“太”。大光显被赐予高丽王室的“王”姓。日本的大氏、大一氏、大二氏、大子氏也是渤海国后人。[来源请求]

 政治

 中央统治机构

渤海国政治体制仿唐而建,同唐一样实行“一准乎礼”的方针,可毒夫(又称圣王、基下)为国家元首,下设宣诏、中台、政堂三省以及忠、仁、义、智、礼、信六部[13]

三省

宣诏省

相当于唐的门下省,审议由中台省提出的政令。长官为正二品的左相,其下设左平章政事,属官称为侍中。

中台省

相当于唐的中书省,负责起草、修订政令。长官为正二品的右相,其下设右平章政事,属官称为内史。

政堂省

相当于唐的尚书省,作为政府的首脑部门,负责执行政令。长官为大内相,品级在正二品之上。另外配置作为助手的左右司政,地位在左右平章事之下。属官有左右二允,下设六部。

 六部

忠部

相当于唐的吏部,负责文官的采用、考核、封赏等

仁部

相当于唐的户部,负责土地、税收等

义部

相当于唐的礼部,负责仪礼、祭祀、科举等

智部

相当于唐的兵部,负责武官人事、地图绘制、车马武器的管理等

礼部

相当于唐的刑部,负责司法、刑狱、审复等

信部

相当于唐的工部,负责交通、水利、建筑以及建筑师的人事。


中正台

相当于唐的御史台,负责纠劾官员。长官称大中正,相当于唐朝的御史大夫

殿中寺

相当于唐的殿中省,负责王室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管理。长官称大令,相当于唐朝的殿中监,品级为从三品。

宗属寺

相当于唐的宗正寺

文籍院

相当于唐的翰林院

太常寺

司宾寺

相当于唐的鸿胪寺

大农寺

相当于唐的司农寺

司蔵寺

相当于唐的太府寺

司膳寺

相当于唐的光禄寺

冑子监

相当于唐的国子监

 地方统治机构

主条目:渤海国行政区划

渤海国区划图

渤海国分为五京,15府,62州。渤海国在全国五个重要城市设立“五京”,他们分别是:

  • 上京龙泉府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县渤海镇东京城),下辖龙州、湖州、渤州。
  • 东京龙原府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八连城)
  • 中京显德府(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一说于今日吉林敦化
  • 南京南海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清津市,一说在咸兴
  • 西京鸭绿府(吉林省白山临江,一说在朝鲜慈江道鸭绿江东岸)

其它府名有:

  • 长岭府:高句丽国的故地,今桦甸县
  • 扶余府:扶余的故地,今扶余县
  • 鄚颉府:扶余的故地。
  • 定理府潘州附近。
  • 安边府:现在的双鸭山、宝清、富锦一帯。
  • 率宾府绥芬河流域,现在的黒龙江省东宁县
  • 东平府:今紫蒙县附近。
  • 鉄利府铁岭附近。
  • 安远府:越喜治附近。
  • 懐远府;黒河附近。
  • 独奏州:今吉林市附近。

 民族

主条目:渤海人

传统观点认为粟末靺鞨联合其他靺鞨部落构成渤海国民族的主体。但是近代的研究表明“粟末靺鞨附高句丽者”才是渤海国的民族主体,而粟末靺鞨主体部分在隋代已迁往辽西,后迁入幽州,高句丽亡国后与高句丽的武人集团一起已经溶于中原社会,大祚荣出自仍然留守故地的粟末靺鞨,联合原伯咄、安车骨、拂涅、白山等四部靺鞨人建立渤海国,而粟末靺鞨与高句丽人所占比例皆不大。[14]

 语言

渤海使用的语言情况尚不明了,可能使用高句丽语靺鞨语混合而成的渤海语[来源请求]。书面使用汉文

 姓氏

渤海国姓氏,除王族大氏而外,还有等右姓,以及几与汉族姓氏相通的所谓庶姓。从渤海民族姓氏构成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渤海是一个多元性民族,渤海姓氏,是渤海接受中原文化,渤海民俗文化汉化后在姓氏文化上的反映。渤海姓氏文化同中原一样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渤海灭亡后,其民族原有文化特征已经显现不出来了,完全被中原文化所同化。

渤海大氏

大氏移居中原的印记,可以从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内至今仍存在的大家洼镇看出来。

 渤海高氏

该国中的高氏是继王室之后的第一大姓,其族人有不少在唐朝政府做官。[15]有学者认为渤海右大姓高氏为高句丽王族[16]

