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awaits乐队:普通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14:13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又称国语、华语,指通行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人的共通语文,为现代汉语共通的交际口语与书面语。普通话基于现代北方汉语的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并作为官方、教学、媒体等标准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台湾地区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共和国四种官方语言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非官方语言)的法定地位。
目录
全称普通话的来历历史沿革周代汉代晋代隋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近代民国时期共和国时期
普通话和北京话的区别语音特征普通话音系推广普通话意义存在问题
普通话宣传周历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主题宣传口号
普通话水平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标准及要求
全称
学术界:现代标准汉语 英语:Mandarin/Putonghua
普通话的来历
引自:利玛窦《中国传教史》译本的几个问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
利玛窦《中国传教史》(此为台北译本的书名,北京译本名为《利玛窦中国札记》)
普通话被英语翻译为“mandarin”,晋代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后,中原雅音南移。不同的政权都按照其首都的语言为标准。北方朝代一般以洛阳话为标准音,南方一般以建康话为标准音。西晋后的北方话是北方游牧民族学习汉语和留在中原的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语言融合的产物,初步形成北方话,北方游牧语影响下北方雅言不在,比如西晋后的洛阳话和晋代前的汉语已经有很大差别。中国西晋后期之前的中原人总体是汉民族,而西晋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中原,并建立了十六个政权,历史称为东晋十六国的时期,中原出现了留在中原的汉人和北方少数民族的200多年的民族大融合,此后的中原人已经不只是有汉族血统,更融入了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血统,而由于汉文化比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发达,汉语比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容易使用,汉族人在经济等方面的发达,迁徙入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经过几百年的汉化后[1],自己民族的语言已经很少说,甚至不会说,而更大量使用汉语,初步形成了北方汉语,再加上后面几次迁徙入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汉化,逐渐使中原人再次多次融入了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血统,北方汉语大体形成,为现代的普通话奠定了基础。那时不仅北方少数民族的民间自己在汉化,还有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府推动的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辽朝时期,少部分北方少数民族迁入中原[2],金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元朝成吉思汗南下,大量蒙古族等民族迁入中原,此时的语言为官话雏形.比如从元朝初年开始,元朝统治者已经把辽朝金朝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相融合,在元朝已被视为“汉人”, 明朝时期,还有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留在中原,在中原再次出现了民族、民系的融合,清朝时期,在康熙、雍正、乾隆和清朝军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实现了大统一,再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那时的中原人、华南人等再次在统一的国家里,比较彻底的消除了明朝200多年的北方少数民族和那时的中原人的矛盾和始终无法解决的边患问题,为华北的民族融合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不少少数民族再次迁入华北(包括中原),北方话继续形成。同时清朝中央政府定都北京,以中国首都北京话为代表的为北方话最后形成。早在明朝,最早和中国官方打交道的欧洲人--葡萄牙人就已用此词来指称中国官员。至于后来欧洲各国人用“mandarino”或“mandarin”来指称明朝官员甚至清朝官员,以及中国官话、国语等,应是在前引利玛窦的《全集》之文的影响下才普遍流行的。注意:普通话是在明清才被英语翻译为“mandarin”的。
西方人所用的名称mandarino,是从葡萄牙文之动词mandar来的,意思是“指挥、管理。”意味着"管理着当时中华民族的指挥民族所用语言.《札记》则说:“所有的军职或文职大臣都称官府(Quonfu),意思是司令官或主管,虽然他们的尊称或非官方称呼是老爷(Lau-ye或Lau-sie),意思是指主人或父亲。”
葡萄牙人称中国官员为Mandarin,是由Mandando或Mando Mandare而来,即指挥或命令,命令着中华的游牧民族。现在欧洲都知道中国官吏的这个头衔。由此可知,英文的Mandarin及意大利文的mandarino来源于葡文的mandarim,而mandarim则由葡文mandar(命令)、mando(权力、命令、军权、 裁决)等派生出来的。
