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 in 知乎:魔鬼的另一面:九部有关希特勒的电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1:55:17
    凡是历史,绝大部分带有创作者与记录者的主观倾向;凡是将人物与事件加之以主观色彩,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与真实历史产生偏差,甚至截然相反。——玄曦皓题记 

      提到阿道夫·希特勒,大多数人会给他很多个定义——他是一个狂妄的统治者、一个极端的独裁者、一个滥杀无辜的战争贩子、一个企图争霸世界的军阀、一个疯癫的种族主义者,名头很多但基本上全都是带有贬义色彩的。一言以蔽之,希特勒就是一个魔鬼。     历史有时候是不怎么靠谱的,因为我们所能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历史无非来源于历史文献和其他资料,我们无法乘坐时光机回到过去亲历某一段时光。换言之,我们手头的历史都是“二手的”,甚至是三四五六七手的。这便正是易中天先生定义中的第二历史,而真实的第一历史是我们无法知晓的。     无论处于哪一个时期,胜利者拥有对历史的编撰权,他们完全可以照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来改写甚至颠覆历史,这就有点像通常所说的成王败寇。一旦你赢了,便可以由着你的喜好来,哪怕是曾经是缩头乌龟,也大可以将自己的行为标榜成为“大丈夫能屈能伸”。若是你输了,便唯有接受对手的蹂躏,既包括躯体上的蹂躏,也包括精神的蹂躏,集中在一点表现出来,就是你的辉煌历史会被对手抹去,换以丑陋、恶俗的情节。我们常说,应当正视历史,可是无论怎么做,终究也无法正视,充其量只能做到尽可能“正”的“斜视”。每一个统治者上台,都会在历史的定位上大做文章,古代叫焚书坑儒,现代叫言论管制。在这样的基调下,太多的事件、太多的真相被淹没在时间的漫漫长河中,无法启封。     将一段历史绝对化、定义化,将一个人物片面化、脸谱化,这本身就是无知的行为。可是对于绝大部分的平民百姓而言,他们并不是主动无知,而是“被无知”的。谎话说了一百遍就成了真话,到那时即便你再说一次真话,也没人相信了。对于希特勒而言,魔鬼只是一面,而不是全面,我们大可不必用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将这个人盖棺论定。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假使当年希特勒是胜利者而不是失败者,历史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德意志的胜利].Triumph des Willens(1935) 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 Leni Riefenstahl编剧:莱妮·里芬斯塔尔 Leni Riefenstahl      沃尔特·鲁特曼 Walter Ruttmann      对于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来讲,《德意志的胜利》毫无疑问是一部具有里程碑式纪念意义的电影。这部由纳粹投资拍摄,成本不设限的纪录片在保有出色的艺术表现力的基础上,原汁原味的呈现出了纳粹时代的种种历史片段,并将希特勒伟大的演说功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抛开题材不论,这部电影绝对是纪录片中的翘楚。     本片记录了第十六届党代会期间的珍贵画面,被称为电影史上最大的问题之作,全面而详实的记录了纳粹时期德国社会的点点滴滴,充分体现了希特勒和纳粹党高超的宣传能力与舆论煽动能力。片中狂热的民众将希特勒奉为神明,投以最痴狂的追捧与追随,为我们呈现出了那个狂乱的时代背景中狂乱的德国人。 

 [彩色第三帝国].Dritte Reich-in Farbe,Das (1998) 导演:迈克尔·科洛福特 Michael Kloft编剧:迈克尔·科洛福特 Michael Kloft           同样是一部纪录片,同样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彩色第三帝国》是一部极为罕见的彩色的第三帝国的纪录片,由若干真实且珍贵的影像资料组合而成,虽然影片的结构有些凌乱,但是从内容来讲,每一帧画面都得来不易,能够制作出这样一部电影来呈现当年的德国着实令人感到惊愕。     影片截取了许多散碎的片段,时间从1937年一直贯穿到1945年二战结束,其中既有真实的战争场面,更多的则是士兵与民众的普通生活,当然这其中必然少不了主角希特勒的戏份。访问巴黎、会见墨索里尼、检阅军队,不同的场景中业记录了不同的希特勒。 

