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托马斯一起唱歌:读书笔记: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27:17
读书笔记: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2006-06-19 07:24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著作。作者何克抗,不是语言学家,而是教育技术专家。但是,他却对心理语言学做了研究,立一家之说。

全书分为七章,分别为:“儿童寓言发展理论的研究现状”“关于'语觉是人类第六种感知觉’命题的论证”“语觉功能的生理基础及先天性”“基于语觉的儿童语言发展理论”“言语能力的先天性与感知性”“语觉论与巴甫洛夫的'两种信号系统’理论”“语觉论对当前主要儿童语言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作为附录,作者收录了他以这个理论指导小学英语教学实验的报告。

第一章,作者作为理论出发点是两大心理语言学理论:乔姆斯基的LAD理论(天生语言获得机制)和唐纳德.赫布的先天后天互补作用理论。作者正是在对这两种理论的批判继承基础上才提出了他的“语觉论”理论。

第二章,作者对当代心理学的“感知觉”理论作了检索,并分别对感知觉系统的神经生理机制及构成要素作了分析。并以此对“语觉”作为“人类第六种感知觉”的存在作了论证。

在p30,作者对语觉,做了如下界定:“所谓语觉是指客观存在并为人脑所独有的、专门用于感知和辨识口头语言中各种语义关系的感知觉。”在p39,作者讨论“语觉”判定时,进一步主张:语觉是语义感知觉的简称

第三章作者对语觉功能进行了正面讨论。
作者认为:“语觉实际上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对语音的感知与辨析以及对语义的分析与识别。”(p43)接下去的一节,作者就从这两个方面切入进行了讨论。
关于“语音识别”,作者主要讨论了其神经通道,以及转换的原理。并对与此相关的“音位”“音素”关系作了讨论。
关于“语义分析”,作者以菲尔莫(C.J.Fillmore)提出的利用“格”关系表述的“语义关系”:主格或施事格(Agentive,简称A格)、客体或受事格(Objective,简称O格)、与格(Dative,简称D格)、结果格(Result,简称R格)、原因格(Cause,简称C格)、工具格(Instrument,简称I格)、处所格(Location,简称L格)、时间格(Time,简称T格)。利用这8种格关系就可以清楚地表示一句话的实际含义,也就是能反映出“是什么、怎么样、谁做的、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等各种语义关系。
因为作者认为:语觉本质上是对语义关系感知觉,因此这8种格关系的界定很重要。
为了论证语觉同其它感知一样具有先天性,作者给出了“先天性功能的判定标准”,这个标准综合表述为:“如果这种能力(或功能)是先天的,则所有正常个体都可在一定的关键期内,以趋于一致的方式自动获得(无需专门去教)。”(p48)
基于以上这些标准,作者对语音识别和语义辨析的先天性作了讨论。

第四章 基于语觉的儿童语言发展理论
本章是全书的核心部分。

第一、二节,作者对“言语理解与生成的模型”作了讨论,作者重点介绍了“布隆斯腾模型”“莱维勒模型”“伽赞尼伽模型”,比较了三个模型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并介绍了作者在对“伽赞尼伽模型”进行改良基础上的“基于语觉的言语理解与生成模型”。

第三节,作者将儿童语言获得过程和成人言语理解和生成过程的异同作了比较。作者认为:成人和儿童“言语加工的神经生理机制”“言语加工的环节及过程”基本一致。只是“儿童的语言获得处在'关键期’内而成人不是”“成人语法和语义知识比儿童全面丰富”“两者的加工方式略有不同”。
作者专门指出:儿童的语言获得的基本策略是“逐模加工”,这里所谓的“模”指的是“语义关系”之模。儿童“不仅语音辨析能力具有先天性,而且语意分析能力(即对一个句子语义关系的辨识能力)也具有先天性(但语觉论排除语法分析能力具有先天性)。儿童并非是对一个个句子进行句法分析的基础上去理解句子、去把握其中语义关系;而是先天具有辨识各种语言句子中隐含的语义关系模式的能力,相当于儿童言语中枢天生就具有格语法分析器。”(p73)“儿童无需先对句子进行复杂的句法分析,只需辨识有限的语义关系模式就能把握和理解句子的真实含义。儿童对语言的获得(不管是作为母语还是作为第二语言的外语)是通过一个个模式类的掌握来实现的,换句话说,儿童的语言获得是采用'逐模加工’方式。”而成人,则既采用“逐模加工”,也采用“逐句加工”的模式。(p73)