现存最古的澳门平面图(约绘于1615~1622)已标有葡文“mandarim”一词,可见明朝万历年间葡萄牙人已将中国的官员称为“mandarim”,但在1749年的澳门平面图中则把前山寨用两种文字分别标作“La CaseBlanche Maison Du Mandarin”、“t Witte Hof , Huiz des Mandaryn”。这说明mandrin及mandaryn等为mandarim的转写。
历史沿革
汉语自古以来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言。周代
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期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雅言以洛阳雅言为标准。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来自当时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学生都讲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讲课的时候怎么能够让来自各地的学生都听得明白呢?因为当时有共同语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讲学的时候用雅言,这样交际没有什么障碍。汉代
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把共同语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从秦汉开始,黄河沿岸的中原人陆续向南方迁移,把河洛古语带到南方。晋代
晋代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后,中原雅音南移。不同的政权都按照其首都的语言为标准。北方朝代一般以洛阳话为标准音,南方一般以建康话为标准音。西晋后的北方话是北方游牧民族学习汉语和留在中原的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语言融合的产物,初步形成北方话,北方游牧语影响下北方雅言不在,比如西晋后的洛阳话和晋代前的汉语已经有很大差别。而建康话是南迁的晋王室的语言和当地语言融合形成的,也是今天吴语的源流。汉族知识分子主流上以南方的建康话为正统。隋代
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编著《切韵》,音系为参考洛阳话和建康话为主。唐代
唐代在《切韵》的基础上,制定《唐韵》作为唐朝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宋代
宋代在《唐韵》的基础上,制定《广韵》。另外,隋唐时代,江南经济跃居全国前列,又是南朝时代的文化中心,因此吴语仍然有一定流行度。金陵话、苏州话和扬州话都是当时吴语的代表。隋炀帝曾经在扬州学习过吴语。元代
中国元朝以首都大都话为基础,制定《中原音韵》,作为标准音。并且废除《广韵》的标准音地位。这样,中国北方的方言有朝着大都话靠拢的趋势。有专家也表示,元代的标准音是蒙古式汉语,丢失了很多传统汉语的特征。明代
明代以后,朱元璋将南京话为基础的《洪武正韵》作为标准音,南京话也是南方官话的代表。清代
清代雍正帝在(1728年)设正音馆,制定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官话”作为标准音。而当时的北京话是在元大都旧北平话的基础上,和移居北京的南京移民的南京话融合后形成,到清代又受到满语的影响。此外,在民间,由于南京和扬州在近代成为北方话地区,因此南方的吴语开始以苏州话为主要代表,以继承南朝的南方雅言,并且以当地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中国通行的语言之一。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之而雅,俗者,则随而俗之。”吴音最流行的时候,上至士大夫,下至歌妓以说苏白为荣。当时越剧、昆曲、评弹都以吴语文读为基础。另外,明清时期,粤语也因为经济发展逐渐流行,粤语实际上是唐宋北方移民影响当地语言形成的,也是公认比较接近宋朝标准音《广韵》的方言之一。近代
到了19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特别受到日本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大力推广日本语的共同语,日本人把日本语的民族共同语叫做国语。国语这个词本来是中国古代一本书的名字,日本人把国语当做民族共同语的名称。19世纪末中国的文化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国语这个名词得到传播。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之后,为了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在中国也开始推广国语。国语这个词在民国时期得到当时政府的承认,成为民族共同语的一个正式称呼。
国音的制定之争:综合音还是京音为主
1912年(民国元年)12月由蔡元培任总长的教育部成立读音统一会筹备处,由吴敬恒(稚晖)任主任,并制定读音统一会章程8条。规定读音统一会的职责是为审定每一个字的标准读音,称为“国音”。每个字的音素定下来之后,还要制定相应的字母来代表每一个音素。当时来自北方直隶省的著名语言学家王照(王照“官话合声字母”的发明人)对于会员构成非常不满,指出江浙人占25人之多,其中来自无锡的就有5人。经过激烈争论,最后决定会议实行一省一票制度,而不是每个会员一票。当时对于一省一票制度争论也很激烈,来自江苏的汪荣宝声称,“若每省一表决权,从此中国古书都废了。”王照反问:“此语做何解释?”汪不语,王照接着质问:“是否苏浙以外更无读书人?”北方会员坚决要求每省一票,威胁说如果通不过就自行解散退出会议。最后在教育部代部长董鸿炜推动下,终于通过了一省一票制度。这个一省一票的制度是解读会议结果的关键。
国音统一会议终于在5月22日闭幕,由于会议期间争吵激烈,会议的议长吴敬恒在4月22日辞职,接任的王照也在5月7日后请了病假,临时由直隶的王璞主持会议。当时对于浊音和入声尤为激烈,江苏代表汪荣宝夸张地说:“南人若无浊音及入声,便过不得日子。”同样是江苏的代表、会议议长吴敬恒也语出惊人:“浊音字甚雄壮,乃中国之元气。德文浊音字多,故其国强;我国官话不用浊音,故弱”。会议过程中,对有争议的字音,以一省一票原则的多数票决定“国音”。整体来说,最后的结果还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语音特点,如区分尖团音和保留入声。这次会议审定的汉字读音被后人称之为“老国音”。并从1918年开始推行。
