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木杏里冬の道:第八十三卷大事功与真气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09:10

成大事功,全仗着枰心斗胆;

有真气节,才算得铁面铜头。

[述论]

古人说:“人无志,非人也。”又说:“人无奋志,治功不兴。”一个人要行有所成、功有所得,就必须为自己确立一个明确的志向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有方向,才能专心致志,向着既定的彼岸驶进;而欲成大事者、建大功者,则更应志存高远,奋发图强,准备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准备咽下常人难以咽下的苦涩。苦心励志,前行不辍。

当然,有志固然可嘉,但仅有志且努力不懈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胆量。有胆量,才敢于面对艰难困窘,敢于乘风破浪,敢于破除陈规陋习、蔑视世人偏见,做人所欲为而不敢为之事,走前人古人未曾走过的路,创出新的业绩,造就新的境界。

再者,有胆则有识。古人讲,欲成大学问者,必具“才、学、识”三妥。“才”是基础,“学”是营养,“识”为关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不识方圆,不知高下,不辨真伪,则有才亦枉,有学亦废。欲成大事业、树大功勋者,就得识大体,知善恶,辨邪正。如此,才能保证志高而不偏,事成而无虞,功树而不遭毁。

值得体察的是,胆大还须心细,也即古人所告诫的:“胆欲大而心欲小。”(《旧唐书·孙思邈传》)胆大而妄为,胆大而粗心大意,任心随欲,则就是莽闯,就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俗话说:“树活一张皮,人争一口气。”仁人志士视气节如生命,故有“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千磨万击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名言佳句。即使是巾帼,也不让须眉,南宋女诗人李清照唱出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惊世之歌;清末的鉴湖女侠秋瑾女士,也在她的《致秋世林书》中写道:

但凡一个人,只怕自己没志气;如有志气,何尝不可求一个自立的基础,自活的艺业。此中的“自主”、“自活”,就是指不攀缘,不依附,不卑不亢的真气节。

孔子的弟子曾参,曾经躬耕于陇亩。一次,鲁国国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参不受。使者问:“不求自献,奚为不受?”曾参答道:“参闻,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无欲则刚,无私则无畏,则可永葆真气节。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若果心存私欲,到处伸手,便会丧失应有的气节、原则,营营苟苟,徇私舞弊,损人利己。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骨气。”无骨气,则于人前垂首低眉,佝偻爬行;于人后则 张罗结网,鸡鸣狗盗。而骨气即气节凛然,则“上交不谄,下交不渎”,临惊而不变,处泰而不骄,不衿而庄,不厉而威。进无后顾之忧,退无毁誉之虞。即使是一介书生,一名弱女,却也可做“铁面铜头”之志士。