 [行动目标希特勒].Valkyrie (2008) 导演:布莱恩·辛格 Bryan Singer编剧:克里斯托弗·麦考利 Christopher McQuarrie      纳森·亚历山大 Nathan Alexander      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擒贼先擒王,干掉了带头的,起码就胜利了一半。作为纳粹的绝对核心,希特勒一直都站在风口浪尖之上,成为被暗杀的对象也自在情理之中。以这部电影来论,所讲述的故事是一个过程大于结果的故事,但凡是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希特勒死于自杀而非他杀,所以这部电影本身的结局就是已定的,重要的是呈现一个怎样的过程。     汤姆·克鲁斯可谓对这部电影倾尽了心血,并且视其为非常重要的一部电影,但是纵观全片,却鲜有令人欣喜之处。因为在这样一个有些阴森、黑暗的政治阴谋故事中,汤姆·克鲁斯的独眼龙造型显然比剧情更具吸引力。对导演布莱恩·辛格来讲,本片与《X战警》《超人归来》这样的爆米花电影绝不是一个路数,驾驭起来还显得有些生涩。如此便注定了本片也会跟故事一样,拥有一个已定却不完满的结局。 

  [大独裁者].The Great Dictator (1940) 导演: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编剧: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      毋庸讳言,这是一部伟大的传世佳作。     查理·卓别林在本片中担任制片人、导演、编剧等多个职位,并且在片中一人分饰两角。更加可贵的是这是电影大师卓别林的首部有声电影,从题材来论也不是事后诸葛亮的盘算希特勒,而是在希特勒当政时期便用这样一种诙谐幽默的态度来讽刺这位“大独裁者”。可以说,《大独裁者》代表了查理·卓别林最高的电影造诣。     本片的故事虽然没有单刀直入的以希特勒做文章,却借用了一个被架空的国家和一个被架空的社会来影射了希特勒与纳粹党。卓别林的造型与希特勒如出一辙,更将象征邪恶的纳粹党改造成诙谐的“叉叉党”,使得全片在充满喜感的同时又具备了对希特勒的强有力嘲讽。 

 [拜见希特勒].Mein Fuhrer (2007) 导演:丹尼·雷维 Dani Levy编剧:丹尼·雷维 Dani Levy      无独有偶,与卓别林的《大独裁者》具有相同味道的还有《拜见希特勒》,虽然两片相差67年,但是都用了幽默加嘲讽的软性手段对希特勒的形象进行了解读。这部德国产的辛辣喜剧所截取的时间段是纳粹战败后,希特勒身在一片废墟的柏林,却还不忘自己称霸全球的野心。彼时的希特勒早已不是当年声音嘹亮、一呼百应的英雄,变成了一个落魄的中年男人。     可以说《拜见希特勒》近乎于《大独裁者》的延续,在辛辣的讽刺与适度的幽默背后是对沉重历史的深刻的反思。本片上映之后获得一致的好评,甚至被誉为德国走出希特勒与纳粹阴影的标志,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导演丹尼·雷维作为犹太人,对于写实艺术的不屑让他对斯皮尔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单》中所呈现出来的屠杀场面甚为反感。在喜剧比悲剧更为悲伤的格调下,《拜见希特勒》继承了《大独裁者》《美丽人生》等片笑中带泪的精髓。 