经济

交通  文化

文字

渤海国究竟有无自己的文字,目前尚无定论[17]。但学术界主要观点有如下两种:

  • 一是认为渤海国没有自己的文字,渤海遗址中所见的奇诡难识字并非是渤海人所独创的字,其中有些是汉字的变体。还有一些当为边疆少数民族在学习中原先进文化过程中所造成的错误,并非有意而为之。而一小部分可能是类似物勒工名一样工匠的特有符号[18]
  • 二是认为渤海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为了表达自己的国民想法以及一些固有的名词,根据本民族语言的特有发音,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19]

 教育制度

渤海史主要年表

  • 671年:唐、新罗战争开始。
  • 697年:由于契丹反唐之乱,粟末靺鞨族东迁至高句丽故地并与其移民杂处。
  • 698年:大祚荣建立震国。
  • 713年:震国改名渤海(大祚荣接受唐朝的册封,获“渤海郡王”的封号,并领忽汗州都督)。
  • 719年:大祚荣去世,大武艺即位,开始私下在渤海使用自己的年号
  • 726年:大武艺之弟大门艺流亡唐朝。
  • 727年:派遣高仁义出使至日本(参见渤海遣日使)。
  • 728年:日本向渤海遣使答谢(参见遣渤海使)。
  • 732年:张文休率领水军攻占唐朝登州府(山东蓬莱),杀害刺史韦俊。右领军将军葛福顺奉唐玄宗圣旨率兵征讨。
  • 733年:新罗奉唐之命而试攻击渤海,由于大雪没能成功。
  • 738年:大武艺去世,大钦茂即位。
  • 759年:日本联络渤海,准备合力征伐新罗(参见遣新罗使遣渤海使)。
  • 762年:大钦茂获得唐朝“渤海国王”的封号。
  • 812年:新罗向渤海派遣使臣。
  • 926年:被契丹人灭亡。

 历代君主

  • 突地稽
  • 李谨行
  • 乞四比羽
  • 烈王 乞乞仲象
  1. 高王 大祚荣698年 - 718年)─由于在他开始获封郡王,所以朝鲜史学界普遍认为他才是渤海国的始祖。
  2. 武王 大武艺718年 - 737年
  3. 文王 大钦茂737年 - 793年
  4. 大元义793年 - 794年
  5. 成王 大华玙794年
  6. 康王 大嵩璘794年 - 808年
  7. 定王 大元瑜808年 - 812年
  8. 僖王 大言义812年 - 817年?)
  9. 简王 大明忠817年? - 818年?)
  10. 宣王 大仁秀818年? - 830年
  11. 大彝震830年 - 857年
  12. 大虔晃857年 - 871年
  13. 大玄锡871年 - 895年
  14. 大玮瑎895年 - 907年?)
  15. 大諲撰907年? - 926年

 后继政权

  • 称帝的政权
    • 兴辽 1029年-1030年
    • 大渤海(大元) 1116年
  • 称王的政权
    • 定安国 938年-1003年
    • 兀惹(乌舍城渤海) 981年-996年之后
    • 日本学者日野开三郎在其著述《定安国考》中描述的后渤海
      • 渤海(后渤海)928年-976年
      • 渤海(大光显之势力) 930年-934年
      • 渤海(再兴渤海) 989年-1018年
  • 其他渤海国遗民所建立政权
    • 大鸾河之势力 979年-984年

 

 高句丽史和渤海国史的现历史定位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下

http://zh.wikisource.org/wiki/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下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九

http://zh.wikisource.org/wiki/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九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宋史·卷四百九十一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宋史·卷四百九十一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金史·卷一

http://zh.wikisource.org/wiki/金史·卷一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谢不许北国居上表

http://zh.wikisource.org/wiki/谢不许北国居上表

正史二十四史”为根据,高句丽史和渤海国史同时是朝鲜半岛史和中国东北史的一部分。

一多数历史学者认为渤海国是一个由靺鞨民族组成的国家,与高句丽不存在继承关系,渤海国王室虽然没有汉化,但是受到中原及中亚深厚的影响;且由于该国绝大部份领地都在当时及现今的中国境内,且粟末靺鞨也为起源并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民族,因此渤海国历史应当属于中国古代历史的一部份。唐朝著名诗人温庭筠再送渤海国王子回国时曾赠诗:《送渤海王子归国》:“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说明了渤海贵族已经汉化,且成为中华的组成部分,与中土大唐车书本一家。