京国之争 :京音为主还是仅京音为准
1920年国语推行不到两年就爆发一场当时名之为“京国之争”(指京音和国音)的大辩论。问题的起因就在于国语标准音。支持国音和支持京音的分成两派。国音是主要“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京音是“纯以北京话为标准”。两派争吵非常厉害。于是张士一发表文章,主张“注音字母连带国音都要根本改造”,应“先由教育部公布合于学理的标准语定义,以至少受到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话为国语的标准”。这个主张得到许多人的支持,特别在南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纷纷开会响应,甚至通过决议:“不承认国音,主张以京音为标准音”,“请教育部广征各方面的意见,定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后来,1913年“读音统一会”拟定的国音就被修改为京音了。1932年根据新国音编纂的《国音常用字汇》由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在《字汇》的序言中又对国音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含义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即“”所谓以现代的确北平音标准音者,系指‘现代的北平音系’而言,“并非必字字尊其土音”。共和国时期
近代的“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
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走上完全新的阶段,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推广民族共同语是非常必要的,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阂。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历史上曾经有好几个不同的名称,我们叫什么呢?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一律平等,而民国时期的国语实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不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共同语。为了突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突出我们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所以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决定不采取国语这个叫法。如果叫国语的话,担心会被误解为把汉语凌驾于国内其他民族之上。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叫普通话。
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三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普通话的语法以鲁迅、茅盾、冰心、叶圣陶等人的著名现代白话作品为规范,并且还必须是这些现代白话文中的“一般的用例”。 目前,普通话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为准。
普通话和北京话的区别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那么这些标准如何理解呢?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北京话仍有许多土音,比如:老北京人把连词“和(he)”说成“han”,把“蝴蝶(hudie)”说成“hudiěr”,把“告诉(gaosu)”说成“gaosong”,这些土音,使其他方言区的人难以接受。另外,北京话里还有异读音现象,例如“侵略”一词,有人念“qīn lue”、也有人念成 “qǐnlue”;“附近”一词,有人念“fujin”,也有人念成“fǔjin”,这也给普通话的推广带来许多麻烦。从1956年开始,国家对北京土话的字音进行了多次审订,制定了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因此,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当前应该以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2005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为规范。
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京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北京话词语中也有许多契丹各地的土语,例如北京人把“傍晚”说成“晚半晌”,把“斥责”说成“呲儿”,把“吝啬”说成“抠门儿”;北京不少地区将“玉米”称为“苞米”,将“肥皂”称为“胰子”,将“馒头”称为“馍馍”。所以,不能把所有北京话的词汇都作为普通话的词汇,要有一个选择。有的非北京话地区的外来词汇有特殊的意义和表达力,北京话里没有相应的同义词,这样的词语可以吸收到普通话词汇中来。例如“搞”、“垃圾”、“尴尬”、“噱头”等词已经在书面语中经常出现,早已加入了普通话词汇行列。普通话所选择的词汇,一般都是流行较广而且早就用于书面上的词语。近年来,国家语委正在组织人力编写《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对普通话词汇进一步作出规范。
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
语音特征
[3]与印欧语系相比,普通话语音有鲜明的特点:
1.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多只有4个音素,其中,发音响亮的元音占优势,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音节内可以连续出现几个元音(最多三个),如huai(坏),但普通话音节中没有复辅音,即没有像英语lightning(闪电)。俄语Встреча(遇见)那样几个辅音连在一起的现象。