在以上两个部分基础上,第四节着重描述了儿童语言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生练习期,出生到六个月左右。此时,儿童没有言语能力,只能发出声音。这里有以此与成人建立沟通的意图,但更多的是出于本能。
第二阶段,言语准备期,7至11或12个月。也称为“咿呀学语期”。此时,儿童开始已经对话语进行初步的理解,会作出简单的体态与成人交流。在这个时期,儿童逐步学会具有本民族语言特色的各种音素,开始习得更复杂的发音方式--音素或音位的组合。
第三阶段,言语发展期,一岁至两岁半左右。此时,儿童已经开始以主动参与的方式参与言语交际活动。但这个阶段,儿童使用的语言并不成熟,基本上还是处于独词句、双词句和电报句阶段。
第四阶段,言语成熟期,两岁半至五岁。这个阶段由于儿童的实践活动的扩展,与别人交际的机会和范围逐渐扩大,儿童的言语能力随之迅速发展。事实上,本阶段结束时,“儿童到4岁以后,对本民族口头语言的各种句型的掌握都已经逐渐趋于完善和成熟,今后主要是'语用’方向进一步发展。事实上,当今的语言学界都承认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任何民族的四、五岁儿童都能无师自通地掌握包括数不清语法规则变化的本民族口头语言’。”(p79)

第五节,作者专门论及“儿童语言发展和语文教学”的话题。
作者认为,上一节对儿童语言发展的讨论,可以给语文教学提供三大启示:
1、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儿童,对于母语学习来说,并非毫无准备而是已经具有相当强大的基础
作者引用有关的调查数据显示,5~6岁孩子的口头词汇量在3500个以上,对于基本的句型的掌握也趋于完善与成熟。如果按照“音形义全面掌握”为标准的话,实际上,孩子们对于3500个词的音义的掌握并不差,关键在于形。因此,借助汉语拼音,只要用少量时间对汉字作出讲解,就可以进入阅读。

2、“以语言运用为中心”是儿童快速学习语言的根本途径与方法
作者指出,任何民族的儿童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年中无师自通的学会本民族的口头语言,除了人类天生具有的言语中枢外,主要是因为“儿童是在与人交际和沟通的过程中,即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学习语言。”因此,作者特别指出:“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和学习方法是以'语言运用为中心’,学习为了运用,学了就要立即用,而且力图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千万不要脱离开语境去孤立地记单词、背句型;千万不要用'语法分析为中心’的方法去教语言学语言。因为那样做是违背儿童学习语言规律的。总之,'以语言运用为中心’是儿童快速学习语言的根本途径与方法;而'以语法分析为中心’则是语言学家研究语言的途径与方法,二者决不能混同。”(p82)

3、应当将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作者认为,要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三方面同时入手。


第六节,作者尝试建立一个“儿童语言获得过程的模型”。
作者这样讨论:
1、基于语觉的儿童语言获得模型,模型图比较复杂,见p83、p85。概括说大致是三个阶段:发现句子中隐含的语义关系结构--用已知的语义结构和当前输入的句子相匹配--对匹配结果作出“完全匹配”“部分匹配”和“完全不匹配”的评价,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

2、儿童的言语感知:大致是:语音感知--语音辨识--单词识别--语块生成--语义辨识。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匹配”与否做出处理,直至建立“语义库”。

3、儿童的语义生成,大致是:思想形成后:语义匹配--语块分离--单词识别--音位规划--发音规划,最后把声音发出去。

第五章作者讨论的是言语能力的“先天性”“感知性”等。要点有:言语听力、说话能力具有先天性,而阅读与书写能力则具有后天习得性。儿童语觉发展的关键期是8、9岁以前,9岁以后开始下降,到12岁下降一半,到14岁则仅为10~15%。

第六章讨论“两种信号系统理论”,第七章讨论语觉论和本书开头提到的若干理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