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写入butplayh.png:中国经济政策的分析和预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41:51

中国经济政策的分析和预测
  飞哥
  
  金融危机前,中国政府一直采取的是让人民币温和升值的政策,一方面迎合了西方国家的强烈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籍此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这种温和升值的方案持续了两年多,却被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打乱了分寸。
  这种时候中国人通常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于是人民币采取了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实际上人民币一直是以美元为锚而进行汇率调整的,从来没有过所谓的“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政策”,否则那个时候就不会这么僵硬地盯住美元了)。却不料这个期间美元不跌反升,挂住美元,就相当于对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除了日元)升值,而且这种升值是如此的快速,远远超出了中国政府之前希望控制的升值速度!
  当我们庆幸美国的金融危机并没有传递到我们的金融领域时,接下来的出口行业大面积萧条终于如期而至了。金融危机使得国外消费者捂紧了荷包是事实,同时也要承认,货币的贬值使得那些国家的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也是导致需求减少的重要原因。  
  出口行业受汇率影响非常之大。中国政府主持的温和升值所产生的出口业萎缩,早在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前就表现出来了。当金融危机突然来临,面对一个突然萎缩的市场,还要大幅度提高卖价,西方客商和消费者不得不减少购买量到必需的程度。
  最近中国的出口似乎有所回升,与其说是因为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了,不如说是因为人民币盯住美元而相对贬值所致。这种贬值使得消费者可以用同样的本国货币购买更多的中国产品。虽然各国政府都表示经济有复苏的迹象,其实那不过是一种信心的表达,而不是事实的描述!  
  中国政府正在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应对这场危机,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从到目前为止的经济政策来看,基本上可以清晰看出中国政府所拟定的方案了。
  中国政府选择了一条由政府主导通货膨胀的解决方案。这条道路相对来说,可以一揽子解决诸多问题,尽管这意味着将来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那些代价毕竟出现在未来,而且未来如果措施得当,还是有机会挽回的。
  中国如其他国家一样,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通货紧缩,但是独特的是,中国不会在通胀来临前紧缩货币,而是会由政府主导引发一个可控的,较大规模的通货膨胀。  
  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启动了四万亿的投资刺激计划,同时施压金融业投放了将近十万亿的新增贷款,顶住了民间和经济学家们劈头盖脸的指责,坚定地投放到政府控制的国营企业中去。这些国企则利用这些资金,在民生和资源产业的上游,不计代价和名誉地收购土地,矿山和资产!而几乎同时,政府主持和引导了土地,房产,汽油,水电煤气等生活必需品的全面涨价,尽管这些涨价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显得非常地不可理喻!