2.音节界限分明,节律感强。汉语的音节一般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声母在前,韵母紧随其后,再带一个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便有了鲜明的音节界限。从音素分析的角度观察,辅音和元音互相间隔而有规律地出现,给人周而复始的感觉,因而极便于切分音节。
3.声调抑扬顿挫,富于音乐性。普通话声调变化高低分明,高、扬、转、降区分明显,听起来就像音乐一样动听。
普通话音系
能够区分意义的音素叫音位。例如:“布bu”和“铺pu”,“变bian”和“骗pian”,“标biāo”和“飘piāo”就是靠b、p两个音素来区分的,b、p就是音位。
人类能发出的音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说是无限的,但某种语言或方言选择一定的声音来区别意义是有限的。在某种语言或方言里,这些能区分意义的音素互相对立,互相区别,而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某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简称音系。
从声韵调系统来看,普通话有声母21个,韵母39个,声调4类。
声母 上面所列的22个辅音,除ng不作声母外,其余21个都作声母。
辅音音素:
塞音 b p d t g k
塞擦音 z c zh ch j q
擦音 f s sh r x h
鼻音 m n ng
边音 l
韵母 39个韵母按它们的结构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单韵母10个,上列10个元音都作单韵母。
舌面元音: 前元音 i衣 u 迂 e
央元音 a啊
后元音 o喔 e婀 u乌
舌尖元音: 舌尖前 -i(zi资 ci疵 si韵母)
舌尖后 -i(zhi知 chi吃 shi诗 ri日的韵母)
卷舌元音: er儿
这10个元音在构成音节时有选择性。舌尖前元音-i只跟z c s拼合构成音节,舌尖后元音-i和zh ch sh r拼合构成音节。e、er能自成音节、不直接跟辅音相拼。其他元音既能跟辅音相拼,也能自成音节。
辅音音素中的m、n、ng三个鼻音,在某些方言里可以独立成音节。比如,有些地方称“妈妈”为“m ma”。称“你”为“n”,称“五”为“ng”。普通话中有叹词“喑欠 hm”、“哼hng”等纯辅音音节。这是个别的现象。
复元音和声调复韵母13个,由两个或三个元音复合而成。有:
ai ei ao ou
ia ie ua uo ue
iao iou uai uei
鼻韵母16个,由元音和鼻辅音n或ng复合而成。有:
an en ang eng ong
ian in lang ing iong
uan uen uang ueng
uan un
声调4类
1.阴平念高平调(调值55)。如:飞妈书家音乒;
2.阳平念高升调(调值35)。如:池河神床笛重;
3.上声念低降升曲折调(调值214)(但在句中多读半上声21,两上声字连读时,前字一般变为阳平)。如:马把始可果表;
4.去声念高降调(调值51)。如:电灭醉亚进贡。
音素系统和声韵调系统,都可以用来说明汉语的语音结构。这两套系统可以结合,但不能混淆。比如:声母是由辅音充当的,但辅音不等于声母,因为辅音除作声母外,还可以作韵母的一部分--韵尾。韵母虽然主要是由元音充当的,但韵母不等于元音,因为韵母里面还有辅音。
汉语和其他地方言音系相比较,普通话音系比较简单,它的声母、韵母、声调,一般来说,比其他方言要少,因而比较容易掌握。
在世界语言之林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跟英、法等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较,汉语语音的最大特点是:声调区别意义。
普通话语音的特点是:声母除舌尖后擦音r、鼻音n,m 、边音l外,无浊音。韵母多复元音,鼻韵母有前后之分。另外,普通话没有声母的清浊对立,没有入声(音节尾唯闭塞音p,t,k及演化出的喉塞音?),尖团合流(不分尖团),声调较少,调式简单。另外有轻声和儿化韵。
推广普通话
意义
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当初在推广普通话的时候,曾经有人对新中国推广普通话有以下解释:新中国推广的普通话,和封建统治者通行的官话不同。我们推广的普通话,是让群众在学好自己的语言的基础上,掌握而用来的交流工具。在旧社会,一些官僚拿他们定下的官话,作为“特权的语言”,凌驾于群众的语言之上,要人民群众接受他们的统治教育,认可他们的官僚制度。这个时代不会再来了。我们新中国的干部,南下要学习群众的语言,放下官架子,和人民群众走到一起。普通话只用于交流工具,任何行政命令都不可以限制人民群众说自己的语言!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很多,自古以来就有方言分歧。方言的存在给交际带来不便,产生隔阂,为了克服方言给交际带来的隔阂,就要有沟通各种方言的共同语存在。
推广普通话,对于我们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需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拥有统一的语言,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使用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每个公民应当履行的权利(非义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我国各民族的交流与往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推广普通话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需要。
普通话是以汉语文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是以汉语传送的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规范语言;是汉语电影、电视剧、话剧必须使用的规范语言;是我国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在公务活动中必须使用的工作语言;是不同的方言区以及国内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通用语言。存在问题