 [莫洛赫].Molokh (1999) 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Aleksandr Sokurov编剧:尤里·阿拉波夫 Yuri Arabov      玛丽娜·克伦内娃 Marina Koreneva       本片是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20世纪统治者三部曲”的首部作品,是德国纳粹领袖阿道夫·希特勒的传记电影。但与其他此类影片着重描绘人物的政治生涯与军事场面的基调不同,这部电影将希特勒的私生活作为了主要内容。      想必所有人都想了解希特勒作为一个政党和一个国家的首脑,一个野心勃勃的阴谋家,私下里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否也有自己的爱情。本片给出了一个阴暗、霉烂的答案,仅仅从全面的色彩基调中就能够感受到希特勒内心的“超脱世俗”与丑陋思维。众所周知,在最后的日子里,希特勒与情妇举行完简短的婚礼后不久便双双自杀,并吩咐其他人将自己的遗体焚烧,以免落入敌人之手。看似有情有义的殉情背后,究竟包含了多少病态的乖张与暴戾,这部电影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本片荣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 

 [希特勒的最后十日]. Hitler The Last Ten Days(1973) 导演:Ennio De Concini编剧:Ennio De Concini        Maria Pia Fusco          Ivan Moffat          Wolfgang Reinhardt        这部电影主要记述了二战中德国战败后,希特勒与其他帝国官员身在碉堡内负隅顽抗的故事。关于希特勒的碉堡,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谈资,这个最后的防线,最后的栖息地,是希特勒为战败所作的最后的准备。当真正的失败来临时,希特勒早已不复当年的风采,在阴暗的地堡里成为了一个落寞的失意者。     本片在彩色片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些带有真实历史写照意味的黑白片段作为点缀,试图增添一些历史的沉重感。对于希特勒这个人物的刻画也分为了两个基本阶段,前期的生日宴会上还能谈笑风生,后期的癫狂意乱中却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智。 

 [帝国的毁灭].Untergang,Der (2004)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 Oliver Hirschbiegel   编剧:贝恩德·艾辛格 Bernd Eichinger       不敢说这是一部史诗,但是从整体的气场来论,《帝国的毁灭》绝对具有磅礴的大气。在此类影片中,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在这段交织着绝望与无奈的时光中,一个又一个自杀穿起了帝国的毁灭之路。      从一定程度来说,这部电影的整体格调带有几分悲凉与凄怆,而这种悲凉与凄怆也绝非是纳粹的拥趸对于希特勒的缅怀,更多的是在人文层面的反思——究竟纳粹为何而生,究竟他们为何而死。这个问题是个解不开的谜团,能够创造出万人空巷的追捧场面,我想是一个魔鬼做不到的,希特勒与纳粹抓住的绝不是向往的魔鬼的民众,而只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德国人。社工党所倡导的民族社会主义在泛达尔文的思潮中演变成了极端的民族主义,这种转变所利用的是人类意识中所惯用的征服欲与统治欲。正如《浪潮》中那个模型,极权主义在所有的地方都有可能滋生蔓延,原因何在?套用一句俗套的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帝国的毁灭》是感情色彩非常中立的电影,对于希特勒、对于纳粹,既有鞭笞又有同情,这种情绪才是对于历史最正确的态度。不知为何而战的孩子、绝望中饮弹自尽的将军,一个个血淋淋的场面叩问着每一个观众的心——此番历史,为何而生?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Hitler:The Rise of Evil (2003) 导演:克里斯丁·杜瓦 Christian Duguay编剧:约翰·佩尔梅尔 John Pielmeier      罗斯·帕克 G.Ross Parker      这部长达3个多小时的电视电影分为上下两部,主要描绘了希特勒从童年到青年再到执掌德国政权这一段岁月的事迹,整体的时间跨度非常长,导致虽然有三个多小时的时长,却依然显得非常紧凑。全面从头至尾基本上都在追着剧情跑,有几处转折甚至略显生涩,就像一本厚厚的日记,不断地往前翻,不断地与时间赛跑。     就题材而论,所侧重的是希特勒“成名”前的经历,包括童年时有点乱伦性质的家庭、渴望成为艺术家却被人瞧不起的挫折经历、一战中不堪承受国家失败的强烈民族意识、啤酒堡事件失败后撰写自传与革命纲领《我的奋斗》再到后来的重整纳粹与扶摇直上。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数不胜数,也难免会将影片的信息量扩容的太大。但是从整体来说,这不失为一部出色的传记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