  政府还在主持强劲的“国进民退”计划,这并非如一般人想象的是为了与民争利,政府期望控制住未来大规模调控时必要的瓶颈行业(如果调控时存在自由竞争的民营企业,他们的逐利性会导致调控政策的失败),事实上,我们看到国进民退在下游行业和非瓶颈行业中几乎没有任何行动。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知道国进民退的一些举措是有最后期限的),大调控将开始,当然,这会是一种看似温和,却非常坚定而持续的通胀,而且这种通胀预期会明确地提示大家(除非你不是生活在中国)。而同时,一些原来的泡沫行业和资产会维持相对的稳定,以等待通胀将其泡沫吸收。这时,掌控大量资金和资产的国企将承担牺牲利益维护政策的角色。
  这样做的好处是,无需刺破经济泡沫,因为那将引起无法控制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而事实上,这种有计划的通胀对大部分的中国老百姓来说,并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虽然中国的储蓄率看起来很高,但是正如外界所知,只是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里。大部分的中国低收入者是坐收坐支的,而中产阶级的主要资产则集中在房屋资产上(如果让他们选择资产贬值还是通货膨胀,相信他们会不约而同地选择通货膨胀),通胀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增加,将大幅度减轻他们未来的支付压力。这是稳定大部分人的最佳方案。
  在持续的通胀环境下,劳动者因为生活成本的持续提高,必将倒逼企业提高薪资,相信政府也会出台相应政策以协助劳动者提高薪资待遇。通过这种手段,通胀压力将集中到企业头上。
  中国的企业主要分为几大类:国企,外企和民企。国企本身就是政策性企业,他们没有盈利的压力,加上政策资金的支持,使得他们必须成为政策的坚定拥护者。内销型外企和民企,在这个通胀过程中受到的影响也不大,因为水涨船高,薪资的提高与商品价格的提高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压力将主要集中在外销型的外企和民企了,如果此时出现外汇逆差,则显然人民币将出现贬值压力,而这正是中国政府在那个时候乐于看到的结果。为了迎合时机,中国政府会给这些企业以政策或资金的扶持,直到他们认为时机成熟而采取下一步动作。  
  中国是以外汇储备为准备发行货币的,因此必须有足够而且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才能应付国内经济的发展。无论外国政府如何施加压力,中国政府都不能以减少外汇储备为代价,否则将压缩中国的货币政策主动权。除非中国不再依赖外汇储备来发行货币了,而这个时机还没有到来,相信这次的经济大调整将是要顺便解决这个问题。
  在还没有确定新的货币发行准备以前,中国必须保持外汇储备的稳中有升,在其他国家竞相贬值以拯救本国经济的时候,中国只能咬紧牙关顶住。
  中国只能从内部来进行调整,那就是以上所说的通过通胀消除国内经济泡沫,这是中国当前的最大潜伏危机,必须提前排除。虽然通胀必然会导致出口行业的更加艰难,但如果时机配合得好(政府会在时机未到的时候,向这些企业提供倾斜的政策和扶持),借由外部国家的加息,以及内部成本上升,外汇倒流之际,顺势切换货币的发行准备,主导快速的人民币贬值,将可顺利地度过这个难关。
  由于中国政府执行外汇管制,只要贬值时机控制得好,外汇倒流将不会对中国经济构成很大的冲击。事实上,对于企业和已经在中国投资的外资来说,人民币贬值对他们不会构成长远的伤害,反而将增加他们在国际市场的未来竞争力。最大的输家将是那些所谓的热钱,他们将外汇换成人民币,到大陆进行投机或赌人民币升值。他们的损失将不会得到同情!  
  后遗症是:为了应对这场危机,中国的经济不得不掌握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而且官僚腐败的国企手中。以上操作结束时,如果世界范围的经济还没有好转,国企主导的中国经济将会如何,无法预料,也许中国政府将不得不重新来一次国企改造!而那场国企改造的代价如何,正是目前我们无法预料的。
  另外,当中国政府将货币发行准备从外汇储备转移开后(相信是以国债作为发行准备),外汇政策将可以调整,中国或许可以加入自由汇兑的国家行列!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政策的目的并不可以确保中国经济快速复苏,而是消除隐患(经济泡沫),均衡贫富(通过通胀均贫富),卸下包袱(货币政策不依赖外汇储备),调整产业(可以不再用依赖出口产业)的妙方。在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的经济如果能顺利解决国企改制(中国政府显然已经有经验了),将可轻装上阵!