推广普通话和方言保护并不矛盾,并非是一个取代另一个。普通话的确要学习,但是方言地区人群在和人对话时,似乎交谈对象来使用普通话或者方言是没问题的。不需要强制要求同一方言背景的人群必须使用普通话。中国大陆从50年代开始推广普通话,取得较大的成就。现在,中国基本实现了在城市中普及普通话的目标,在东部地区已经全面实现。
然而,从80年代开始,一些地区过度推普,导致了诸多问题:
首先,过分推广普通话导致方言的流失。在02年后,推普力度继续加大,有些人为了急功近利,禁止在幼儿园和学校使用方言,并且宣传方言粗俗、粗鄙、不文明,使用普通话才是文明、礼貌、高尚的行为。出现各地政府、官员、学者以推广普通话为藉口肆意打压限制其他语言的极端行为。一些地方政府以“推广普通话,建设先进城市”作为政绩,对当地地方语言文化采取灭绝措施,直接导致地方本土语言文化迅速式微。因此在沿海地区,出现了当地孩子不会说当地方言的现象。
过度推普造成方言危机是个全国性的问题,其中以吴语地区最为严重。这个显然违背了语言的自然发展规律,更是对中华文化的破坏。当然,保护方言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推普中间存在的极端行为引起不少人士的强烈反对,纷纷发起保护本地语言文化的活动,然而往往收效甚微。有些保护本土语言的人士认为,极端的推普政策利用了法律空白推行大北方语言文化沙文主义,亦有些人认为,极端的推普政策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公民语言自由的条文,涉嫌语言文化歧视。
当然也有人称南方方言区和北方地区通话程度较低,但是在世界范围内,虽然语言在减少,但是这些语言都是人口较少,而且通行地区经济落后,因此无法维持。比如吴语区有7000万人口,经济发达,吴语地区完全可以维持文化多样性,如果没有保存和发展好吴语是不应该的。而上海作为全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其地方方言却在国家实行“推普”以来急剧衰退,许多上海当地青少年已经无法使用上海话进行交流,这引起上海市民的不满。
其次,过分推广普通话引起一些人对普通话的抵制。目前,西部一些普通话尚未普及的城市,他们了解到东部地区的推普结果后,往往对使用普通话有所误解,推普效果不明显。而上海、广东地区也对这种推广普通话存在质疑,甚至有人把这种过激的推普戏称为“推普机”。由于我国的一国两制政策,香港、澳门高度自治。由于历史原因,粤语成为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官方语言,尤其是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和亚洲最发达的地区和经济体,粤语文化被发挥到了极致,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华人社区中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因此,不少广东人认为粤语是高级语言,从而排斥普通话,认为普通话是“北佬”话。由于在英语中有专门的单词“Cantonese”专指粤语,故一些广东人甚至提出粤语是一门区别于汉语的独立语言。此外,根据文化传播“穷学富”的原则,有些地区的客家话受粤语的渗透,成为“双方语言”,甚至成为粤语区。(粤语已经是中国诸多方言中保护的最好的一支,在广东的公共场所中普遍实行普、粤双语制,与少数民族地区语言待遇相同)
第三,过分推广普通话导致地域矛盾。语言文化更是族群标志,强制性的剥夺母语教育和母语流通的权利是对某个特定族群的歧视,必然会导致特定族群因为“不公平”而对国家产生离心倾向。更会挑拨“外地人”和“本地人”的冲突。恰恰无法达到推普支持者所宣称的“减少矛盾,冲突,构建和谐”。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和广东省、福建省语言文化得到较好的保护反衬出了对汉族其他内部族群的极大不公平。又造成新的“不平等”。例如,在上海,由于方言的差距,一些外地人往往到了上海便要求上海人使用普通话,并且不希望上海人使用上海话交流,甚至明确提出“说上海话是没文化的表现”、上海人说上海话是排外的表现,这造成了上海这座在过去一百年中一直以“海纳百川”而闻名的城市在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地域文化冲突,其中以2009年12月的“团团门”事件为典型。由语言问题带来的上海人与外地人的矛盾在网络上和现实生活中有白热化的倾向。这对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和谐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而在国外,国家一般没有“标准语言”的制定或者推广,外地人往往融入当地学习当地方言,因此,文化地域冲突比较少。许多上海人也提出,他们的祖上,也就是所谓的“老移民”在来到上海后能很好地学习当地方言,从而融入了当地社会,这样反而使上海成为了一座海纳百川的大都市。因此,有人称,过分推广普通话导致当地一些人担心自己方言流失出现对外来移民的反感情绪。
第四,过分推广普通话导致民族矛盾。同时部分少数民族因为和汉族杂居,因为受推普政策的影响,其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和当地汉语方言一起消亡。比如广西南宁市,南宁市区有很大一部分壮语使用者,随着南宁成为“推普先进城市”,南宁壮语和南宁汉族使用的南宁粤语一齐,基本上已经在公共场合消失。此举也令方言人士反感,不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的实施。
普通话宣传周
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自1998年第一届推普周开始,今年为第十二届推普周。历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主题宣传口号
1、第一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时间:1998年9月13日—19日。
2、第二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推广普通话,迎接新世纪”。
时间:1999年9月12日—18日。
3、第三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推广普通话迈向新世纪”。
时间:2000年9月10日—16日。
4、第四届全国推普周主题:“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时间:2001年9月9日—15日。
5、第五届全国推普周主题:“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时间:2002年9月15日—21日。