统一新罗时代等同于现当代归化中国的学者崔致远在对于朝鲜半岛地位和历史主线中,认为统一新罗为朝鲜半岛社稷的继承,而不承认渤海人宣称的高句丽继承国的地位。 897年在新罗与渤海争长的事件中,崔致远所作的《谢不许北国居上表》中,就是把渤海人称为“靺鞨”,称为“粟末小蕃”,‘句骊遗烬,勿吉杂流’用词极具贬低的意味。

日本史书记载,宽仁3年(1019)3月刀伊人大举来袭。“刀伊”,是朝鲜语“外蕃”的意思。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刀伊人指散布在中国东北地方和朝鲜半岛东北部当时渤海国境内的一支靺鞨部落,可见,朝鲜、日本都是把渤海国居民看成“外蕃”的。

但朝韩的历史学者根据史书认为渤海国与高句丽存在继承关系,日本一些学者也持这种观点。对于究竟有多少渤海人亡命并不同文的新罗国的争议,有观点根据今天韩国的姓氏中很少渤海姓氏认为融入者甚少。[20]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下》上说大祚荣是粟末靺鞨的酋长,粟末靺鞨是从高句丽分离出来的。《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九》上说粟末靺鞨的大祚荣,原来附于高句丽。无论是哪种情况,渤海国与高句丽存在某种承接关系,原高句丽的大部被大祚荣占领下来建立了渤海国,926年渤海国被契丹辽国征服,被征服前后大量渤海王族贵族和人民逃命到称继承高句丽的高丽王朝,高丽进行恢复高句丽旧地的北伐政策,收回到鸭绿江南岸。《金史·本纪第一世纪》载“金之始祖讳函普,初从高丽来,年已六十余矣。”,记载金始祖的函普有可能是高句丽人,或在高句丽生活过。《金史·太祖本纪》载:1114年十月完颜阿骨打“招谕渤海人曰:“女直、渤海本同一家””。1114年1117年间据《金史》载黑水靺鞨(即女真)占鸭绿江以北的渤海旧地。阿骨打建国时最重要的军师杨朴,就是汉化的渤海人。女真金国登用被辽国俘虏的原渤海贵族,地位在契丹人和汉人之上。《金史》中姓“大”这个渤海国国姓的人有不少:海陵王完颜亮的母亲姓“大”、大?、大怀贞和大兴国。这都是被拉到中原的原渤海贵族(即白山靺鞨),后又并入女真金国的直接证据[21]。渤海国及其继承的高句丽不是汉族史,但却是女真史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2][23]

 

东丹
926年-)是辽朝灭亡渤海国后在其地设立的一个属国,亦称东辽。建国

辽太祖天显元年(926年),辽国与渤海国的战争以辽国胜利结束,封皇太子耶律倍于其地,称“人皇王”,因渤海在辽东方,故名为东丹国(东契丹之意[1])。建都于渤海故都忽汗城,改名为天福城(今中国黑龙江省宁安),年号甘露。东丹国按照中国中原汉法治理,君主有权任命百官,每年向辽国贡纳细布五万匹、粗布十万匹、马一千匹。

不久,辽太祖死,耶律倍前往辽皇都宫(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内)奔丧。天显三年(928年)十二月,耶律德光升东丹的东平郡为辽国南京(今辽宁辽阳北),强行自天福城徙东丹人民充实东平郡,天福城遂衰落。天显五年(930年),耶律倍因受德光猜忌,逃奔后唐,东丹国名存实亡,后继者为其长子耶律阮

灭亡

天显六年(931年),辽按照渤海国的旧例,在南京设立中台省。会同元年(938年),将南京改名为东京。

天禄元年(947年)耶律阮成为契丹皇帝,以耶律安端主东丹国。应历二年(952年)十二月,耶律安端死,其继任者史无记载[1]。作为东丹国行政机构的中台省一直存在到辽圣宗时期,很多学者将中台省废除,作为东丹国灭亡的标志[来源请求]。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东丹国大约至少在辽景宗时期(969年-982年)或直到982年才结束[2][3]

外交

929年,东丹国遣使裴璆至日本、高成词、成文角至后唐931年935年,东丹国两次遣使至后唐,以朝贡名义去见逃到后唐的国王耶律倍。

东丹国王

庙号 谥号 汉名 契丹名 年号 在位时间 辽义宗 文献钦义皇帝 耶律倍 突欲 甘露 926年-930年 端顺皇后 萧氏 甘露 930年-940年 辽世宗 庄宪皇帝 耶律阮 兀欲 甘露 940年-947年 耶律安端 甘露 947年-9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