 

作者:小涩是我 回复日期:2009-11-04 10:22:28 

 

  楼主的判断是一种处理当前泡沫的方法,另外一种就是强力控制信贷方向,使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中的急需资金发展的企业,在最近的宣传中可以看出,从而使当前泡沫慢慢消除。如果按楼主的方法,操作起来的困难重重,最后的可能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造成的后果更加不可设想

 

作者:powermouse 回复日期:2009-11-04 10:22:38 

 

  大部分人都在民企外企,还有许多失业的大学生,应该说未就业,还倒逼企业涨工资呢?让资本家承担损失,人家傻啊?大部了关门不干了。

 

作者:jeffdz861 回复日期:2009-11-04 12:30:26 

 

  以上分析是从当前的经济怪象进行的最善意,最乐观的分析和预测。当然,中国政府是否有如此周密的计划还不知道。
  然而,除了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政策,以上分析仅仅加入了保证持续通胀,关键时候扶持出口企业,以及替换货币发行准备和迅速人民币贬值几个部分。我相信这些政策及时政府没有规划,届时也是不得不为的。
  如果以上过程不是政府主导所为,而是被市场逼迫所为,那么风险就非常大了,如同失业如何处理?出口企业关门如何处理等。
  等我再分析分析吧!

 

作者:jeffdz861 回复日期:2009-11-04 13:56:32 

 

  当政府必须面对取舍的时候,我们就需了解该政府的执政理念,需知道他什么会舍得,什么是不舍得的。
  中国政府的执政理念是明确告白社会的:首先就是要求执政地位的稳固,当下导致不稳定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是根据以往经验,中国人只要还有得吃,有得住就不会有大的动荡。
  排在末位的才是民生经济。这似乎与前面说的有些矛盾,但是要知道,民生经济只是让人有得吃,有得住的一种方法,而非唯一的方法。(想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老百姓一样有得吃,有得住,而且比今天的社会更加稳定)。在民营经济下,人们会认为民营经济是养活老百姓的重要手段,而实际上,政府更希望让人民以为,是政府给了人民生活的机会。
  因此,政府在这个时候宁愿采取国进民退,而不是采取更高效率的方法:拉拢和补贴民企以配合政策,就是执政理念的具体表现了。
  通胀过程是一个经济繁荣的虚幻景象,人人会认为经济好转了,大量的货币可以消化以前的存货(那些存货的进价相对比较低),零售与服务业将是通胀的第一批受益企业,随后的内销生产企业也会开始,通胀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在可控制下的温和通胀。以便让企业可以在同时提高商品价格的基础上,提高员工的薪资。
  点燃通胀导火索的应该是粮油食品行业,这已经在中粮等国企控制之下了。政府也已经在之前通过媒体透露过,明年的粮食生产不容乐观!生活成本的提高必然成为倒逼企业加薪的不可辩驳的理由。
  通胀下倒逼的加薪,并非表示老百姓的生活有了必然的改善,但是,这种数字迷惑性还是可以让一部分人感觉到实在的,尤其当你买了房子正在月供的时候。  
  政府一直在通过出口退税支持出口企业,未来是否会加大力度扶持甚至补贴还不得而知。其实中国政府最大包袱在其基于外汇储备的货币发行机制,中国政府对出口企业爱恨交加,一方面恨之为低技术含量的血汗工厂,必欲腾笼换了之,另一方面,由于货币发行还得基于持续的外汇增长,而不得不在经济危机下,放下身段亲切慰问而安抚之。
  更换货币发行机制一直是中国政府的重要议题,因为不改变,中国的产业政策必将持续在这种矛盾下饱受煎熬,而且持续会受到西方国家关于贸易不平衡的强烈攻击。更换货币发行机制,则面临货币发行的信誉问题,如果你中国政府无实力凭据地发行货币,势必导致人民币汇率的极大震荡。
  因此,我分析,中国政府如果能顺利将货币发行机制调整到不依赖外汇储备,则会采取放任出口行业令其自生自灭。中国政府是信奉适者生存的,也许这种状态可能顺便就解决了出口行业产业升级的目的呢!
  转变货币发行机制,并且制造通货膨胀,政府必然需要付出代价,比如国企的损失,金融领域的损失,公务员加薪,必要的养老和失业补贴等,但是制造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政府实际上是无偿获得了通胀税的,而且国家可以发行国债来偿付。一般的民企并非中国需要坚持的(也就是可以舍弃的),而国企和金融领域的损失,政府可以用未来的税收和国债来填补,以免其倒闭。这种方法中国政府已经不是第一次采用了。
  在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都不景气的前提下,再出现一些企业倒闭和失业并不是不可接受的,而如果此时你的薪资在增加,你的房贷相对在减少,你当然会劝那些失望的人眼光放长远一点啦。

 

作者:jeffdz861 回复日期:2009-11-04 17:09:04
   

  房地产,股票,有色,矿产等正是目前国进民退的领域,目的是未来不会因利益原因而打乱政策部署。D正是为了控制而进入,并非为了盈利而进入。D从来不缺钱,钱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通胀倒逼企业加薪,企业当然不愿意,但是07年的事实你没有看到吗?人民币升值,企业倒闭,通胀不断,企业不得不加薪以留住员工。考察99年到09年,看看加薪与经济的景气有什么关系,与通胀有什么关系,你就清楚了,对企业来说,这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生死问题!

作者:jeffdz861 回复日期:2009-11-04 18:02:29
   

  在中国,没有什么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而只有D想如何,或者D不想如何。以上分析只是基于现有政策的轨迹推论,与善恶无关,与应不应该无关!
  请注意:D是绝对的唯心主义者,理念主义者!历史告诉我们,D为了心目中的盛世理念,曾经摧毁过一切既有经济,教育和文化传统,毫不动摇!即使如今,D的理念还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道路,难道他们动摇过吗?  今年新增的贷款,谁都知道回收率会很低,这本身就意味着明年必须维持更大的货币投放。否则一紧缩,中国的金融危机会立即显现!政府也说得很明白了,继续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请不要从经商盈利的角度来考虑政府这些动作的后果。实际上对国企的理解,不妨想象为他们是深入到市场的政府部门!他们是这样一种常设机构,由政府派驻,除非机构改革,他们是不会关门的,市场好的时候吃利润,市场不好的时候吃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