6、第六届全国推普周主题:“大力推广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时间:2003年9月14日—20日。
7、第七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时间:2004年9月12日—18日。
8、第八届全国推普周主题:“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时间:2005年9月11日—17日。
9、第九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普通话——五十年推广,新世纪普及”。
时间:2006年9月10日—16日。
10、第十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时间:2007年9月9日—15日。
11、第十一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
时间:2008年9月14日—20日。
12、第十二届全国推普周主题:“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时间:2008年9月13日—19日。
13、第十三届全国推普周主题:“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时间:2010年9月12日—18日。
普通话水平测试
1994年,国家又提出了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对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进行检测和评定。这一年,国家语委、原国家教委和原广电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并颁布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1998年国家语委再次审订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并作为部级标准予以正式颁布,同时还制定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
2000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又审议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其十九条中明确规定:“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标准及要求
普通话考试
[4]
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国语[1997]64号)把普通话水平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可称为标准的普通话,二级可称为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三级可称为一般水平的普通话),每个级别内划分甲、乙两个等次。三级六等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评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依据。
一 级 (标准的普通话)
一级甲等(测试得分:97分-100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一级乙等(测试得分:92分-96.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
二 级 (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二级甲等(测试得分:87分-91.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有时出现失误。词语、语法极少有误。
二级乙等(测试得分:80分-86.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
三级(一般水平的普通话)
学习普通话
三级甲等(测试得分:70分-79.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较明显。词语、语法有失误。
三级乙等(测试得分:60分-69.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言语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词语、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
根据国家及有关部委的要求,现阶段各类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的等级标准如下: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为一级以上水平;教师和大学生为二级以上水平;公务员和社会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为三级以上水平。目前,一些省市和行业系统根据实际需要,在依照国家原则要求的基础上,对部分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达标要求做了细化,促进普通话进一步普及,促进运用普通话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是证明应试人普通话水平有效凭证,证书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一印制。普通话一级乙等以下成绩的证书由省(直辖市)级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加盖印章后颁发,普通话一级甲等的证书须经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审核并加盖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印章后方为有效。有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全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